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质量分析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5
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次初二物理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本次考试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内容本次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试卷涵盖了初二物理上册的重点知识,包括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质量与密度等。
题型方面,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
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填空题侧重于对知识点的简单应用;实验探究题则重点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计算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从试卷内容的分布来看,各章节知识点分布较为均匀,重点知识的考查比重较大,能够全面地检测学生对本学期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学生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全年级的平均分为____分,优秀率为____%,及格率为____%。
从分数段来看,高分段(80 分及以上)学生人数为____,占总人数的____%;中分段(60 79 分)学生人数为____,占总人数的____%;低分段(60 分以下)学生人数为____,占总人数的____%。
通过对成绩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
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存在较多的知识漏洞和学习方法上的问题。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的答题情况总体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一些基础概念和规律。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上出现错误,例如对声音的特性、物态变化的条件等理解不够清晰。
2、填空题填空题的得分情况参差不齐。
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填写答案,但也有不少学生出现错别字、概念表述不准确等问题。
比如在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汽化”写成“气化”,“熔化”写成“溶化”等。
3、实验探究题实验探究题是学生失分较多的部分。
主要问题在于学生对实验步骤的描述不规范、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不足以及对实验误差的认识不够深刻。
(完整)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引言本文旨在对初二物理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对成绩分布、难易程度以及错误分析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成绩分布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初二物理期末考试的成绩分布呈现如下特点:- 优秀:约占30%的学生成绩属于优秀范围,表现出对物理知识的很好掌握。
- 良好:约占40%的学生成绩属于良好范围,表现出对物理知识的较好掌握。
- 中等:约占25%的学生成绩属于中等范围,表现出对物理知识的一般掌握。
- 较差:约占5%的学生成绩较差,需要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研究和理解。
难易程度初二物理期末考试的难易程度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考试的难易程度如下所述:- 难题:约占25%的试题属于难题,需要较高的物理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中等题:约占50%的试题属于中等难度,需要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简单题:约占25%的试题属于简单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即可解答。
错误分析通过对学生答卷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常见的错误类型和原因:- 概念理解错误:一部分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不准确,导致在题目中运用不当。
- 计算错误: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粗心错误或计算方法错误。
- 解题思路错误:个别学生在解题思路上出现了偏差,导致答案错误。
建议和改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向教师和学生提出以下建议和改进方案:- 教师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重点讲解学生易错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同时,设计一些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灵活性的练题。
- 学生建议: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多做题和模拟试卷,注意对错题进行及时总结和复。
结论初二物理期末考试在整体上反映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通过合理的教学和研究方法,相信学生的物理成绩会有所提升。
以上是对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希望本文对教师和学生能有所帮助。
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范文一、试卷特点:(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是通过实际应用考察学生计算能力。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选择题中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是考查新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的主要知识点看这些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
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不过关,识别图景能力较差,应在实验题方面增加练习。
(2)运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的能力较差,物理语言的连贯性较差,物理语言的使用较差。
(3)图像题、作图的能力较差,阅读能力欠缺,曲解了题目的意思。
1、答题错误较多的题是: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2、填空题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具体分析,说明学生不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概念,实际应用能力也较差。
3、作图、探究、实验与设计题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还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设计,以至于大面积丢分。
.4、计算题,部分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语言表达不流畅,步骤不合理,公式、单位不正确,一联系到实际就不知所措。
2、试卷基本情况(1)总体情况全卷总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参考人数92人,及格率40.2%,六校第2,;优秀率5.4%,六校第2;平均分36.5分,六校第3。
题型选择题:6小题,共计12分二、填空题:8小题,共计18 分三、计算题:2小题,共计10分四、简答题:2小题,共计6分五、作图、实验与探究题共5题,共24分。
题目共计24小题(2)试卷分析1.试卷在考查目标、试卷结构、题型设置、考查内容、分值分配等方面与以往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更加突出考查了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基本知识进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背景介绍本文档旨在对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对考试的难度、命题分布、学生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考试情况,从而提升教学和研究效果。
难度分析本次考试的难度可从题目难度、学生答题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答卷的评分和学生的反馈,可以了解到各个题型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在解答该题型时的掌握情况。
据统计,本次考试整体难度适中,但较有些考点的理解和应用仍存在一定难度。
命题分布考试的命题分布可从知识点、题型、考查内容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通过统计各个知识点和题型在考试中出现的频率,可以对命题的合理性进行评估。
据分析,本次考试的命题分布比较均衡,各个知识点和题型的覆盖程度较为全面,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
学生成绩分析本次考试的学生成绩可以从总体成绩分布、高分低分比例、成绩差异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对学生成绩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整体水平和学科发展趋势。
据分析,本次考试的学生综合成绩较为分散,高分、中分和低分的比例相对均衡,整体差异较大,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针对性辅导。
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分析,针对本次考试的质量,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本次考试整体难度适中,但仍有一些难题需要重点关注。
2. 考试命题分布均衡,各个知识点和题型得到了充分的考查,有利于全面评估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
3. 学生成绩较为分散,需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教学支持。
为了进一步提升考试质量和学生研究效果,建议:1. 教师应关注难题的教学,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练。
2. 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点的复和理解,提高自主研究能力。
3. 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针对性辅导班或集体备考活动,帮助学生提升研究效果。
希望本次分析对教师和学生有所启示,提升物理学习和教学的质量。
初二物理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一、总体成绩概述本次初二物理期末考试整体成绩表现良好,平均分为XX分,相较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提高了XX分,进步幅度为XX%。
成绩分布呈现正态分布特征,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XX分到XX分之间。
二、成绩分布情况1. 优秀(90分以上):本次考试共有XX名学生获得优秀成绩,占比为XX%。
相较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优秀学生人数增加了XX 名,增长率为XX%。
2. 良好(80分以上):本次考试共有XX名学生获得良好成绩,占比为XX%。
相较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良好学生人数增加了XX 名,增长率为XX%。
3. 一般(70分以上):本次考试共有XX名学生获得一般成绩,占比为XX%。
相较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一般学生人数减少了XX 名,降低率为XX%。
4. 待提高(70分以下):本次考试共有XX名学生获得待提高成绩,占比为XX%。
相较于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待提高学生人数减少了XX名,降低率为XX%。
三、科目特点分析1. 力学:本次考试力学部分成绩较为突出,平均分为XX分,较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提高了XX分。
其中,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等知识点掌握较好,错误率较低。
2. 热学:热学部分成绩有所提高,平均分为XX分,较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提高了XX分。
其中,温度、热量、比热容等概念的理解较为扎实,但热传递和热机原理等难点知识仍需加强。
3. 电学:本次考试电学部分成绩最为显著,平均分为XX分,较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提高了XX分。
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掌握清晰,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等应用问题解答准确。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解答问题时出现模糊不清的现象。
建议加强概念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物理知识。
2. 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仍有待提高。
建议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3. 部分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影响了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第二学期)本学期任教八年级的物理课程,使用的是人教版的新教材。
新的教材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意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现对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简要小结如下:一、精心备教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通过学习我体会到新课程标准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大纲,课前我熟读新课程标准及新课程理念的相关资料,透彻理解并掌握新课程标准,力争在每节课前仔细研读然后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在教每一节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到教学中有的放矢,不打无准备之仗。
从一学期的教学情况来看效果较好,学生的各项素质有较大的提高。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的源泉。
我在教学中非常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我主要是这样做的:教学中不生搬硬套,不搞灌输式教学、不提倡死记硬背,多让学生参与课堂实验和课外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亲身体验和感悟。
其次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搞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另外在课堂上开展适当的情景教学和课堂游戏,教学中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使课堂更生动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三、重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知道科学探究是增加学生体验的一种有效方式探究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等在教学中多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探究情景,若器材不足或没有器材,我就自制或教学生自制,起初探究课很难把握课堂,感觉有些杂乱,经一段时间懂得坚持发现收获较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明显增强,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以后的教学中老师比较轻松而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四、多给学生鼓励和帮助培养学习自信心物理是八年级学生开始接触的一门新课,起初,学生感觉难度较大,学习信心不足有的学生成绩不理想。
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求成,更没有拔苗助长,而是从发展培养学生的星期出发。
适时给学生鼓励,给他们信心,不搞偏难题。
从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初二下物理质量分析报告王伟
成绩总结:
本次试卷的总分为100分,联招线还未出来,估计71分,最大的问题差生太多,
主要问题
1.部分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不能灵活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审题不清,解题不规范,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在评卷过程中发现,由于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语言不规范,推理不严密,导致丢分占了不少的比例。
3、思维不够灵活,能力仍显薄弱,综合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对前一阶段教学的反思
造成以上错误的原因是:
1、近期学生做语文数学试卷太多,做物理的时间不多,学生只能疲劳应付,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不牢固,遗忘较多。
2、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活动重视不够,在平时教学中,教师总舍不得把课堂上的时间让给学生,教师讲得多,让他们进行读题审题、分析说理少。
3、物理思想方法的培养做得不到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4、对生活物理、热点问题关注不够,知识掌握的“应试”成分太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不能触类旁通。
如磁悬浮列车;。
八年级物理期末质量分析
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也得到了一些评价和分析。
一般而言,考试的质量良好。
考生的
参加热情很高,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考试情况良好,考试安排得当,考试环境平静自然,
教师和工作人员都认真负责地负责考试管理。
一方面,试卷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在学习上的情况。
试题内容涵盖了物理学科所
有重要知识点,考生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思考等,表现出较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试进度安排合理,每道题都有规定的时间,考生们按时完成题目。
另一方面,考试范围较广,但仍有一些学生没有掌握全部知识,难以满意地完成考试。
考生们精力有限,难以深入学习所有的知识点和背景知识,在考试中出现了一些错误。
此外,虽然考试安排合理,但仍有一些考生依然存在思考能力不足、知识点连接缺乏等问题。
综上所述,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质量良好,大多数考生能够熟练运用书面和口头表达,理解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但存在一些不同学段的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善。
相信只要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努力,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的质量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xx县第x中学2023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学科质量分析报告(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教师,大家晚上好!根据会议的议程,下面由我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仁汇报本次八年级物理期末考试的情况,和本人对接下来的物理教学工作的一些想法。
一、基本情况本次实考人数274人,卷面满分为100分,整体的平均分为47.70,其中A班为61.47,B班为42.42。
整体的及格率为24.09%,A班为53.95%,B班为12.63%。
整体的优分率为2.19%,A班为7.89%,B班为0。
整体的低分分率为33.94%,A班为3.95%,B班为45.45%。
二、质量分析全县平均分为56.236,就高出我校8.536。
全县及格率为45.37%,高出我校21.28个分值,是我校差不多2倍,这个数据很可怕。
全县优分率为5.86%,高出我校2.19个分值。
全县低分率为15.32%,低于我校18.62个分值,我校的低分率是全县的两倍多,这个数据更可怕。
三、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一)主要问题与全县各种数据相对比,我校的及格率太低,低分率太高。
(二)原因分析1.学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多数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2)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2.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不够精准,只能大体了解班级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对每一位学生具体掌握了哪些知识和能力,还不掌握哪些知识不够清楚,导致学生会的讲多了,不会的又讲不透。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我校八年级学生物理成绩情况总体来说形式严峻,但是我相信我们八年级的物理老师和学生从来没有失去信心,在接下来的中考备战中,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切合学生的实际,我个人有几点想法。
1.夯实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复习教学中,扎实学生的基础,尤其物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公式,想方设法让学生记得,这些好比数学中的乘法口诀,绝不能记错和混淆,否则在考试中遇到的物理情景,学生想到了用什么知识点解决,但就是记不牢知识点、模拟两可,糊里糊涂就动笔了,导致“三七二十一”就写成了“三七二十四”,失去应该得到而没有得到的分数。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教学学业监测质量分析报告2022.6一、总体情况:试卷内容涵盖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七章《走进分子世界》、第八章《力》、第九章《力与运动》、第十章《压强和浮力》。
试卷结构与中考相同,包括单选15小题(30分)、填空与作图10小题(27分)、解答与探究6小题(43分)。
在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兼顾能力的考查。
2. 样本二:人数50人、均分83.2分。
各题得分情况统计:三、典型错误分析:第5题:对惯性问题的具体过程分析不透彻,平时可能学习不够深入。
第12题:对摩擦力的种类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没有熟练掌握。
第15题:对漂浮问题掌握的不够深入,浮力和液体压强的综合应用不熟练。
第21题:对于知识的梳理没有一个自我认知能力,仍倾向于碎片化知识的学习。
第23题:对压力没有真正的理解,总是认为就是重力,另外受力面积也认识不够。
第25题:对支持力是弹力的一种认识不够,对力的种类没有明确的认识。
第26(4)题:对微小形变认识不够,总认为看不见即不存在。
第27(2)题:对阻力影响路程实验的过程以及逻辑性的因果关系不够明确,停留在自我的认知层面。
第28(3)题:对失重环境下摩擦力是否存在不明确。
第29(1)题:对自制密度计过程中的实验细节,特别是失败的细节关注不够。
第31(4)题:对浮力问题中受力分析还缺乏自我内化的能力。
四、教学建议:1. 重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自主动手能力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物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强化了学生的感知并纠正在感知中形成的错觉,从而达到丰富学生头脑中感性材料的储存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本次考试中突出的问题是,平时可能只帮学生强化正确的实验过程,对于实验中可能的失败避而不谈;对实验中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够重视,只帮学生进行表面浅显的认识。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质量分析报告
崆峒区草峰中学八年级期末参加物理考试的总人数为169人,及格80人,及格率为47.69%,高分人数28人,高分率为15.6%,平均成绩为53.7。
现将考试成绩分析如下:
本次期末考试试题设计选择题10道,涉及知识点40个;填空题涉及知识点15个;作图题3小题,涉及知识点6个;实验探究题2小题,涉及知识点11个;计算题3小题,涉及知识点10个。
通过对命题分析和学生作答情况分析,感觉此次考试有以下特点:
1.注意将知识与技能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进行考查。
试题在考试的内容上大部分的试题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特别是试题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注意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学科基本素养和进一步学习的潜质。
20℅的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反映物理对科学和社会的影响。
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
所选素材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电现象,也有电和磁的内容,还有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节能知识。
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虽然卷面分值不高,但70℅的学生还是都能掌握。
3.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切实有效地发挥试题的教育功能。
许多题目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渗透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在试卷中适时体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也渗透着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以及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对这方面知识的渗透90%的学生还是能够掌握的。
4.注重课程的三维目标,从多层次、多角度将三维目标自然融合。
注重对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归纳总结能力的考查,加强了对实验过程以及分析归纳等能力的考核,同时也加强了对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方法的考查力度。
把探究的精神自然融合在试题当中,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设计、自我分析、自我评价的探究思想。
旨在提倡试题
回归实验教学,但又高于实验教学的思想,力图改变那些“老师讲实验,学生背实验”、“题海战术”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5)坚持设置开放性试题,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
试卷中进一步加大了试题的开放程度,题目的答案极具开放性,完全取决于学生的构思,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同时,也为展示优秀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的舞台。
2道计算题充分体现出了这方面,但60℅的学生答题不好,失分多。
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注重双基内容,关注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的,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需求,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
因此,要注重双基内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落实,要注重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对物理现象的观察,在解决问题中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要加强解题的规范化教学,如作图,文字表述、公式表达,物理单位换算等的规范训练。
2.注意联系实际,关注生活周围的热点
物理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大都与物理知识有关。
近年来物理试题更加关注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课内外的知识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
同时,教学中还要关注科技热点问题,如能源问题、环保问题等等。
3.培养实验探究,注重研究方法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基于以上观点,现在的物理试题加大了实验题所占的比例,加大了对实验的考查力度,强调实验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物理学中的概念、规律、定理、公式等是知识的一种“状态”,而观念的形成、规律的揭示、定理的推证、实验的设计和演示、公式的推导、方法的利用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过程”与“状态”相比,内涵更丰富,它可以给人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所以,试题注意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考试改革的必然趋势。
4.创设物理情景,注重开放创新
开放性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助于克服思维定势,避免思维僵化和单一;有助于对问题全面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要善于给学生创设适当的物理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开展学习研究,提倡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并获取知识,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他们提供各种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5.改变教学方式,落实课程目标
教师应改变和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充分利用身边、生活中的各种资源,联系身边的物理事实,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科学探究,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加强各种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