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鼻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89.08 KB
- 文档页数:4
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的临床应用发布时间:2023-06-15T00:59:37.324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2月4期作者:李琼芬章映梅张芸蕾[导读]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的临床应用李琼芬章映梅张芸蕾(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云南661100)〔摘要〕目的:观察应用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的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40例患儿,通过咽拭子采样研究13 种病原体进行核酸检测,观察幼儿呼吸道感染的病菌分布特征和检出率。
结果:40例患儿中阳性检出率为82.50%(33/40),其中单一肺炎链球菌感染15例占比45.45%;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两种病毒感染10例,占比30.30%,鼻病毒菌+肺炎链球菌+季节性H3N2病毒三种病毒感染8例占比24.24%;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菌是致下呼吸道患儿致病的主要病菌。
讨论: 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下呼吸道感染病菌快速有效,检出阳性率高。
〔关键词〕PCR技术;病原体检测;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PCR是用于排查微生物,病毒,细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PCR技术具有敏感,便捷,无不良反应的操作优势,对病原体的耐药性也能敏锐的监测。
临床中多运用PCR技术用于HPV,艾滋病,呼吸系统疾病和乙型肝炎的诊断。
PCR无明确的禁忌症,适用于99%以上的疑似感染者,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0-3岁幼儿新增下呼吸道感染170万,每年复发3-4次,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肺功能损伤可至肺水肿,败血症严重可威胁生命【1】。
因此准确找到病原体,并及时运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是控制病情发展的关键。
本文主要对13种呼吸道病原体多重检测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1 资料及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21年10月~2022年3月我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40例患儿,通过咽拭子采样研究13种病原体进行核酸检测,其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年龄1-10岁,平均年龄(4.36±2.75)岁,虽有患儿均出现咳嗽,咳痰,胸痛,气促等呼吸道症状,体内炎性指标超高。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鼻病毒感染所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特征及预后分析梁改丽;王琰华;王潇健;张庆【期刊名称】《武警医学》【年(卷),期】2022(33)10【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鼻病毒(HRV)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1至2017-12武警特色医学中心收治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婴幼儿患者138例。
根据病毒感染情况分为单纯RSV感染组、单纯HRV感染组、RSV和HRV合并感染组。
比较三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婴幼儿期呼吸道病毒感染与6~8岁时复发性喘息、哮喘发生的关系。
结果共纳入138例患儿,其中84例单纯RSV感染、20例单纯HRV感染和34例合并感染。
单纯RSV感染的婴幼儿年龄最小[(5.64±2.16)个月],呼吸衰竭比例最高(25.00%),对吸氧的需求最高(2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末次随访时单纯RSV感染组、单纯HRV感染组和合并感染组反复喘息发生率依次为39.29%、20.00%和35.29%,哮喘发生率依次为7.14%,10.00%,11.7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婴幼儿单纯RSV组中,有哮喘家族史患儿6~8岁期间发生反复喘息的比例(87.50%)高于无家族史者(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单纯RSV感染婴幼儿具有更高呼吸衰竭比例,存在有哮喘家族史的RSV感染患儿6~8岁时发生反复喘息的概率较高。
【总页数】6页(P857-861)【作者】梁改丽;王琰华;王潇健;张庆【作者单位】武警特色医学中心儿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相关文献】1.双黄连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2.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调查及其因素分析3.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调查及其因素分析4.哈尔滨地区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Ⅰ.1985年冬~1986年春婴幼儿急性呼吸道疾病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分离鉴定5.哈尔滨地区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研究——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快速诊断—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特异性IgM抗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英文简称:RSV,属于RNA病毒,和我们了解的新冠病毒、流感病毒一样,是引起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之一。
RSV是1956年从黑猩猩呼吸道分离出来的,因其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导致相邻细胞融合,细胞病变形成类似合胞体的结构而被称为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非常容易传染,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
RSV主要通过鼻咽黏膜接触含病毒的体液、汗液或或污染物而传染。
直接接触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202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最新发布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同时也强调:飞沫和气溶胶也可引起RSV传播。
RSV可在手和污染物上存活数小时,所以勤洗手和接触防护(戴口罩)是预防包括RSV在内的呼吸道病毒传播的重要措施。
RSV一年四季均可感染,我国北方的流行期为10月至次年5月,南方流行季节性不明显。
RSV呈全球广泛流行,其流行受地理位置、温度和湿度等因素影响。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张耀文等通过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的系统检索,进行了135个研究的meta分析,揭示了RSV在我国的流行特点为:冬春两季感染发病高峰期,其余月份散发,与流感病毒流行时期有一定的重叠;全国范围内12月-2月为RSV流行高峰期;从地理位置看,我国中部、西北和西南为高发地区;其中海南、广东等气温较高地区,RSV季节性流行不明显。
RSV感染潜伏期为1-10天,通常为5-7天。
RSV感染早期大部分局限于上呼吸道,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咳嗽、声音嘶哑等,同时伴有发热,也可无明显症状;在感染后2-5天逐渐出现下呼吸道咳嗽、喘息、呼吸频率加快、烦躁不安等症状,严重者吸气时有“三凹征“表现。
早期症状家长不容易辨识区分;对于两岁以下儿童,RSV感染后可快速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下呼吸道鼻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特征比较孙秋凤;陈正荣;黄莉;朱灿红;王宇清;王美娟;季伟;邵雪君;严永东【摘要】Objectives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between rhinovirus and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fection i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 children.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2 to May 2013,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was per-formed to test RSV in 1 037 nasal aspirate specimens with LRTIs. RT-PCR method was used to test HRV RNA. The medical re-cords of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test of HRV or RSV were review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isolating rate for HRV and RSV was 8.78%(91/1 037) and 17.16%(178/1 037)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of co-infection of HRV with other virus was 18.68%, higher than that of RSV (7.30%,χ2=7.867, P=0.005). The age distribution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ldren infected with HRV and RSV (Z=5.40, P<0.001). 78.38% patients with HRV infection were younger than 3 years old, and83.03%patients with RSV infection were younger than 1 year old. Dyspnea, hyoxemia and wheezing were more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RSV infection. Admission occurred much later in the course of the HRV infection (P<0.01). Leukocytosis, eosinophi-lia, and an elevated total serum IgE were more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HRV infection (P<0.05). Conclusions HRV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LRTIs in Suzhou. The susceptible population,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laboratory results of HRV infec-tions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RSV infections.%目的:比较下呼吸道鼻病毒(HRV)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点。
鼻病毒致呼吸道感染机理张米娜;陆平成【期刊名称】《吉林医学》【年(卷),期】2006(027)005【摘要】鼻病毒是引发感冒的主要病毒.其致病机制与其不同的血清型有关。
多数血清型以canyon区与胞问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结合,致细胞感染,第一步,病毒和ICAM一1形成的复合物处于一个可逆状态;第二步,受体移位粘附病毒,加上病毒表面结构的改变,引起一个更牢固、更高吸引力的ICAM-1和鼻病毒问连接。
第三步,由于在病毒蛋白1上发生了结构改变.包绕在疏水袋周围的区域形如一个铰链。
这种运动将减少病毒蛋白的不稳定,会开放五次折叠顶部的孔道,穿越外侧病毒蛋白4和病毒蛋白1的N 端.最终RNA出壳。
这样,ICAM-1和HRVs将发动病毒RNA的脱壳机制。
少数血清型以另一种方式起作用,目前尚无定论。
【总页数】3页(P548-550)【作者】张米娜;陆平成【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00;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1.6【相关文献】1.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病毒和其他病原检测及分析 [J], 王琦;吴建军2.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鼻病毒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及随访研究 [J], 艾军红;谢正德;刘春艳;徐保平;胡英惠;申昆玲3.重症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中人鼻病毒分型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J], 赵彦杰;陆柔剑;李亚敏;王延群;谢正德;楼永良;谭文杰4.226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人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J], 谭力;李明;孙宇星;张桢;甘政艳5.2260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人鼻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J], 谭力;李明;孙宇星;张桢;甘政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菌及预防方法冬季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各种病菌在寒冷的气温下更容易传播和滋生。
因此,了解冬季呼吸道疾病的常见病菌及预防方法对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常见的冬季呼吸道疾病病菌,并提供预防措施,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保护儿童的健康。
一、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冬季最常见的呼吸道病菌之一。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主要引起人类流感的病毒。
感染流感病毒的儿童通常出现发热、咳嗽、喉咙痛、乏力等症状。
为预防流感,家长和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接种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根据医生建议,儿童可以在每年秋季进行疫苗接种。
2.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儿童应经常洗手,避免手接触口、鼻、眼等易感染病毒的部位。
3. 避免密集的人群场所。
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商场、车站等。
二、腺病毒腺病毒是导致儿童冬季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菌之一。
腺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后儿童常出现发热、流涕、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以下是预防腺病毒感染的建议:1. 注重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滞留时间,可有效降低传播风险。
2. 避免接触病毒携带者。
尽量减少儿童与感染腺病毒的人近距离接触,特别是对于有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人。
3. 加强儿童日常卫生。
教导儿童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避免将污染的手接触口腔、眼睛等。
三、呼吸道合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毒之一,尤其在冬季更容易引发感染。
RSV感染后,儿童通常会出现喷嚏、鼻塞、咳嗽等症状。
以下是预防RSV感染的措施:1. 室内保持湿度适宜。
使用加湿器或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减少病毒在空气中的生存时间,降低感染风险。
2. 避免与感染者近距离接触。
RSV感染者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儿童近距离接触,直至症状消失。
3. 加强儿童免疫力。
良好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的风险。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
体的关系
卢雪红
【期刊名称】《浙江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5(007)009
【摘要】目前小儿的下呼吸道感染(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ALRI)的病原学检测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发现引起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不仅局限于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巨细胞病毒(CMV)、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和鼻病毒等常见病原菌,其他病原微生物也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
【总页数】2页(P947-948)
【作者】卢雪红
【作者单位】318000,浙江省台州市立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
【相关文献】
1.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相关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J], 祁建凤
2.婴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支原体的关系 [J], 蒋惠娟;卢秋穗;张银美;周艳;邵小松
3.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J], 严靖;钱绩虎
4.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关系 [J], 张敏;赵桂芝
5.2013~2018年重庆地区206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特征分析 [J], 任康轶;任洛;邓昱;谢晓虹;臧娜;谢军;罗征秀;罗健;符州;刘恩梅;李渠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鼻病毒与婴儿下呼吸道症状相关
佚名
【期刊名称】《辽宁医学杂志》
【年(卷),期】2006(20)6
【摘要】最新的研究表明,人鼻病毒经常被发现于有下呼吸道症状婴儿的支气管上皮内,并且它的存在与气道阻力增加相关。
【总页数】1页(P367-367)
【关键词】下呼吸道症状;鼻病毒;婴儿;气道阻力;上皮内;支气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1
【相关文献】
1.2013年至2015年苏州地区下呼吸道合胞病毒与鼻病毒感染婴儿的临床特征比较 [J], 陈嘉韡;顾文婧;张新星;丁林;任吟莹;董贺婷;陈正荣;严永东;季伟
2.2013年至2015年苏州地区下呼吸道合胞病毒与鼻病毒感染婴儿的临床特征比较 [J], 陈嘉韡;顾文婧;张新星;丁林;任吟莹;董贺婷;陈正荣;严永东;季伟
3.苏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人鼻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喘息相关因素 [J], 于乐香;陈正荣;蒋吴君;王宇清;黄莉;王美娟;季伟;邵雪君;严永东;
4.苏州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人鼻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喘息相关因素 [J], 于乐香;陈正荣;蒋吴君;王宇清;黄莉;王美娟;季伟;邵雪君;严永东
5.黄石市儿童急性下呼吸道人鼻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周武斌;韩正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