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瓶间及氯瓶装卸存放检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2
氯气罐安全检查表
该安全检查表用于记录氯气罐的安全检查情况,以确保氯气罐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请在每次使用氯气罐前进行以下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氯气罐信息
- 氯气罐编号:
- 生产日期:
- 容量:
安全检查步骤
1. 外观检查:
- 罐体是否有明显的损坏,例如凹陷、裂纹等?
- 自动阀门是否完好,无松动或磨损?
2. 密封性检查:
- 罐体接口处是否有气体泄漏现象,如有,请记录泄漏位置和泄漏程度。
3. 阀门检查:
- 阀门开关是否灵活,无卡阻或损坏?
- 阀门处是否有气体泄漏现象,如有,请记录泄漏位置和泄漏程度。
4. 附件检查:
- 氯气管道是否有渗漏现象?
- 管道连接是否牢固,无松动或漏气?
5. 保护装置检查:
- 罐体是否配备了安全阀和爆破片?
- 安全阀和爆破片是否完好?
安全检查结果
- 检查人:
- 检查日期:
- 检查结果:
- A. 合格
- B. 不合格
- 备注:
请及时处理不合格检查结果,并确保氯气罐在使用前通过合格的安全检查。
> 注意:本安全检查表仅供参考,具体安全检查步骤和内容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液氯钢瓶交接、检查、验收制度
一、对进出厂(库)氯瓶,供应部门和各水厂有关人员必须按照自己的职责范围,严格地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规定后,再办理交接手续。
二、对未通过检查、验收或者检查后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氯瓶,供需双方有权拒绝接收。
三、交接手续结束后,交接者双方应在《液氯钢瓶交接验收单》上签字证明。
凡交接后由职责范围引起的一切事故由接用者负责。
四、供应部门职责范围(包含生产厂家):
1、对入库(进厂)氯瓶要过磅复秤重量,对超量充装的氯瓶一律不得入库或者送各水厂使用。
2、瓶体漆草绿色,字体白色。
3、瓶体外观和部件无缺陷、无变形、能保证安全使用。
4、安全负附件(易熔合金塞、瓶阀保护盖、防震胶圈)齐全完好无损。
5、钢瓶使用年限12年,试压检验年限2年,均未超过期限并且钢印标记能识别。
6、氯瓶针型阀启闭灵活,瓶体焊缝,各密封连接点无泄漏。
7、其他有关运输装卸事项参照《应急救援预案》中有关规定执行。
五、各水厂(接收部门)职责范围:
1、用完后的氯瓶应过磅复称重量,对重量不符合规定的空瓶子要及时查明原因,采取妥善措施解决后,再交送供应部门。
2、保持瓶体瓶阀清洁干净并密闭无泄漏现象。
3、佩带好瓶阀保护盖、调整好防护胶圈位置以便装车牢固。
4、交待清楚在使用中发生的不正常现象、事故及损坏的零配件。
5、其他有关事项参照《应急救援预案》中有关规定执行。
液氯钢瓶灌装、运输、装卸管理规定加强液氯使用管理,杜绝一切事故的发生。
根据国家有关安全规程、规定、要求和我公司实际,对液氯钢瓶(氯瓶)的充装、运输、装卸作出以下管理规定:1. 氯瓶充装系数为1. 25Kg/L,严禁超装;液氯加注压力不得超过1.1Mpa。
2. 充装后的氯瓶必须复验充装量。
两次称重的误差不得超过1%。
复磅时必须换人换衡器。
3. 氯气瓶未装满液氯,留出约20%的体积作为气化的空间。
4. .氯气瓶必须由具有消防部门颁发的危险品专用驾驶证的专用车辆运输,严禁与其他货物混装,并在运氯专车上配备抢修工具及防毒面具。
5. 供应部门应由专人护送,并持有消防部门颁发的危险品护送证书,押运人应熟悉液氯的性能及泄氯事故的安全防范措施。
6. 装有氯气瓶的两个防震橡胶圈应完好无损,出氯口保护帽、总阀塑料保护帽应旋紧。
7. 装卸氯气瓶时,应提供起吊设备,装车后,应以坚固的三角木垫实,并妥善加以固定,严禁氯瓶在车上滚动、碰撞。
8. 运氯专车应有“危险品”标志,车上严禁烟火,夏季适当遮盖,防止日光曝晒。
酷暑天中午12时至下午3时不宜行车。
9. 液氯运输前,押运人员必须检查氯气瓶的防震橡胶圈、总阀塑料一保护帽、出氮口保护帽、低熔点安全塞,氯瓶编号、氯瓶重量(空瓶、满瓶)、充装量、外观等进行检查,并进行签字验收。
10. 装运时,一般应将氯瓶横向放置,氯气瓶口始终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侧,装车高度不得超过车厢高度。
易燃品、易爆品严禁同车,不准搭客带人,严禁乱停乱放于闹市之。
11. 轻装轻卸,防止震动,装卸时禁止采用抛、滑动或其他容易引起碰撞的方法。
1、氯产品生产单元专项安全检查表检序查检查内容检查要点检查结果号项目1、氯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多数在接近大气压情况下进行。
氯化反应设备必须防腐蚀,应严密不漏,并备有良氯化反应设符合好的冷却系统。
氯化时严格控制氯气备的流量和反应压力,做到均匀通氯。
防止液氯直接进入氯化反应器。
生2、储存氯气的气瓶或槽车不能当作查汽化装置符合贮罐或汽化器使用。
产3、液氯汽化器加热温度不应超过用 70℃热工145℃。
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并经耐压水加热;用不符合艺试验合格的紫铜管连接钢瓶。
橡胶管连接安4、供氯系统应设汽化器、缓冲罐。
有汽化器和全符合缓冲罐5、应设置回收氯化反应生产的氯化有氯化氢吸符合氢气体装置。
收装置6、生产中突然停电、停汽、停水时,应立即先关闭液氯钢瓶出口阀,后关查操作规程符合闭液氯汽化器加热阀,再关闭缓冲器出口阀,停止汽化,妥善停车。
1、氯化反应器设防爆装置,应将放空导管引至室外,出口高于房顶,爆查防爆装置符合破片应经泄爆试验,并定期检查。
2、氯气缓冲器和汽化器,应装有压力指示(或流量指示)和安全防爆装氯气缓冲器符合置。
机3、氯气缓冲器与氯化釜连接管道上电的阀门,应保持阀心与阀座关闭后无阀门符合2设渗漏,以防停车倒吸物料。
备4、生产企业要安装避雷针,贮存和查防雷、防安输送易燃物料的设备、管道均要装有静电检测报符合全清除静电装置,防静电的接地电阻值告小于 100Ω,并应定期检测。
5、生产车间的电气设备防爆,应达电气防爆符合到整体防爆要求。
6、采用水蒸气或热水加热,应定期查安全阀、检验夹套和管道的耐压强度,并应装压力表检测符合压力表和安全阀。
报告8、蒸馏设备应严格进行气密性和耐压试验检查,并应安装安全阀和温温度与压力符合度、压力调节、控制装置,严格控制控制装置蒸馏温度与压力。
1、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好规定的防劳护用品,生产岗位应配备适量的防毒查防护用品符合动面具。
3保2、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护现场,都应按《氯气安全规程》要求查抢修器材不符合配备抢修器材。
氯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氯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主要依据《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2008)、《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4053.3—2009)、《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
表1-2 氯处理子单元安全检查表序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检查记录检查结果1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氯气安全规程》3.6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记录结果2氯气生产、使用、贮存、运输车间(部门)负责人(含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工艺过程和设备性能,并具备事故处理能力。
《氯气安全规程》3.73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等氯气场所,都应配备应急抢修器材,见表1。
防护器材,见表2。
《氯气安全规程》3.84生产、使用氯气的车间(作业场所)及储氯场所应设置氯气泄漏检测报警仪,作业场所和储氯场所空气中氯气含量最高允许浓度为1mg/m3《氯气安全规程》3.10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记录结果5氯化系统管道应完好,连接紧密,无泄漏。
《氯气安全规程》3.11(a)6用氯设备和氯气管道的法兰垫片应选用耐氯垫片。
《氯气安全规程》3.11(b)7用氯设备应使用与氯气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润滑剂。
《氯气安全规程》3.11(c)8液氯气化器、贮罐等设施设备的压力表、液位计、温度计应装有带远传报警的安全装置。
《氯气安全规程》3.11(d)9氯气总管中含氢≤0.4%。
氯气液化后尾气含氢应≤4.0%。
《氯气安全规程》4.2号检查项目和内容检查依据记录结果10液氯贮罐、计量槽、气化器中液氯充装量不应大于容器容积的80%。
液氯充装结束后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处于满液封闭状态。
《氯气安全规程》4.411不应将液氯气化器中的液氯充入液氯钢瓶。
《氯气安全规程》4.512液氯气化器、预冷器及热交换器等设备,应装有排污(NCl3)装置和污物处理设施,并定期分析NCl3含量,排污物中NCl3含量不应大于60g/L,否则需增加排污次数和排污量,并加强监测。
氯气安全检查表序号填写内容检查项目检查结果依据实际情况备注八、氯气贮存与气瓶使用1直接接触氯气使用、贮存、运输等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GB11984-894.4 2氯气使用、贮存等现场都应配备抢修器材。
GB11984-894.6 3使用氯气钢瓶,必须有称重衡器,并装有膜片压力表,调节阀门等装置,操作中要保持瓶内压力大于使用侧压力。
GB11984-896.1.9 4严禁使用蒸气、明火等直接加热钢瓶。
可采用45℃以下温水加热。
GB11984-896.1.10 5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钢瓶附近。
GB11984-896.1.11 6氯气钢瓶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连接钢瓶。
GB11984-896.1.13 7连接用紫铜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GB11984-896.1.13 8不得将钢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口和通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
GB119 84-896.1.14 9应用专用钢瓶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GB11984-896.1.15 10钢瓶出口端应设针形阀调节氯量,不允许使用瓶阀直接调节。
GB11984-896.1.17 11空瓶应保证安全附件齐全。
GB11984-896.1.20 12氯气钢瓶严禁露天存放,也不准使用易燃、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必须贮存在专用库房内。
GB11984-896.2.1 13空瓶和重瓶应分开放置,禁止混放。
GB11984-896.2.2 14重瓶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GB11984-896.2.3 15充装量500㎏或1t的钢瓶应横向放,防止滚动。
GB11984-896.2.4 16存放时应留出运吊间距和通道,存放高度不得超过两层。
GB11984-896.2.4 17钢瓶装卸、搬运时必须戴好瓶帽、防震圈,严禁撞击。
GB11984-896.3.1 18充装量为500㎏和1000㎏的钢瓶,装卸时,应采用起重机械。
序号
填写内容
填写项目
检查结果依据
实际
情况
备注氯气贮存与气瓶使用
1 直接接触氯气使用、贮存、运输等作业
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资格
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GB11984-89
4.4
2 氯气使用、贮存等现场都应配备抢修器
材。
GB11984-89
4.6
3 使用氯气钢瓶,必须有称重衡器,并装
有膜片压力表,调节阀门等装置,操作
中要保持瓶内压力大于使用侧压力。
GB11984-89
6.1.9
4 严禁使用蒸气、明火等直接加热钢瓶。
可采用45℃以下温水加热。
GB11984-89
6.1.10
5 严禁将油类、棉纱等易燃物和与氯气易
发生反应的物品放在钢瓶附近。
GB11984-89
6.1.11
6 氯气钢瓶应采用经过退火处理的紫铜管
连接钢瓶。
GB11984-89
6.1.13
7 连接用紫铜管应经耐压试验合格,方可
使用。
GB11984-89
6.1.13
8 不得将钢瓶设置在楼梯、人行道口和通
风系统吸气口等场所。
GB11984-89
6.1.14
9 应用专用钢瓶开启扳手,不得挪作它用。
GB11984-89 6.1.15
10 空瓶应保证安全附件齐全。
GB11984-89 6.1.20
11 氯气钢瓶严禁露天存放,也不准使用易
燃、可燃材料搭设的棚架存放,必须贮
存在专用库房内。
GB11984-89
6.2.1
12 空瓶和重瓶应分开放置,禁止混放。
GB11984-89
6.2.2
13 重瓶存放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GB11984-89
6.2.3
14 充装量500㎏或1t的钢瓶应横向放,防
止滚动。
GB11984-89
6.2.4
15 存放时应留出运吊间距和通道,存放高
度不得超过两层。
GB11984-89
6.2.4
16 钢瓶装卸、搬运时必须戴好瓶帽、防震
圈,严禁撞击。
GB11984-89
6.3.1
17 充装量为500㎏和1000㎏的钢瓶,装卸
时,应采用起重机械。
起重量应大于瓶
体重量的一倍,并挂钩牢固。
GB11984-89
6.3.1.2
18 严禁用叉车装卸。
GB11984-89 6.3.1.2
19
起重机械的卷扬机构须采用双制动装
置,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确保正常。
GB11984-89
6.3.1.3
20 夜间装卸时,场地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GB11984-89 6.3.1.4
21 在贮罐20m内严禁堆放易燃、可燃物品。
GB11984-89 6.4.8.3
22 贮罐库区范围内,应设安全标志。
GB11984-89 6.4.8.5
23 氯气泄漏时,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抢
修,抢修救护人员必须佩戴有效防护面
具。
GB11984-89
7.2
24 严禁在泄漏的钢瓶上喷水GB11984-89
7.4.3
25 防护用品应定期检查,定期更换。
GB11984-89
8.1
26 使用、贮存岗位必须配备两套以上的隔
离式面具,操作人员必须每人配备一套
过滤式面具,并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GB11984-89
8.2
27 使用、贮存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药品。
GB11984-89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