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Km 点对点(PtP)WiFi-802.11a (5.8GHz)无线系统传输测试报告
- 格式:pdf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27
各代wifi参数协议速率一、802.11a协议速率802.11a协议是第一个在工作频段为5GHz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ps。
这个速率相对较高,可以满足一般家庭和办公环境的需求。
它采用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技术,能够克服多径传播和抗干扰能力较强。
然而,由于工作频段较高,它的传输距离相对较短,穿墙能力较差。
二、802.11b协议速率802.11b协议是第一个在工作频段为2.4GHz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为11Mbps。
虽然速率相对较低,但它具有良好的穿墙能力和较远的传输距离。
它采用了DSSS(直接序列扩频)调制技术,能够提供更稳定的信号传输。
然而,由于工作频段为 2.4GHz,与许多家用电器和其他无线设备存在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三、802.11g协议速率802.11g协议是在2.4GHz频段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为54Mbps。
它采用了与802.11a相同的OFDM调制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速率和抗干扰能力。
与802.11b兼容,因此可以与现有的802.11b设备互通。
然而,由于工作频段为2.4GHz,与许多家用电器和其他无线设备存在干扰,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四、802.11n协议速率802.11n协议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线局域网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为600Mbps。
它采用了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通过使用多个天线进行数据传输和接收,提高了传输速率和信号稳定性。
它能够同时支持2.4GHz和5GHz频段,兼容802.11a/b/g设备。
然而,要实现最大速率,需要使用与802.11n兼容的设备,并且在信号覆盖范围内。
五、802.11ac协议速率802.11ac协议是目前无线局域网速率最高的协议,它的最大传输速率可达到 6.93Gbps。
它采用了更高级别的MIMO技术和更宽的信道带宽,能够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稳定的信号。
它主要工作在5GHz频段,因此在穿墙能力和传输距离方面相对较差。
无线局域网标准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WLAN)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用于在局域网范围内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无线局域网标准是指定义了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技术和规范的国际标准。
以下是常见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1. IEEE 80
2.11b: 于1999年发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速率为11 Mbps,在2.4 GHz频段运行。
2. IEEE 802.11a: 于1999年发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速率为54 Mbps,在5 GHz频段运行。
3. IEEE 802.11g: 于2003年发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速率为54 Mbps,在2.4 GHz频段运行。
4. IEEE 802.11n: 于2009年发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速率可达600 Mbps,在2.4 GHz和5 GHz频段运行。
5. IEEE 802.11ac: 于2013年发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速率可
达1.3 Gbps,在5 GHz频段运行。
6. IEEE 802.11ax: 于2019年发布的无线局域网标准,速率可达10 Gbps,采用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2.4 GHz和5 GHz频段运行。
这些标准是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组织制定和管理的,并得到广泛应用于无线局域网设备,如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
80211协议802.11协议是一种无线网络通信标准,用于局域网和城域网的无线传输技术。
它为无线设备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式,允许用户通过无线方式连接到互联网和其他设备。
下面将对802.11协议进行详细介绍。
802.11协议最初于1997年发布,由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
它是一种基于无线电波的通信方式,通过无线传输数据,从而实现设备间的通信。
802.11协议的主要特点是无线、无线传输速度较快和可扩展性强。
802.11协议的工作原理是在特定的频率范围内向空中发送无线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传输到目标设备。
目标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打印机等。
无线接入点充当一个连接无线设备和有线网络的桥梁,使无线设备能够访问互联网和其他网络资源。
802.11协议定义了不同的无线传输速率。
最初的802.11标准支持2 Mbps的最高速率,后来的改进版本增加了11 Mbps、54 Mbps、300 Mbps等不同的速率。
较高的速率意味着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使用户能够更快地下载和上传数据。
除了速率的改进,802.11协议还增加了许多功能和特性以提高无线网络的性能和安全性。
例如,802.11i标准引入了高级加密标准(AES)来更好地保护无线网络中的数据安全。
802.11ac标准引入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够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进一步提高无线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
802.11协议是可扩展的,允许网络管理员根据需要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
通过增加无线接入点和优化无线网络的布局,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无线覆盖,并支持更多的无线设备连接。
然而,802.11协议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由于使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因此受到环境和物理干扰的影响。
例如,墙壁、建筑物和其他无线设备可能会减弱无线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此外,由于广泛使用的无线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网络拥塞也可能成为一个问题。
5G WiFi标准——802.11ac解析及应用展望摘要生活中WiFi已经无处不在,虽然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面对日趋复杂的应用需求,WiFi正面临着时时拥堵的窘境。
作为无线世界的高速公路,第五代无线标准(5G WiFi)——802.11ac的到来将有望引领新局面。
本文将对802.11ac标准的显要技术特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带来新的应用格局领域进行展望。
关键词WiFi;802.11ac;MIMO;WLAN5G WiFi Standard - the 802.11ac Analytical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Abstract Life WiFi everywhere, although it has brought us great convenience, but the face of increasingly complex applications, WiFi is facing the dilemma of congestion from time to time. As the highway of the wireless world,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wireless standards (5G WiFi) - 802.11ac arrival will be expected to lead the situation. 802.11ac standard of the paper will VIP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o look ahead and bring a new field of application pattern.Keywords WiFi;802.11ac;MIMO;WLAN0 引言笔记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全民普及,都和各种方便快捷的无线技术密不可分,尤其是人见人爱的WiFi。
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IEEE 802.11标准是一个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标准,它
规定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以下是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
1. 信道带宽:IEEE 80
2.11标准规定了2.4 GHz和5 GHz两个
频段用于信道传输,并规定了20 MHz和40 MHz两种不同的
信道带宽。
2. 传输方式:IEEE 802.11 标准规定了两种传输方式,一种是
基于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11a/g/n/ac 等标准,一种是基
于直接序列扩频技术(DSSS)的11b标准。
3. 传输速率: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最高54Mbps(11a/g 协议)、600Mbps(11ac协议)的传输速率。
4. 安全性:IEEE 802.11标准中有许多协议(如WEP、WPA、WPA2)、加密算法(如AES、TKIP)和认证机制可供用户
选择,以保证无线网络的安全性。
5. MAC协议:IEEE 802.11标准规定了一种分布式协议,即分
布式协作功能(DCF),用以协调多个设备的数据传输。
6. 网络拓扑结构:IEEE 802.11标准支持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如基础设施网络和自组网。
7. QoS支持:新版802.11e引入了QoS机制,支持对视频和音
频数据的实时传输和优先处理。
总的来说,IEEE 802.11标准的基本内容包括了无线网络的频段、传输方式、速率、安全性、MAC协议、网络拓扑结构和QoS机制。
这些内容为无线网络设备提供了标准化的通信方式和协议,使得不同厂商的无线设备可以正常互相通信。
IEEE 802.11n标准是一种无线局域网(WLAN)通信标准,旨在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大的覆盖范围。
该标准在2009年正式发布,并取代了之前的IEEE 802.11a和802.11g标准,成为当时最先进的无线网络技术之一。
IEEE 802.11n标准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用户提供了更稳定、更快速的网络连接体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IEEE 802.11n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使读者对该标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IEEE 802.11n标准的发展历程IEEE 802.11n标准最初的研发工作可追溯至2004年,当时IEEE无线局域网工作组启动了一个名为“高速组网”(High Throughput)的项目,旨在提高无线网络的传输速度。
随着技术的发展,该项目逐渐演化成IEEE 802.11n标准,并在几年后正式发布。
IEEE 802.11n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无线通信技术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用户提供了更便利的无线网络连接方式。
二、IEEE 802.11n标准的技术特点1. MIMO技术IEEE 802.11n标准采用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通过在发送和接收端分别使用多个天线并利用多径效应,从而提高了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MIMO技术使得无线网络可以同时传输多条数据流,极大地提升了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和覆盖范围。
2. 40MHz信道和聚合技术与之前的802.11a和802.11g标准相比,IEEE 802.11n标准引入了40MHz信道和帧聚合技术,使得数据的传输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0MHz信道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进而加快了数据的传输速度;而聚合技术可以将多个数据帧合并在一起发送,有效地提高了信道利用率。
3. 空间频率块调制(Spatial Frequency Block Coding,SFBC)IEEE 802.11n标准还引入了SFBC技术,通过在不同的天线上发送相位不同的信号,从而避免了多径信道的干扰,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802.11ah协议标准分析IEEE802 11ah是应用于WLAN系统在1GHz以下频段的新兴无线协议,适用于1.传感器网络和智能仪表;2.传感器及智能回传链路;3.WIFI热点覆盖扩展及蜂窝网分流。
802.11ah支持M2M通信的总体要求:1.一个接入点通过分级标示符结构可以连接多达8191台设备;2.大约900MHZ的可用免许可的载波频段降低了频段的拥挤度和保证了长距离传输。
3.室外传输距离长达1KM;4.数据传输速率至少大于100kbps;5.单跳网络拓扑结构;6.短且偶发的数据传输(100bytes的数据包大小,和包间间隔时间大于30s);7.非常低的功率消耗;8.成本低。
一.PHY层1.802.11ah规定的运行频段为低于1Ghz的免许可频段。
频段的划分根据国家的不同而不同。
具体情况如下:美国902MHZ~928MHZ欧洲863MHZ~868MHZ中国755MHZ~787MHZ日本916.5MHZ~927.5MHZ韩国917.5MHZ~923.5MHZ信道的定义802.11ah把信道分为两类:1MHZ带宽信道和大于1MHZ带宽的信道。
其中1MHZ和2MHZ信道带宽应用最广。
PHY传输PHY传输是基于32路或64路子载波的OFDM波形的传输,每路子载波之间的间隔为31.25KHZ,支持的调制方式有BPSK,QPSK,和16~256QAM。
具体来说,对于1MHZ信道,采用32IFFT产生OFDM符号,但其中只有24路子载波用于数据传输;对于2MHZ信道,采用64IFFT产生OFDM符号,只有52路子载波用于数据传输。
二.MAC层1.支持大量的关联站点通过13bits的分级关联符。
可支持多达2^13 -1=8191个关联站。
其分级结构如下:站点的分类TIM站:该类型的站只能根据AP信标来发送和接受数据,并且数据传输只能在访问限制窗内进行,一般为大数据流量的站。
Non-TIM站:该类型的站无需根据任何信标,在关联阶段,可直接与AP协商以获得由周期访问限制窗分配的传输时间。
5.8G频段的CBTC车地无线通信子系统解决方案一、项目的开发背景众所周知,在2012年11月份深圳地铁信号多次受到便携式Wi-Fi的干扰造成地铁列车停止运行。
便携式Wi-Fi一般使用2.4Ghz这个频率,这个属于非注册频率,不需要申请,谁都可以用,可以说是最方便但是最不安全的。
而且,许多家用电子设备都使用2.4Ghz进行通讯,例如无线路由器、iPad、无线鼠标、无绳电话、蓝牙设备等,甚至微波炉也是使用这一频率。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即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也称移动闭塞信号系统。
该系统借助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也使用公用频段2.4Ghz。
这势必会造成信号系统频率的干扰,随着现在移动通信系统上网速度越来越快,采用便携式WIFI的设备也会越来越多,也势必造成更大的信号冲突。
因此,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采用新的频段也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二、地铁2.4G与5.8G通信系统的比较分析目前,在新建地铁信号系统的方案选择上,采用CBTC无线AP(无线接入点)接入方式的线路已越来越多。
采用AP接入,具有成本较低、通讯带宽高、可部分使用商用设备、安装调试方案灵活、施工时间短等优点。
现在我国在建或改造的的地铁线路中采用无线AP点接入就有北京地铁4号线,10号线,深圳地铁2号线等。
这些方案在无线频率的选择上又分为2.4G ISM频段和5.8G ISM频段。
我国开放这两个频段为ISM频段的时间还比较短,应用在大型工程上的案例还不多,尤其是5.8G频段更是较少。
1、地铁列车的拓扑模型地铁也是铁路运输的一种模式,它的运营组织和线路结构和大铁路相比虽然简单,但基本要素相同。
采用AP 无线覆盖时的结构如图1。
图1 为提高可靠性采用的对向双信道覆盖地铁列车运行时不断从一个小区(AP 的覆盖范围)进入到下一个小区。
这时,影响车地通信的可靠性的的因素,应从二个方面考虑:i. 小区内:因高速移动产生的多普勒频移;隧道壁反射无线电波引起的多径反射;地铁列车对信号的阻隔影响等。
IEEE 802.11系列标准技术参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无线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IEEE 802.11系列标准则是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和完善对于推动无线网络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技术参数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这一重要的无线网络技术。
一、IEEE 802.11系列标准概述1. 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起源IEEE 802.11系列标准最早起源于1997年,当时发布了第一个版本的802.11标准,其工作频段在2.4GHz。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IEEE 802.11系列标准也不断进行了更新和完善,目前已经有多个不同版本的标准,如802.11a、802.11b、802.11g、802.11n、802.11ac 等。
2. 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作用IEEE 802.11系列标准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的通信协议和技术规范,主要用于无线网络设备的互联和通信。
它定义了无线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方式、传输速率、频段选择、功耗管理等一系列技术参数,使得不同厂商生产的无线设备可以相互兼容和互联。
二、IEEE 802.11系列标准技术参数介绍1. 频段选择IEEE 802.11系列标准中,不同的标准版本支持的频段有所不同。
比如802.11b/g标准工作在2.4GHz频段,而802.11a标准工作在5GHz频段。
而当前最新的802.11ac标准则支持2.4GHz和5GHz双频段,并且还支持更高频段的60GHz。
2. 传输速率不同版本的IEEE 802.11系列标准在传输速率上也有所差异。
比如802.11b标准最高可达11Mbps的传输速率,802.11a/g标准最高可达54Mbps,而802.11n和802.11ac标准更是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分别可达300Mbps和1Gbps以上。
标题:深度解析IEEE 802.11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在今天的网络时代,Wi-Fi 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 IEEE 802.11 系列标准无疑是 Wi-Fi 技术的基石,它不断地推动着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 IEEE 802.11 系列标准的主要技术,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一重要领域。
1. 概述IEEE 802.11 系列标准是由 IEEE 组织制定的无线局域网通信标准,它涵盖了多种协议和技术。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EEE 802.11 标准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需求。
从最初的 IEEE 802.11-1997 到最新的 IEEE 802.11ax,每个版本都引入了新的技术和功能,提高了无线网络的速度、可靠性和安全性。
2. 物理层技术在IEEE 802.11 系列标准中,物理层技术是构建无线通信基础的关键。
从最早的 802.11b 到如今的 802.11ax,Wi-Fi 技术经历了多次重大的物理层技术改进。
采用了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如 OFDM(正交频分复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波束赋形等,有效提高了无线信号的传输速率和覆盖范围。
3. MAC 层技术除了物理层技术,IEEE 802.11 系列标准还涉及到 MAC(介质访问控制)层技术。
在无线网络中,多个终端设备需要共享同一无线信道,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数据帧的传输和冲突的解决是 MAC 层技术的核心问题。
各个版本的 IEEE 802.11 标准在 MAC 层技术上也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引入了更加高效的数据调度算法和QoS(服务质量)机制,以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
4. 安全机制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大,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IEEE 802.11 系列标准还规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机制,包括加密算法、身份认证协议、密钥管理等,以保障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WEP、WPA、WPA2、WPA3 等安全协议的不断出现和更新,提升了无线网络的安全性,有效抵御了各种网络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