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龙歪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浅析
- 格式:pdf
- 大小:5.93 MB
- 文档页数:5
广西龙州铝土矿质量变化规律分析摘要:文章通过龙州铝土矿矿床产出特征,对铝土矿矿石质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铝土矿红土型堆积铝土矿矿石特征矿石质量变化规律广西铝土矿资源丰富,是中国铝矿重要基地之一,其矿床类型可分为沉积型和堆积型两类。
堆积型铝土矿,根据成因不同又可分为:崩塌型堆积铝土矿床和红土型堆积铝土矿床两种类型。
崩塌型堆积铝土矿床主要分布在桂西,红土型堆积铝土矿床主要分布于桂南及贵横宾地区。
据现有资料分析这类矿床现阶段应该叫“红土型堆积铝土矿床”[1]。
龙州铝土矿矿床是产在孤峰波地型岩溶准平原区的松散红土层中由结核状铝土矿石组成的矿体。
红土型堆积铝土矿床的分布,主要受两个因素控制。
第一,矿源层主要是泥盆系融县组(D3r)与石炭系都安组(C1-2d)不整合接触面上沉积的铁铝岩。
第二,地貌是孤峰波地型岩溶准平原。
1 成矿地质背景龙州铝土矿矿床位于右江褶皱系西大明山隆起南缘,属桂西南铝土矿成矿带。
北部与下雷-灵马拗陷相邻,南部与钦州残余地槽区十万大山断陷带连接,处于凭祥-东门断裂北盘的龙州-凭祥弧形构造北侧。
凭祥-东门区域性断裂对沉积岩相、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
区内出露地层以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碎屑岩、碳酸盐岩夹基性~酸性火山碎屑岩建造为主,少量下古生界寒武系复理石碎屑岩建造,缺失奥陶、志留系。
其中泥盆系融县组(D3r)与石炭系都安组(C1-2d)不整合接触面上沉积的铁铝岩是区内铝土矿的成矿物源。
第四系则以岩溶洼地、谷地、坡地及河谷阶地松散碎屑堆积残积、冲积物为主,残积层是岩溶堆积铝土矿的赋矿层位。
岩浆活动以华力西~印支期海相火山喷发最为强烈,受北西向那坡断裂带和北东东向凭祥-大黎断裂带控制,形成多期次的火山岩建造。
2 矿体地质特征2.1 铝土矿赋矿层位及矿化特征2.1.1 赋矿层位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下石炭统-上泥盆统碳酸盐岩为基底的岩溶洼地和坡地上,矿体间多被峰丛或基岩分布区所分割,平面上成群分布,规模较大;平面形态多呈不规则状、树枝状、短轴、长轴状等;产状变化较大,分布于岩溶坡地上的矿体其倾向与坡向一致;分布于岩溶洼地的矿体,其产状则随基底地形起伏而起伏。
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分析李春平;吴启强【摘要】沉积型铝土矿是桂西堆积型铝土矿的矿源层,广泛出露于新圩向斜、那豆背斜等褶皱的翼部,其近地表的氧化矿可为工业所利用,深部的原生矿由于含硫高目前工业上暂未利用.文章分析了桂西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认为其资源潜力大,勘查程度低,若能综合利用而加以勘查开发,对桂西铝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南方国土资源》【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沉积型铝土矿;氧化矿;原生矿;资源潜力;桂西【作者】李春平;吴启强【作者单位】广西第六地质队,广西贵港537100;广西第六地质队,广西贵港537100【正文语种】中文桂西地区自平果—靖西一带分布有平果、田东、德保、靖西、那坡龙合等5个铝土矿田,是广西极其重要的铝土矿成矿带。
该带产出沉积型及次生岩溶堆积型铝土矿两种类型,后者为目前工业所利用。
沉积型铝土矿作为堆积型铝土矿的矿源层,其探明储量(截至2010年底)仅占桂西探明铝土矿储量的9%,对其的勘查开发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近年来随着平果、华银、信发等三大氧化铝厂的相继投产及扩能,铝土矿消耗量日益加大,迫切需要提高铝资源的保障能力。
笔者在前人的工作成果基础上,对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并对其资源潜力进行初步分析,希望对桂西铝土矿的勘查及利用有所帮助。
1 区域地质概况区域上,桂西铝土矿位于华南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靖西—田东隆起区,出露地层有上寒武统、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白垩系、第三系及第四系。
沉积型铝土矿即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底部,与下二叠统茅口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靖西—田东隆起区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构造变形较为复杂,褶皱较为平缓、宽阔,岩层倾角一般为10°~20°,局部达40°~80°。
NW向褶皱最为发育,有新圩、太平、果化向斜和兴宁、那豆背斜等;其次为近SN向褶皱和NEE向褶皱。
桂西堆积型铝土矿中三水铝石的成矿机理
刘云华;毛晓冬;黄同兴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年(卷),期】2004(26)2
【摘要】桂西堆积型铝土矿中红土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空间分布规律、产出特征、矿物的形成世代、化学成分、稀土元素和矿体内外的水质成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堆
积型铝土矿中的三水铝石是由硬水铝石水解形成的,三水铝石的形成受到地下水溶
液中Al3+、[SiO4]4-浓度及pH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经历了Al(OH)3的沉淀、固化、脱玻化、结晶几个阶段.在淋滤作用的早期,形成了高岭石;在淋滤作用较弱的位置,形成了次生石英.表明该类型铝土矿不仅是新类型矿床,其成因也是独特的,是正处于退化中的铝土矿.
【总页数】6页(P26-31)
【作者】刘云华;毛晓冬;黄同兴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59;宜昌地质
矿产研究所,湖北,宜昌,443003;广西地质勘查总院,广西,南宁,5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1.2
【相关文献】
1.桂西堆积型铝土矿中三水铝石定量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J], 刘云华;黄同兴;黄新耀;韦丛中;韦月艳
2.桂西堆积型铝土矿中三水铝石矿综合利用前景 [J], 龙宝林;刘云华
3.桂西堆积型铝土矿中三水铝石成因矿物学研究 [J], 刘云华;黄同兴;谌建国;韦丛中
4.桂西堆积铝土矿伴生三水铝石的综合利用价值 [J], 李维天
5.X射线衍射增量法在三水铝石定量分析中的应用——以桂西堆积型铝土矿中的红土为例 [J], 刘云华;黄同兴;刘成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桂西沉积型铝土矿分布特征及控矿条件分析覃 丰,孟祥仑,尹本纯(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广西 北海 536005)摘 要:近年来,关于桂西沉积型铝土矿的勘查和研究工作成为了热点。
本文根据桂西地区龙州 ̄平果一带的沉积型铝土矿的分布特征将其分为四个主要成矿区带,并探究地质构造和岩相古地理条件与矿床分布特征的之间的关联,希望能对该区沉积铝土矿的勘查和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沉积型铝土矿;分布特征;控矿条件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9-0092-3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Conditions of SedimentaryBauxite Deposits in Western GuangxiQIN Feng, MENG Xiang-lun, YIN Ben-chun(274 Geological Team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Beihai 536005,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sedimentary bauxite in Western Guangxi has become a hotspot.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bauxite deposits in Longzhou-Pingguo area of Western Guizhou, this paper divides them into four main metallogenic zones,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ological structure, lithofacies and palaeogeographic conditions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eposits, hoping to be helpful to the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sedimentary bauxite deposits in this area.Keywords: sedimentary bauxit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re-controlling conditions广西是全国第二大铝土矿资源大省,包含了沉积型、堆积型和红土型三种矿床类型,其中,堆积型铝土矿是目前广西铝土矿勘查开发的主要对象[1-3]。
广西堆积型铝土矿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预测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各种矿产资源遍布我国的地下,尤其是在我国的广西地区,拥有丰厚的铝、镁、铁等各种矿产资源。
由于区域的地下构造层次不同,所形成的矿床特征也是不同的,本文主要通过结合区域成矿特征与矿床的研究,综合总结了广西堆积型铝土矿的成矿地质与遥感特征,对堆积型铝土矿的成矿过程、控矿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运用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预测方法对广西堆积型铝土矿进行了综合定位和定量预测,对资源的潜力就行了全面的预测。
标签:堆积型铝土矿成矿特征成矿控制因素矿产资源潜力0引言广西作为我国铝土矿资源的供应大省,全面掌握铝土矿资源的分布与开挖潜力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铝土矿的矿床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堆积型、沉积型、红土型,堆积型铝土矿主要存在与矿源层附近的岩溶洼地、谷地及缓丘坡地的第四纪残坡积红土层中,由于其含有的磷、硫、铁等杂志较少,因此,堆积型铝土矿经常被用于工业生产中,是目前广西铝土矿开挖的重点项目。
其他两种矿床类型的铝土矿由于含有的杂志较多、矿石具有低铝、高铁的特点,属高铁三水铝土矿,一般不用于工业生产。
1堆积型铝土矿的成矿特征矿床特征:矿床特征主要包括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含矿地质的构造层次、三大类。
1.1含矿地质的构造层次广西的堆积型铝土矿绝大部分产于下二叠统茅口组—石炭系—上泥盆统灰岩、白云岩为基底的岩溶洼地、谷地、缓丘坡地中的第四纪红土层中,含矿土层厚度一般为3-25m,最后可达40m,铝土矿层与上下两层的分界线比较清晰,多数无夹层,含矿土层主要有三个构造层次:第一:表面的砂质粘土层,土质呈黄褐色,含有大量的砂石,还有少量的铝土矿,最上部为0-1.5m的腐植层,该层的厚度一般为0-2.5m,最后可达15m。
第二:中部堆积铝土矿层,该层是铝土矿的聚集地,颜色为灰黄褐红色,主要由铝土矿的碎块、琐碎的粘土、以及少量的褐铁矿碎屑构成。
铝土矿的碎块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主要分布于中上部,碎块的半径大多为50cm左右,体积更大的可达数立方米,矿石的形状多呈棱角或次棱角,非常坚硬,该层的厚度一般为0.5-30m。
桂西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的地质地球化学分析王力;龙永珍;彭省临【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04(024)001【摘要】桂西平果、靖西、德保等铝土矿均分布于大新古溶蚀平原边缘地区.通过对矿床及围岩的稀土元素、非活动性元素、B、Be含量以及Sr/Ba、Th/U值等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显示:(1)原生铝土矿BEE配分模式与基底茅口灰岩、大新古陆泥灰岩及砂页岩BEE配分模式,除总量略有差异外,其形态基本相似;(2)原生铝土矿、堆积铝土矿、茅口灰岩、古陆灰岩及砂页岩的Al2O3/TiO2,Al2O3/Zr,Al2O3/Hf,Al2O3/Nb和Al2O3/Ta值大多数比较接近;(3)原生铝土矿中w(B)=(79.57~109.14)×10-6,w(Be)=(0.71~13.75)×10-6,w(Sr)/w(Ba)=0.95~1.86,w(Th)/w(U)=2.37~3.23.桂西原生铝土矿物质来源主要为下伏的茅口灰岩、大新古陆灰岩及页岩,具有多来源的特征;原生铝土矿形成于海相环境,属于海相碎屑沉积矿床;堆积铝土矿同原生铝土矿相比,具有∑BEE相对较低,∑Ce/∑Y相对较高,Ce呈正异常特点.【总页数】6页(P1-6)【作者】王力;龙永珍;彭省临【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50.1【相关文献】1.桂西二叠系喀斯特型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的新认识:来自合山组碎屑岩地球化学证据 [J], 侯莹铃;何斌;钟玉婷2.第十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四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青年论坛征文通知 [J],3.关于召开第十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四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青年论坛的通知 [J],4.第十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四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青年论坛胜利召开 [J],5.第十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学术报告会暨第四届全国地质与地球化学分析青年论坛征文通知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两种不同类型铝土矿原矿性质及洗矿工艺的对比分析杨彪【摘要】广西西北部的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和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红土型铝土矿是目前我国氧化铝行业的两种主要原矿材料. 从成矿年代、环境和成矿过程等不同角度探讨了2种类型矿石的地质成矿条件,分析了2种铝土矿石迥异的原矿性质. 在铝土矿洗矿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2种类型铝土矿的不同洗矿工艺. 通过对2种不同类型铝土矿原矿性质及洗矿工艺的对比分析,能更深入的了解其差异,有助于探索原矿处理工艺及设备选型的异同,为提高不同类型铝土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技术支撑.【期刊名称】《采矿技术》【年(卷),期】2016(016)001【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红土型铝土矿;成矿条件;原矿性质;洗矿工艺【作者】杨彪【作者单位】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11【正文语种】中文海外资源丰富国家为推进本国工业化进程而纷纷制定发展资源深加工等方面的矿业新规,主要表现在限制原矿出口上。
印度尼西亚于2014年1月实施了原矿禁运政策后,迫使以印尼为主要铝土矿石进口国的我国众多氧化铝企业开始向印尼转移产能。
资源配套及矿山建设是氧化铝厂建设的前提,我国对建设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及原生矿(露天或地下开采)等较为复杂难采、难洗的矿山具有丰富的经验,鉴于此,通过对印尼主要铝土矿产地加里曼丹岛铝土矿地质条件、原矿性质及洗矿工艺流程的分析,找出两种类型铝土矿的差别所在,可将我国在铝土矿矿山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用于印尼铝土矿矿山建设上,有助于优化矿山采选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矿山建设步伐,在原材料上为我国氧化铝产能转移提供保障。
我国多位学者对广泛分布于我国桂西北的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的地质成矿条件、采矿和洗矿工艺、矿山复垦及矿泥处理等做了深入研究,该类具有独特特征的难采、难洗铝矿石资源得到了高效的开发利用。
目前该区域已建成的矿山数十座,氧化铝建设规模超过800万 t/a。
韦连军,陈燕清,雷满奇,等. 广西桂西地区沉积型铝土矿矿物特征研究[J ]. 岩矿测试,2023,42(6):1220−1229. doi: 10.15898/j.ykcs.202209200177.WEI Lianjun ,CHEN Yanqing ,LEI Manqi ,et al. Mineralogy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Bauxite in Western Guangxi [J ].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23,42(6):1220−1229. doi: 10.15898/j.ykcs.202209200177.广西桂西地区沉积型铝土矿矿物特征研究韦连军,陈燕清*,雷满奇,黄庆柒(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测试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023)摘要: 随着中国铝土矿资源日益消耗,高硫铝土矿将成为重要的新型铝土矿资源。
中国有大量品位较高的高硫型沉积型铝土矿,但这类矿石由于硫含量高(硫含量>0.7%),严重影响后续提铝工艺流程,因而一直未被工业化利用,在铝土矿资源日益紧缺之时,若能开发利用,对中国铝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2021年在广西桂西地区自平果—靖西一带铝土矿成矿带新探获得相当量的沉积型铝土矿,该沉积型铝土矿是堆积型铝土矿的矿源层,二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重叠,矿石多与黄铁矿密切共生,部分矿段的硫含量高出工业利用允许最高含量的数倍或数十倍,尽管矿石品位较高,但硫含量多在2%~8%,目前该铝土矿矿石性质及工业化技术指标尚不明确。
因此,本文以广西桂西地区的沉积型铝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X 射线荧光光谱、偏光显微镜、X 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能谱等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了铝土矿的矿石矿物组成特性,探究了沉积型铝土矿的矿石性质。
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石中Al 2O 3含量为64.21%,S 含量为5.13%,属于高硫沉积型铝土矿;矿石中铝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绿泥石;铁矿物主要有黄铁矿、赤铁矿及褐铁矿;一水硬铝石,其结晶粒度细,呈鲕状集合体形式,表面较光滑;黄铁矿中粗粒、中粒级黄铁矿多以半自形及他形存在,粒径较大。
[作者简介]周金伟(1985-),男,201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要从事矿产勘查及矿山管理工作,助理工程师。
桂西地区迄今已探明铝土矿资源储量约7亿t,远景储量约10亿t,是我国重要的铝土矿资源产地和铝工业开发基地之一。
探明的铝土矿主要分布于右江盆地南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的平果、靖西、那坡等地区,资源储量大,研究程度较深。
右江盆地北部的碳酸盐岩台地已发现铝土矿资源储量较小、矿石品质差,研究程度较浅,目前尚无大中型工业矿体。
笔者对龙歪穹隆台地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古地理成矿环境进行浅析,以期对找矿工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1 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区位于右江盆地桂西拗陷区内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
对于右江盆地及孤立碳酸盐岩台地的形成前人有着诸多的研究和认识,大多数认为右江盆地为古特提斯洋构造与滨太平洋构造复合作用的结果[1]。
晚古生代早期至中生代期间,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碰撞形成泛大陆,同时古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基默里陆块群开始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向北运动,其南侧的新特提斯洋开始扩张[2]。
在这一系列的板块构造驱动力作用下,各板块内部之间发生挤压、裂解,右江裂谷盆地便是古生代扬子台地南缘沉积的碳酸盐台地在此作用下伸展、裂解及后期沉积作用形成的,原统一的碳酸盐台地被分裂成多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孤立碳酸盐岩台地,龙歪穹隆台地便是其中的一个(见图1)。
2 研究区地质特征2.1 地层岩性研究区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至下三叠统,其由老至新地层岩性特征为:茅口组、合山组、上二叠统和下三叠逻楼组。
茅口组(P 2 m ):浅灰色块状灰岩、结晶灰岩夹生物灰岩为主,局部夹灰黑色灰岩,灰岩中普遍含燧石团块及条带,厚162~198m。
合山组(P 3 h ):灰绿至灰黑色泥岩夹粉砂岩、硅质岩,局部地段富集铝土矿或铁铝岩,为铝土桂西北龙歪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成矿环境浅析● 周金伟1,2,黄百胜1,黄 烽1(1.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广西 百色 533000;2.广西那坡百益矿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广西 那坡 533900)[摘 要]文章对龙歪穹隆台地铝土矿的分布规律、成矿环境进行浅析,揭示其沉积成矿特点及后期风化搬运次生富集的演变过程,以期对找矿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穹隆台地;古地理环境;礁后泻湖;合山组;龙歪;铝土矿矿唯一含矿层位。
合山组地层与下部茅口组为不整合接触,层位不稳定、且厚度一般小于10m,多处风化剥蚀破坏消失,下部茅口灰岩出露。
上二叠统(P 3):浅灰色厚层—块状灰岩夹生物灰岩。
由于出露较少,岩性单一、厚度不大,多处未进一步划分,统称上统。
下三叠逻楼组(T 1l):以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及细砂岩等碎屑岩地层,盛产瓣鳃类和菊石。
厚度202~882m。
2.2 构造研究区内构造特征比较明显,为典型受断层剪切控制的小型断块穹隆构造,受NE 向与近EW 向或NW 向两组多条断层控制,断层内部为穹隆台地,穹隆整体呈长轴NE 向的椭圆形,长轴长约1.16km,短轴长约0.62km(见图2)。
3 矿体地质特征3.1 矿体分布特征研究区共圈定9个铝土矿矿体,预测铝土矿资源储量200万t。
除1、2号矿体外,其余7个矿体呈近似“一”字形沿台地中心断续展布,矿体呈不规则团块状或条带状,单个矿体长150~1 300m 不等、宽10~100m 不等(见图2)。
其中2、3、5、7四个矿体为堆积型铝土矿。
2号矿体分布于龙艾村庄下部及北面低凹洼地内,面积约为127 755m 2;3号矿体分布于平塘乡政府西侧1.2km 的宽缓低凹洼地,面积约为21 915m 2;5号矿体分布于茅草坪村以东500m 的低凹岩溶洼地,矿体面积约为3 291m 2;7号矿体分布于大等屯南东向约600m 的山凹洼地,面积约为20 518m 2。
各矿体主要分布于宽缓低凹的茅口灰岩洼地上,分布形态严格受地形地貌限制,其低洼中心较厚,向边部变薄尖灭,矿厚约0.5~3m,规模较小。
1、4、6、8四个矿体为残积型(原地风化残图1 右江盆地地质略图 (引用吴浩若,2003,修改)1-晚古生代—早三叠世深水沉积;2-晚古生代—早三叠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3-扬子地台陆棚区;4-晚古生代玄武岩;5-早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6-中三叠世中酸性火山岩;7蛇绿岩;8-南盘江;9-断层;10-龙歪穹隆台地;11-地名图2 龙歪穹隆铝土矿分布及地质简图1-中二叠茅口组; 2-下二叠合山组; 3-下二叠统; 4-下三叠逻楼组; 5-地质界线; 6-断层; 7-矿体及编号; 8-村庄及地名留堆积型)铝土矿。
认定依据为:一是矿体皆分布于山脊或山顶等地势较高地带,且矿石分布高度集中、矿块较大(矿块直径一般为10~200cm 不等),矿体由山脊或山顶向山脚及外侧周边展布,其矿石密度及矿块粒径均呈现出逐渐变小、厚度变薄的规律,最终变成零星矿石或尖灭;二是矿体附近常发育有较厚的黏土岩,其中8号矿体黏土岩最为发育,厚度经预测约30m,且矿体下部有煤层发育,直接证实了该黏土岩层为二叠系合山组地层的事实。
由于地表整体风化破碎强烈,因此多变成第四系浮土盖层。
其中1号矿体分布于龙艾屯北面山脊上,面积约为34 402m2;4号矿体分布于后龙山山顶,面积约为39 649m2;6号矿体分布于茅草坪至大等屯之间的山脊南侧及顶部,矿体沿山脊走向展布,面积约为127 044m2;8号矿体分布于龙歪村北面的山脊上,与6号矿体相似,矿体沿山脊走向展布,面积约为268 960m2。
9号矿体为沉积型铝土矿。
出露长约20m,厚度约0.8~2m,为致密块状铝土矿矿体,矿体产状200°∠40°,由于出露面积较小,浮土覆盖严重,因此,矿体与顶底板界线不清。
在上述圈定的9个矿体外围零星散乱分布少量铝土矿矿石,无法圈定矿体,矿石由圈定矿体向外围逐渐变少或灭失。
综合上述,矿体及矿石的分布规律中,完整呈现了堆积型铝土矿由沉积型铝土矿风化破碎-搬运-次生富集成矿的典型规律特征。
3.2 矿石特征3.2.1 堆积型铝土矿矿石研究区堆积型铝土矿矿石组分以含铝矿物为主,其次含铁、硅矿物,其他为少量高岭石等黏土矿物及微量矿物。
矿石颜色因组分含量的差异和风化程度的不同呈现出多种颜色,主要呈现为灰色、灰黄色、灰褐色、棕红色。
矿石结构主要为碎屑结构、豆鲕状结构及致密块状构造。
据多组样品化验分析,铝土矿矿石中含有S、Ag、Al、As、Ba、Be、Bi、Ca、Cd、Co、Cr等多种元素,以Al₂O₃、SiO₂、Fe₂O₃三组为主。
Al₂O₃含量为33.52%~48.52%,平均值为40.65%;SiO₂含量为10.33%~18.37%,平均值为13.35%;Fe₂O₃含量为22.80%~38.34%,平均值为29.93%(见表1)。
Al₂O₃、SiO₂、Fe₂O₃三组元素含量平均值之和为82.93%,A/S平均值为3.09。
矿体在平面上,由矿源层向外距离越远,风化程度越高,有害组分硫、硅等被淋滤流失就越多,形成的堆积型铝土矿矿石质量相对也越好;在剖面上,一般在中上部含矿率较高,顶部及下部含矿率较低。
矿区地质工作程度较浅,含矿率仅做了综合样分析,矿区含矿率为510kg/m3。
3.2.2 沉积型铝土矿矿石沉积型铝土矿矿石组分以Al2O3、SiO2、Fe2O3及S为主,经取样化验Al2O3含量为38.88%,SiO2含量为25.11%,Fe2O3含量为21.01%,S含量为3.77%,四者含量之和为88.77%,其次为少量钙质等其他元素。
矿石主要为灰色,少量灰褐色,表面氧化后多呈黄褐色,灰褐色,矿石结构主要为碎屑结构、隐晶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3.3 矿体评价研究区铝土矿属于台地型一水硬铝石铝土矿矿床,属于低品位铝土矿矿石,一般呈现出高铁、多硅特征,局部铁含量大于铝含量,为铁铝岩矿石,尤其是沉积型铝土矿,矿石品质较差。
在6、8、9三个矿体的深部尚有一定沉积铝土矿的找矿前景,但受研究区内独特的穹隆台地构造所限制,其成矿空间相对有限,找矿前景不大。
主要化学成分最低值(%)最高值(%)平均值(%)Al₂O₃33.5248.5240.65SiO₂10.3318.3713.35Fe₂O₃22.8038.3429.93A/S 2.19 4.70 3.09表1 龙歪铝土矿矿石主要化学成分表4 控矿因素4.1 成矿物质来源对于右江盆地内广泛分布的铝土矿矿体,其成矿物质的来源问题一直因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感知和认识存在着不同的争议,至今存在着4种完全不同的认识, 即: 茅口组灰岩(即“基底说”)、古陆(即“古陆说”)、峨眉山玄武岩和酸性岩浆岩[3][4]。
吴堑虹等人在广西平果铝土矿通过对AI/Ti值和稀土元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其铝土矿物源具有多样性,且经历了多物源混合以及复杂的风化、沉积过程,黔桂盆地内的茅口组灰岩、二叠纪及早于二叠纪的岩浆岩、变质岩均有可能是原生铝土矿的物源[5]。
笔者认为龙歪铝土矿物源亦具有多样性,根据龙歪穹隆的地理位置预测,研究区铝土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右江盆地西北面的扬子古陆和二叠世右江盆地内爆发的一系列辉绿岩等火山岩体,而基地茅口灰岩铝含量较低,且出露风化时间短暂,虽有参与,其量较小,影响不大。
4.2 构造条件龙歪铝土矿矿体的形成,明显受到独特的穹隆构造限制。
龙歪穹隆在外围NE向与近EW向或NW向两组断层的作用下,台地边缘存在一定程度的褶皱隆起,但台地中心则未受影响,地势相对平稳宽缓。
结合该处地形地貌特征,可以看出矿体分布区域表现出少山、小山、甚至无山的地质特征,而周边外围则是浓密的山体。
据此,笔者认为龙歪穹隆台地具有其特殊的构造特点。
4.3 古气候条件根据岩相古地理研究,从石炭至晚二叠世,华南板块至扬子陆块一直位于古特提斯洋的东侧,位于赤道附近[2],在平果太平下二叠统岩石同位素分析所得的古温度证实[6],该区域晚古生代属于湿热的热带气候相,扬子、云开、越北等各大古陆风化、溶蚀、搬运作用强烈,向正在拉张的右江裂谷盆地输送了大量物源,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4.4 古地理环境陆刚及王新强[7-9]等人的诸多研究认为,右江盆地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发育海绵礁具有普遍性,台地边缘发育生物礁形成镶边孤立台地。
因台地边缘海水流动性较强,提供物源和能量充足,其边缘海绵生物种类丰富,且生长发育较快,形成海绵礁滩,加上边缘构造作用褶皱的影响,所以台地中心则形成相对低能的礁后潟湖沉积环境。
而龙歪穹隆台地便是如此一个特殊的远离大陆并被深水区所环绕的孤立穹隆台地礁后潟湖沉积环境,海水带入的含矿物质在生物有机质作用下,能够稳定在相对低凹的台地中心沉淀、沉积、成岩,并形成铝土矿矿体。
该沉积原理与龙歪铝土矿3、4、5、6、7、8、9六个矿体呈近似 “一”字型沿台地中心轴线展布排列,1、2两个矿体位于北西侧的龙艾凹地内分布完全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