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系统设计开发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8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 141-20101 总则1.0.1 为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再10万人以上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1.0.3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必须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依据。
1.0.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妥善处理评价项目新生成交通与背景交通间的关系。
1.0.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除应遵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建设项目Construction Project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2.0.2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小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1 —1.0.6 建设项目分类Classific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分类。
1.0.7 出行率Trip Generation Rate建设项目单位指标( 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包括产生量和吸引量。
1.0.8 新生成交通需求New Generation Traffic Demand By Consturuction Projects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所生成(包括产生和吸引)的新增交通需求。
新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包括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需求;改、扩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是指由改、扩建部分引起的新增交通需求。
1.0.9 背景交通需求Background Traffic Demand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除去被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外的其它交通需求,包括起迄点均在评价范围外的通过性交通和评价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哪个部门需要交通影响评价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交通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交通影响评价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
交通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对交通运输系统所产生的交通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提出对策和措施,保证建设项目的交通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那么,哪个部门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呢?建设部门建设部门是一个主要的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部门。
建设项目对交通流量、出行组织、交通系统压力、安全性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建设部门要负责协调与安排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造等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建设部门必须依据法规要求,对交通影响进行必要的评估和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交通的顺畅、安全和可持续性。
交通部门交通部门也是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部门。
交通部门是具有交通管理、规划和建设职能的政府部门。
它们可以直接制定交通规划、出台交通政策,并组织交通建设和管理工作。
在进行交通规划和交通建设时,交通部门必须遵守相关法规,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确保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交通安全。
环保部门环保部门也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所产生的交通影响不仅会对交通系统产生影响,还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噪声、尾气等等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环保部门需要对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进行评估和预测,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保障环境质量不受到影响。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也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建设单位是负责实施建设项目的责任主体。
在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满足交通运输系统正常运营的需求,还需要满足社会公众的各种需求。
建设单位需要了解各方面的需求,通过评估和预测交通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计划,降低运输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总结综上所述,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部门包括建设部门、交通部门、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
这些部门在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造等工作中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对交通影响进行必要的评估和预测,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交通的顺畅、安全和可持续性。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1总则1.0.1为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1.0.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必须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依据。
1.0.4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妥善处理评价项目新生成交通与背景交通间的关系。
1.0.5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除应遵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建设项目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2.0.2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小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2.0.3建设项目分类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分类。
2.0.4出行率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包括产生量和吸引量。
2.0.5新生成交通需求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所生成(包括产生和吸引)的新增交通需求。
新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包括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需求;改、扩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是指由改、扩建部分引起的新增交通需求。
2.0.6背景交通需求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除去被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外的其它交通需求,包括起迄点均在评价范围外的通过性交通和评价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2.0.7交通影响评价的启动阈值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门槛条件。
2.0.8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衡量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影响程度的指标。
2.0.9长路段长度超过1.5km,交通几乎不受交叉口影响的道路区段。
2.0.10公共交通线路剩余载客容量在一定服务水平下,建设项目周围的公共交通设施可以为建设项目提供服务的富余运力。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是指对建设项目对周边交通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技术标准。
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交通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应当包括对交通需求、交通运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评价内容。
评价应当综合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交通状况、周边道路网络、公共交通设施等因素,全面分析项目对交通系统的影响程度。
其次,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应当明确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应当科学合理,包括定性和定量分析手段,确保评价结果客观真实。
指标体系应当全面覆盖交通需求、交通运行、交通安全等方面,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比性。
此外,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应当规范评价程序和内容。
评价程序应当包括调查研究、数据分析、模拟仿真、效果评估等环节,确保评价全面、深入。
评价内容应当包括项目对周边交通系统的影响情况、可能产生的问题和影响程度等方面,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应当强调评价结果的应用和监督。
评价结果应当为项目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提供参考,保障项目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城市交通系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不断完善技术标准,提高评价水平,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基于土地利用的城市道路改建工程交通影响评价作者:张慧盛刘魏巍孙浩来源:《物流科技》2021年第01期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上的交通量逐渐增多。
为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原有城市道路逐步实施路面拓宽、交叉口渠化等改建工程。
文章基于土地使用与交通的互动关系,通过对拟改建的主干路进行交通影响分析,得出道路改造后整个区域路网流量、饱和度,并对重点区域进行分析判断,来科学决策改建道路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土地使用;交通预测;四阶段法;影响分析中图分类号:U491.1 文献标识码: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cceleration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ar ownership is increasing, and the traffic volume on the road is also gradually increasing. In order to better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e original urban road gradually implemented road widening,intersection channelization and other re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ad network and the traffic satur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ossible impact of the reconstruction on the road network.Key words: land use; traffic forecast; four stage method; impact analysis1 研究背景与范围伴随着昆山市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用地的高密度开发,市区交通流量逐年上升,在城区内已出现众多拥堵状况,对附近居民的出行造成了众多影响。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1 总则1.0.1 为促进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规范城市和镇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和规划城镇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镇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1.0.3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必须以城市和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为依据。
1.0.4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应遵循集约、节约使用土地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应妥善处理评价项目新生成交通与背景交通间的关系。
1.0.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除应遵守本技术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建设项目具有交通生成的永久性或临时性拟建设(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
2.0.2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小件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技术方法。
2.0.3 建设项目分类根据建设项目用地类型、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特征对建设项目进行的分类。
2.0.4 出行率建设项目单位指标(如建筑面积、住宅户数、座位数等)在单位时间内所生成的交通需求,包括产生量和吸引量。
2.0.5 新生成交通需求建设项目投入使用所生成(包括产生和吸引)的新增交通需求。
新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包括建设项目产生和吸引的交通需求;改、扩建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是指由改、扩建部分引起的新增交通需求。
2.0.6 背景交通需求交通影响评价范围内除去被评价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外的其它交通需求,包括起迄点均在评价范围外的通过性交通和评价范围内其它建设项目生成的交通需求。
2.0.7 交通影响评价的启动阈值建设项目需要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门槛条件。
2.0.8 交通影响程度评价指标衡量建设项目新生成交通需求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系统影响程度的指标。
2.0.9 长路段长度超过1.5km,交通几乎不受交叉口影响的道路区段。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从住宅小区的兴建到大型商业中心的规划,从工厂园区的扩建到学校医院的新建,这些项目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确保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运而生。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简单来说,就是在建设项目规划或设计阶段,对其可能产生的交通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它就像是一位“交通医生”,在项目实施前对其“把脉问诊”,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交通问题,并开出“药方”,以实现建设项目与交通系统的良性互动。
为什么要进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呢?首先,它有助于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
通过评估建设项目的交通需求,可以确定项目周边的交通设施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如果不能,就可以在规划阶段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避免出现建设项目过度集中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
其次,它能够优化交通设施配置。
根据交通影响评价的结果,可以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
再者,它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
通过分析项目周边的交通流量和交通组织,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最后,它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竞争力。
那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需求预测。
这是交通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需要预测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项目建成后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二是交通设施供应分析。
对项目周边的道路网络、公共交通设施、停车设施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评估其现状供应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三是交通影响程度评价。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一、引言在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至关重要的。
它涉及到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评估和管控,对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角度出发,探讨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重要性1. 什么是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是指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对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交通运输系统影响进行评价,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措施,以确保项目建设不会对交通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促进地区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
2.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维护城市交通秩序、改善交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预测和评估项目建设对交通运输系统和周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和技术标准,保障城市交通安全及畅通。
三、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内容和执行1.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内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应包括对项目建设可能带来的交通运输系统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包括交通网络有效性、交通组织效果、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考量,以确保项目建设不会对交通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2.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执行在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应该合理、科学地制定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并对其执行进行监督,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交通系统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四、我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作为一个城市交通规划师,我深切理解这一工作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项目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影响,不仅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更要考虑到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技术标准,并通过有效的执行,促进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系统设计与开发摘要:国内尚未有专门针对于交通影响评价的辅助设计系统。
为了降低交通影响评价的工作强度,提高交通影响评价质量,本文研究开发了符合国家标准和地方性标准的交通影响评价辅助系统。
该系统能完成交通影响自动评估,实现项目报告的自动生成和同步更新。
系统开发使用了transcad和word二次开发技术,利用gisdk 和vsto开发,开发平台主要为visual c# 2008。
系统采用了三层体系结构,并利用xml技术,解决了多元异构数据集成问题。
开发的系统已成功运用于多个交通影响评价项目,结果表明新开发的系统可提高工作效率约3~5倍,并能有效避免计算错误。
关键词:交通影响评价;交通规划;vsto; gisdk1 背景合理控制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对保持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影响深远。
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nalysis , 简称 tia) ,是在城市土地开发或土地使用性质变更立项之前,定量分析评估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 ,并制定解决方案和补偿政策的过程[1]。
交通影响评价(tia)源于美国,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其技术体系在美英等发达国家发展已较成熟。
相对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交通影响评价项目数量大,重复性强。
设计院交通影响评价工程师劳动强度,繁重的设计任务甚至会导致项目研究质量不高。
其次,评价过程引入的计算错误或标准理解错误,降低了交通影响评价的可信度。
因此,有必要基于国家和地方标准,开发交通影响评价辅助设计系统,提供工作效率和评价的客观性。
本文,研究了交通影响评价辅助系统的构架设计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充分利用xml技术、工作流技术和vsto(visual studio tools for office)开发了交通影响评价系统(tia1.0),实现了评价计算分析和项目报告自动管理的一体化。
2 交通影响评价系统现状为了分析国内外交通影响评价辅助系统的使用情况,研究通过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调研。
通过文献查阅,国内尚未有功能完整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交通影响评价辅助系统。
通过email和电话调查的方式对国内从事交通影响评价的设计单位和高校进行了调查,包括深圳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长沙市建筑研究院等单位。
统计结果表明,国内设计单位进行交通影响评价,主要通用的交通规划软件和excel等计算软件完成。
主要使用的规划软件包括transcad, cube/trips, vissum,emme/2,其中超过一半的调查者使用transcad。
此外,微观仿真软件vissim 也被用来进行交通影响评价。
现有软件并非诊对交通影响评价,用户普遍反映,在使用过程中需借助excel等多种软件完成,并且重复劳动量大。
此外,现有软件全都不支持交通影响评价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支持交通影响评价国际和地方标准,并且能够按照标准进行计算分析,且能完成项目报告自动管理的系统。
3 交通影响评价系统框架本文研究的交通影响评价系统有以下几个目标:(1)易用性好,不需漫长的培训学习过程;(2)能自动生成报告文本,且用户更新参数及数据后自动更新文本;(3)支持2010年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及地方标准;(4)用户自定义评价模型和标准;(5)支持异构数据的管理。
针对上述目标,对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软件构件进行了设计。
3.1 功能模块交通影响评价是研究建设项目或城市土地利用变更对交通的影响。
其目的是通过分析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 新增的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和范围, 从而在满足一定服务水平的条件下提出对策, 减小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 缓解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对周围道路的交通压力。
按照《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规定的评价内容和系统的设计目标,系统功能模块如图1。
图1 交通影响评价系统功能模块3.2 数据流交通影响分析需要大量相关数据作为支撑,主要包括建设项目信息、用地现状及规划数据、现状路网与规划路网信息、出行调查数据、现状交通流量调查数据、公共交通数据、静态交通数据、慢行交通数据等。
交通需求分析过程产生背景交通量、项目交通量等结果。
项目评估阶段产生路段评价表和交叉口评价表等。
这些数据有图形数据也有文本数据。
3.3 软件构架了实现设计目标,采用了基于统一数据接口的集成方法。
交通影响评价涉及大量的图表等异构数据,因此,设计了统一的数据接口。
交通影响评价交通需求预测工作量大,为了保持软件的易用性,系统利用transcad提供的gisdk开发技术,开发了交通影响评价系统的交通需求分析和交通评价模块。
文档自动管理功能,静态交通分析、公交分析以及文本自动管理等其它功能则利用visualc#2008和msto技术开发,作为word的一个组件。
交通需求模块和文本自动管理模块通过xml数据统一接口交互。
软件采用了3层的系统构架,包括用户端应用层、中间数据驱动层和数据层(如图2)。
图2 交通影响评价系统构架4 软件实现及其关键技术本系统的开发充分利用了现有软件,用户对于界面熟悉,可以迅速掌握使用方法。
软件体系结果采用数据集中的模式,系统机动车需求预测、路段评价和交叉口评价基于transcad开发;其它部分采用visual c#2008和msto技术开发。
两个模块交互是通过数据驱动模块完成,该数据驱动模块充分利用了xml的异构数据交互技术。
4.1 异构数据交互交通影响评价过程产生的交通流量图等图形数据采用xml元数据描述,元数据内容包含图形文件的名称、内容和存储路径等,这些信息用来插入并同步word文档。
分析的表格采用xml文件存储;交通影响评价标准数据、地方性标准(如停车配置标准)和评价模型等数据也采用xml格式存储。
调查数据等规模较大的数据存储于sqlite嵌入式数据库,并利用.net的封装接口访问。
4.2 gisdk开发技术gisdk是一种强大的宏编程语言,由三部分组成:caliper script 程序开发语言、用于应用程序编译和测试的交互开发工具以及客户服务器功能。
运用gisdk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二次开发,其中通过add —ins用户可方便地使用现有的软件功能,也能批量自动化实现某些动作。
交通影响评价系统的交通分析模块基于此开发,替换了内置的od反推模型,设计了适合交通影响评价的考虑用地的小区域od反推模型;扩展了工具箱的功能,能够自动完成交通分析和评价,并自动绘制各种图标。
在该用户操作界面可主动完成报告文本的更新。
图4 交通影响评价系统(tia1.0)交通分析模块4.3 vsto开发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8 tools for the microsoft office system(vsto 2008)的智能文档技术,以非结构化文档处理为核心,实现了office办公软件与交通影响评价系统相融合。
一般来说使用vsto 3.0创建的解决方案类型分成2类:文档级解决方案和应用程序级解决方案。
发人员不但可以使用各种控件,包括winform托管控件和vsto宿主控件(如bookmark。
xmlnode等),而且可以利用visual studio为这些控件提供的丰富的设计时支持来提高工作效率。
交通影响评价的word工作端,采用了外接应用程序的方式,作为一插件扩展word功能,用户的绝大多数操作在word的交评工作窗口完成,非常类似工程造价软件wcost的操作模式(图5)。
图5 交通影响评价系统(tia1.0)工作界面5 实例分析利用所开发的交通影响评价系统(tia1.0),对长沙市一商业开发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
项目集商业、酒店、娱乐、办公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项目包括一栋63层的酒店及办公楼及其商业配套,一栋25层的酒店和4层精品商业及娱乐区。
项目净用地面积27593.7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1503.678平方米,建筑密度43.51%,绿地率30%。
交通应评价系统和传统的利用transcad和excel完成任务的工作流程对比情况,如图所示。
项目分别由两名独立的人员完成,两名设计人员的工作经验背景完成,交通调查数据由其他工作人员整理。
使用本论文开发的系统完成任务耗时2天,transcad和excel需要约6天的时间。
文本数据结果对比,分析结论基本一致;使用transcad和excel的文本出现一处计算错误,公交剩余量计算出现疏忽。
本文开发的系统已在十余个交通影响评价中使用,交通影响评价系统可以提供工作效率3-5倍,并且有效避免了计算错误。
6 结语目前国内尚未有专门用于交通影响评价的辅助设计系统。
为了降低交通影响评价设计单位的工作强度,提高交通影响评价质量。
本文研究开发了,符合国家新标准《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标准》2010和地方性标准的交通影响评价辅助系统。
该系统基于transcad和word,利用了gisdk和vsto技术,主要使用visual c# 2008开发。
系统采用数据集成的技术,利用xml技术,解决了多元异构数据集成问题。
利用该系统,交通影响评价设计人员可迅速完成高质量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测试显示新开发的系统可提高工作效率3~5倍,并能有效避免计算错误。
该软件基于transcad开发,未来的开发中将逐渐迁移至自主研发的opentrans交通规划平台[9]。
参考文献[1] 李春艳,李先,彭宏勤,等. 基于交通影响评价的交通需求预测共享平台框架分析[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9(6): 108-113.[2] 吕贞,陆建,吴孟庭. 相关系数模型在交通影响分析中的应用[j].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9(4): 118-123.[3] zhang liye, wei t. research on flexible architecture of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ystem based on gis-t[c]. 2009 was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2009.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