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_温度和气温
- 格式:ppt
- 大小:868.50 KB
- 文档页数:19
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下册笔记同学们!今天咱来聊聊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上下册的笔记哈。
一、上册笔记。
1. 天气单元。
天气可是咱生活中天天都能碰到的事儿。
咱得知道天气的各种要素,像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啥的。
气温就是空气的冷热程度,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测量气温得用温度计,使用的时候要放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可别放在太阳底下或者靠近热源的地方哦,不然测出来的温度就不准啦。
降水量就是指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融化后)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通常用雨量器来测量。
风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比如东风就是从东边吹来的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定。
风速就是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2. 溶解单元。
溶解这玩意儿可有意思啦。
有些物质能在水中溶解,像盐、糖啥的,把它们放到水里,慢慢地就看不见了,均匀地分散在水中啦。
而有些物质就不能溶解,像沙子、面粉啥的,放到水里搅拌一会儿,还是能看见它们。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好多呢。
比如说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溶解得就越快,像冲糖水的时候,用热水冲,糖就溶解得快一些。
还有搅拌,搅拌能加快溶解,你看咱冲咖啡的时候,搅拌一下,咖啡粉就溶解得更快啦。
还有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像把盐磨得细细的,就比大颗粒的盐溶解得快。
3. 声音单元。
声音在咱生活中那是无处不在啊。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比如说敲鼓,鼓面振动就会发出声音;拉二胡,琴弦振动也会发出声音。
而且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是不一样的。
声音还能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呢,像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而且传播的速度还不一样哦,一般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液体里气体里最慢。
咱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驶来的声音,就是因为声音在铁轨(固体)里传播得快。
二、下册笔记。
1. 电单元。
电可是个神奇的东西,给咱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
咱得知道电是从电源(像电池、发电机等)出发,经过导线、用电器(像灯泡、电视等),再回到电源,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这样用电器才能工作。
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温度与气温”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
录。
3、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并能实行准确测量。
1、让同学们分组记录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2、每个小组一支温度计。
3、课件:怎样测量室内外的温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温度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主要的
记录数据。
二、怎样测量室外温度。
1、了解使用方法。
2、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
3、讨论室内外温度一样吗?要注意什么?
4、交流汇报,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的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
2、小结: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3、汇报不同时间所测到的气温。
4讨论:每天测量的时间该怎么确定?
5、小结;
6、作业:自已在家测量室内外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