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 七年级上册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 格式:doc
- 大小:792.50 KB
- 文档页数:5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笔记。
一、汉通西域
西域:指今天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张骞通西域: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了解了西域的情况,以及汉朝和西域的相互关系,为后来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的管辖创造了条件。
同时,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二、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海上丝绸之路开辟,起点是广东的徐闻、合浦(途经东南亚、南亚、中东),到达大秦。
丝绸之路的意义: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课堂小结
本课讲述了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历史事件。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和意义。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东西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同步随堂检测
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基础过关(每题2分,共10分)
1.★★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张骞通西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域定义的识记和掌握。
西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因此正确答案为B。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同西域友好关系 B.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情况
C.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D.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张骞通西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张骞通西域的理解和掌握。
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攻匈奴。
因此正确答案为C。
3.★★★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
D.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张骞通西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域都护的设立理解和掌握。
新疆归属中央,判断的标准是中央是否设立机构对这个地方进行有效管理。
通过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进行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
据此可以判断,新疆地区从此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正确答案为C。
4.★★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②班超经营西域③西域都护府设立④蒙恬出击匈奴
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张骞通西域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域的理解和掌握。
秦朝时,蒙恬出击匈奴。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
公元73年,班超经营西域。
正确答案为为A。
5.★★★某同学到新疆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在当时出土的中原丝织品。
他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出: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入新疆最早始于()
A.秦始皇统治时期B.汉高祖统治时期
C.汉武帝统治时期D.光武帝统治时期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丝绸之路
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理解和掌握。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趋频繁。
据此不难得出答案应该是在汉武帝时。
因此正确答案为C。
二.能力提升(每题2分,共10分)
6.★★★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右图所示壁画反映的
是()
A.佛教的传入
B.张骞出使西域
C.西汉诸候把封地分给其子弟
D.丝绸之路上跋涉的商队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张骞通西域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张骞通西域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因此正确答案为B。
7.★★★★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和班超出使西域相距()。
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朝经营西域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又考查了年代换算,难度较大。
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
计算跨公元的年限,由于没有公元零年,要两个纪年相加再减去1年。
本题的算法就是138+73-1=210年。
因此正确答案为B。
8.★★★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有多少年历史?()
A.2 100年B.1900年C.1800年D.1700年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班超出使西域
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班超出使西域理解和掌握,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和比较的能力。
166年大秦派使臣访问洛阳,送给东汉皇帝象牙、犀角等礼物。
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2011-166=1845年,因此距今有1800多年了。
正确答案为C。
9.★★★李明和历史小组的同学利用暑假去实地探访古代的“丝绸之路”,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①西安②银川③河西走廊④敦煌⑤太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③④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丝绸之路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路线理解和掌握。
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通过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①③④在丝绸之路的路线上,符合题干要求,因此正确答案为B。
10.★★★★关于西域都护府的建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西域都护建立于公元前60年
B.西域第一任都护是班超
C.西域都护的建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汉朝版图
D.西域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行使国家权力的最高机构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张骞通西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域都护的建立识记和掌握。
西域都护建立于公元前60年。
班超是东汉人,所以班超不可能是西域第一任都护。
因此正确答案为B。
三.名校同测(11-15每题2分,16题8分,共18分)
11.★★★★(2010·广东湛江)有人说:“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商鞅变法C.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D.百家争鸣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丝绸之路
答案:A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历史知识的掌握。
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因此正确答案为A。
12.★★(2010·山东济宁)右图是当代史学研究者对汉代开辟
的“丝绸之路”的评价。
你认为材料中所提到的这一“主轴”的
起点应该是()
A.西汉的洛阳B.西汉的长安
C.西汉的成都D.西汉的河西走廊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丝绸之路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路线知识识记和掌握。
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通过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因此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在长安。
据此可以知道,正确答案为B。
13.★★★(2010·山东威海)2010年5月l7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
新疆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B.开辟丝绸之路
C.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D.昭君出塞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张骞通西域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域都护的设立理解和掌握。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
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这标志着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此正确答案为C。
14.★★★★(2010·福建龙岩)汉朝时,派使臣出使大秦,他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先后要经过的地点是()
①今新疆境内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大秦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丝绸之路
答案:B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丝绸之路的路线知识识记和掌握。
丝绸之路的路线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通过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据此判断,从长安出发以后,使臣先后经过的地区是②河西走廊,然后是①今新疆境内,再到③西亚,终点是④大秦因此正确答案为B。
15.★★★★(2011年芜湖市)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张骞通西域
答案:C。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知识理解和掌握。
张骞通西域后,汉和西域的经济交流频繁,核桃、石榴、葡萄从西域传到内地。
因此正确答案为为C。
16. ★★★★材料题(2011济南市)所谓古代中外关系是指历代中原王朝与其他国家、地区联系和交往。
它既包括和平状态下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交流,也包含敌对状态下的冲突和战争,中外交往推动了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请回答:
(1)请写出与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有关的两个历史事件。
(4分)
(2)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汉朝的对外交往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知识点:统一国家的建立——丝绸之路
答案:(1)设置西域都护;张骞出使西域。
(学生如能打出其他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特点:对外交往以北方陆路为主;交往地区主要以中亚、西亚和欧洲为主。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知识理解和掌握。
图片提供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运用史实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2)问的考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路线图的起点和终点以及沿途所经过的地区才能得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