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罐车构造课件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530.51 KB
- 文档页数:11
第一节罐车概述罐车是一种车体呈罐形的车辆,又称槽车,专门用来装运各种液体、液化气体及粉末状货物等。
这些货物包括汽油、原油、各种粘油、食用油、液氨、液氯、水、水泥、氧化铝粉等。
罐车在铁路运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约占我国货车总数的17%。
解放初期我国只能生产载重25t、有效容积仅为的油罐车,1953年开始设计制造了载重50t、有效容积51m3的全焊结构罐车,以后又设计制造了有效容积60m3、70m3、78m3、95m3、100m3的各种罐车,载重最小53t,最大已达到70t。
罐车现在的标记载重是以实际所装运的液体的密度来计算的。
由于各种液体密度不同,罐车的实际载重就须根据所运货物的性质来决定。
因此,罐车的装载能力以体积来度量更为合适。
罐内液体的重量是通过测量罐内液体水平面的高度,然后根据罐体容量计表指查得所盛液体的重量。
每一种规格的罐体,均有其容量折算表。
罐车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有空气包、无空气包罐车;有底架、无底架罐车;上卸式和下卸式罐车。
按用途可分为轻油罐车、粘油罐车、酸碱类罐车、液化气体罐车和粉状货物罐车等。
罐车的承载结构均为整体承载,由于罐体是一个卧式整体筒形结构,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罐体不但能承受所装货物的重量,还可承担作用在罐体上的纵向力。
因此,新型罐车基本取消了底架,采用无底架结构。
一、轻油罐车轻油罐车可以运输汽油、煤油、轻柴油等轻质油类的石油产品。
为了装卸方便,同时为了战备的需要,曾经研究过采用下装下卸的方法装卸轻油罐车中的液体。
由于下卸阀在常年使用中可能发生漏泄,造成罐内油品漏出,可能引起爆炸事故。
为此,轻油罐车一律采用上卸式,尽可能排除事故隐患。
罐体外部涂成银色,以减少太阳辐射热的影响,避免罐内液体温升过高,也减少油类货物的蒸发。
我国生产的轻油类罐车主要有G3、G16、G18、G50及G60系列、G70系列、GQ70型罐车等,目前参加线路运营的主要为G60系列、G70系列、G75系列、GQ70、GQ70H型罐车,其他型号的轻油罐车已经淘汰。
铁路货车——罐车
罐车是车体呈罐形的车辆,用来装运各种液体、液化气体和粉末状货物等。
罐车按用途可分轻油类罐车、粘油类罐车、酸碱类罐车、液化气体类罐车和粉状货物罐车;按结构特点可分为有空气包和无空气包罐车,有底架和无底架罐车,上卸式和下卸式罐车等。
在轻油类罐车中,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只能生产载重25t,有效容积仅为30.5m3的G3型轻油罐车。
1953年设计制造了载重50t、有效容积51m3的G50型全焊结构轻油罐车。
1967年设计制造了有效容积60m3、载重52t的G60型轻油罐车,以及1965年开始制造的有效容积77m3、载重63t的G19型无底架轻油罐车。
在粘油类罐车中,有1951年生产的载重30t,总容积为37m3的G4型粘油罐车;1959年批量生产的G12型粘油罐车,载重50t,总容积52.5m3;1966年批量生产的G17型粘油罐车,载重52t,总容积62.1m3等。
在酸碱类罐车中,有1954年开始生产,1958年改进设计的G10型浓硫算罐车,载重50t,总容积28.5m3;1967年设计制造的G11型酸碱罐车,载重65t,总容积38.3m3。
其他类型罐车还有1969年开始制造的GL型沥青罐车,载重50t,总容积51.76m3;1976年设计试制的GQ型液化气体罐车,载重50t,总容积110m3,罐体呈鱼腹形。
目前,中国的罐车主要车型有G16型无底架轻油罐车,容积52.5m3;G60A 无底架轻油罐车,容积62.09m3;G70新型轻油罐车,容积70m3;T85新型液轻罐车,容积70m3;GH40型液化石油气罐车,容积96m3;GF 玻璃钢罐车,专供装运盐酸,容积50m3;GLB 沥青(保温型)罐车,载重58t 等。
目前投入运行使用的液化石池气铁路罐车,由车底架、走行部、罐车、装卸阀件、安全阀、紧急切断阀、遮阳罩、操作台、支座等附件组成。
几种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的主要构造如图2—1、图2—2、图2—3、图2—4。
图2—1 HG60/2.2—2型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1—拉阀手柄;2—外梯;3—安全阀;4—拉阀;5—阀门箱;6—操作台;7—中间托板;8—遮阳罩;9—拉紧带;10—罐体;11—底架;12—走行部图2—2 HG60/2.2—3型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1—紧急切断阀;2—外梯;3—安全阀;4—阀门箱;5—操作台;6—中间托板;7—拉紧带;8—罐体;9—车底架;10—走行部图2—3 HG70/2.2—1型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1—操作台;2—长带调整器;3—中间支座;4—阀体箱;5—安全阀;6—车底架;7—罐体;8—走行部;9—鞍座;10—紧急切断手柄;11—铭牌图2—4 LPGl00/2.2型液化石油气罐车一、车底架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可采用有底架或无底架的二种结构形式。
其设计应符合TB1335—78《铁路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
对于有底架的罐车,全部选用铁道部定型罐车底架如G60或G17型。
无底架的罐车,如G60A或G17A型等罐车属于无底架罐车,应选用铁道部的定型部件,并按铁道部TB-1532—84《罐车通甩技术条件》规定进行装配。
符合TBl56—84《铁路货车安全规定》和GBl46.1—83《标准轨距铁路机车车辆限界》的规定。
二、走行部(转向架)走行部的位置介于车体与轨道之间,引导车辆沿钢轨行驰和承受来自车体及线路的各种载荷并缓和动作用力,是保证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部件,一般称它为转向架。
早期二轴车的走行部把轮对、轴箱、弹簧等直接接在车底架下,近代走行部的结构形式多样,一般都做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通用部件以适应多种车辆的需要。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转向架为转8A型转向架,这种转向架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坚固、检修方便,在120km/h的速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运行品质。
三、制动装置制动装置是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装置。
由于整个列车的惯性很大,不仅要在机车上设制动装置,还必须在每辆车上也设制动装置,这样才能使运行中的车辆按需要减速或在规定的距离内停车。
罐车的制动装置由GK型三通阀、制动缸和基础制动装置等组成,它是通过列车主管中空气压力的变化而使制动装置产生相应的动作。
此外,罐车上还设有手制动装置,罐车在编组、调车作业中常要用到它。
四、车钩缓冲装置车辆要成列运行非借助于连接装置不可。
这种连接装置多为各种形式的车钩,车钩后部的钩尾框中装着能贮存和吸收机械能的缓冲装置,以缓和列车冲动。
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采用的车钩、缓冲装置为十三号车钩、二号缓冲器。
由车钩、缓冲器、钩尾框、从板等零件组成。
具有连挂、牵引和缓冲三种功能。
五、罐体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罐体为园筒形卧式贮罐,安装在底架上,罐车的罐体为钢制焊接结构。
封头为标准椭园形,简体与封头都是用钢板卷制或冲压成型,材料一般选用16MnR和15MnVR。
其结构设计、制造和验收均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化学工业部《液化气体铁路罐车安全管理规程》的规定。
罐车采用上装上卸的方式。
罐车的罐体外部一般不设保温层;罐体内部不设防波板;罐体上部设有一个直径不少于450mm的人孔,全部装卸阀件及检测仪表均设置在人孔盖上,同时设置坚固的防护罩进行保护。
在人孔罩盖内表面附设有阀件配置及操作方法、标志,以便操作者在操作前查阅。
各阀件及检测仪表布置如图2—5、图2—6所示。
阀件周围设有操作走台和罐内、外扶梯,以便于操作和检修作业。
图2-5 阀件配置图(HG60/2.2-3型)1—最高液面阀;2—工作没缸;3—气相阀;4-排净检查阀,5—液相阀;6—控制阀;7—压力表;8—拉阀(截止阀);9—湿度测量孔;10—滑管液位计:11—手压油泵图2—6阀件配置图(HG70/2.2—1型)1—气相阀;2—排净检查阀;3—放空阀;4—液相阀;5—法兰盖;6—手压泵;7—温度计;8—紧切断阀;9—放空阀;10—压力表;11—压力表阀;12—最高液位阀;13—分配台;14—备用液相阀;15—螺栓;16—套筒;17—滑管液位计;18—回流手柄六、主要附件(1)装卸阀门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上设有2个液相和一个气相装卸阀门,阀门结构可为球阀,也可为直角截止阀,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
阀门的水压试验为罐车罐体设计压力的1.5倍,阀门分别在0.1MPa和罐体的设计压力的全开和全闭两种状态下,进行气密性试验。
(2)紧急切断装置为了防止罐车在装卸过程中,管路损坏造成火灾事故时,或有其他意外情况,需要及时停止装卸作业,在装卸管上安装气、液相紧急切断阀。
此阀与手压泵、分配台、液压缸、手拉阀或截止阀、易熔塞及液压管等元件组成紧急切断装置,见图2—7、图2—8:紧急切断装置系统。
图2—7 紧急切断装置系统(HG70/2.2-1型)1-易熔塞;2—气相阀;3—分配台;4-丝堵;5—备用液相阀;6-控制阀;7—压力农;8—注油孔;9—液压手柄;10—回流手柄;11—易熔塞;12—手动切断阀;13—工作油缸;14—易熔塞;15—液相阀;16—工作油缸图2—8 紧急切断装置系统(HG60/2.2—3型)1-易熔塞;2-工作油缸;3-气相阀;4-液相阀;5-手压泵;6-注油手柄;7-卸压手柄;8-控制阀;9-分配台;10-液相阀系统中主要元件的性能、用途详见表2—l。
油系统主要技术特性如下:a、油管路工作油:18号冷冻机油或其他适合于环境温度的油。
b、管内系统工作压力:3.5MPa。
c、管内系统耐压试验压力:6.0MPa。
d、易熔塞金属熔融温度:70土5℃。
(3)安全阀安全阀是设置在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罐体上最重要的安全附件。
其主要作用是当罐体内介质超压时,起自动排放泄压作用。
为了防止充装过量和意外超压,铁路罐车顶部设置两个内置全启式弹簧安全阀。
安全阀在罐体露出的高度小于150mm,弹簧伸在罐体内部。
安全阀的排气方向在罐体上方,并设有保护罩。
安全阀通常装在罐体人孔左右各一个,其型号通常为A412F—2.5、Dg50的内装全启式安全阀。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一般都调整为罐车设计压力的1.05~1.1倍,全开启压力为罐车设计压力的1.2倍,回座压力不低于开启压力的0.8倍,并有足够的排放能力。
安全阀在一般情况下,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
当罐车充装过量或遇到火烧烤,温度上升,使罐内压力超过开启压力时,安全阀便自动起跳,液化石油气迅速气化逸出,罐体压力下降。
当降至安全压力以下时使自动回座关闭。
以此排除罐体的异常超压危险。
保证铁路罐车安全运行。
(4)滑管液位计滑管液位计是铁路罐车上除安全阀以外的又一重要安全装置。
它的作用是观测和控制铁路罐车的充装量(容积、液面高度),以保证车不致超装和超载,另一方面避免亏装造成经济损失。
罐车的实际载重量应以轨道衡称重为准。
罐车人孔盖上设置一套滑管液位计。
该液位计由滑管、阀头及密封座组成,测定液面时,须将滑管移在液、气分界面上,通过排液(气)检测液位高度。
(5)压力计装置为了监督罐车罐体内介质的压力,铁路罐车上必须装设压力表。
压力表安装在罐车人孔盖上的—套装置上。
该装置由控制阀门、压力表座及压力表组成。
控制阀门的型号是压力表用针形阀(J13H—160Ⅲ)或J24W—2.5型卡套角式截止阀,与人孔盖连接的接头尺寸为法兰连接或G1/2″。
阀出口管端安装一块Y—10型压力表,量程4.0MPa,精度等级l.5级,压力表指示数值为罐内介质气相压力,罐车工作时,阀门处于全开状态,关闭阀门即可定期检定或更换压力表。
其结构见图2—9,(6)温度计装置为了监督罐车罐内介质的温度,铁路罐车上必须装设温度计。
图2-9 压力计装置1—压力表;2—针形阀;3—阀座温度许安装在罐车人孔盖上的温度计测量孔内。
该装置由封闭式的保护管与温度计等部件构成。
温度计型号为WSS-411型双金雇温度计,测量范围为—40℃~+80℃,温度计指示的温度数值为罐内液相的温度。
见附图2—10。
(7)最高液位阀与排净检查阀最高液位阀及排净检查阀均设置在人孔盖上。
如HG70—2.2型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最高液位阀及排净检查阀的型号为J24W—2.5型卡套角式截止阀,阀与盖板联接尺寸为G1/2″。
最高液位阀插入罐内附管长度,是按罐体容积的85%的高度确定的,本阀是罐体安全附件之一,当液位计失灵时;可暂时用此阀计量液位高度,起安全保护作用。
当用最高液位阀控制介质最大充装高度时,介质的密度不得大于o.5t/m3,亦可用此阀取样分析罐内含氧量指标。
图2-10温度计装置1—螺母:2—温度计;3—保护管排净检查阀的附管端距罐体内底部20~30mm,管径为¢16X3,用以检查罐内介质是否排净及取样用。
见图2—11。
图2—11 最高掖位阀与排净检查阀装置1—排净检查阀;2—最高液位阀;3—人孔盖板;4—罐体底部(8)放空阀在GH70/2.2型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气液相截止阀阀体的侧面各装有一个放空阀,用以在装卸介质前后排出管路中的残存介质及检查切断阀的泄漏情况,放空阀型号为J24W—25卡套角式截止阀,其与气液相截止阀阀体的连接尺寸为G1/2″。
(9)备用液相阀新一代GH70/2.2型铁路罐车人孔盖板上还装设一个备用液相阀,该阀为Pg25、Dg50球阀.在正常装卸作业时,禁止使用此阀,只有液相切断阀出现故障,不能进行正常卸料作业时,才可启用此阀将罐内介质排尽。
卸料后,当液相切断阀进行检修,合格后可进行正常装卸作业时,必须将备用液相阀重新封闭。
(10)手压油泵手压油泵是液化石油气铁路罐车装卸时启闭紧急切断装置配套用的源动部件。
紧急切断阀借助手压油泵的商压液体推动,开启阀瓣使紧急切断阀进入工作状态,要求性能稳定,工作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