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及在农业中的应用只是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65.00 KB
- 文档页数:34
第32卷第6期2012年12月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J OURNAL O F SHANGR AO NOR MAL UNIVERSITY Vol 32,No 6Dec 2012收稿日期:2012-03-30基金项目:上饶师范学院201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105)。
作者简介:叶利民(1975-),男,江西进贤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微生物学教学与研究。
壳聚糖的抑菌效果研究叶利民,刘 翔(上饶师范学院,江西上饶334001)摘要:比较了苯甲酸和不同浓度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黑曲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等的抑菌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对以上五种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且抑菌效果好于苯甲酸。
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125%,对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25%,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0.5%,对黑曲霉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0%。
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苏云金杆菌对壳聚糖较敏感,黑曲霉对壳聚糖不太敏感。
关键词:壳聚糖;最低抑菌浓度;抑菌活性中图分类号:Q9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237(2012)06-0085-04DOI:10.3969/j.issn.1004-2237.2012.06.018目前,由于价格低廉的优势,国内食品工业中使用最多的防腐剂仍然是苯甲酸钠和苯甲酸,但是苯甲酸类存在叠加中毒现象,在使用上有争议,而且在一些国家的进口食品中受到限制[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谱、高效、安全抗菌剂的开发应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chitin)的一种重要衍生物[3],壳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抗菌、环境友好和提取方便等优点,已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废水处理、层析、抗菌材料、生物降解膜、药剂载体[4]。
目前,有关壳聚糖抗菌的研究较多,但大多局限在对植物病原菌[5-8]、金黄色葡萄球菌[9-11]和大肠杆菌[12]的研究。
壳聚糖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 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
目录质电荷密度增加,其结果必将导致其结构,性质和性能上的变化,至今壳聚糖稀溶液性质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D.D值对方程的影响。
VANDUM等人曾研究了不同离子强度对壳聚糖在稀溶液中的分子尺寸和粘度的影响。
结果认为离子强度不同会改变无规线团的膨胀度进而改变分子尺寸和特性粘度,通过对不同D.D壳聚糖进行MARK-HOUWINK方程常数的测定,结果表明K,A值随D.D值的变化。
从而由MARK-HOUWINK方程常数K,A有规律地依赖于壳聚糖的脱乙酰度而变化,而且在相同分子量时,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壳聚糖在稀溶液中分子尺寸,特性粘度和扩张因子等增加,而特性比和空间位阻因子随着脱乙酰度的增加而减少。
从而在适用范围内的任意一个壳聚糖样品通过比较简单的特性粘度测量,即可计算其平均分子量,从而可积累一些基础数据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由于壳聚糖和甲壳质具有高化学反应活性并且易于被一些化学试剂修饰,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的较多,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从而通过各种方法对壳聚糖进行了性质改良。
如壳聚糖多孔小珠,对重金属有螯合作用,也可以用于生物材料的固定化反应。
通过碘化卤化制备了壳聚糖移植共聚物。
卤化与碘化的方法主要进行壳聚糖功能集团的改造,其中碘化条件温和,并可以产生各种反应的前体。
该反应易于发生在C6位值上,另外用于制备阳离子移植共聚物。
其反应条件在室温和紫外光308NM处进行。
农药按照来源可将其分为化学农药和生物源农药2大类,其中生物化学农药、植物源农药、微生物农药一般归属于生物源农药,也即平时称之为生物农药。
生物源农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应用植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的国家之一;虽然生物源农药特性是药效偏低(与化学农药相比),其发展速度显得比较缓慢,但却是发展绿色农业重要的主力军。
生物源农药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处理的产物,壳聚糖的分子量为十几万至几十几,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
由于形成有序的大分子结构中大量2-氨基葡萄糖和部分2-乙酰氨基葡萄糖的存在,前者含量一般超过80%,其特殊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赋予壳聚糖多种生物活性和功能,与甲壳素相比各种性能得以大大改观。
据文献报道,生物源壳聚糖具有杀虫、杀菌、调节作物生长、生物官能性和易于成膜等特殊性能,在农业中主要可以用作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农药缓释剂、果蔬保鲜剂以及可降解地膜和种子处理等应用;而使用的壳聚糖对作物无药害,对人畜无毒害、对环境无公害, 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性能优良的生物源农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壳聚糖已经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其他工业方面使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农业上则在近年来才得到应用。
壳聚糖是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重要信号分子,不仅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还能激活植物的多种抗病基因,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
它作为植物体内的诱导物,能诱导各类植物产生抗性因子,有效地防治真菌、细菌和病毒性病害;同时又能有效地活化植物细胞,调节和促进植物生长,特别是对目前化学农药无法控制的某些农作物的特殊病害,如枯萎病、黄萎病和病毒病等,有明显而独特的效果,受到人们的关注。
1 壳聚糖的资源和制备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处理的产物,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
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或几丁质等,属于直链氨基多糖,分子式为(C8H13NO5)n,单体之间以β(1→4)甙链连接,分子量一般在106左右,理论含氨量6.9%。
壳聚糖抗菌喷剂原理
壳聚糖(Chitosan)是从甲壳贝类壳中提取的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包括抗菌性质。
壳聚糖抗菌喷剂的原理涉及壳聚糖与细菌或真菌相互作用的多个层面。
以下是壳聚糖抗菌喷剂的一些原理:
1.抑制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壳聚糖可以与细菌表面的带负电的细菌细胞膜结合,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这可能导致细菌细胞内部物质的渗漏,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2.改变细菌的表面电荷:壳聚糖具有多个胺基和羟基官能团,使其具有正电荷。
这种正电荷的壳聚糖可以与带负电的细菌表面结合,改变细菌表面电荷,阻碍其与其他细胞或表面的黏附。
3.抑制生物膜形成:细菌通常通过形成生物膜来附着在表面并形成感染。
壳聚糖可以影响生物膜的形成,减缓或阻止细菌在生物膜上的生长和繁殖。
4.诱导凋亡:壳聚糖可能通过一些机制诱导细菌的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
这可以减少细菌数量,从而降低细菌感染的风险。
5.抗氧化性:壳聚糖本身具有抗氧化性,可以帮助减少由于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有助于细胞的保护和修复。
壳聚糖抗菌喷剂通常应用于农业、食品工业、医疗领域等。
在农业中,壳聚糖抗菌喷剂可用于作物保护,减少病原菌的感染。
在食品工业中,壳聚糖抗菌喷剂可以用于食品的防腐和保鲜。
在医疗领域,壳聚糖抗菌喷剂可能用于一些外科手术器械的消毒和预防感染。
壳聚糖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首先介绍了壳聚糖的物理性质及化学结构,分析其在农业方面应用的优势;而后分别从壳聚糖在种衣剂、地膜材料、土壤改良剂、农药及肥料等农业方面的应用综合阐述;最后指出了壳聚糖在农业方面的应用研究将会向以下3个方面发展,即按照其分子量分布或者原料来源等的不同再进行分类研究、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展和细化、壳聚糖的衍生物亦将成为研究热点。
关键词壳聚糖;农业;应用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及工业原材料,其生产原材料甲壳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的产量,仅次于纤维素[1-4]。
据估计,每年自然界生物合成的甲壳素量远远超过其他氨基多糖,可达100亿t[5]。
甲壳素系列产品如甲壳质、壳聚糖、壳寡糖等可利用生物技术制取,即以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昆虫、甲壳动物等)的外壳为基础原料,经过脱钙、脱乙酰基反应即可制得[6]。
1 壳聚糖的物理性质壳聚糖为白色或灰白色固体,略有珍珠光泽,为无定形半透明状态,由于制备方法不同,因而其相对分子量也不同,从数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壳聚糖可溶于1%~2%稀酸溶液中,不溶于水,具有很好的成膜性、透气性、吸湿性,热稳定性差,无毒无味,在高温下会发生基因脱落和水解现象,同时也可发生生物降解[1]。
以上这些性质即可很好地说明其低毒、低残留性,王立华[7]和吴星娥等[8]在研究中指出,壳聚糖分解后的产品为肥力较高的有机物,因而可保证其在农业方面应用的优越性。
2 壳聚糖的化学结构壳聚糖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处理后的产物,又称为脱乙酰基甲壳素,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9],分子式为(C6H11O4N)n,其结构如图1所示。
壳聚糖是分子量为12万~59万bp的生物大分子,可在酸和体液中溶解,人体及其他生物体都可吸收壳聚糖。
因此,壳聚糖作为一种优质原料,可用于农业生产、食品加工以及保健品生产等[5,10-12]。
3 壳聚糖在农业中的应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化工、医疗、日用品及食品等领域。
壳聚糖杀菌的原理和作用
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由甲壳类动物外骨骼中提取的天然聚合物,具有广泛的杀菌活性。
其主要原理和作用如下:
1. 破坏细菌细胞壁:壳聚糖具有极强的阳离子性,与微生物表面的负电荷进行吸附和结合,导致细菌细胞壁的丧失。
壳聚糖的多胺基团与细菌表面的酸性成分相结合,从而改变了细菌细胞膜的透性,进而导致细菌细胞内的物质外泄,最终细菌死亡。
2. 阻断细菌营养供应:壳聚糖可通过吸附和结合细菌表面的营养物质,如葡萄糖和氨基酸等,阻止细菌吸收和利用这些营养物质,从而限制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3. 抑制细菌酶活性:壳聚糖对细菌内的多种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如蛋白酶、DNA酶等。
这些酶在细菌生理代谢和细胞分裂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壳聚糖的抑制作用会影响这些酶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菌生理活动异常,进而导致细菌死亡。
4. 调节细菌代谢活性:壳聚糖能够影响细菌内的代谢途径,如抑制氧化还原酶活性、影响糖酵解和氧化磷酸化过程等,从而干扰了细菌的正常代谢活动,导致细菌的生长受限或细菌死亡。
总的来说,壳聚糖通过与细菌表面的负电荷吸附和结合、破坏细菌细胞壁、阻断营养供应、抑制酶活性以及调节细菌代谢活性等多种方式发挥杀菌作用。
它对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在内的多种微生物均具有较强的杀菌活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农业和环境等领域的抗菌材料和药物研发。
壳聚糖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壳聚糖在农业领域中作为种子处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病害诱抗剂、植物病原菌抑制剂、杀虫剂、土壤改良剂、保鲜剂、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以为壳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壳聚糖;农业;应用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是N-乙酰-2-氨基-2-脱氧-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无分支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自1859年,法国人C. Rouget第1次分离出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壳聚糖可作添加剂添加到食品、饲料中、化妆品中,或可作食品防腐剂用于水果保鲜。
我国研究壳聚糖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壳聚糖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报道。
迄今,对壳聚糖在农业领域的实验室研究、实际应用研究,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下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及生产者提供一些帮助。
1 种子处理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1-5]用壳聚糖处理小麦、玉米、水稻等谷物类以及黄瓜、番茄等蔬菜种子和桑树、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种子或植株,一方面能利用自身的成膜性保持种子内水分,另一方面,还能阻隔土壤中病原菌的入侵,与其他药剂、生长调节剂、肥料等混合可配成种衣剂,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根的生长,增加幼苗干物重,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产量和可溶性蛋白、酶的活性等品质的提高和改善均有效果。
2 植物病害诱抗剂、病原菌抑制剂、杀虫剂[5-10]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种子和植株,可提高植物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的抗性,如水稻胡麻斑病、花生叶斑病、番茄根腐病、黄瓜腐霉菌、烟草环纹病毒等,并能增强抗土传真菌病害的能力。
壳聚糖在农业中的应用壳聚糖在农业中的应用(内部资料)1、壳聚糖的作用①壳聚糖对植物具有调节作物,如提高作物的发芽率、株高、增加单株重量、根长、叶面积等。
增加作物产量,如提高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产量;可提高黄瓜、白菜、西红柿、马铃薯等蔬菜的产量。
②提高作物的品质壳聚糖可明显提高作物的蛋白含量,此外,可提高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总糖量、降低粗纤维含量等。
可见,使用壳聚糖可以达到改善作物营养品质的目的,使其营养更丰富、商品价值更高。
③抑制病原菌生长,提高作物抗菌活性及抵御病虫害能力研究表明,在植物病原菌与寄生植物之间,壳聚糖对植物病原菌的孢子发芽和生长有阻碍作用,并对病原菌感染的防护机能有诱导作用,因此,壳聚糖可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此外,植物都含有甲壳质酶和壳聚糖酶,尽管植物体内不存在甲壳素和壳聚糖,但是,一旦植物的壳聚糖酶接触到来自外界的壳聚糖时,就会使植物的壳聚糖酶被激活,同时使植物产生防御病虫害的能力,阻止病原菌及病虫害侵入植物组织内,从而增强了植物防御病虫害的能力。
壳聚糖与其它植物调节剂相比具有天然、无毒、无味、环境相溶性好、活性高、易降解等优点,所以,在农业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壳聚糖的作用方式:①壳聚糖与作物种子混拌,或作为浸种的包衣剂;②作为作物叶面的喷洒剂;③作为抑制病原菌及病虫害的抑菌剂;④作为土壤的改良剂或肥料的添加剂;⑤食品或中药的保鲜剂。
2、在农业中使用壳聚糖的要点①壳聚糖在农业中的作用与壳聚糖溶液的浓度大小有重要关系。
农业中使用的壳聚糖溶液一般是用乙酸配制而成。
通常用1%~2%的乙酸,配成壳聚糖浓度为1%的溶液,即在100ml溶液中含1g壳聚糖。
而在具体使用时,需要将1%浓度的壳聚糖溶液稀释成不同的浓度。
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不同的作物、不同的施加方法,稀释的浓度也不相同,如果浓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壳聚糖的效果。
②壳聚糖的不同分子量、不同的衍生物,在农业中的应用效果有明显的不同。
农用甲壳素的功效与作用农用甲壳素(chitosan),也被称为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生物聚合物,由脱乙酰壳聚糖(chitin)经过酸碱处理而得到。
作为一种生物功能材料,农用甲壳素在农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抗病虫害、提高植物抗逆性、增强植物生长、改善土壤质量等。
本文将对农用甲壳素的功效与作用进行介绍。
一、抗病虫害作用农用甲壳素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作用,可以用于预防和控制多种农作物病虫害。
研究表明,农用甲壳素可以通过调节植物自身抵御能力,提高植物对病原菌的抵抗性。
农用甲壳素对于多种病原真菌和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例如对于大米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黄瓜炭疽病等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此外,农用甲壳素还可以抑制多种昆虫、螨类等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对于多种农作物害虫的防治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二、提高植物抗逆性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逆境的影响,例如高温、低温、干旱、盐碱等。
农用甲壳素可以增加植物对逆境的耐受性,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研究表明,农用甲壳素可以通过激活植物的防御系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在高温胁迫下,农用甲壳素可以减轻植物叶片的损伤,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并降低氧化胁迫。
在干旱胁迫下,农用甲壳素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活力,提高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在盐碱胁迫下,农用甲壳素可以降低土壤的盐碱度,改善土壤环境,从而提高植物对盐碱的适应性。
三、增强植物生长农用甲壳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研究表明,农用甲壳素可以促进植物的根系和叶片的生长,增加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提高植物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利用效率。
此外,农用甲壳素还可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减少植物叶片的病害发生。
农用甲壳素还可以促进植物的开花结果,增加作物的花果实数量和质量。
四、改善土壤质量农用甲壳素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研究表明,农用甲壳素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加土壤的团粒结构和渗透性,减少土壤的压实度和泥化度。
第七章壳寡糖壳聚糖在其它领域的应用(第三节第四节)第三节在林业中的应用[8]甲壳质和壳聚糖在木材工业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在木材防腐、木材染色和木材涂饰方面。
壳聚糖在木材染色和涂饰中的应用研究不多,日本学者平林靖彦等先后对壳聚糖在木材染色中的应用作过比较详细的研究。
研究发现,经过壳聚糖处理可改善木材表面染色的均一性,能提高表面染色效果,防止着色色斑的产生,对阔叶环孔材的作用尤其明显;能增强染色材料的耐光性能,防止燃料的变色和褪色。
日本学者采用壳聚糖对木材进行前处理,研制开发了对木材进行静电喷涂的新的涂饰方法。
将壳聚糖溶液直接用于木材防腐中,研究发现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与CCA等同时使用,效果更好。
小林智纪等报道了用壳聚糖金属盐(Chitosan – metal salts)对日本赤松(Pi-nusdensiflora)进行侵注处理的防蚁室内和田间实验。
实验表明用壳聚糖铜盐(Chitosan - copper salts)与壳聚糖锌盐(Chitosan – metal salts)开发对环境无害与低毒的木材防蚁剂奠定了基础。
有关壳聚糖和甲壳素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做的工作还不多,但其在林业中的潜在应用有着极为光明的发展前景。
参照壳聚糖和甲壳素在农业和其它领域中应用的成功范例,借鉴其研究成果与经验,结合林业生产的特点,可以认为壳聚糖和甲壳素在林业生产中的许多方面可得到应用,在林木处理、森林土壤改良、森林病虫害防治、水果保鲜、木材工业的方面有望得到重视和开发应用。
第四节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壳聚糖具有许多天然的优良性质,如吸湿透气性、反应活性、生物活性、吸附性、黏合性和抗菌性等,人们利用这些性能来提高棉、毛和丝绸等天然纤维织物的染色、抗菌、防皱和防潮等性能。
甲壳素和壳聚糖作为资源丰富、性能优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纺织印染工业中的应用很广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壳聚糖纤维壳聚糖室直链大分子,分子上无庞大侧基,各大分子间的强氢键作用,分子间结构较为有序,取向度较高,因此是一种良好的成纤原料。
壳聚糖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壳聚糖在农业领域中作为种子处理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病害诱抗剂、植物病原菌抑制剂、杀虫剂、土壤改良剂、保鲜剂、食品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以为壳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壳聚糖;农业;应用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是N-乙酰-2-氨基-2-脱氧-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无分支的线性高分子化合物。
自1859年,法国人C. Rouget第1次分离出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如壳聚糖可作添加剂添加到食品、饲料中、化妆品中,或可作食品防腐剂用于水果保鲜。
我国研究壳聚糖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壳聚糖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报道。
迄今,对壳聚糖在农业领域的实验室研究、实际应用研究,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下面进行总结,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及生产者提供一些帮助。
1 种子处理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1-5]用壳聚糖处理小麦、玉米、水稻等谷物类以及黄瓜、番茄等蔬菜种子和桑树、大豆、棉花等经济作物种子或植株,一方面能利用自身的成膜性保持种子内水分,另一方面,还能阻隔土壤中病原菌的入侵,与其他药剂、生长调节剂、肥料等混合可配成种衣剂,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促进根的生长,增加幼苗干物重,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强度,产量和可溶性蛋白、酶的活性等品质的提高和改善均有效果。
2 植物病害诱抗剂、病原菌抑制剂、杀虫剂[5-10]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处理种子和植株,可提高植物对多种细菌、真菌、病毒的抗性,如水稻胡麻斑病、花生叶斑病、番茄根腐病、黄瓜腐霉菌、烟草环纹病毒等,并能增强抗土传真菌病害的能力。
新鑫绿源(壳聚糖)的抑菌作用及在农业中的应用壳聚糖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度提取而来,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之一,也是第二大含氮化合物,是地球上唯一一种与人体最具有亲和力的动物纤维。
近20年国内外壳聚糖开发应用研究十分活跃。
总的来讲,美国和日本在其应用研究上发展较快,尤其在抑制植物病害方面美国已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其原料加工还是从我国进口。
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并不晚,主要问题是,研究重复,开发力度分散,多数研究者未及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或虽有应用,但产品档位较低且规模不大,产业化程度不高,这些因素致使目前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壳聚糖产品所占的份额微乎其微。
现在市面上多数为甲壳素和寡糖素。
我公司(陕西新鑫绿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的原料来源是阿拉斯加深海雪蟹,自主研发应用,而非普通下角料;自公司成立至今,始终坚持每到一地每一作物品种先验证,其在不同作物上都有着独特的功效。
我公司在农业方面,利用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先进生物技术萃取,并添加多种微量元素(植物生长所必需)精制而成的肥料,因其在农业方面所取得了良好效果。
不仅能使作物长势好,植株健壮,光合作用增强,而且在抗逆性、抗病虫害方面也表现出明显效果,尤其是抑制植物病害方面,可以诱导植物产生广谱的抗性,诱导植物的自身防卫反应,诱导植物抗性蛋白的产生、诱导木质素形成和诱使植物产生愈创葡聚糖、增强植物细胞壁同时改变植物的酚类代谢;此外,对作物品质的改善食品营养和经济价值提高都有较大的意义。
壳聚糖对果蔬的保鲜作用表现出以下一些特点:①在果蔬的表面形成一层很薄的半透膜,阻碍果蔬的蒸腾作用,从而减少水分的损失和果蔬的失重。
②壳聚糖膜具有选择通透性的特点,能阻止O2进人膜内,并限制CO2排出膜外,同时允许水果在储存期间乙烯从膜内逸出,使膜内保持较高浓度的CO2,抑制其呼吸作用,较好地保持水果鲜艳的颜色和硬度。
③能阻止一些果蔬在储存期间糖分和含酸量的下降,甚至能提高维生素C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