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表达与交流第三节《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9.40 KB
- 文档页数:7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内涵,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亲情,表达自己对亲情的感悟。
3.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4. 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1. 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描绘亲情。
2. 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三、教学难点1. 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
2. 如何运用恰当的词语和描绘来表现亲情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表达亲情。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亲情作文,让学生从中学习表达亲情的技巧。
3. 练习法: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亲情写作练习。
五、教学内容1. 亲情的内涵及其在生活中的体现。
2. 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
3. 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4. 分析优秀的亲情作文,学习表达亲情的技巧。
5. 进行亲情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思考。
2. 讲解亲情的内涵:阐述亲情的定义,解释亲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分析优秀作文:挑选几篇优秀的亲情作文,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表达亲情的技巧。
4. 写作指导:讲解如何选取典型的材料来表达亲情,如何运用生动、贴切的词语和形象的描绘来写亲情。
5.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亲情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课堂练习讲解1. 学生提交作文后,进行批改和点评,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2. 挑选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讲评,分析其表达亲情的优点和不足。
3. 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八、拓展学习1. 推荐一些关于亲情的书籍、电影、歌曲等,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观看和欣赏,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2. 组织一次亲情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亲情的重要性。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目标:1、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2、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教学重点:口语交流与书面写作教学难点:写得真、写得实、写得细的体悟。
教学方式:启发式,合作交流式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
请同学说一说有关亲情的诗句并出示汪国真的诗: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出家门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母亲的爱》汪国真二、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用比喻句来表达对亲情的感悟例:亲情,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我们心灵的坚冰;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我们心灵的伤痛。
但更多的时候,亲情是一份淡淡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有着甜甜的惦念和无尽的感恩。
看课件,谈体会。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打动自己的细节和故事,并写一写三、小结:亲情是一种深度,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
亲情其实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情,长者对幼者的疼爱。
可以说,亲情是最朴素的一种感情,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
她只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四、分析例文:1.读《背影》、《祭妹文》、《陈情表》、《江城子》《我与地坛》,讨论这些文章为什么会打动人?2.派代表发言3.总结:写得真实写得充分写得细致可见,要想写出讴歌亲情的文章,首先得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亲情的体验,更要有对亲情的品味。
其次要有丰富的生活和思想。
丰富思想有两个来源,一是自己的生活经历;一是通过对别人经历的体验丰富自己的思想。
还需注意的是亲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表达时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五、课堂练笔:(一)化虚为实:1.根据提示,将“亲情”用自然景观和比喻使之形象化。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亲情的深刻内涵,体会亲情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用文字表达亲情的意识和能力,写出充实感人的亲情故事。
3.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二、教学内容1. 学习亲情的定义和内涵,理解亲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分析亲情文章的特点,学习如何选材、构思和表达亲情。
3. 学习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4. 欣赏和评价优秀的亲情文章,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亲情的定义和内涵,让学生举例说明亲情在自己生活中的体现。
3. 分析亲情文章的特点,让学生了解选材、构思和表达亲情的方法。
4. 讲解并示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5. 学生进行亲情文章的写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6.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7.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亲情文章的特点,掌握写作方法。
3. 采用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4.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写作技巧的提高,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亲情。
3. 学生对优秀亲情文章的欣赏和评价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亲情主题的深入思考。
六、教学资源1. 亲情文章案例:收集一些优秀的亲情文章,用于分析和欣赏。
2. 修辞手法和形象语言的参考资料:提供相关书籍或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和参考。
3. 写作实践的素材:提供一些亲情话题或故事,供学生在写作时选择和使用。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亲情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亲情的内涵,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亲情的真挚和感人。
3.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进行作文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亲情的重要性2. 选取典型事例表达亲情3. 使用生动、细腻的语言进行作文创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亲情的重要性,分析典型事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引导学生学习。
3. 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指导。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作文写作指导书籍。
2. 课件:亲情的重要性、典型事例、优秀作文分析。
3. 投影仪:展示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亲情故事引起学生对亲情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亲情的重要性: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亲情是我们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
3. 分析典型事例:选取一些典型的亲情事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亲情。
4. 优秀作文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亲情作文,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
5. 练习写作: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进行指导。
6. 作文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以及写作技巧。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写作,选取一个亲人,以事例表达其对自己的关爱。
六、教学拓展:1. 亲情名言分享:分享一些关于亲情的名言,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2. 亲情话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亲情话题的讨论,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七、学生互评:1. 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文,从内容、表达、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彼此的进步。
八、教师点评:1.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从内容、表达、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针对学生的作文,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九、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继续写作,选取一个亲人,以事例表达其对自己的关爱。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语言知识目标1.熟练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2.掌握描写亲情的语言表达方法3.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加强写作效果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理解亲情在人生中的重要性2.尊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3.培养对亲情的赞美与感恩之情3. 学习策略目标1.学会合理分配时间,高效完成写作任务2.学会进行事先准备,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写作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写出描写亲情的记叙文2.能够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 教学难点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有感染力2.如何写出真挚动人的亲情记叙文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根据给定的资料,学生进行预习,理解文章的主旨内容,整理文章大意,并思考如何刻画亲情。
2. 指导学习1.教师介绍本文题目及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气氛和语言运用技巧。
2.分小组进行讨论,探究文章细节关键词、修辞手法,分析亲情表达,以及如何更好地刻画亲情。
3.整合小组讨论结果,展现语言魅力,整理其思维观念,提高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4.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围绕亲情这一主题进行自由发挥。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必要指导。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相互交流,分享写作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提高相互沟通的能力。
2.在小组内分组评选优秀作品,以其为样本优化自己作品,同时对其它组的作品进行批评、分析和评估,提高作文能力。
4. 总结反思1.整体学习的反思和评述2.编写课堂笔记、心得体会3.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认真反思接下来如何努力。
四、教学评估与作业布置1. 教学评估1.能够独立完成描写亲情的记叙文2.能够熟练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3.培养对亲情的赞美与感恩之情2. 作业布置1.按照教师讲解的口令方法进行口头试讲。
2.要求每位同学完成一篇记叙文作文,题目为“我和家人的一件事”。
3.按照规定要求,撰写书面写作总结。
讴歌亲情学习写的充实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教学目标1.用真挚的心灵感悟亲情,挖掘亲情。
2.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表现亲情、讴歌亲情。
3.认识亲情的可贵,学会尊重爱并回报爱。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说亲情: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离不开亲情,亲情是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
有人形容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
你们能背诵有关“亲情”的诗句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句诗是亲情的极致。
古往今来,一直被人们讴歌,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在你们的心目中,亲情到底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比喻句来表达。
二、喻亲情亲情象雨露,滋润人的心田,使生命之树洒满阳光,充满生机。
亲情是风雨中的一把伞,遮风挡雨,给人温暖;是冰雪里的一堆火净化心灵,给人力量。
过渡:亲情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亲。
生活里时时都有亲情在温暖着我们。
打开生活中关于亲情的点点滴滴的记忆之门,用一种感恩的心绪去捕捉生活的细节,能说说最能打动你的亲情细节吗?三、悟亲情每天上学时妈妈不烦其烦地叮嘱“路上要小心。
”妈妈嘴角上天天挂着让我充满自信的鼓励,每天晚上为我准备水果和夜宵。
爸爸常年在外挣钱供我读书,小时候的衣服都是我奶奶洗的。
在餐桌上吃饭时,妈妈总是说慢点吃,多吃点。
引导:这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亲情就在这些小事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
以前有没有写过亲情呢?写过哪些人?(写女性的较多)一般都采用什么艺术手段来写呢?(一般是记叙几件事,表现一下母爱什么的。
)有没有觉得自己写得很充实?(好像没有很充分地表达出情感。
)怎样才能把亲情充分表达出来呢?四、析亲情1.选取典型材料,注重细节,体现真情(如何在典型事例中体现细节呢?)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典型的事例,挖掘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意义,学会关注生活,用生活的实际表现人物。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水平:搜集古今中外讴歌亲情的文学作品,搜集生活中相关亲情的事例;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感情渲染,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挚爱亲情;指导学生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讴歌亲情。
2、过程与方法:教师点拨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情感态度价值观:协助学生理解亲情的可贵,体验亲情的温暖,学会尊重、沟通与回报爱。
(二)重难点: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人物的服饰、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来表现亲情,从而把文章写得充实。
二、教学设想1、多媒体展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买桔子时的精彩片断。
让学生熟悉课文后扮演角色,通过“父亲”这个角色扮演来学习描绘人物的细节描写(服饰、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2、(1)学生在熟悉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后分组扮演“父亲”这个角色,并通过讨论揣磨表演过程需注意的细节。
(2)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关于亲情的感人故事和动人瞬间,分组讨论总结出一些典型的事例,找出适合自己写作的素材。
三、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导语设计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
能够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
古往今来,亲情曾被多少诗人讴歌,曾被多少常人惦念。
亲情到底有多高多厚,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当今物欲横流,亲情的博大和温馨又是何等的重要。
由此引入亲情的话题。
(二)创设情境1、展示:多媒体展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买桔子时的精彩片断,让学生认真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段文字的感动之处,各小组讨论发言这段文字好在什么地方。
(课文内容见课件)2、扮演:根据发言,各小组选一位代表来扮演朱自清作品中的“父亲”。
3、评价:点评各组表演的好与坏,总结出表演中应注意的一些细节。
a.外貌(体形、服饰)b.动作(攀爬栅栏时的动作)c.语言(我和父亲的对话)另外“我”的心理感受也从侧面烘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本课取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表达交流部分,教材要求学生能够在借鉴相关亲情文章写作技法的基础上,修改使自己的文章充实、丰满。
二、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多方面地积累和运用写作素材。
三、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为1课时,本文中的教学设计主要通过方法的引领让学生明白写作技法,以达到使自己的文章生动、感人的目的。
2、通过本节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通过名家名作的分析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学情分析1、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初中及高一的语文学习中已对记叙文的写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学生通过阅读课,也阅读了相当多的文学作品,具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能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鉴赏一些文学作品。
2、存在问题:学生对提高写记叙文的技巧尚不够系统和深入,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整合缺乏系统性训练总结能力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尚有不足,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五、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听听老师讲亲情故事,体悟亲情。
2、说说自己对所搜集的亲情故事或有关亲情的名言感悟最深的地方,并用一句话说自己对亲情的理解。
3、读欣赏名家有关亲情描写的片段,从中总结使文章写得充实的技法。
4、写借助技法,修改自己所写的亲情片段,使之充实丰满。
5、感感受亲人对你的爱,让亲情触动我们的灵魂。
6、现代教学手段PPT多媒体课件、多媒体投影仪。
六、教学重难点何为文章充实,怎样使你的文章充实。
七、教学准备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分析法等。
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导学资料等。
八、教学过程。
作文写作指导《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作文表达对亲情的感悟和赞美。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绘亲情的细节,使作文内容充实、情感丰富。
3. 引导学生学会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升作文的艺术性。
二、教学内容1. 亲情主题的作文立意与构思。
2. 亲情细节的描写方法与技巧。
3. 作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亲情的感悟和赞美之情。
2. 讲解亲情主题的作文立意与构思,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亲情事件出发,提炼出有深度的作文主题。
3. 讲解亲情细节的描写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语言描绘亲情的细节,使作文内容充实。
4. 讲解作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提升作文的艺术性。
5. 布置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亲情主题的作文写作实践。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内容充实、情感丰富、语言生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运用得当。
2. 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评价,给予修改建议和鼓励。
五、教学资源1. 参考教材:作文写作指导书籍、范文选集。
2. 教学工具:投影仪、黑板、粉笔。
3. 辅助材料:亲情主题的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写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2.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互相审阅作文,提出修改意见,共同提高。
3. 作文展示:选取优秀作文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和学习。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写作技巧和方法。
2. 示范法:教师示范写作,引导学生模仿。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讲解亲情主题的作文立意与构思。
2. 第3-4周:讲解亲情细节的描写方法与技巧。
3. 第5-6周:讲解作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4. 第7-8周:进行亲情主题的作文写作实践。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目标: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兴趣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至情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教学重点:口语交流与书面写作教学难点:写得真、写得实、写得细的体悟。
教学方式:启发式,合作交流式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
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对亲情在意,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
二、请同学说一说有关亲情的诗句并出示汪国真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月夜忆舍弟》)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秋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我们可以走出家门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母亲的爱》汪国真三、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用比喻句来表达对亲情的感悟例:亲情,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我们心灵的坚冰;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你们心灵的伤痛。
但更多的时候,亲情是一份淡淡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有着甜甜的惦念和无尽的感恩。
看课件,谈体会。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尽情倾吐内心的真情实感,激发写作欲望。
知识目标:让学生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滴,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亲情。
能力目标:如何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从细节中感受亲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亲情、讴歌亲情。
【教学方法】教师引导、点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分享【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时间都去哪了》,这是一首关于亲情的歌,那么什么是亲情呢?有人说,亲情,是一把斜挂的吉他,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的牵着你的手;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浅浅的微笑里,就在那一首抒情的《时间都去哪了》。
那么在大家的眼中,亲情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说说你心中的亲情。
其实亲情就是亲人之间的感情,他的本质是关爱,是父爱、母爱,是手足之情,血脉之情,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
他不需要浮华只需我们用心去聆听,用情去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
二、写作指导1、通过材料学习别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具体充实表达亲情的?材料1:高考时候,考场是设置在区那里,坐车要一个多钟。
那时我们遵照学校的安排,统一提前一天到到那边。
离开家时,是母亲送了我一程又一程。
那是六月天的大中午,赤日炎炎,母亲没有打伞,头顶烈日,穿过一条有一条街巷,帮我找车拦车,几乎忘记了此时的自己还是一个病人。
最后,当我坐上车时,跟母亲挥手再见,任凭我怎么劝说她赶快回家,她都总是笑笑说:“没事的,到那里,别紧张,要放松,不要有压力啊。
好了,我会回去的。
”车驶出了好远,我才颤颤巍巍的回头看看母亲站的地方,这时,我仿佛还看到一个娇弱的影子站在树荫下,在向前方凝望。
天啊,莫非母亲还没走么?我拼命的睁大眼睛,努力朝后看。
潜意识告诉我:是的,没错,没错,那就是母亲,她还在那儿!材料2:父爱,它像白酒,辛辣而热烈,让人醉在其中;母爱它像咖啡,苦涩而醇香,容易让人为之振奋;父爱是一座山峰,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沉着坚定;母爱它像茶,平淡而亲切,让人自然清新;父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遇到电闪雷鸣依然仁厚宽容;母爱它像篝火,给人温暖去却令人生畏,容易让人激奋自己。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必修5语文教案备课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家庭在亲情传承和个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家》、《荷塘月色》、《荷花淀》这三篇文章以家庭为主题的意义,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议论文写作能力。
教材分析本学案选择人教版必修5语文第一单元《古代诗歌&现代散文》的第二篇文章,《荷塘月色》,主要讲述了一位男子回到故乡探亲,观察荷塘中的种种生物和流年变幻,从而思考人生和亲情的意义。
本篇文章通过描绘荷塘月色和男子与母亲之间亲情的往来,深刻表现了家庭在人生归宿中的重要作用,是一篇富有思想性、审美性的好文。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首先通过一张图片展现荷塘秋月的美景,引发学生对荷塘月色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来感受其美好与意义。
第二步:展示文本,讲解重点展示《荷塘月色》文本,结合个别生活经历,讲述亲情对我们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到父母的养育之恩、家庭的温暖和重要作用,并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在人生中的意义。
同时,注重讲解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锻炼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并引导学生重视感受与思考,丰富阅读乐趣。
第三步: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参考学案给出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探讨亲情的影响和家庭的成员的角色,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亲情关系的维护。
同时,让学生尝试用议论文的写作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四步:三个不同级别的讨论主题为了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提供三个不同级别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感触和看法;1.家庭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个人性格和人生沉淀的影响是深远的。
2.亲情是一种可以让我们无条件接纳和宽容的感情,通过表达亲情,能够更加有效地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
3.荷塘月色,跨越了时空的限制,让我们体会到亲情的“永恒”与“温情”,让我们意识到组建幸福和谐的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珍贵。
第五步:评比和点评教师从学生的议论文章中选取优秀的,组织学生进行评比和点评,从整体上审视学生的写作水平,积极鼓励,引导学生不断提高。
写作指导课——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一、教案背景教材:《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二、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作文设有四个单元,分别是《缘情析理学习写得深刻》、《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都是针对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设立的,旨在训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文章写得“言之有物,持之有据”,写得感人,写得动人。
三、教学(学习)目标与重难点教学(学习)目标1、学生要在积累材料的基础上,学会把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出来,并恰当地运用到文章里去。
2、学生要具备就一个想法,写出内容充实的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3、学生要养成多观察、多联系、多思考的良好思维习惯。
4、利用辩论形式,学生在听、说、读、写四方面得到训练与提高。
教学重点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父子协议“事例的分析,训练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就此,不断挖掘材料所关涉的家庭、社会、乃至时代等背景因素,做好辩证分析,充分论证。
教学难点通过辩论使学生思考问题避免单一化,多观察、多联系,使观点更准确更现实更有说服力。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二学生刚刚熟悉议论文的写作,对议论文的基本结构相对掌握的好些,但对材料的挖掘比较欠缺,认识肤浅,观点多是或是或非的单一判断,缺少结合背景因素深度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作文往往写得简单、枯燥,毫无生气。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案例依据高考考纲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意实际操作和学生可接受性特点,采用辩论的方式,配合互联网相关信息,让学生在启发、合作、探究中,我手写我心,快乐作文,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六、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多媒体七、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概念内涵《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提出问题思考:本诗写了读书的感受是什么?怎样得出的感悟?参考答案:不断的更新知识,才会不断的有新收获。
提出疑问,然后回答。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教案标题: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亲情的重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写出充实、有深度的文章。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促进互相学习和成长。
教学重点:1. 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多媒体设备、学生手册、教学素材(包括相关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笔记、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论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
2. 提问:你觉得亲情对你的成长和学习有什么影响?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亲情的重要性。
2. 教师讲解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如使用比喻、描写细节等,使文章更加充实和生动。
步骤三:合作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讨论亲情的重要性和自己的亲情经历。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小组成员的观点和亲情故事。
步骤四:写作实践(20分钟)1. 学生根据自己的亲情经历和小组讨论的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
2.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写作指导和范文进行写作。
步骤五:展示和反馈(10分钟)1. 学生可以选择朗读自己的文章或将其展示在黑板上。
2. 教师和同学对每篇文章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步骤六: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笔记,总结写作技巧和表达方法。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学校刊物上,与更多人分享亲情的故事。
2. 学生可以采访家长或其他亲人,了解更多关于亲情的故事,并进行写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写出充实、有深度的文章。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习作目标】1.用真挚的心灵感悟亲情,挖掘亲情。
2.运用动人的语言描写亲情,捕捉丰富的细节表现亲情。
【写作指津】人生一世,亲情、友情、爱情三者缺一,已为遗憾;三者缺二,实为可怜;三者皆缺,活而如亡!--刘心武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心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故强笑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庄子你要仔细观察身边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哪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
……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
--老舍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
--冈察洛夫【范文揣摩】妈妈乔典运她是一位极普通的农村大娘,没有过轰轰烈烈的业绩,连救助别人的好事也很少做过。
她太穷了,实在无力去接济别人,只能陪着流眼泪的人流眼泪。
每逢有人讲自己如何英雄如何舍己为人时,她就会想起某年某月某日,一个要饭的'来到自己门口,锅里没有一口饭,屋里没有一把米,没有打发人家。
想起这些她就脸红、叹气,觉得自己活得不像个人。
村里人可不这样看她,都说只有她才是个真善人。
吃食堂时,大家选她打饭,掌握勺叉。
一天三两二两粮食,有时一两半两,分成三顿,又分到每勺里能有几粒糁子?掌勺的要想对你好,从锅里猛地捞一勺,便稠的多稀的少,不管别人死不死保你活着。
要想坑你,从上面给你撇一勺,便全是清水没有稠的,别人活不活保你得死。
她不,不论给谁打饭,打之前都要先把锅咕咚咕咚搅搅,搅匀了再打,人们喝到碗底比比,沉在下面的糁子都差不多。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技法指导与运用,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方法,写出有血有肉、打动人心的亲情作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互动探讨,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悟亲情的魅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描写中感悟亲情,做一个珍惜身边亲情的人。
教学重难点掌握亲情类作文基本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喻亲情,导入课题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亲情、友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请同学们用引用或者比喻的方法描绘亲情。
示例:亲情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牵挂;亲情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亲情是人类情感树上最绚丽的一朵鲜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亲情、讴歌亲情,并掌握写作亲情类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从而让我们的心灵充满感动,让我们的文字更加灵动。
二、品亲情,进入情境
亲情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心感受,人间处处充满爱。
下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请同学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1、你能用一句话描述图片中的亲情吗?
示例:亲情是在你迷了眼时,父亲为你轻轻的擦拭;亲情是摇摇晃晃的单车背后那一双宽大的手掌;亲情是两代人永远无法理解的争吵不休;亲情是面对父亲的嗔怪时我的执拗和无动于衷。
2、感受视频中的动情点:这段视频表现的是父女亲情,其中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最深刻呢?它为什么会让你感动?
提示:视频中共五个镜头,均有各自的动情点,可以根据各人的生活经历寻找不同的共鸣之处。
三、说亲情,敞开心扉
刚才我们所看的这些都是别人的亲情故事,下面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最让你感动、最难以忘怀的一些亲情片断,分享属于你自己的亲情故事,这些有关于亲情的细节片段不一定都是和谐温馨的,也可能是心酸、矛盾、煎熬、忧伤的。
四、释亲情,掌握技法
1、课堂演练:我们生活中与父母、与亲人朝夕相处,也有许多小事情,小细节,你能不能从大量的生活琐事中将素材筛选一下,比较一下,定格住,并将它细致地生动地描写出来呢?请写出最能表现你与父母或其他亲人情感的那个片段。
学生互评:请两三位同学读自己的写作片段,请三四位同学谈对哪位同学写作片段印象最为深刻。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给人印象不深刻的原因:①事件和细节选择不当,不够典型,千篇一律。
有些学生写父母都写雨中父母给自己送伞,母亲照顾病中的自己;写老师都写深夜备课,带病上课,资助困难学生等等。
②细节选择恰当,但不能引起读者共鸣,原因是通篇为叙述性语言,过于概括,用词不具体,缺少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2、技法探讨。
片断一:《我的哑巴母亲》。
片断二:《我的母亲》。
阅读以上两个片断,找出片断中哪些语句最让你感动?并谈谈打动你的原因。
教师总结:①善于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细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对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手法;细节描写往往会渗透到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景物描写之中;使
用手法的原则必须符合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细节描写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在亲情作文中,细节更能突显主题,打动人心。
②写真人真事,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
③由小事见真情。
④善用修辞,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⑤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
3、技法学习。
回看视频,仔细观察,师生共同讨论视频中使用的描写方法。
神态描写:接女儿放学时得意、自豪的眼神,女儿对爸爸仰慕、幸福的微笑。
动作描写:灯下,父亲为女儿缝补衣服。
心理描写:早晨女儿去幼儿园时,父女分别的场景。
特意细化、拉长的女儿的哭声,让父亲心如刀割。
环境描写:落叶被摩托车卷起烘托出父女的幸福;窗外大雪纷飞烘托了父女生活的不易和父亲对女儿的付出。
侧面描写:父亲骑摩托车接女儿,同学们羡慕的目光,张大的嘴巴。
细节描写:包括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小结:导演和演员在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环境等细节方面花费心思和时间,让我们感受到了质朴、真实、浓浓的父女真情。
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往往胜过千言万语,哑巴孩子秋霞,没有说一句话,一个紧紧的拥抱,就让我们落泪。
这就是描写的力量。
五、写亲情,学以致用
1、以“亲情”为话题,运用所学的方法写一个让你感动、令你难忘的场面,感情要真挚,描写要细腻,文笔要生动。
示例1:心理描写: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
放学后爸爸来接我,因为谎称不知成绩一事,我双手不知该放到何处,短短的十分钟路程竟是那么煎熬。
示例2:动作描写:我喝药时不小心将杯子打碎了。
妈妈不断数落我,可是手却去捡拾地上的碎片。
示例3:肖像描写:我发现爸爸今天显得特别年轻,和平时判若两人,喜滋滋的,嘴里哼着轻快的歌,似乎遇见了什么高兴事。
示例4:环境描写:深夜了,窗外寒风呼啸。
我伏在窗前写作业,姥姥依然在强打精神看书陪我。
示例5:多种描写并用:喝药成为每天最煎熬的时刻。
看着碗里的黑色药汤,我嗓子里似乎已经有东西往外涌了。
我努力将它压着再压着,克制着再克制着。
不管了,心一横,闭上眼,咕咚咕咚。
我的嘴要咧成八瓣了,胃里翻江蹈海似的痛苦。
手再也不愿触碰药碗一下,而他似乎要对我的嫌弃发出强烈的反抗,翻身滚落下来,碎碎地散落一地。
我一怔,暂时忘记他带给我的苦难,不禁佩服起他高傲与不屈的精神。
紧接着,当然是母亲急促的脚步声和那比今日这悲剧的碗还碎的碎碎念:“小祖宗,喝个药都能把碗碎了,你还能干什么呀?!手伤着没?脚没事吧?”说着,她俯身去拾地上的碎片。
我也赶忙蹲下帮忙,妈妈挡住我的手,把我推一推,语气和缓下来:“沙发上歇着吧,我来。
”
妈妈小心地捡着,忽然,她手一抖,快速抽回,放到嘴边吮吸。
她眉头微微一锁,却又立刻舒展开了,许是怕我发现,又装作没事似的继续捡着。
2、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分享同学们之间的亲情,探索出了如何使文章写得充实丰盈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亲情藏在你身边,多一点感性,少一点机械;多一点抒情,少一点直白;只要我们用心灵去体味,用笔端去表达,用行动去回报,亲情总会相伴你左右。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
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赶紧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满分……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
——毕淑敏《孝心无价》
3、作文:泰戈尔说:“你不必采鲜花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会继续开放。
”同学们,我们要且行且珍惜,不断采撷生命中的亲情之花,尽情倾听那花开的声音。
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运用今天学习的描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