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359.00 KB
- 文档页数:67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和发展16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英国早期的银行是在金匠业的基础上产生的.清政府于1897年在沪成立中国通商银行,标志着中国现代银行的产生。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作用{看书}或论述或选择性质:以追求利润为目标,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定义:我国商银法规定,商业银行是依照本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金融管理当局和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1)信用中介.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的基础上产生的。
4)金融服务。
三.商业银行组合结构(选择)外部组织形式:1)单一银行制,又叫独家银行制,不设或限设分支机构。
2)分行制(总行制,总管理处制),在本地及国内外普遍设立分支机构。
3)银行控股公司制,指由一个集团成立股权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的银行。
内部组织结构:1)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3)各种常设委员会4)监事会5)行长或总经理,行政主管,是银行内部的行政主管。
6)总稽核7)业务和职能部门8)分支机构,业务经营体系的基层单位.商业银行的内部组织结构,以股份制形式为例可分为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
四.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内容及原则:政府对银行业的监管要以谨慎监管为原则,即”CAMEL"骆驼原则。
C代表资本,建立国际上共同的资本标准.A代表资产,资产品质是一个关注的问题,监管人员对银行的未清偿贷款和贷款的担保进行仔细审核。
M代表管理,E代表收益,银行的盈利能力主要由银行的资产收益率和资本的受利率来衡量.L代表清偿能力,用来衡量银行满足提款和借款需求而又不必出售其资产的能力.各国对银行业进行监管时的主要内容:1)银行业的准入,规定最低注册资本.2)银行资本的充足性,按《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比率对商业银行进行资本监管。
大一金融学商业银行知识点商业银行是指以存款为基础,开展贷款业务、保管业务、结算业务等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在金融学中,商业银行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众多的知识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一金融学中与商业银行相关的知识点。
一、商业银行的定义及功能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吸收储户存款、发放贷款、提供支付结算服务等。
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利差(即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来实现盈利,同时也是一种风险中介机构,承担着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与发展商业银行的产生源于古代的各种信用机构,如古代的钱庄、兑现铺等。
随着现代银行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形态逐渐变得多样化,从传统意义上的银行业务拓展至投资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等领域。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经营模式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一般包括董事会、监事会、行长和各类业务部门。
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传统模式和创新模式两种,其中传统模式包括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等,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
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需要面对各种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为了有效管理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测等环节。
五、商业银行与经济发展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通过贷款支持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商业银行还参与金融市场,推动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
六、商业银行的监管与治理商业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需要受到严格的监管与治理。
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状况等进行监督,以确保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行。
七、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中的地位与作用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们通过国际贷款、国际支付等业务形式参与国际金融市场。
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也为实体经济的全球化提供了资金支持。
八、商业银行的创新与发展趋势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商业银行也呈现出创新的趋势。
商业银行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核心机构,扮演着促进经济发展、促进资源配置的重要角色。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的货币兑换到现代的数字化金融服务,其变革和创新不断推动着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制度的产生商业银行制度的核心是货币的储蓄、发行和支付功能。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商业银行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金融活动。
古代商业活动中,人们开始使用银元和纸币来进行交易,商业银行随之产生。
最早的商业银行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宋代、元代和明代,如钱庄和票号等。
在欧洲,商业银行的发展成型较晚,主要集中在文艺复兴时期。
商业银行的出现推动了金融活动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
商业银行制度的产生主要受到了两方面的推动因素。
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需要更加便利的支付和储蓄手段;另一方面是政府推动金融改革,规范货币发行和流通,维护金融秩序。
二、商业银行制度的发展商业银行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银行到现代银行的演变。
传统银行主要依靠存款和贷款业务来获得收入。
它们从事的业务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为个人和企业提供基本的储蓄和贷款服务,并提供简单的付款和结算功能。
传统银行的风险控制和监管相对简单,也没有现代银行那样复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需求的增加,商业银行不得不适应新的挑战和机遇。
现代银行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金融创新:现代银行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如信用卡、电子支付、网络银行等,这些创新为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2. 跨国化发展: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商业银行开始跨国运营,建立国际业务网络。
跨国银行的兴起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金融支持,同时也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
3. 金融科技的革新:现代银行业通过金融科技的运用,改变了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
例如,移动银行和在线银行的兴起,使得客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金融操作,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现代银行制度的产生和发展银行作为现代金融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担负着资金中介、信用创造和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角度回顾现代银行制度的起源,探讨其发展过程,并分析其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
1. 制度起源历史现代银行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真正的银行制度出现在中世纪欧洲。
当时的银行主要是以信用业务为主,通过托付存款、发行兑付票据等方式,为商业贸易活动提供便利。
其中,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银行、威尼斯银行等最为著名。
这些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渐形成了现代银行的雏形。
随着工商业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现代银行制度开始逐渐建立起来。
英国的金融革命以及荷兰、法国等国家的相关改革推动了银行业的发展。
伴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推进,银行不仅为工商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还开始扩展贷款、支付结算和货币发行等业务。
2. 制度发展进程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本位货币制度的建立催生了现代银行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工商业规模的扩大和全球化贸易的增多,银行业开始迈向大规模和全球化发展。
此时的银行机构多样化,银行业务也趋于细分,从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到国际金融机构等相继涌现。
特别是20世纪末以来,金融创新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现代银行制度的发展。
电子支付、网上银行、移动银行等新兴业务的出现,使得银行业务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金融衍生品、资产证券化等新兴金融工具的应用,为银行业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拓展空间。
3. 对经济社会的重要意义现代银行制度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银行作为信息中介机构,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经济指标和市场信息,为经济的合理运行提供支持。
其次,现代银行制度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银行通过对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也为就业创造了大量岗位。
现代银行的起源现代商业银行的最初形式是资本主义商业银行,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劳动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一些手工场主同城市富商、银行家一起形成新的阶级——资产阶级。
由于封建主义银行贷款具有高利贷的性质,年利率平均在20%~30%,严重阻碍着社会闲置资本向产业资本的转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一定阶段,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银行。
早期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政府等一批特权阶层而非工商业,新兴的资产阶级工商业无法得到足够的信用支持,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大量的为组织资本主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资本。
因此,新兴的资产阶级迫切需要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银行。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客观上要求按照资本主义经营原则组织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商业银行资本主义商业银行的产生,基本上通过两种途径:一是旧的高利贷性质的银行逐渐适应新的经济条件,演变为资本主义银行。
在西欧,由金匠业演化而来的旧式银行,主要是通过这一途径缓慢地转化为资本主义银行。
另一途径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按照资本主义原则组织的股份制银行,这一途径是主要的。
这一建立资本主义银行的历史过程,在最早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表现得尤其明显。
1694年,在政府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资本主义股份制的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
它的出现,宣告了高利贷性质的银行业在社会信用领域垄断地位的结束,标志着资本主义现代银行制度开始形成以及商业银行的产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英格兰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鼻祖。
继英格兰银行之后,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成立了商业银行。
从此,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
商业银行的产生→货币经营业现代商业银行的形成1.旧式高利贷性质的银行转化为资本主义银行→威尼斯银行2。
根据资本主义原则组建股份制银行,这是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英格兰银行▪从历史上看,近代银行起源于意大利.1272年意大利弗罗伦萨出现了巴尔迪银行,1310年设立佩鲁齐银行,1397年麦迪西银行成立,并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控制了整个意大利的银行业→富裕家庭为经商方便设立的私人银行1580年近代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金融机构-威尼斯银行的产生,特征:利率较高,主要贷款对象为政府.英国银行起源于为顾客保管金银的金匠(金匠业)➢现代银行的发展是在英国。
英国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吸收短期存款和为商业企业融通短期资金。
因此,英国将银行称为商业银行。
➢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它的建立标志着资本主义现代银行体系的开始.➢中国的银行业是从明清时代开始的。
1845年,英国人在中国开办了第一家新式银行-丽如银行,1848年改为东方银行。
1897年5月27日,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商业银行业的开始。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尽管各国商业银行产生的条件不同,称谓也不一样,但发展基本遵循两种传统:▪以英国为代表的传统模式→分业经营▪以德国为代表的综合模式→混业经营1.英国模式:融通短期资金模式→以短为主、强调流动性▪特点:银行贷款主要集中于短期商业性贷款→自偿性优点:1。
自偿性贷款偿还期限短,流动性强,可以保证银行资金安全2.自偿性贷款是根据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发放的,不会造成货币和信用膨胀缺点:业务发展受限成因⏹企业:英国资本市场发达,企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资本市场筹集;工业革命初期,企业生产设备简单,长期资本需求较少,银行贷款主要用于商品周转过程中的临时性短期贷款.⏹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活期存款,信用创造能力有限,为保证经营安全,不愿意提供长期贷款。
2。
德国模式:综合银行模式→以全为主、强调效率⏹特点:商业银行除了提供短期商业性贷款外,还提供长期贷款,甚至直接投资于企业股票与债券、替公司包销证券、参与企业决策与发展、并向企业提供合并与兼并所需要的财务支持和财务咨询等投资银行服务⏹优点:业务全面、作用发挥充分▪局限性:1.银行业务范围过于广泛,在经营管理和资金流动性方面易于出问题,加大了银行风险;2.银行对企业的直接投资,会导致银行势力的过份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