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大气层
- 格式:ppt
- 大小:4.38 MB
- 文档页数:26
高一地理地球的大气知识点地球的大气层是指环绕地球的气体层,由不同密度、温度和气候特征的气体构成。
了解地球的大气层对于我们理解天气变化、环境污染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球相互作用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一地理课程中的地球的大气知识点。
一、大气的组成地球的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氩气、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比最大,约为78%,氧气占约21%。
其他微量气体如氩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相对较小。
二、大气层的分层结构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地球表面往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跃层、热层和外层。
每一层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1. 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至约10-15公里的高度,是地球上的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
这里的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逐渐降低。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方,高度约为10-50公里。
这一层中的空气极少发生垂直运动,风向主要是水平方向流动。
平流层的温度由于臭氧层的存在而逐渐上升。
3. 跃层:跃层位于平流层和热层之间,高度约为50-80公里。
这一层中的空气温度随着高度的上升而增加,同时空气密度逐渐减小。
4. 热层:热层位于80公里以上,空气稀薄且温度急剧上升。
这一层中的气体离开地球表面并散布到太空中。
5. 外层:外层位于热层之上,它是指大气层与太空之间的过渡区域。
这一层中的气体可以随着太阳风的影响而受到剥离。
三、大气环流系统大气环流系统是指地球上一系列持续的气流运动,包括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和局地尺度的局地风系。
大气环流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1. 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全球尺度的大气环流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环流带: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附近,由于太阳辐射热量较大,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
而副热带高压带位于赤道低压带和极地低压带之间,由于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带。
极地低压带位于极地附近,由于较低的温度和较弱的太阳辐射,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带。
了解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周围的气体层,它对地球的生物和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地球的大气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生态系统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本文将从大气层的组成、结构以及功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气层的组成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和稀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和氧气占据了大气层的绝大部分,分别约占78%和21%。
水蒸气的含量相对较少,但对于地球的水循环和天气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稀有气体如氩、氦等含量较低,但它们具有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
二、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跳跃层和外层大气。
对流层位于地壳以上,是大气层中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
这个地区的温度递减,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个层次。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这里的风速较快,温度递增。
跳跃层是指位于平流层和外层大气之间的转变区域,温度在此区域中发生突变。
外层大气则包括热层和电离层。
三、大气层的功能大气层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
首先,大气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起到屏蔽紫外线的作用,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其次,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能够吸收地球表面辐射的热量,使地球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另外,大气层还能够影响气候变化和天气现象的产生。
不同的气流和压力系统导致了风、云、降水等天气现象的产生。
四、地球大气层的变化近年来,地球大气层的变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如二氧化碳的增加,导致了地球气候的变化。
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现象是这种变化的结果。
此外,大气层的臭氧层遭受到破坏,臭氧空洞的出现对地球的紫外线辐射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些变化对于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都带来了挑战。
五、保护地球大气层的重要性保护地球大气层是人类和全球环境的责任。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倡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生活方式是保护大气层的重要举措。
此外,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也是重要的途径。
大气层的种类与特点1.引言地球的大气层是地球表面周围的一层气体,它起着保护地球和支持生命的重要作用。
大气层可以根据其温度变化和组成气体的密度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大气层的种类与特点,以便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大气环境。
2.对流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的最底层,从地球表面到海拔约12公里处。
该层中含有大部分的空气质量,并且大气压力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减小。
对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被地表吸收和散发。
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如云、降水和风等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3.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从海拔12公里到50公里。
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
这是由于平流层之上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量。
平流层的气压非常稀薄,几乎没有大气压力。
由于没有天气现象的发生,平流层通常是飞行器和卫星的活动区域。
4.臭氧层臭氧层是平流层中的一个特殊区域,位于海拔15公里到50公里之间。
它含有高浓度的臭氧分子,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这对地球上的生物非常重要,因为紫外线可以对DNA 和细胞造成损伤。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化学物质的排放,臭氧层正在逐渐破坏。
因此,保护臭氧层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5.中间层中间层是大气层的第三个主要层次,从海拔50公里到80公里。
在这一层中,温度再次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由于大气压力很低,几乎没有空气分子存在,所以这一层非常稀薄。
中间层是流行于夜间的“夜光”现象的发生地,这些现象是由太阳辐射和大气层中的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
6.热层热层位于大气层的最上部,从海拔80公里到几百公里。
在这一层中,温度开始急剧上升,达到数千摄氏度。
这是因为热层受到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在这个高度上,太阳的辐射能量变得强烈。
热层是流行于夜间的“流星雨”现象的发生地,这些现象是由小行星或流星体穿过大气层并燃烧而产生的。
7.结论大气层是地球上支持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是大气层?一、大气层的定义与特征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包围层,由各种气体组成。
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适宜的气候环境。
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和少量的其他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据了大气层的约78%,氧气约占21%。
其次,大气层根据温度的垂直变化可划分为不同的动力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在不同的动力层中,温度、气压、湿度和密度都有所不同。
例如,对流层是我们所处的最底层,温度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减小,而平流层则是大气层中的最低温层。
二、大气层的重要作用1. 保护作用:大气层能够过滤掉部分太阳辐射,使得地球的表面温度适宜生命存活。
大气层还能吸收和散射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并使之达到适宜生物体的强度。
这就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辐射的伤害。
2. 保持水循环:大气层中的水分子可以通过蒸发、凝结和降水等过程,参与地球的水循环。
水循环对维持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和气候非常重要。
3. 形成气候:大气层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参数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地球的气候。
通过大气层的混合作用,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气候带,使得地球上有酷寒的极地、温暖的热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
4. 阻止小行星撞击:大气层对小行星和陨石的进入地球表面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当小行星进入大气层时,会因空气的阻力而产生摩擦,导致小行星燃烧或破碎,减小了撞击地球的危险。
三、大气层对环境的影响1. 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反射的热能,形成温室效应。
适量的温室效应是维持地球温暖的关键,但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诸多环境问题。
2. 大气污染:大气层中的颗粒物和气体排放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会导致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空气质量和生物多样性。
3. 空气流动:大气层中的气流运动对全球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空气流动通过强大的对流运动、平流系统和风等方式,将能量和物质在地球各地传递和分布,维持了地球上的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1.介绍大气层的概念和重要性地球的大气层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它起到了许多重要的保护作用。
大气层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它不仅提供了我们呼吸所需的氧气,还保持了适宜的温度,并阻挡了来自太空的有害辐射和小陨石。
2.大气层的层次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最靠近地球表面的是对流层,它是最薄的一层,其中发生了大部分的天气现象。
对流层之上是平流层,这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层次,大部分飞机和无人机在这个层次中飞行。
再往上是臭氧层,它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最外面的是热层,这是最稀薄的一层,它与太空相接触。
3.大气层的保护作用大气层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保护作用,使得地球能够成为宜居的行星。
首先,大气层中的氧气使我们能够呼吸。
氧气是动物和人类身体所需的关键成分,没有它我们将无法生存。
其次,大气层还保持了适宜的温度范围,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可以生存和繁衍。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起到了保温的作用,防止地球过热或过冷。
此外,大气层还能屏蔽来自太空的有害辐射。
太阳释放出的紫外线辐射对生命有害,但臭氧层能够吸收大部分这些辐射,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伤害。
如果没有臭氧层,地球上的生物将面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皮肤癌和免疫系统受损。
此外,大气层还能阻挡小陨石和宇宙尘埃进入地球表面。
当这些物体穿过大气层时,由于摩擦和热量的作用,它们会在大气层中燃烧并消失。
这种保护机制使得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来自太空的威胁。
4.大气层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尽管大气层对地球和生物的保护至关重要,但人类的活动对大气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人类的工业活动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导致全球变暖。
这种温室效应破坏了大气层的平衡,使地球变得越来越热。
此外,人类活动还导致了大气层中臭氧层的破坏,臭氧空洞的形成使得更多的紫外线辐射进入地球。
为了保护大气层,减缓气候变化和防止臭氧层进一步破坏,国际社会已经采取了许多行动。
大气层是什么大气层指的是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它起到多种重要的功能,包括保护地球表面生物免受宇宙射线的辐射、调节地球的温度、参与水循环等。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大气层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
一、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层主要由气体组成,包括氮气、氧气、氩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氮气是大气层中最主要的组成气体,占比约为78%。
氧气占约21%,是维持生物生命所必需的气体。
氩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则以较小的浓度存在。
二、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四个主要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特征。
1. 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空约10至15公里,它是大气层中最接近地球的一层。
对流层内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大气中的水分蒸发和冷却导致的。
对流层是地球上大部分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包括风、云、降水等。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方,高度约为50至55公里。
在平流层中,气温逐渐上升直至达到平流圈顶,这是因为该层吸收了太阳辐射。
平流层相对较稳定,飞行器常常选择在这一层进行长距离飞行。
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范围在55至80公里之间。
中间层中气温逐渐下降,同时气压也开始降低。
该层的气压达到质子电离的水平,因此中间层也被称为电离层。
4. 外层外层位于地球大气层的最外层,高度超过100公里。
外层主要由稀薄的气体和高能粒子组成,是太空的开始。
三、大气层的功能大气层在地球生态系统和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1. 保护作用大气层能够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保护地球表面生物免受有害辐射的伤害。
紫外线辐射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都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大气层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
2. 温室效应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释放的热量,并阻止部分热量逃逸至太空,从而使地球温暖。
然而,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引发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问题。
3. 参与水循环大气层中的水蒸气是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层是地球围绕在其外围的一层气体环境,保护着地球上的生命物种。
它由不同的气体组成,起到保持适宜的温度、阻挡宇宙射线和保护地球表面免受陨石撞击等多种功能。
本文将介绍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层次结构以及其重要的功能。
组成地球大气层主要由以下几种气体组成:1.氮气(N₂):占据大气层近80%的比例,它是地球大气层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
2.氧气(O₂):占据大气层约20%的比例,是地球上生命所必需的气体。
3.氩气(Ar):占据大气层约0.93%的比例,是稀有气体之一。
4.二氧化碳(CO₂):占据大气层的0.04%左右,它在温室效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大气层中还含有一小部分的水蒸气和其他稀有气体,如氦、氖、氙、氪等。
层次结构地球大气层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从地球表面开始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每个层次的特征和功能略有不同。
1.对流层:高度约为16公里,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这一层主要发生气象现象,如云层、降水和天气变化等。
2.平流层:高度约为50公里,它是对流层上面的一层。
在这一层中,温度逐渐上升。
平流层中的气流较为平稳,垂直方向上的运动较弱。
3.中间层:高度约为85公里,它是平流层上面的一层。
在这一层中,温度再次开始下降。
中间层中的气流较强,同时还存在一些电离现象。
4.热层:高度约为500公里,它是中间层上面的一层。
在这一层中,温度明显上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电离现象。
这一层中的气体开始向太空扩散。
5.外层:位于热层上面,延伸至太空。
这一层中的气体密度极低,几乎接近真空。
它与宇宙空间相连,不再受到地球引力的束缚。
功能地球大气层具有多种重要的功能,其中包括:1.保持适宜的温度:地球大气层能够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并将热量分布到地球表面。
同时,它还能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过量辐射到宇宙空间,从而保持地球表面的适宜温度。
2.保护免受宇宙射线:地球大气层能够吸收和散射宇宙射线,避免宇宙射线直接射向地球表面。
地球的大气层地球的大气层是地球周围的一层气体,它是地球表面吸引力不足而不容易逸出的轻气体分子组成的。
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78%)、氧气(21%)和少量的稀有气体如氩气、氖气、氦气和氙气等组成。
大气层主要分为四层,即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和臭氧层。
下面将为您详细介绍地球的大气层。
首先是对流层。
对流层是地球最底层的大气层,从地球表面延伸约10-15公里到对流层顶部。
对流层中的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地球表面向上散发出的热量使空气加热并形成对流。
在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如云、降水和风等主要发生在此。
接下来是平流层。
平流层的温度基本保持不变,大约从对流层的顶部开始,延伸到约50公里的高度。
平流层中的空气层次分明、稳定,并且在这里飞行的飞机和火箭能够更加容易地保持平稳飞行,因为没有剧烈的气流和天气变化。
然后是同温层。
同温层从平流层开始,延伸到约85公里的高度。
在这个层次中,温度逐渐升高,直到达到最高点,此后温度就不再上升。
同温层对于地球大气层的辐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地球表面的热量保持相对稳定。
最后是臭氧层。
臭氧层位于大约10-50公里的高度之间,是地球大气层中含有臭氧气体的层次。
臭氧层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臭氧层可以过滤掉太阳紫外线中的大部分有害辐射,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除了这四层之外,还有一些较为稀薄的层次,如热层、电离层和磁层等。
热层位于臭氧层之上,它是因为太阳辐射引起的空气温度急剧升高的区域。
电离层则由和电离分子组成并能引起无线电波反射的区域。
磁层是由地球磁场所形成的,它能够屏蔽来自太阳风的宇宙射线。
地球的大气层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气候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气层中的气体不仅提供了生命所需的氧气,还调节了地球的温度,形成了气候。
大气层还能吸收和散射天体射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地球大气层正在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地理知识点地球的大气层地理知识点:地球的大气层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被包裹在一个称为大气层的薄薄的气体包围之中。
这个大气层为地球提供了许多关键的功能,包括保护生物、调节气候和维持能源平衡。
本文将探讨地球的大气层的组成、结构和作用。
一、大气层的组成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气体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氮气占据大气层的78%左右,氧气占据21%左右,其他气体如氩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只占极小比例。
这些气体的比例在大气层不同高度上会有一定变化。
二、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可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有着独特的特征和功能。
1. 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空约10-15千米的范围内。
这是最接近地面的一层,也是最薄的一层。
大部分的天气现象,如云、降雨和风,都发生在对流层。
这一层的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5-50千米。
在平流层,空气流动比较平缓且水平。
飞机和气球通常在这一层中飞行。
与对流层不同,平流层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这是因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从50-85千米。
这一层中的气体非常稀薄,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吸收,因此温度再次下降。
4. 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高度从85千米到几百千米。
在这一层中,温度开始上升,最高可达数千摄氏度。
此层含有大量的离子和自由电子,使得电波能够被反射和传播。
三、大气层的作用大气层对地球和地球上的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保护层大气层像一个保护盾,能够阻挡和吸收来自太空的大部分宇宙射线、陨石和过多的太阳辐射,以保持地球表面的相对稳定和适宜的生存条件。
2. 调节气候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形成云,并通过水循环引导降雨。
这些降水在地球表面形成江河湖海,调节了地球的温度和气候分布。
3. 维持能源平衡大气层对太阳辐射起着筛选和吸收的作用,使得地球上的能量得以平衡。
它们反射部分太阳光线,避免地球过热,并吸收剩余的能量以维持地球的温度。
深入了解地球的大气层结构地球的大气层结构是指地球上空的气体层次分布。
它由不同的层次组成,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
深入了解地球的大气层结构对于我们理解气候变化、天气现象以及生物生存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层次划分以及各层的特征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地球的大气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
其中,氮气占据大气的78%,氧气占据21%,其他气体如氩气、氦气、氖气等占据剩余的1%。
此外,大气中还含有微量的臭氧、甲烷等气体。
这些气体的组成对于地球的气候和生物生存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地球大气层的层次划分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根据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地球表面向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每个层次的特征和功能不同。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的最底层,从地球表面向上延伸约10-15公里。
在对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气压也随之下降。
对流层中的气体通过对流运动形成了大气环流,这种环流使得热量和湿度得以分布和传递,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现象起着重要的作用。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0-50公里。
在平流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气压逐渐减小。
平流层中的气体以水平流动为主,形成了稳定的大气环流,这种环流对于飞行器的飞行和通信设备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为50-85公里。
在中间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气压逐渐减小。
中间层中的气体主要由臭氧组成,臭氧层的存在对于屏蔽地球上的紫外线辐射具有重要作用。
4. 热层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高度约为85-600公里。
在热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气压逐渐减小。
热层中的气体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形成了等离子体层,这种等离子体层对于无线电通信和卫星导航等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5. 外层外层位于热层之上,高度约为600公里以上。
什么是大气层大气层是地球上的一层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保护地球免受外部空间中辐射、陨石撞击等危害,并充当了地球大气系统“气膜”的角色。
那么,这个重要的大气层是由什么组成呢?让我们来探究下大气层的科普文章吧!大气层是由大量气体形成的、从地球表面向外渐变成淡的包裹层,大气层分为五层,分别是就近而言的由下而上的:对流层、假想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
1. 对流层:处于大气层最为低端的部分,其厚度为10公里左右,是大气层中气温和湿度变化最快的空间,也是大气重要成分水汽的主要存在地。
2. 假想层:主要包括副热带裂变层和寒带裂变层,水汽稀少,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负面梯度,均为涡旋性气流所组成。
3. 平流层:有许多硬性法则,包括南北流分界线、赤潮线和北极涡旋线。
4. 中间层:大气温度约为-50摄氏度,气温随高度呈一定程度降温,其特点是根据时间段,地理端,空间等变化而多变,其气压包裹层内氮气含量占总构成量的四分之三,主要成分为大气中的氧气。
5. 外层:的主要内容有高空电离层、亚电离层和氦气层等,其为彩虹和星星又照耀而成,是太阳辐射最大的层次。
大气层对地球拥有重要的、直接的作用,并具有多种作用,功能多样:1. 保护作用:大气层过滤太阳的紫外线、及高能的粒子射线,保护地球免受外部的空间破坏。
2. 温度控制作用:它运用太阳热、表面放射和地球自转,维持着地球的空间温度均匀的分布。
3. 水的回收作用:大气层发挥着对水循环的保护,控制着干旱和潮湿的发展,从而在循环中继续作用。
4.物质循环作用:指大气层中所有物质循环,其中重要的有水反复循环、氮磷元素循环、碳循环和氧化作用等。
随着研究发现,大气层与气候变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辐射平衡:当陆地和大气层的温度增加,大量的热量释放到大气层中,而海洋只会降低温度,从而破坏了大气层的辐射平衡。
2. 气溶胶效应:污染物和烟尘会进入大气层,造成气溶胶效应,并会对低层大气造成辐射的可见性影响。
大气层的结构和特征地球的大气层是围绕地球表面的气体层,由不同气体组成,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和特征。
它是地球保持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地球表面的温度调节、气候变化、风、云、天气等现象产生重要影响。
下面将对大气层的结构和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大气层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的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跳逸层和外大气。
1. 对流层(troposphere):对流层是地球表面最接近的一层大气,从地面到海拔8-15千米。
这一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逐渐下降,平均每上升1000米温度约下降6.4摄氏度。
这是由于地表吸收阳光热量后向上传递,导致该层处于不稳定状态,形成了大气运动所必须的对流环境。
在对流层中,多数的天气现象发生,如云、降水和风等。
2. 平流层(stratosphere):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大约为15-50千米。
与对流层不同,平流层的特点是随着高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上升,这是由于平流层中含有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
由于气温变化不大,大气运动较为缓慢,故此层中几乎没有天气现象发生。
3. 跳逸层(mesosphere):跳逸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为50-85千米。
这一层的特点是气温逐渐降低,高度升高时温度降低的速度比对流层更加急剧。
跳逸层中含有一些稀薄的氧气和氮气,同时也有一些光谱现象,如夜行云、流星等。
除了结构上的划分,大气层还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气温变化: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温度呈现复杂的变化规律。
而总体趋势是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地球表面吸收太阳辐射,通过对流、辐射和传导等方式向大气层传递能量,导致海拔较低的对流层较暖,而辐射和吸收气体的其他分子热量导致海拔较高的层次温度较低。
2.气压变化: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大气层的气体被地球引力束缚着,所以大气层的厚度和气压不断降低。
气压变化与海拔高度有关,随着海拔增加,气压越来越低。
3.流动与环流:大气层中的气体存在着复杂而有序的流动现象。
地球上的大气层课件地球大气层是指由地球表面向外延伸的气体包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等五个部分。
大气层对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课件将为您介绍地球大气层的组成、结构、功能和影响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一、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地球大气层的组成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氩气、氖气、氦气、甲烷、氧化亚氮、臭氧等多种气体,其中氮气和氧气占据了大气层的主要成分。
此外,大气层还包括微小颗粒物质,如尘埃、烟雾、花粉等,以及大气中的离子和分子。
二、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地球大气层的结构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五个部分。
其中对流层和平流层的高度较低,是人类活动和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域;臭氧层是保护地球免受紫外线伤害的重要层;中间层和热层则是大气层的高层部分,包括电离层和磁层等。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地球大气层最低的一层,高度大约为0至12公里,其中海平面的高度为0公里。
在对流层中,空气通过对流作用形成了温度、湿度和气压等差异,从而形成了天气和气候等现象。
对流层中的水蒸气是影响大气层能量平衡的重要因素。
2. 平流层平流层是对流层之上的一层,高度大约在12至50公里之间。
平流层中的空气不再通过对流作用进行混合,而是以水平流动的方式运动。
平流层中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这是由于平流层中的臭氧吸收了太阳紫外线辐射,产生了热量。
3. 臭氧层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层,高度大约在20至50公里之间。
臭氧层中含有大量的臭氧分子,这些分子能够吸收和反射太阳紫外线辐射,从而保护地球不受紫外线伤害。
然而,现代工业和交通的发展导致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使得地球面临着更多的紫外线辐射。
4. 中间层中间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层,高度大约在50至80公里之间。
中间层中的空气密度非常低,但仍存在着一些气体分子和离子。
中间层中的气体分子能够吸收太阳辐射并发生电离,形成了电离层。
5. 热层热层是地球大气层中最高的一层,高度大约在80至1000公里之间。
地球大气层1、对流层(1)从地面到大约10~16千米处(极地大约8~9千米,赤道15~18千米),是大气层的最底层。
(2)这一层分散了约整个大气的四分之三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量。
(3)大气的对流在这一层十分发达,气温随高度的下升而均匀下降,平均每上升米降低0.6℃,在11千米附近温度下降到-55℃。
(4)这层的顶部叫做对流层顶上,这里气温不再随其高度下降而减少,而是基本维持不变,就是一个很平衡的层次,对流层里的天气影响没这儿去。
这里经常晴空万里,能见度极高,空气稳定,非常适合喷气客气的飞行器。
2、平流层(1)从对流层顶上向上至55千米高空附近。
(2)这一层是地球大气中臭氧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在其下部,即在15~25千米高度上臭氧浓度最大,因而这一层又称臭氧层。
(3)平流层虽然水汽极少,天气现象比较少见,但随着气象火箭和卫星的升空,辨认出这一层的`气流等的变化与对流层中天气变化有著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3、中间层(1)从平流层顶上向上,也就从55千米至80千米这个范围被命名为中层大气,缩写中层。
(2)在这里,温度随高度而下降,大约在80千米左右达到最低点,约为-90℃。
人们一般把飞行高度达到80—千米的飞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气飞行的航天器。
4、热层(1)从中层大气向上到千米左右的范围。
之所以叫热层,是因为这层中的空气分子和离子直接吸收太阳紫外辐射能量,因而运动速度很快,和高温气体一样。
(2)这里空气极其浑浊,尽管热层顶上的气温可以超过℃(太阳比较宁静时)~℃(太阳活动频繁时),但实际上却显然不能深感热。
5、逃逸层(1)千米以上就是外大气层,这一层顶上也就是地球大气层的顶。
在这里地球的引力不大。
(2)再加上空气又特别稀薄,气体分子互相碰撞的机会很小,因此空气分子就像一颗颗微小的导弹一样高速地飞来飞去,一旦向上飞去,就会进入碰撞机会极小的区域,最后它将告别地球进入星际空间,所以外大气层被称为逃逸层。
(3)这一层温度极高,但近似于等温。
地球的大气层的定义和组成地球的大气层是环绕地球的气体层,它是地球与外层空间的过渡区域。
大气层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关键环境之一,它不仅提供了氧气和其他生命所需的气体,还起着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太阳辐射和小天体撞击的重要作用。
大气层的组成大气层主要由气体、悬浮颗粒和水汽组成。
根据气体的组成和浓度变化,大气层一般被分为几个主要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
1.对流层(Troposphere):这是地球上最接近地表的一层,大约高度为0‑12公里(0‑7.5英里)。
这个层次是大气层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中包含着约75%的大气质量。
气温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这是因为对流层受地表加热影响,空气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少。
2.平流层(Stratosphere):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大约为12‑50公里(7.5‑31英里)。
这个层次的特点是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这是由于平流层中含有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大部分太阳紫外线辐射,使得温度逐渐上升。
3.中间层(Mesosphere):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大约高度为50‑85公里(31‑53英里)。
在这个层次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再次逐渐下降。
中间层是流星燃烧和流星雨发生的地方,因为小型天体在进入大气层时会因空气摩擦而燃烧。
4.热层(Thermosphere):热层位于中间层之上,大约高度为85‑600公里(53‑372英里)。
这个层次的特点是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但由于气体的稀薄,实际上在这个层次中感觉不到明显的热量。
5.外层(Exosphere):外层是大气层与太空之间的过渡区域,高度超过600公里(372英里)。
它主要由稀薄的氢和氦气体组成,并且逐渐过渡到真空的太空环境中。
总结地球的大气层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气体包围物,包括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特征,如温度变化、气体成分等。
这些层次共同构成了地球的大气系统,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必要的气体和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