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识别系统概述
- 格式:pdf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19
静脉识别原理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它利用人体静脉血管的特征进行身份识别。
静脉识别技术具有高度安全性和准确性,因此在金融、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那么,静脉识别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我们将从静脉识别的原理入手,为大家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人体的静脉血管在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特征。
手指、手掌、掌指关节内侧等部位的静脉血管分布丰富,而且静脉血管的分布图案是稳定不变的。
这些特点使得静脉识别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用于个人身份的识别和验证。
静脉识别的原理主要是通过红外光线透射和反射成像技术来获取静脉血管的图像,然后对静脉血管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静脉血管的特征信息,最后与事先存储的模板进行比对,从而实现身份的识别和验证。
在获取静脉血管图像时,首先需要使用红外光线透射技术,通过皮肤组织的透射成像,获取静脉血管的图像。
然后,利用反射成像技术对静脉血管的图像进行增强和优化,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
接下来,对静脉血管图像进行分割和特征提取,提取静脉血管的形状、分布、密度等特征信息。
最后,将提取的特征信息与事先存储的静脉血管模板进行比对,通过比对算法计算相似度,从而完成身份的识别和验证。
静脉识别技术的原理简单清晰,但实际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光线干扰、手部位置不稳定、皮肤表面污垢等因素都会影响静脉图像的获取和识别效果。
因此,如何提高静脉图像的质量和稳定性,是静脉识别技术需要不断突破的技术难题。
总的来说,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安全、准确可靠的生物识别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红外光线透射和反射成像技术获取静脉血管图像,并通过特征提取和比对算法实现身份的识别和验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信静脉识别技术在未来会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静脉认证幼儿园管理系统一、系统原理静脉识别是利用静脉里的红血球在吸收了近红外线后形成的阴影进行图像识别的一种技术。
静脉识别系统便是通过红外线摄像头取得个人静脉分布图后与预先采集的静脉图像进行对比识别的系统。
(此处插入手掌静脉认证原理图。
)二、系统构成为了便于使用与维护,本系统只由主服务器与静脉认证终端两个部分构成,其中静脉认证终端部分由计算机与红外线摄像头组成。
服务器与认证终端之间通过宽带互联网进行连接。
(此处插入以服务器为中心的放射状系统结构图片。
)三、系统创新1、安全联动体系节点现有的出入管理系统不但功能单一,而且只能由使用单位进行管控,在出现突发情况时,并不能及时将信息告知外界,有可能因此而延误最佳的处置时机。
针对这一问题,静脉认证管理系统将学校、家庭、公安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有机地结合了在一起,成为社会安防体系的一个重要节点。
平时,静脉认证管理系统可以严格限制未经授权之人进入园区,避免出现诸如IC卡等标识物外借、遗失致使不法分子混入园区的情况,另外,只要接领人员通过系统认证,系统便会自动向家长发送短信,告知家长何人于何时进入园区接领其孩子,防止出现他人冒领的情况。
在出现突发情况时,保卫人员可以在数秒之内向校方所有人员、家长、公安部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发出告警信息,为校方赢得处置时间,及时获得外界力量的支援。
(此处插入以静脉认证管理系统为中心节点,幼儿园、家庭、公安部门、政府部门通过节点关联的图片。
)2、卫生管理监控平台除了可以作为安全联动体系的关键节点外,静脉认证管理系统还可以作为卫生部门、疾控中心进行疾病监控的平台。
家长直接通过管理系统为身体状况欠佳的孩子请病假,系统会自动统计生病人数与症状,卫生部门通过管理平台可实时获取各校幼儿的健康状况数据,及时通知校方采取措施,控制季节性疾病的爆发以及流行性疾病的传播,确保幼儿健康成长。
(此处插入以静脉认证管理系统为中心节点,幼儿园、家庭、公卫生部门通过节点关联的图片。
掌静脉识别原理范文掌静脉识别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近红外光线的透射和吸收来获取图像。
近红外光线穿过手掌肌肉和皮肤组织后,会被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吸收,而掌静脉则会反射出部分光线。
传感器会捕捉和记录这些反射光线的分布,形成一个高对比度的动态图像。
具体而言,掌静脉识别系统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照射光源:系统会通过近红外LED灯或激光器照射近红外光线到手掌上。
2.光线透射:照射到手掌的光线部分会经过组织透射,包括手掌皮肤、肌肉和静脉血液。
3.光线分布:经透射后的光线会被掌静脉反射,而手掌周围组织则会散射或吸收大部分光线。
传感器会记录和捕捉这些反射光线的分布。
4.图像生成:系统会根据记录的反射光线生成一幅高对比度的动态图像。
图像中的亮度和颜色区域表示了掌静脉和周围组织的差异。
5. 特征提取:系统会对生成的图像进行处理,提取出掌静脉的特征。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小波变换、Gabor滤波、方向滤波和纹理分析等。
6.特征匹配:提取到的特征将与事先建立的掌静脉数据库中的特征进行比对和匹配。
匹配算法通常采用的是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人工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法等。
7.身份认证:根据特征匹配结果,系统将确定该手掌静脉是否匹配数据库中的其中一特定身份。
如果匹配成功,则认证为该身份;如果匹配失败,则认证为非法用户。
相比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掌静脉识别具有以下优势:1.隐私性高:与指纹、声纹等识别技术相比,掌静脉识别可以在没有接触的情况下进行,避免了身体接触和生物样本采集的尴尬。
2.安全性高:掌静脉识别使用的波长范围较窄,光线透过的组织有限,再加上静脉图案本身的独特性,使得伪造和复制掌静脉特征非常困难。
3.鲁棒性强:掌静脉是一种内部生物特征,不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划痕和污渍等。
4.适应性广:相比指纹识别等技术,掌静脉识别对手部状态和皮肤表面的清洁程度要求相对较低,也不受年龄和性别的限制。
尽管掌静脉识别在科技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前景,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静脉识别主要技术特征静脉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红外生物识别技术,它是根据静脉血液中脱氧血色素吸收近红外线或人体辐射远红外线的特性,用相应波长范围的红外相机摄取手背(或指背、指腹、手掌、手腕)的静脉分布图,通过归一化、去噪等预处理后进行滤波增强与静脉纹路分割、细化修复,然后提取其特征,再与预先注册到数据库或储存在IC卡上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确定个人身份。
由于每个人的静脉分布图具备类似于指纹的唯一性且成年后持久不变的特点,所以它能够唯一确定一个人的身份。
此外,它具有其他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一、原理介绍静脉识别主要是利用静脉血管的结构来进行身份识别。
由于静脉纹络包含大量的特征信息,可以作为验证的对象。
手掌静脉识别的原理也是利用静脉血管与肌肉、骨骸之间对特定波长红外光不同的吸收特性来进行静脉血管造影,与手掌静脉识别的原理相同。
由于手掌较厚,红外光通常无法进行透射,因而只能采用反射造影法。
红外光照射在手背上,有静脉的部位吸收红外光反射暗淡,肌肉与骨路部位反射强烈,从而实现对静脉的造影。
静脉纹络在人体内部很难被伪造。
二、特征分析(一)活体识别用手背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获取的是手背静脉的图像特征,是手背活体时才存在的特征。
在该系统中,非活体的手背是得不到静脉图像特征的,因而无法识别,从而也就无法造假。
(二)内部特征用手背静脉进行身份认证时,获取的是手背内部的静脉图像特征,而不是手背表面的图像特征。
因此,不存在任何由于手背表面的损伤、磨损、干燥或太湿等带来的识别障碍。
(三)非接触性手背无须与设备接触,轻轻一放,即可完成识别。
这种方式没有手接触设备时的不卫生的问题以及手指表面特征可能被复制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井避免了被当作审查对象的心理不适,同时也不会因脏物污染后无法识别。
手掌静脉方式由于静脉位于手掌内部,气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以忽略不计,几乎适用于所有用户。
用户接受度好。
静脉识别技术工作原理和静脉识别厂商汇总分析静脉识别系统是一种识别安全性更高的生物识别技术,用血液中的血红素吸收红外光的原理,通过红外线CCD摄像头获取手指、手掌、手背静脉的图像,并从静脉分布图依据专用比对算法提取特征值,将静脉的数字图像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
当需要静脉识别时,静脉识别机器实时采取静脉图,提取特征值,再运用先进的滤波、图像二值化、细化手段对数字图像提取特征,同存储在主机中静脉特征值比对,从而对个人进行身份鉴定,确认身份。
静脉识别的概念和技术工作原理据了解,如今的静脉识别兼具四大特点:高度防伪、简便易用、快速识别及高度准确。
两个人静脉结构相同的几率是34亿分之一,因此可以说每个人静脉结构独一无二。
而且,这种内部信息不会受到皮肤破损程度、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更重要的是,静脉识别必须是活体识别,也就是说只有手指活体时才能进行静脉识别。
静脉如何被“探测”到?又是如何具有识别的唯一性呢?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哲南曾在采访中表示,静脉识别时利用的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吸收红外线的特质:“近红外光照射到手指或者手掌上时,手指或手掌皮下静脉中的血红蛋白相对于皮肤、肌肉等其他生理组织对近红外光的吸收率更高,因而呈现出黑白对比鲜明的图像模式。
”在近红外光的照射下,肌肉组织为浅色,血管则呈现深色,可以将血管结构反映得异常清晰。
相比传统的指纹识别对于手指湿度和指纹完整度的要求,静脉识别则不受手指是否潮湿、干净或者破损的影响,因为扫描的不是皮肤,而是皮肤下的静脉。
而且,静脉识别过程中不需要手指碰触到仪器。
“这一识别过程只需要一两秒钟就可以完成。
”孙哲南补充道。
目前,静脉识别集中在人体的手指、手掌和手背。
“之所以选择手部,是因为近红外光容易穿透皮肤对静脉结构进行成像。
”孙哲南解释道,“人体的其他部分静脉分布没有手部密集,而且相对而言成像也没那么方便。
”静脉识别的分类掌静脉识别掌静脉技术的原理是根据手掌血液中的血红素有吸收红外线光的特质,将具红外线感应度。
静脉识别技术解析静脉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红外生物识别技术,根据静脉血液中脱氧血色素吸收近红外线或人体辐射远红外线的特性,用相应波长范围的红外相机摄取手背(或指背、指腹等位置)的静脉分布图,通过预处理后进行滤波增强与静脉纹路分割、细化修复,然后提取其特征,与预先注册到数据库或储存在IC卡上的特征数据进行匹配以确定个人身份。
静脉识别分类静脉识别分为:指静脉识别和掌静脉识别,两者各有不同特性。
指静脉技术具有众多特点,包括高度防伪、高度准确、快速识别等,同时克服了传统指纹识别速度慢,手指有污渍或手指皮肤脱落时无法识别等缺点,提高了识别效率。
掌静脉由于保存及对比的静脉图像较多,识别速度方面较慢,但安全系数更高,由于手掌静脉使用方式是非接触式,它更加卫生,适合在公共场合使用。
静脉识别的优缺点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而言,静脉识别具有一些突出的优势翼火蛇总结的有:静脉识别利用的是个人内部生理特征,不会像指纹识别会受到指纹磨损的影响,同时也很难进行伪造,安全性高;血管特征相对于个人外部特征而言,更加容易识别;可以实现非接触式识别,不易受油污、水渍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当然静脉识别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或多或少对它的发展有一定的阻碍:静脉特征的永久性还没有得到证实,仍有可能随着年龄或生理的变化而改变;存在无法成功注册登记的可能;采集方式的限制使得产品难以小型化,且采集设备的制造成本较高。
静脉识别的应用静脉识别因其独特的性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基本的门禁系统到智能型监控系统,再到银行的ATM系统。
由于高识别性和高安全性,在个人信息管理领域它也受到了青睐,企业员工信息管理系统、校园设备智能化使用系统在引入这项技术后,其功能的实现将会更加有保障。
如今,继指纹识别后,指静脉识别也被引入了高考考场。
静脉识别原理
静脉识别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分析和识别人体静脉血管的特征信息来进行身份验证和识别。
它的原理基于每个人的静脉排列独特且稳定,与人的年龄、体型、肤色等无关。
静脉识别的主要原理如下:
1. 静脉血管特征:人体的掌纹、指纹等表面特征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物理因素的干扰,而静脉血管位于人体深层,受到影响较小,稳定性更高。
2. 红外光透射性:静脉血管对红外光有较好的透射性,即透过多层皮肤可以准确获取静脉血管的图像。
3. 血管分布独特性:每个人的静脉血管排列方式是独特的,即使双胞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分析静脉血管的分布来进行个体识别。
4. 血液循环和代谢:静脉血管与心脏的循环系统相连,其血液循环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血液流动的速度和形态来判断静脉血管的真实性。
静脉识别技术的工作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利用红外光源对人体手掌或手指等部位进行照射,通过红外成像方式获取静脉血管的图像;然后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例如去除噪声、增强对比度等;接下来,利用图像处理算法提取静脉血管特征,通常是基于静脉血管的分布模式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将提取到的特征与事先建立的模板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匹配。
静脉识别技术具有高安全性、高准确性、抗伪造性和隐私保护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身份验证、进出门禁、金融交易等领域。
基于生物识别的指静脉识别系统概述作者:陈华宣来源:《速读·中旬》2016年第08期摘要: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人都很注重自己的信息安全。
而传统的信息验证方式并不算安全和便捷。
由此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运而生,其中的指静脉识别技术是本文讨论的对象,指静脉识别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如今信息验证中存在的缺点和弊端。
针对指静脉识别中的原理以及系统关键点做了详细的说明,并展望了不久的将来指静脉识别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
关键词:信息验证;生物特征识别;指静脉识别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everyone is very focused on their own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he traditional way of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is not safe and convenient. Thus,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emerged, which is the object of this paper,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shortcoming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finger vein recognition and the key points of the system, the key points of the system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vein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the huge market demand are prospected.Key word:Information verification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Finger vein recognition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人们在时刻进行社会活动的时候离不开身份信息的验证。
项目简介:手指静脉身份认证系统由前端采集装置和主机系统两部分组成。
首先通过前端采集装置获取手指静脉分布图像信息;然后将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送到主机系统,该系统通过图像二值化、细化等方法提取手指静脉图像信息的特征值,并将该特征值存储到计算机后台数据库中;最后采用分类匹配算法对静脉特征信息进行比对,得出认证结果。
手指静脉身份认证系统分为三个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块、存储和匹配识别模块。
图像采集模块主要完成手指静脉图像的采集和传输任务,通过质量控制来确定这次的采集是否有效,若无效则重新采集;图像处理与特征提取模块通过图像的处理来增强图像并且确定手指的区域,然后进行图像的分割,从而获取血管模型,之后再进行特征的提取,提取的特征交给存储模块或识别模块来处理;存储模块负责特征数据或特征模板的存储,识别的时候负责提取相对应的数据;识别模块是将待识别的特征与数据库中所存储的特征进行比较,通过一定的决策分类方法来给出识别结果。
项目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机场、海关、军事、涉密机关、电子商务、社会福利保障等领域对个人信息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有人脸、面热辐射、手热辐射、手背静脉血管、指纹、DNA、虹膜、步态、掌纹、视网膜等,这些识别技术各有其优势和不足,如:指纹和掌纹容易获取和检测且成本低廉,同时也容易被破坏和伪造;人体热辐射检测方法快捷准确,但它本身却易随人体所处环境改变而变化;视网膜、虹膜、DNA等具有极高的精度和保密性,但可采集性低、检测时间长、过程繁琐、而且检测成本过高不便于民用化和推广等。
与指纹识别技术和虹膜识别技术相比,静脉识别系统由于具有识别率高、拒真率低、使用方便、识别迅速、受环境干扰小等一系列优势,将在银行、交通、商场、学校、政府机关、军事重地、企业单位及家居小区等领域带来一次安保方面的大变革,使得以往人们在使用银行卡、信用卡、交通卡、医疗卡时,由于丢失、被盗、密码遗忘等原因带来的经济损失得到避免,而且手指静脉血管藏匿于身体内部,具有速度快、精度高、安全等级高、活体识别、内部特征、非接触式等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传统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静脉识别的基本原理
静脉识别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检测人体手掌或指尖中静脉血管的特征,来进行身份验证或识别。
其基本原理如下:
1.静脉血管的特征:人体的手掌或指尖中,静脉血管的分布形态是独特的,且
不易被模拟或复制。
每个人的静脉血管的形态、位置、分支和走向等都是不同的,形成了一种个人独有的生物特征。
2.检测原理:静脉识别设备会通过近红外光线照射,将手掌或指尖中的静脉血
管显现出来。
静脉血管可以吸收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从而形成独特的血管分布图像。
3.特征提取:静脉识别设备会对采集到的血管分布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和分析,
提取静脉血管的形态、位置和分支等特征,形成一个静脉血管特征向量。
4.匹配识别:静脉识别系统会将采集到的静脉血管特征向量与预先存储的参考
特征向量进行比对和匹配,从而进行身份验证或识别。
相对于其他生物识别技术,静脉识别具有以下优点:
1.静脉血管的位置和形态比指纹更加难以模拟和复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2.采集过程中不需要与设备接触,具有较好的卫生性和便携性。
3.静脉血管的位置较为隐蔽,不容易被猜测或伪装,适用于高安全性场合的身
份验证。
总的来说,静脉识别技术在安全性、准确性和便携性等方面都有优势,适用于各种身份验证和识别场景。
静脉解锁原理静脉解锁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识别人体手指静脉图像来进行身份验证和解锁操作。
它利用了每个人手指静脉的独特性,实现了高度安全性和准确性的身份验证。
那么,静脉解锁的原理是什么呢?静脉解锁的原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图像采集、特征提取和匹配验证。
第一步,图像采集。
当用户将手指放置在静脉解锁设备上时,设备会使用近红外光源照射手指,通过摄像头捕捉到手指静脉的图像。
这个过程是非接触式的,用户不需要直接接触设备,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第二步,特征提取。
从采集到的图像中,静脉解锁系统会提取出手指静脉的特征信息。
每个人的静脉图像都是独特的,这是因为静脉分布、分支和曲线等特征因素在不同人群中有所差异。
因此,通过提取这些特征信息,可以生成一个唯一的静脉特征模板。
第三步,匹配验证。
在解锁时,系统会将用户输入的静脉特征信息与之前注册的模板进行比对。
这个过程使用了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技术,通过比对计算相似性分数。
如果输入的静脉特征与模板匹配度高于设定的阈值,系统就会认为验证成功,解锁设备或者应用程序。
静脉解锁的原理基于人体静脉的独特性。
相比于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静脉识别更加安全可靠。
因为静脉位于人体皮肤下面,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较小,不易被伪造或者模仿。
同时,静脉图像的采集只需要几秒钟,速度较快,用户体验较好。
静脉解锁技术在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手机解锁、电脑登录、金融交易等场景。
相比于传统的密码、指纹等解锁方式,静脉解锁更加便捷和安全。
同时,静脉解锁技术也可以用于身份验证、出入控制等领域,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效率。
尽管静脉解锁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局限性。
首先,静脉图像的采集需要设备的支持,这增加了硬件成本。
其次,由于静脉图像需要在近红外光源下进行采集,如果环境光线强烈或者手指表面有污渍,可能会影响图像质量和识别准确性。
此外,静脉图像的采集也需要用户的合作,如果用户手指位置不准确或者不稳定,也可能导致识别失败。
指静脉识别一、指静脉识别概念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
该技术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
利用这一固有的科学特征,将实现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认登录者的身份。
手指静脉是一种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
医学研究证明,手指静脉的形状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即每个人的手指静脉图像都不相同,同一个人不同的手指的静脉图像也不相同;健康成年人的静脉形状不再发生变化。
这就为指静脉提供了医学依据。
二、指静脉识别基本原理指静脉识别是通过指静脉识别仪取得个人手指静脉分布图,将特征值存储,然后进行匹配,进行个人身份鉴定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静脉中红血球吸收特定近红外线的这一特性,将近红外线照射手指,并由图像传感器感应手指透射过来的光来获取手指内部的静脉图像,进而进行生物特征识别。
其中的关键在于流经静脉的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对波长在700-1000纳米附近的近红外线会有吸收作用,导致近红外线在静脉部分的透射较少,当近红外线透射以后,静脉在图像传感器感应的影像上就会突出显示,而手指肌肉、骨骼和其他部分都被弱化,从而得到清晰的静脉血管图像。
指静脉识别技术利用手指静脉血管的纹理进行身份验证,对人体无害,具有不易被盗取、伪造等特点。
该识别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银行金融、政府国安、教育社保等领域的门禁系统,是比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体表特征识别技术更安全、高效的技术。
三、指静脉识别特点(一)安全性高手指静脉系统的原理是匹配手指内部静脉的纹路图。
因为静脉血管是隐藏在手指内部的,因此极难复制和盗取,与别的利用人体体外特征进行的技术相比较,这种方式的安全性更高。
同时,静脉能感知手指内的血液流动和血压情况,能够在识别的过程同时进行活体检测。
计算机静脉生物识别系统介绍1、 识别原理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红外线成像系统扫描人手手背皮肤里层的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流动情况,采用最新演算法和规则,对血脉分布进行分析,形成血脉分布图形,利用血脉分布图形进行身份识别认证。
2、 产品特点稳定性:手血脉图形长期无变化唯一性:任何人手血脉特征都具有唯一的生物特性,不会重复长期有效的识别率:手背上的任何损伤、划痕、污染和周围的环境变化都不会影响识别的效果超精密的安全措施: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不能被盗用,防止使用者个人信息的泄露、伪造、盗用和数据遗失。
采用非接触式感应器,利用红外线光学技术识别,不会对使用者造成任何健康方面的危害或隐患,不会造成传染病的交叉感染,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心理负担而产生心理拒绝感,使用舒适。
安装、使用受环境因素影响小,不受环境制约。
集成性能比较灵活系统组成VP-II S 系统由手背血脉扫描仪(VP-II scanner )、控制器(T —MODULE )、HUB 及应用软件四部分组成。
扫描位置T_MODULEHUB T_MODULEVP-II S VP-II S VP-II S系统特点:1. 由于采用的是TCP/I P 的传输方式,保密性更强,目前广泛应用于银行金库的门禁系统中。
2. 对于用户的人数没有限制,而且在将来的扩容改造中,可以大大的节约成本。
3. 对于使用来讲,目前M 系列产品还没有分时段控制出入的功能,而S 系列产品目前已经在金库上有这样的应用,并且可以针对用于的需求,进行2次开发,可以说是为用户量身订做自己的系统。
主要设备说明VP-II S 由 VP-II scanner 和 T —Module 组成。
T_MODULESCANNER+T-Module所需设备:。
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指静脉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对人体指静脉纹理进行采集和分析,用于识别和验证个体身份。
指静脉识别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已经在金融、医疗、安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围绕基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指静脉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展开,包括指静脉图像采集、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和系统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指静脉图像采集是指静脉识别系统中的第一步,它是获取用户指静脉信息的关键步骤。
采集设备通常采用近红外光源来获取指静脉图像,因为近红外光可以穿透皮肤表层,直接照射到静脉处,从而获得更清晰的指静脉图像。
采集设备一般包括光源、摄像头和图像处理模块。
在采集过程中,要确保光源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及图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特征提取是指静脉识别系统中的第二步,它是将指静脉图像转化为可量化的特征信息的过程。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有灰度共生矩阵法、小波变换法和Gabor滤波器法等。
灰度共生矩阵法通过统计灰度级别的共生关系,得到指静脉图像的纹理特征;小波变换法使用多尺度频域分析来提取指静脉图像的局部特征;Gabor滤波器法结合空域和频域的特点,利用滤波器提取指静脉图像的纹理特征。
特征提取的目标是将指静脉图像转换为一组具有区分度的数值特征。
模式匹配是指静脉识别系统中的第三步,它是将特征提取的结果与预先存储的模板进行比对的过程。
模式匹配一般采用相似度比对算法,根据特征值间的相似程度来判断是否匹配成功。
常用的相似度比对算法有欧几里德距离、曼哈顿距离和余弦相似度等。
通过模式匹配,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出输入指静脉图像的身份信息,从而实现指静脉识别系统的功能。
系统安全是指静脉识别系统中的重要考虑因素,它涉及数据的加密传输、存储和访问控制等方面。
在指静脉识别系统中,用户的指静脉图像数据需要被加密,以防止被未授权的人获取和使用。
同时,系统还需要采用安全的通信协议和加密算法,确保指静脉图像的传输过程中不会被截获和篡改。
指静脉识别系统原理概述作者:陈华宣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22期摘要如今社会已然是信息化时代,每个人的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最为常见的当属指纹识别了,但当下指纹识别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
虽然指纹识别较为广泛应用,但有着安全性不大好,识别率不高,指纹易受损,可伪造等缺陷,对于一些需要安全性高的特殊场合来说不足以胜任。
而近几年异军突起的指静脉识别技术不仅继承了传统指纹识别的使用方便,大众接受性高,快捷等优势,还弥补了可伪造,易受损等缺陷,大幅提升了信息的安全性。
【关键词】信息安全生物特征识别指静脉识别技术1 引言在信息化时代这个大背景之下,有些信息问题和弊端是较为突出和必须解决的。
现在的身份识别慢慢由外物识别过渡为生物特征识别,就目前来说相对成熟和应用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当属指纹识别了,但仍有着无法弥补的弊端,比如当指头受损或者有污渍等影响指纹纹路的情况下,指纹识别的识别率将会大幅降低,而且虽然无法破解和篡改机器内部的指纹记录,但现在有方法制作指纹膜,制作好的指纹膜可以进行指纹识别认证,所以指纹识别安全性并不能长久得到保障。
而指静脉识别是根据静脉里血红蛋白反射的近红外线形成的静脉像来识别的,属于活体识别技术,由于静脉属于内部生理特征,所以不会受到表皮、污染、温湿度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而且静脉像也是无法复制的,所以指静脉识别可以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2 指静脉识别原理和处理技术2.1 指静脉特征成像原理医学研究表明,我们每个人的手指血管纹路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之所以采用手指静脉这一部分是因为相比于动脉来说静脉更加接近人体皮肤表皮,更容易采集。
另外静脉相比动脉来说曲线和分支更多,采集到的静脉图像特征也就越明显。
通过使用近红外线透照射手指时,静脉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会吸收掉近红外线,肌肉和骨骼等部位被弱化,从而形成了明显的图像。
2.2 图像的采集在静脉成像这方面,目前市场上的成像设备感光传感器多数分为两种:CCD和CMOS。
手指静脉识别技术一.手指静脉识别系统1、概述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源于日立公司在医学科技领域对人类大脑功能活动管理的高级研究项目,在这项研究中,近红外线被用来观察血液流量的增加情况,研究人员同时发现,这种技术同时也适用于手指静脉图像的采集工作。
由于每个人的每根手指的手指静脉图像都不相同,所以,基于手指静脉图像原理的识别技术就有可能成为现实。
2、技术手指静脉识别技术是一种新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
工作原理,是依据人类手指中流动的血液可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而使用特定波长光线对手指进行照射,可得到手指静脉的清晰图像。
利用这一固有的科学特征,将实现对获取的影像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得到手指静脉的生物特征,再将得到的手指静脉特征信息与事先注册的手指静脉特征进行比对,从而确认登录者的身份。
3、技术优势同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相比,日立指静脉认证技术具备以下主要优势。
・生物识别技术,不会遗失、不会被窃、无记忆密码负担。
・人体内部信息,不受表皮粗糙、外部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
・适用人群广,准确率高,不可复制、不可伪造,安全便捷。
4、安全性日立公司的专利光传播技术可以确保能够拍摄到高对比度的手指静脉影像,而不受皮肤表面的褶皱、纹理、粗糙度、干湿度等任何缺陷和瑕疵的影响。
由于手指静脉图样对比只需要少量的生物统计学数据,所以日立公司可以开发出世界上最为快速和精准的个人身份识别系统,并将其在体形小巧、界面友好、价格适宜的个人身份识别装置中得以有效应用。
二.凌佳集团凌佳作为日立集团在中国的唯一合作伙伴,积极引进日立集团世界先端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开发出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安全认证产品“凌佳指静脉安全模块”。
凌佳指静脉安全模块采用ARM CORTEX-8内核高性能应用处理器,与日立指静脉识别终端相链接,嵌入指静脉识别软件,成为独立完整的指静脉识别模块,指静脉数据存储实现模块自动化管理,具有适应性强、识别率高、体积小、抗静电能力强等特点,便于嵌入到各类终端产品中,如门禁、考勤机、保险箱、汽车门锁、打印机等,也可进行二次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