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疾病诊治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954.50 KB
- 文档页数:48
宫颈癌诊治指南一、流行病学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第3个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发展中国家是仅次于乳腺癌居第2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2008年全球估计新发宫颈癌病例52.98万,死亡病例25.51万人,其中85%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Jemal,2011)。
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发达国家宫颈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
宫颈癌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我国宫颈癌分布主要在中部地区,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全国高发区有江西铜鼓,湖北五峰,陕西略阳。
粗略估算欧盟国家妇女每年宫颈癌发病率13.2/100000,而病死率为5.9/100000。
每年世界范围内的宫颈癌新增病例近500000,死亡274000。
宫颈癌是造成妇女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
通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对妇女的筛查和治疗较困难,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病死率是发达国家的10倍,而且每年新发病例的80%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即使数据是从参加筛査的患者得到的,但大多数欧盟国家的筛查能力还是很令人满意的,各种筛查项目的覆盖率从10%~79%不等,均小于80%。
1.2 危险因素近来有证据表明:初次性生活过早和早年分娩都是发展中国家妇女发生宫颈癌的危险因素。
与宫颈癌相关的其它高危因素有:1. 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2. 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婚,早育,多产等;3. 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宫颈炎症对宫颈的长期刺激; 4. 吸烟:摄入尼古丁降低机体的免疫力,影响对HPV感染的清除,导致宫颈癌特别是鳞癌的风险增加; 5. 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服用口服避孕药8年以上宫颈癌特别是腺癌的风险增加两倍; 6. 免疫缺陷与抑制:HIV感染导致免疫缺陷和器官移植术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宫颈癌的发生率升高; 7. 其它病毒感染:疱疹病毒II型(HSV-II)与宫颈癌病因的联系不能排除。
1.3 发病原因通过性传播的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实际上是所有宫颈癌的发病原因。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宫颈癌,也称为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宫颈癌筛查的普及,该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由于部分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不足,以及医疗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为了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知,规范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将涵盖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
通过遵循本指南的建议,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宫颈癌的诊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宫颈癌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因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了解其病因与病理生理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病因。
高危型HPV(如HPV18型)的持续感染,尤其是长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关键因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宫颈癌发病率。
其他生物学因素:包括免疫状态、遗传因素等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通常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开始,逐渐发展为浸润性癌。
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基因突变等多个环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分为CIN I、CIN II 和CIN III。
随着病变的进展,细胞异型性增加,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逐渐增大。
浸润性癌:当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即形成浸润性癌。
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范围,宫颈癌可分为不同的临床分期。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而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
因此,针对HP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宫颈癌前病变,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宫颈炎症诊疗一、急性子宫颈炎【概述】宫颈炎症包括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炎症。
引起阴道炎症得病原体如滴虫、念珠菌等均可引起宫颈阴道部炎症此部分内容见相关阴道炎症。
临床多见得急性宫颈炎就是宫颈管黏膜炎。
急性宫颈炎主要由性传播疾病得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也可由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所引起。
前者所致者也称为黏液脓性宫颈炎其临床特点就是子宫颈管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上肉眼见到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用棉拭子擦拭宫颈管时容易诱发宫颈管内出血后者常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
【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病史有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或阴道内异物残留史。
淋菌性宫颈炎常有不良性接触史。
(2)阴道分泌物增多可呈黏液脓性或血性分泌物也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 (3)外阴瘙痒及灼热感伴有腰酸及下腹坠痛。
(4)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5)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黏膜外翻有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
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因尿道旁腺、前庭大腺受累可见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2辅助检查(1)擦去宫颈表面分泌物后用小棉拭子插入宫颈管内取出肉眼瞧到白色棉拭子上有黄色黏液脓性分泌物。
(2)取宫颈管分泌物涂片做革兰染色查找白细胞光镜下平均每个视野有10个以上多形核白细胞。
(3)有条件者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4)对疑有淋病或衣原体感染者应做衣原体及淋病奈瑟菌得相关检测常用得检测方法除宫颈分泌物涂片行革兰染色外还有分泌物培养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详见性传播疾病。
【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原则针对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治疗。
1单纯急性淋菌性宫颈炎常用得药物有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大观霉素目前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
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常伴有衣原体感染因此若为淋菌性宫颈炎治疗时除选用抗淋病奈瑟菌得药物外同时应用抗衣原体感染得药物。
2衣原体感染常用得药物有四环素类、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
宫颈疾病诊治指南
宫颈疾病包括宫颈糜烂、宫颈炎症、宫颈癌等多种疾病。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性生活的频繁,宫颈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威胁。
宫颈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宫颈涂片、宫颈切片和宫颈组织活检等方法进行。
其中,宫颈涂片是一种常用的早期诊断方法,可以发现宫颈上皮细胞的变化。
宫颈切片和宫颈组织活检则可以进一步确定宫颈病变的性质和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等恶性疾病。
宫颈疾病的治疗要根据具体病情来选择,一般可以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对于宫颈糜烂和宫颈炎症,可以选用抗感染药物和消炎药物来缓解症状,并且避免性生活和洗涤等刺激。
对于宫颈癌,一般需要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在治疗宫颈疾病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预防和健康管理。
首先,女性应该定期进行妇科体检和宫颈涂片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保持阴道清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紧张等。
此外,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降低宫颈疾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宫颈疾病的诊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同时,预防和健康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积极预防,才能保护女性的身体健康。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肉瘤、外阴癌、阴道癌)诊治指南,将自本期开始连续刊登。
1990年由原国家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编写了第一版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又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指南。
本指南是由国内妇科肿瘤学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结合目前国内诊治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共同讨论制定的第四版,其意义在于规范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我国妇科临床肿瘤医师的诊治水平。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的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有新增病例53万,约25万女性因宫颈癌死亡,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的80%。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宫颈癌发病率缓慢下降。
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其他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指南不包括这些少见病理类型,但可以参照本指南。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国际上推荐采用最适合的符合指南的方法诊治患者。
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临床医师应灵活应用指南,不适用于本指南的情况下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1 分期1.1 分期规则宫颈癌分期采用国际上统一使用的FIGO分期(见表1),其他分期作为参考。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与原有分期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1)取消了宫颈癌0期,即原位癌,将宫颈原位癌归为CINⅢ(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
(2)将宫颈癌ⅡA期根据宫颈病灶大小分为:直径≤4cm为ⅡA1期,直径>4cm为ⅡA2期。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为临床分期,2009年FIGO临床分期委员会再次强调分期原则:(1)需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共同查体,明确分期,有条件时最好在麻醉状态下行盆腔检查。
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管理一、非典型鳞状细胞(ASC)ASC分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
ASC中的浸润癌患病率很低(大约0.1—0.2%)与ASC—US相比,ASC—H的CIN2、3的发病率较高。
因此不能将ASC—US与ASC—H等同处理,ASC—H应看作是不能明确意义的HSIL(一)A SC—US的管理1、对于年龄大于20岁的ASC—US女性的管理(1)H PV检测和分流(2)间隔6个月连续2次重复细胞学检查(3)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2、特殊人群(1)青春期女性:HPV DNA的阳性率随ASC—US女性的年龄变化而变化。
年轻女性的HPV DNA阳性率比年长的妇女高,因此使用HPV检测管理青春期女性的ASC—US,会使大量癌变风险低的青春期女性去做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
ASC—US的青春期女性,每年细胞学随访是推荐的方法。
在12个月随访时,只有出现≥HSIL细胞学检查结果的青春期女性才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在24个月随访时,出现≥ASC—US结果,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对于ASC—US的青春期女性,常规行HPV DNA检测和阴道镜是不可接受的,如已进行HPA DNA检查,其结果不影响管理。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ASC—US女性的宫颈癌风险相对较低,不主张将产前的阴道镜加入到常规管理方案中。
(二)ASC—H的管理推荐的ASC—H的管理方法是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对于阴道镜检查和活检均未发现CIN2,3的女性,在12个月时HPV DNA检测或6个月和12个月时细胞学随访是可接受的在随后的检测中HPV DNA阳性或者重复细胞学≥ASC—US的女性,再次阴道镜检查是推荐的方法。
如果HPV DNA检测阴性或者连续两次重复细胞学“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推荐返回常规宫颈细胞学筛查。
二、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的增加和普及,LSIL发生率有所增加,LSIL 的平均检出率是2.9%。
一、范围二、术语与定义三、缩略语CIN:(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内瘤变CTV:(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PTV:(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图1 子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流程(一)高危因素。
(二)症状。
(三)体征。
妇科检查是临床分期的最重要手段。
(四)辅助检查。
报告格式:b.诊断总的范围c.描述性诊断标本量对诊断评价的意义:评价满意评价满意但是受限于---(具体原因)评价不满意(具体原因)诊断总的范围(最适的):正常范围内良性细胞学改变:见描述性诊断上皮细胞特殊:见描述性诊断描述性诊断:良性细胞学改变感染-滴虫阴道炎-其它与下列因素有关的反应性细胞学改变:-放疗-其它上皮细胞特殊:鳞状上皮细胞:·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包含:- HPV+ *-轻度非典型增生/CIN1·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包含:-中、重度非典型增生·鳞状细胞癌腺上皮细胞:·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外腺癌·腺癌,非特异性·与年龄与病史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与年龄与病史不相符的激素水平模式;特异性(NOS)·不能评价的激素水平;特异性CIN:宫颈上皮内病变;CIS:原位癌*不明意义的非典型鳞状/腺细胞应进行进一步追查,以证实是反应性还是癌前病变或者癌。
+ HPV感染的细胞学改变包含在低度鳞状上皮病变内。
3.腔镜检查4.影像学检查(5)骨扫描:仅用于怀疑有骨转移的患者。
5.肿瘤标志物检查(一)子宫颈癌的组织学分类。
WHO子宫颈癌组织学分类(2003)上皮性肿瘤鳞状上皮肿瘤及其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非特殊类型8070/3 角化型8071/3非角化型8072/3基底细胞样8083/3疣状8051/3湿疣状8051/3乳头状8052/3淋巴上皮瘤样8082/3鳞状上皮移行细胞癌8120/3早期浸润性(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8076/3 鳞状上皮内肿瘤宫颈鳞状上皮内肿瘤(CIN)3级8077/2原位鳞状细胞癌8070/2良性鳞状上皮病变尖锐湿疣鳞状上皮乳头状瘤8052/0纤维上皮性息肉腺上皮肿瘤及其癌前病变腺癌8140/3 粘液腺癌8480/3宫颈型8482/3肠型8144/3印戒细胞型8490/3微小偏离型8480/3绒毛腺型8262/3 子宫内膜样腺癌8380/3透明细胞腺癌8310/3浆液性腺癌8441/3 中肾管型腺癌9110/3早期浸润性腺癌8140/3原位腺癌8140/2腺体不典型增生良性腺上皮病变苗勒氏管源性乳头状瘤宫颈管内膜息肉其他上皮性肿瘤腺鳞癌8560/3 毛玻璃细胞亚型8015/3腺样囊性癌8200/3腺样基底细胞癌8098/3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8240/3非典型类癌8249/3小细胞癌8041/3 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8013/3 未分化癌8020/3间叶性肿瘤与肿瘤样病变平滑肌肉瘤8890/3子宫内膜样间质肉瘤,低度恶性8931/3未分化宫颈管肉瘤8805/3葡萄状肉瘤8910/3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9581/3血管肉瘤9120/3恶性外周神经鞘肿瘤9540/3 平滑肌瘤8890/0生殖道型横纹肌瘤8905/0手术后梭形细胞结节上皮与间叶混合性肿瘤癌肉瘤(恶性苗勒氏管源性混合瘤;化生性癌)8980/3 腺肉瘤8933/3 Wilms肿瘤8960/3腺纤维瘤9013/0腺肌瘤8932/0黑色素细胞肿瘤恶性黑色素瘤8720/3蓝痣8780/0杂类肿瘤生殖细胞型肿瘤卵黄囊瘤9071/3表皮样囊肿9084/0成熟性囊性畸胎瘤9080/0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恶性淋巴瘤(特殊类型)白血病(特殊类型)继发性肿瘤局部淋巴结(N )Nx :局部淋巴结无法评估N0: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N1: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CIN 分级CIN2(中度非典型增生) 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较紊乱,特殊增殖细胞占据上皮层下2/3。
---------------------------------------------------------------最新资料推荐------------------------------------------------------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指南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指南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管理一、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ASC 分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
ASC 中的浸润癌患病率很低(大约 0. 10. 2%)与 ASCUS 相比, ASCH 的 CIN2、 3 的发病率较高。
因此不能将 ASCUS 与 ASCH 等同处理, ASCH 应看作是不能明确意义的 HSIL (一) ASCUS 的管理 1、对于年龄大于 20 岁的 ASCUS 女性的管理(1) HPV 检测和分流(2)间隔 6 个月连续 2 次重复细胞学检查(3)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 2、特殊人群 (1) 青春期女性:HPV DNA 的阳性率随 ASCUS 女性的年龄变化而变化。
年轻女性的 HPV DNA 阳性率比年长的妇女高,因此使用 HPV 检测管理青春期女性的 ASCUS,会使大量癌变风险低的青春期女性去做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
ASCUS 的青春期女性,每年细胞学随访是推荐的方法。
在 12 个月随访时,只有出现HSIL 细胞学检查结果的青春期女性才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在 24 个月随访时,出现ASCUS 结果,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对于 ASCUS 的青春期女性,常规行 HPV DNA 1 检测和阴道镜1 / 16是不可接受的,如已进行 HPA DNA 检查,其结果不影响管理。
(2)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 ASCUS 女性的宫颈癌风险相对较低,不主张将产前的阴道镜加入到常规管理方案中。
(二) ASCH 的管理推荐的 ASCH 的管理方法是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对于阴道镜检查和活检均未发现 CIN2, 3 的女性,在 12 个月时 HPV DNA 检测或 6 个月和 12 个月时细胞学随访是可接受的在随后的检测中 HPV DNA 阳性或者重复细胞学ASCUS 的女性,再次阴道镜检查是推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