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疾病诊治指南.
- 格式:ppt
- 大小:905.50 KB
- 文档页数:48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一、本文概述宫颈癌,也称为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宫颈癌筛查的普及,该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由于部分女性对宫颈癌的认识不足,以及医疗资源的地区性差异,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为了提高公众对宫颈癌的认知,规范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
本指南将涵盖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广大妇科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
通过遵循本指南的建议,我们期望能够进一步改善宫颈癌的诊疗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宫颈癌的病因与病理生理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涉及多种病因和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了解其病因与病理生理对于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主要病因。
高危型HPV(如HPV18型)的持续感染,尤其是长期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关键因素。
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早婚、早育、多产及性生活紊乱的妇女有较高的宫颈癌发病率。
其他生物学因素:包括免疫状态、遗传因素等也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通常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开始,逐渐发展为浸润性癌。
这一过程涉及细胞增殖失控、凋亡受阻、基因突变等多个环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分为CIN I、CIN II 和CIN III。
随着病变的进展,细胞异型性增加,发展为浸润性癌的风险逐渐增大。
浸润性癌:当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即形成浸润性癌。
根据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侵袭范围,宫颈癌可分为不同的临床分期。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而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个环节的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
因此,针对HP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以及早期发现和干预宫颈癌前病变,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管理一、非典型鳞状细胞(ASC)ASC分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
ASC中的浸润癌患病率很低(大约0.1—0.2%)与ASC—US相比,ASC—H的CIN2、3的发病率较高。
因此不能将ASC—US与ASC—H等同处理,ASC—H应看作是不能明确意义的HSIL(一)A SC—US的管理1、对于年龄大于20岁的ASC—US女性的管理(1)H PV检测和分流(2)间隔6个月连续2次重复细胞学检查(3)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2、特殊人群(1)青春期女性:HPV DNA的阳性率随ASC—US女性的年龄变化而变化。
年轻女性的HPV DNA阳性率比年长的妇女高,因此使用HPV检测管理青春期女性的ASC—US,会使大量癌变风险低的青春期女性去做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
ASC—US的青春期女性,每年细胞学随访是推荐的方法。
在12个月随访时,只有出现≥HSIL细胞学检查结果的青春期女性才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在24个月随访时,出现≥ASC—US结果,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对于ASC—US的青春期女性,常规行HPV DNA检测和阴道镜是不可接受的,如已进行HPA DNA检查,其结果不影响管理。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ASC—US女性的宫颈癌风险相对较低,不主张将产前的阴道镜加入到常规管理方案中。
(二)ASC—H的管理推荐的ASC—H的管理方法是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对于阴道镜检查和活检均未发现CIN2,3的女性,在12个月时HPV DNA检测或6个月和12个月时细胞学随访是可接受的在随后的检测中HPV DNA阳性或者重复细胞学≥ASC—US的女性,再次阴道镜检查是推荐的方法。
如果HPV DNA检测阴性或者连续两次重复细胞学“无上皮内瘤变或恶性病变”,推荐返回常规宫颈细胞学筛查。
二、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随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的增加和普及,LSIL发生率有所增加,LSIL 的平均检出率是2.9%。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化诊疗指南(试行)1 围本文规了宫颈癌的规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
适用于农村重大疾病医疗保障工作定点医院对宫颈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宫颈癌前病变是指宫颈上皮瘤变(CIN),是一组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为宫颈浸润癌的癌前期病变。
此类病变仍限于宫颈上皮层,未穿透基底膜,无间质浸润。
宫颈浸润癌是指肿瘤病变穿透宫颈基底膜,发生间质浸润。
3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CA125 (carcinoma antigen)癌抗原1253.2 CEA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癌胚抗原3.3 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宫颈上皮瘤变3.4 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临床靶区3.5 FIGO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国际妇产科联盟3.6 LEEP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宫颈环形电切术3.7 PTV (planning target volume)计划靶区3.8 SC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鳞状细胞癌抗原4 诊治流程图5 诊断依据5.1 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首要因素。
高危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伙伴、多产、丈夫婚外性行为、阴茎癌等因素有关,其他因素如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营养不良、吸烟等。
5.2 症状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早期可无任何症状。
常见的症状为接触性阴道出血,异常白带如血性白带、白带增多, 不规则阴道出血或绝经后阴道出血。
5.3 体征5.3.1 视诊应在充足照明条件下进行,直接观察外阴和通过阴道窥器观察阴道及宫颈。
宫颈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由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肉瘤、外阴癌、阴道癌)诊治指南,将自本期开始连续刊登。
1990年由原国家卫生部委托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和中国抗癌协会编写了第一版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又分别于1999年和2005年编写了第二版和第三版指南。
本指南是由国内妇科肿瘤学家以循证医学为依据,结合目前国内诊治现状,并借鉴国外相关指南共同讨论制定的第四版,其意义在于规范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指导临床实践,以提高我国妇科临床肿瘤医师的诊治水平。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2位的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每年有新增病例53万,约25万女性因宫颈癌死亡,其中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的80%。
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宫颈癌筛查的普及,宫颈癌发病率缓慢下降。
在中国,每年新增宫颈癌病例约14万,死亡约3.7万。
本指南适用于宫颈鳞癌、腺癌及腺鳞癌,其他特殊病理类型,如小细胞癌、透明细胞癌、肉瘤等发病率低,国际、国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指南不包括这些少见病理类型,但可以参照本指南。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条件以及患者的病情,国际上推荐采用最适合的符合指南的方法诊治患者。
对于病情复杂的宫颈癌,临床医师应灵活应用指南,不适用于本指南的情况下建议参加临床试验。
1 分期1.1 分期规则宫颈癌分期采用国际上统一使用的FIGO分期(见表1),其他分期作为参考。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与原有分期相比,主要有以下两点不同:(1)取消了宫颈癌0期,即原位癌,将宫颈原位癌归为CINⅢ(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
(2)将宫颈癌ⅡA期根据宫颈病灶大小分为:直径≤4cm为ⅡA1期,直径>4cm为ⅡA2期。
FIGO 2009宫颈癌分期为临床分期,2009年FIGO临床分期委员会再次强调分期原则:(1)需2名以上高年资医师共同查体,明确分期,有条件时最好在麻醉状态下行盆腔检查。
---------------------------------------------------------------最新资料推荐------------------------------------------------------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指南子宫颈病变诊断与治疗指南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管理一、非典型鳞状细胞(ASC) ASC 分为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排外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ASCH)。
ASC 中的浸润癌患病率很低(大约 0. 10. 2%)与 ASCUS 相比, ASCH 的 CIN2、 3 的发病率较高。
因此不能将 ASCUS 与 ASCH 等同处理, ASCH 应看作是不能明确意义的 HSIL (一) ASCUS 的管理 1、对于年龄大于 20 岁的 ASCUS 女性的管理(1) HPV 检测和分流(2)间隔 6 个月连续 2 次重复细胞学检查(3)单独使用阴道镜检查 2、特殊人群 (1) 青春期女性:HPV DNA 的阳性率随 ASCUS 女性的年龄变化而变化。
年轻女性的 HPV DNA 阳性率比年长的妇女高,因此使用 HPV 检测管理青春期女性的 ASCUS,会使大量癌变风险低的青春期女性去做不必要的阴道镜检查。
ASCUS 的青春期女性,每年细胞学随访是推荐的方法。
在 12 个月随访时,只有出现HSIL 细胞学检查结果的青春期女性才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在 24 个月随访时,出现ASCUS 结果,应考虑阴道镜检查。
对于 ASCUS 的青春期女性,常规行 HPV DNA 1 检测和阴道镜1 / 16是不可接受的,如已进行 HPA DNA 检查,其结果不影响管理。
(2) 妊娠期女性:妊娠期 ASCUS 女性的宫颈癌风险相对较低,不主张将产前的阴道镜加入到常规管理方案中。
(二) ASCH 的管理推荐的 ASCH 的管理方法是阴道镜检查和宫颈多点活检对于阴道镜检查和活检均未发现 CIN2, 3 的女性,在 12 个月时 HPV DNA 检测或 6 个月和 12 个月时细胞学随访是可接受的在随后的检测中 HPV DNA 阳性或者重复细胞学ASCUS 的女性,再次阴道镜检查是推荐的方法。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质量产生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将介绍规范化诊疗指南,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宫颈癌是一种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性行为、吸烟、免疫缺陷等因素有关。
癌前病变是指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包括CINⅠ、CINⅡ和CINⅢ,是一种良性的细胞改变,但具有恶变潜能。
规范化诊疗指南是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专家共识,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或状况制定的一套诊疗方法和流程。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规范化诊疗指南旨在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常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用于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特殊检查:如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用于确诊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影像学检查:如盆腔超声、CT、MRI等,有助于了解肿瘤的侵犯范围和淋巴结转移情况。
手术治疗:对于早期宫颈癌(ⅠA1期),可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对于ⅠA2期及以上患者,可选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对于CINⅡ和CINⅢ患者,可行宫颈锥切术或LEEP术。
放疗: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的患者,包括体外照射和腔内照射。
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如顺铂、卡铂等,可有效缩小肿瘤、缓解症状。
中医治疗:采用中药复方汤剂或中成药,结合中医针灸、艾灸等疗法,可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定期检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需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复发或转移。
早期发现:对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细胞学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规范治疗: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应接受规范化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心理疏导: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