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926.46 KB
- 文档页数:10
2024-2025学年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实验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1. 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
A.白云 B.太阳 C.彩虹 D.月亮
2. 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B. 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
C. 看起来变“浅”的泳池
D. 在水面处“折断”的铅笔
3. 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
A.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4. 图所示,分别用琵琶、二胡、古筝和阮演奏同一首乐曲,演奏声音一定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5. 噪声会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学习或工作。在下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 射击时戴耳罩 B. 禁止大声喧哗
C. 安装双层中空玻璃 D. 安装噪声监测系统
6.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
B. 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
C. 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 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7. 关于光的各种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壮观的天文现象日全食,是阳光在大气中的折射导致的
B.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镜面反射的结果
C.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亮斑”,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8.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入射角等于
C.自行车尾灯的工作原理是光的折射 D.放大镜的工作原理是光的反射
9. 学校教学楼的大厅里竖直放置着一块平面镜,小明同学直立行走逐渐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 B.像变小,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C.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 D.像的大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
10. 在我国西汉时期成书的《淮南万毕术》中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的记载。则图中能对该现象进行正确解释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1. 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 如图为近视眼
B. 如图为远视眼
C. 如图为近视眼矫正图
D. 如图为近视眼矫正图
12. 如图甲所示,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当你慢慢往茶碗中倒水时,就会发现碗中还藏着一枚硬币,如图乙所示。关于上述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初看不到硬币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未射到硬币上
B.后来看到了硬币是由于人眼发出的光射到了硬币上
C.后来看到的硬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后来看到了硬币是由于硬币反射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偏折
13. 位于北京延庆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是由我国自主设计与建造的亚洲第一座兆瓦级规模的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塔式热发电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如图所示,发电站安装有许多定日镜(即平面镜),每一个定日镜都由自动跟踪太阳光装置控制,以便准确的将太阳光反射后会聚到高塔顶部的接收器上。假设有一束太阳光最初沿图中的AO方向照射到定日镜M上,反射光沿OB方向射到接收器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这束太阳光在纸面内沿着逆时针方向转过30°后照射到定日镜M上的O点, 若想让其反射光仍沿OB方向射向接收器,则定日镜M将以O点为轴( )
A.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5°
B.沿逆时针方向转过30°
C.沿顺时针方向转过15°
D.沿顺时针方向转过30°
14. 一束单色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情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OB 是反射角,∠ NOC 是折射角
B.∠ AOM 一定小于∠ NOC
C. OB 是反射光, OC 是折射光
D.若光沿 CO 入射,将沿 OA 和 OB 射出
15. 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漫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从不同方向能看清教室内的同一幅书法作品,是镜面反射的结果
D.从不同方向能看清教室内的同一幅书法作品,是漫反射的结果
16. 下列有关光学、热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的成因是由于光的折射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 8 km/s
C.液体蒸发需要吸热,有致冷作用 D.0℃的冰可以从0℃的水中吸收热量
17. 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熔点/℃(标准大气压)
固态酒精 -117 铅 328
固态水银 -39 铜
1083
冰 0 铁 1535
A.-40℃的水银是固态
B.可以用铜制容器熔化铁块
C.标准气压下,0℃的冰吸热时温度一定升高
D.在-42℃的地区,能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
18. 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足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一,提高节水意识是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过程中,有小冰晶熔化成水,需要吸收热量 B.树木蒸腾作用属于汽化现象,吸收热量
C.云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D.由图可知,自然界中水总量不变,不必节约
19. (1)如图所示,AO是射向平面镜的一条入射光线,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OB;
(2)如图所示,小木块的长度为___________cm;
(3)如图所示,温度计示数___________℃。
20. 请你将图1至图3所示实例的描述补充完整。
(1)如图1所示,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会变干,这是由于湿衣服中的水___________变成了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
(2)如图2所示,敲击鼓面,鼓面发声,同时鼓面上的纸屑跟着跳动起来,这说明发声的鼓面在___________。
(3)如图3所示,一束激光射入水中,通过观察光的传播路径,验证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_传播。
21. 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已知AON=60,NOB=30,NOC=45,NOD=60。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选填“OB”“OC”或“OD”)方向射出。若要使反射角增大,则应使入射角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2. 小明“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实验过程中记录了该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正确画出了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
(1)该物质在熔化时,持续_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在第5min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3)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熔点为___________℃。
23. 小红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中,观察水内部的现象并从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99 99
99
(1)小红观察到两种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可知___________图所示情况水已经沸腾;
(2)根据数据,小红发现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99℃不变,说明此时大气压_____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3)根据数据,小红总结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持续吸热,___________。
24. 小阳将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放在水平台面上,其中圆柱形烟雾室可以通过旋转底座水平转动,可调节的激光笔M发出的绿光始终斜射向O点,并发生反射,激光笔发出的红光始终过平面镜上的O点与平面镜垂直。
(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图所示的现象。为了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小阳的进一步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
(2)为了得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准确的位置关系,小阳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不断调整激光器的位置,将入射角∠i与反射角∠r记录在下表中;
∠ i /度 0 15 30 45 60 75
∠ r /度 0 15 30 45 60
75
分析表格中数据,归纳得出:___________;
(3)在图所示实验中,如果用一束红光逆着绿光的反射方向射到镜面,则它被反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绿光的入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___________。
25. 小明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高度与物体的高度是否有关”,他选取了薄透明平板玻璃、完全相同的短蜡烛A和B、完全相同的长蜡烛C和D等器材进行实验。
(1)小明所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
(2)他的部分实验方案如下:
①如图所示,用蜡烛A当物体,将蜡烛A放在平板玻璃前面20cm处,将蜡烛B放在平板玻璃后面适当位置,从各个角度观察到其与蜡烛A的像___________,并记录实验数据;
②再将蜡烛C放在平板玻璃前面20cm处,而后将蜡烛___________放在平板玻璃后面,重复①中操作,观察其与蜡烛C的像的关系并记录实验数据;
(3)上述(2)中,人眼能够看到蜡烛在平板玻璃中所成的像,是因为___________。
A.蜡烛的像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
B.蜡烛发出的光直接进入了人眼 C.蜡烛发出的光经平板玻璃反射后进入了人眼
26.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入射,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三者调到同一高度。当蜡烛距凸透镜的距离为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在(2)基础上,若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适当向左调节光屏的位置,像又会变清晰。则所用的眼镜为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