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学》试卷二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2
《旅游经济学》试题练习注意:以下题目仅供参考,请各位同学关注题目涉及的考点,可以结合《资源与运营管理》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考核说明。
试题一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题,共计40分)1.旅游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A)三个要素构成的,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经济活动也都是围绕着这三个要素构成的。
5页A旅游联结体B旅游者C旅游资源D旅游目地的2.(A)主要研究经济现象“是什么”,即单纯考虑经济活动的实际运作而不考虑运作效果的好坏。
11页A实证分析B规范分析C历史分析D定性分析3.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怎么样”的经济分析方法是(B)12页A实证分析B规范分析C历史分析D定性分析4.旅游消费涉及“吃、住、行、游、娱、购”多方面,体现了旅游消费的(D)24、5页A大众性B持续性C广泛性D综合性5.将游客分为团体旅游、散客旅游是哪种分类方式。
(B)28页A按旅行距离划分B按组织形式划分C按计价方式划分D按行为方式划分6.被称为现代旅游业之父的是(C)19页A.伦德格尔B.希尔C.英国人托马斯·库克D.斯洛特7.(B)被誉为旅游业的先驱。
20页A治·史蒂文森B托马斯·库克C詹姆斯·瓦特D托·富勒8.在一定时期内人们愿意并能够以一定货币支付能力购买旅游产品的数量,这是指(C)。
44页A.需求B.需求量C.旅游需求D.旅游需求量9.旅游需求量对旅游产品价格的反应及其变化关系中,根据旅游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论旅游产品的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旅游需求量都会出现相应地减少或增加,这是指(A)。
53—58页A.旅游需求价格弹性B.旅游需求收入弹性C.旅游需求交叉弹性D.旅游供给价格弹性10.与一般消费需求的满足不同,旅游需求的实现是一种异地消费活动,除了受价格、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影响以外,还受到(D)这个条件的约束。
46页A.距离 B.人数 C..天气 D.闲暇时间11.A景区的门票价格定为100元,每天有200人前来参观旅游;但是如果将门票价格下调为80元时,则旅游者人数可达到每日260人,则当旅游者人数为260人时的门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C)。
24秋学期《旅游学概论》作业参考1.旅游资源的核心在于其对旅游者来说具有( )。
选项A:多样性选项B:垄断性选项C:可创新性选项D:吸引功能参考答案:D2.托马斯?库克于( )年组织的团体旅游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开端。
选项A:1841选项B:1845选项C:1855选项D:1865参考答案:A3.人类主动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 )。
选项A:原始社会初期选项B:原始社会末期选项C:奴隶社会末期选项D:封建社会初期参考答案:B4.很多旅游企业都重视差旅型旅游者这一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差旅型旅游者具有( )的特点。
选项A:季节性强选项B:停留时间长选项C:对价格敏感选项D:出游频繁参考答案:D5.外出参加会议是受到( )方面的旅游动机的驱动。
选项A:身体选项B:文化选项C:人际选项D:地位和声望参考答案:D6.在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中,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
选项A:旅游者选项B:旅游资源选项C:旅游业选项D:目的地当地居民参考答案:A7.在旅游活动的体系构成中,旅游活动的客体是( )。
选项A:旅游者选项B:旅游资源选项C:旅游业选项D:目的地当地居民参考答案:B8.闲暇时间是指一个人的( )。
选项A:非工作时间选项B:娱乐时间选项C:可自由支配时间选项D:休息时间参考答案:C9.对消费者来说,旅游活动的开展需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
这意味着旅游活动具有( )的特点。
选项A:异地性选项B:暂时性选项C:综合性。
旅游资源学期末复习资料1.旅游资源特征:①时间性(时间特征)②美学体验性(功能特征)③多样性和综合性(组成特征)④地域性(分布特征)⑤稀缺性(赋存特征)⑥永续性与不可再生性(利用特征);2.原生性旅游资源:①山川风光②生物景观③气候资源④文物古迹⑤传统民族风俗习惯和风情⑥传统风味特产;3.萌生性旅游资源:①现代建筑风貌②现代体育文化科技吸引及趣处③社会新貌与民族新风尚④博物馆与展览馆⑤名优新特产及美食购物场所⑥自然力新作用遗迹⑦人工改造大自然景观;4.重要的七种造岩矿物:①正长石②斜长石(二者又统称长石类矿物)③石英④角闪石类矿物(主要是普通角闪石)⑤辉石类矿物(主要是普通辉石)⑥橄榄石⑦方解石;5.晶体定义:指化学元素的离子、离子团或原子按一定规则重复排列而成的固体(金刚石、石墨、食盐);6.非晶体:指组成物质的分子(或原子、离子)不呈空间有规则周期性排列的固体(玛瑙、琥珀、高岭石);7.矿物的同质多像: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温度、压力、介质)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这种现象称同质多像(金刚石,石墨);8.摩氏硬度计9.沉积岩的形成过程:风化破坏阶段,搬运..,沉积..,成岩作用阶段;10.成岩作用定义:岩石风化剥蚀的产物经过搬运、沉积而形成的松散沉积物,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及其他变化和改造,变为坚固岩石的作用叫做成岩作用;11.成岩作用的过程和形式:①压固作用②脱水作用③胶结作用④重结晶作用;12.沉积岩的构造:①层理构造:沉积物在垂直方向由于成分、颜色、结构的不同,而形成层状构造,总称为层理构造。
②层面构造:沉积岩层上保留自然作用产生的一些痕迹。
③结核构造:岩层内某一种物质的富集,似球状团块状,在成分、结构、颜色等方面与围岩有时显的差异。
④生物遗迹构造:生物化石的保留。
13.变质岩的片理构造:①板状构造②千枚状..③片状..④片麻状..⑤条带状..;14.断层组合形式:地垒(上凸)、地堑(凹陷)、叠瓦式断层(阶梯断层);15.经向地带性景观变化:形成了从森林—草原—荒漠;16.地文景观的旅游功能:①审美功能②科考、科普教育功能③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功能④文化旅游功能⑤作为旅游商品或旅游商品材料;17.五岳:恒山(山西),泰山(山东),华山(陕西),嵩山(河南),衡山(湖南);18.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山西,四川,安徽,浙江);19.佛光较多的地点:峨眉山(最多),庐山,九华山,黄山;20.四大道教名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21.地下沉积形态:石笋,石钟乳,石柱,石花,石莲花,石幔,边石坝等;22.岛礁按成因分为:大陆岛、冲积岛、火山岛、珊瑚岛(礁)。
《旅游学概论》试题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在题后的括号内。
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B.旅游交通C。
旅游宣传D.旅游业2.现代旅游不是纯粹的游山玩水,而被用来作为教育、贸易、文化交流等活动的形式和手段,这表明了现代旅游的( )A.综合性B.普及性C.群众性D.社会性3.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随从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行形式中的( )A.帝王巡游B.政治游说C.学术考察D.士人漫游4.1927年中国出现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 ) A.陈光甫B.黄炎培C.柳亚子D.章土钊5.采取由政府机关、工作单位、工会和社会团体提供资助的办法,组织员工外出旅游度假,这便是所谓的( )A.社会旅游B.公费旅游C.大众旅游D.奖励旅游6.旅游者就是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超过24小时的人,但不包括( ) A.经商贸易的人B.就业移民的人C.短期进修的人D.探亲访友的人7.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根据旅游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理论认为,当居民的经济收入达到旅游临界收入后,经济收入每增加1967,旅游消费便会增加( )A.1.1% B.1.5%C.1.9%D.2.1%8.思想上谨小慎微,行动上表现为喜安逸、好轻松,喜欢在熟悉氛围中活动的旅游者属于旅客心理类型中的( )A.自我中心型B.近自我中心型C.多中心型D.近多中心型9.出游次数较频繁,对旅游价格不太敏感,要求服务水平较高的是( )A.消遣型旅游者B.差旅型旅游者C.家庭事务型旅游者D.自由组合型旅游者10.“无论在城市和乡村,闲暇都是重要的,它为人们提供了基本才能的变化条件-----意向、知识、责任感和创造力的自由发展”。
这段话出自( )A.《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宣言》B.《消遣宪章》C.《马尼拉宣言》D.《世界旅游组织章程》11.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 )A.吸引力因素B.多样性因素C.变化性因素D.季节性因素12.任何旅游地都会经历由盛至衰的演变过程,旅游专用概念称其为旅游地的( ) A.生命周期B.发展周期C.历史周期D.循环周期13.就某项具体的旅游资源而言,它可能对某些旅游者吸引力很强,而对另外一些旅游者无多大吸引力,甚至根本没有吸引力,这体现了旅游资源吸引力的( ) A.定量性B.定向性C.自然性D.变化性14.利用交通为旅游者设计并串联若干旅游点和旅游城市的合理走向,旅游界称之为( )A.旅游项目B.旅游区C.旅游区域O.旅游路线15.微笑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面对面进行服务,体现了旅游服务的( )A.直接性B.规范性C.应变性D.艺术性16.在我国涉外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 )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均可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认17.潜在旅游需求向现实旅游需求转化的基本条件是( )A.旅游动机的产生B.外部环境的刺激C.文化教育的普及D.个人收入的增多18.旅游业供求平衡包括三个方面,其中旅游产品可供量与社会购买力相适应是( ) A.供需效应上的平衡B.供需质量上的平衡C.供需数量上的平衡D.供需可比量的平衡19.旅游经营者必须采取有效的经营策略,促使旅游者向特定的旅游供给流动,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供给。
《旅游经济学》试题一一、名字解释(5×4=20分)1、旅游产品:2、旅游需求:3、旅游消费结构:4、旅游经济效益:5、旅游乘数效应:二、是非判断题(10×1=10分)1、进行旅游活动要遵循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旅速游缓()2、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就是审美体验()3、旅游投资效果系数是反映旅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4、旅游产品主要是由服务形式表现出来的无形产品()5、旅游产品的消费需求弹性较大()6、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是同一概念()7、恩格尔系数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成正相关()8、我国通常所说的旅游市场是指旅游客源市场()9、散客一般是指个人、家庭以及10人以下的自行结伴旅游者()10、旅游消费是一种低层次的消费形式()三、不定项选择题(10×2=20分)1、旅游经济学是一门()A、应用性学科B、经济学科C、边缘交叉学科D、基础性学科2、旅游产品是一种()A、整体性产品B、服务性产品C、动态性产品D、纯物质产品3、旅游环境容量包括()A、自然生态容量B、游客心理和生理容量C、社会环境容量D、经济环境容量4、旅游市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多样性B、季节性C、波动性D、全球性5、衡量旅游消费效果的指标主要有()A、旅游消费总额B、人均消费额C、旅游消费率D、旅游消费构成6、根据旅游者消费水平可以将旅游市场划分为()A、豪华旅游市场B、标准旅游市场C、经济旅游市场D、廉价旅游市场7、旅游产品的非价格竞争主要是指()A、产品类型B、产品质量C、促销方法D、销售手段8、旅游市场开拓策略主要包括()A、无差异性市场策略B、差异性市场策略C、密集性市场策略D、集中性市场策略9、影响旅游价格形成的可控制因素包括()A、旅游产品成本B、旅游产品特色C、推销能力D、定价目标10、旅游收入按来源不同可以分为()A、国内旅游收入B、国际旅游收入C、商品性收入D、劳务性收入四、简答题(5×6=30分)1、旅游需求的产生条件有那些?2、我国入境旅游者消费结构呈现出哪些基本特征?3、从不同角度来划分,旅游市场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型?4、提高旅游宏观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哪些?5、影响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五、计算题(1×10=10分)某酒店拥有客房400间,全年分摊客房固定成本4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间·天,预计全年出租率为80%,求该酒店客房出租的保本价格。
2024年经济师考试旅游经济专业知识和实务(中级)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业的基本构成要素?A、旅游资源B、旅游设施C、旅游服务D、旅游交通2、旅游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个选项上?A、促进当地经济增长B、减少污染物排放C、增加就业机会D、推动城市化进程3、在旅游经济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消费类型?A、基本旅游消费B、发展型旅游消费C、享受型旅游消费D、商务旅游消费4、在旅游经济分析中,以下哪项指标不属于旅游收入指标?A、旅游总收入B、旅游外汇收入C、旅游国内收入D、旅游投资总额5、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消费市场的特点?A.多样性B.季节性C.地域性D.波动性6、旅游经济中,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估的主要指标包括哪些?A.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旅游环境B.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市场、旅游品牌C.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营销、旅游管理D.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政策、旅游环境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直接影响?A. 增加就业机会B. 提升当地物价水平C. 促进基础设施建设D. 刺激当地消费增长8、在旅游经济学中,旅游乘数效应是指:A. 旅游消费对当地经济产生的连锁反应B. 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C. 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与游客满意度的关系D. 旅行社服务费用占旅游总支出的比例9、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经济活动中的“旅游产业链”?A、旅行社业务B、旅游交通服务C、旅游商品销售D、旅游咨询服务 10、以下关于旅游经济规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旅游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旅游产业创造的旅游收入总和B、旅游经济规模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C、旅游经济规模与旅游消费水平呈正相关D、旅游经济规模越大,旅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11、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消费的类型?A、直接消费B、间接消费C、物质消费D、精神消费12、旅游经济活动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旅游经济政策的主要功能?A、引导旅游经济发展B、保护旅游资源C、促进旅游业就业D、刺激旅游消费13、旅游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 地理位置B. 年龄结构C. 消费习惯D. 旅游目的地14、在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哪个阶段的特点是销售额增长开始放缓,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逐渐缩小?A. 导入期B. 成长期C. 成熟期D. 衰退期15、在旅游经济活动中,下列哪项不属于旅游消费市场的特点?A.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B.旅游消费的季节性C.旅游消费的波动性D.旅游消费的便捷性16、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促进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A.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B.加强旅游环境保护C.限制旅游人数D.优化旅游产业结构1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的直接贡献?A. 增加就业机会B. 提升目的地知名度C. 创造外汇收入D. 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18、在旅游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是指:A. 旅游消费带来的收入增长会通过再消费的方式进一步放大经济效益B. 旅游者的消费仅限于直接接触的服务行业C. 旅游业发展导致的物价上涨现象D. 旅游资源过度开发后导致的环境退化19、题干:以下哪种旅游活动不属于体验式旅游?A. 乡村旅游B. 极限运动旅游C. 文化体验旅游D. 海滩度假旅游 20、题干:在旅游经济中,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A. 旅游目的地形象B. 经济收入水平C. 交通便利程度D. 旅游目的地政策21、关于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当价格上升时,如果旅游需求量减少的比例大于价格上升的比例,则该旅游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大于1。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模拟二一、单项选择题1.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衍生理论中是在对环境承载力概念的继承和对环境容量模型方法对革命性批判中产生的是【p35 B】A.动态管理规划法B.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法C.反规划理论D.游憩机会谱2. 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综合发展阶段是【p69 C】A.20世纪30年代—5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初C.20世纪70—80年代D.20世纪80—90年代3. 事件活动的策划、管理、所处环境,以及参与群体等要素都会不断发生变化体现了事件活动的【p86 A】A.独特性B.无法保存性C.无形性D.劳动力密集性4. 打造时尚创意型小镇,需要【p101 B】A.小镇历史脉络清晰可循B.小镇以时尚产业为主导C.小镇位于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D.小镇生态环境良好5. 按照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相关变量(如距离、游客收入、文化水平、年龄、游客数量)之间的关系,构建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方法是【p167 D】A.季节变动分析法B.简单移动平均法C.成长率预测法D.相关预测法6. 将旅游资源分门别类的进行对比考察和研究属于【p127 D】A.直接询问法B.统计分析法C.实地测量法D.分类对比法7. 旅游线路的设计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体现的是旅游线路设计的(A )212A. 市场导向原则B. 突出主体原则C. 合理搭配原则D. 机动灵活原则8. 游客在台湾绿岛白天可以感受海岛风情,夜晚可探访潮间带、梅花鹿等,此旅游项目的策划思路是A 230A.全时化体验B. 全季型设计C. 全产业拓展D. 新业态创新9. 评价偿债能力的评价指标包括D 253A. 投资回收期B. 全部投资的利润率C. 资本金利润率D. 资产负债率10. 利用方块节点、圆形节点、方案枝、概率枝等要素将现实中的投资方案用树形图的方式展现出来,以方便投资者决策的方法是B 270A. 情景分析法B. 决策树法C. 概率分析法D. 敏感性分析法11. 旅游开发建立政策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体现在A 275A. 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B. 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C. 满足旅游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D. 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12. 对旅游业人力资源进行开发,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体现了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D280A. 系统性B. 科学性C. 规范性D. 综合性13.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七万多建房屋受损,说明危机具有C 296A. 突发性B. 紧迫性C. 破坏性D. 不确定性14. 旅游规划图件中除了使用鲜艳悦目的配色系统外,还大量使用实景照片、示例图片、景观素描等图形要素,说明旅游规划图件具有 A 305A. 表现形式的吸引性B. 表达方式的直观性C. 传达内容的精确性D. 空间要素的丰富性15. 111. 旅游规划图件制作的基础是B 311A. 拟定规划图件B. 制作规划底图C. 图件要素编辑D. 修饰和装饰16. 通过文字或图片向游客传达有关信息的旅游解说形式是B 340A. 导游人员解说B. 图文解说C. 语音解说D. 多媒体解说17. 旅游规划理论体系的核心是【p31 A】A.规划理论板块B.经济理论板块C.环境理论板块D.人文理论板块18. 利用各种先进的硬件技术以及软件工具,设计出合理的硬件、软件以及交互手段,使参与者能交互式地观察和操纵系统生成的虚拟现实的技术称为【p62 D】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虚拟现实技术19. 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中,把整个区域看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属于【p81 C】A.龙头景区带动型B.城市全域辐射型C.全域景区发展型D.特色资源驱动型20. 打造资源禀赋型小镇,需要【p101 C】A.小镇历史脉络清晰可循B.小镇与城市距离较近C.小镇资源优势突出D.小镇生态环境良好二、填空题1.从旅游规划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和规划深度来看,旅游规划可以划分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______。
..WORD 完美格式....专业知识编辑整理线订装------------------ 号学 名姓 级年 业专《旅游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日期:2016年12月、名词解释题(本题 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1. 旅游业: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 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2. 国家旅游组织:是指国家中为国家政府所承认,负责管理全国旅游事物的组织。
3. 市场细分:指将一个整体市场按照消费者的某种或某些特点分解或划分为不同 的消费群的过程。
4. 可持续发展: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
5.旅游交通:是一种为旅游者提供直接或间接交通服务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活动, 是为旅游者由客源地到目的地的往返及在目的地各处的旅游活动而提供的交通设 施及服务。
、填空题(本题11小题,每空1分,共25分)6.根据联合国《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和旅游业务的具体情况分析,旅游业主要由 三大部分构成,即旅行社、旅游交通、住宿业及饭店,这三大部分也是旅..专业知识编辑整理游业的三大支柱。
7. 从根本上讲,旅游业是一项 经济性 产业。
8. 在国外,旅行社按其业务类型分为: 旅游批发经营商 和 旅游零售商。
9.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行方式的因素有 旅行距离、运输价格、旅行目的、—旅 行偏好和经验。
10. 国家政府介入旅游发展的动机有 政治动机、经济动机、社会动机。
11. 我国的旅游组织基本上划分为 旅游行政组织 和 旅游行业组织 两大类。
12. 我国旅游行政组织包括 国家旅游局、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 、省 级以下的地方旅游行政机构 。
13. 旅游乘数 是用以测定单位旅游消费对旅游接待地区各种经济现象的影响程 度的系数。
14.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 报告。
正式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
15. 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生态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居 民旅游者的心理承载力。
《旅游资源学》试卷二
试卷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5分)
1.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其中自然资源主类包括、、和四个亚类。
2.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包括、、和。
3.天象与气候现象旅游资源包括和两大类型。
4.旅游资源开发应突出的特色包括、、、永续性、五个方面。
5.地质作用外营力表现为、、、沉积作用和五个作用。
6.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包括、、和四个亚类。
7.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包括审美功能、和三个功能。
8.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包括和两个亚类。
9.国标中仅旅游商品类旅游资源包括一个亚类。
10.在以下的资源单体中,属于遗址遗迹类的有、。
属于建筑与设施类的有、。
属于人文活动类的有、。
属于旅游商品类的有、。
(1.鼓山涌泉寺、2. 昙石山遗址、3.平潭沙雕节、4.白水洋、5.湛卢剑、6.湛卢山、7.风动石、
8.永定土楼、9.太姥山、10. 赤壁、11.长汀豆腐干、12南音、13.黄河水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
2.生态旅游
3.抬梁式建筑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道题目要写出计算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以零分计,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四、问答题(第1、2小题8分,第3题9分,共25分)
1.旅游资源评价因子系统的建立过程包括哪些步骤?
2.旅游资源信息系统的应用都有哪些?
3.旅游业开发影响都有哪些?
五、综述题(共16分)
怎样理解旅游资源这一概念?详细论述旅游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