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淮北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全真演练物理试题(基础必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光电烟雾报警器,其结构和原理如图所示。
光源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光,发生火情时有烟雾进入报警器内,会使部分光改变传播方向,绕过挡板进入光电管从而发生光电效应,于是有电流输入报警系统,电流大于就会触发报警系统报警。
某次实验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处于图示位置,烟雾浓度增大到n时恰好报警。
假设烟雾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光电管接收到的光子数越多。
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光线绕过挡板进入光电管利用了光的折射B.为提高光电烟雾报警器的灵敏度,可以将滑片P向右移动少许C.仅将电源的正负极反接,在烟雾浓度为n时也可能触发报警D.报警器恰好报警时,将滑片P向右移动后,警报有可能会被解除第(2)题高铁开通后,从铁路售票网12306查询到G232次列车的信息如图所示,用电子地图测距工具测得青岛站到上海虹桥站的直线距离约为530.3k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16:10表示时刻B.图中6小时37分钟表示时间间隔C.530.3km表示青岛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路程D.研究高铁在地图上的位置,可视高铁为质点第(3)题关于处理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元法B.在探究平均速度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思想C.法拉第在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时利用了理想实验法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使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方法第(4)题如图,在天花板下静止不动的小昆虫受到的力有( )A.只有重力B.重力和弹力C.重力和摩擦力D.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第(5)题如图,真空中固定着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O是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b、c、d是连线上的四个点,e、f是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个点,ab=bO=Oc=cd,eO=Of。
数学试题(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ADBCA 6-10CACCA二.填空题 11. 21232-2 12. π 13. (1,0)(0,)-+∞ 14. 4[2,]3- 15. 22154x y += 三.解答题16.解:(Ⅰ).4sin cos 22B B m n ⋅= ||2s i n 2B m = ||2n = 1cos cos 22||||m n B m n θ⋅∴===,再由022B π<< 解得 23B π= …… 6分 (Ⅱ).23B π= 3A C π∴+= sin sin sin()3A C A π∴+=+ ……8分 又由2333A πππ<+<……9分 sin()123A π<+≤……11分 故sin A+sin C 的取值范围是(2 ……12分 17.解:(Ⅰ)系统抽样 ……2分(Ⅱ)河南5天共抽取总人数为5+20+25+20+30=100山东5天共抽取总人数为15+10+5+5+5=40分层比为100:40=5:2,所以山东籍的应抽取2名 ……5分 (Ⅲ)用12345,,,,a a a a a 表示被抽取的河南籍驾驶人员,12,b b 表示被抽取的山东籍驾驶人员,则所有基本事件的总数为:121314151112{,},{,},{,},{,},{,},{,}a a a a a a a a a b a b ,2324252122{,},{,},{,},{,},{,}a a a a a a a b a b ,34353132{,},{,},{,},{,}a a a a a b a b ,河南山东454142{,},{,},{,}a a a b a b ,515212{,},{,},{,}a b a b b b 共21个,……8分其中至少有1名驾驶人员是河南籍的基本事件的总数为:121314151112{,},{,},{,},{,},{,},{,}a a a a a a a a a b a b ,2324252122{,},{,},{,},{,},{,}a a a a a a a b a b ,34353132{,},{,},{,},{,}a a a a a b a b ,454142{,},{,},{,}a a a b a b ,5152{,},{,}a b a b 共20个。
2013年江淮十校联考高三语文试题命题:宣城中学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选择题(第I卷1 ~ 6题,第II卷15 ~ 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I卷7 ~ 14题,第II卷18 ~ 21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3题。
①‚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提出的著名思想主张,在我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虽然这一思想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但辩证分析,其合理内涵在当今时代也有积极意义。
②‚民胞物与‛的核心思想是爱人爱物。
张载在《西铭》中写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
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他认为,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一切人都是同胞兄弟,一切物都是同伴,应该爱一切人、爱一切物。
这就叫做‚民胞物与‛。
③‚民胞物与‛思想对后世思想家影响甚大。
例如,清代名臣曾国藩就将其视为‚完人‛的两个重要条件之一,他说:‚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这个思想其实是一种阶级调和论,因为它并不要求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并不主张阶级平等,而是建立在封建宗法关系的基础上,不过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从上而下的怜悯而已。
虽如此,对这个思想也不能一棍子打死,而应辩证分析。
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高效提分物理试题(基础必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最大加速度约为( )A.g B.2g C.3g D.4g第(2)题核电站中核反应堆的核反应方程式(201MeV为本核式反应释放的核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反应属于轻核聚变B.反应条件是核要达到临界体积C.由这个反应可知比结合能为201MeVD.这个方程式可写为第(3)题如图甲所示为电容器的充电电路,先将可变电阻的阻值调为,闭合开关,电容器所带电荷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实线①所示。
然后断开开关,先使电容器放电完毕,再把的阻值调为,接着重复前面的操作,得到如图乙实线②所示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充电过程,充电电流不断减小B.电容器充电过程,充电电流不断增加C.电容器充电过程,电容器的电容不断增加D.增大可变电阻的阻值对电容器充电更快完成第(4)题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这束光的A.速度变慢,波长变短B.速度不变,波长变短C.频率增高,波长变长D.频率不变,波长变长第(5)题下列物理量中的“−”表示方向的是( )A .电势−5V B .气温−3℃C .重力势能−12J D .速度−2m/s 第(6)题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是人类获得核能的两种主要途径,关于裂变和聚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裂变释放能量,聚变吸收能量B .裂变过程有质量亏损,聚变过程无质量亏损C .裂变和聚变都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D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裂变第(7)题人形机器人阿特拉斯(A tla s )可以模仿人类完成自主连续跳跃、空中转体180°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淮北一中2014高考 第 页 查缺补漏1 淮北一中2014高三查缺补漏检测 一 答案:一选择题1.D 看清集合的代表元。
2.B 3. A∵f (x )=log 2(1+x ),g (x )=log 2(1﹣x ), ∴f (x )﹣g (x )的定义域为(﹣1,1) 记F (x )=f (x )﹣g (x )=log 2, 则F (﹣x )=log 2=log 2()﹣1=﹣log 2=﹣F (x )故f (x )﹣g (x )是奇函数. 4. B 5. A 6. B在△ABC 中,由cos (2B+C )+2sinAsinB <0可得,cos (B+B+C )+2sinAsinB <0.∴cosBcos (B+C )﹣sinBsin (B+C )+2sinAsinB <0,即 cosBcos (π﹣A )﹣sinBsin (π﹣A )+2sinAsinB <0. ∴﹣cosBcosA ﹣sinBsinA+2sinAsinB <0,﹣cosBcosA+sinBsinA <0. 即﹣cos (A+B )<0,cos (A+B )>0. ∴A+B <,∴C >,故△ABC 形状一定是钝角三角形,故有 a 2+b 2<c 2 .7.A 8.A 9.B 10.B【解析】222201320132013(2014-1)2014-22014+11=,===201420142014201420142014⎧⎫⎧⎫⎧⎫⎧⎫⨯⎨⎬⎨⎬⎨⎬⎨⎬⎩⎭⎩⎭⎩⎭⎩⎭, 33442013(2014-1)20132013(2014-1)1==,==201420142014201420142014⎧⎫⎧⎫⎧⎫⎧⎫⎨⎬⎨⎬⎨⎬⎨⎬⎩⎭⎩⎭⎩⎭⎩⎭,… 所以原式=1007 二.填空题 11.2721或 12. 2 13. 4π 14. 22,3⎛⎫- ⎪⎝⎭∵f′(x)=3x 2+1>0恒成立, ∴f(x)在R 上是增函数.又f(-x)=-f(x),∴y =f(x)为奇函数.由f(mx -2)+f(x)<0得f(mx -2)<-f(x)=f(-x), ∴mx -2<-x ,即mx -2+x<0在m ∈[-2,2]上恒成立.淮北一中2014高考 第 页 查缺补漏2 记g(m)=xm -2+x ,15. ①③④ 三.解答题16. 解:(1)由)(x f 图像与2y =图像交点的最小距离为3π知()f x 最小正周期为3π ……2分 所以23ππω=……………………………………………………3分得6ω= ………………………………………………………4分(2) 若4=ω,则()2sin 4f x x = …………………………………………………………5分依题意可得()()12sin(4)1123g x f x x ππ=-+=-+ ……………………………………7分 因为5012x π<< 所以44333x πππ-<-<…………………………………………………8分所以sin(4)13x π<-≤ ………………………10分所以12sin(4)133x π<-+≤ ……………………………………………………11分所以值域为(1- ……………………………………………………12分17.18. 解:(1)依题意得,数列{}n p 是以163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121(12)6312n n n S p p p -=+++=-=1 1分 解得n=6。
淮北市2014届高三第—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管仲为安徽颍上人。
他主张“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市也者,劝也(促进),所以起本事(农事)”等。
对这些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劝告统治者要以农为本B.商业兴旺带动农业发展C.提出重农抑商经济政策D.认识到物质的决定作用2.先秦古籍《礼记·乐记》记述:“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人化物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这表明①人们很早就探索物质利益关系②理学萌芽于先秦时期③反对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④天理与人欲之辨由来已久A.①②C.③④D.①④3.据《宋吏·职官制》记载:官吏的俸禄计有正俸、职钱、职田和杂役之费。
正俸有钱、绫、绢、绵禄米之给。
此外还有茶、酒、厨料乃至马料之给,因公出外别有出差费等等。
每年官俸支出,大约有钱1696万贯(千文),金14872两,银62万两。
这种情况A.削弱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暴露出科举制录取的弊端C.起到了高薪养廉的作用D.埋下国家积贫积弱的祸根4.有人撰文称“四大名著”是中国人的四面镜子:映照出中国人的雅趣;映照出中国人的侠义,映照出中国人的信仰;映照出中国人的天下观。
这“四面镜子”分别是A.《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B.《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C.《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D.《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5.近代自然经济之所以“瓦而不解”,有人总结,是因为地主“不会废”,资产阶级“没想废”,农民“没废成”,无产阶级“没废完”,帝国主义则说,“废它个啥!”这里的“废”是指废除A.封建土地私有制B.封建土地国有制C.农民土地私有制D.土地买卖制度6.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嵩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这些“绿林好汉们”①未真正理解革命纲领的实质②具有杀富济贫式的革命精神③把民主革命理解成传统的农民革命④体现了三民主义反封建的局限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位学者自述:因为爱看地方戏曲,才对民间传说有大概的领略;又因为社会上流行思想革命,我才大胆提出打破传统学说的见解;也因为征集歌谣的缘故,而注意到许多风俗材料。
淮北市2014届高考一模试卷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 从第③段“传统城镇化追求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提高”可知,B项属于传统城镇化的主要内涵。
2.C “建设用地增长快”是“传统城镇化”“重地”不“重人”的做法。
3.D A项,“今后还将继续加快提高城镇化率”错,从第③段“有的地区还将加快提高城镇化率作为目标,这对局部来说也许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从全国……”可知,不可绝对化。
B项,从第⑤中可知“农村、农业、农民必须作出一定的牺牲”的说法是传统城镇化的观点,是本文要否定的观点,不合文意。
C项,“就是要农民离开所在村庄,到城市或小城镇生活就业”说法绝对,第⑤中明确指出“发达的农村地域也可以就近、就地实现城镇化,农村与城市可以实现一体化的和谐发展。
”4.A【解题思路】注意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A,“率”,有“带领”、“遵循”“扰乱”“主将”“总是”等意义,结合下文“晨入暮出”一词,“率”在这里应该解释为“总是”。
B,“擢”应解释为“选拔、提拔”; C,“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辞职归家,叫作“致仕”。
D,“揭”:公布,张贴。
5.B【解题思路】B项,后置定语的标志。
A项,表原因“因为……”/表目的“用来……”C项,所字结构,“……的人”/名词,地方。
D项,介词,因为/经由,通过。
6.C【解题思路】“皇上非常感动”原文中没有依据,而且赏赐也并不是因为感动。
(时间和事件的错位)7.【参考译文】(1)康熙三十六年,张英主管会试。
不久,因为身体有病请求休假,皇上没有答应他。
(“典”、“寻”各1分,通顺1分)(2)张英性情温和平易,从不炫耀,(凡是)举荐有才能的人,始终不让那人知道。
(“表襮”、“其”各1分,通顺1分)(3)等到张英入见,皇上询问江南廉洁的官吏,张英首先推举陈鹏年。
陈鹏年因此被皇上了解,成为一代名臣。
(“及”、“举”、“受……于……”各1分,通顺1分)8.【答案示例】通过“江阔”、“云低”、“断雁”、“西风”等意象,(1分)描绘一幅江面辽阔、乌云低垂、西风凄冷、孤雁哀鸣的画面,(1分)渲染阴冷压抑苍凉肃杀的气氛,(1分)烘托作者中年时行旅天涯的悲凉凄苦。
秘密★启用前淮北市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的得4分,错选.不选的得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CBACDABDDC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1题8分,第12题8分,共1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1、(1) 3.36(2)2m 1a =(3) 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12、(1) B D C(2) 左端(3) 4 、 5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44分,其中13题8分、14题10分、15题12分、16题14分。
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 13、(8分)解:(1)在地球表面:.................(1分)同理可知:2地月月RGM g = .................(1分)由上式得254=g g 月故g 月=254g=254×10m/s 2=1.6m/s 2 .................(1分) 2mGM mg 地地R =2R g 地地GM =(2)由V 2=2g 月h ................. (1分)得v= =3.0m/s ................. (1分)(3)当嫦娥三号着陆时,设竖直向下为正 ,由动量定理得v0F -m m t g -=)(支月 ................. (1分)N tvg m F 4105.2)(⨯=+=月支 ............... (1分)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嫦娥三号对月球平均作用力大小为2.5×104N .............. (1分) 14、(10分) 解析:(1)ab 棒离开磁场右边界前做匀速运动,速度为v m ,则有:E Blv I ER r m ==+, ................. (2分)对ab 棒F BIl -=0 ................. (1分)解得v F R r B l m =+()22 ................. (1分)(2)由能量守恒可得:F d d W mv m()0212+=+电 ................ (2分)解得:W F d d mF R r B l 电=+-+()()022442 ................. (1分)(3)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棒不受外力作用,说明回路中无感应电流,因此回路中磁通量保持不变,故 Bdl=B t (d+vt)l ................. (2分) 所以,)(vt d B BdB t +=................. (1分)15、(12分) 解析:(1)粒子带负电,从O 点沿y 轴负方向射入磁场,沿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淮北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II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11~20小题,每小题3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P 31 Ca 401.氨基磺酸(结构如图所示)是一种强酸,工业上用于酸性清洗剂、磺化剂等。
加热至60℃时与水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溶液呈强酸性。
下列有关氨基磺酸说法正确的是A. 不溶于水B.不能清洗铁锈C. 水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大量存在D. 与水反应生成的盐是NH4HSO42.设N 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HCO3-数目为N AB.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C.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D.17 g H2O2所含共价键的总数为1.5N A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0.1 mol·L-1 NaHCO3溶液: H+、Al3+、Cl-、CH3COO-B.0.1 mol·L-1 CuCl2溶液: K+、NH4+、OH-、S2-C.0.1 mol·L-1 FeCl2溶液: Na+、NH4+、I-、SO42-D.c(H+)/c(OH-)= 1×1013的溶液: Fe3+、Na+、SO32ˉ、NO3-4.材料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安徽省淮北市、宿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函数()sin 2f x x =的图象向左平移02πϕϕ⎛⎫≤≤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为偶函数,则ϕ的值为( ) A .12π B .6π C .3π D .4π 2.函数||1()e sin 28x f x x =的部分图象大致是( ) A . B .C .D .3.一个频率分布表(样本容量为30)不小心被损坏了一部分,只记得样本中数据在[)2060,上的频率为0.8,则估计样本在[)40,50、[)50,60内的数据个数共有( )A .14B .15C .16D .174.抛物线22y x =的焦点为F ,则经过点F 与点()2,2M且与抛物线的准线相切的圆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0个D .无数个5.已知函数在上的值域为,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6.已知a ,b 为两条不同直线,α,β,γ为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①若//αβ,//αγ,则//βγ;②若//a α,//a β,则//αβ;③若αγ⊥,βγ⊥,则αβ⊥;④若a α⊥,b α⊥,则//a b .其中正确命题序号为( )A .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①②③7.已知六棱锥P ABCDEF -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记为球O )的球面上,且底面ABCDEF 为正六边形,顶点P 在底面上的射影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G ,若6PA 2AB =,则球O 的表面积为( )A .163πB .94π C .6πD .9π8.已知函数()sin3(0,)f x a x a b a x =-++>∈R 的值域为[5,3]-,函数()cos g x b ax =-,则()g x 的图象的对称中心为( ) A .,5()4k k π⎛⎫-∈⎪⎝⎭Z B .,5()48k k ππ⎛⎫+-∈⎪⎝⎭Z C .,4()5k k π⎛⎫-∈⎪⎝⎭Z D .,4()510k k ππ⎛⎫+-∈⎪⎝⎭Z 9.设一个正三棱柱ABC DEF -,每条棱长都相等,一只蚂蚁从上底面ABC 的某顶点出发,每次只沿着棱爬行并爬到另一个顶点,算一次爬行,若它选择三个方向爬行的概率相等,若蚂蚁爬行10次,仍然在上底面的概率为10P ,则10P 为( )A .10111432⎛⎫⋅+ ⎪⎝⎭B .111132⎛⎫+ ⎪⎝⎭C .111132⎛⎫- ⎪⎝⎭D .10111232⎛⎫⋅+ ⎪⎝⎭10.已知()5x a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和与展开式中常数项相等,则2x 项系数为( ) A .10B .32C .40D .8011.函数()()sin f x A x =+ωϕ(其中0A >,0>ω,2πϕ<)的图象如图,则此函数表达式为( )A .()3sin 24f x x π⎛⎫=+⎪⎝⎭B .()13sin 24f x x π⎛⎫=+⎪⎝⎭C .()3sin 24f x x π⎛⎫=- ⎪⎝⎭D .()13sin 24πf x x ⎛⎫=- ⎪⎝⎭12.中,如果,则的形状是( )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014年淮北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考试说明:l、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请将本试卷答案答到答题卷上指定位置,否则不计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都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亚硝酰氯(NOCl)室温下为不稳定黄色气体,用于合成洗涤剂,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Cl、N、O的电负性依次降低B.分子中π键与σ键个数之比为1:2C.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l﹥O﹥ND.Cl、N、O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O﹥N﹥Cl2、二氧化氯被国际上公认为安全、无毒的绿色消毒剂。
以KClO3溶液为原料,采用电解法生产二氧化氯反应原理如下:4ClO3—+2H2O通电4ClO2↑+O2↑+4O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阳极反应式为:2H2O—4e—= O2↑+4H+B.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减小C.电解过程中OH—向阴极迁移D.每有1mol电子转移,生成标准状况下5.6L气体3、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氯化铜溶液中:Na+、CO32-、Cl-、S2-B.在硅酸钠溶液中:NH4+、K+、HCO3-、NO3-C.通入二氧化硫的溶液中:Al3+、Fe3+、Br-、SO42-D.含有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中:O2、CO2、N2、HCl4、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8g12C18O含有的质子数为N AB.1 molC3H8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10N AC.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 A个单质分子D.常温下,0.1mo 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 A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H4Al(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B.NaHS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H++OH-= H2OC.少量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2I-+Cl2=I2+2Cl-D.少量SO2通入Ca(ClO)2溶液中:SO2+H2O+Ca2++2ClO-=CaSO3↓+2HClO6、完成下列实验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能达到目的的是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蒸干CuSO4溶液可获得CuO固体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C.钢是铁碳等元素合金硬度和熔点均高于铁D.常温下,Ksp(Ag2CO3)>>Ksp(Ag2S),则Ag2CO3和Ag2S悬浊液中c(S2-)>c(CO32-)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面磨损的钢化玻璃实验台更易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B.在反应中NaClO只能做氧化剂C.实验室配制CuCl2溶液需要加入稀盐酸D.在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HCl有NaCl晶体析出9、下列物质的检验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B.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C.用金属钠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分D.加稀盐酸无现象,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含SO42-10、因“为复杂化学系统创立了多尺度模型”,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说明化学模型和规律研究的重要性。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可以干燥HCl气体,也可以干燥H2S气体B.Cu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一定不与其他任何稀酸反应C.对浓醋酸加水稀释,溶液的pH一定增大D.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的速率公式为:v=kc(N2)c1.5(H2)c-1(NH3),则其他条件不变加入NH3,v减小11、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B.蒸馏时应将温度计插入液体中C.氨水逐滴滴入AgNO3溶液中至沉淀刚好溶解配成银氨溶液D.中和滴定时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2~3次12、在45℃~50℃时,臭氧(O3)可以将碘氧化为碘酸碘[I(IO3)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9O3+2I2= I(IO3)3+9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IO3)3只是还原产物B.I(IO3)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均为+5K=c(CO 2)c 2(Cl 2)×c(TiCl 4)C .O 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 D .氧化性:I 2>I(IO 3)313、已知:C(s)+TiO 2(s)+2Cl 2(g) TiCl 4(l)+CO 2(g) △H <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其他条件不变,v (Cl 2) =v (CO 2)时,反应达平衡状态B .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 .降低反应温度或使用催化剂可以提高TiO 2的转化率D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0mL 0.1 mol •L -1NaHSO 4溶液中:c (Na +)=c(SO 42-)=c(H +)>c(OH -)B .60℃时,pH=7的氨水和氯化铵混合溶液中:c(NH 4+)=c(Cl -)C .常温时,饱和食盐水中通入少量HCl 气体:c(Na +)=c(Cl -) D .10mL 0.1 mol·L -1NaHCO 3溶液与10mL0.05mol·L -1NaOH 溶液混合:c (Na +)>c(HCO 3-)>c(CO 32-)>c(OH -)>c(H +)15、下列对有关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 .图1表示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B .图2表示升高温度对对化学平衡影响的v-t 图C .图3中当2n(CO )=1n(NaOH)时生成NaHCO 3D .图4表示在AlCl 3溶液中通入NH 3与生成Al(OH)3沉淀的关系16、金属钠与448mL 标准状况下的O 2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氧化物的质量不可能为 A .1.1g B .1.56g C .2.06g D .2.48g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
(2) Z 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周期,第______族; ZW 2所属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X 的氢化物比W 的氢化物沸点____ (填“高”或“低”),请从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相互作用角度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
(3) 向Y 2Z 2溶液中通入足量W 2得到澄清溶液,再向该溶液中滴加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写出Y 2Z 2溶液与足量W 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25℃、101kPa 下,W 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9.15g 该物质与足量的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轻质碳酸钙常用在造纸、塑料、橡胶、医药等化工行业中。
轻质碳酸钙工业生产方法有多种,下面是索维尔法生产纯碱过程中,得到副产品轻质碳酸钙的工艺流程图:(1)取少量轻质碳酸钙加入试管中,再加适量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振荡后,用pH 计测量,悬浊液的pH 为9.5~10.2,试解释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滤名称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洗涤该固体产品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煅烧制纯碱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合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两种)。
(5)生石灰在消化池中注水搅拌制浆,经过振动分离后石灰乳与操作1所得母液在较低温度下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通入CO 2碳化即可得到轻质碳酸钙。
19、地下水化学成分形成-水岩相互作用(1)水中存在物质如下表所示,在下表中横线上填上所处分散系名称:(3)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溶于水,地下水中化学物质来源与水接触的空气、岩石、土壤和人类活动等有关。
①碳酸盐矿石(方解石和白云石等)是固体地球分布最广泛的矿物之一,大气中的CO 2、岩石中碳酸盐以及水中碳酸盐的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完整的碳酸平衡体系,对地下水的化学成分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试写出白云石[CaMg(CO3)2]在含有CO2的地下水中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人类活动产生的NH4+在硝化菌作用下转化为NO3—,表明水体中溶解有空气中的_____。
请写出NH4+在硝化菌作用下生成NO3—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0、(1)碳酸钠、碳酸氢钠鉴别有多种方案:甲: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3mL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0.3g Na2CO3和NaHCO3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只试管口。
将气球内的Na2CO3和NaHCO3同时倒入试管中,比较它们放出CO2的快慢。
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但NaH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要比Na2CO3与稀盐酸的反应剧烈的多。
乙:将各装有2.0g Na2CO3和NaHCO3粉末的两支试管分别加热,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石灰水变浑浊,则被加热的物质是碳酸氢钠。
丙:在两只试管中各加入2mL 等浓度溶液,各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溶液红色较浅的为NaHCO3已知Na2CO3(s)+2H+(aq)=2Na+(aq)+H2O(l)+CO2(g) ΔH= -27.98kJ/molNaHCO3(s)+H+(aq)= Na+(aq)+H2O(l)+CO2(g) ΔH=+29.7kJ/mol甲的设计中明显不合理,试指出理由(至少回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能鉴别两种物质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丁根据“Ca(HCO3)2可溶于水”的观点设计了鉴别方案:在Na2CO3和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CaCl2溶液,变浑浊的物质是Na2CO3溶液。
但是在实验中均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为探究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出现沉淀的成分,丁继续做了如下探究:【知识支持】Array①据物质的性质分析,所得沉淀一定不能同时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进一步查资料发现,Ca(HCO3)2溶解度随着水中溶解CO2量增加而增大,但当Ca(HCO3)2溶液接近饱和时不稳定,很快分解。
因此沉淀中(填“可能”或“不可能”)含有Ca(HCO3)2,因而丁做如下实验②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