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控制器介导的多电极同步射频消融治疗大肝癌的临床应用重点
- 格式:pdf
- 大小:764.65 KB
- 文档页数:4
射频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李亚洲;宫卫东;王珩;倪代会;阳威;王执民;吴智群【摘要】近20年来,射频(radiofrequency,RF)技术以其微创、靶向、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有了巨大的发展.从治疗实体肿瘤,逐渐发展到治疗实质器官的良性病变如脾亢、前列腺增生,以及在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妇科疾病、治疗疼痛以及医学美容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就其治疗原理、不同机型及特点以及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作一综述.【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0(019)003【总页数】6页(P242-247)【关键词】射频消融;临床应用【作者】李亚洲;宫卫东;王珩;倪代会;阳威;王执民;吴智群【作者单位】710038,西安第网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710038,西安第网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710038,西安第网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710038,西安第网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710038,西安第网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710038,西安第网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710038,西安第网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4射频(RF)技术已经出现了一个多世纪,虽然已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但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却是近10年来的事。
RF在临床中的应用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从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RFA已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以微创、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越来越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做一综述。
1 RF的治疗原理将RF电极插人组织内通过发生器发射一定频率的RF电流,使电极周围的组织中的离子激发、振荡摩擦产热而直接毁损病灶。
其电极的温度具有可控性,毁损区的范围可由于产生的总热量、组织的热传导性能,以及血液流动造成的对流损失的热量的多少等决定。
脉冲技术是给予脉冲式电流,间隔期可以有效防止电极头周围出现炭化而影响热传导,相对于连续射频消融(RFA)而言,可以使消融范围增加。
多电极射频消融在治疗肿瘤中的作用
付尚志;吴雷
【期刊名称】《临床军医杂志》
【年(卷),期】2002(30)6
【摘要】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肿瘤是近年来欧美少数发达国家开展的肿瘤治疗新技术,具有实时图像监测和术后即刻疗效评价功能,微创、安全,适应证宽,并发症少,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实质性肿瘤,尤其对原发及转移性肝癌的治疗,可达到替代手术切除的作用.
【总页数】3页(P75-77)
【关键词】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肿瘤
【作者】付尚志;吴雷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24医院放疗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0.5
【相关文献】
1.B超引导下多电极射频消融术治疗肝肿瘤的观察护理 [J], 谭平
2.对比普通与灌注冷却射频消融电极在Ⅰ型心房扑动消融中的作用 [J], 彭景添
3.多电极转换射频消融系统治疗肝脏肿瘤临床疗效分析 [J], 谭运华;刘辉;蒋家云;王强;马宽生;别平
4.单针灌注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疗效分析 [J], 罗荣光;顾仰葵;高飞;张亮;赵
明;范卫君;吴沛宏;黄金华
5.CT引导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临床研究 [J], 伍时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创消融治疗将改变实体肿瘤治疗格局1.病例中CT导引射频消融治疗邻近膈肌肝癌时采用()A.行单极集束单点RFA治疗B.单极单针7个位点射频消融治疗C.行单次CoolTip集束电极针8个位点叠加RFA治疗D.3根双极射频电极针进行单次3个位点RFA2.微波消融治疗的特点不包括()A.多点消融B.速度快C.单点消融D.体积大而且治疗大肿瘤成为可能性3.CT引导治疗肿瘤()A.有死角及盲区B.可精确显示肿瘤的数量、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关系C.3cm以下的肿瘤效果好D.干扰第2个位点定位穿刺4.氩气制冷,肿瘤组织温度迅速降至()A.-100~140℃B.-110~150℃C.-120~160℃D.-140~180℃5.关于超声的局限性的说法错误的是()A.显示肿瘤及周围组织结构不全面B.超声显像没有死角C.超声引导射频消融1个位点后,产生气泡伪影D.超声显像有死角及盲区6.关于单独RFA治疗肝癌的适应证说法错误的是()A.直径≤5cm的单发肿瘤B.最大直径>3cm的多发肿瘤C.无肝内一级血管、胆管分支侵犯或远处转移D.肝功能Child-PughA级、B级7.氦气快速制热升至多少度,使肿瘤凝固性坏死()A.40℃B.50℃C.60℃D.80℃8.肺癌RFA治疗时采用()A.多点叠加RFA治B.3根双极射频电极针进行单次3个位点RFAC.单极集束COOL-TIP射频电极针行一个位点,18分钟RFA治疗D.CT引导冷冻消融布针9.关于CT引导肿瘤微创消融治疗优势说法错误的是()A.突破了D≤3cm肿瘤消融好的技术瓶颈,可治大肿瘤B.可最大限度保护器官功能及形态C.安全、可重复、恢复快D.费用高10.关于当前肿瘤治疗格局的说法错误的是()A.恶性肿瘤采用根治性治疗的不足20%B.大部分病人是带瘤生存C.根治性手术比例很低,姑息性治疗比例很高D.约60%的病人发现已经处于临终关怀阶段11.超声引导一般常规是()A.3cm以下的肿瘤B.3cm以上的肿瘤C.10cm以下的肿瘤D.10cm以上的肿瘤12.超声引导的消融治疗多应用于()A.大肿瘤B.位置比较模糊的部位C.比较大的病变位置比较清楚的部位D.位置比较清楚的部位13.关于微创消融治疗肿瘤新格局的说法错误的是()A.根治性治疗逐渐提高到50%B.大部分由姑息治疗为主的治疗格局转变成以微创手术、根治性治疗为主C.外科、介入科、肿瘤科、超声科等医生无需掌握微创消融技术D.影像导引消融使肝癌、肺癌等实体肿瘤治疗进入到微创手术时代14.关于冷循环超能射频消融治疗设备说法错误的是()A.有单速和急速两种B.急速即为单点消融5cm大小的肿瘤区C.单速的效果比较好D.单速即为比较小的肿瘤可以多点叠加消融肝肿瘤微波消融治疗1.当前微波消融术主要用()频率的微波A.30MHzB.30GHzC.30MHZ和30GHzD.915MHZ和2450MHZ2.在进行微波消融治疗之前,要在()周内进行内科检查和影像学检查A.8B.6C.4D.23.微波消融并发症出现出血原因包括()A.肿瘤破裂B.针道消融不充分C.肝实质撕裂D.以上都是4.下列选项不属于微波消融治疗绝对禁忌证的是()A.肝性脑病B.肝外门静脉癌栓C.胆系感染、败血症D.中~大量腹水5.局部肿瘤进展指()A.肝脏三期CT/MR随访,肿瘤消融区残留强化病灶B.复查发现肝功能异常C.先前判定为肿瘤完全消融区内或其相连部位出现新发强化病灶D.肝脏三期CT/MR随访,肿瘤消融区无强化病灶6.微波消融穿刺时,穿刺路径至少要经过()cm以上的肝实质A.0.2B.0.5C.0.8D.17.肝脏三期CT/MR随访,肿瘤消融区无强化病灶,是指()A.完全消融B.不完全消融C.局部消融D.局部肿瘤进展8.属于微波消融治疗相对禁忌证的是()A.全肝弥漫性肿瘤B.肝外门静脉癌栓C.TBIL≥50μmol/LD.心功能衰竭9.微波消融技术操作的第一步是()A.固定B.穿刺C.消融D.定位10.微波消融并发症出现肝功能损害,原因是()A.消融区组织液化坏死继发感染或胆汁瘤继发感染B.过度消融瘤旁肝组织,胆道损伤C.刺激胸膜或损伤肺组织D.损伤肝动脉及门静脉分支11.不属于微波消融治疗相对禁忌证的是()A.肝功能ChildC级B.血小板<50×109/LC.中到大量腹水D.PTA>50%12.属于微波消融治疗绝对禁忌证的是()A.中到大量腹水B.血小板<50×109/LC.胆系感染、败血症D.TBIL≥50μmol/L氩氦刀在肝癌中的应用1.氩氦刀疗法的禁忌证不包括()A.弥漫型肝癌(全肝)B.肝转移癌C.门静脉主干癌栓D.败血症2.氩氦刀疗法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A.出血B.发热C.疼痛D.肌红蛋白尿3.氩氦刀与射频消融术相比优势是()A.出血少B.对肝肾功能损害少C.术后疼痛次数少D.以上均不是4.氩氦刀治疗中氩气的使用时间大约()分钟A.10B.15C.5D.205.一般氩氦刀面板可带()根针A.18B.24C.30D.126.最严重的冷冻并发症是()A.血小板降低B.肌红蛋白尿C.冷休克D.严重肾功能损害7.氩氦刀疗法中,病灶超过()需要多点布针A.1cmB.2cmC.3cmD.5cm8.氩氦刀中起复温作用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氦气D.氩气9.氩氦刀疗法的缺点不包括()A.易导致出血B.皮肤冻伤C.适用范围小D.需多针联合10.配合TACE后采用氩氦刀疗法治疗肝癌的适应证()A.数目≤5个B.直径≤5cm,数目≤3C.直径>5cm,数目>3D.直径>5cm11.使用氩氦刀疗法,PLT的数值应()A.>50*10^9/LB.>100*10^9/LC.>25*10^9/LD.以上均不是12.研究发现氩氦刀使用时进行()个循环即可覆盖消融范围A.2B.3C.4D.613.氩氦刀疗法的冷冻的有效区域是()A.零下60°B.零下50°C.零下40°D.零下30°14.氩氦刀的术前准备不包括()A.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胸片、CT等辅助检查B.术前6小时清流食C.术前3天给予维生素K1D.术前1小时给予血凝酶15.氩氦刀多点布针时,形成球形冷冻体的排列方式为()A.线性排列B.等腰三角形排列C.球形排列D.正方形排列肺癌消融治疗的临床应用1.物理消融中不属于热消融方法的是()A.射频B.氩氦刀C.超声聚焦D.激光2.不是氩氦刀消融原理的是()A.冷冻及随后的复温对肿瘤组织、细胞凝固坏死B.冷冻造成肿瘤组织微血管栓塞C.冷冻后引发机体的肿瘤免疫D.冷冻后引发机体的发热反应3.温度达到()°C,出现不可逆转的细胞损伤(变性)A.40~49B.49~70C.70~100D.100~2004.()不是化学消融常用的化学药物A.无水乙醇B.乙酸C.稀盐酸D.高渗糖5.物理消融是肺癌等实体肿瘤()治疗方法A.根治性B.姑息性C.减瘤术D.疗效不确定6.右中心型射频消融术后中等量气胸处理方法是()A.自行吸收B.手术开胸治疗C.单向阀门闭式引流D.双向阀门闭式引流7.肺癌消融治疗时要注重()功能保护A.心脏B.肺C.肾D.脑神经8.我国肺癌死亡位居癌症死亡第()位A.一B.二C.三D.四9.肺癌消融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A.单发肿瘤,无肺门一级血管受侵B.肿瘤邻近心脏、肺门及纵膈大血管,可结合化学消融治疗邻近重要结构部位肿瘤C.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D.术后残余或复发肿瘤10.()不是肺癌消融治疗的禁忌证A.全肺弥漫性病变B.意识障碍C.缺铁性贫血患者D.严重肺功能不全11.细胞出现凝固性坏死(胶原转化成糖原)温度需达到()°CA.40~49B.49~70C.70~100D.100~20012.()肺癌等实体肿瘤物理消融可取得根治性治疗效果A.早期B.早、中期C.中晚期D.任一期13.不属于肺癌消融手术常见并发症的是()A.气胸B.出血C.胸腔积液D.凝血功能障碍14.射频消融的原理不正确的是()A.利用热能毁损肿瘤组织B.发射高频射频电磁波,激发组织细胞内的离子产生高频振荡C.消融区局部高温使肿瘤和消融区组织产生凝固性坏死D.消融区局部温度可达100~200℃左右15.化疗药敏感的肺癌类型是()A.鳞癌B.腺癌C.小细胞未分化癌D.大细胞癌肝癌RFA治疗围手术期的处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TA<40%或PT延长一倍以上时提示肝损害严重B.重型肝炎,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可升高C.血清胆红素升高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关D.CHE提示肝脏储备能力,肝功能有明显损害时可升高2.关于核苷类似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无免疫调节作用B.罕见HBeAg血清转换C.需长期维持用药D.停药后不易复发3.肝性脑病、轻度腹水合并胆红素2mg/dl的患者肝功能为()A.D级B.C级C.A级D.B级4.Child-Pugh评分9分为()A.B级B.C级C.D级D.A级5.关于术前肿瘤评估说法不正确的是()A.肿瘤的位置对于治疗非常重要B.肿瘤直径小于10厘米,可一次消融C.肿瘤直径大于5厘米,需分次消融D.数目较多需分次消融6.关于肝癌RFA治疗术前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术前凝血检查不达标的患者行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B.WBC>2.0*109/LC.HGB>70g/LD.PLT>50*109/L7.根据ECOG体力状况能耐受手术的是()A.评分4分以上B.评分2分以上C.评分3分以上D.评分5分以上8.关于肝功能检查说法不正确的是()A.ALT:存在于线粒体中,反映肝细胞功能的最常用指标B.AST:意义与ALT相同C.g-GT:肝炎活动期时可升高D.CHE:提示肝脏储备能力,肝功能有明显损害时可下降9.慢性肝炎中度以上、肝硬化、重型肝炎时血清蛋白变化不正确的是()A.血清白蛋白浓度下降B.血清球蛋白浓度上升C.白蛋白/球蛋白(A/G)比例下降甚至倒置D.血清球蛋白浓度下降10.射频治疗与肝功能分级关系不正确的是()A.A级为绝对禁忌B.B级可耐受微创治疗C.C级并非射频治疗绝对禁忌证D.以上都对11.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是指()A.术前1天到术后1天B.术前3天到术后3天C.术前3天到术后1天D.术前3天到术后7天12.关于拉米夫定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抗病毒药物B.属核苷类似物C.线粒体毒性较大D.抑制DNA多聚酶和逆转录酶活性13.合并门静脉高压拟行射频手术的患者处理不正确的是()A.立即手术B.手术前行上消化道钡餐或胃镜检查C.口服心得安,直至静息时心率下降到基础心率的75%D.术前应对患者进行病原学评价14.关于肝纤维化指标说法不正确的是()A.HA:敏感性较高B.Ⅳ-C:与肝纤维化形成的活动程度密切相关,具备特异性C.PC-Ⅲ:持续升高提示病情恶化并向肝硬化发展D.LN:反映肝纤维化的进展与严重程度,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增高15.Child-Pugh评分系统将肝功能分为()A.六级B.五级C.三级D.四级16.关于胆红素测定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疸型肝炎患者血清胆红素升高B.血清胆红素升高常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无关C.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常超过171mmol/LD.以上都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