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馆 导游词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安徽省博物馆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把放心交给他,开心交给我。
小王很高兴在这样一个春风日丽、阳光明媚的上午和大家相遇,小王将竭诚为大家服务,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安徽省博物馆的大门了。
安徽省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占地面积约70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于一体的省级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景区。
1956年,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成立。
馆名是由陈毅元帅题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有馆藏文物二十多万件,基本陈列主要分为“徽州古建筑成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安徽古生物展”。
现在我们进入博物馆的主楼,左手边就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区,那么就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去体会一下徽州古建筑独特的文化底蕴吧。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徽州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四水归堂”的天井。
四水归堂象征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注入自己家中,在徽州又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四水归堂的天井还有利于防盗、采光、生活用水等作用,由此可见徽州人的聪慧之处。
接着我们看到的是一处徽州居民的厅堂,厅堂是徽州建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举行家庭婚丧礼庆大典的场所,也是家庭礼教的所在地,大家可以看到它的陈设是很庄重的。
大家看那条长案桌中间摆放着长鸣钟,寓意长命、吉祥。
钟的东边是花瓶,西边是镜子,取东平西静之意,寓意天下太平,也反映了皖南村名对和谐环境的追求。
循着门厅过来,我们便看到了牌坊。
在徽州建筑艺术中,牌坊被誉为“古建三绝”之一。
徽州人文荟萃,徽商财力雄厚,那么牌坊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其中属全国保护的有一座,那就是徐国石坊,又名八角牌楼。
大家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它的复制品,徐国石坊是徽州最大最有名的牌坊,它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走过这石牌坊,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祠堂,这座祠堂是位于徽州呈坎村的罗东舒祠。
安徽文博园导游词安徽文博园位于合肥南岗镇,是以安徽文化为主题,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安徽文博园由博物馆、文化广场、公园、建筑群、湖泊等建筑和景观组成,展示了安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作为安徽的标志性景区,安徽文博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和学习,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安徽文博园的导游词。
安徽文博园以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安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历史遗产。
我们将从博物馆、文化广场、建筑群、湖泊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安徽文博园。
首先,我们来到文化广场,这里是整个安徽文博园的核心区域。
这里建造了像徽州民居、八卦山庄、安徽明清民居、白果园等建筑,以及九曲桥、汉画像石等景观。
这些建筑和景观整洁美观,突出了安徽传统文化和历史。
特别是八卦山庄,它是仿照明清时期的典型建筑兴建而成,体现了安徽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
其次,我们来到博物馆,这里是安徽文博园重要的单体建筑。
博物馆内设有晋祠、汉画像石、明清建筑遗址、魏晋南北朝石刻等展览区域。
这些展览囊括了安徽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信仰、社会经济、考古遗产、历史传承等多个方面,让人们了解安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渊源。
再次,我们前往公园区域,这里有湖泊、花园和观光区等景观。
文博公园中心的湖泊呈现了水上建筑、湖心岛、水榭亭台、游船、落日美景等景观。
四季之景精美绝伦,氛围迷人,一般市民可以在此休息放松身心。
花园区域是整个公园的亮点之一,有美丽的园林、树木和草地,装饰得艳丽、色彩分明,四季分明将给游客带来绝妙的体验。
最后,我们瞩目的是安徽文博园的不朽建筑群,这里保留了徽州建筑风格、明清建筑、民俗风俗装饰等历史传统,让人们在穿越历史时光的同时也更深刻地了解安徽的文化遗产。
这些装饰艺术和工艺品,让人惊叹于安徽人民的聪明才智。
以上就是安徽文博园的导游词介绍,安徽文博园是一次极强的文化体验,一个了解安徽丰富历史及文化遗产的机会,是一个可以留下回忆的地方,我相信您在安徽文博园的一次旅行是定会让您难忘。
安徽文博园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安徽文博园,我将为大家带领游览园内的各个景点。
安徽文博园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华乐街333号,是一座集文化展览、文物收藏、艺术交流为一体的大型文化艺术园区。
园内建筑风格各异,历史悠久,是了解安徽文化的绝佳之地。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安徽文博园的各个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安徽文博园的标志性建筑——安徽博物馆。
安徽博物馆建于1956年,是安徽省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宏伟壮观,采用传统安徽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以徽派砖雕、徽派彩画为主,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给人一种古朴、大气、典雅的感觉。
安徽博物馆馆藏丰富多样,展示了安徽地区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使游客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安徽的传统文化。
接下来,我们进入安徽文博园的第二个景点——古庙街。
古庙街是一个仿古建筑群,它重现了明清时期安徽传统建筑风格,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传统文化。
古庙街内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你可以品尝到安徽的传统美食,比如有名的合肥炖炖,它是由合肥特产砂锅五花肉和青红丝炒菜合并而成的一道特色菜。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安徽文博园的第三个景点——徽派建筑群。
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在安徽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徽派建筑群内,有很多精美的园林和庭院,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很多传统的建筑和庭院景观。
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建筑特色而闻名于世,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和艺术之美。
接下来,我们来到安徽文博园的第四个景点——合肥古城墙遗址。
合肥古城墙遗址是安徽省的一处重要文物遗址,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
这里是合肥古城的遗址,游客们可以看到城墙的残址和古代的城门,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悠久。
此外,在古城墙遗址的周围还有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典花园,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散步,欣赏安徽传统艺术和文化。
最后,我们来到安徽文博园的最后一个景点——合肥古钱村。
徽州文化博物馆,是安徽省第二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国内唯一全面展示徽州文化的博物馆。
以下是为你生成的徽州文化博物馆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徽州文化博物馆!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徽州文化博物馆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是一座以展示徽州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徽州传统建筑的元素,展示了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
进入博物馆后,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徽州历史”展厅。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徽州地区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徽州到近代的徽州,了解徽州人民的生活和文化传承。
接下来,我们来到“徽州文化”展厅。
这里展示了徽州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徽州的建筑、艺术、文学、音乐、戏曲等等。
我们可以欣赏到徽州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了解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徽州民俗”展厅,我们可以看到徽州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
这里展示了徽州人民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等,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徽州地区的风土人情。
最后,我们来到“徽州名人”展厅。
徽州地区人才辈出,出过许多杰出的人物。
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徽州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朱熹、戴震、胡适等等,他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参观完徽州文化博物馆后,相信大家对徽州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这次参观,也希望大家能够将徽州文化传承下去。
谢谢大家!。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4篇Guide words of Anhui Provincial Museum编订:JinTai College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4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安徽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2、篇章2: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3、篇章3: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4、篇章4: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篇章1: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文档欢迎大家来到安徽省博物馆!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省博物馆是中国省级方综合性博物馆。
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安庆路。
195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科学馆、皖北文管会、芜湖科学馆、皖南文物馆合并的基础上筹备,1956年11月14日正式成立。
该馆陈列大楼建筑面积11580平方米,文物库房4156平方米。
馆藏文物有历代铜、陶、瓷、金、银、玉器、货币、书画、民俗、砖雕石刻、文房四宝、革命文物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物等,总计104684件。
其中古籍109126册(其中善本书8000余册),一级藏品135件。
藏品中最具特色的,是历年来安徽各地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寿县蔡侯墓出土的莲瓣铜壶,通高80厘米,器形高大,盖顶作镂空的莲瓣形,颈部有对称的兽形双耳,四兽作足,造型生动,为春秋时期少见的艺术珍品;寿县楚王墓出土的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千克,形体高大,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仅次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鼎。
该馆珍藏的古代瓷器有1963年宿松县北宋(1087)墓中出土的青白瓷注子与注碗,注子高20.2厘米,碗高13.9厘米,是景德镇青白瓷中少见的佳作,也是宋瓷断代中的珍贵标准器物。
博物馆导游词简短一、嗨,朋友们!欢迎来到咱们超有趣的博物馆呀!这博物馆可不得了呢,它就像一个装满了历史宝藏的大盒子。
一走进这博物馆的大门,就像是走进了时光隧道。
这里的文物可多啦。
先看看那些古老的陶器吧。
它们的形状千奇百怪,有的像个圆滚滚的小胖子,有的又像是苗条的少女。
这些陶器呀,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那时候可没有现在这么先进的工具,他们全靠一双手,一点点地把泥土捏成想要的形状,再经过烧制,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陶器。
这些陶器上的花纹也特别精美,有像波浪一样的线条,还有像小动物模样的图案,每一个花纹都像是在给我们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再往前走,就能看到那些闪着光的青铜器啦。
青铜器可沉啦,感觉拿在手里都能当哑铃锻炼身体了。
它们的颜色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味,有点暗沉,但却透着历史的厚重感。
青铜器上刻着很多奇怪的符号,这些符号可不是随便刻上去的,那都是古人用来记录事情或者表达某种意义的。
说不定在那个时候,这些符号就像我们现在的文字一样重要呢。
还有那些书画作品,简直就是艺术的殿堂。
看那一幅幅画卷展开在眼前,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画家内心世界的窗户。
画上的山水栩栩如生,感觉就像真的能走进画里,去感受那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
书法作品呢,那些字写得是龙飞凤舞,每一笔都充满了力量和韵味。
就算咱们不太懂书法,也能感受到那种独特的美。
这里的文物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它们从遥远的过去走到现在,就为了和我们见面呢。
二、咱们再说说这博物馆的布局吧。
一进门是大厅,大厅特别宽敞,高高的天花板让人感觉很开阔。
从大厅往左边走,是古代陶器和青铜器的展览区。
这里的灯光打得很有讲究,柔和的光线照在文物上,让它们看起来更加神秘和迷人。
沿着展览区的走廊一直走,就能看到书画作品展览区了。
这个区域相对比较安静,可能是大家都在静静地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吧。
再往右边走呢,是一些民俗文物的展览区,这里展示了很多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像古代的农具啊,生活用品啊之类的。
安徽博物馆景点介绍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沿途讲解的介绍词,包括导游欢迎词,景点介绍词,导游欢送词等。
其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导游词的资料,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店铺更多相关信息。
安徽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约23万件,以商周青铜器、楚国货币、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元代金银器、新安书画、徽州雕刻和古籍善本、徽州契约文书等最为突出。
在现代艺术品中,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4000余件作品收藏于馆内,也受到国内外瞩目。
馆内现基本陈列并常年对外开放的主要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
“徽州古建”馆再现了徽州明清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卓越成就,按比例复制的“古建三绝”(古牌坊、古居民、古祠堂)的代表作品许国石坊、老屋阁和宝纶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浓郁的徽州地方风味。
安徽古生物陈列集中展示安徽地区中生代、新生代古人类、古生物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场所。
另外还有供临时举办各种展览的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展览大厅。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中国宝岛东南部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安徽省博物馆!在这里,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安徽省博物馆的历史、馆藏珍品以及展览特色,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安徽历史文化的机会。
一、博物馆简介安徽省博物馆是安徽省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创办于1956年,位于合肥市的长江中路。
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总建筑面积达53000多平方米,展陈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具有较高的展陈能力和功能。
二、馆藏珍品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主要分为四大类别:考古文物、革命文物、名人文物和艺术品。
1. 考古文物安徽省博物馆拥有丰富的考古文物资源,以徽商文化、徽州文化、徽州建筑为特色。
其中,最重要的要数汪家拙楼木刻,这是一件于清代中期木雕红楼大门楣板,被誉为中国木刻艺术史上的瑰宝。
2. 革命文物安徽省博物馆的革命文物馆藏品丰富多样,主要展示了安徽地区的革命历史,包括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战士遗物、抗日游击队的武器装备、革命领袖的照片和手迹等。
3. 名人文物安徽省博物馆也收藏了大量与安徽名人相关的文物,如徽派名人的字画、书法作品、音乐器乐以及各类艺术品。
4. 艺术品最后,安徽省博物馆馆藏的艺术品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包括陶瓷、绘画、瓷器、玉器、金银器等等。
三、展览特色除了馆藏的珍贵文物外,安徽省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样的展览。
其中最具特色的要属徽派文化展览和徽派艺术展览。
徽派文化是指江南徽州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包括徽州古建筑风格、徽派字画、徽派音乐、徽派民俗等。
安徽省博物馆通过展览,向游客们全面介绍徽派文化的历史、内涵与魅力。
此外,安徽省博物馆还举办过一些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展览,如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大师展、安徽古陶艺术展等。
这些展览一方面展示了中国5000年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安徽独特的文化特色。
四、服务设施作为一家现代化的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提供了一系列完善的服务设施,以方便游客的参观和学习。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3篇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3篇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和大家相聚一堂!我是咱们这次博物馆之旅的定点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喊我小王或王导。
在这里,我谨代表馆内的所有工作人员感谢各位的到来!是你们的到来让此馆蓬荜生辉!能成为大家的导游我也感到非常的荣幸。
在此我预祝此次博物馆之旅开心愉快。
接下来呢,我们将要进入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安徽省博物馆进行游览了。
我就先对博物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安徽省博物馆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始建于1956年。
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过这里。
陈毅元帅还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馆内的基本陈列主要分为: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好了,闲话不多说了我看有些游客已经迫不及待了,那我们就先进去一睹为快吧!我左手的这个方向呢,就是徽州古代建筑陈列馆。
它曾获得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徽州民居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是四水同堂,所谓四水同堂,就是将住宅屋面的雨水汇集天井之中,表达了徽州人一种暗室生财的风水理念和经商之道,厅堂也是徽州民居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举行家庭婚丧礼庆大典的场所。
它正中悬挂的中堂画轴,大多为山水花鸟或治家格言,两侧则挂着名家书画的楹联,下面长条案桌上摆放着长鸣钟,谐差长命之音,有吉祥之意。
钟的东边是花瓶,两面是镜子,取东平西静之意,寓意天下太平。
体现了徽州家庭重礼教的规范,同时反映了皖南村民对和睦环境的追求。
这边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咱们徽州最大最有名的许国石坊了,它由建于万历十二年,也就是1584年。
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坊主许国是徽州歙县人,嘉靖乙丑的进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
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
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又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
博物馆导游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合肥旅游,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xxx。
大家可以叫我小x。
在此,我代表旅行社及本人再次欢迎你们的到来。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我们会竭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的。
祝大家在合肥玩的开心。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相信我们是有缘人,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把这缘分进行到底。
游客朋友们,咱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安徽省博物馆。
下面呢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省博物馆的概况。
安徽省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中断,占地面积约七十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家4 A级旅游景区。
安徽省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是建国后我国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博物馆。
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曾经来过这里,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在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作了重要指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嘛!”陈毅元帅为安徽省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安徽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二十三万件,其中以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徽州雕刻等最为突出。
朋友们,现在咱们已经来到了博物馆的大厅,安徽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
咱们呢就先去看看徽州古建筑陈列吧!不过我要给大家提个醒,在博物馆里游览时,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到别人,拍照时要关闭闪光灯,尊重管理人员。
好了,大家随我来!
现在咱们进入的是序厅,这里是“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
所谓“四水归堂”就是将住宅屋面的雨水汇集天井之中,表达了徽州人一种“暗室生财”的风水观念和经商之道,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不至于流向别处,让四方之才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从这里可以看到徽商“聚财气”的思想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
大家再看这个厅堂,它是徽州民居普遍式的代表。
它屋内的布置是颇有讲究的。
一座标准的民居,一般都建有前堂、中堂、后堂。
前堂和中堂作为礼仪场所,是男人们接待客人和日常活动的地方,后堂则作为供养长辈和女性活动的空间。
现在大家见到的这是中堂,一般中堂“太师壁”上悬匾额,并挂中堂画。
泥金木制楹联。
紧贴太师壁摆一条桌子,称“画条”。
大家看,在桌子的正中摆放的是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有吉祥之意。
钟的两边东放花瓶西放雕花镜。
取东平西静之意。
寓意天下太平,过终生平静的日子。
这些都是徽州文化的体现。
-
大家随着我再向里面去。
现在呈现在咱们面前的是一座牌坊。
在徽派建筑艺术中,牌坊被誉为“古建三绝”之一。
徽州人文荟萃,居高官者甚多,加之徽商财力雄厚,树牌立坊日益鼎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许国牌坊。
现在咱们看到的这座是模仿许国牌坊而模拟建造的。
该牌坊是徽州最大的一座牌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
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这座牌坊四面八柱,又称八脚牌坊。
据说古代只有皇家才可以建造八脚牌坊,民间只能造四脚牌坊,但是许国利用自己的机智,从他的学生皇帝那里获取了恩准,回家建造了这座举国鲜见的八脚牌坊。
这个故事呢在此就不详细的叙述了。
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大家看,这座楼房式的建筑是什么呢?对,它就是祠堂。
这是罗东舒祠,它位于徽州的呈坎村,祠内供奉罗氏家族的先祖: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罗东舒。
该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罗东舒自幼聪颖,长大以后隐居在呈坎,以耕田和读书为乐,拒绝出去做官,因此,罗氏子孙对罗东舒极为尊重。
明朝嘉靖年间开始为罗东舒修祠,历时近百年竣工,其雕刻彩绘之精美,堪称中国祠堂建筑之冠。
刚才大家看过了牌坊和祠堂,现在看到的是民宅。
这座模型是明代中期民居建筑的代表作——老屋阁。
它坐落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乡,是西溪南吴氏私家住宅。
从表面上看建筑整体简单明了,内部结构复杂多变。
住宅正面为水平高墙,侧立面采取不对称式,与高墙相结合形成参差错落的外观。
前中后有三个天井,内有石砌的水池。
楼上厅堂阁栅外露,显得楼上厅堂比楼下宽敞,这种明代住宅特点的构造,当地民间称“楼上厅”。
阁内楼上沿天井四周有一圈整齐栏板,雕刻有花卉,云朵、飞禽、走兽。
栏板由檐柱加悬木向外微微挑出,加大了楼层凭栏空间,同时改变了天井扁平狭小,柱长楼高的瘦狭之感。
栏板上设置带有精美扶手的“飞来椅”,又称美人靠,是专供女眷休憩之用的。
大家再看这两边,这些就是徽州有名的马头墙了。
高高的马头墙既起到了防火的作用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美。
来,大家再看这玻璃罩里,这是一套砖雕游春图,由渔、樵、耕、读,以及瓜果纹饰等组成。
大家这边走。
咱们进入另一个单元吧。
这里展放的是徽州有名的三雕:石雕,木雕和砖雕。
在徽州,木石砖三雕几乎在每家每户都能看到,一户之内少有雷同,其造型和图雕既充分表现出了大贾骄奢浪漫的心态和儒雅恬淡的情趣,又通过栩栩如生,山川风物和历史故事的雕饰,寄予着主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希望。
来,大家看这幅砖雕,能看出什么眉目吗?对,这是一对夫妻,这幅砖雕名叫“画眉夫妻砖雕”,图中女子在庭院梳妆,头戴方巾的男子正用心给女子画眉,送茶的侍女回避不及而却步。
这是汉代张敝为妻子画眉的典故,表现了温馨美满的夫妻之情。
大家可以随便看看这些精致的砖雕和石雕。
游客朋友们,有关徽州的古建筑就这些了,下面咱们参观另一个展厅吧------馆藏青铜器精品展。
咱们已进入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本馆的镇馆之宝了-----看,这就是楚大鼎。
楚大鼎又名楚客大鼎,1933年出土于我省寿县的朱家集。
是我国现存的东周时期的第一大圆鼎。
整件器物雄浑凝重,气势不凡,它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一个诸侯大国昔日的辉煌强盛。
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本馆时就对它产生过浓厚的兴趣,主席曾围绕大鼎看了一圈,风趣地说道,它能煮一头牛啊!这张照片就是毛主席当年观看楚大鼎时的情景。
大家再看这里,这里依次陈列的青铜器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和生活用具及农具。
大家可以随便看看。
游客朋友们,说到青铜器这里有几个精品不得不看一下。
这是铜铃,出土于肥西大敦孜商代遗址中,是我省境内出土最早的青铜器,时代相当于夏朝二里头文化时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
铜铃也是我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
这个是蔡侯编钟,1955年从寿县的蔡昭侯墓中出土的编钟,共有九枚这是其中的一枚。
这个是四环无名大鉴,高45厘米,腹围是222厘米,口径77厘米,重69.4千克。
通体没有文史的,只在腹部鼓起的地方铸有4
个对称的衔环铺首。
整个器物看起来厚重壮美,朴素无华。
他是我国已知的最大最重的鉴,可以称得上鉴器之王了。
追着时间的脚步,咱们已回顾了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咱们再踏上时光飞船向亿万年前出发,看看那些先于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吧。
游客朋友们咱们现在已进入了“安徽古生物陈列”厅堂。
这是第一单元地层与化石,首先咱们看到的这张是地质年代及主要生物演化表。
这张表告诉我们地球的历史和生物进化的简单历程。
大家可以看这些图片及解释来了解了解。
走,咱们子现在进入的是第二单元,中生代恐龙化石。
这座模型是棘鼻青岛龙骨就架,棘鼻青岛龙属于鸟殿类恐龙,它是鸭嘴龙的一种,1950年发现于靠近青岛市的莱阳县而得名。
它是一种素食空龙,主要生活在距今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的湖沼平原上。
现在大家进入的是第三单元,这具是古象化石,是1972年在怀远县的治淮工地上发现的,经科学家推断它大约60岁,是一头老年公象。
这种象在生物进化史上,接近于非洲象的原始类型。
它的臼齿咀嚼面经过腐蚀后呈现出菱形的齿环,牙齿像匕首,非常有利于撕咬猎物。
各位游客朋友们,咱们踩着时间的脚点,穿越了历史的长河,跨过了几千年甚至上亿年,相信大家在这时光的游览中一定收获了不少,那么咱们这次游览呢到此也就结束了。
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现在时间还早,你们可以再仔细地看一遍。
现在是10点,咱们半个小时后在博物馆门口见,大家多注意安全,在博物馆参观时要遵重管理人员,遵守规章制度,谢谢大家的配合。
那咱们半小时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