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专题复习第17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历史-新课标-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9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1.命题规律该专题主要阐释了自占希腊罗马以来两方人文主义精神兴起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一个理论含量很高又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单元。
从内容看,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都是新课程高考的主要内容。
从命题角度看,往往以时代背景为依托,引人人文思。
人文精神的理解把握;还要注意启蒙运动对中国及西方国家民主政治化的作用、中国民主思想与西方民主思想的比较。
2.题型推测高考中可能会以选择题为主,其中古希腊的内容属于新加内容要被关注;建议要适量的训练材料解析题和开放性的题目。
尤其关注思想史部分的纵横向比较与延伸,并与政治经济领域的内容相结合,尤其与政治制度方面的结合。
3.热点问题人文精神的内涵和价值,然后分清和理解人文精神发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三个阶段及其所对应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在宏观掌握人文精神发展的线索的伺时,注意理解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发展的内涵;认识仁人志士为实现人文思想而进行斗争的精神及对社会进步发展的积极作用。
结合现代教育所提出的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求,加强、加深对人文素质的理解。
Ⅱ.重点知识再现一、人文主义的产生(一)、智者学派1.历史背景:(1)、经济政治条件:前世纪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繁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文化中心。
(2)、面对人在社会中日益突出的中心地位,有些学者开始把研究重点转到人本身。
2.概况:前5世纪(1)、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2)、研究领域: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究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
以人的眼光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等。
(3)智者学派思想主张①普罗泰戈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至高无上。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道德都是认为的产物,其约束力也是相对的,一切都要以人为尺度。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该强求一律。
3.智者学派的影响①对雅典民众的思想启蒙和解放起了积极作用。
新课程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导学专题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2、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3、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梳理】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智者学派1、西方人文精神开始于对“神主宰世界”的否定,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代表:(普罗泰戈拉、安提丰)3、概况:(1)、研究领域:(“人”本身(关系、组织、伦理)2、宣传方式:通过修辞学和公开演说来感染民众)(2)、基本思想:①、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当遵守;)②有的要求(废弃约束和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教育、财产、种族方面))(二)、苏格拉底及其弟子的思想1、苏格拉底探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政治主张:(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道德主张:(提倡善良的道德,伦理思想是“知德合一”)2、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并划分人的等级(《理想国》))3、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强调人类是最高级的)【探究延伸】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观点的异同 1、相同点:都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2、不同点: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主张知德合一;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不遗余力的加以攻击。
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根源: (资本主义萌芽) (一)文艺复兴1、兴起: (首先兴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2、核心: (人文主义: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专题十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知考纲·明考情]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试内容考核要求1.蒙昧中的觉醒3.专制下的启蒙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c①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b2.神权下的自我②洛克的主X及影响b①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三杰” b ③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的主要政治主Xb②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b4.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③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b ①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发展c④文艺复兴与某某改革 c②康德的主要思想观点b[复习线索] 西方的人文精神经历了由产生、复兴到发展成熟的历程。
人文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主X一切以“人”为中心而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一种思想与学说。
(1)人文主义的起源: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苏格拉底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
(2)人文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某某改革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3)人文主义的成熟: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武器,反对专制、教权和封建特权,倡导科学、自由和平等,为资本主义社会勾画了蓝图,促使近代人文精神发展到高峰阶段,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41讲专制下的启蒙和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一、欧洲启蒙运动的兴起1.背景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社会变化新航路开辟和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和某某改革将人性从基督教神权中解放出来科学基础近代科学兴起,科学与知识的进步政治阻碍封建专制主义、教权主义2.过程从英法两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德国和荷兰等国家。
3.核心思想以理性为思想武器,批判封建主义,反对某某迷信,提倡科学。
4.意义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使理性与自由平等的思想获得迅速的传播。
二、启蒙运动的代表代表思想意义洛克(英国) 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分权学说;人民有权反抗暴政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基础伏尔泰(法国) 提倡自然权利学说,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赞成实行“开明专制”推动启蒙运动发展孟德斯鸠(法国) 提出三权分立学说体现了人某某权的原则,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某某政体理论基础卢梭(法国) 社会契约论;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提出“主权在民”的主X;对“理否定封建王权,描绘某某政体蓝图,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导,直接影响性”提出质疑;人类天性本善,知识的进步有害于人类的幸福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