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陕西省西乡二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 格式:doc
- 大小:40.45 KB
- 文档页数:14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语文(解析版)西乡一中高二第一学期开学收心考试语文·答题卡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42分)题号1 2 3 6 7 10 11答案题号12 15 18 19 20 21 22答案二、阅读(非选择题)4.(4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8.(4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4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8分)(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14.(3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16.(5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17.(10分)(1)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2)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3)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4)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5)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3.(6分)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60分)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四、写作(60分)24.___题目:___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600600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800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语文第4页(共6页)____________语文第5页(共6页)____________语文第6页(共6页)语文第1页(共6页)____________ 语文第2页(共6页)____________语文第3页(共6页)西乡一中高二第一学期开学检测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013-201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2012级高二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文科)2013.1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庇佑pì央浼měi熟稔shěn蓬蒿hāo更相为命gēngB.险衅xìn矫首jiǎo祈祷qǐ提防dī供养无主gòngC.手腕wàn怏怏yàng泠然líng憎恶zēng战战兢兢jīngD.俨然yán停泊bó流憩qì瘦削xiāo垂头丧气sà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孤骛消耗笼罩交头结耳没精打采B.洗漱接壤辩护贪脏枉法提心掉胆C.怂恿车蓬慷慨云消雨霁闻名遐迩D.摇撼肮脏孤僻唉声叹气鬼鬼祟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这几个月的集训,国家足球队的技术战术水平是否能有较大提高,精神面貌是否能有明显改变,广大球迷正拭目以待。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C.章子怡、徐静蕾、赵薇、周迅等几位青年女演员现在是影视圈炙手可热的人物。
D.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
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校际联考试题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嫦娥五号任务是月球正面采样返回,嫦娥六号任务则是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支持下,实施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介绍,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嫦娥六号的生产时间比较长,执行任务之前,科研人员对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了深入梳理,使整个系统能够更健全、可靠。
20年来,在工程领导小组各单位的大力协同下,参与探月工程研制建设的全体同志强化使命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实现连战连捷。
中国探月工程汇聚了全国数千家单位、数万名科技工作者,探月工程形成重大科技工程实施的成功模式,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
(摘自《人民日报》《嫦娥六号实现三大技术突破》2024.06.28,有删改)材料二:2020年底,嫦娥五号已经从月球取得1731克月壤样本,那么这次嫦娥六号再次取样1935.3克,又会刷新哪些认知呢?从地质结构来说,嫦娥五号在吕姆克山附近着陆,吕姆克山是月球正面西北部的一座火山结构,着陆位置是火山活动形成的一片玄武岩漫溢区,地质年代非常年轻。
而嫦娥六号的着陆地点是南极-艾特肯盆地,这可是整个太阳系中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盆地,撞击力度可能穿透月壳直抵月幔。
所以,这两处取样地点,一新一老,一是火山熔岩,一是天体撞击,一个代表内部活动,一个代表外部力量,我们就可以期待嫦娥六号返回与五号迴然不同的结果。
西安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答案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 C.【A、欢T^B(xue)/®头(xu6).B、,令(qidng 进酒/扶#(jiang)轻奏(qiU)/罗案(qin)帝(gu)酒/商贾' (gu)等(ji)月/嫉(jD D、窥何(si)/何(ci)候喂(kui)然俾(kul)然2、 B.【A、亭亭玉立偃仰啸歌。
C、严惩不怠(贷)抚(忧)然趋之若鸯(鹫)D、左支右拙(细)】3、 D.【A项: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多指权贵气势盛使人不敢接近。
贬义词。
B项:不知所云:指说话者逻辑混乱,表达不清。
C项:师心自用: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
形容自以为是,固执己见,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4、 B. [Bo【A. “根本原因是……”和“是……造成的”杂糅。
C. “污染严重和环保资质不达标的十几个企业”有歧义,“十几家”修饰对象不确定。
D.第二句话“说明” 一词之前缺少主语。
】5、 C. (2、4句相连,4、1句相连。
5句在最后)6、 A.【《论语》篇名没有深刻含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一)文言文阅读(12分)文言文阅读(19分)7. A (用:因为)8. B (③陈述的对象是皇帝而非沈炼,间接表现了沈炼的为人刚直;④写的是沈炼以忠义大节开导保安当地百姓。
)9. A.(“除了痛哭和怒骂也没有其它更好的解决办法”理解不对,下文有“上疏请罢斥”)10.(1)塞外人都熟知严嵩的罪恶,争着痛骂严嵩让沈炼高兴。
(“i念知”、“詈”、“快” 各1分,共3分)(2)扬顺非常生气,派遣私党告诉严世蕃,说沈炼结交不怕死的勇士练习击剑和射箭,意图不可推测。
(“走”、“白”、“结”各1分,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11.(4分)上句描绘了眼前柳州地区山林瘴气弥漫天空乌云密布的景象(1分),下句遥想堂弟远去之地的景象,暮春的洞庭湖水天空阔一望无际(1分),为想象的虚景(1分)。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 . 开辟(pì)鄂州(è)侈谈(chǐ)陇西(lǒng)B . 尸骸(hái)蟾蜍(chán)阉党(yān)动辄(zhé)C . 阴骘(zhì)逾越(yú)小篆(zhuàn)讽谏(fěng)D . 猝然(zù)玄机(xuán)伺机(sì)谗言(chán)2. (2分) (2017高二下·天津期中) 下面名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B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C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D .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3. (2分)下面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强调,学校周围严禁开设网吧,但市郊一些中小学校附近,网吧几乎“泛滥成灾”,学校家长对此意见很大。
B . 名人出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书不仅内容空洞,而且错别字也连篇累牍,简直让人倒胃口。
C . 在中国菜名的翻译上,那些相对直白的,完全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而那些无法直译的,又为什么非要照猫画虎地搞出一些中国人不懂、外国人更不明白的翻译来呢?D . 最近一段时间,在巴基斯坦发生的一系列耸人听闻的恐怖事件,再次给这个饱受社会动乱之苦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4.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阿Q这个人物也是有生活的,更重要的是他反映了那个时代国民精神的一些弊病。
②屈原被发行吟,形容枯槁,他于汨罗江畔,放不下故国热土和自己永远挚爱的人民。
③大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他们还应加倍努力地学习。
陕西省西安2014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语文试题(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钟鼓馔玉/编撰岑寂/汗涔涔恣肆/睚眦欢谑/噱头B、将进酒/扶将轻裘/罗衾沽酒/商贾霁月/嫉妒C、修葺/休憩溽暑/繁文缛节舟楫/狼藉冠者/弱冠D、窥伺/伺候滥觞/国殇铿锵/吭声喟然/岿然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孝悌婷婷玉立畏葸偃仰笑歌B、饥馑百战不殆啜饮曲肱而枕C、哀恸严惩不怠抚然趋之若骛D、莞尔左支右拙户牖循循善诱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从目前形势来看,“考公务员热”还会持续下去,因为只要大环境不发生根本改变,这依然是一种炙手可热的选择。
B.老教授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在课堂上天马行空,挥洒自如,甚至中外文自如切换,很是自我陶醉,但学生却经常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C.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走过了一条前无古人的发展道路,只有师心自用,不断学习借鉴别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才取得了今天举世瞩目的成就。
D.技术来自于苦练,熟能生巧,任何工作要想达到得心应手、目无全牛的境界,除了天长日久的刻苦练习和用心摸索,没有其他任何捷径。
4.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美关系面临的种种新危机,根本原因是美国不能抛弃零和的冷战思维、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造成的。
B.在西安的餐饮市场上,特色鲜明的中式快餐因为缺乏严格的产品标准和操作流程,虽然占有一定的市场,但还不能和肯德基等洋对手分庭抗礼。
C.针对雾霾天气越来越多、而且PM2.5检测值频频爆表的新情况,当地政府坚决采取措施,及时关闭了污染严重和环保资质不达标的十几家企业。
D.两岸关系健康发展,经贸文化交流日益热络,但台湾民众赞成统一的比例不升反降。
从这一现象,说明了两岸关系发展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深层问题。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对于名著,为何现代人读不下去呢?有专家指出,____,____,_。
西乡二中201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王炜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1.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是这么给封建社会定义的,“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
依据你的理解,这样的社会实行( )A.小国寡民的城邦政体 B.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C.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 D.郡国并行的二元体制2.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
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分封制全面崩溃 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 D.实行郡国并行制3.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
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②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③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④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4.《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 B.九品中正法有弊端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5.宋神宗时,打算将一名转运使处死,宰相明确反对,理由是“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
神宗沉吟良久后说:“可与刺面,(发)配远恶处。
”门下侍郎惇以“士可杀,不可辱”的理由反对,最后神宗只得作罢。
从材料可以看出( )①君权与相权水火不容②政策有稳定性和延续性③理学思想影响士大夫人格追求④宋神宗具有良好的治国素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6.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
陕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迷惘(wǎng)熨帖(yù)不屈不挠(ráo)沁(qìn)人心脾B . 嗥叫(háo)湍急(tuān)自艾(yì)自怜缪斯女神(miù)C . 粗犷(guǎng)犄(jī)角酒阑灯灺(xiè)按捺不住(nài)D . 饿殍(piǎo)船舷(xuán)隽永哲言(juàn)面面相觑(qù )2. (2分) (2017高一下·绍兴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2016新年伊始,股市就来了个“开门红”。
熔断机制的主要目的是给市场一个冷静期,让投资者充分消化市场信息,防止市场或某一产品非理性的大副波动,以维护市场的稳定。
B . 本是全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除夕夜,这一家人却为着平常掉在眼前都懒得弯腰捡拾的几毛钱不停地摇手机、戳屏幕,心无旁骛,忙得不亦乐乎。
C . 成群结对的轮滑少年,在马路上有说有笑地联袂而行,有的甚至在车流中穿梭,逞能炫技,使本已十分复杂的城市路况平添了交通隐患。
D . 作为忠实于原作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没有穿越剧的光怪陆离,没有宫廷剧的跌宕起伏,有的是衣衫槛楼,是泥土、砖瓦和煤矿,是土得掉渣的农村生活。
3.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住房问题牵扯面广,如何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如何看待住房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等都是需要破解的方向性问题。
B . 该镇距县城不远不近,没有优势,没有特色,再怎么想发展,面临的局面却总是让人不尴不尬,无论是目标招商还是外出引资,总是底气不足。
C . 由于发生了那件事以后,我变得乐观了许多,也坚强了许多,因为它告诉我:只要你迎难而上,毫不气馁,再大的困难也会向你低头。
神木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泅水(qiú) 泠然(lěn) 出岫(xiù) 决起而飞(xuè) B、央浼(miǎn) 纤尘(xiān ) 盘桓(huán) 叨陪鲤对(dāo) C、埋怨(mán) 潦水(lǎo) 迤逦(yǐ) 茕茕孑立(jié) D、遄飞(chuán) 怔住(zhēn) 流憩(qì) 战战兢兢(jī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辖制 榆枋 挖墙脚 舸舰迷津 B、迤逦 蘸酒 汗涔涔 逸兴遄飞 C、囹圄 慈祥 面黄饥瘦 见风使舵 D、熹微 亲睐 命途多舛 皇天后土 3、下列句子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质量对任何产品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产品的质量与广大人民的利益休戚相关。
B、汶川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日,当地政府和民间纷纷举行了悼念仪式,但见哀鸿遍野,整个汶川地区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
C、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主持人朱军与赵本山、张艺谋等名人坐而论道两个小时,让广大观众欣赏到一场丰富的艺术大餐。
D、传承上千年的科举制度,对出身下层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最大的缺陷是过分重视读经而忽视经世致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7月份以来,我国多地出现35℃以上持续高温天气,浙江省部分地区的温度甚至达到42℃。
气象专家预计,未来晴热高温天气还将持续,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升级。
B、作为史上投资最大的一届冬奥会,索契冬奥会不仅是大国间“斗法”的舞台,更是各国体育健儿展示实力的竞技场。
C、经过多年的连锁品牌经营,美味的许府牛杂已享誉国内外。
在美味之外,它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的创新推动其发展。
D、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根据群众大量举报,查处了新浪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一案,决定依法停止其从事互联网出版和网络传播视听节目。
资料概述与简介 陕西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必修五?试题 命题人:董翼审题人:张可伦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
“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
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
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
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
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
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
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
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
书院教育直接影响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
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山长”,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来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
书院生徒在聆听山长集中讲学、向山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出了很大余地。
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来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
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件。
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
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
西乡二中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命题人:乔振江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中的耕种方式先民最初的农耕生产规模比较小,种植方法很简单,多在重要的采集地点或附近进行。
从考古学和民族学提供的资料看,先民的耕作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火耕、耜耕、犁耕、牛耕等阶段。
商周时期普遍运用耜耕,这种耕作所用农具“耜”见于《诗经》,如《小雅·大田》中有“以我覃耜,俶载南亩”的记载。
耜耕是继火耕而起的利用耒耜翻地的耕作方法,通过对土地予以翻耕来改变土壤结构,进而延长土地使用年限。
史前考古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了石犁,犁耕的产生使农耕生产获得了一种新式工具,进而改进了耕作技术,由速度较慢的点翻为沟翻。
初时以犁翻地是用人力挽拉,至春秋时期,耕牛和铁器被用于农业生产,牛耕发展为一种更为先进的技术而受到重视。
彼时的人名中常见牛、耕互应,如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个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论语·雍也》中还见有犁、牛连用的句子,“犁牛之子,騂且角”。
《国语·晋语九》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这都可以说明牛耕技术得以进一步推广。
在田间具体劳动时,特别是挖掘沟洫、整治甽亩等工作,经常是几个人组成一个小单元互相协作,这种合作方式在商代叫“协田”。
郭沫若《殷契粹编》记载过商代卜辞中的一条,占卜的内容是国王下令要众人去协田,占问能否能获得好收成。
甲骨文中的“协”字,上面是三把末,下面是田地,表示三人持三耒挖土。
三人协力,三耒共耕的合作劳动,是运用较原始的农具,对较大面积的土地进行翻土碎土,可以收到一定程度的深耕效果,也为西周时期耦耕方式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周颂·噫嘻》:“十千维耦”、《周颂·载芟》:“千耦其耘”,这两处的“耦”即西周时期盛行的耦耕。
农耕生产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需要集体性的简单协作,反映在农业领域则出现了种种形式的耦耕。
甲骨文、金文中的“耦”字都是用两把木耒表示,两耒并立即是两人并肩耕地的缩写。
甲骨文中已见“耦”字,说明商代晚期已出现耦耕。
到了西周,耜的使用更为普遍。
《诗经》中提到的挖土工具主要是耜,这时耦耕就取代了协田,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孔子带领弟子出游的途中就见到两位隐居者在耦耕:“长沮、桀溺耦而耕。
”人们对耦耕的具体操作有不同的理解,或认为即二人为一组相对而立,一人用耒刺人土,一人用耜翻土,合力而耕;或认为既包括两人共用一耜而耕,也包括许多人并排或斜排各用其耜而耕的形式。
事实上,耦耕被广泛应用于开荒、耕地、开沟挖渠、平整土地等农业生产的诸环节中,形式不一,人数不等。
可以说,将简单的耒耜用于集体劳动,则变成一种物质力量更加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耒耜的运用缩短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通过开垦荒地扩大了劳动空间,同时还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生产兴趣。
耦耕是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进行农业生产最有效的劳动形式,在古代生产发展中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1、下列关于“先民的耕作方式”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先民的耕作方式大致经历了火耕、耜耕、犁耕、牛耕等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变过程。
B.耜耕在商周时期普遍运用,这种耕作方式可改变土壤结构,进而延长土地使用年限。
C.犁耕的产生既使农耕生产获得了一种新式工具,又改进了耕作技术,提高了耕作效率。
D.耦耕是一种二人相对而立,一人用耒刺人土,一人用耜翻土,合力而耕的耕作方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小雅·大田》中有“以我覃耜,俶载南亩”的诗句,这表明耜耕是继火耕而起的利用耒耜翻地的耕作方式。
B.协田是人们使用耒这种工具,对较大面积的土地进行翻土碎土时采用的一种多人合作、提高效率的耕作方式。
C. 甲骨文中的“协”字,上面是三把末,下面是田地,表示三人持三耒挖土,反映了当时人们互相协作的耕作方式。
D. 协田和耦耕两种耕作方式都需要多人合作,但使用的工具不同,协田主要使用耒,耦耕的主要工具是耜。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秋时期的人名中普遍出现了“耕”和“牛”两个字,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牛耕这种耕作方式受到人们的重视。
B.由人力拉的犁耕技术使得耕地的速度有了较大的提高,而牛和犁相结合的牛耕技术又进一步提高了耕作效率而被推广。
C. 《诗经》中提到的挖土工具主要是耜,这说明春秋时期的耕作方式是耦耕,它已取代了协田而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
D.在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耦耕是最有效的耕作方式,它既提高了劳动效率,又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生产兴趣。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
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
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
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薙草莽。
当其记文字,懵懵若有遗,过日不作,主者鞭苦,因叹曰:“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呜咽不自胜,因亡去,匿为优人,作诙谐数千言。
天宝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
貌侻陋,口吃而辩。
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
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
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
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
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
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
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
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
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
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著黄被衫、乌纱帽,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
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
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节选自《新唐书·陆羽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或言有僧得诸.水滨诸:之B. 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名:取名C. 太守李齐物见,异.之异:认为……奇异D. 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忤:触犯5、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B.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C.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D.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陆羽身世凄凉,自幼被弃在水滨,始终不知父母是谁。
B.陆羽生长于寺庙,按照《易经》上的卦而自起名和字。
C.陆羽经历坎坷,勤奋苦学,成为朝廷器重的学者和官员。
D.陆羽率性而为,不慕名利,是古代清高士子的典范。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8~9题观梅有感(元)刘因①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②家。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注】①刘因是元初诗人,元世祖称之为“不召之臣”,此诗写于元灭南宋之时。
②西湖处士:指北宋诗人林逋,古人称像林逋这样的有才德而隐居的不仕者为处士。
8、“此心元不为梅花”,作者心里挂念的不是梅花,那么他挂念的是什么?(5分)答:9、请指出诗中运用的两种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
(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⑴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⑵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斯已矣。
(庄子《逍遥游》)⑶门衰祚薄,。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乙选做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前必须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巧盗冯骥才二三十年代,天津卫最大的金店在法租界,店名“金满堂”。
东西要多好有多好,价钱要多贵有多贵。
故而,铺子门口有护卫站岗,街上还花钱请来警察来回溜达。
开张十五年,蚂蚁大小的事也没出过。
一天,金满堂的老板在登瀛楼饭庄请客吃饭,酒喝太多上了头,乘兴说道:“我的店要出了事,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不——”他又加了一句,“打北边出来!”大家哄堂大笑,对他的话却深信不疑。
可没想事过三天,事就来了。
那天下晌时候,来了一对老爷太太,阔气十足,全穿皮大衣。
两人进门就挑戒指,东西愈挑愈好。
柜上的东西看不上眼,老板就到里屋开保险柜去取,这就把两三个伙计折腾得直冒汗。
金满堂向例不怕富客人。
戒指都是放在丝绒托盘里,一盘不行再换一盘,就在小伙计要端走看不中的一盘戒指时,老板眼尖,发现这一盘四个戒指中,少了一枚。
这可了不得,这一枚镶猫眼的钻戒至少值一辆福特车!老板是位练达老到的人,遇事不惊,沉得住气。
他突然说声:“停!”然后招呼门口护卫把大门关上,人守在外边,不准人再进来。
这时店里刚好没别的客人,只有老板、伙计和这一男一女。
太太一听说戒指丢了,破口大叫起来:“混蛋,你们以为我会偷戒指?我身上哪件首饰不比你们这破戒指值钱!到现在我还没瞧上一样儿呢!”老板不动声色,心里有数,屋里没别人,戒指一准在这女人身上。
他叫护卫去把街上的警察叫来。
警察也是明白人,又去找来一位女警察。
女人才好搜女人。
这太太可是厉害得很。
她叫上板:“你们是不是非搜不可?好,咱得把话先说明白,要是搜完了没有怎么办?”老板心一横,拿出两个沉甸甸的金元宝放在柜台上,说:“搜不着东西,我们认赔——您二位把这两个元宝拿走!”于是,二位警察,男的搜男的,女的搜女的,搜得十分仔细;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连舌头下边,胳肢窝,耳朵眼全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