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22.16 KB
- 文档页数:4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
1.检查化学符号:首先,要确保化学方程式中使用的化学元素符号和化学式是正确的。
如果有错误,需要进行修正。
2.质量守恒法则:根据质量守恒法则,反应物的质量应当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在配平方程式时,可以使用质量的概念来检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是否相等。
3.原子数量法则:根据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数量,可以配平方程式。
在化学方程式中,方程式的左边表示反应物,右边表示生成物。
原子数量法则要求在方程式的两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应当相等。
4.系数法则: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数量,可以配平方程式。
系数是位于化学式前面的数字,指示相应物质的数量。
在方程式配平时,可以通过调整系数来确保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量相等。
5.半反应法:对于复杂的方程式,可以使用半反应法来配平方程式。
半反应法将反应过程拆分为两个半反应,然后分别配平。
最后,将两个半反应组合在一起,得到配平方程式。
6.代数法:代数法是一种逐步配平方程式的方法。
在代数法中,可以使用代数方程式和方程式的提取与合并来配平方程式。
7.复合数法:复合数法是一种结合了系数法和半反应法的方程式配平方法。
它可以更快地配平复杂的方程式。
总的来说,配平化学方程式需要考虑化学符号的正确性,质量守恒法则,原子数量法则和系数法则。
在处理复杂的方程式时,可以使用半反应
法、代数法和复合数法来配平方程式。
通过合理运用这些方法,可以正确地配平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化学方程式配平是指将化学方程式中的原子数目与电荷数目进行调整,使得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计算的基础,是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之间的桥梁。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包括常见的代数法、半反应法和电子平衡法。
1.代数法代数法是最简单的配平方法之一,适用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调整系数,使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即可。
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配平:(1)确定需要调整的元素,并书写该元素的个数;(2)按照原子量平衡原则,调整需要调整的元素的系数,使得反应前后该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3)调整其他元素的系数,使得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4)检查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是否满足;(5)最后转化为最简整数比例。
2.半反应法半反应法是针对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一种方法。
化学方程式配平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荷数目差异较大,因此常采用半反应法进行配平。
半反应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拆分氧化还原反应为两个半反应;(2)配平原子数,首先配平不涉及氧、氢的原子数目,然后配平氧原子数(添加H2O),最后配平氢原子数(添加H+);(3)配平电荷数,将缺少的电子数添加到原子式的前面,并进行计算;(4)将两个半反应相加,化简后即得到平衡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平衡法电子平衡法是现代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可以将配平问题转化为电荷数平衡问题的反应。
电子平衡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电荷差异,写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中间产物的电子转移过程;(2)配平中间产物的反应方程式,并根据电子转移过程和化学方程式的规则,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3)检查反应方程式中的原子数、电荷数和等式的匹配。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五种方法
一、仔细观察法
这是最为基础的方法,通过观察每个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目,逐个调整系数使得两边的原子数目相等。
这种方法适合简单的方程式,但对于复杂的方程式可能需要较多的试错。
二、代数法
通过代数方法列方程式中各元素原子数目的代数方程,然后解方程求解各元素的系数。
这种方法适合复杂的方程式,但需要较高的代数知识。
三、半反应法
将反应式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平衡两个半反应,并根据电子数目调整两个半反应之间的电子转移系数。
最后将两个半反应相加得到平衡后的反应式。
这种方法适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四、氧化数法
根据每个元素的氧化数,平衡方程式中涉及该元素的化学式,并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性调整系数,使得反应前后每个元素的氧化数变化量相等。
这种方法适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五、代谢法
根据一些特殊的反应式,如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气体反应等,确定一些物质的系数,然后通过适当调整其他物质的系数,使得方程式平衡。
这种方法适合一些特殊类型的方程式。
综上所述,化学方程式配平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步骤。
不同的配平方
法有各自适用的情况,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方程式的特点和所需求解的问
题而定。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便更快、准确地平衡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1.观察法:通过观察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式,推测出可能的反应
路径。
然后根据硬件骨架,逐步调整各分子系数,使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
和电荷数目相等。
2.代数法:将方程式中的未知数作为代数变量,列出未知变量的线性
方程组。
通过求解方程组的方法,得到未知变量的值,从而达到配平方程
的目的。
3.氧化还原法:对于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可以根据氧化还原
反应的反应类型,将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进行配平。
首先确定哪些物质
是被氧化的,哪些物质是被还原的。
然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荷守恒定律,调整各分子系数,使电荷数目相等。
4.半反应法: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方程式,可以将方程式分解成两
个半反应,并对每个半反应进行配平。
首先确定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调整各分子系数。
5.代数矩阵法:将化学方程式转化为一个代数矩阵方程,通过对方程
组的求解,得到未知变量的值,从而配平方程。
6.线性规划法: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
通过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得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结果。
7.反应序数法:通过确定各个反应的反应序数,逐个配平反应。
首先
选择一个反应作为第一反应,并确定其系数为1、然后根据反应序数法的
规则,依次配平其他反应。
以上是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同时配平方程式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实践,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研究,可以提高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能力。
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直接配平法:根据化学反应的种类和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式,直接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反应物的原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数。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简单的化学反应。
2. 氧化数法:根据元素的氧化数变化来配平方程式。
通过分析反应物中各原子的氧化数变化,并在配平过程中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反应物的氧化数变化等于生成物的氧化数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3. 半反应法: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配平。
首先确定反应中发生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并列出相应的半反应。
然后,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目,调整两个半反应式的系数,使得氧化与还原的电荷数目相等。
最后,将两个半反应式相加,得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4. 代数配平法:根据代数方程式进行配平。
将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式转化为代数式,并列出线性方程组。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反应物的原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化学反应。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平方法,并结合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配平。
配平的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最小公倍数法、奇偶配平法、观察法配平、电子得失法、归一法,掌握了这些配平方法,就能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1、最小公倍数法: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2、奇偶配平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
3、观察法配平: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
4、电子得失法: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必须等于氧化剂获得电子的总数。
根据这一规则,可以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5、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1.假设法:根据已知条件假设一些物质的系数,然后计算其他物质的系数,直到方程式平衡。
2.比例法:根据物质的质量守恒原则,将未知系数化为已知系数的比例,然后解方程,求得系数的值。
3.代数法:设定变量表示未知系数,列出方程组,利用代数方法解方程组,求得系数的值。
4.消除法:通过消除一些物质的系数,转化为一个含有较少未知系数的方程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配平。
5.氧化数法:利用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确定氧化还原数的变化,然后用电荷守恒原则求得系数的值,最后再用质量守恒原则检查。
6.半反应法:将反应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平衡,然后将其合并,从而配平整个方程式。
7.电量法:根据电离方程式中阴阳离子的个数和电量守恒原则,求解未知系数的值。
8.均衡法:根据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在平衡状态下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浓度,然后利用反应的摩尔比例来配平方程式。
9.反应热法:利用热力学平衡条件来配平方程式,反应物质系数的变化与反应热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
10.图解法:通过绘制化学方程式配平图,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和平衡性来配平方程式。
以上是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反应类型和方程式的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配平方程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时也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实验和计算的基础。
一个平衡的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转化关系,配平方程式的过程就是使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离子数以及电荷数相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 简单配平法简单配平法适用于只有少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方程式。
首先观察方程式中未配平的元素,通过增加系数来使它们的原子数相等。
然后逐步调整其他元素的系数,直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都平衡。
例如,对于反应Cu + HNO3 → Cu(NO3)2 + NO + H2O,可以先配平氮原子数量,再依次配平氢、氧和铜的原子数。
2. 氧化数法氧化数法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元素的氧化数变化来配平方程式。
首先确定氧化态变化最大的元素,然后在两边配平该元素的原子数。
接下来,根据氧化数的变化来调整其他元素的系数,直到方程式平衡。
例如,对于反应CH4 + O2 → CO2 + H2O,可以发现碳的氧化数变化最大,因此可以先配平碳元素的原子数。
3. 代数法代数法适用于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首先,将未知系数作为代数变量表示。
然后,根据原子数、离子数和电荷数的平衡关系,列出方程式的代数方程组。
使用代数方法解方程组,求解出未知系数的值,即得到平衡化学方程式。
例如,对于反应Fe + HCl → FeCl3 + H2,可以设定Fe的系数为a,HCl的系数为b,根据Fe、H、Cl的原子数平衡关系列出方程式的代数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得到平衡方程。
4. 半数反应法半数反应法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该方法先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分解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半反应式。
然后观察半反应式中原子数的变化,通过调整系数来平衡原子数。
最后将两个半反应式相加,得到完整的平衡方程式。
例如,在配平反应Cu + Ag NO3 → Cu(NO3)2 + Ag 中,可以先将Cu和Ag的半反应式分别列出,然后根据原子数的变化来配平。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限制。
常见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平衡态。
常见的配平方法有试误法、代数法、氧化还原法和离子电荷法等。
下面将对这些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试误法试误法是最常用、最基础的配平方法。
通过多次尝试不同的系数,并根据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数目得出正确的配平方程。
对于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来说,试误法是最简单和最直接的方法。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化学方程式:H2+O2→H2O可以通过试误法得出下列方程式:2H2+O2→2H2O试误法的关键在于保持反应前后原子数目相等,并尽量减少化学式前的系数。
二、代数法代数法是一种更加系统化的配平方法,它基于代数方程组和线性代数理论。
通过建立方程组并解方程得到方程的系数,从而配平方程。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化学方程式:Fe+H2O→Fe3O4+H2我们可以带入变量x和y来表示方程的系数:Fe+xH2O→yFe3O4+yH2根据方程式中原子的个数,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组:Fe:1=3yH:2x=4yO:2x=4y根据这个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y=1,x=2、最终的配平方程为:3Fe+4H2O→Fe3O4+4H2通过代数法,我们可以配平更加复杂的化学方程式,而不需要通过尝试和试验来找到正确的系数。
三、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法是一种基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在这个方法中,我们需要识别化学反应中发生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并根据电子转移的规律来配平方程。
例如,我们来看一下以下化学方程式:KMnO4+HCl→KCl+MnCl2+H2O+Cl2在这个反应中,Mn的氧化态从+7变为+2,Cl的氧化态从-1变为0。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我们可以得知这是一个氧化反应和一个还原反应。
首先,我们可以配平还原反应:MnO4-+H++5e-→Mn2+然后再配平氧化反应:Cl-→Cl2+2e-根据电子数目的平衡,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方程式:2KMnO4+16HCl→2KCl+2MnCl2+8H2O+5Cl2通过氧化还原法,我们可以根据元素的氧化态来配平复杂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常见的几种配平方法:
1. 直观配平法: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原子的个数差异,逐渐增加或减少系数,使反应物和生成物两侧的原子数目相等。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中原子个数比较少的情况。
2. 半反应法:将化学方程式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式,分别配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目。
然后将两个半反应式相加得到最终的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复杂离子的反应方程。
3. 氧化数法:根据化学物质中原子的氧化数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所含元素的氧化数,并通过调整系数使得原子数目和电荷数目相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4. 代数方法:根据方程式中原子的个数差异,列出方程式的代数方程组。
然后通过求解代数方程组,得到稳定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比较复杂的情况。
5. 配合物法:对于含有配位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可以首先配平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离子,然后再配平反应物中的其他离子和生成物的离子。
这种方法适用于含有配位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
以上是常见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根据具体的反应方程式的特点和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一、最小公倍数法:(找出两边同种原子的个数最多的原子,然后求最小公倍数,得原子个数。
)1. Al + O2—— Al2O32. Al + Fe3O4—— Fe + Al2O33.Fe + O2—— Fe3O44. Al + MnO2 -— Mn + Al2O35.N2 + H2—— NH36. Al + H2SO4—— Al2(SO4)3 + H2二、观察法:(观察顺序:从复杂入手,推导其它)(具体观察顺序——O、C、Fe)1、 CO + Fe2O3 —— Fe + CO22、 C + Fe2O3—— Fe + CO23、 CO + Fe3O4 —— Fe + CO24、 C + Fe3O4—— Fe + CO25、 CO + Fe x O y—— Fe + CO26、 C + Fe x O y—— Fe + CO27、 H2 + Fe2O3—— Fe + H2O 8、H2 + Fe3O4—— Fe + H2O9、 H2 + Fe X O Y—— Fe + H2O 10、H2 + WO3—— W + H2O11、 CO + O2 —— CO2 12、Fe + H2O—— H2+ Fe3O413、 Al(OH)3+ HCl ——AlCl3 + H2O三、奇数配偶法:(找出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两边为一基数一偶数)1、FeS2 + O2 —— Fe2O3 + SO22、C2H2 + O2——CO2+ H2O3、 C + Fe2O3—— Fe + CO24、 MnO2 + HCl—— MnCl2 + Cl2 + H2O5、 Cl2 + Ca(OH)2—— CaCl2 + Ca(ClO)2 + H2O四、归一法:(找出化学式中原子数目最多的化学式,使其化学计量数为“1”,观察配平,若是分数再进行通分去掉分母,保证最后得到最简整数比)1、 C2H2 + O2——CO2 + H2O2、C6H6 + O2—— CO2 + H2O3、 C22H46 + O2——CO2 + H2O4、 NH3 + Cl2 —— NH4Cl + N25、 As2O3+ Zn + HCl——AsH3+ ZnCl2+ H2O6、C X H Y+ O2——CO2+ H2O五、题型变化:1、3Cu+8HNO3 ==3Cu(NO3)2+2X↑+4 H2O,求X的化学式为。
2、R+3O2==2CO2+3H2O 求R的化学式为。
3、4K2Cr2O8==4K2CrO4+2R+3O2求R的化学式为。
4、a C3H6+b O2==c CO2+d H2O 找出a、b、c 之间的等量关系。
六、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练习:1、用粮食作原料酿酒时,往往发现制得的酒发酸,这实际上是因为酒精(C2H5OH)在酶的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生成了醋酸(CH3COOH)和水,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工业上常用接触法制硫酸(H2SO4),所使用的原料是硫铁矿(主要含FeS)在高温下,将硫铁矿的粉末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和二氧化硫,再经过一系列转化可生成硫酸。
试写出硫铁矿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这个反应中铁由+2价升到+3价,硫元素的化合价由。
4、壁画颜料中的铅白[Pb2(OH)2CO3]由于受到空气中硫化氢气体的作用而变成黑色硫化铅(PbS),影响画面的色泽。
当用双氧水处理时就可以使黑色的硫化铅氧化成白色硫酸铅和水,试写出双氧水处理硫化铅的化学方程式。
5、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曾用金属铝和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作为固体燃料。
加热铝粉使其被氧气氧化,放出大量的热,促使混合物中的高氯酸铵受热分解,同时生成四种气体:两种气体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一种气体是Cl2,还有一种气体是化合物(常温下是液态),因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试写出其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⑴、铝粉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二铝:⑵、高氯酸铵受热分解:;6、在通常情况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但它在常温下可与一种叫高氯酸的物质发生反石墨,产物除水是液体外,其余都是气体,一种是有毒的氯气(Cl2),一种是无色无毒的化合物。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砷化氢AsH3是一种很强的还原剂,在室温下它能在空气中自燃,其氧化产物是砒霜(As2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装入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NH3)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9、白色固体粉末氯酸钾(KClO3)在二氧化锰(MnO2)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生成氯化钾(KCl)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发射卫星的火箭用联氨(N2H4)作燃料,以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燃烧尾气由氮气与水蒸气组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汽车尾气(含有CO,SO2与NO等物质)是城市空气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其特点是使CO和NO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另一种可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
写出CO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13、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点燃后,既能在氮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
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一种叫氮化镁(氮显-3价)固体的化合物;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与一种白色固体粉末。
试写出以上发生的两条化学方程式:①,②。
习题一、配平1化学方程式配平常用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先配奇数大):(1) P + O2 点燃P2O5(2)C + O2点燃 CO(3) Al + O2点燃 Al2O3(4)Fe + O2点燃 Fe3O4(5) Mg + O2点燃 MgO (6) H2O2MnO2 H2O + O2↑(7) H2O 通电 H2↑+ O2↑ (8) H2+ O2点燃 H2O2观察法:先金属后原子团(1)CuSO4 +NaOH — Na2SO4+ Cu(OH)2(2)Mg + HCl — MgCl2 + H2↑(3)Fe2O3+ H2SO4Fe2(SO4)3+ H2O(4)Al + H2SO4— Al2(SO4)3+ H2↑(5)Fe(OH)3 + H2SO4Fe2(SO4)3+ H2O(6)Al2(SO4)3+NaOH — Na2SO4+ Al(OH)33 配平下列的各个化学反应的方程式:(1) KMnO4— K2MnO4 + MnO2 + O2↑(2) Al + CuSO4 — Al2(SO4)3 + Cu(3) Zn + HCl — ZnCl2 + H2↑(4) Al2O3 + H2SO4 Al2(SO4)3 + H2O(5) Fe2(SO4)3+NaOH — Na2SO4 + Fe(OH)3(6) Fe(OH)3 + H2SO4 Fe2(SO4)3 + H2O(7) CH4 + O2点燃 CO2 + H2O(8) C + CO2高温 CO(9) NH3 + O2催化剂 NO + H2O(10) CO + Fe2O3高温 Fe + CO2二、选择题1 在X + 2O2===CO2 + 2H2O的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OB. CH4C. CH3OHD. C2H42 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式为: X +3 O2=== 2CO2 + 3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出X的化学式为( )A. C2H4B. C2H4OC. C2H6D. C2H6O3 在4Cu + 10HNO3 = 4Cu(NO3)2 + X + 5H2O反应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A. NOB. NO2C. N2OD. N2O34 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 )A. AB2B. A2B2C. AB3D. A2B35 某化合物R在空气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关于R化学式叙述正确的是( )A. R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C. R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 R不一定含有碳和氢元素,但一定不含有氧元素6 某物质W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了4.4克CO2和3.6克的水,消耗的氧气为6.4克,则W中所含有的元素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C H元素,不含O元素B 一定含有C H 元素,可能有O元素C 一定含有C H O三种元素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7 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过程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之比是( )A 1 :1B 2 :1C 2 :32D 4 : 328 对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D 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