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5.63 KB
- 文档页数:2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
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量,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知识和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知识,对于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式子表示一些量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际操作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用字母和式子表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量的概念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和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基本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例,包括图片、卡片等。
2.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和量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其中的问题。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用含有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练习》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读懂简单的数学句子,并用含有母的简单式子表示数量关系;2.能够灵活地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能够运用含有母的式子,做一些简单的练习。
二、教学内容1.数量关系与含有母的简单式子;2.公式的灵活运用;3.含有母的式子的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1.灵活运用公式;2.运用含有母的式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打印好教材中的相关数学课文;2.写好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先询问一下学生们学过哪些含有母的式子;2.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1.首先介绍一下含有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的概念;2.然后讲解一些常见的数学句子可以用含有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如“一棵树上有m个果实”可以表示为“每棵树上平均有m个果实”、“小明拿了n 个苹果”可以表示为“每个人拿了n个苹果”,并举例讲解一下;3.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式的运用,如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S=\\frac{1}{2}bh$ 等,并介绍具体计算方法;4.带着学生们一起做一下练习题,运用含有母的式子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巩固1.让学生们互相出题,然后轮流回答;2.再用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检验一下学生们的掌握程度。
(四)拓展1.给学生发一些含有母的式子和公式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独立完成;2.引导学生探究含有母的式子和公式的更多应用和用途。
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讲解含有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的灵活运用,让学生们对数学语言和求解问题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含有母的式子和公式,同时也能够理解这些式子和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并具有了探究更多应用和用途的意识,开展了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第八单元第1课《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主要内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方程和方程的解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接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
但是,对于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能力,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意义。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数,并理解数量关系和公式。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练习题。
3.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拓展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的取值算出相关式子的值。
2.使学生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初步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实际意义和形成符号意识。
【教学过程】一、唤起经验,初步感知1. 出示几幅图,说说生活中的字母表示的特定意思。
(KFC、CCTV、NBA等)2. 提问导入:扑克牌上有字母吗?出示扑克牌10、J、Q、K,这四张牌谁最大?为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系统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
二、经历探究,逐步建构(一)探索用字母表示数量1. 课件出示:数青蛙1。
提问:同学们能接着往下编吗?有什么规律呢?就这样数下去数得完吗?谁能用一句话表示出这首儿歌?2. 引导学生说说这里字母的取值范围及用字母表示的好处。
(二)探索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1. 课件出示:数青蛙2。
提问:能数得完吗?你也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吗?引导学生发现:青蛙的只数在变,腿的条数也在变,两者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变。
2. 过渡: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2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你能用式子表示行驶了一段路程后剩下的千米数吗?一起完成活动一。
(1)独立完成,组内交流。
(2)集体交流提升:b是可以变化的,剩下千米数和已经行驶千米数之间的总和不变。
b可以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小数,不能大于280。
(3)小结: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关系,这样表示简洁、方便。
板书。
(4)练一练。
(三)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公式过渡:大家还记得正方形有哪些计算公式?(相机板书文字公式)你能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吗?还有更简洁的写法想知道吗?自己完成活动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
这一单元的内容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量,以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常见的数学公式。
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用字母表示数和一些简单的数学公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量,以及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和公式的本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意义。
2.能够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量,以及一些常见的数学公式。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的意义,能够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长度、面积、体积等量,以及一些常见的数学公式。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本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一些实际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2.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3.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的案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公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情境,如制作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学会求简单的含有字母式子的值,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乘法简便写法,知道a2的式子表示的含义和读法。
2、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初步体验代数思想,发展符号感。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以及简洁性。
教学重点:会理解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实际意义和形成符号的意识。
一、唤起生活经验,揭示课题1、出示图片:KFC、CCTV、UFO、WC学生交流。
师:我们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一些特定的事物。
2、出示图片:扑克牌挑出J、Q、K、A,让学生说说分别表示几?学生交流:J=11,Q=12,K=13,A=1师:我们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一些特定的数。
3、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字母来表示一些特定的事物和数,我们用字母来表示变化的数呢?其实,字母在我们的数学中,作用可大了呢!同学们想学吗?二、启发思考,学习新知1、学习例1(1)出示1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提问:摆1个三角形要用多少根小棒生:3根;(2)出示2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生:6根;追问:你是怎么得来的呢?用一个式子表示。
(3)依次继续出示3个、4个三角形,要去用乘法算式表示。
(4)提问:由此你知道小棒的根数和三角形的个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吗生:小棒的根数=三角形的个数×3(5)继续这样依次摆三角形,能摆完吗板书…(6)师:那如果我摆了a个三角形呢?小棒的根数有几根?用式子表示。
生:a×3板书)(7)提问:这里的a表示的是什么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以表示:1、2、3、4、5、6、7吗可以表示10、100、1000吗可以表示1或0吗指出:这里的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102页例4、例5,“练一练”,练习十八第4–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计算问题的结果。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数学表达的重要形式,进一步感受字母表示数及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的优点,初步感受代数思想,培养符号意识和抽象、概况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并了解字母表示数对于研究数学问题的作用,体会数学表达方法的特点,培养主动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教学难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口答填空。
(1)小明今年a岁,5年后()岁。
(2)甲数是n,比乙数多6,乙数是()。
(3)一辆汽车从苏州出发,每小时行90千米,用y小时能到达上海。
从苏州到上海的路程是()。
2、揭题: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和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和公式。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4出示课件(1)摆一摆:师引导:摆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增加一个三角形呢?同学们摆一摆。
师引导学生发言增加一个三角形需要2根小棒,共用5根小棒,列算式就是3+2。
师:同学们,如果增加2个三角形,3个,4个,你们还会接着往下摆吗?2人或者4人一组边摆边思考大屏幕的表格怎么填写?师巡逻,请小组代表回答,完成表格。
生回答师做出总结,加2个三角形,就比原来多用了2个2根。
两个2相加就是2乘2。
(板书:3+2×2)增加3个三角形,就是增加3个2,算式就是3+2×3。
(板书3+2×3)(2)想一想提问:在摆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三角形的个数和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师引导学生发言,并总结,增加一个三角形,就增加2个小棒。
八用字母表示数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9~100页的例1、例2、例3和“练一练”及“你知道吗”,第103页的练习十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口答出相关式子的值。
2.使学生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过程,体会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是数学表达的重要形式,感受用字母表示数及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公式具有概括、简洁和明了等优点,初步体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意识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表达的简洁、清晰,初步了解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对于研究数学问题的作用,进一步感受数学的特点;培养主动思考、回顾反思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或简单的数量关系、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的实际意义,形成符号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流程一:唤起经验,主动建构1.创设情境,开展游戏。
(1)出示扑克牌,算“24点”。
课件呈现四张扑克牌:6、7、A、10。
谈话:同学们,玩过24点吗?现在屏幕上给出4张牌,大家来算一算。
生1:6+7+1+10=24。
生2:(10-7+1)×6=24。
提问:你们算得很好,可这里没有1呀?生:A就是1。
明确:这里A表示特定的数1。
(2)猜猜字母表示几?出示按规律排列的数列:2、4、6、a、10、b……提问:我们来看这个有规律的数列,你们知道a和b分别表示多少吗?生:a表示8、b表示12。
2.引入新课。
引导:在算“24点”游戏中,在有规律的数列中,字母表示的都是特定的数。
字母还能表示哪些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出示课题)提问:关于“用字母表示数”你想知道什么?生:可以怎样用字母表示数?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流程二:层层递进,逐步建构1.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抽象概括过程。
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第1课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9~100页例1~例3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口答出相关式子的值。
2.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
3.初步形成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感受数学学习的多样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难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1.教学例1。
(1)出示1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提问:摆1个这样的三角形用了几根小棒?(板书: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出示2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提问: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要用几根小棒?可以列出怎样的乘法算式?(板书: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继续依次出示3个、4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启发学生用相应的乘法算式表示所用的小棒根数,并板书相应的乘法算式。
(2)组织讨论:你也能照样子提出一个问题吗?能提出多少个这样的问题?三角形的个数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提出要求:如果用字母a表示摆的三角形个数,那么摆a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可以怎样表示?(板书:摆a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是a×3)追问:a个三角形究竟是指几个三角形?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以表示5、6、7吗?可以表示10、100、1000吗?可以表示1或0吗?可以表示某一个小数吗? 指出: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意的自然数,但不能表示小数。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3)进一步追问:如果用字母b表示摆出的三角形个数,那么摆b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可以怎样表示?这里的b可以表示哪些数?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 指出:相同的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来表示。
2.教学例2。
八用字母表示数课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第 1 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2。
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与简洁,发展符号感。
3.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和兴趣,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求含有字母式子值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热身(2分钟)0.24÷0。
41÷43。
7+31.1×3.2 21.00。
24×2。
51-0.08 4。
02÷0.1 12×0。
991.1×3。
2、0.24×2.5、12×0.99是怎样算的?这样算的依据是什么?二、揭题认标(2分钟)情境:我们学校的好人好事不少,最近学校通告栏上有一则招领启事:一同学在学校操场主席台上拾到一个粉红色钱包,里有n元钱,请失主速到学生处认领。
2015年12月2日问:猜猜钱包里有多少钱?启事中用什么表示?n可以表示哪些数?揭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字母表示数”。
(出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学习目标: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关系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三、小组交流(5分钟)学生交流预习单。
交流内容:1.a可以表示哪些数?2.可以用其他字母表示吗?可以怎么表示?3.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全班汇报.三、研究例2、例3(10分)1.填表(1)妈妈比玲玲大28岁。
(2)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280千米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交流内容:1。
a可以表示哪些数?b可以表示哪些数?2。
a和b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指出:a表示玲玲的年龄,必须是整数;b表示已经行驶的路程,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内容:教科书P99~100例1、2、3及“练一练”、“你知道吗”和“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
2、使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和便利,发展符号感。
教学重点:
理解怎样根据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
经历把实际问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进行表达的抽象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与便利,发展符号感。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揭示课题
1、用生活中熟悉的标志引出“字母”
2、用字母表示数特定的数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例题1:(课件出示)
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
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3 )×3;
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4 )×3:
……
摆a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a )×( 3 )。
合作:同学们在小组中根据例题的要求进行合作交流,抽象出摆a个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提问:字母a可以表示哪些数呢?a×3表示什么?你能举例吗?
(明确:a可以表示任何自然数)
(二)探索“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例题2:(课件出示例2)
1、已经行驶了50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是280-50;
2、已经行驶了74.5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是280-();
3、已经行驶了b千米,剩下的千米数是( )-().
探讨:这里的b可以表示哪些数?(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进行回答,明确:b 表示已经行驶的千米数。
)
提问:如果b=120,剩下多少千米?如果b=20呢?
(三)探究“用字母表示公式以及字母乘法的简便写法”。
出示例3(课件):如果正方形的边长用a表示,周长用C表示,面积用S表示。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1、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中交流用字母表示公式的写法,进行回答。
板书:正方形周长:C=a×4 正方形面积:S=a×a
2、简便写法
汇报交流:
(1)a×4或4×a中间的乘号可以改写成小圆点,读作a乘4,也可以省略不写。
不管a×4或4×a都必须数字在前,字母在后。
(2)a×a通常写成a·a或a2。
当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用点表示,相同字母的话就写一个字母再在字母的右上角写上2,a2读作“a的平方”。
(3)字母与1相乘省略1不写,只写字母本身,如:“1×a或a×1”都可以把1省略,直接写作“a”。
同学们看看黑板上这些规则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三、拓展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共同校对,巩固字母乘法的写法。
)
2、做“练一练”第2、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
追问:式中的字母表示什么?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别表示什么?)
3、教学“你知道吗?”。
学生自己读一读。
提问:你知道韦达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为数学界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学生说说自己的读后感想)
4、做“练习十八”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做“练习十八”第2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全课总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
正方形周长:C=a×4
=4·a
=4a
正方形面积:S=a×a
=a·a
=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