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蔡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周练三 ---精校解析 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138.50 KB
- 文档页数:9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考试历史试题时间:2018年4月20日一、选择题部分(每小题4分,共计48分)24.秦汉时期,丞相是朝廷中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
“门下”是皇帝的侍从机关。
魏晋时“门下”发展为待中寺。
凡属重要政令,皇帝都要任求其意见。
东晋时,改为门下省,权势渐重,南北朝时,成为与中书省、尚书省鼎足而立的政治核心机关,这一历程反映了A.三省集体议政提高了行政效率B.门下省成为监察百官机构C.丞相参与决策的权力逐渐削弱D.宰相逐渐退出了权力中心25.宋代活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张主管志诚脱奇祸》描绘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成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题。
可见宋代话本A.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B.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C.真实再现了北宋城市生活D.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26 观察图4.图片信息表明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文化水平B.绘画艺术层次超越元代C.江南地区画家数量全国最多D.北方经济发展日趋衰落图4明代画家地理分布图27.表2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关系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28.刘锡鸿是晚清首任驻英副使,不仅惊讶于火车轮船机器的功效,对英国民主的细节也颇为了解,私下里羡慕“西洋国政民风之美”。
受朝中一些权贵指使,他却不断密告公使郭嵩焘要“以夷变夏”,甚至连郭披了洋人的雨衣,看了洋人的节目单都被当成罪行来告发,诋毁郭学西言行是“迎合洋人,坏乱风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洋务派固守中体西用导致洋务运动失败B.官场的功利主义严重阻碍了近代化进程C.晚清外交官员未能对西方有正确的认识D.刘锡鸿的言行植根于自给自足小农经济29.清末新政期间作为振兴商务重要内容的“自开商埠”得到推广,仅“关内”就有济南,武昌、昆明等省会城市开放。
另外,一些市镇如山东潍县、江苏海州、福建鼓浪屿、湖南常德等,也纷纷开辟商埠,招徕中外客商,从事经营贸易。
10. 历史学家斯宾格勒说:“与古典政治中借助广场集会把民众聚集在一起,从而驱使他们按要求行使权利的做法一样,当代的英美政治,则是借助出版业控制民众。
”以下最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 批评英美出版业为资产阶级服务
B. 认为英美政治缺乏言论自由
............
点睛:抓住材料的主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材料主要说明古典政治要求民众按要求行使权利,当代的英美政治则借助出版业控制民众。
11. 《全球通史》中说:“尽管苏联取得了五年计划的成就,但苏联社会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西方人对苏联的态度主要是因为()。
上蔡中学高三历史周练试题时间:2018年1月24日1.周文王的苑囿是对公众开放的,人们可以在里面采集薪草,捕猎野兽;而齐宣王(前319-前301年在位)的苑囿是完全封闭的。
这种差异说明A. 齐宣王比周文王更具有势力B. 君主不断加强对公田的垄断C. 对平民的剥削方式发生变化D. 国家君主的权威不断地强化2.公元前214年,秦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岭南地区大致位于今天A. 云贵高原、川西及甘南地区B. 两广一带C. 青海、新疆及陕西南部地区D. 宁夏、陕西一带3.对于“陈桥兵变”的原因,宋太宗解释说:“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
”宋太宗这样解释的主要目的是A. 明确陈桥兵变政治性质B. 宣扬宋太祖的忠义品质C. 彰显宋朝政权的合法性D. 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4.从元代开始,地方行政区划分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 以中央军事控制为主要目的B. 以削弱地方经济、文化为主要目的C. 以中央政治控制为主要目的D. 以促进民族融合为主要目的5.乾降帝即位后,历时10年,组织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这对于保存中国的古代文化典籍,传播古代学术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编撰过程中,被销毁的图书约有三千种几乎与《四库全书》收书量相当。
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推动了文化中心的转移B. 使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士人思想C. 保存国粹弘扬传统文化D. 专制统治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体现6.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着万民法方向发展。
这两种法律都A. 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 B. 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C. 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D.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7.13世纪,英国形成了“王在议会”的局面。
上蔡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周练一1. 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A. 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 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 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答案】A【解析】夏商政治制度中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材料中的“‘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表明商朝的王权借助神权来加强统治。
故答案为A项。
B项与材料不符,排除;商朝尚未建立皇帝制度,排除C项;“家天下”在夏朝已经确立,排除D项。
2. 春秋时代盛行盟誓活动,有周王与诸侯间的盟誓、诸侯间的盟誓,也有卿大夫间的盟誓。
盟誓时往往举行庄严的仪式,杀牲歃血,宣读盟辞,并记录为盟书作为相互约束的依据。
这主要反映A. 分封制的仪式发生重大变化B. 诸侯争霸战争受到有效遏制C. 礼乐制与等级秩序得到维护D.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严重破坏【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春秋时代的盟誓发生在政治生活的多个方面,而且有盟书有仪式约束。
因此说明春秋时期政治生活的信任出现危机,原有的宗法分封制度已经不能有效约束。
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分封制的仪式变化,因此A项错误;盟誓并不意味着争霸战争的减少,因此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应该是;礼乐制度与等级秩序的失效,周王都需要与诸侯盟誓。
因此C项错误。
3.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
这种现象说明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C.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D.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答案】B【解析】由题干描述可知古代的四次封建反动都是因为分封血缘关系的亲人为诸侯而导致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就瓦解了,但还是深深地影响到后世,故B项正确;A项不选,题干主要反映的是封建造反,推断不出专制主要中央集权的加强;D项错误,分封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瓦解了;C项不选,题干反映的是利用宗室造成了反动,不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河南天一大联考2018届高三历史阶段测试(三)附解析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全国卷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历史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的分封制,分封对象并不限于周王室姬姓一家一族,分封地域也不限于U商周王族的活动中心,而是覆盖了黄河、长江流域主要地区。
这说明,分封A.体现了鲜明的血缘宗法性B.具有政区划分的性质C.强化了周天子的宗长地位D.不利于国家政治统一2.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孝经.圣治章》)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告子上》)这反映出先秦儒学A.具有鲜明的人文理念B.宣扬“民本”思想C.极力批判鬼神宗教观D.具有“议政”精神表1是秦汉时期各行业使用雇工的记述。
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工商业发展迅速B.社会贫玆差距日益加剧C.劳动力已商品化D.新的生产关系已经产生4.唐朝初年,门下省的副长官门下侍郎专掌封驳(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令,驳正臣下奏帝的违误)之职,中庸以后则是给事中(门下省的官员)“驳正违失,分判省亊"。
这反映出A.三省体制日益趋向完善B.君主专制得到加强C.门下省最终成为决策者D.监察体制®到破坏5.宋代以前有关商税的征收中,根本不见镇市的记载,而宋代商税收入除城市、县外,还包括大量的镇市,甚至有些镇市的商税额还超过了所在的州县。
这说明宋代A.乡村贸易市场出现繁荣B.税收制度已经得到完善C.商税成为主要财政收入D.城市商业地位受到削弱6.元代各级地方官吏,“受命于朝而后仕”,行省长官虽可会同朝廷使者选拔官员,但对绝大多数地方官员的任用和调用无权过问。
高三历史选择试题部分专项训练(二)24.下表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一些法律条文这体现了中国古代A.儒家伦理的法律化B.法律与公德的融合C.血缘亲情逐渐强化D.等级秩序日趋固化25.宋代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普遍以兼业的方式从事手工业小商品生产、小商业经营、小雇佣劳动,从而出现小农、小工、小商的三位一体化趋势。
这一趋势A. 冲击了地主所有制经济B. 增强了小农经济的韧性C. 扩大了农民的人身自由D.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提高26.王阳明吸收禅宗理论创造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思想,同时也提出“佛氏着在无善无恶上,便一切都不管,不可以治天下。
圣人无善无恶,只是无有作好,无有作恶,不动于气,然遵王之道,会其有极”的观点。
据材料可知王阳明A. 援儒入佛推动佛学的发展B. 吸收佛教方法改造儒学思想的核心C. 儒学是佛教世俗化的表现D. 儒体佛用佛教可以补充儒学27.1923年孙中山在阐释“民族主义”时指出:“吾党所持民族主义,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
强调余之民族主义,特就先民所遗留者,发扬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点,对于满洲,不以复仇为事,而务与之平等共处于中国之内,此为以民族主义对国内之诸民族也。
这表明孙中山A. 否定了颠覆满清的作用B. 首次提出了五族共和的观念C. 主张各民族团结共同反帝D. 大力弘扬民族友爱精神28.1927年9月中共中央的一项决议中指出工农暴动要在“左派国民党旗帜之下”进行,而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又明确指出“党的主要口号就是苏维埃”。
对这一重要战略口号的改变,认识合理的是A. 标志着党从幼稚走向了成熟B. 说明党组织思想混乱的状况C. 体现了对俄国革命道路的照搬D. 反映出党独立领导革命的方向29.《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中记载:“l944年,蒋的部队在日军‘一号作战’攻势面前节节败退;史迪威将军的撤换引发了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失望;知识分子在重组的民盟下开始活动,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敌后战场转入反攻。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中学高三(上)第二次周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商代“诸妇”之封,”至少有六十四人之多”,“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
由此可见()A.商代妇女地位的崇高B.封“诸妇”以藩屏商王朝的统治C.商代是个尚武的朝代D.利用母系血缘关系维系商朝统治2.按西周宫廷礼制,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
而季氏只能四佾,却用了八佾。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诸侯违反礼制B.诸侯势力强大C.季氏越级夺权D.分封制趋于崩溃3.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
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
由此可见这主要为了说明()A.中央集权B.规范法度C.君权神授D.皇权至上5.元大都周围地区由于地位重要,不属于任何行省,由中书省直辖,被称为“腹里”。
下列地区属于“腹里”的是()A.西藏B.内蒙古南部C.四川D.青海部分地区6.明太祖朱元璋处理胡惟庸案后为解决丞相专权,废除自始皇来的丞相制度,由一些低级别的翰林学士组成内阁,只是一个给皇帝提供意见的机构,明成祖以后,由于继任皇帝的精力和能力有限,内阁的成员权力开始扩大,有了票拟的权力,并开始出任一些高级官职,内阁成为明朝统治的核心机构。
由此可见明朝的内阁()A.已经成为实际上的最高权力机构B.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C.已经成为正式机构D.成员权力有所扩大7.下面是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反映了某朝代在解决洪水灾害时中央政府的运行情况: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2019年高考历史三轮精选文档(二)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9年天津卷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
重点考察学生的唯物史观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这启示我们在备考中还要注意基本的史观史法。
2、(2019年新课标Ⅲ卷文综历史25)《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答案】C【考点定位】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经济·汉初经济发展【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整理并识记调动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能力中档。
学生只要准确记忆汉代经济发展的一些相关内容即可答对,但答对的前提是对材料内容的准确解读。
本题整体看并不难,但要读懂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才能甄别出D 项是无关项,要准确记忆A项的现象出现在明朝时在可以。
3、(2019年新课标Ⅰ卷文综历史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