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成语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成语整理(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不可理喻: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不能误作“不可理解”之意。
2.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3.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4.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5.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6.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常误用为形容变化不定的事物。
7.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
不能凡表示害怕就用此语。
8.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不形容变化莫测。
9.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只能形容人的态度,不能形容事情的性质;只表示痛恨,不表示痛心。
10.期期艾艾:口吃。
不理解为懦弱犹豫或吞吞吐吐等。
11.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
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形容表面庄严体面或光明正大的样子。
12.耳软心活: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自己没有主意。
13.吊民罚罪:吊,安慰。
抚慰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14.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于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或事业。
15.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
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表现闲适平和的心情。
常误用为步行走路。
16.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17.首当其冲:冲,要冲。
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不能仅将它理解为“首先、第一个”。
18.七月流火: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
并不是指炎热的天气,而是指天气逐渐转凉。
19.诛心之论:诛:惩罚。
只推究其用心而定罪,亦指揭穿别人动机的批评或深刻的议论。
不能理解为“不好的言论”。
20.洛阳纸贵:源于《晋书•文苑传》,记载左思写《三都赋》,构思了十年,写成以后,抢着抄写的人极多,以致洛阳的纸都涨价了。
比喻著作风行一时。
21.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情,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基础没有了,建筑在基础上的东西也就无法存在。
2、暴虎冯河(贬)——暴,徒手搏斗。
冯(píng):徒步。
赤手空拳打老虎,没有渡船要过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
3、尾大不掉——掉:摇动。
尾巴太大就不好摇动。
比喻部下势力强大,不听从调动指挥。
现在也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4、城下之盟——因敌军兵临城下而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的和约。
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例。
5、浓墨重彩——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
形容着力描写。
6、拭目以待——拭:shì,擦。
形容急切想看到所期待的事物,或确信某件事情的出现。
格出现在舞台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7、耳鬓厮磨——鬓,面颊两边的头发;厮,互相。
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
指小儿女的相爱。
8、大巧若拙——真正灵巧的人,不自己炫耀,表面好象很笨拙。
9、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0、紫气东来——表示祥瑞,语出《列仙传》。
紫气,祥瑞之气。
11、拾人牙慧(贬)——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
12、不胫而走——胫:jìng,小腿。
比喻事情不待推行,就迅速地传播、流行。
13、义无反顾(褒)——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14、鬼使神差——差:chāi,派遣,指使。
古人对于一些很凑巧的事情,不能科学地加以解释,就认为是鬼神在暗中指使。
比喻事情的发生完全出于意外。
15、发指眦裂——发指,头发向上直竖;眦裂,眼眶睁得开裂。
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16、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
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7、犯而不校——犯:触犯。
校:jiào,计较。
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要计较。
18、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
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9、危言危行(褒)——“危”是指正直,表示正直的言行。
20、得陇望蜀(贬)——比喻人贪得无厌,得到了这个,还想那个。
高考根本成语复习汇总1.一应俱全: 一应:一切; 俱:都。
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一览无余:形容视野广阔,没有阻碍,把事物或景象都看在眼里,没有遗漏。
也指事物简单,看得非常清楚,或建筑物的构造没有曲折变化,或环境视野空旷,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也作“一览无遗〞。
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易如反掌: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轻而易举:形容做事容易做,不费力气。
东山再起:指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之后有重新失势。
再接再厉: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以前先磨一下嘴。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2.冶于一炉:熔化在同一个炉内。
比喻多种事物互相间结合严密,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融会贯穿: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集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水乳交融:水和乳汁交融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非常严密。
浑然一体:也说混然一体。
融和成一个整体。
形容完好不可分割。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
也说着〔zhuó〕手成春。
起死回生:使死人复活,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也比喻把处于消灭境地的事物挽救过来。
一贫如洗:形容穷得像被水冲洗过似的,一无所有。
一文不名:一个钱也没有,指一文钱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意即贫寒,身无分文。
3.日月积累:逐日、逐月的长时间累积。
比喻历时远久。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地不断增长。
形容增长得很快。
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
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对待整体问题。
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每况愈下:意思是验猪的肥瘦,越踏在猪的股脚处,其肥瘦状况越明显。
后多作每况愈下,形容情况越来越坏。
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
触景生情: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感同身受:原指感谢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高中高考考试成语大全整理(含解释)1、含英咀华——咀:jǔ,细嚼。
英、华:花。
口中含着花细细咀嚼。
比喻细细体会玩味文章的精华。
2、曾几何时——才有多少时候。
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误为“曾经”。
〖错例〗今天的野狼峪,沟壑纵横,曾几何时,就将“天堑变通途”。
3、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
原来比喻藏身的地方多,便于逃避灾祸。
现在多用贬义。
4、不堪设想——对将来的结果不能想象,预料将来的结果很坏或很危险。
5、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
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6、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
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兔死狐”是一个贬义词,通常是说狼狈为奸的人,看到自己的同党完了,产生“下一个就会是我”的感觉,于是便悲伤起来,流下那么几滴眼泪。
7、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8、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9、有条不紊——紊:乱。
做事井井有条,一丝不乱。
10、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
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程,计算。
11、出尔反尔(贬)——尔,你。
现在多用来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
比喻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12、管窥蠡测(贬)——蠡:lí,瓢。
测:量。
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测量海水。
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肤浅。
13、不遗余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14、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晦:黑暗;已:止。
风雨交加天色昏暗的早晨,雄鸡啼叫不止。
比喻在黑暗的社会里不乏有识之士。
15、俯首贴耳——十分听话,奴气十足。
16、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
形容态度很镇静。
17、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18、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19、改弦易辙——乐器换掉弦,车子改换道路。
比喻变更方向、计划或做法。
20、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
高考成语复习资料高考成语复习资料高考是每个学生都会经历的一场重要考试,而成语作为语文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高考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
掌握好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成绩,还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考成语复习资料,希望对大家备战高考有所帮助。
一、拔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
它的意思是比喻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急于求成,希望一夜之间取得突破。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要保持稳定的学习节奏,踏实地积累知识,不要急于求成。
二、画蛇添足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
它的意思是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或者在完美的事物上做了无谓的增补。
在高考备考中,我们也要注意不要画蛇添足。
有时候,我们会为了追求完美而做出一些无谓的努力,比如过度修饰作文,添加一些不必要的修辞手法。
这样做只会让文章显得矫揉造作,反而得不到高分。
因此,我们要保持简洁明了的表达,不要画蛇添足。
三、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
它的意思是比喻事情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可以弥补损失。
在高考备考中,我们也要学会及时补救。
如果在学习中发现自己有一些薄弱的环节,不要等到考前才想办法弥补,而是要及时找出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四、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它的意思是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在高考备考中,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要班门弄斧。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己掌握了一些知识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已经很厉害了。
然而,一旦遇到真正的高手,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
因此,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
五、杯弓蛇影这个成语出自《吕氏春秋·本味》。
它的意思是比喻因为过分恐惧而产生错觉。
在高考备考中,我们也要避免杯弓蛇影。
言语理解高频成语 100词1、一蹴而就(真题词频:47次):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通常用于否定句。
2、层出不穷(真题词频:45次):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3、南辕北辙 (真题词频:43次):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4、司空见惯(真题词频:41次):指某事物十分常见,不足为奇。
5、大相径庭 (真题词频:39次):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指事物区别明显,意见、看法截然不同,6、相辅相成 (真题词频:36次):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7、日新月异 (真题词频:36次):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
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8、潜移默化(真题词频:36次):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9、末兩绸缪 (真题词频:34次):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
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
10、历久弥新(真题词频:33次):指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或者是指一样东西不因时间而变旧,变腐,反而更加有活力,更显价值,比新的还要好。
11、相得益彰(真题词频:33次):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褒义词。
12、不可或缺(真题词频:33次):表示非常重要,不能有一点点的缺失,不能少点。
或:稍微。
13、根深蒂固(真题词频:32次):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中性词。
14、独树一帜 (真题词频: 32次)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15、举足轻重 (真题词频: 32次) :比喻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全局。
16、不言而喻(真题词频:32次):不用说话就能明白。
形容道理很明显。
17、有目共睹(真题词频:31次):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18、毋庸置疑(真题词频:31次):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
20、一成不变(真题词频:30次):一经形成,不再政变。
一般用于否定句,极少用用于肯定句。
21、理所当然 (真题词频:30次):按道理应当这样。
高三成语复习资料
一、成语运用八大误区(一)张冠李戴不少成语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就会造成误用,甚至闹出笑话。
如:①经过选拔,66名平均年龄只有22岁正值豆蔻年华的女孩子踏进北京警方的最高学府北京人民警察学院的大门。
②昨晚,几名小偷登堂入室,不仅盗走了房主家的冰箱、电视、电脑等,连卧室内的存折、银行卡等也不放过,一扫而空。
①句中的“豆蔻年华”是专指十三四岁的少女的,不能用来指其他年龄的女性。
这个词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就专指十三四岁的女孩子。
显然,使用者是因为不知道这个词的出处及含义才误用的。
②句中“登堂入室”一词出自《论语?先进》中“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孔子的意思是说,子路的学问有一定的进步,但还没有达到能进入到内室和他谈论学问的地步。
后来这个词被用来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如果使用者能知道并了解这个故事,也就不会用错了。
⑴\"美轮美奂\"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之间。
⑶\"青梅竹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用于长辈
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二)望文生义成语的意义大都约定俗成,不少还有典故,有的成语中还加有较为生僻的语素,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我们不能对这些成语进行仔细地分析,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
如:①由于楼盘前临碧水背靠青山,环境十分优美,发售第一天便十室九空,销售场面十分火爆。
②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①句中的“十室九空”意思是十家人家中有九家都空了,用来形容战争、灾荒、祸乱等造成人民生活极端的痛苦。
而不是如句中所理解的十所房子卖空了九所。
②句中“文不加点”中的“点”是涂改的意思,整个词的意思是说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不是如句中所理解的写文章不加标点。
上面两个例子都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主要原因是使用者没有很好地理解所使用成语,不知道它们的准确含义,只是主观臆断,胡乱猜测。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
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