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数据仓库数据模型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324.76 KB
- 文档页数:4
医院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简介医院作为一个涉及到大量患者和医疗数据的组织机构,需要一个高效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来管理患者信息、医生信息、诊疗记录、药物信息等数据。
本文将探讨设计一个医院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方案,旨在提高医院管理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
数据库结构患者信息表(Patients)•患者ID•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联系方式•入院时间•出院时间医生信息表(Doctors)•医生ID•医生姓名•职称•所属科室•联系方式诊疗记录表(MedicalRecords)•记录ID•患者ID•医生ID•就诊时间•诊断结果•处方药物药物信息表(Medications)•药物ID•药物名称•生产厂家•规格•用法用量•价格功能需求1.患者管理:包括患者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和删除功能。
2.医生管理:包括医生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和删除功能。
3.诊疗记录管理: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包括诊断结果和处方药物。
4.药物管理:包括药物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和删除功能。
5.数据统计分析:提供对患者数量、医生数量、各科室就诊情况、药物使用情况等的统计分析功能。
数据库设计思路•数据表之间建立合适的关联关系,如将医生ID和患者ID作为外键关联到诊疗记录表。
•设计合理的索引,提高数据检索效率。
•考虑数据安全性和数据一致性,确保医疗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总结医院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涉及到患者信息、医生信息、诊疗记录和药物信息等重要数据,一个高效的系统能够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减少数据冗余和错误。
通过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和功能需求规划,可以为医院信息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医院运营和管理提供可靠的支持。
以上为医院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有所启发与帮助。
医学数据库设计与管理一、引言医学数据库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一个存储大量医疗数据的仓库。
数据模型的设计和数据库的管理是医学信息系统的基础。
本文讨论医学数据库设计和管理的方法和原则。
二、医学数据库的设计1. 数据模型的选择医学数据库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模型,常见的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等。
目前关系模型是医学数据库设计的主要选择,因为它比较简单易用且容易实现。
2. 数据库的范式化设计范式化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它目的是避免数据冗余,减少数据维护和修改的复杂度。
在医学数据库中,常用的范式包括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等。
3. 数据库结构的设计数据库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存储和检索性能、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等。
常用的数据库结构包括表、索引、视图和触发器等。
在设计数据库结构时需要确定表之间关系和各种属性的数据类型。
4. 数据库的安全性设计医学数据的保密性非常重要,因此数据库设计时需要考虑对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
常用的安全性设计方法包括访问控制、用户认证和加密等。
三、医学数据库的管理1.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数据库因为意外故障时将导致严重的数据丢失,因此进行数据库备份是必须的。
数据库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备份,并测试备份数据的恢复性。
2. 数据库优化数据库优化的目的是提高数据库的响应速度,减少查询时间。
优化方法包括索引、视图、分区表和性能监控等。
3. 数据库性能监控数据库性能监控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功能,它可以及时发现数据库性能问题,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
常用的性能监控包括CPU 使用率、磁盘I/O和内存利用等。
4. 数据库安全管理医学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数据库安全管理的重要目标。
数据库管理人员需要采用密码、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对数据进行保护。
四、医学数据库的发展趋势1. 云化和大数据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医学数据库将逐步向云化和大数据化方向发展,利用各种云服务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作。
医院数据仓库数据模型设计汪涛①①安徽省中医院,230009,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17号摘要目的:数据模型设计是数据仓库建设的核心,本文提出一种医院数据仓库数据模型的设计方法。
方法:以某一三甲医院的HIS数据为背景,采用数据驱动的手段,结合医院的需求,提出了医院数据仓库的三层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并完整地给出了每个模型的具体的设计和主要内容。
结果:设计并实现了医院数据仓库的的数据模型,并结合医院具体的数据给出了相应的实例。
结论:此医院数据仓库的三层数据模型易于理解和实现,为医院数据仓库设计最终完成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数据模型概念模型逻辑模型数据仓库1 引言随着医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各家医院对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加大[1]。
医院信息系统的使用提高基本业务处理的效率,提升了管理的手段。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有系统积累了海量数据,如何对其中的各类业务数据加以整合和利用,从中挖掘出隐藏在背后的有价值、可以利用的潜在信息,对以后医院科学的业务分析和管理决策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据仓库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如“军字一号”医院信息系统上建立数据仓库,整合和分析历史数据[2],为医院决策提供数据。
而数据仓库系统如何对海量数据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并使之支持千变万化的管理业务分析与决策,主要依赖于数据仓库系统逻辑数据模型(Logical Data Model,简称LDM )的设计[3]。
一个好的逻辑数据模型能够最大的保证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数据源的变化和应用需求的拓展。
因此建设好LDM 是医院数据仓库的关键,本就此进行探讨。
2 数据仓库数据模型的概述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其与操作型数据库系统(OLTP)的建模方法是有不同的[4]。
操作性数据库系统是为具体的业务活动,是在传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下进行的,但不适用与决策支持系统领域。
医院住院病人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根据需求对数据库进行结构化的设计,以便能够高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
对于医院住院病人数据库的设计,以下是一个大致的架构和说明。
1.实体和关系:-实体:病人、医生、病房、疾病、手术、药品等。
-关系:病人与医生(主治医生)、病人与病房(入住病房)、病房与医生(护理医生)、疾病与病人(确诊疾病)、疾病与手术(治疗手术)、病人与手术(接受手术)、病人与药品(用药情况)等。
2.实体属性:-医生: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职称等基本信息。
-病房:病房编号、楼层、床位数等详细信息。
-疾病:疾病编号、疾病名称、疾病描述等详细信息。
-手术:手术编号、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描述等详细信息。
-药品:药品编号、药品名称、药品类别、单价等详细信息。
3.关系属性:-病人与医生:病人可以有一个主治医生,医生可以有多个病人。
-病人与病房:病人可以入住一个病房,病房可以容纳多个病人。
-病房与医生:病房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护理医生,医生可以管理多个病房。
-疾病与病人:一个疾病可以诊断多个病人,一个病人可以患有多个疾病。
-疾病与手术:一个疾病可以需要进行多个手术,一个手术可以治疗多个疾病。
-病人与手术:一个病人可以接受多个手术,一个手术可以被多个病人接受。
-病人与药品:一个病人可以使用多个药品,一个药品可以被多个病人使用。
4.数据库表设计:- 病人表(Patient):包含病人的基本信息。
- 医生表(Doctor):包含医生的基本信息。
- 病房表(Ward):包含病房的详细信息。
- 疾病表(Disease):包含疾病的详细信息。
- 手术表(Surgery):包含手术的详细信息。
- 药品表(Medicine):包含药品的详细信息。
- 病人-医生关联表(Patient_Doctor):记录病人和医生之间的关联关系。
- 病人-病房关联表(Patient_Ward):记录病人和病房之间的关联关系。
- 病房-医生关联表(Ward_Doctor):记录病房和医生之间的关联关系。
面向主题的医疗费用分析数据仓库建模摘要:通过对数据仓库概念模型、逻辑模型、物理模型的分析与研究,建立“医疗费用分析”数据仓库的模型,为医院建立医疗数据仓库提供了基础,有利于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医疗数据仓库粒度划分星型模式0 引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正确及时的决策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医院日常的业务处理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但是因为它是面向业务操作设计的,无论是查询、统计还是生成报表,其处理方式都是对指定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
虽然简化了具体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不能对这些大量数据所包含的内在信息进行提取,医院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决策支持。
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医院并不缺少数据,而是受阻于过量的冗余数据和数据不一致,甚至大量的历史数据被束之高搁。
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数据变得越来越难于访问、管理和用于决策支持。
利用现有的医院数据资源建立医院的数据仓库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数据仓库系统主要实现OLAP功能,用于对数据进行多维分析。
数据仓库建模是整个数据仓库系统的核心。
数据仓库建模用于组织和管理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分析和汇总效率。
数据仓库的建模反映出数据仓库主题的逻辑规则以及用户对查询范围和查询深度的需求。
1 概念模型设计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是面向企业全局建立的,一方面,要对企业现有数据库中的数据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充分了解决策者对数据分析的需求,通过确定系统边界和定义主题域反映出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
1.1 界定系统的边界从建立数据仓库的初衷来看,医院领导迫切需要掌握医疗费用的分布情况、药费占整个医疗费用的比例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的利用情况,以便控制不合理的费用增长,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调整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从而达到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医院经营管理环境的目的。
因此,系统设计应满足上述需求。
此外,医疗费用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全院各科室的医疗收入情况,据此可以评价科室工作业绩,评估收入分配指标,便于制定合理的医疗设备配置方案。
医院病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引言医院病房管理系统是医院管理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对病房信息、病人信息、医护人员信息等进行管理和记录。
数据库设计是医院病房管理系统的基础,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能够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效率和信息查询准确性。
数据库设计需求在设计医院病房管理系统数据库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需求:1.医院病房信息管理:包括病房编号、病房类型、病床数量等信息。
2.病人信息管理:包括病人编号、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信息等。
3.医护人员信息管理:包括医生编号、护士编号、姓名、联系方式等。
4.医疗订单管理:包括病人住院情况、药品、检查项目等。
5.日志记录:记录系统操作日志,确保数据操作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数据库表设计根据上述需求,我们设计如下数据库表结构:病房信息表(Ward)字段名数据类型描述ward_id INT 病房编号ward_type VARCHAR(50) 病房类型bed_count INT 病床数量病人信息表(Patient)字段名数据类型描述patient_id INT 病人编号name VARCHAR(50) 姓名age INT 年龄gender VARCHAR(10) 性别diagnosis TEXT 诊断信息医护人员信息表(Staff)字段名数据类型描述staff_id INT 医护人员编号name VARCHAR(50) 姓名contact VARCHAR(50) 联系方式医疗订单表(Medical_Order)字段名数据类型描述order_id INT 订单编号patient_id INT 病人编号staff_id INT 医护人员编号medications TEXT 药品procedures TEXT 检查项目操作日志表(Log)字段名数据类型描述log_id INT 日志编号time TIMESTAMP 操作时间description TEXT 操作描述总结通过以上数据库设计,我们建立了医院病房管理系统所需的数据表结构,包括病房信息、病人信息、医护人员信息、医疗订单和日志记录等。
.1.1 系统概况从电子计算机应用于医学领域,特殊是在医院管理方面至今已经有近 30 年的历史了。
我国起步较晚, 70 年代中期个别有条件的大医院才开场研究工作。
直到 1986 年 7 月卫生部向 10 个单位下达了研制开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简称HMIS〕中统计、财务、病案等6 个医院管理软件的委托书,才加快了适合我国国情的 HMIS 开辟研究工作。
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开展,医院对 HMIS 的需求就越来越迫切,一套好的 HMIS 在全面提高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效劳等方面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
根据调查,在西方兴旺国家,几乎绝大局部的医院都已经采用了 HMIS。
然而在国内 HMIS 的使用尚不普及,许多小型医院还是彻底依靠手工操作在管理病人和医院员工的一切信息,这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医师护士和管理人员的大量时间都消耗在事务性工作上,对其所掌握的信息也无法很好地统计应用起来,这样既无法提高医院自身的医疗水平,同时又无法很好地为病人效劳。
信息时代已经降临,信息处理的利器——计算机,应用于医院的日常管理,为医院的现代化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动力和机遇,为医疗卫生领域的开展提供了无限的潜力。
采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标志,给医院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极大的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了病人就诊的速度,铲除了“三长一短〞的弊端,有效的解决了住院不方便的问题。
1.2 可行性分析1.2.1 技术可行性硬件、软件要求不高,目前市场上的普通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均能满足系统开发需要。
其中软件主要有VB,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access 2000。
该管理系统以VB 为主要开辟工具,通过ADO 方式与后台数据库Microsoft access 2000 相连接,建立了一个基于C/S 〔客户机/效劳器〕的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
基于数据仓库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院管理也越来越复杂,信息化已成为医院管理的必要手段。
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是一种集成、主题导向、相对稳定,能够支持管理决策的数据集合和处理系统,广泛应用于企业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本文探讨基于数据仓库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一、概述医院管理涉及的信息包括基础数据、患者信息、就诊记录、医生信息、药品信息、设备信息等。
传统的医院管理系统往往采用分散的信息系统,导致数据重复、应用难以整合、决策难以统一。
基于数据仓库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分散的信息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相对稳定的数据集合,并采用主题导向、面向决策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以支持管理决策。
基于数据仓库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需要考虑数据源、数据建模、数据抽取、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装载、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等方面。
二、数据源数据源是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来源。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需要涵盖医院的各个业务领域,因此可以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化系统、医院财务系统、医院药品和设备管理系统、保险公司数据等多方面获取数据。
三、数据建模数据建模主要是指将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组织、整合和设计表格,形成数据模型,确定数据仓库的结构和内容。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模型应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 医院基础数据:包括医院名称、医院等级、医院类型、医院地址、医院电话、医院介绍等基本信息。
2. 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患者电话、患者病情、患者诊断、患者治疗记录等信息。
3. 医生信息:包括医生姓名、医生性别、医生年龄、医生职称、医生科室、医生病情、医生诊断、医生治疗记录等信息。
4. 药品和设备信息:包括药品名称、药品生产厂家、药品存放位置、药品保质期、药品使用记录、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存放位置、设备使用记录等信息。
5. 医院财务信息:包括医院收入、医院支出、医院项目经费、医院利润等信息。
医院门诊管理数据仓库的设计和实现仲晓伟①② 郭卫斌②①江苏省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215500,江苏省常熟市海虞南路68号②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37,上海市梅陇路130号摘 要 随着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对于日常工作中积累下数据,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财务或报表统计,而大数据量数据统计对基于OLTP技术的医院信息系统的会产生严重的性能影响。
因此根据门诊管理需求,对医院2004年到2008年的门诊数据的进行了全面分析,确定了门诊管理的主题,并逐步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通过数抽取、清洗、转换和加载门诊数据仓库中。
通过使用OLAP技术提供了大量的门诊管理用分析报表,满足了门诊管理部门的统计分析需求。
关键词 医院 门诊管理 信息化 数据仓库 OLAP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Data Warehouse in Hospital's Clinic Management / ZHONG Xiao-wei, GUO Wei-bin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the accumulated data in the daily work, the subsystem just can run some simple financial & report forms statistics. And data statistics would severity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s of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based on OLTP technique. Based on the studies of hospital out-patient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out-patient data of 2004 to 2008, the paper determine the subject of out-patient management, and gradually introduce the data by fetch algorithm, cleaning, converting and load steps. By OLAP technology are employed, Provided a large number Report of out-patient management wit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both supplied the demand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for the section of out-patient management. Keywords hospital, out-patient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data warehouse, OLAP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u, Changshu 215500, Jiangsu Province, P.R.C.1 引言目前我国各级医院在上午就诊高峰时,就诊病人排长队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如何简化看病流程,杜绝“三长一短”现象;如何分析病人就诊时间以达到合理安排专科专家的门诊时间;如何确定节假日对医院门诊影响……。
医院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医院管理系统一、引言1.1 背景和目的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医院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以确保系统能够高效、准确地存储和管理医院相关数据,并为医院的日常运营提供支持。
1.2 文档范围本文档适用于医院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阶段,包括数据模型设计、表结构设计、数据关系设计等内容。
二、数据需求分析2.1 数据需求概述医院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主要包括患者信息、医生信息、挂号信息、诊断信息、药品信息、病历信息等。
2.2 数据需求详细描述①患者信息患者信息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就诊记录等。
②医生信息医生信息包括医生基本信息、专业领域、出诊时间等。
③挂号信息挂号信息包括患者挂号时的基本信息、医生编号、挂号时间、挂号费用等。
④诊断信息诊断信息包括患者的诊断结果、病情描述、诊断时间等。
⑤药品信息药品信息包括药品名称、剂量、单价、库存量等。
⑥病历信息病历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历号、病历内容、诊断结果等。
三、数据库设计3.1 数据模型设计在医院管理系统中,我们采用关系型数据库模型来设计和实现数据库。
数据模型中的实体包括:患者、医生、挂号、诊断、药品、病历等。
各个实体之间的关系如下:●患者与挂号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
●医生与挂号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
●挂号与诊断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
●诊断与药品之间存在多对多关系。
●患者与病历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
3.2 表结构设计根据数据模型设计,我们设计以下表来存储数据:●患者表:存储患者的基本信息。
●医生表:存储医生的基本信息。
●挂号表:存储挂号信息。
●诊断表:存储诊断信息。
●药品表:存储药品信息。
●病历表:存储病历信息。
●诊断药品关系表:存储诊断与药品之间的关系。
3.3 数据关系设计根据表结构设计,我们定义以下数据关系:●患者表与挂号表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通过患者表的主键与挂号表的外键建立关系。
●医生表与挂号表之间存在一对多关系,通过医生表的主键与挂号表的外键建立关系。
医院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总结一、需求分析1.1 系统背景现代医院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医院内部各项业务的管理,实现医院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目标。
1.2 功能需求医院管理系统通常包括患者信息管理、医生和护士信息管理、挂号管理、门诊和住院治疗管理、药品和检验检查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功能模块。
二、数据库设计2.1 概述医院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应基于关系数据库模型,通过建立医院各类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完整地描述医院内部各项信息的结构和行为。
2.2 实体关系图在医院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中,常见的实体包括患者、医生、护士、药品、检验检查项目等,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体关系图进行表示,以确保数据库的结构合理性和数据一致性。
2.3 数据表设计根据医院管理系统的需求,设计相应的数据表以存储各类信息。
例如,患者信息表包括患者编号、患者姓名、患者性别、年龄等字段;医生信息表包括医生编号、医生姓名、医生职称、科室等字段。
2.4 索引设计在数据库设计中,为了提高数据检索效率,通常需要创建相应的索引。
根据医院管理系统的查询需求,设计合适的索引以加速数据查询操作。
三、数据存储与管理3.1 数据存储医院管理系统的数据需要安全地存储在数据库中,定期备份以应对数据丢失等情况。
3.2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包括数据录入、更新、删除、查询等操作,应建立相应的权限控制和审计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和完整性。
四、系统运行与优化4.1 系统运行医院管理系统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提供实时的医疗服务支持。
4.2 系统优化为提高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对医院管理系统进行定期的性能优化和功能升级,确保系统运行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五、总结医院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合理的数据库设计能有效支撑医院内部各业务的实现和管理。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够为医院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助力医院信息化的顺利推进。
医院病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总结一、引言医院病房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是系统正常运行和高效管理的基础。
本文将对医院病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探讨如何确保系统稳定、安全、高效地管理病房信息。
二、系统需求分析病房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需考虑以下主要需求:- 管理病人信息和入院记录;- 安排医生和护士的排班情况; - 记录病房设备信息和使用情况; - 统计病房药品库存; - 实现医生、护士和管理员的账号权限管理。
三、数据库设计概述1. 实体关系模型设计的实体包括病人、医生、护士、管理员、病房、设备、药品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实体关系模型予以描述和定义,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2. 数据表设计根据系统需求,需要设计以下数据表: - 病人信息表; - 医生、护士信息表; - 管理员信息表; - 病房信息表; - 设备信息表; - 药品信息表; - 排班信息表等。
3. 数据库设计原则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 - 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减少数据冗余; - 设计适当的索引,提高数据检索效率; - 设计事务处理机制,确保数据一致性; - 设计权限管理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四、数据库实现与优化1. 数据库实现使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如MySQL或Oracle进行数据库实现,根据设计的数据表结构创建相应的数据库表,并建立表之间的关系约束和索引。
2. 数据库优化为了提高系统性能,需进行数据库优化工作,包括: - 合理设计查询语句,避免全表扫描; - 定期清理无用数据、优化查询计划; - 关注数据库性能监控,定期进行性能调优。
五、安全性管理数据库安全是医院病房管理系统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数据库安全: - 数据备份与恢复机制的建立; - 加强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控制; -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医院病房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的总结,我们了解到数据库设计在系统运行和管理中的重要性。
医院病例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一、引言二、系统需求分析1.数据库结构设计2.系统功能设计(1)患者信息管理:包括患者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2)疾病信息管理:包括疾病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3)药物信息管理:包括药物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4)病例录入与管理:包括病例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功能。
(5)病例查询与统计分析:可以根据条件查询病例信息,并且可以对查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如按疾病类型统计、按药物使用情况统计等。
(6)权限管理:不同的医务人员应该有不同的权限,比如只有医生才能修改病例信息。
三、数据库表设计1.患者表格设计表格名称:Patient表格字段:PatientID、Name、Gender、Age、Contact2.疾病表格设计疾病表格包括疾病ID、名称、类型、病因等字段。
表格名称:Disease表格字段:DiseaseID、Name、Type、Cause3.药物表格设计药物表格包括药物ID、名称、用途、剂量等字段。
表格名称:Medication表格字段:MedicationID、Name、Usage、Dosage4.病例表格设计病例表格包括病例ID、患者ID、疾病ID、药物ID等字段。
表格名称:Case表格字段:CaseID、PatientID、DiseaseID、MedicationID四、系统流程设计1.患者信息管理流程(1)医务人员登录系统。
(2)选择患者信息管理功能。
(3)选择新增患者,填写患者基本信息。
(4)提交新增信息,系统生成患者ID。
(5)可以进行修改、删除和查询等操作。
2.疾病信息管理流程(1)医务人员登录系统。
(2)选择疾病信息管理功能。
(3)选择新增疾病,填写疾病信息。
(4)提交新增信息,系统生成疾病ID。
(5)可以进行修改、删除和查询等操作。
3.药物信息管理流程(1)医务人员登录系统。
(2)选择药物信息管理功能。
医院信息化是医院应用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的过程,是信息技术由局部到全局、由战术层次到战略层次向医院的全面渗透,运用于流程管理、支持医院经营管理的过程。
信息化的实施从自上而下的角度说,必须与医院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结合;从自上而下的角度说,必须以作为医院主体的业务人员直接受益及其使用水平的逐步提高为基础。
医院信息系统属于世界上现存的企业及信息系统中最为复杂的一类,这是医院本身的目标、任务和性质决定的;它应用于医院的医疗管理、经济管理等各个方面,牵涉的信息种类十分庞杂;它融合了医院的管理思想和各部门的业务经验,是医院当前运作方式和业务流程的具体体现,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医院当前的运作方式和业务流程:他实施的技术手段与当前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如电子日历、电子支付等)又受到社会大环境信息化程度的影响,受到国家和有关部委制定的法律法规的影响。
因此,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内容的多变性;医院信息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封闭的、静止的软件,而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逐步变化和发展的软件系统。
需求分析分为三个部分:需求的文字表述、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一、需求分析第一部分调查用户需求本系统的最终用户为医院,我们根据从医院方面取得的图表资料、文字资料以及其他细节方面的信息,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根据我们所做的其他询问和调查,得出用户的下列实际要求:1、医院的组织机构情况一所医院的主要构成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门诊部门,二是住院部门,医院的所有日常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两大部门进行的。
门诊部门和住院部门各下设若干科室,如门诊部门下设口腔科、内科、外科、皮肤科等,住院部门下设内科、外科、骨科等,二者下设的部分科室是交叉的,各科室都有相应的医生、护士,完成所承担的医疗工作,医生又有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普通医师或教授、副教授、其他之分。
为了支持这两大部门的工作,医院还设置了药库、中心药房、门诊药房、制剂室、设备科、财务科、后勤仓库、门诊收费处、门诊挂号处、问讯处、住院处、检验科室、检查科室、血库、病案室、手术室,以及为医院的日常管理而设置的行政部门等。
综合医疗系统中的数据仓库解决方案在医疗服务系统中建立数据仓库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综合医疗系统的焦点正从糟糕的医疗配套问题转向立体交叉的医疗管理之中,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又要削减成本,这就需要在医疗程序中消除不必要的环节。
本文介绍了在医疗项目业务开发过程中总结的经验,主题包括建立数据仓库需求,理解医疗系统中的数据仓库,明确开发数据仓库的成本,建立开发小组,以及设计各阶段的任务目标。
1、简介2.1 建立数据仓库需求2.2 确定核心业务问题28个主要业务经理参与了需求调查,主题是关于决策支持所需的高层信息。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确立了几个关键性的领域,它们是业务实际利益、数据获取、企业文化、领导及无效的进程。
然而,调查小组很快察觉,将数据仓库认为是能解决上述所有领域的问题的灵丹妙药等于冒一个天大的风险。
数据仓库仅对数据的获取与保持数据的连续性方面有本质的突破,而再出色的数据入口对改变领导模式、企业文化或医疗基础都无济于事。
调查小组调查的问题集中如下:1.列出3个你最需要作出的决策。
2.作出这些决策你需要哪些报表和工具?3.目前这些报表和工具的优缺点是什么?4.基于当前的信息,时间、质量或资金对作出一个好的/坏的决策有何影响?5.什么样的信息/计算/聚合可能提高你制定决策的水平?6.你运用联机系统进行信息分析的可能性有多大?7.如果你借助于专门的数据查询,决策制定过程有何变化?8.为了充分利用信息优势,需要改进哪些日常工作?9.获取新系统信息的最关键的益处在哪里?2.3 数据源清单和数据源分析与对管理人员调研同时进行的是定义数据目录,数据目录用于确定哪些参选数据适合进入数据仓库。
目录包括用于IDS之中的312个专用例程的内容及结构的详细信息。
数据清单的主要目的是进行当前数据源与预期信息需求的对比。
数据源清单和管理调研显示了如下主要问题:●在多个应用中使用同一个主题的数据●一些应用包括空的数据结构●系统没有集成,无法自动进行数据的更新、转移和载入,产生数据碎片和数据不一致的现象●多种多样的和不兼容的数据结构使相似的数据结合起来很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数据从一个系统中出出进进,与数据不一致的问题纠缠在一起2.4 定义侯选主题领域基于如下条例,可以开发并优化一组潜在主题领域:●期望利润——通过实施一个主题领域,在患者满意度、出诊收益和运营效率方面,健康系统取得的定量的和定性的利润●数据裂缝——实施一个主题领域所需数据与可支配数据之间的差异●复杂程度——为一个特定的主题创建一个有效的设计方案所需的努力●实施风险——当组织准备充分并具备运营能力,而且所需的系统界面齐全,时间安排得当,广度和深度比例适当时,实施一个特定的主题领域会相对容易一些2.5 选择主题领域通常,一个具有最大潜在利润,同时风险因素又最少的主题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