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MAX优化操作数汇总情况(全)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3
优化函数1、像差SPHA(球差):surf表面编号/wave波长/target设定目标值/weight权重指定表面产生的球差贡献值,以波长表示。
如果表面编号值为零,则为整个系统的总和COMA(彗差) :surf表面编号/wave波长/target设定目标值/weight权重指定表面产生的贡献值,以波长表示。
如果表面编号值为0,则是针对整个系统。
这是由塞得和数计算得到的第三级彗差,对非近轴系统无效.ASTI(像散):指定表面产生像散的贡献值,以波长表示。
如果表面编号值为0,则是针对整个系统。
这是由塞得和数计算得到的第三级色散,对非近轴系统无效FCUR(场曲):指定表面产生的场曲贡献值,以波长表示。
如果表面编号值为0,则是计算整个系统的场曲。
这是由塞得系数计算出的第三级场曲,对非近轴系统无效.DIST(畸变):指定表面产生的畸变贡献值,以波长表示。
如果表面编号值为0,则使用整个系统。
同样,如果表面编号值为0,则畸变以百分数形式给出。
这是由塞得系数计算出的第三级畸变,对与非近轴系统无效.DIMX(最大畸变值):它与DIST 相似,只不过它仅规定了畸变的绝对值的上限。
视场的整数编号可以是0,这说明使用最大的视场坐标,也可以是任何有效的视场编号。
注意,最大的畸变不一定总是在最大视场处产生。
得到的值总是以百分数为单位,以系统作为一个整体。
这个操作数对于非旋转对称系统可能无效。
AXCL(轴向色差):以镜头长度单位为单位的轴向色差。
这是两种定义的最边缘的波长的理想焦面的间隔。
这个距离是沿着Z 轴测量的。
对非近轴系统无效.LACL(垂轴色差):这是定义的两种极端波长的主光线截点的y方向的距离。
对于非近轴系统无效TRAR(垂轴像差):在像面半径方向测定的相对于主光线的垂轴像差.TRAX(x方向垂轴像差):在像面x方向测定的相对于主光线的垂轴像差TRAY(Y方向垂轴像差):在像面Y方向测定的相对于主光线的垂轴像差TRAI(垂轴像差):在指定表面半口径方向测定的相对于主光线的垂轴像差.类似于TRAR,只不过是针对一个表面,而不是指定的像面.OPDC(光程差):指定波长的主光线的光程差.PETZ(匹兹伐曲率半径):以镜头长度单位表示,对非近轴系统无效PETC(匹兹伐曲率):以镜头长度单位的倒数表示,对非近轴系统无效RSCH:相对于主光线的RMS 斑点尺寸(光线像差)。
ZEMAX优化操作数一阶光学性能1. EFFL 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2. AXCL 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3. LACL 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4. PIMH 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5. PMAG 近轴放大率6. AMAG 角放大率7. ENPP 透镜单元入瞳位置8. EXPP透镜单元出瞳位置9.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0.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1. LINV 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12. WFNO 像空间F/#13. POWR 指定表面的权重14. EPDI 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15. ISFN 像空间F/# (近轴)16. OBSN 物空间数值孔径17. EFLX “X”向有效焦距18. EFLY “Y”向有效焦距19. SFNO 弧矢有效F/#像差1. SPHA 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0则计算全局)2. COMA 透过面慧差(3阶近轴)3. ASTI 透过面像散(3阶近轴)4. FCUR透过面场曲(3阶近轴)5. DIST透过面波畸变(3阶近轴)6. DIMX 畸变最大值7. AXCL 轴像色差(近轴)8. LACL 垂轴色差9. TRAR 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10. TRAX “X”向横向色差11. TRAY “Y”向横向色差12. TRAI 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13. TRAC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14. OPDC 主光线光程差15. OPDX 衍射面心光程差16.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7.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8. RSCH 主光线的RMS光斑尺寸19. RSCE 类RSCH20. RWCH主光线的RMS波前偏差21. RWCE衍射面心的RMS波前偏差22. ANAR像差测试23. ZERN Zernike系数24. RSRE 几何像点的RMS点尺寸(质心参考)25. RSRH 类同RSRE(主光线参考)26. RWRE类同RSRE(波前偏差)27. TRAD “X”像TRAR比较28. TRAE “Y”像TRAR比较29. TRCX 像面子午像差”X”向(质心基准)30. TRCY像面子午像差”Y”向(质心基准)31. 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32. FCGS 弧矢场曲33. DISC 子午场曲34. OPDM 限制光程差,类同TRAC35. PWRH 同RSCH36. BSER 对准偏差37. BIOC 集中对准38. BIOD 垂直对准偏差MTF数据1. MTFT 切向调制函数2. MTFS 径向调制函数3. MTFA 平均调制函数4. MSWT 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 MSWS 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 MSW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 GMTA 几何MTF切向径向响应8. GMTS几何MTF径向响应9. GMTT几何MTF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DENF 衍射能量3.GENC 几何包围圆能量4.XENC透镜数据约束1.TOTR 透镜单元的总长2.CVV A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CVG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CVL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CTV 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CTG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CTL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ETV A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0.E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1.COV A 圆锥系数=目标值12.COGT圆锥系数>目标值13.COLT圆锥系数<目标值14.DMV A 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5.DMG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6.DML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7.TTHI 面厚度统计18.VOLU 元素容量19.MNCT 最小中心厚度20.MXCT 最大中心厚度21.MNET 最小边缘厚度22.MXET 最大边缘厚度23.MNCG 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MXEG 最大边缘玻璃厚度25.MXCG 最大中心玻璃厚度26.M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MXCA 最大中心空气厚度28.M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MXEA 最大边缘空气厚度30.Z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SAGX 透镜在”XZ”面上的面弧矢32.SAGY透镜在”YZ”面上的面弧矢33.COVL 柱形单元体积34.MNSD 最小直径35.MXSD 最大直径36.XXET 最大边缘厚度37.XXEA 最大空气边缘厚度38.XXEG 最大玻璃边缘厚度39.XNET 最小边缘厚度40.X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XNEG 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TTG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3.TTL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4.TTV A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5.TMAS 结构总质量46.MNCV 最小曲率47.MXCV 最大曲率48.MNDT 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MXDT 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1.PnV A 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2.PnG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3.PnL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附加数据约束1.XDV A 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2.XDG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3.XDL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玻璃数据约束1.MNIN 最小折射率2.MXIN 组大折射率3.MNAB 最小阿贝数4.MXAB 最大阿贝数5.MNPD 最小ΔPg-f6.MXPD 最大ΔPg-f7.RGLA 合理的玻璃近轴光线数据1.PARX 指定面近轴X向坐标2.PARY指定面近轴Y向坐标3.REAZ指定面近轴Z向坐标4.REAR 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5.REAA指定面实际光线X向余弦6.REAB指定面实际光线Y向余弦7.REAC指定面实际光线Z向余弦8.RENA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X向正交9.RENB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Y向正交10.RENC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Z向正交11.RANG 同Z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OPTH 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DXDX “X”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4.DXDY “Y”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5.DYDX “X”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6.DYDY “Y”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7.RETX 实际光线”X”向正交18.RETY实际光线”Y”向正交19.RAGX 全局光线”X”坐标20.RAGY全局光线”Y”坐标21.RAGZ全局光线”Z”坐标22.RAGA全局光线”X”余弦23.RAGB全局光线”Y”余弦24.RAGC全局光线”Z”余弦25.RAIN 入射实际光线角局部位置约束1.CLCX 指定全局顶点”X”向坐标2.CLCY指定全局顶点”Y”向坐标3.CLCZ指定全局顶点”Z”向坐标4.CLCA指定全局顶点”X”向标准矢量5.CLCB指定全局顶点”Y”向标准矢量6.CLCC指定全局顶点”Z”向标准矢量变更系统数据1.CONF 结构参数2.PRIM 主波长3.SVIG 设置渐晕系数一般操作数1.SUMM 两个操作数求和2.OSUM 合计两个操作数之间的所有数3.DIFF 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差4.PROD 两个操作数值之间的积5.DIVI 两个操作数相除6.SQRT 操作数的平方根7.OPGT 操作数大于8.OPLT 操作数小于9.CONS 常数值10.QSUM 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11.EQUA 等于操作数12.MINN 返回操作数的最小变化范围13.MAXX 返回操作数的最大变化范围14.ACOS 操作数反余弦15.ASIN 操作数反正弦16.ATAN 操作数反正切17.COSI 操作数余弦18.SINE 操作数正弦19.TANG 操作数正切多结构数据1.CONF 结构2.ZTIH 复合结构某一范围面的全部厚度高斯光束数据1.CBWA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2.CBWO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3.CBWZ 规定面空间光束Z坐标4.CBWR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操作数1.TnGT2.TnLT3.TnV A4.GRMN 最小梯度率5.GRMX 最大梯度率6.LPTD 轴向梯度分布率7.DLTN ΔNZPL宏指令优化1.ZPLM像面控制操作数1.RELI 像面相对亮度。
ZEMAX 优化操作数的中文含义在很多次的成像及激光系统培训中,都有学员非常希望能够有一份ZEMAX中文的优化操作数说明。
这样的确会对学习ZEMAX软件及控制光学系统有很好的帮助。
例如我们常用的EFFL控制焦距,PMAG控制近轴放大率,SPHA控制初级球差等。
尽管随着软件的不断升级,会有不断新增的操作数,但是下面的内容为您提供了一份比较全面的参考资料。
这里有比较完整的操作数ZEMAX优化操作数一阶光学性能1. EFFL 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2. AXCL 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3. LACL 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4. PIMH 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5. PMAG 近轴放大率6. AMAG 角放大率7. ENPP 透镜单元入瞳位置8. EXPP透镜单元出瞳位置9.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0.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1. LINV 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12. WFNO 像空间F/#13. POWR 指定表面的权重14. EPDI 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15. ISFN 像空间F/# (近轴)16. OBSN 物空间数值孔径17. EFLX “X”向有效焦距18. EFL Y “Y”向有效焦距19. SFNO 弧矢有效F/#像差1. SPHA 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0则计算全局)2. COMA 透过面慧差(3阶近轴)3. ASTI 透过面像散(3阶近轴)4. FCUR透过面场曲(3阶近轴)5. DIST透过面波畸变(3阶近轴)6. DIMX 畸变最大值7. AXCL 轴像色差(近轴)8. LACL 垂轴色差9. TRAR 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10. TRAX “X”向横向色差11. TRAY “Y”向横向色差12. TRAI 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13. TRAC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14. OPDC 主光线光程差15. OPDX 衍射面心光程差16.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7.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8. RSCH 主光线的RMS光斑尺寸19. RSCE 类RSCH20. RWCH主光线的RMS波前偏差21. RWCE衍射面心的RMS波前偏差22. ANAR像差测试23. ZERN Zernike系数24. RSRE 几何像点的RMS点尺寸(质心参考)25. RSRH 类同RSRE(主光线参考)26. RWRE类同RSRE(波前偏差)27. TRAD “X”像TRAR比较28. TRAE “Y”像TRAR比较29. TRCX 像面子午像差”X”向(质心基准)30. TRCY像面子午像差”Y”向(质心基准)31. 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32. FCGS 弧矢场曲33. DISC 子午场曲34. OPDM 限制光程差,类同TRAC35. PWRH 同RSCH36. BSER 对准偏差37. BIOC 集中对准38. BIOD 垂直对准偏差MTF数据1. MTFT 切向调制函数2. MTFS 径向调制函数3. MTFA 平均调制函数4. MSWT 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 MSWS 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 MSW 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 GMTA 几何MTF切向径向响应8. GMTS几何MTF径向响应9. GMTT几何MTF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DENF 衍射能量3.GENC 几何包围圆能量4.XENC透镜数据约束1.TOTR 透镜单元的总长2.CVV A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CVG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CVL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CTV 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CTG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CTL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ETV A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0.E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1.COVA 圆锥系数=目标值12.COGT圆锥系数>目标值13.COLT圆锥系数<目标值14.DMV A 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5.DMG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6.DML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7.TTHI 面厚度统计18.VOLU 元素容量19.MNCT 最小中心厚度20.MXCT 最大中心厚度21.MNET 最小边缘厚度22.MXET 最大边缘厚度23.MNCG 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MXEG 最大边缘玻璃厚度25.MXCG 最大中心玻璃厚度26.M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MXCA 最大中心空气厚度28.M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MXEA 最大边缘空气厚度30.Z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SAGX 透镜在”XZ”面上的面弧矢32.SAGY透镜在”YZ”面上的面弧矢33.COVL 柱形单元体积34.MNSD 最小直径35.MXSD 最大直径36.XXET 最大边缘厚度37.XXEA 最大空气边缘厚度38.XXEG 最大玻璃边缘厚度39.XNET 最小边缘厚度40.X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XNEG 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TTG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3.TTL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4.TTV A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5.TMAS 结构总质量46.MNCV 最小曲率47.MXCV 最大曲率48.MNDT 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MXDT 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1.PnV A 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2.PnG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3.PnL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附加数据约束1.XDV A 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2.XDG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3.XDL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玻璃数据约束1.MNIN 最小折射率2.MXIN 组大折射率3.MNAB 最小阿贝数4.MXAB 最大阿贝数5.MNPD 最小ΔPg-f6.MXPD 最大ΔPg-f7.RGLA 合理的玻璃近轴光线数据1.PARX 指定面近轴X向坐标2.PARY指定面近轴Y向坐标3.REAZ指定面近轴Z向坐标4.REAR 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5.REAA指定面实际光线X向余弦6.REAB指定面实际光线Y向余弦7.REAC指定面实际光线Z向余弦8.RENA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X向正交9.RENB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Y向正交10.RENC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Z向正交11.RANG 同Z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OPTH 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DXDX “X”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4.DXDY “Y”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5.DYDX “X”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6.DYDY “Y”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7.RETX 实际光线”X”向正交18.RETY实际光线”Y”向正交19.RAGX 全局光线”X”坐标20.RAGY全局光线”Y”坐标21.RAGZ全局光线”Z”坐标22.RAGA全局光线”X”余弦23.RAGB全局光线”Y”余弦24.RAGC全局光线”Z”余弦25.RAIN 入射实际光线角局部位置约束1.CLCX 指定全局顶点”X”向坐标2.CLCY指定全局顶点”Y”向坐标3.CLCZ指定全局顶点”Z”向坐标4.CLCA指定全局顶点”X”向标准矢量5.CLCB指定全局顶点”Y”向标准矢量6.CLCC指定全局顶点”Z”向标准矢量变更系统数据1.CONF 结构参数2.PRIM 主波长3.SVIG 设置渐晕系数一般操作数1.SUMM 两个操作数求和2.OSUM 合计两个操作数之间的所有数3.DIFF 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差4.PROD 两个操作数值之间的积5.DIVI 两个操作数相除6.SQRT 操作数的平方根7.OPGT 操作数大于8.OPLT 操作数小于9.CONS 常数值10.QSUM 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11.EQUA 等于操作数12.MINN 返回操作数的最小变化范围13.MAXX 返回操作数的最大变化范围14.ACOS 操作数反余弦15.ASIN 操作数反正弦16.ATAN 操作数反正切17.COSI 操作数余弦18.SINE 操作数正弦19.TANG 操作数正切多结构数据1.CONF 结构2.ZTIH 复合结构某一范围面的全部厚度高斯光束数据1.CBW A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2.CBWO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3.CBWZ 规定面空间光束Z坐标4.CBWR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操作数1.TnGT2.TnLT3.TnVA4.GRMN 最小梯度率5.GRMX 最大梯度率6.LPTD 轴向梯度分布率7.DLTN ΔNZPL宏指令优化1.ZPLM像面控制操作数1.RELI 像面相对亮度。
Zemax优化操作数Zemax 优化操作数下面的表格对那些可用的操作数进行了说明。
第一个表格是“快速参考”指南,它根据综合主题对操作数进行了分类。
第二个表格提供了每个操作数(按字母顺序排列)的详细说明,并规定了哪些操作数使用哪些数据域。
注意,在详细说明的表格中一些操作数(如SUMM)使用Int1和Int2来表示其他参数,而不是表面和波长。
如果操作数不使用某个数据域,则显示“—” 。
优化操作数分类类别相关操作数基本光学特性EFFL,PIMH,PMAG,AMAG,ENPP,EXPP,LINV,WFNO,POWR,EPDI,ISFN,EFLX,EFLY,SFNO,TFNO像差SPHA,COMA,ASTI,FCUR,DIST,DIMX,AXCL,LACL,TRAR,TRAX,TRAY,TRAI,OPDC,PETZ,PETC,RSCH,RSCE,RWCH,RWCE,ANAR,ZERN,TRAC,OPDX,RSRE,RSRH,RWRE,TRAD,TRAE,TRCX,TRCY,DISG,FCGS,FCGT,DISC,OPDM,RWRH,BSERMTF数据 MTFT,MTFS,MTFA,MSWT,MSWS,MSWA,GMTA,GMTS,GMTT包围圆能量 DENC,GENC镜头数据的约束TOTR,CVVA,CVGT,CVLT,CTVA,CTGT,CTLT,ETVA,ETGT,ETLT,COVA,COGT,COLT,DMVA,DMGT,DMLT,TTHI,VOLU,MNCT,MNET,MXCT,MXET,MNCG,MNEG,MXCG,MXEG,MNCA,MNEA,MXCA,MXEA,ZTHI,SAGX,SAGY,CVOL,MNSD,MXSD,XXET,XXEA,XXEG,XNET,XNEA,XNEG,TTGT,TTLT,TTVA,TMAS,MNCV,MXCV,MNDT,MXDT参数数据的约束P1VA,P1GT,P1LT,P2VA,P2GT,P2LT,P3VA,P3GT,P3LT,P4VA,P4GT,P4LT,P5VA,P5GT,P5LT,P6VA,P6GT,P6LT,P7VA,P7GT,P7LT,P8VA,P8GT,P8LT特殊数据的约束 XDVA,XDGT,XDLT玻璃数据的约束 MNIN,MXIN,MNAB,MXAB,MNPD,MXPD,RGLA,GCOS,GTCE,INDX近轴光线数据的约束PARX,PARY,PARZ,PARR,PARA,PARB,PARC,PANA,PANB,PANC,PATX,PATY,YNIP。
ZEMAX优化操作数汇总
Zemax有完整的设计、模拟和优化工具组合,这样,您可以使用这些
工具来完成任何光学设计、制造、维护和测试任务。
它的优化功能有助于
加快设计的完成, Zemax优化可以进行整体结构图和衍射正(DPR)优化,可以实现准确、稳定和可控的优化过程,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配置最佳优
化策略。
一、基本概念
Zemax优化任务是基于极小化指标、优化变量和优化约束,它可以自
动确定最佳参数来满足用户设定的最小优化指标。
1.优化指标:优化指标是指需要极小化的目标,比如最小化光斑不均
匀度,最大化衍射正反差等。
2.优化变量:优化变量是指需要最佳化的光学系统元素,比如焦距、
衍射正的外径和光学厚度等。
3.优化约束:优化约束是指需要限制的变量的范围,比如限制设计的
光学元件不能超出所选材料的范围、设置变量不能超出最小和最大值等。
二、优化算法
1.基于随机的算法:基于随机的算法是指基于随机策略来可能优化参
数的算法,可以用来最优解,但是需要很多的次数。
2.基于梯度的算法:基于梯度的算法是指基于梯度来实现优化算法,
它可以更充分和快速地最优解。
ZE M A X优化操作数ZEMAX Merit Function,是在网上下下来的一个word文档,觉得蛮好的,一般用到的好像就是EFFL。
呵呵,这个收集下,以后有用。
一阶光学性能1. EFFL 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2. AXCL 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3. LACL 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4. PIMH 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5. PMAG 近轴放大率6. AMAG 角放大率7. ENPP 透镜单元入瞳位置8. EXPP透镜单元出瞳位置9.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0.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1. LINV 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12. WFNO 像空间F/#13. POWR 指定表面的权重14. EPDI 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15. ISFN 像空间F/# (近轴)16. OBSN 物空间数值孔径17. EFLX “X”向有效焦距18. EFLY “Y”向有效焦距19. SFNO 弧矢有效F/#MTF数据1. MTFT 切向调制函数2. MTFS 径向调制函数3. MTFA 平均调制函数4. MSWT 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 MSWS 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 MSW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 GMTA 几何MTF切向径向响应8. GMTS几何MTF径向响应9. GMTT几何MTF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 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 DENF 衍射能量3. GENC 几何包围圆能量4. XENC像差1. SPHA 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0则计算全局)2. COMA 透过面慧差(3阶近轴)3. ASTI 透过面像散(3阶近轴)4. FCUR透过面场曲(3阶近轴)5. DIST透过面波畸变(3阶近轴)6. DIMX 畸变最大值7. AXCL 轴像色差(近轴)8. LACL 垂轴色差9. TRAR 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10. TRAX “X”向横向色差11. TRAY “Y”向横向色差12. TRAI 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13. TRAC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14. OPDC 主光线光程差15. OPDX 衍射面心光程差16.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7.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8. RSCH 主光线的RMS光斑尺寸19. RSCE 类RSCH20. RWCH主光线的RMS波前偏差21. RWCE衍射面心的RMS波前偏差22. ANAR像差测试23. ZERN Zernike系数24. RSRE 几何像点的RMS点尺寸(质心参考)25. RSRH 类同 RSRE(主光线参考)26. RWRE类同 RSRE(波前偏差)27. TRAD “X”像TRAR比较28. TRAE “Y”像TRAR比较29. TRCX 像面子午像差”X”向(质心基准)30. TRCY像面子午像差”Y”向(质心基准)31. 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32. FCGS 弧矢场曲33. DISC 子午场曲34. OPDM 限制光程差,类同TRAC35. PWRH 同RSCH36. BSER 对准偏差37. BIOC 集中对准38. BIOD 垂直对准偏差透镜数据约束1. TOTR 透镜单元的总长2. CVVA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 CVG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 CVL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 CTV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 CTG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 CTL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 ETVA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 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0. E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1. COVA 圆锥系数=目标值12. COGT圆锥系数>目标值13. COLT圆锥系数<目标值14. DMVA 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5. DMG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6. DML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7. TTHI 面厚度统计18. VOLU 元素容量19. MNCT 最小中心厚度20. MXCT 最大中心厚度21. MNET 最小边缘厚度22. MXET 最大边缘厚度23. MNCG 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 MXEG 最大边缘玻璃厚度25. MXCG 最大中心玻璃厚度26. M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 MXCA 最大中心空气厚度28. M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 MXEA 最大边缘空气厚度30. Z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 SAGX 透镜在”XZ”面上的面弧矢32. SAGY透镜在”YZ”面上的面弧矢33. COVL 柱形单元体积34. MNSD 最小直径35. MXSD 最大直径36. XXET 最大边缘厚度37. XXEA 最大空气边缘厚度38. XXEG 最大玻璃边缘厚度39. XNET 最小边缘厚度40. X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 XNEG 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 TTG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3. TTL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4. TTVA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5. TMAS 结构总质量47. MXCV 最大曲率48. MNDT 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 MXDT 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1. PnVA 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2. PnG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3. PnL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附加数据约束1. XDVA 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2. XDG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3. XDL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玻璃数据约束2. MXIN 组大折射率3. MNAB 最小阿贝数4. MXAB 最大阿贝数5. MNPD 最小ΔPg-f6. MXPD 最大ΔPg-f7. RGLA 合理的玻璃近轴光线数据1. PARX 指定面近轴X向坐标2. PARY指定面近轴Y向坐标3. REAZ指定面近轴Z向坐标4. REAR 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5. REAA指定面实际光线X向余弦6. REAB指定面实际光线Y向余弦7. REAC指定面实际光线Z向余弦8. RENA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X向正交9. RENB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Y向正交10. RENC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Z向正交11. RANG 同Z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 OPTH 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 DXDX “X”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4. DXDY “Y”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5. DYDX “X”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6. DYDY “Y”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7. RETX 实际光线”X”向正交18. RETY实际光线”Y”向正交19. RAGX 全局光线”X”坐标20. RAGY全局光线”Y”坐标21. RAGZ全局光线”Z”坐标22. RAGA全局光线”X”余弦23. RAGB全局光线”Y”余弦24. RAGC全局光线”Z”余弦25. RAIN 入射实际光线角局部位置约束1. CLCX 指定全局顶点”X”向坐标2. CLCY指定全局顶点”Y”向坐标3. CLCZ指定全局顶点”Z”向坐标4. CLCA指定全局顶点”X”向标准矢量5. CLCB指定全局顶点”Y”向标准矢量6. CLCC指定全局顶点”Z”向标准矢量一般操作数1. SUMM 两个操作数求和2. OSUM 合计两个操作数之间的所有数3. DIFF 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差4. PROD 两个操作数值之间的积5. DIVI 两个操作数相除6. SQRT 操作数的平方根7. OPGT 操作数大于8. OPLT 操作数小于9. CONS 常数值10. QSUM 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11. EQUA 等于操作数12. MINN 返回操作数的最小变化范围13. MAXX 返回操作数的最大变化范围14. ACOS 操作数反余弦15. ASIN 操作数反正弦16. ATAN 操作数反正切17. COSI 操作数余弦18. SINE 操作数正弦19. TANG 操作数正切高斯光束数据1. CBWA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2. CBWO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3. CBWZ 规定面空间光束Z坐标4. CBWR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操作数1. TnGT2. TnLT3. TnVA4. GRMN 最小梯度率5. GRMX 最大梯度率6. LPTD 轴向梯度分布率7. DLTN ΔNZPL宏指令优化1. ZPLM像面控制操作数1.RELI 像面相对亮度。
ZEMAX优化操作数汇总1.各种变量优化:ZEMAX可以对各种变量进行优化,包括系统参数、元件参数和材料参数。
例如,可以对透镜曲面的半径、厚度和折射率进行优化,以获得最佳的成像性能。
2.像差优化:ZEMAX可以优化像差,以最小化系统的像差。
它可以优化球差、彗差、色差、畸变等各种像差,并生成最佳的光学系统。
3.波前优化:ZEMAX可以优化波前,以获得最佳的波前形状。
它可以用于修正各种波前畸变,例如球差、彗差和色差。
4.光斑优化:ZEMAX可以优化光斑,以获得最佳的光斑形状和尺寸。
它可以用于优化点光源的光斑,或者控制光源的光斑形状和尺寸。
5.聚焦优化:ZEMAX可以优化聚焦距离,以获得最佳的聚焦性能。
它可以用于优化透镜或镜片的形状和位置,以实现最佳的聚焦效果。
6.薄透镜优化:ZEMAX可以优化薄透镜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成像性能。
它可以优化透镜的半径、厚度和折射率,以实现最小的像差。
7.波导优化:ZEMAX可以优化波导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传输特性。
例如,它可以优化波导的宽度和高度,以实现最小的传输损耗。
8.激光优化:ZEMAX可以优化激光光束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激光束质量。
例如,它可以优化激光光束的直径和发散角,以实现最小的发散和最高的光束质量。
9.过滤器优化:ZEMAX可以优化过滤器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滤波特性。
它可以优化过滤器的传输曲线、中心波长和带宽,以实现最佳的滤波效果。
10.微透镜阵列优化:ZEMAX可以优化微透镜阵列的参数,以获得最佳的光学性能。
例如,它可以优化微透镜阵列的尺寸、间距和折射率,以实现最佳的成像和聚焦效果。
总之,ZEMAX提供了许多优化操作数,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光学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这些优化操作数可以帮助用户获得最佳的成像性能、波前形状、光斑形状和尺寸、聚焦性能等。
ZEMAX优化操作数一阶光学性能1. EFFL 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2. AXCL 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3. LACL 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4. PIMH 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5. PMAG 近轴放大率6. AMAG 角放大率7. ENPP 透镜单元入瞳位置8. EXPP透镜单元出瞳位置9.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0.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1. LINV 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12. WFNO 像空间F/#13. POWR 指定表面的权重14. EPDI 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15. ISFN 像空间F/# (近轴)16. OBSN 物空间数值孔径17. EFLX “X”向有效焦距18. EFLY “Y”向有效焦距19. SFNO 弧矢有效F/#像差1. SPHA 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0则计算全局)2. COMA 透过面慧差(3阶近轴)3. ASTI 透过面像散(3阶近轴)4. FCUR透过面场曲(3阶近轴)5. DIST透过面波畸变(3阶近轴)6. DIMX 畸变最大值7. AXCL 轴像色差(近轴)8. LACL 垂轴色差9. TRAR 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10. TRAX “X”向横向色差11. TRAY “Y”向横向色差12. TRAI 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13. TRAC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14. OPDC 主光线光程差15. OPDX 衍射面心光程差16.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7.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8. RSCH 主光线的RMS光斑尺寸19. RSCE 类RSCH20. RWCH主光线的RMS波前偏差21. RWCE衍射面心的RMS波前偏差22. ANAR像差测试23. ZERN Zernike系数24. RSRE 几何像点的RMS点尺寸(质心参考)25. RSRH 类同RSRE(主光线参考)26. RWRE类同RSRE(波前偏差)27. TRAD “X”像TRAR比较28. TRAE “Y”像TRAR比较29. TRCX 像面子午像差”X”向(质心基准)30. TRCY像面子午像差”Y”向(质心基准)31. 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32. FCGS 弧矢场曲33. DISC 子午场曲34. OPDM 限制光程差,类同TRAC35. PWRH 同RSCH36. BSER 对准偏差37. BIOC 集中对准38. BIOD 垂直对准偏差MTF数据1. MTFT 切向调制函数2. MTFS 径向调制函数3. MTFA 平均调制函数4. MSWT 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 MSWS 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 MSW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 GMTA 几何MTF切向径向响应8. GMTS几何MTF径向响应9. GMTT几何MTF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DENF 衍射能量3.GENC 几何包围圆能量4.XENC透镜数据约束1.TOTR 透镜单元的总长2.CVV A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CVG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CVL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CTV 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CTG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CTL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ETV A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0.E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1.COV A 圆锥系数=目标值12.COGT圆锥系数>目标值13.COLT圆锥系数<目标值14.DMV A 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5.DMG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6.DML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7.TTHI 面厚度统计18.VOLU 元素容量19.MNCT 最小中心厚度20.MXCT 最大中心厚度21.MNET 最小边缘厚度22.MXET 最大边缘厚度23.MNCG 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MXEG 最大边缘玻璃厚度25.MXCG 最大中心玻璃厚度26.M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MXCA 最大中心空气厚度28.M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MXEA 最大边缘空气厚度30.Z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SAGX 透镜在”XZ”面上的面弧矢32.SAGY透镜在”YZ”面上的面弧矢33.COVL 柱形单元体积34.MNSD 最小直径35.MXSD 最大直径36.XXET 最大边缘厚度37.XXEA 最大空气边缘厚度38.XXEG 最大玻璃边缘厚度39.XNET 最小边缘厚度40.X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XNEG 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TTG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3.TTL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4.TTV A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5.TMAS 结构总质量46.MNCV 最小曲率47.MXCV 最大曲率48.MNDT 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MXDT 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1.PnV A 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2.PnG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3.PnL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附加数据约束1.XDV A 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2.XDG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3.XDL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玻璃数据约束1.MNIN 最小折射率2.MXIN 组大折射率3.MNAB 最小阿贝数4.MXAB 最大阿贝数5.MNPD 最小ΔPg-f6.MXPD 最大ΔPg-f7.RGLA 合理的玻璃近轴光线数据1.PARX 指定面近轴X向坐标2.PARY指定面近轴Y向坐标3.REAZ指定面近轴Z向坐标4.REAR 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5.REAA指定面实际光线X向余弦6.REAB指定面实际光线Y向余弦7.REAC指定面实际光线Z向余弦8.RENA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X向正交9.RENB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Y向正交10.RENC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Z向正交11.RANG 同Z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OPTH 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DXDX “X”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4.DXDY “Y”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5.DYDX “X”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6.DYDY “Y”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7.RETX 实际光线”X”向正交18.RETY实际光线”Y”向正交19.RAGX 全局光线”X”坐标20.RAGY全局光线”Y”坐标21.RAGZ全局光线”Z”坐标22.RAGA全局光线”X”余弦23.RAGB全局光线”Y”余弦24.RAGC全局光线”Z”余弦25.RAIN 入射实际光线角局部位置约束1.CLCX 指定全局顶点”X”向坐标2.CLCY指定全局顶点”Y”向坐标3.CLCZ指定全局顶点”Z”向坐标4.CLCA指定全局顶点”X”向标准矢量5.CLCB指定全局顶点”Y”向标准矢量6.CLCC指定全局顶点”Z”向标准矢量变更系统数据1.CONF 结构参数2.PRIM 主波长3.SVIG 设置渐晕系数一般操作数1.SUMM 两个操作数求和2.OSUM 合计两个操作数之间的所有数3.DIFF 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差4.PROD 两个操作数值之间的积5.DIVI 两个操作数相除6.SQRT 操作数的平方根7.OPGT 操作数大于8.OPLT 操作数小于9.CONS 常数值10.QSUM 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11.EQUA 等于操作数12.MINN 返回操作数的最小变化范围13.MAXX 返回操作数的最大变化范围14.ACOS 操作数反余弦15.ASIN 操作数反正弦16.ATAN 操作数反正切17.COSI 操作数余弦18.SINE 操作数正弦19.TANG 操作数正切多结构数据1.CONF 结构2.ZTIH 复合结构某一范围面的全部厚度高斯光束数据1.CBWA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2.CBWO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3.CBWZ 规定面空间光束Z坐标4.CBWR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操作数1.TnGT2.TnLT3.TnV A4.GRMN 最小梯度率5.GRMX 最大梯度率6.LPTD 轴向梯度分布率7.DLTN ΔNZPL宏指令优化1.ZPLM像面控制操作数1.RELI 像面相对亮度。
(3).(4).(5).000双胶合透镜的初始结构参数为:000优化步骤:0001.在评价函数的操作数中输入有效焦距EFFL,目标值为43.33.权重为1.垂轴放大率PMAG,目标值为-0.5,权重为1.加入轴上点全孔径d光的纵向像差LONA,轴上点0.707孔径下F光和C光的轴向色差AXCL00和正弦差OSCD,目标值为0,权重为1.0002.把球差较大的2.3 面的曲率半径设为变量开始优化,然后再把1面的曲率半径也设为变量自动优化.000在评价函数的操作数中加上像距TOTR,目标值为65,权重为1. 自动优化,然后调整这个目标数,使优化达到最好,最后数为68.4.为了使初始结构的像距不至于改变太大,固定为64.由于厚度对优化不时很敏感,不把厚度作为变量,且由最小厚度选的值便于加工且成本最低.0 003.从pre中可以发现优化后的NA值只有0.098. 于是试着增大有效焦距的目标值,发现MTF曲线有所改善,最后在43.42处找到最好的优化点.004.为了更好的改善MTF的曲线,发现在频率126lp/mm处与衍射极限处相差最大.于是加入操作数子午的传递函数MTFT,目标值为0.5, 权重为1.最后优化得满足要求的曲线.000最后的评价函数操作数:000优化后的结构参数为:000优化后的MTF曲线(取主频率30 lp/mm):00优化后的二维结构图为: 共轭距为195.0000mm. 000优化后的点列图和各种像差曲线为:000优化后系统的像差(赛得和数)为:000双胶合透镜的二级光谱色差为:△l'= -f'(p1-p2)/(v1-v2)其中,p1,p2和v1,v2 分别为两种消色差材料的相对部分色散和阿贝数.000经查表可得:p1=0.01015. p2 =0.02431. v1=56.0. v2=29.5.000优化后的焦距为43.410513.000。
ZEMAX优化操作数汇总一阶光学性能1.EFFL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2.AXCL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CL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4.PIMH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5.PMAG近轴放大率6.AMAG角放大率7.ENPP透镜单元入瞳位置8.EXPP透镜单元出瞳位置9.PETZ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0.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1.LINV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12.WFNO像空间F/#13.POWR指定表面的权重14.EPDI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15.ISFN像空间F/#(近轴)16.OBSN物空间数值孔径17.EFLX“X”向有效焦距18.EFLY“Y”向有效焦距19.SFNO弧矢有效F/#MTF数据1.MTFT切向调制函数2.MTFS径向调制函数数3.MTFA平均调制函数4.MSWT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MSWS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MSWA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GMTA几何MTF切向径向响应8.GMTS几何MTF径向响应9.GMTT几何MTF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DENC衍射包围圆能量2.DENF衍射能量3.GENC几何包围圆能量4.XENC像差1.SPHA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0则计算全局)A透过面慧差(3阶近轴)3.ASTI透过面像散(3阶近轴)4.FCUR透过面场曲(3阶近轴)5.DIST透过面波畸变(3阶近轴)6.DIMX畸变最大值7.AXCL轴像色差(近轴)CL垂轴色差9.TRAR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10.TRAX“X”向横向色差11.TRAY“Y”向横向色差12.TRAI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13.TRAC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14.OPDC主光线光程差15.OPDX衍射面心光程差16.PETZ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7.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 AL半径18.RSCH主光线的RMS光斑尺寸19.RSCE类RSCH20.RWCH主光线的RMS波前偏差21.RWCE衍射面心的RMS波前偏差22.ANAR像差测试23.ZERN Zernike系数24.RSRE几何像点的RMS点尺寸(质心参考)25.RSRH类同RSRE(主光线参考)26.RWRE类同RSRE(波前偏差)27.TRAD“X”像TRAR比较28.TRAE“Y”像TRAR比较29.TRCX像面子午像差“X”向(质心基准)30.TRCY像面子午像差“Y”向(质心基准)31.DISG广义畸变百分数32.FCGS弧矢场曲33.DISC子午场曲34.OPDM限制光程差,类同TRAC35.PWRH同RSCH36.BSER对准偏差37.BIOC集中对准38.BIOD垂直对准偏差透镜数据约束1.TOTR透镜单元的总长2.CVV A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CVG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CVL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CTV A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CTG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CTL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ETV A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ETGT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0.ETLT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1.COV A圆锥系数=目标值12.COGT圆锥系数>目标值13.COLT圆锥系数<目标值14.DMV A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5.DMG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6.DML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7.TTHI面厚度统计18.VOLU元素容量19.MNCT最小中心厚度20.MXCT最大中心厚度21.MNET最小边缘厚度22.MXET最大边缘厚度23.MNCG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MXEG最大边缘玻璃厚度25.MXCG最大中心玻璃厚度26.MNCA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MXCA最大中心空气厚度28.MNEA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MXEA最大边缘空气厚度30.ZTHI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SAGX透镜在“XZ”面上的面弧矢32.SAGY透镜在“YZ”面上的面弧矢33.COVL柱形单元体积34.MNSD最小直径35.MXSD最大直径36.XXET最大边缘厚度37.XXEA最大空气边缘厚度38.XXEG最大玻璃边缘厚度39.XNET最小边缘厚度40.XNEA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XNEG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TTGT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3.TTLT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4.TTV A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5.TMAS结构总质量46.MNCV最小曲率47.MXCV最大曲率48.MNDT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MXDT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1.PnV A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2.PnG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3.PnL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附加数据约束1.XDV A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2.XDG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3.XDL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玻璃数据约束1.MNIN最小折射率2.MXIN组大折射率3.MNAB最小阿贝数4.MXAB最大阿贝数5.MNPD最小ΔPg-f6.MXPD最大ΔPg-f7.RGLA合理的玻璃近轴光线数据1.PARX指定面近轴X向坐标2.PARY指定面近轴Y向坐标3.REAZ指定面近轴Z向坐标4.REAR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5.REAA指定面实际光线X向余弦6.REAB指定面实际光线Y向余弦7.REAC指定面实际光线Z向余弦8.RENA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X向正交9.RENB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Y向正交11.RANG同Z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OPTH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DXDX“X”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4.DXDY“Y”向光瞳“Y”向像差倒赛数15.DYDX“X”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6.DYDY“Y”向光瞳“Y”向像差倒蝼数17.RETX实际光线“X”向正交18.RETY实际光线“Y”向正交19.RAGX全局光线“X”坐标20.RAGY全局光线“Y”坐标21.RAGZ全局光耆“Z”坐标22.RAGA全局光线“X”余弦23.RAGB全局光线“Y”余弦24.RAGC全局光线“Z”余弦25.RAIN入射实际光线角局部位置约束1.CLCX指定全局顶点“X”向坐标2.CLCY指定全局顶点“Y”向坐标3.CLCZ指定全局顶点“Z”向坐标4.CLCA指定全局顶点“X”向标准矢量5.CLCB指定全局顶点“Y”向标准矢量6.CLCC指定全局顶点“Z”向标准矢量—般操作数1.SUMM两个操作数求和2.OSUM合计两个操作数之间的所有数3.DIFF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差4.PROD两个操作数值之间的积5.DIVI两个操作数目除6.SQRT操作数的平方根7.OPGT操作数大于8.OPLT操作数小于9.CONS常数值10.QSUM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11.EQUA等于操作数12.MINN返回操作数的最小变化范围13.MAXX返回操作数的最大变化范围14.ACOS操作数反余弦15.ASIN操作数反正弦16.ATAN操作数反正切17.COSI操作数余弦18.SINE操作数正弦19.TANG操作数正切高斯光束数据1.CBWA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2.CBWO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3.CBWZ规定面空间光束Z坐标4.CBWR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操作数1.TnGT2.TnLT3.TnV A4.GRMN最小梯度率5.GRMX最大梯度率6.LPTD轴向梯度分布率7.DLTNΔNZPL宏指令优化1.ZPLM像面控制操作数1.RELI像面相对亮度。
比较完整的操作数 ZEMAX 优化操作数 一阶光学性能 EFFL 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 AXCL 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 LACL 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 PIMH 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 PMAG 近轴放大率 AMAG 角放大率 ENPP 透镜单元入瞳位置 EXPP 透镜单元出瞳位置 PETZ 透镜单元的 PETZVAL 半径 PETC 反向透镜单元的 PETZV AL 半径 LINV 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 WFNO 像空间 F/# POWR 指定表面的权重 EPDI 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 ISFN 像空间 F/# (近轴 ) OBSN 物空间数值孔径 EFLX “ X ”向有效焦距 EFLY “Y ”向有效焦距 SFNO 弧矢有效 F/#SPHA 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 0 则计算全局) COMA 透过面慧差( 3 阶近轴) ASTI 透过面像散( 3 阶近轴) FCUR 透过面场曲( 3 阶近轴) DIST 透过面波畸变( 3 阶近轴) DIMX 畸变最大值 AXCL 轴像色差 (近轴 ) LACL 垂轴色差 TRAR 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 TRAX “ X ”向横向色差 TRAY “ Y ”向横向色差 TRAI 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 TRAC 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 OPDC 主光线光程差 OPDX 衍射面心光程差 PETZ 透镜单元的 PETZVAL 半径 _ PETC 反向透镜单元的 PETZVAL 半径 RSCH 主光线的 RMS 光斑尺寸 RSCE 类 RSCH RWCH 主光线的 RMS 波前偏差 RWCE 衍射面心的 RMS 波前偏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像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ANAR 像差测试23.ZERN Zernike 系数24.RSRE 几何像点的RMS 点尺寸(质心参考)25.RSRH类同RSRE (主光线参考)26.RWRE类同RSRE (波前偏差)27.TRAD “X ”像TRAR 比较28.TRAE “Y ”像TRAR 比较29.TRCX像面子午像差” X”向(质心基准)30.TRCY 像面子午像差”Y ”向(质心基准)31.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32.FCGS 弧矢场曲33.DISC 子午场曲34.OPDM 限制光程差35.PWRH 同RSCH36. BSER 对准偏差37. BIOC 集中对准38. BIOD 垂直对准偏差MTF 数据1. MTFT 切向调制函数2. MTFS 径向调制函数3. MTFA 平均调制函数4. MSWT 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 MSWS 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 MSW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 GMTA 几何MTF 切向径向响应8. GMTS 几何MTF 径向响应9. GMTT 几何MTF 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DENF 衍射能量3.GENC 几何包围圆能量4.XENC透镜数据约束1.TOTR 透镜单元的总长2.CVVA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CVGT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CVLT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CTV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CTGT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CTLT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ETVA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E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 <目标值 COVA 圆锥系数 =目标值 COGT 圆锥系数 > 目标值 COLT 圆锥系数 <目标值 DMVA 约束面直径 = 目标值 DMGT 约束面直径 >目标值 DMLT 约束面直径 < 目标值 TTHI 面厚度统计 VOLU 元素容量 MNCT 最小中心厚度 MXCT 最大中心厚度 MNET 最小边缘厚度 MXET 最大边缘厚度 MNCG 最小中心玻璃厚度 MXEG 最大边缘玻璃厚度 MXCG 最大中心玻璃厚度 M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 MXCA 最大中心空气厚度 M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 MXEA 最大边缘空气厚度 Z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 SAGX 透镜在” XZ ”面上的面弧矢 SAGY 透镜在” YZ ”面上的面弧矢 COVL 柱形单元体积MNSD 最小直径 MXSD 最大直径 XXET 最大边缘厚度 XXEA 最大空气边缘厚度 XXEG 最大玻璃边缘厚度 XNET 最小边缘厚度 X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 XNEG 最小玻璃边缘厚度 TTGT 总结构厚度 > 目标值 TTLT 总结构厚度 <目标值 TTVA 总结构厚度 =目标值 TMAS 结构总质量 MNCV 最小曲率 MXCV 最大曲率 MNDT 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 MXDT 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PnVA 约束面的第 n 个控制参数 = 目标值 PnGT 约束面的第 n 个控制参数 >目标值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34. 35. 36. 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1.附加数据约束1.XDV A 附加数据值=目标值2.XDGT 附加数据值>目标值3.XDLT 附加数据值<目标玻璃数据约束1.MNIN 最小折射率2.MXIN 组大折射率3.MNAB 最小阿贝数4.MXAB 最大阿贝数5.MNPD 最小△6.MXPD 最大△7.RGLA 合理的玻璃3.PnLT 约束面的第n 个控制参数<目标值近轴光线数据1.PARX 指定面近轴X 向坐标2.PARY 指定面近轴Y 向坐标3.REAZ 指定面近轴Z 向坐标4.REAR 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5.REAA 指定面实际光线X 向余弦6.REAB 指定面实际光线Y 向余弦7.REAC 指定面实际光线Z 向余弦8.RENA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X 向正交9.RENB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Y 向正交10.RENC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Z 向正交11.RANG 同Z 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OPTH 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DXDX “X ”向光瞳” X ”向像差倒数14.DXDY “ Y ”向光瞳” X ”向像差倒数15.DYDX “X ”向光瞳” Y ”向像差倒数16.DYDY “ Y ”向光瞳” Y ”向像差倒数17.RETX 实际光线” X ”向正交18.RETY 实际光线” Y ”向正交19.RAGX 全局光线” X ”坐标20.RAGY 全局光线” Y ”坐标21.RAGZ 全局光线” Z ”坐标22.RAGA 全局光线” X ”余弦23.RAGB 全局光线” Y ”余弦24.RAGC 全局光线” Z ”余弦25.RAIN 入射实际光线角局部位置约束1.CLCX 指定全局顶点” X ”向坐标 2.CLCY 指定全局顶点” Y ”向坐标 3. CLCZ 指定全局顶点” Z ”向坐标4.CLCA 指定全局顶点” 5.CLCB 指定全局顶点” 6.CLCC 指定全局顶点” 变更系统数据 1.CONF 结构参数 2.PRIM 主波长 3. SVIG 设置渐晕系数 般操作数1.SUMM 两个操作数求和 2.OSUM 合计两个操作数之间的所有数 3.DIFF 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差 4.PROD 两个操作数值之间的积 5.DIVI 两个操作数相除 6.SQRT 操作数的平方根 7.OPGT 操作数大于 8.OPLT 操作数小于 9.CONS 常数值 10.QSUM 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 11.EQUA 等于操作数 12.MINN 返回操作数的最小变化范围 13.MAXX 返回操作数的最大变化范围 14.ACOS 操作数反余弦 15.ASIN 操作数反正弦 16.ATAN 操作数反正切 17.COSI 操作数余弦 18.SINE 操作数正弦 19. TANG 操作数正切多结构数据1. CONF 结构2. ZTIH 复合结构某一范围面的全部厚度 高斯光束数据1.CBWA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 2.CBWO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 3.CBWZ 规定面空间光束 Z 坐标 4. CBWR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操作数X ”向标准矢量 Y ”向标准矢量 Z ”向标准矢量1.TnGT2.TnLT3.TnVA4.GRMN 最小梯度率5.GRMX 最大梯度率6.LPTD 轴向梯度分布率7.DLTNZPL 宏指令优化1.ZPLM像面控制操作数1.RELI 像面相对亮度。
ZEMAX优化把持数之樊仲川亿创作一阶光学性能1. EFFL 透镜单位的有效焦距2. AXCL透镜单位的轴向色差3. LACL透镜单位的垂轴色差4. PIMH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5. PMAG近轴放年夜率6. AMAG角放年夜率7. ENPP透镜单位入瞳位置8. EXPP透镜单位出瞳位置9. PETZ透镜单位的PETZVAL半径10. PETC反向透镜单位的PETZVAL半径11. LINV透镜单位的拉格朗日不变量12. WFNO像空间F/#13. POWR指定概况的权重14. EPDI 透镜单位的入瞳直径15. ISFN像空间F/# (近轴)16. OBSN物空间数值孔径17. EFLX“X”向有效焦距18. EFLY “Y”向有效焦距19. SFNO弧矢有效F/#像差1. SPHA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0则计算全局)2. COMA透过面慧差(3阶近轴)3. ASTI透过面像散(3阶近轴)4. FCUR透过面场曲(3阶近轴)5. DIST透过面波畸变(3阶近轴)6. DIMX畸变最年夜值7. AXCL轴像色差(近轴)8. LACL垂轴色差9. TRAR径像像对主光线的横向像差10. TRAX “X”向横向色差11. TRAY “Y”向横向色差12. TRAI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13. TRAC径像像对质心的横向像差14. OPDC主光线光程差15. OPDX衍射面心光程差16. PETZ 透镜单位的PETZVAL半径17. PETC反向透镜单位的PETZVAL半径18. RSCH 主光线的RMS光斑尺寸19. RSCE类RSCH20. R WCH主光线的RMS波前偏差21. RWCE衍射面心的RMS波前偏差22. ANAR像差测试23. ZERN Zernike系数24. RSRE几何像点的RMS点尺寸(质心参考)25. R SRH类同 RSRE(主光线参考)26. RWRE类同 RSRE(波前偏差)27. TRAD “X”像TRAR比力28. TRAE “Y”像TRAR比力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29. TRCX像面子午像差”X”向(质心基准)30. TRCY像面子午像差”Y”向(质心基准)31. 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32. FCGS弧矢场曲33.DISC子午场曲34.OPDM限制光程差, 类同TRAC35.PWRH 同RSCH36.BSER瞄准偏差37.BIOC集中瞄准38.BIOD垂直瞄准偏差MTF数据1. MTFT 切向调制函数2. MTFS 径向调制函数3. MTFA平均调制函数4. MSWT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 MSWS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 MSW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 GMTA 几何MTF切向径向响应8. GMTS几何MTF径向响应9. GMTT几何MTF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DENF衍射能量3.GENC几何包围圆能量4.XENC透镜数据约束1.TOTR透镜单位的总长2.CVVA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CVG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CVL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CTV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CTG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CTL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ETVA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0.E 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1.C OVA 圆锥系数=目标值12.C OGT圆锥系数>目标值13.C OLT圆锥系数<目标值14.D MVA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5.D MG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6.D ML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7.T THI面厚度统计18.V OLU元素容量19.M NCT 最小中心厚度20.M XCT最年夜中心厚度21.M NET最小边缘厚度22.M XET最年夜边缘厚度23.M NCG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M XEG最年夜边缘玻璃厚度25.M XCG最年夜中心玻璃厚度26.M 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M XCA最年夜中心空气厚度28.M NEA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M XEA最年夜边缘空气厚度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30.Z 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S AGX透镜在”XZ”面上的面弧矢32.S AGY透镜在”YZ”面上的面弧矢33.C OVL柱形单位体积34.M NSD最小直径35.M XSD最年夜直径36.X XET最年夜边缘厚度37.X XEA 最年夜空气边缘厚度38.X XEG最年夜玻璃边缘厚度39.X NET最小边缘厚度40.X NEA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X NEG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T TGT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3.T TL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4.T TVA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5.T MAS结构总质量46.M NCV最小曲率47.M XCV最年夜曲率48.M NDT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M XDT最年夜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1.PnVA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2.PnG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3.PnL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附加数据约束1.XDVA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2.XDG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3.XDL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玻璃数据约束1.MNIN最小折射率2.MXIN组年夜折射率3.MNAB最小阿贝数4.MXAB最年夜阿贝数5.MNPD 最小ΔPg-f6.MXPD最年夜ΔPg-f7.RGLA 合理的玻璃近轴光线数据1.PARX指定面近轴X向坐标2.PARY指定面近轴Y向坐标3.REAZ指定面近轴Z向坐标4.REAR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5.REAA指定面实际光线X向余弦6.REAB指定面实际光线Y向余弦7.REAC指定面实际光线Z向余弦8.RENA指定面截距处, 实际光线同面X向正交9.RENB指定面截距处, 实际光线同面Y向正交10.R ENC指定面截距处, 实际光线同面Z向正交11.R ANG同Z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O PTH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D XDX “X”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4.D XDY “Y”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15.D YDX “X”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6.D YDY “Y”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7.R ETX实际光线”X”向正交18.R ETY实际光线”Y”向正交19.R AGX 全局光线”X”坐标20.R AGY全局光线”Y”坐标21.R AGZ全局光线”Z”坐标22.R AGA全局光线”X”余弦23.R AGB全局光线”Y”余弦24.R AGC全局光线”Z”余弦25.R AIN入射实际光线角局部位置约束1.CLCX指定全局极点”X”向坐标2.CLCY指定全局极点”Y”向坐标3.CLCZ指定全局极点”Z”向坐标4.CLCA指定全局极点”X”向标准矢量5.CLCB指定全局极点”Y”向标准矢量6.CLCC指定全局极点”Z”向标准矢量变动系统数据1.CONF 结构参数2.PRIM主波长3.SVIG 设置渐晕系数一般把持数1.SUMM 两个把持数求和2.OSUM合计两个把持数之间的所有数3.DIFF两个把持数之间的差4.PROD两个把持数值之间的积5.DIVI两个把持数相除6.SQRT把持数的平方根7.OPGT把持数年夜于8.OPLT把持数小于9.CONS常数值10.Q SUM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11.E QUA即是把持数12.M INN返回把持数的最小变动范围13.M AXX返回把持数的最年夜变动范围14.A COS把持数反余弦15.A SIN 把持数反正弦16.A TAN把持数反正切17.C OSI把持数余弦18.S INE把持数正弦19.T ANG把持数正切多结构数据1.CONF结构2.ZTIH复合结构某一范围面的全部厚度高斯光束数据1.CBWA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2.CBWO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3.CBWZ 规定面空间光束Z坐标4.CBWR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把持数1.TnGT2.TnLT3.TnVA4.GRMN 最小梯度率5.GRMX最年夜梯度率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6.LPTD轴向梯度分布率7.DLTN ΔNZPL宏指令优化1.ZPLM像面控制把持数创作时间:二零二一年六月三十日。
ZEMAX 优化操作数ZEMAX Merit Function, 是在网上下下来的一个word 文档,觉得蛮好的,一般用到的好像就是EFFL。
呵呵,这个收集下,以后有用。
一阶光学性能1.EFFL 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2.AXCL 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CL 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4.PIMH 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5.PMAG 近轴放大率6.AMAG 角放大率7.ENPP 透镜单元入瞳位置8.EXPP 透镜单元出瞳位置9.PETZ 透镜单元的 PETZVAL半径10.PETC 反向透镜单元的 PETZVAL半径11.LINV 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12.WFNO 像空间 F/#13.POWR 指定表面的权重14.EPDI 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15.ISFN 像空间 F/# ( 近轴 )16.OBSN 物空间数值孔径17.EFLX “向X有”效焦距18.EFLY “向Y有”效焦距19.SFNO 弧矢有效 F/#MTF 数据1.MTFT 切向调制函数2.MTFS 径向调制函数3.MTFA 平均调制函数4.MSWT 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MSWS 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MSW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GMTA 几何 MTF 切向径向响应8.GMTS 几何 MTF 径向响应9.GMTT 几何 MTF 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 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 DENF 衍射能量3. GENC 几何包围圆能量4. XENC像差1.SPHA 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 0 则计算全局)A 透过面慧差( 3 阶近轴)3.ASTI 透过面像散( 3 阶近轴)4.FCUR 透过面场曲( 3 阶近轴)5.DIST 透过面波畸变( 3 阶近轴)6.DIMX 畸变最大值7.AXCL 轴像色差 (近轴 )CL 垂轴色差9.TRAR 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10.TRAX “向X”横向色差11.TRAY “向Y”横向色差12.TRAI 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13.TRAC 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14.OPDC 主光线光程差15.OPDX 衍射面心光程差16.PETZ 透镜单元的 PETZVAL半径17.PETC 反向透镜单元的 PETZVAL半径18.RSCH 主光线的 RMS光斑尺寸19.RSCE 类 RSCH20.RWCH 主光线的 RMS波前偏差21.RWCE 衍射面心的 RMS波前偏差22.ANAR 像差测试23.ZERN Zernike 系数24.RSRE 几何像点的 RMS点尺寸(质心参考)25.RSRH 类同 RSRE(主光线参考)26.RWRE 类同 RSRE(波前偏差)27.TRAD “像X”TRAR比较28.TRAE “ Y像”TRAR比较29.TRCX 像面子午像差” X向”(质心基准)30.TRCY 像面子午像差” Y向”(质心基准)31.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32.FCGS 弧矢场曲33.DISC 子午场曲34.OPDM 限制光程差,类同 TRAC35.PWRH 同 RSCH36.BSER 对准偏差37.BIOC 集中对准38.BIOD 垂直对准偏差透镜数据约束1. TOTR 透镜单元的总长2. CVVA 规定面的曲率 =目标值3. CVGT 规定面的曲率 >目标值4. CVLT 规定面的曲率 <目标值5. CTV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 =目标值6. CTGT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 >目标值7. CTLT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 <目标值8. ETVA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 =目标值9. 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 >目标值10. E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 <目标值11. COVA 圆锥系数 =目标值12. COGT 圆锥系数 >目标值13. COLT 圆锥系数 <目标值14. DMVA 约束面直径 =目标值15. DMGT 约束面直径 >目标值16. DMLT 约束面直径 <目标值17. TTHI 面厚度统计18. VOLU 元素容量19. MNCT 最小中心厚度20. MXCT 最大中心厚度21. MNET 最小边缘厚度22. MXET 最大边缘厚度23. MNCG 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 MXEG 最大边缘玻璃厚度25. MXCG 最大中心玻璃厚度26. M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 MXCA 最大中心空气厚度28. M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 MXEA 最大边缘空气厚度30. Z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 SAGX 透镜在” XZ面”上的面弧矢32. SAGY透镜在” YZ面”上的面弧矢33. COVL 柱形单元体积34. MNSD 最小直径35. MXSD 最大直径36. XXET 最大边缘厚度37. XXEA 最大空气边缘厚度38. XXEG 最大玻璃边缘厚度39. XNET 最小边缘厚度40. X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 XNEG 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 TTGT 总结构厚度 >目标值43. TTLT 总结构厚度 <目标值44. TTVA 总结构厚度 =目标值45. TMAS 结构总质量47. MXCV 最大曲率48. MNDT 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 MXDT 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1. PnVA 约束面的第 n 个控制参数 =目标值2. PnGT 约束面的第 n 个控制参数 >目标值3. PnLT 约束面的第 n 个控制参数 <目标值附加数据约束1. XDVA 附加数据值 =目标值( 1~99)2. XDGT附加数据值 >目标值( 1~99)3. XDLT 附加数据值 <目标值( 1~99)玻璃数据约束2. MXIN 组大折射率3. MNAB 最小阿贝数4. MXAB 最大阿贝数5. MNPD 最小Pg-f6. MXPD 最大Pg-f7. RGLA 合理的玻璃近轴光线数据1. PARX 指定面近轴 X 向坐标2. PARY指定面近轴 Y 向坐标3. REAZ指定面近轴 Z 向坐标4. REAR 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5. REAA指定面实际光线X 向余弦6. REAB指定面实际光线Y 向余弦7. REAC指定面实际光线Z 向余弦8. RENA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X 向正交9. RENB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Y 向正交10. RENC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Z 向正交11. RANG 同 Z 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 OPTH 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 DXDX “ X向”光瞳” X向”像差倒数14. DXDY “ Y向”光瞳” X向”像差倒数15. DYDX “ X向”光瞳” Y向”像差倒数16. DYDY “ Y向”光瞳” Y向”像差倒数17. RETX 实际光线” X向”正交18. RETY实际光线” Y向”正交19. RAGX 全局光线” X坐”标20. RAGY全局光线” Y坐”标21. RAGZ全局光线” Z坐”标22. RAGA全局光线” X余”弦23. RAGB全局光线” Y余”弦24. RAGC全局光线” Z余”弦25. RAIN 入射实际光线角局部位置约束1. CLCX 指定全局顶点” X向”坐标2. CLCY指定全局顶点” Y”坐标向3. CLCZ 指定全局顶点” Z向”坐标4. CLCA指定全局顶点” X向”标准矢量5. CLCB指定全局顶点” Y”标准矢量向6. CLCC指定全局顶点” Z向”标准矢量一般操作数1. SUMM 两个操作数求和2. OSUM 合计两个操作数之间的所有数3. DIFF 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差4. PROD 两个操作数值之间的积5. DIVI 两个操作数相除6. SQRT 操作数的平方根7. OPGT 操作数大于8. OPLT 操作数小于9. CONS 常数值10. QSUM 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11. EQUA 等于操作数12. MINN 返回操作数的最小变化范围13. MAXX 返回操作数的最大变化范围14. ACOS 操作数反余弦15. ASIN 操作数反正弦16. ATAN 操作数反正切17. COSI 操作数余弦18. SINE 操作数正弦19. TANG 操作数正切高斯光束数据1. CBWA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2. CBWO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3. CBWZ 规定面空间光束Z 坐标4. CBWR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操作数1. TnGT2. TnLT3. TnVA4. GRMN 最小梯度率5. GRMX 最大梯度率6. LPTD 轴向梯度分布率7. DLTN ΔNZPL 宏指令优化1. ZPLM像面控制操作数1.RELI 像面相对亮度。
ZE M A X优化操作数ZEMAX Merit Function,是在网上下下来的一个word文档,觉得蛮好的,一般用到的好像就是EFFL。
呵呵,这个收集下,以后有用。
一阶光学性能1. EFFL 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2. AXCL 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3. LACL 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4. PIMH 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5. PMAG 近轴放大率6. AMAG 角放大率7. ENPP 透镜单元入瞳位置8. EXPP透镜单元出瞳位置9.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0.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1. LINV 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12. WFNO 像空间F/#13. POWR 指定表面的权重14. EPDI 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15. ISFN 像空间F/# (近轴)16. OBSN 物空间数值孔径17. EFLX “X”向有效焦距18. EFLY “Y”向有效焦距19. SFNO 弧矢有效F/#MTF数据1. MTFT 切向调制函数2. MTFS 径向调制函数3. MTFA 平均调制函数4. MSWT 切向方波调制函数5. MSWS 径向方波调制函数6. MSW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7. GMTA 几何MTF切向径向响应8. GMTS几何MTF径向响应9. GMTT几何MTF切向响应衍射能级1. 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 DENF 衍射能量3. GENC 几何包围圆能量4. XENC像差1. SPHA 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0则计算全局)2. COMA 透过面慧差(3阶近轴)3. ASTI 透过面像散(3阶近轴)4. FCUR透过面场曲(3阶近轴)5. DIST透过面波畸变(3阶近轴)6. DIMX 畸变最大值7. AXCL 轴像色差(近轴)8. LACL 垂轴色差9. TRAR 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10. TRAX “X”向横向色差11. TRAY “Y”向横向色差12. TRAI 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13. TRAC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14. OPDC 主光线光程差15. OPDX 衍射面心光程差16.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7.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18. RSCH 主光线的RMS光斑尺寸19. RSCE 类RSCH20. RWCH主光线的RMS波前偏差21. RWCE衍射面心的RMS波前偏差22. ANAR像差测试23. ZERN Zernike系数24. RSRE 几何像点的RMS点尺寸(质心参考)25. RSRH 类同 RSRE(主光线参考)26. RWRE类同 RSRE(波前偏差)27. TRAD “X”像TRAR比较28. TRAE “Y”像TRAR比较29. TRCX 像面子午像差”X”向(质心基准)30. TRCY像面子午像差”Y”向(质心基准)31. 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32. FCGS 弧矢场曲33. DISC 子午场曲34. OPDM 限制光程差,类同TRAC35. PWRH 同RSCH36. BSER 对准偏差37. BIOC 集中对准38. BIOD 垂直对准偏差透镜数据约束1. TOTR 透镜单元的总长2. CVVA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 CVG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 CVL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 CTV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 CTG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 CTL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 ETVA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 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0. E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1. COVA 圆锥系数=目标值12. COGT圆锥系数>目标值13. COLT圆锥系数<目标值14. DMVA 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5. DMG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6. DML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7. TTHI 面厚度统计18. VOLU 元素容量19. MNCT 最小中心厚度20. MXCT 最大中心厚度21. MNET 最小边缘厚度22. MXET 最大边缘厚度23. MNCG 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 MXEG 最大边缘玻璃厚度25. MXCG 最大中心玻璃厚度26. M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 MXCA 最大中心空气厚度28. M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 MXEA 最大边缘空气厚度30. Z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 SAGX 透镜在”XZ”面上的面弧矢32. SAGY透镜在”YZ”面上的面弧矢33. COVL 柱形单元体积34. MNSD 最小直径35. MXSD 最大直径36. XXET 最大边缘厚度37. XXEA 最大空气边缘厚度38. XXEG 最大玻璃边缘厚度39. XNET 最小边缘厚度40. X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 XNEG 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 TTG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3. TTL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4. TTVA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5. TMAS 结构总质量47. MXCV 最大曲率48. MNDT 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 MXDT 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参数数据约束1. PnVA 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2. PnG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3. PnL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附加数据约束1. XDVA 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2. XDG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3. XDL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玻璃数据约束2. MXIN 组大折射率3. MNAB 最小阿贝数4. MXAB 最大阿贝数5. MNPD 最小ΔPg-f6. MXPD 最大ΔPg-f7. RGLA 合理的玻璃近轴光线数据1. PARX 指定面近轴X向坐标2. PARY指定面近轴Y向坐标3. REAZ指定面近轴Z向坐标4. REAR 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5. REAA指定面实际光线X向余弦6. REAB指定面实际光线Y向余弦7. REAC指定面实际光线Z向余弦8. RENA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X向正交9. RENB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Y向正交10. RENC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Z向正交11. RANG 同Z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 OPTH 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 DXDX “X”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4. DXDY “Y”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5. DYDX “X”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6. DYDY “Y”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7. RETX 实际光线”X”向正交18. RETY实际光线”Y”向正交19. RAGX 全局光线”X”坐标20. RAGY全局光线”Y”坐标21. RAGZ全局光线”Z”坐标22. RAGA全局光线”X”余弦23. RAGB全局光线”Y”余弦24. RAGC全局光线”Z”余弦25. RAIN 入射实际光线角局部位置约束1. CLCX 指定全局顶点”X”向坐标2. CLCY指定全局顶点”Y”向坐标3. CLCZ指定全局顶点”Z”向坐标4. CLCA指定全局顶点”X”向标准矢量5. CLCB指定全局顶点”Y”向标准矢量6. CLCC指定全局顶点”Z”向标准矢量一般操作数1. SUMM 两个操作数求和2. OSUM 合计两个操作数之间的所有数3. DIFF 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差4. PROD 两个操作数值之间的积5. DIVI 两个操作数相除6. SQRT 操作数的平方根7. OPGT 操作数大于8. OPLT 操作数小于9. CONS 常数值10. QSUM 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11. EQUA 等于操作数12. MINN 返回操作数的最小变化范围13. MAXX 返回操作数的最大变化范围14. ACOS 操作数反余弦15. ASIN 操作数反正弦16. ATAN 操作数反正切17. COSI 操作数余弦18. SINE 操作数正弦19. TANG 操作数正切高斯光束数据1. CBWA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2. CBWO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3. CBWZ 规定面空间光束Z坐标4. CBWR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操作数1. TnGT2. TnLT3. TnVA4. GRMN 最小梯度率5. GRMX 最大梯度率6. LPTD 轴向梯度分布率7. DLTN ΔNZPL宏指令优化1. ZPLM像面控制操作数1.RELI 像面相对亮度。
ZE M A X优化操作数
ZEMAX Merit Function,是在网上下下来的一个word文档,觉得蛮好的,一般用到的好像就是EFFL。
呵呵,这个收集下,以后有用。
一阶光学性能
1. EFFL 透镜单元的有效焦距
2. AXCL 透镜单元的轴向色差
3. LACL 透镜单元的垂轴色差
4. PIMH 规定波长的近轴像高
5. PMAG 近轴放大率
6. AMAG 角放大率
7. ENPP 透镜单元入瞳位置
8. EXPP透镜单元出瞳位置
9.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
10.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
11. LINV 透镜单元的拉格朗日不变量
12. WFNO 像空间F/#
13. POWR 指定表面的权重
14. EPDI 透镜单元的入瞳直径
15. ISFN 像空间F/# (近轴)
16. OBSN 物空间数值孔径
17. EFLX “X”向有效焦距
18. EFLY “Y”向有效焦距
19. SFNO 弧矢有效F/#
MTF数据
1. MTFT 切向调制函数
2. MTFS 径向调制函数
3. MTFA 平均调制函数
4. MSWT 切向方波调制函数
5. MSWS 径向方波调制函数
6. MSWA 平均方波调制函数
7. GMTA 几何MTF切向径向响应
8. GMTS几何MTF径向响应
9. GMTT几何MTF切向响应
衍射能级
1.DENC 衍射包围圆能量2.DENF 衍射能量
3.GENC 几何包围圆能量
4.XENC
像差
1. SPHA 在规定面出的波球差分布(0则计算全局)
2. COMA 透过面慧差(3阶近轴)
3. ASTI 透过面像散(3阶近轴)
4. FCUR透过面场曲(3阶近轴)
5. DIST透过面波畸变(3阶近轴)
6. DIMX 畸变最大值
7. AXCL 轴像色差(近轴)
8. LACL 垂轴色差
9. TRAR 径像像对于主光线的横向像差
10. TRAX “X”向横向色差
11. TRAY “Y”向横向色差
12. TRAI 规定面上的径像横向像差
13. TRAC径像像对于质心的横向像差
14. OPDC 主光线光程差
15. OPDX 衍射面心光程差
16. PETZ 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
17. PETC反向透镜单元的PETZVAL半径
18. RSCH 主光线的RMS光斑尺寸
19. RSCE 类RSCH
20. RWCH主光线的RMS波前偏差
21. RWCE衍射面心的RMS波前偏差
22. ANAR像差测试
23. ZERN Zernike系数
24. RSRE 几何像点的RMS点尺寸(质心参考)
25. RSRH 类同RSRE(主光线参考)
26. RWRE类同RSRE(波前偏差)
27. TRAD “X”像TRAR比较
28. TRAE “Y”像TRAR比较
29. TRCX 像面子午像差”X”向(质心基准)
30. TRCY像面子午像差”Y”向(质心基准)
31. DISG 广义畸变百分数
32. FCGS 弧矢场曲
33. DISC 子午场曲
34. OPDM 限制光程差,类同TRAC
35. PWRH 同RSCH
36. BSER 对准偏差
37. BIOC 集中对准
38. BIOD 垂直对准偏差
透镜数据约束
1.TOTR 透镜单元的总长2.CVVA 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3.CVG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4.CVLT规定面的曲率<目标值5.CTVA 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6.CTG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7.CTLT规定面的中心厚度<目标值8.ETVA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9.ETG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
10.ETLT 规定面的边缘厚度<目标值11.COVA 圆锥系数=目标值12.COGT圆锥系数>目标值13.COLT圆锥系数<目标值14.DMVA 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5.DMG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6.DMLT约束面直径<目标值17.TTHI 面厚度统计18.VOLU 元素容量19.MNCT 最小中心厚度20.MXCT 最大中心厚度21.MNET 最小边缘厚度22.MXET 最大边缘厚度23.MNCG 最小中心玻璃厚度24.MXEG 最大边缘玻璃厚度25.MXCG 最大中心玻璃厚度26.MNCA 最小中心空气厚度27.MXCA 最大中心空气厚度
28.M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29.MXEA 最大边缘空气厚度30.ZTHI 控制复合结构厚度31.SAGX 透镜在”XZ”面上的面弧矢32.SAGY透镜在”YZ”面上的面弧矢33.COVL 柱形单元体积34.MNSD 最小直径
35.MXSD 最大直径
36.XXET 最大边缘厚度37.XXEA 最大空气边缘厚度38.XXEG 最大玻璃边缘厚度39.XNET 最小边缘厚度40.XNEA 最小边缘空气厚度41.XNEG 最小玻璃边缘厚度42.TTG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3.TTLT 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4.TTVA总结构厚度=目标值45.TMAS 结构总质量
47.MXCV 最大曲率
48.MNDT 最小口径与厚度的比率49.MXDT 最大口径与厚度的比率
参数数据约束
1.PnVA 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2.PnG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3.PnLT约束面的第n个控制参数<目标值
附加数据约束
1.XDVA 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2.XDG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3.XDLT附加数据值<目标值(1~99)
玻璃数据约束
2.MXIN 组大折射率
3.MNAB 最小阿贝数
4.MXAB 最大阿贝数
5.MNPD 最小ΔPg-f
6.MXPD 最大ΔPg-f
7.RGLA 合理的玻璃
近轴光线数据
1.PARX 指定面近轴X向坐标
2.PARY指定面近轴Y向坐标
3.REAZ指定面近轴Z向坐标
4.REAR 指定面实际光线径向坐标
5.REAA指定面实际光线X向余弦
6.REAB指定面实际光线Y向余弦
7.REAC指定面实际光线Z向余弦
8.RENA 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X向正交9.RENB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Y向正交10.RENC指定面截距处,实际光线同面Z向正交
11.RANG 同Z轴向相联系的光线弧度角12.OPTH 规定光线到面的距离13.DXDX “X”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4.DXDY “Y”向光瞳”X”向像差倒数15.DYDX “X”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6.DYDY “Y”向光瞳”Y”向像差倒数17.RETX 实际光线”X”向正交18.RETY实际光线”Y”向正交19.RAGX 全局光线”X”坐标20.RAGY全局光线”Y”坐标21.RAGZ全局光线”Z”坐标22.RAGA全局光线”X”余弦23.RAGB全局光线”Y”余弦24.RAGC全局光线”Z”余弦25.RAIN 入射实际光线角
局部位置约束
1.CLCX 指定全局顶点”X”向坐标2.CLCY指定全局顶点”Y”向坐标
3.CLCZ指定全局顶点”Z”向坐标4.CLCA指定全局顶点”X”向标准矢量5.CLCB指定全局顶点”Y”向标准矢量6.CLCC指定全局顶点”Z”向标准矢量一般操作数
1.SUMM 两个操作数求和2.OSUM 合计两个操作数之间的所有数3.DIFF 两个操作数之间的差4.PROD 两个操作数值之间的积5.DIVI 两个操作数相除
6.SQRT 操作数的平方根
7.OPGT 操作数大于
8.OPLT 操作数小于
9.CONS 常数值
10.QSUM 所有统计值的平方根11.EQUA 等于操作数
12.MINN 返回操作数的最小变化范围13.MAXX 返回操作数的最大变化范围
14.ACOS 操作数反余弦15.ASIN 操作数反正弦16.ATAN 操作数反正切17.COSI 操作数余弦18.SINE 操作数正弦19.TANG 操作数正切
高斯光束数据
1.CBWA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尺寸2.CBWO 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束腰3.CBWZ 规定面空间光束Z坐标4.CBWR规定面空间高斯光束半径梯度率控制操作数
1.TnGT
2.TnLT
3.TnVA
4.GRMN 最小梯度率5.GRMX 最大梯度率
6.LPTD 轴向梯度分布率
7.DLTN ΔN
ZPL宏指令优化1.ZPLM
像面控制操作数1.RELI 像面相对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