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雕应如何收藏保养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竹根雕的盘玩方法竹根雕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创作形式,它通过雕刻竹根来表现出各种形态的艺术品。
在人们熟知的竹艺品中,竹根雕可谓独特而精致,其制作技艺和盘玩方法也相对复杂。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竹根雕的盘玩方法。
首先,竹根雕的盘玩方法在于欣赏和保养。
在欣赏竹根雕时,人们可以根据雕刻品的形态、纹理、颜色等因素来感受其美感。
可以仔细观察雕刻品的细节,欣赏雕刻师的巧手和对竹材的驾驭能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和其他艺术品相互搭配放置,来增强竹根雕的艺术感受。
其次,竹根雕的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竹根雕制品一般都是用当地的竹根雕师出品的,这些雕刻品通常带有一定的湿度,所以在放置的时候需要注意通风和湿度的环境。
同时,避免阳光直射,以免竹根雕变色、发黄或者发裂。
还要远离火源,以免竹根雕因温度过高而受损。
此外,竹根雕还需要定期的清洁和护理。
可以使用干净柔软的毛刷或者棉布轻轻擦拭表面的灰尘。
如果表面有污渍,可以使用适量的清水或者稀释的肥皂水擦拭,然后用湿布擦拭干净,最后用干布抹干。
在擦拭的过程中,要轻柔、细致,以免对竹根雕造成损害。
另外,还需要注意防潮防虫。
竹根雕是由竹材制作而成的,而竹材容易受潮和被虫蛀。
所以在日常保养中,需要注意雕刻品的存放环境,尽量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定期检查是否有虫蛀的痕迹。
如果发现有虫蛀,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清除,并对竹根雕进行防腐处理。
此外,在进行竹根雕的盘玩时,还可以结合一些摆放技巧来营造更好的视觉效果。
比如,可以使用木质或者石质的底座来增加竹根雕的稳定性和立体感;可以选择合适大小的花盆或花瓶,将竹根雕插在其中,增加一份绿色的装点;还可以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利用灯光的照射来突出竹根雕的细节和轮廓。
综上所述,竹根雕的盘玩方法主要包括欣赏和保养两个方面。
欣赏时,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雕刻品的各种因素来欣赏其美感;保养时,需要注意适宜的存放环境、定期清洁和护理,并防止潮湿和虫蛀。
同时,合理的摆放方式和配饰也可以增强竹根雕的观赏效果。
收藏明清竹雕如何辩真伪收藏明清竹雕如何辨保养作者:老桩来源:《中国经贸》2009年第17期判断一件竹雕作品的制作年代,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来考量。
首先,是先看竹雕的质地和包浆,好的竹雕材料多数只是生长三四年的竹子,纹路自然,传世的明清竹雕材质,表面颜色经过数百年的摩娑抚弄,多已向暗黄黄褐,甚至琥珀红色转变,存世时间越长竹皮越红,但这种转变并不均匀,人手常触摸的部位,如外壁、盖口、纹饰突起等处明显,而手不常能触摸的部分颜色可能不同。
器物表层还会形成一层光泽含蕴的包裹层,俗称“包浆”。
新品作日多是经弱酸水煮,快速烘干,然后打石蜡,用棕帚磨光,再进行染色,使得成品体量非常轻,颜色古旧,包浆蕴然,很容易欺骗初入门者。
如何分辨呢,一般来说,用染料染色,其竹雕旧色内外凹凸深浅相似,过于均匀,而且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包浆生硬,有蜡迹未揩尽的感觉。
其次,艺术风格是重要的鉴识标准。
这需要我们了解明清竹雕各发展阶段,各地域,各名家的不同风格,多见标准器,多作比较,积累经验。
例如明以前的竹雕作品,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用具,其中也包括一些祭祀品,以考古发掘的残器、残片居多,流传至今的并不多见。
现存古代竹雕作品以明、清两代制品居多。
这一时期,竹雕制品从日常生活用具,逐渐发展为兼重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工艺品,其中还有一些为纯艺术性的陈设品。
明代竹雕构图简净、饱满,技法上以深浮雕和透雕为主,整体浑厚古朴。
品种以笔筒、香筒及人物陈设品为主。
清前期承明代遗风,风格仍以简洁浑厚为主,但表现技法更为多样,往往浅刻、留青、圆雕各种技法同时施行,品种主要为笔筒、香筒、臂搁、山水、人物等,秀雅有致。
清后期雕工较粗,运刀平浅,器物种类多为扇骨、臂搁等,也包括群仙祝寿,三羊开泰等大件题材,同时流行小像写真、篆刻金石文字及铭文诗篇,作品强调再现书画笔墨感。
第三,在技法上,明清时期上品基本不会出现明显败笔,运刀都为表现题材服务,恰到好处,而一些技法,如薄地阳纹,为吴之瑙革新推广,应用此法的作品不会早干清初;同样,陷地深刻也是清初才开始广泛应用的笔筒镶口嵌底,也流行于清代初年,都是确定时代的有价值的参考。
越来越多人喜欢竹把件,这份盘玩攻略你得知道!相信不少玩友还记得这根竹把件吧?前段时间,盘玩君特意采访了这根竹把件的主人,玩友@Mr King(详情戳:300块钱的竹把件,他花了小两万!)不知道有多少玩家,因为他的这根竹把件入坑。
对竹把件感兴趣的玩家越来越多,很多玩家都来找盘玩君要攻略。
盘玩君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来回答一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样的竹子可以盘?很多玩家最常问:什么样的竹子可以盘?是不是我随便找一根竹子都能盘呢?万物皆可盘,从理论上来说,的确是什么样的竹子都能盘。
有人盘湘妃竹,比如像咱们玩竹把件非常有名的玩家@Mr King :有人盘梅鹿:有人盘罗汉竹:还有玩家盘烫花的竹子:当然了,玩的最多的还是实心竹:不要问为什么盘实心竹的最多,问就是因为实心竹价格最实惠,也最容易上手。
如果你是新手玩家,手头又没有那么宽裕,那我建议你,可以从实心竹入手。
至于别的类型的竹子能不能盘?只要你能弄到,都可以盘。
竹把件到底应该怎么盘?竹把件到底应该怎么盘?相信很多新手玩家,拿到竹把件后,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就盘玩来说,竹把件不是很娇贵,正常盘玩就好了。
而且竹把件变色都不慢,有些玩家盘上半个月,竹子表面就已经很光亮了。
玩友@子美盘了半个月的竹把件:如果你想要增加竹子的亮度,可以戴着手套盘,毕竟手套起到抛光作用。
玩友@贫瘠小行星的竹把件,麂皮手套、棉手套轮番上阵,把竹面盘到反光:但是有一个问题一定要重视:竹子非常容易开裂,尤其是冬天。
据玩友@Mr.King 说,竹子容易开裂的程度堪比橄榄核,有一个玩竹把件的大哥,因为保养不当,价格几千上万块的竹把件几乎全都开裂了,最后只能拿去修补。
不过,玩友@Mr.King 自己的竹把件保养的比较好,倒是没有开裂。
他的保养方法是:平常比较注意,不会把竹把件带到温差特别大的地方;另外会给竹把件上油,用BB油滴到手心里,在手心里搓匀,均匀地涂抹在竹把件上。
另外还有玩家说,梅鹿竹因为密度高,硬度好,很稳定,可以正常盘玩,不用担心开裂问题。
如何保养竹子制品竹子这种天然材料因其高度的可再生性和环保性,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它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生活用品以及珠宝首饰等许多领域。
保养竹子制品不仅能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还能保持其美观和良好的品质。
本文将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保养竹子制品,并延长它们的寿命。
1. 保持竹子制品的清洁首先,清洁竹子制品是保养的第一步。
要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带有强碱性或酸性的清洁剂或化学药品来清洁竹子制品。
这些化学药品可能会损伤竹子制品的表面,导致竹子制品容易受到损坏或变色。
而且,避免使用带有粗糙纤维的清洁用品,这些纤维可能会在竹子制品上划出痕迹或造成磨损。
相反,可以使用干净的湿布或海绵来轻轻擦拭竹子制品的表面。
如果竹子制品表面有顽固的污渍或污垢,可以在湿布上加入少量中性洗涤剂,轻轻擦拭。
2. 避免竹子制品暴露于阳光和潮湿环境竹子制品最喜欢的环境是温暖和干燥的。
因此,在存放和使用竹子制品时,应尽量避免它们暴露在阳光下或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
如果竹子制品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竹子纤维可能会变脆并出现开裂的情况。
而当竹子制品处于潮湿的环境下时,可能会引起腐烂和霉菌生长,导致竹子制品的变形或脆弱。
因此,建议存放竹子制品的地方要保持干燥和通风,并尽量不要将其暴露在阳光下或潮湿的环境中。
3. 定期涂抹竹子油或其他保养剂竹子制品制作时通常会使用一些保养剂来保护竹子制品的表面和延长它的寿命。
竹子油是最常见的一种保养剂,它可以改善竹子制品的质感和颜色,并保持它们的湿润状态。
使用竹子油时,可以在竹子制品表面轻轻涂抹一层油,然后擦拭干净即可。
注意,过度涂抹或不适当存放竹子油可能会导致表面呈现黏腻或黄色,因此应谨慎使用。
除了竹子油,其他一些保养剂如蜡或油脂也可以用于保护竹子制品。
但这些保养剂应当经常涂抹,并谨慎使用,否则可能会对竹子制品造成损害。
4. 定期检查竹子制品的结构和稳定性长期使用后,竹子制品可能会出现磨损和损坏的情况。
古玩收藏如何正确保养和展示古代铜器古代铜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古玩收藏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铜器的材质特性和历史悠久的年代,如何正确保养和展示古代铜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关于保养和展示古代铜器的正确方法,希望能对古玩收藏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保养古代铜器1. 清洁:定期清洁铜器是保养的重要一环。
一般来说,用柔软的棉布和微湿的海绵轻轻擦拭铜器表面即可。
切记不要使用有腐蚀性的清洁剂或者磨剂,以免损坏铜器表面的独特光泽。
另外,在清洗时要避免过度擦拭,以防划伤铜器。
2. 防止氧化:铜器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它们。
一方面,可以使用透明的蜡或者纯素食油将铜器表面涂抹一层薄薄的保护膜,防止氧化反应的发生;另一方面,需要将铜器放置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长时间接触潮湿空气。
3. 避免碰撞:古代铜器多为薄壁结构,容易受到碰撞而产生破损。
在收藏和展示铜器时,应当避免碰撞或者摔落,可以使用绒布等软垫物来保护铜器表面和底部。
4. 避免阳光直射:阳光中的紫外线对于铜器的保护也有一定的危害。
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会导致铜器表面退色,甚至变形。
因此,展示铜器的环境应当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选择适当的展示柜或者遮光布进行遮挡。
二、展示古代铜器1. 选择合适的展示环境:展示古代铜器需要选择一个温度、湿度和光线条件适宜的环境。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18℃-25℃之间,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
同时,要避免阳光直射和明亮的光线,以免对铜器造成损害。
2. 使用展示架或者展示柜:铜器在展示过程中,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展示架或者展示柜来保护和支持它们。
展示架应当选择适当的高度和角度,以展示铜器的独特之美。
展示柜可以选择密封性较好的材质,同时放置干燥剂来保持其内部环境的干燥。
3. 考虑空间布局:在展示古代铜器时,需要合理考虑铜器的摆放位置和布局。
可以根据铜器的大小、重量和形状进行分类,然后在展示空间中合理布置,突出每一件古代铜器的独特之处。
艺术品保养指南艺术品是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它们通过表达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法,为我们提供了无尽的美感和思考空间。
为了保护和延长艺术品的寿命,正确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提供一些关于艺术品保养的指南,以确保艺术品始终展现出最佳的状态。
1. 储存环境艺术品的储存环境是影响其保存和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建议:- 温度和湿度: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对于艺术品的保养至关重要。
温度应控制在摄氏18-24度之间,湿度保持在50-55%之间。
避免艺术品暴露在极端的温湿度环境中,以防止膨胀、收缩和霉菌的产生。
- 光照:避免将艺术品暴露在直射阳光下。
长时间的光照会导致颜色变化和褪色。
选择透明的玻璃或专业的艺术品玻璃来保护作品免受紫外线的辐射。
- 环境污染:远离潮湿、尘土和空气污染源,如烟雾、有害气体和化学品。
这些污染物可能会对艺术品的材质造成损害。
2. 清洁和保护艺术品的清洁和保护需要特别的注意。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 尘土清除:使用柔软的羊毛或鸭绒刷轻轻除去艺术品表面的尘土。
避免使用化学清洁剂,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颜料褪色或表面受损。
- 框架和展示:选择高质量的框架来展示艺术品。
框架应能够提供支撑和保护,并符合艺术品的尺寸。
定期检查框架是否松动或损坏,以确保艺术品的安全。
- 接触和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艺术品,以防止污染和损坏。
在处理艺术品时,应戴上无粉的手套,以避免皮肤上的油脂、汗液等对作品的影响。
3. 定期检查和保险定期检查艺术品的状况是保养的重要一环。
以下是一些建议:-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艺术品以确保没有出现任何破损、脱落或褪色的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应尽早采取适当的修复措施,以防止进一步损害。
- 保险和评估:购买艺术品保险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能够获得适当的赔偿。
此外,定期进行艺术品评估,了解其价值和收藏潜力。
总结:艺术品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保养可以延长其保存时间和价值。
通过提供稳定的储存环境、定期清洁和保护措施,以及定期检查和保险,我们可以确保艺术品始终保持最佳的状态。
【收藏品】竹根雕的保养竹根雕的保养如要保养竹根雕请参考以下方法:年代久远民间传世的竹雕,其附着物已生根,要清洗掉必须加适量的肥皂水,这样很伤老包浆,而枣红色的老包浆既是历史岁月的见证,又有很好的手感和美感,洗过的竹雕上核桃油,仍然显得干涩。
但经清洗后上核桃油的笔筒,不易生虫。
是否需要水洗,应视具体雕件而定。
对必须要清洗的,清洗时尽可能不要损伤竹肤。
要用带壳的生核桃炸专用保护油,不要用炒过的核桃仁炸油。
带壳核桃炸出的油沉积物少,且含有一定水分,不燥,故不伤物件。
熟核桃仁炸的油燥气大,抹上晾干后,竹雕易开裂。
因老竹雕的大多数主人历代均有保养,所以,上油时只需用食指轻沾一点,以指尖肤面有油为度,将油抹在另一掌心,两手搓匀后,双手持雕件把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
油不可多,多了易回潮。
此外,切忌用各种刀具修刮竹雕上的附着物,这对雕件的原貌和品相都有影响。
不要涂抹任何油漆和化学色料。
专业书上虽有上漆一说,其利弊应该斟酌。
老雕件本身有沉积多年的保养油和把玩的汗沁,上漆后很难干,虽能确保雕件不开裂,但这样做也就不会形成竹子由自然色变产生的美感。
有条件的收藏者,可将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管。
如无恒温措施,为避免玻璃产生的高温导致雕件开裂,平时可丢一个纸坨在雕件内,它有调节干湿度的作用。
也可以放一两把木柄鬃刷,毛向上,它可以散发雕件内的热量。
木制把柄有吸潮散热的作用,连阴雨天一定要取出。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密封,一旦接触空气或风吹,就易造成开裂。
采用此种方法保管,能确保恒温,并定期把玩几下。
最好制作专用的木质内格子柜保管。
专用保管柜气温在20℃至35℃,相对湿度在35%至40%时,下部放瓷器或其他物品,离地1米放竹雕件。
如气温过燥过高,可在室内放钵水,或放几本书于柜内。
如收藏者住楼上,夏季过于干燥时,可放半杯水在格子上,但雕件与水杯要保持一定距离,要经常检查,没必要时及时取出。
也可采用放旧报纸的方法,但报纸的回潮力较强,不宜多。
日常竹雕的保养方法中国明清时期的许多作品,在当时就是供人清玩的,或置于客厅,或摆设于书房,既当器物使用,又供亲朋好友欣赏;空闲时,则捧握于胸前,摩挲中把玩端详,作消遣之娱。
如今,竹雕收藏这一活动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懂得收藏了解收藏。
收藏品也越来越广泛,竹雕工艺品是近年来其中比较热门的一项。
对于很多收藏家们来说,从古代流传下来的竹雕工艺品具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得到了收藏家们的拥护。
但是,收藏之后还会面临保养问题。
1 不要让竹雕摆放到能被阳光直射到的地方。
在阳光下曝晒。
任何再好的木质材料在阳光下晒都会裂,更何况是竹子。
(想要速红可以隔着玻璃上油后见光晒晒,其实就是和碳化的原理差不多)2 夏季的时候千万别把竹雕搁置在空调出风口。
现在市民对家居质量有了非常大提高,很多人的家里都有空调,北方的房屋里还有暖气。
所以在搁置竹雕作品的时侯,就不要把它对着空调风口直接吹,也不要把它们搁置在暖气管的附近。
3 每年雨季降雨集中的时候一定不要上油,要时常把玩,因为这个时期别说是竹雕,就是木雕也很容易长毛、发莓。
发现长毛,及时用鬃刷清除。
可以摆放到相对的干燥地方,可以放一些干燥剂。
或者是买台抽湿机抽湿。
4 竹雕上面要保持清洁,不能积灰藏污,清洗时,不能使用肥皂、肥皂粉和清洁剂之类的化学品,而应该用软布轻轻擦拭,若有难以擦掉的污渍,可以采用少量的绍兴黄酒或桐油进行擦除,保持其光彩。
如果您长时间没有时间去把玩竹根雕而放置在客厅等地方必然会粘上一些灰尘,这个时候可以用没有沾油的木柄鬃刷轻弹,小件的可以用猪毛刷清理。
5 虽然大多数竹雕在雕刻前做了一定的防虫防腐处理,但由于毕竟是竹制品,含有大量的纤维等物资,当有适合的温湿度时,非常适宜蛀虫生长。
因此,平时要多观察,在保存箱(盒)里和笔筒内,放置一些樟脑丸,当发现樟脑丸快挥发完时,要及时地予以补充。
竹雕保养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将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管。
竹根雕保养建议用核桃油、橄榄油保养。
文玩儿配饰保存方法文玩儿配饰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装饰品,不仅可以提升个人品味,还能展示独特的个性。
然而,由于材质和工艺的不同,文玩儿配饰在保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保证其长久的保存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文玩儿配饰保存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宝贝。
1. 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首先,要注意文玩儿配饰的保存环境。
这些饰品通常对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避免暴露在潮湿或过热的环境中。
为了保持适当的保存环境,可以选择一个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日晒和高温。
2. 避免触碰和受损其次,要避免经常触碰和受到外力的损害。
文玩儿配饰通常由贵重材料制成,如陶瓷、玉石、贝壳等,这些材料在受到撞击或刮擦时容易受损。
因此,在使用和保存过程中,要小心避免碰撞和划伤。
同时,还应尽量避免与化学物品接触,以免导致材料氧化或变色。
3. 定期清洁和保养保持文玩儿配饰的清洁和保养也十分重要。
不同的材质需要采取不同的清洁方法。
例如,对于金属饰品,可以用软布轻轻擦拭,对于陶瓷或玉石饰品,可以用清水和中性肥皂清洗,并用干燥的毛巾擦干。
记住,不要使用化学清洁剂,以免造成损害。
此外,可以定期对文玩儿配饰进行保养。
对于木质或皮革饰品,可以使用专门的保养剂进行打理,以增加其寿命。
对于金属饰品,定期涂抹保养油可以避免其氧化和变色。
4. 分类和储存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玩儿配饰,建议将其分类和储存。
可以按照材质、外形或用途将文玩儿配饰进行分类,然后使用透明的塑料盒或绒布袋进行储存。
这样可以避免饰品之间的碰撞和划伤,同时也方便找到需要的饰品。
5. 定期检查和维修最后,要定期检查文玩儿配饰并进行维修。
即使采取了所有的保护措施,饰品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可能出现磨损或损坏。
因此,建议定期检查饰品的结构是否完好,有无松动的地方或需要重新固定的部分。
如发现损坏,要及时进行维修以防止进一步的损害。
在总结中,文玩儿配饰的保存方法包括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触碰和受损、定期清洁和保养、分类和储存以及定期检查和维修。
竹根雕的盘玩方法
竹根雕是利用竹根的独特形状和纹理进行雕刻创作的艺术,常用于制作各种艺术品和工艺品。
盘玩是指在互动中欣赏竹根雕的美丽和艺术价值。
下面是竹根雕的盘玩方法:
1. 视觉盘玩:首先要欣赏竹根雕的外观,观察它的整体造型、纹理和细节,欣赏其独特之处和艺术之美。
2. 触觉盘玩:用手触摸竹根雕的表面,感受它的质感和温度,体验竹根雕带来的触觉上的满足感。
3. 鉴赏盘玩:通过了解相关的竹根雕艺术和文化知识,欣赏竹根雕的艺术技法和设计风格,提高对其的鉴赏能力。
4. 摆放陈列:将竹根雕放置在合适的位置,营造出与环境和谐相融的效果,使其成为室内或室外空间的点睛之笔。
5. 收藏保养:对于具有收藏价值的竹根雕,要正确保养和储存,避免受潮、受虫蛀等损害,同时定期清洁和护理,保持其艺术品质和寿命。
总体来说,竹根雕的盘玩方法是多维度的,既包括对其外观和艺术价值的欣赏,也包括对其触感和技艺的体验,通过多种方式来感受竹根雕的魅力和独特性。
如何保养或处理竹子才能使其不裂1、刚始使用候请要直接倒入水免竹内外受热均裂请要竹器内期存放积水竹怕间水泡吸水导致其变形竹内层价值竹衣,请尽量要用洗洁精刷洗每使用完请清洗干净晾干免其霉2、用淡盐水浸泡3再用清水蒸煮30钟左右防止竹器霉变、虫蛀裂3、若间使用晾干用胶袋密封保存放防潮袋4、经使用经玩能令竹器光亮自5、若需做收藏品保存制作专用木质内格柜保管专用保管柜气温20℃至35℃相湿度35%至40%气温燥高室内放钵水或放几本书于柜内夏季于干燥放半杯水格与水杯要保持定距离采用放旧报纸报纸潮力较强宜6、竹器防裂挺高层技术难题现行非用各种药水蒸煮、熏制等经处理竹器已利于身体健康店竹制品没经类处理避免现裂现像;建议消费者购买竹制品选择些规产厂家进行购买却保其使用程早现裂现象扩展资料:早在商周时代,中国已发明使用竹钻。
公元前251年李冰任四川太守时,便带领民众修筑了世界上第一座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四川都江堰。
其中使用了大量的竹子。
世界上最古老的自来水管是用竹子制作的,古时称为“笕”;在盛产竹子的四川,汉代时人们已用竹缆绳打出了深厚度达1600米的盐井。
到19世纪这种竹缆绳打井技术才传到欧洲,1859年美国在宾尼夕法尼亚州钻出了第一口油井。
早在9世纪中国已开始用竹造纸,造纸术成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竹枝是上等材料。
久负盛名的湖笔已发展成羊毫、兼毫、紫毫和狼毫四大类、250余个品种,既是人们得心应手的书写工具,又是赏心悦目的工艺品。
算盘是中国古代科学发明的成果,而它的前身“筹算”,就是用竹签做筹码来进行运算的;随着火药的发明,南宋时人们采用竹管制造出突火枪,明代的万户在自己坐的椅子的四条腿上各绑一个大竹筒,里边装上火药,想点燃后利用火药喷射的反作用力,将自己送入空中,最终被火药炸死。
虽异想天开,确是最早的“载人火箭”的构思者。
明代,人们用竹筒制作成一种“二级火箭”,名叫“火龙出水”,发射升空时极为壮观;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竹刻的保养方法随着时间岁月的流逝,保存环境的变化,竹雕作品会出现一些瑕疵,如:开裂、发霉发硬、虫蛀等,为了更好地保存竹雕作品,让作品愈久远愈古香。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一些竹刻的保养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竹刻的保养方法一具体如下:1、竹刻年代越久者越易保藏,越近者越为困难,因为越古的竹刻,越加注意选用坚老与久储的材料,且刻时不去表层,因而经久可以免损裂。
竹上有节,节与表层遇到燥湿,要去伸缩。
其次,采用干搁储藏多年的材料,要蛀者已蛀,要裂者已裂,以久不见蛀见裂者刻件,自有长久保存的可能。
2、刻件最怕燥湿,尤其湿湿,因而不可放到太阳直射的地方,或过于干燥,或绝不通风的室内,至于过分潮湿的地方,更不适宜,因为竹刻受潮起涨,比较受燥起缩,更易损裂,且易虫蛀,不干不湿最为适宜的地方。
3、除安放于适宜地方外,并须藏置于纹密坚致的文木匣内,间隔二三年取除用生桐油细刷一次,刷后用棉布揩净,重新放入。
在风日燥烈的日子,尤其湿大伏天不可取除玩赏,以防受燥损裂。
在潮湿的日子,尤其是黄霉天,更应避忌启视。
这样,可以保存千百年,愈久愈觉神光焕发可爱。
藏匣最好仿照旧时冒筒式特制,大小高低看刻件的长短阔狭而定,启标准为刻件四周包裹棉絮后如其度的可以放入,既不宽又不紧,那么不会潮湿而免动摇损坏。
4、一件竹刻艺术品刚完成时,从色泽看总觉得新气太足。
尤其浅刻,刻痕不彰,向明方可辩识,与博物馆所收藏、紫里透红、古泽诱人的竹刻似乎无法相比。
当然馆藏竹刻品刻制技艺都较高,大都是明清高手的精品杰作。
但作品的古味色泽却并非历来就具备,须知那时经数百年的保养抚玩而生。
其刻成之初,亦定有新气太足的阶段。
5、有嫌竹刻太新,将其染作旧色,充为古玩。
这作为竹刻的仿古工艺品,可以研究尝试,但真正的艺术品似不宜求其速古。
艺术品的生命是久远的,不在于新旧之别上。
6、有借助油、漆之类为竹件上光,此断不可为。
油、漆沁入刻痕即生渍可厌,使作品神气大伤。
有为使作品花纹显现,用颜色填入刻痕中,此法亦不可取。
根雕防裂常用的四种方法及日常保养事项根雕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形式,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迁,根雕作品逐渐出现裂痕和老化的现象。
为了延长其寿命和美观度,防止未来的破损和腐朽,保护根雕作品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介绍根雕防裂常用的四种方法及日常保养事项,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
第一种方法:补充湿度根雕作品的木材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防止它裂开和变形。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根雕作品要放置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中,例如附近有喷水器的房间。
也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作品周围的湿度。
然而,在管理湿度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过量的湿度,否则过度的湿度可能会导致霉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在木材上滋生。
第二种方法:初修与加固如果根雕已经出现了裂纹或其他细微破损问题,我们需要第二个根雕防裂常用的方法:初修和加固。
这项工作主要是用填充剂和粘合剂填补在制作和安装过程中留下的孔和裂缝,并勾画出来。
对于根雕作品的加固,我们可以将针对性的填补材料直接注入到木质材料内部的裂缝和空腔中。
这些填补材料大多数是由丙烯酸, 聚酯树脂, 更加专业的树脂填充剂等材料制成的。
通常在填充剂干燥之前,还需要使用工具或手工将填充剂塑成根雕一样的形状。
这个方法的时效性可以保持在1-2年左右,但长期而言的保养周期应该定期更换。
第三种方法:保湿液第三种根雕防裂常用的方法是加入保湿液。
为根雕离子加入保湿液之后根雕的表面和内部可以得到湿润,以避免表面的开裂和脱落,同时增加根雕的防潮性。
在分子结构上,保湿液的分子很小,可以很好的渗透到树木的纹理中,以浸泡木质纤维结构,这样木材内部就可以吸收水分。
而且,保湿液能够有效地使树木生长的冻结融化周期平衡,减少自然环境以及人工加工对木质材料的伤害。
第四种方法:石板垫底第四种根雕防裂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石板垫底。
这种方法将石板放置在根雕的底部,以防止根部的木材直接接触地面和空气。
这可以使根雕作品避免遭受高温或低温的影响,同时可以防止树材被土壤中的含盐水分侵蚀。
如何保养竹刻工艺品?答:竹刻品绝大部分是属于文房用具或文房清玩,无论做工或繁或简,总是以艺术品位为上,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竹刻工艺品是在日常把玩中传世的。
竹子最大的弱点就是容易发霉、易裂,易招虫蛀,在自然的环境下,不能长时间地保存,传世的竹制家具很少明代以前的。
现代有竹制品厂家对竹器防虫、防霉进行过专项研究。
其中有些方法简单易行,又安全无毒。
现介绍几例。
防虫液:硫酸锌防虫液,取浓度为0.5%的盐酸9.5千克,硫酸锌0.5千克,间苯二酚10克,配成溶液,将竹器放入浸泡2分钟即可取出晾干。
防霉:明矾防霉液,取少量明矾放入清水中制成饱和溶液。
将竹器放入浸泡2分钟即可取出晾干。
去霉:去霉液,用过氧化钠5克,加水95毫克,配成甲液;配浓度2%的盐酸为乙液。
将已发霉的竹器浸入甲液,约1一10分钟,視情况轻重而定,或用刷子蘸甲液刷去霉斑。
用清水冲干净,再浸入乙液,若15分钟不见霉斑出现,用清水冲干净,晾干即可。
竹刻工艺品最怕见太阳暴晒,宜于存放在阴凉干净有一定湿度的环境中。
如果没有时间把玩,必须用布套或匣子收好,要避免灰尘,以防发霉。
竹刻品的颜色是在受空气氧化和人手摩挲而自然形成的。
这也是竹刻工艺品天然神趣的一部分。
用颜色涂抹或用化学药品加强氧化的作法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常用手把玩,靠人手摩挲可使竹器色貌更佳。
有人想利用涂油或上漆之类的办法为竹器上光,这也不好。
因为油漆会浸入刻痕。
产生油渍,会损害作品。
还有人想让竹器上的纹饰显得更清楚些,使用颜色填入刻痕,但这种“俗气”做法会降低竹刻的艺术品位,实为画蛇添足。
竹雕工艺品的保养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防止碰撞、避免摩擦工艺品很重要的就是其外观,如果上面留下了划痕,不仅会损害竹雕工艺品的美观性,严重的可能会对竹雕工艺品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在移动竹雕工艺品时一旦你个要轻拿轻放,并尽量少移动。
第二,气温均衡、湿度适宜竹雕工艺品的材料是竹子,而竹子在湿度和温度不适的情况下会造成损伤,比如霉变、变形开裂等。
如何对竹制品进行保养
竹制品有益身心健康,又有绿色环保功能,所以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但很多人常常因为保养方法不正确而常常去更换凉席、凉枕等等一些竹制品。
次数多了,就会有人抱怨竹制品的使用年限太短了。
事实上,只要稍微的注意一些竹制品的保养事项,就可以减少更换竹制品的次数了。
在长时间内布用竹制品的情况下,一定要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直到手在竹制品表面触摸不到水为止。
然后用胶带把其密封保存起来。
每年的6、7月份是梅雨季节,多潮湿天气。
所以,一定要对保存起来的竹制品经常检查,如果发生长毛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
遇到好天气,及时把竹制品拿出去进行晾晒。
如果是作为收藏的珍贵的竹制品,保存条件就更为苛刻了。
有专门的保管柜,这种保管柜的气温和湿度都有具体的要求。
如果气温多于干燥,可在柜内置的格子上放上一小瓶清水,清水和竹制品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防止竹制品发生干裂。
预防竹制品开裂不仅仅是保养技巧问题,同时也是技术难以解决的难题。
为防止竹器开裂现行的产生,有许多生产厂家在出产前对产品进行药水熏、蒸措施。
但通过这类处理方式的产品对身体健康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所以桃花江竹材小编在这里提醒广大消费者防止竹制品开裂的最好方法就是经常使用竹器,不仅可以有效防止开裂,还可以使竹制品看起来更自然光亮。
木雕工艺品的保养方法及建议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一直对木雕工艺品有着浓厚的兴趣。
木雕工艺品作为我国传统手工艺品中的一种,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和美的结晶。
然而由于长期的时间因素,木雕工艺品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瑕疵,如开裂、褪色、虫蛀等。
那么如何为木雕工艺品进行有效的保养呢?第一步,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对于我们的木雕工艺品来说,首先需要对其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以便深入了解其现状和整体状况。
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木雕工艺品的处理重点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好的保养它。
如果木雕工艺品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可以随时请教专业的木雕工匠,以得到更好的处理方案。
第二步,清洁木雕工艺品平时经常会被灰尘和脏污覆盖,如果不及时清洁,便会影响其美观和寿命。
首先使用软毛刷将木雕工艺品表面的尘土和灰尘清除,然后使用排水良好的橡皮海绵轻轻擦拭木雕部位,重点处理污渍和痕迹。
对于非常难以清洁的地方,可以使用牙刷或非常细的刷毛,以防划伤木材表面。
第三步,上蜡木雕工艺品在长期使用后,表面可能会逐渐变得粗糙、干燥、起磨损或褪色。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在清洁后上蜡,以保护木材表面。
涂抹稍微多一点的蜡,让蜡充分渗透到木材表面,稳定其质量和状态。
而后,可以用优质的布和适当的压力继续擦拭。
这项操作调整会使木材表面光亮,保护它免于表面受到损伤和太阳曝晒,且不同的木材需要使用不同的蜡品质来进行处理。
第四步,定期维护对于木雕工艺品,定期维护通常是一个长期进程,而不是一次性的过程。
为了让木雕工艺品保持最佳状态,我们需要定期轻轻地擦拭其表面以保持其光泽。
定期维护还包括将木雕工艺品存放在干燥,朝阳,通风的区域,并远离任何水潮或其他损坏。
应该把木雕工艺品存储在气候温和,通风良好和光线不强的房间里。
总结木雕工艺品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代表之一,有着广泛的使用范围。
为了让我们的木雕工艺品保持最佳的状态,我们需要进行规范的保养。
在进行保养时,我们要全面检查木雕工艺品的状况,然后清洁表面上的污垢,使用适当的蜡来保护其表面,定期维护以延长寿命。
竹雕应如何收藏保养
竹雕由于制作工艺较复杂,其收藏保养方法也比较复杂。
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竹雕的收藏保养方法。
竹雕的收藏保养方法竹雕的收藏保养:清洗
年代久远民间传世的竹雕,其附着物已生根,要清洗掉必须加适量的肥皂水,这样很伤老包浆,而枣红色的老包浆既是历史岁月的见证,又有很好的手感和美感,洗过的竹雕上核桃油,仍然显得干涩。
但经清洗后上核桃油的笔筒,不易生虫。
是否需要水洗,应视具体雕件而定。
对必须要清洗的,清洗时尽可能不要损伤竹肤。
要用带壳的生核桃炸专用保护油,不要用炒过的核桃仁炸油。
带壳核桃炸出的油沉积物少,且含有一定水分,不燥,故不伤物件。
熟核桃仁炸的油燥气大,抹上晾干后,竹雕易开裂。
因老竹雕的大多数主人历代均有保养,所以,上油时只需用食指轻沾一点,以指尖肤面有油为度,将油抹在另一掌心,两手搓匀后,双手持雕件把玩,即可达到养护目的。
油不可多,多了易回潮。
竹雕的收藏保养:柜子保
最好制作专用的木质内格子柜保管。
专用保管柜气温在20℃至35℃,相对湿度在35%至40%时,下部放瓷器或其他物品,离地1米放竹雕件。
如气温过燥过高,可在室内放钵水,或放几本书于柜内。
如收藏者住楼上,夏季过于干燥时,可放半杯水在格子上,但雕件与水杯要保持一定距离,要经常检查,没必要时及时取出。
也可采用放旧报纸的方法,但报纸的回潮力较强,不宜多。
并且要经常把玩和检查,特别是每年降雨集中的季节要常看,发现长毛,及时用鬃刷清除。
竹雕的收藏保养:密封保存
有条件的收藏者,可将藏品放在玻璃罩内密封保管。
如无恒温措施,为避免玻璃产生的高温导致雕件开裂,平时可丢一个纸坨在雕件内,它有调节干湿度的作用。
也可以放一两把木柄鬃刷,毛向上,它可以散发雕件内的热量。
木制把柄有吸潮散热的作用,连阴雨天一定要取出。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密封,一旦接触空气或风吹,就易造成开裂。
采用此种方法保管,能确保恒温,并定期把玩几下。
竹雕的收藏保养:忌用刀具
此外,切忌用各种刀具修刮竹雕上的附着物,这对雕件的原貌和品相都有影响。
不要涂抹任何油漆和化学色料。
专业书上虽有上漆一说,其利弊应该斟酌。
老雕件本身有沉积多年的保养油和把玩的汗沁,上漆后很难干,虽能确保雕件不开裂,但这样做也就不会形成竹子由自然色变产生的美感。
竹雕的真伪鉴别方法首先,是先看竹雕的质地和包浆,好的竹雕材料多数只是生长三四年的竹子,纹路自然,传世的明清竹雕材质,表面颜色经过数百年的摩娑抚弄,多已向暗黄、黄褐,甚至琥珀红色转变,存世时间越长竹皮越红,但这种转变并不均匀,人手常触摸的部位,如外壁、盖口、纹饰突起等处明显,而手不常能触摸的部分颜
色可能不同。
器物表层还会形成一层光泽含蕴的包裹层,俗称“包浆”。
新品作旧多是经弱酸水煮,快速烘干,然后打石蜡,用棕帚磨光,再进行染色,使得成品体量非常轻,颜色古旧,包浆蕴然,很容易欺骗初入门者。
如何分辨呢,一般来说,用染料染色,其竹雕旧色内外凹凸深浅相似,过于均匀,而且浮于表面,不能深入,包浆生硬,有蜡迹未揩尽的感觉。
竹雕作伪分为四种情况:
一是复制真品后做旧,此种方法大多都是参照出版物上竹雕精品进行复制。
易于出现的问题是出版物上有时只有竹雕作品的正面图案,背面或具体局部并无刊登,而造假者就完全根据图片模仿,只有正面有图案,背面空白或者简单纹饰,与正面图案不连贯,没有一气呵成之感。
二是臆造,即没有见过真品,凭想象造假,故造型看上去总给人怪异感;
三是改刻旧款,即把作品改刻成某名家的作品;
四是在旧器上添加刻竹名家的铭款;后两种作伪方法可能在当下市场上比较多,因为竹雕本身材料的价格不高,其价值主要集中在古典的韵味和名家名工上。
另一方面,并非所有的古代竹刻作品上都有作者的题款,这也给现在作伪者提供了条件。
竹雕艺术品的收藏与保养方法第一,器物表面产生污垢时,不可用肥皂、肥皂粉和清洁剂之类的化学品洗刷,而应该用柔软的绒布轻轻地擦拭,持之以恒,做到经常化,这样可以保持其表面光亮润泽。
若遇陈年积垢,用绒布擦拭难以奏效,不妨汲取适量的绍兴黄酒或桐
油作擦拭剂,这样既清除顽垢,又起到了保护作用。
第二,竹雕所用的竹子是我国南方地区植物,只有在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的条件下才能生长。
竹雕作品同样也需要相应的温度和湿度,倘若长期置放在干燥之处,它也会干裂变形,失去光彩。
竹雕作品的最佳保存环境应该是:20℃左右的气温,空气的相对湿度约60%。
第三,传世的明清竹雕作品,古色古香,呈现出棕黄、浅黄、暗红、棕红等色泽。
收藏者宜经常置于手掌中摩挲把玩,使其更加光润。
摩挲把玩,应以不损伤竹雕本身为前提,做到和缓、细致、适度。
第四,务必防止坚硬之物摩擦或碰撞作品。
因为这种摩擦或碰撞,即使极其轻微,也会损伤器物的包装,甚至在画面上留下难堪的划痕、伤疤。
第五,根雕或大型作品,摆放位置若需移动,应该一手握持其上端,一手托住其底部,轻提轻放;搬运作品,先以绵纸包住,再以棉花裹之,然后装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