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化学常考考点专题之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点及题型1.气体摩尔体积知识点的认识1、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2)符号:V m .(3)单位:L/mol(L•mol﹣1).(4)计算公式:气体摩尔体积(Vm)=气体体积(V)/物质的量(n).(5)标况下(0℃、101kPa)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mol,在25℃和101kPa 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4.5L/mol.2、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物质粒子数的多少;②物质粒子本身的大小;③物质粒子之间距离的大小.2)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比分子直径大得多,因此,当气体的物质的量(粒子数)一定时,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粒子间平均距离的大小.3)影响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大小的因素:温度和压强.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当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大小几乎是一个定值,故粒子数一定时,其体积是一定值.总结规律:①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不同物质所占的体积:固体<液体<气体[水除外].②相同条件下,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近似相等,而固体、液体却不相等.3、物理量之间的关系:n=m/M=N/N A=V/V m.本考点主要考察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单位和前提条件,需要重点掌握.题型一: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单位例1:下列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L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分析:A、气体摩尔体积就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B、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C、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V m=22.4L/mol;D、根据V=nV m来回答.解:A、气体摩尔体积就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故A正确;B、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只适用于标况下的气体,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V m=22.4L/mol,故C错误;D、气体摩尔体积只与气体的存在条件有关,与物质的量无关,故D错误.故选A.题型二:“22.4L/mol”的适用条件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mol水的体积是22.4L B.1molH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C.在标准状况下,N A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在标准状况下,1molNH3和CO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分析:A、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判断;B、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判断;C、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判断;D、根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判断.解:A、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范围是气体,水是液体,故A错误.B、在标况下,1molH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没有前提条件,故B错误.C、未注明该物质的状态,不能确定其体积,故C错误.D、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任何气体既指纯净物又指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题型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例3:先求出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再求出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最后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出体积.分析:先求出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再求出混合气体物质的量,最后根据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出体积.解:根据其组分及其含量相同,所以其质量与分子数成正比,设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x个,质量与分子数的比列式为:mg:b=ng:x,x==; 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物质的量为:n===mol,其体积为:V=n×V m =mol×V m =mol×22.4l/mol=L,故选A.对“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的理解:1)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分子的直径大得多,因而气体体积主要决定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在标准状况下,不同气体的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所以任何气体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都约是22.4L/mol.2)标准状况:指0℃、1.01×105Pa的状态.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压强越大,体积越小.故在非标准状况下,其值不一定就是“22.4L”.但若同时增大压强,升高温度,或是降低压强和温度,1摩尔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有可能为22.4升.3)1mo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其体积可能为22.4L,也可能不为22.4L.如在室温(20℃,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气体的体积是24L.4)此概念应注意:①气态物质;②物质的量为1mol;③气体状态为0℃和1.01×105Pa(标准状况);④22.4L体积是近似值;⑤V m的单位为L/mol和m3/mol.5)适用对象:纯净气体与混合气体均可.2.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点的认识1、阿伏伽德罗常数:(1)概念: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定义值是指0.012kg 12C所含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符号为N A.表示1mol任何粒子的数目。
一、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有关知识点归纳(一)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知识归纳1. 阿伏加德罗常数旳概念及理解⑴概念:1 mol任何粒子旳粒子数叫阿伏加德罗常数, 一般用“NA”表达, 而6.02×1023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旳近似值。
⑵概念旳理解: ①阿伏加德罗常数旳实质是1mol任何粒子旳粒子数, 即12g12C所含旳碳原子数。
②不能说“含6. 02×1023个粒子旳物质旳量为1mol”, 只能说“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旳物质旳量为1mol”。
③阿伏加德罗常数与6.02×1023不能等同, 阿伏加德罗常数不是一种纯数, 它有单位, 其单位为“mol-1”, 而6.02×1023只是一种近似值, 它无单位。
2. 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旳概念及其关系①物质旳量物质旳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旳关系: n=N/NA。
②摩尔质量摩尔质量(Mr)、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一种分子(或原子)真实质量(mr)之间旳关系: mr=Mr/ NA。
③物质旳质量物质旳质量(m)、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旳关系: m/Mr=N/ NA。
④气体体积气体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粒子数(N)之间旳关系:V/Vm=N/NA, 当气体在原则状况时, 则有:V/22.4=N/ NA。
⑤物质旳量浓度物质旳量浓度(cB)、溶液旳体积(V)与物质旳量(nB)之间旳关系: cB= nB/V,根据溶液中溶质旳构成及电离程度来判断溶液中旳粒子数。
3.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试题旳设陷方式命题者为了加强对考生旳思维能力旳考察, 往往故意设置某些陷阱, 增大试题旳辨别度。
陷阱旳设置重要有如下几种方面:⑴状态条件考察气体时常常给出非原则状况(如常温常压)下旳气体体积, 这就不能直接用“22.4L/mol”进行计算。
⑵物质旳状态考察气体摩尔体积时, 命题者常用在原则状况下某些易混淆旳液体或固体作“气体”来设问, 困惑学生。
专题6、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是N A,其标准是:12 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其测得的近似值为6.02×1023。
但不可以说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M=N A×m(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看清是在表述何种微粒的数目,看是在计算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离子中的哪一种。
例如:80 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 A。
(正确,1 mol NH4NO3含2 mol氮原子)1 mol MgCl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 A。
(错误,1 mol MgCl2中含有1 mol Mg2+与2 mol Cl―)2.在计算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微粒数时,同样要看清是计算分子还是离子,同时要注意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之间的差异,还要考虑该离子是否发生水解。
例如以下几组:(1)1 L 1 mol⋅L―1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 A。
(错误,氯化氢在水中完全电离)1 L 1mol⋅L―1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 A。
(错误,因为多数醋酸分子不电离)1 L 1 mol⋅L―1的蔗糖溶液中,含蔗糖分子数为N A。
(正确,因为蔗糖属于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电离)(2)53 g碳酸钠中含0.5N A个CO32-。
(正确)含53 g碳酸钠的溶液中含0.5N A个CO32―。
(错误,因为CO32―会水解)常温下,1 L 0.1 mol⋅L―1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0.1N A。
(错误,Mg2+数小于0.1 N A,因为Mg2+会水解)3.在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数时,应注意价态的变化。
例如以下几组:(1)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 A。
(错误,因为产物中铜为+1价,应是失去N A个电子)在铜与氯气的反应中,1 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正确)(2)1 mol 镁与足量的氧气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2N A。
高考选择。
阿伏伽德罗专题。
(含答案解析)1.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单位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其值为6.02×10²³/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6 g D₂O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_A。
B。
10 g C₂H₄和4 g 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_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HF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_A。
D。
KIO₃与HI溶液反应,生成0.1 mol I₂转移的电子数为0.2N_A。
2.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单位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其值为6.02×10²³/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盐酸含有N_A个HCl分子。
B。
常温常压下,7.8 g Na₂O₂含离子数为0.4N_A。
C。
室温下向1 L pH=1的醋酸溶液中加水,所得溶液中H 数目大于0.1 N_A。
D。
1 mol 乙酸(忽略挥发损失)与足量的 C₂H₅OH 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N_A个CH₃COOC₂H₅。
3.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单位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其值为6.02×10²³/mol。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将 78 g Na₂O₂与过量 CO₂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_A。
B。
1 mol N₂与4 mol H₂反应生成的 NH₃分子数为2N_A。
C。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₄中所含原子数为0.5N_A。
D。
标准状况下,18 g D₂O中所含电子数为9N_A。
4.阿伏伽德罗常数是指单位物质中含有的粒子数,其值为6.02×10²³/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等于2N_A。
B。
常温常压下,Na₂O₂与H₂O反应生成1 mol O₂时,转移电子数是2N_A。
C。
25℃时,Ksp(BaSO₄)=1×10⁻¹³,则 BaSO₄饱和溶液中 Ba 数目为1×10⁻¹³N_A。
阿伏伽德罗常数知识点高三阿伏伽德罗常数(Avogadro's constant)是化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常数,它指的是一摩尔物质的粒子数目。
在学习高三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接触到这个常数,并且需要运用它来解决一些问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相关知识点。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是多少。
根据最新的国际实验数据,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约为6.022 × 10^23 mol^-1。
这个常数的确切数值是根据实验测量确定的,它代表在一摩尔物质中的粒子个数。
其次,阿伏伽德罗常数与摩尔质量之间有一个重要关系:一摩尔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例如,氧气的摩尔质量约为32 g/mol,那么一摩尔氧气的质量就是32克。
这个关系对于我们计算物质的质量和反应物质的量时非常有用。
接下来,我们可以运用阿伏伽德罗常数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知道一定量的物质的质量和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来计算该物质的粒子数。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粒子数 = 质量 / 摩尔质量 ×阿伏伽德罗常数。
例如,如果我们有20克的水(H2O),那么可以通过以下计算来得到水分子的个数:粒子数 = 20 g / 18 g/mol × 6.022 × 10^23 mol^-1 ≈ 6.68 × 10^23个。
此外,阿伏伽德罗常数也可以被用来计算物质的体积。
如摩尔气体定律中的理想气体方程PV = nRT,其中P为气压,V为体积,n为摩尔数,R为气体常量,T为温度。
当我们要计算气体的体积时,如果已知气体的摩尔数,我们可以用摩尔数乘以阿伏伽德罗常数来得到气体的粒子数,再根据其他已知条件来计算体积。
阿伏伽德罗常数还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质的比例关系有关。
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stoichiometric coefficient)表示了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
例如,当Na(钠)和Cl2(二氯)反应生成NaCl(氯化钠)时,反应方程式为:2Na + Cl2 → 2NaCl。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一、单选题1.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4L N 2中含有14N A 个中子B .18g 重水(D 2O)含有质子数为10N AC .一定条件下,3mol H 2和1mol N 2,充分反应后可得到NH 3分子数为2N AD .56g CH 2=CH 2中所含有共价键数目为12N A2.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8 g O 2含有8N A 个电子B .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 A 个NH 3分子C .1.0 mol CH 4与Cl 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 3Cl 分子数为1.0N AD .48 g 正丁烷和10 g 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3.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氯气通入烧碱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N AB .标准状况下,22.4L 的HF 中含有1N A 个HF 分子C .在充有1molPCl 3和1molCl 2的容器中,PCl 3与Cl 2反应生成PCl 5时,增加的P -Cl 数目小于2N AD .1mol 苯可以与3molH 2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 苯中含有3N A 的碳碳双键 4.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60g SiO 2中含有Si-O 极性键的数目为2N AB .7.8g Na 2O 2晶体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C .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C-C 单键数目为2N AD .0.1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H 2CO 3、HCO 3-、CO 23-的粒子总数为0.1N A 5.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 乙醇分子中所含C-H 键数为6 N AB .1L0.1 mol·L -1的Na 2CO 3溶液含2-3CO 的数目为0.1 N AC .78 g Na 2O 2与足量水完全反应,电子转移数为N AD .标准状况下,2.24 L C 6H 6所含氢原子数为0.6 N A6.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甲基(—C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7N AB.标准状况下,22.4LCH2=CH2中含C—H数为4N AC.1mol乙烷分子中含单键的数目为7N AD.0.1mol由乙烯与乙醇组成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耗的氧气分子数为0.3N A7.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4N AB.60g丙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11N AC.标准状况下,2.24LCHCl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D.26g乙炔和苯乙烯的混合物,含有原子总数为6N A8.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高三二轮专题复习01课上(阿伏伽德罗常数+实验综合题)【例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2021全国甲卷)18 g重水(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 A( )B(2021浙江)标准状况下,1.12 L 18O2中含有中子数为N A( )C(2021海南)0.1 mol 27Al3+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3N A( )D(2022浙江6月)8 g CH4含有中子数为3N A( )E(2023唐山高三9月摸底)17 g -OH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0N A( )【例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2021浙江6月)31 g P4(分子结构:)中的共价键数目为1.5N A( )B(2022年1月浙江)32 g甲醇分子中含有C-H键数目为4N A( )C(2023辽宁)11.2 L CO2含π键的数目为N A( )D(2023湖北)1 mol Si含Si-Si键的数目为4×6.02×1023( )E(2023年6月浙江)4.4 g C2H4O中含有σ键数目最多为0.7N A( )【例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2018全国Ⅰ卷)16.25 g FeCl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 )B (2021浙江6月)100 mL 0.1 mol·L-1的NaOH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01N A( )C(2022辽宁)pH=12的Na2CO3溶液中OH-数目为0.01N A( )D(2022全国甲卷)2.0 L 1.0 mol·L-1 AlCl3溶液中,Al3+的数目为2.0N A( )E(2023辽宁)0.1 mol KNO3晶体中含离子数目为0.2N A( )【例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A(2021河北)1 mol碘蒸气和1mol氢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的碘化氢分子数小于2N A( ) B(2021湖南)2 mol NO与1 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 A( )C(2021湖南)11.2 L CH4和22.4 L Cl2(均为标准状况)在光照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1.5N A( )D(2022河北)2.7 g 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H2的个数为0.1N A( )E(2023广东)1 mol NaHCO3完全分解,得到的CO2分子数目为2N A( )【例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高考化学复习:阿伏伽德罗常数1.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L0.1mol·L -1(NH 4)2SO 4溶液中NH 4+离子的数目为0.2N AB.Zn 与浓硫酸反应,产生22.4L 气体(标准状况)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 A C.16.9g 过氧化钡(BaO 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0.2N A D.42.0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3N A 【答案】AA.NH 4+可以水解,故NH 4+是数目会小于0.2N A ,A 错误;B.Zn 与浓硫酸反应可能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硫和氢气的混合物,方程式为24422Zn+2H SO ()=ZnSO +SO +2H O ↑浓,2442Zn+H SO ()=ZnSO +H ↑稀,根据方程式可知无论生成氢气还是二氧化硫,生成1mol 气体转移电子均为2mol,22.4L 气体(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 A ,B 正确;C.16.9g 过氧化钡(BaO 2)的物质的量是0.1mol,由于在一个该固体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数目是2,所以0.1mol 该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2N A ,C 正确;D.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 2,故42g 混合物中含有的CH 2的物质的量为3mol,则含3N A 个碳原子,D 正确;2.用A N 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2g 石墨烯和12g 金刚石均含有A N 个碳原子B.21molNO 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N C.标准状况下,322.4L NH 含有的电子数为A 10N D.0.1mol 的11B 中,含有A 0.6N 个中子【答案】BA.石墨烯、金刚石都是C 单质,12g 石墨烯和12g 金刚石均含有A N 个碳原子,故A 正确;B.NO 2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反应方程式为3NO 2+H 2O=HNO 3+NO,21molNO 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3AN ,故B 错误;C.标准状况下,322.4L NH 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的电子数为A 10N ,故C 正确;D.11B 含中子数为11-5=6,0.1mol 的11B 中含有A 0.6N 个中子,故D 正确;3.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沸水中滴加含0.1mol 氯化铁的饱和溶液,制得的Fe(OH)3胶体粒子数目是0.1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的CH 2Cl 2所含的分子总数为N A C.4.0g H 218O 所含质子数为2N AD.1mol·L -1Na 2CO 3溶液中含有的CO 32-数目小于N A【答案】CA.胶体粒子是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向沸水中滴加含0.1mol 氯化铁的饱和溶液,制得的Fe(OH)3胶体粒子数目小于0.1N A ,故A 错误;B.标准状况下,CH 2Cl 2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故B 错误;C.H 218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且含有10个质子,4.0g H 218O 的物质的量为 4.0g20g /mol=0.2mol,其中所含质子数为2N A ,故C 正确;D.1mol·L -1Na 2CO 3溶液的溶液体积未知,无法判断其中含有的CO 32-数目,故D 错误;4.A N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L 的4HClO 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A 0.1N B.0.5mol 雄黄(44As S ,结构如图)含有A N 个As As -键C.化学反应中每生成1mol 2O 转移电子数一定为A4N D.常温常压下,体积为22.4L 的22CH Cl 所含分子数为A 1N 【答案】BA.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H +数目无法计算,故A 错误;B.由于As 和N 同主族,所以要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需形成3个共价键,而S 需形成2个共价键,所以黑色球为As,白色球为S,分子中不存在S-S 键,0.5mol 雄黄As 4S 4含有N A 个As-As 键,故B 正确;C.2mol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1mol 氧气,转移2mol 电子,转移电子数不一定为A 4N ,故C 错误;D.常温常压,Vm≠22.4L/mol,Vm 未知无法计算物质的量,故D 错误;5.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高考化学真题专题解析—阿伏伽德罗常数及应用【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甲卷【母题题文】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5℃,101kPa 下,28L 氢气中质子的数目为A 2.5NB .-132.0L 1.0mol L AlCl ⋅溶液中,3+Al 的数目为A 2.0NC .0.20mol 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2CO 的数目为A 1.4ND .电解熔融2CuCl ,阴极增重6.4g ,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数目为A 0.10N【答案】C【试题解析】A .25℃、101kPa 不是标准状况,不能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故A 错误;B .Al 3+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生成Al(OH)3,因此2.0L 1.0 mol/L 的AlCl 3溶液中Al 3+数目小于2.0N A ,故B 错误;C .苯甲酸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6522215C H COOH+O 7CO +3H O 2点燃,1mol 苯甲酸燃烧生成7molCO 2,则0.2mol 苯甲酸完全燃烧生成1.4molCO 2,数目为1.4N A ,故C 正确;D .电解熔融CuCl 2时,阳极反应为--22Cl -2e =Cl ↑,阴极反应为2+-Cu +2e =Cu ,阴极增加的重量为Cu 的质量,6.4gCu 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根据阴极反应可知,外电路中通过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数目为0.2N A ,故D 错误;答案选C 。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是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涉及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化学键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计算。
【命题方向】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
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的题目,为高考必考题目,这是由于它既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粒子数、质量、体积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关系的理解,又可以涵盖多角度的化学知识内容。
2014理综化学一轮复习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一。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常见命题陷阱陷阱1:状况条件(温度和压强)22.4L/mol是指标准状况(0 ℃,1.01×105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命题者有意在题目中设置非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让考生用22.4L/mol进行换算,误入陷阱。
例如:①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②在25℃,压强为1.01×105 Pa时,11.2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陷阱2:物质的状态22.4L/mol使用的对象是气体(包括混合气体)。
命题者常把一些容易忽视的液态或固态物质作为气体来命题,让考生落入陷阱。
例如:①标准状况下,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的CO2的分子数为8N A②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③标准状况下,1L水所含的分子数为(1/22.4)N A④标准状况下,11.2L SO3中含有1.5N A个氧原子陷阱3:物质的组成气体单质的组成除常见的双原子分子外,还有单原子分子(如Ne)、三原子分子(如O3)、四原子分子(如P4)等;考生如不注意这点,容易误入陷阱。
例如:①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 A个氧原子②10g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 A③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陷阱4:氧化还原反应例如:①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②常温常压下,1molNO2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 A个NO3-③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陷阱5:电离,水解等常识例如:①500mL 1mol/L碳酸钠溶液中含0.5N A个CO32-② 100 mL 2.0 mol/L醋酸溶液中氢离子为0.2N A③ 1 mol FeCl3跟水反应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陷阱6:“特殊组成物质”的处理同位素原子虽然质子数,电子数相同,但中子数,量数不同,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差别,防止出现错误。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知识点:1、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
即:n=N/NA。
2、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 12C含有的碳原子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常数经过实验已测得比较精确的数值。
在这里,采用6.02×1023这个非常近似的数值。
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或kg/mol。
4、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和物质的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M=m/n.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即:Vm=V/n.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L,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6、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7、物质的量浓度: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的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即:cB =nB/V。
8、相关原理: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物质结构、晶体结构方面的知识等。
解题指导阿伏加德罗常数与微粒问题是高考的传统题型之一。
多年来全国高考化学试题重现率几乎为100%。
1、考查目的:主要是考查考生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定律这些概念的辩析是否清楚,各种守恒关系、平衡的有关原理掌握得是否牢固。
特别是在“摩尔”使用时,微观粒子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或其它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使用范围,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反复进行考查。
这对考生思维能力的品质—严密性是一个很好的检验。
2、考查方法:试题以中学学过的一些重点物质为载体,考查上述有关概念。
涉及的物质主要有:Cl2、O2、N2、H2、稀有气体、金属Na、Mg、氢化物、有机物等。
为了加强对考生思维品质、适应性、科学性、深刻性的考查,命题者往往有意设置一些陷阱,增大试题的区分度,陷阱的设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1k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SO3、已烷、辛烷、CHCl3等。
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Cl2、N2、O2、H2为双原子分子等。
④氧化—还原反应:考查指定物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常设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被氧化、被还原、电子转移(得失)数目方面的陷阱。
⑤电离、水解:考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数目或浓度时常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盐类水解方面的陷阱。
⑥特例:NO2存在着与N2O4的平衡。
3、解题策略:要正确解答本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审题是“审”而不是“看”,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概念的层次,要特别注意试题中一些关键性的字、词,要边阅读边思索。
其次要留心“陷阱”,对常见的一些陷阱要千万警惕。
考生要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利用自己掌握的概念仔细分析、比较、作出正确解答。
典型考点一、计算物质中所含微粒的数目(一)根据质量求微粒数:关键是摩尔质量及微粒类型1、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 A个2、7 g C n 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3、120g由NaHSO4和K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NA个4、18g冰水混合物中有3NA 个原子和10NA个电子5、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2 N A个原子(二)根据体积求微粒数:用到22.4L·mol-1必须注意物质的状态及是否是标准状况6、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7、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8、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A9、00C,1.01×106Pa时,11.2L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A10、标准状况下,0.5N A个HCHO分子所占体积约为11.2 L(三)根据浓度求微粒数:注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11、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12、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13、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 A14、100mL1mol/L的Na3PO4溶液中含有离子数多于0.4NA15、1 mol冰醋酸中含有N A个CH3COO-二、物质结构的考查(一)“基”,“根”的区别16、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和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17、在1mol的CH5+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18、常温常压下,1mol碳烯(:CH2)所含的电子数为8NA19、1 6 gC H4(二)胶体中的胶粒数20、1 mol FeCl3跟水反应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三)特殊物质中的原子、离子21、在标准状况下,2g氖气含有NA个氖原子22、62 g白磷中含有2 N A个磷原子23、1molNa2O2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4NA(四)同位素原子的差异24、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25、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A26、3g氘变为氘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 A(五)物质的空间结构和化学键的数目27、在石英晶体中,NA 个硅原子与2NA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28、31g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是NA个29、1molC10H22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30NA三、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30、标准状况下,将m1克锌加入到m2克20%的盐酸中共放出nLH2,则转移电子数为 n N A /11.231、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每得到1molNaOH,在阳极上反应的离子就得到1 mol 电子32、1 mol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33、标准状况下,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当有4 molHCl被氧化时,生成44.8 LCl234、32 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35、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36、1mol氯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2NA37、电解CuCl2溶液时,若有NA个电子通过,则阴极增重64g四、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38、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39、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40、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 A五、关于化学平衡41、46g NO2和N2O4的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1NA4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了N2+3H22NH3的平衡,每有17gNH3生成,必有0.5N个NH3分子分解六、涉及化学反应的发生及反应进行情况的计算43、标准状况下,11.2 LNH3和11.2 LHCl混合后分子总数为N A44、含n 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n N A /4 个氯分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与离子共存1.复习重点(1)增加限制条件,如强酸性、无色透明、碱性、pH=1、甲基橙呈红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
(2)定性中有定量,如“由水电离出的H+或OH-浓度为1×10-10mol/L的溶液中,……”。
2.难点聚焦(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
如CO32-、HCO3-、S2-、HS-、SO32-、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发生CO32-+2H+=CO2↑+H2O、HS-+H+=H2S↑等。
2、有沉淀生成。
如Ba2+、Ca2+、Mg2+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Ba2++CO32-=BaCO3↓、Ca2++SO42-=CaSO4↓(微溶);Mg2+、Al3+、Cu2+、Fe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Cu2++2OH-=Cu(OH)2↓,Fe3++3OH-=Fe(OH)3↓等;SiO32-、AlO2-、S2O32-等不能与H+大量共存是因为SiO32-+2H+=H2 SiO3↓、AlO2-+H++H2O=Al(OH)3↓、S2O32-+2H+=S↓+SO2↑+H2O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OH-、ClO-、F-、CH3COO-、HCOO-、PO43-、HPO42-、H2PO4-等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OH-+H+=H2O、CH3COO-+H+=CH3COOH等;一些酸式弱酸根及NH4+不能与OH-大量共存是因为HCO3-+OH-=CO32-+H2O、HPO42-+OH-=PO43-+H2O、NH4++OH-=NH3·H2O等。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AlO2-、S2-、HS-、CO32-、HCO3-、SO32-、HSO3-、ClO-、F-、CH3COO-、HCOO-、PO43-、SiO32-、C6H5O-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Mg2+、Al3+、Cu2+、Fe2+、Fe3+、NH4+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二)、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一般情况下,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I-、、S2-、HS-和Fe3+不能大量共存是由于2I-+2Fe3+=I2+2Fe2+、2Fe3++S2-=S↓+2Fe2+、2Fe3++3S2-=S↓+2Fe S↓。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NO3-和I-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可以共存,但在有大量H+存在情况下不能共存;SO32-、S2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由于发生2S2-+SO32-+6H+=3S↓+3H2O、2S2-+S2O32-+6H+=4S↓+3H2O不能共存。
ClO-与S2-不论是在酸性条件下还是在碱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三)、由于形成络合离子,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中学化学中还应注意有少数离子可形成络合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情况。
如Fe3+和SCN-、C6H5O-,由于Fe3++SCN-[Fe(SCN)]2+等络合反应的发生而不能大量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