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六所大学校园植物景观特色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5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校园植物调查报告1(2054字)一、课题的提出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
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
为此,我和民(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9月―1月五、研究成员民(21)班全体学生六、指导老师农____七、研究过程1.分工情况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5.查阅资料与信息课阮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
6.核准资料7.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组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分类。
8.制作标牌将整理的资料拿给打印部打印、过塑,制成树牌。
9.分工挂牌按各小组负责的区域给树木挂牌。
浅谈北方工业大学校园景观亮点的体现杨爽;蔡玲;赵向东;侯妍;孔莹;谭清文;杨万里;张玉林【摘要】本文对北方工业大学的校园景观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总结了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五项根本原则,进一步提出提升校园景观设计亮点的体现方式,并对北方工业大学的校园景观亮点的提升提出了建议.【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5页(P35-39)【关键词】校园;景观设计;景观亮点【作者】杨爽;蔡玲;赵向东;侯妍;孔莹;谭清文;杨万里;张玉林【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后勤集团,北京100144;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00;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100144;北方工业大学后勤集团,北京100144;北方工业大学后勤集团,北京100144;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100144;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100144;北方工业大学后勤集团,北京1001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3充满着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观不但会让广大师生身心愉悦,而且还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精神层面。
钟灵毓秀的校园空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1-2]。
同时对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审美情趣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
除此之外优秀的校园景观设计会将学校自身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对校园景观的实体化来体现出高校的治学风格、文化内涵、历史、传统和社会的价值取向等[1-4]。
校园景观除主要包含校园的自然环境、规划布局这两个宏观因素外,还包含校园建筑、雕塑和绿化等微观因素。
校园景观的特点就在于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这就要求景观本身必须包含着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因为校园景观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所以随着自然景观“人文化”的不断加深,因此“校园景观”一词,几乎都泛指校园文化景观概念。
目前,对校园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校园景观环境评价上,对如何体现和提升校园景观亮点的研究涉及很少。
大学校园景观提升改造——以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西校区为例摘要:近年来,我国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对育人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大学校园景观是重要的育人载体,营造良好的景观环境势在必行。
基于此,本文以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西校区为例,研究分析目前大学校园景观的现状,提出几点景观提升改造的建议,旨在为增强大学校园景观的优化性而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校园景观;提升改造;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西校区大学校园景观的提升改造,应重点进行绿地景观、建筑景观的改造优化,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景观文化环境,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求,促使大学校园景观的良好优化和创新改造。
1 概况分析本次研究的项目基址位于园林街道东北侧,交通便利。
距离火车站和客运站均在 5 公里范围内。
西南侧 3 公里范围之内还有潜江市市政府和教育局等政府部门。
江汉艺术学院现占地面积 507 亩(33.8 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8.7 万平方米,设有 8 个教学院部、24 个专业,有在校学生 7800 人。
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艺术职业学院,也是全省“五年制学前教育”试点学校之一。
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积极创建以艺术和学前教育为特色的职业学院,为服务江汉平原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
目前学院的老校区已经建设了非常完整的生活区域和教学区域,但是由于建筑物具有老旧性的特点,缺乏较为丰富、良好的景观,需要进行景观和建筑的提升改造。
2 大学校园景观现状--以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西校区为例目前江汉艺术职业学院西校区的功能区域可以分成入口区域、教学综合区域、学生和教工生活区域、运动区域;老校区的交通没有进行人车分流的规划,车行道和一些人性道之间相互重合,有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校园之内缺少停车位,导致很多车辆在道路两侧停靠;目前,校园水系缺乏一定的联系,东部入口位置的水景与河道,水景水位存在很高的高差,亲水性略显不足;校园内绿地景观结构分布具有零散性的特点,缺乏集中性和大型的绿地景观;同时,校园之内很多景观节点的分布都非常零散,所营造景观的效果较差,从整体层面缺乏主次结构,校园之内的滨水绿带未能与东部和西部的地块景观相互串联;校园场地的高差较低,地势具有东侧低与西侧高的特点,场地竖向的高差在一米之内,地势非常平坦,和周围区域地块的高差处于相同的状态,场地的竖向标高为30.42m-31.82m。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关于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精选10篇)对某一件事物的调查之后,那么调查报告要怎么写呢?下面就是小编跟大家分享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篇1一、课题研究背景自然界中现在已知的植物,大约有40万种左右,为了识别、利用和保护它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分类。
植物的分类系统有人为分类系统(artificialsystem)和自然分类系统(naturalsystem)。
人为分类系统仅就形态、习性、用途上的不同进行分类,往往用一个成少数几个性状作为分类依据,而不考虑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
自然分类系统或称系统发育分类系统(phylogeneticsystem),自19世纪后半期开始,它力求客观地反映出自然界生物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发展。
植物分类的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
根据植物学家们的研究发现,许多的植物不仅可以作为药材,而且可以净化空气、吸附灰尘、吸收有害气体等,在环境保护和改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学校当前正值创重之际,在校园环境方面应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着力改善并美化校内环境,这就得对当前校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了解。
通过对一些同学的调查所知,同学们对植物的了解甚少,名字不知道,更不用说它是属于哪一科的。
对于植物的用途呢,他们所了解的就是老师所讲的它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外,其他的用途也难说了。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可以培养我们的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的了解植物,让更多的同学也来了解植物,爱护植物,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的和谐、美丽。
二、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1、确立研究课题(校园植物的调查)2、组成研究小组(第一组:田小燕、石旭第二组:唐菊、黄源第三组:冉陶、谢四川)3、请示学校领导对校园内植物的调查研究4、确定调查计划:20**年10月1——4号,通过随机调查同学,提出问题。
20**年10月5——9号,对校园内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生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绿化是环境美的重要标志。
绿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命,象征着青春和幸福。
不管是头顶上的大树,还是脚下的绿茵,在它们身上都有一种绿色的气息,一种生命的迹象。
从植物与人的关系来看,校园植物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起着良好的作用.在我们感到疲劳的时候,看着窗外的绿荫,顿时会感到赏心悦目。
二、学校的主要植物经过实地考察,我们采集制作了许多植物标本:桂花,雪松,红花继木,山茶树,栀子花,竹子,杜鹃,荷花玉兰,樱花,蓖麻,梧桐校园主要植物说明:1、桂花。
木犀科,又称木犀,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对生,椭圆形;秋季开花,花簇生于叶腋,黄色或黄白色;极芳香。
原产我国。
2、雪松。
松科,雪松属。
绿乔木;大枝不规那么轮生,平展,种鳞木质,倒三角形,校园绿化不可缺少的一种植物,美观,挺拔而又庄严。
3、红花继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m-9m。
小枝、嫩叶及花萼均有绣色星状短柔毛。
叶暗紫色,卵形或椭圆形,先端锐尖,全缘,反面密生星状柔毛。
花瓣4枚,紫红色线形长1cm-2cm,花3朵至8朵簇生于小枝端。
蒴果褐色,近卵形。
花期5月。
果8月成熟。
4、山茶树。
山茶科,四季常绿阔叶小乔木。
5、栀子花。
干枝高可1-2米,灰色;小枝绿色。
叶形像兔耳,单叶,对生或三叶轮生,革质有光,全缘。
花单生于枝顶或叶腋,白色具浓香,形大质肥厚,花冠高脚碟形,很像古代的一种盛洒器皿——“厄”,故得名尼子花(后将尼作“栀”)。
果实卵形,有六纵裂,扁平,果熟期为10月,花期6-8月。
6、香樟——又名臭樟,乔木,高5-10m;树皮有樟脑味,全体无毛。
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15em,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微带苍白色;花黄色,花被片6,卵形;果实球形,直径约ltm。
我国分布较广。
7、竹子:竹子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
高可达lom,矮缺乏lm。
竹节中空,节生枝,枝生叶。
我国是世界著名竹乡,竹有200多种。
竹子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生长在南方的丛生竹,为原始型;另一类生长在长江流域的散生型。
寒地校园植物景观评价——以东北林业大学校园为例赵丹;崔毓萱;刘筱玮;王涵;计红岩;周晟;岳桦【摘要】以具有代表性的林业类寒地校园——东北林业大学校园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5个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观赏、心理3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针对其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寒地校园植物景观的改造和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东林校园共有植物180种,隶属于46科96属;经问卷调查得出人们对校园各区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协调性、与整体环境的和谐性、安全依靠感、舒适愉悦感和对校园植物景观满意度指标的评分,平均分值分别为6.963、7.532、7.071、7.117和7.399;校园植物景观各区综合评价分值分别为7.374、7.929、7.363、7.021和7.396,整体平均分为7.289,均属Ⅱ级.【期刊名称】《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6)009【总页数】5页(P80-83,88)【关键词】寒地;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景观评价;层次分析法;东北林业大学【作者】赵丹;崔毓萱;刘筱玮;王涵;计红岩;周晟;岳桦【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4寒地城市是根据城市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所定义的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泛指处于冬季漫长、气候严酷地区的冬季生活受不利影响的城市。
我国寒地城市分布范围广阔,包含东北、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地区[1-2],位于寒地城市的高校也正因其地理位置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景观。
校园景观承载着学校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而植物景观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校园植物景观的建设对大学至关重要[3-4]。
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浅析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优良的校园植物景观营造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有助于提髙学生自身修养,陶冶情操。
本文对丽水学院的校园植物景观进行实地调查,对典型区域植物配置实例进行分析,并对今后高校校园植物景观配苣提出建议。
以期对髙校景观合理配置植物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髙校校园校园区域优势与不足建议1.引言高校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高校校14植物景观的营造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业的同时受到来自自然给予的精神享受,优美的校园植物景观能提高学生对美的认知,提高自身修养。
校园有不同的区域,进行植物景观配置时要结合不同区域特征、功能,有规划、有目的的进行配置,要显现每个区域各自的特色,又要凸显各区域之间的差别。
本文就丽水学院的校园植物景观营造从不同的校园功能区进行了分析讨论,分析了其中的优秀案例和欠佳案例。
2.丽水学院校14植物景观分析2.1校园植物景观优秀案例经过对丽水学院的调査,发现有些区域植物景观配置比较优秀,植物层次分明,色彩搭配协调,避免了种类的单调,形成春季繁花似锦、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的季相变化,近似自然风光。
2.1.1植物景观搭配协调,有景可赏。
丽水学院四区校门口广场区一处,樟树、红枫、金枝千头柏三种树种配植层次分明,红枫的红色配上樟树、柏树等树木的绿色,远远望去形成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使此处景观更富有生机。
2.1.2植物分割区域,更加自然。
丽水学院莲花厅西而运动区,用植物绕成一片围墙,对空间进行了分割,用植物分割空间更显自然,让学生有亲近自然之感;植物之间留有空隙,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也方便学生的进入运动区,同时便于路过此处的学生观看体育比赛:运动区四周设有大片草坪,方便学生休息、交流。
2.1.3运用垂直绿化,实用美观。
丽水学院东校区广场一处,木质棚架配植紫藤,紫藤主干垂直而下,对地而植物起到了呼应,繁茂的枝叶填充棚架,夏天可遮阴,既实用又美观。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环境景观分析摘要: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要素和大学校园景观特点。
选取了东北林业大学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地块:主楼南侧绿地、丹青楼前广场和文博楼前广场,进行环境景观的分析,提出了三个地块中各自存在的问题。
在设计原则、植物景观设计、历史文脉的体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校园环境;景观分析Abstract: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I summarize the landscape elements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and the campus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I chos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three plots of the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outh green space of the main building, front square of Dan Qing building and front square of Wen Bo building, analysis landscape and put forward their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hree plots. Based on design principle, plant landscape design, the embodiment of the historic context, I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Key Words: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analysis1 大学校园环境景观概述在城市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大学校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特点,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家属楼宅前:列植榆树,宅前绿地,接骨木,五叶地锦,沙葡萄,玉簪,茶条槭,园艺楼前:红皮云杉,金银忍冬,桃叶卫矛,树锦鸡儿,榆树,毛果绣线菊,紫丁香,惊呆,榆叶梅,老图和院楼之间:榆树,柳树,核桃楸,李子,杏,毛樱桃,梨老图门前:东北杏,百花,梓树,红瑞木,花楸,水蜡篱,黄刺玫,榆叶梅,铺地柏水利楼前:红皮云杉,梓树,杜松,茶条槭,花楸,天目琼花,暴马紫丁香,榆叶梅,东北山梅花,毛樱桃,红松,惊呆,铺地柏,连翘,芍药,红瑞木,还有草花,金鱼草,百日草主路:红皮云杉,榆树,白桦,棘院门口:榆树,梨,暴马紫丁香,连翘,树锦鸡儿,铺地柏,红瑞木,梓树,毛果绣线菊,网球场:柳树,景天图书馆西面:复叶槭,水曲柳,杨树,桃叶卫矛,北区宿舍行道树;杨树,红皮云杉,暴马丁香,榆树,食堂因中央,篮球场外围银中杨,子弟那个像,北五六之间广场有白桦,水曲柳,花楸,水蜡篱,芍药,暴马丁香,天目琼花,藏花忍冬,小叶丁香篱,红皮云杉球,北五北六:行道树有榆树,柳树,北区水房有杂交杨,资环院樟子松,北四寝室门前有行道树,钻天杨,五角枫北四食堂花坛有芍药,百合,绿篱是水蜡,研楼门口有列植的旱柳,银中杨,榆叶梅。
五谷园里有杨树,玫瑰,复叶槭,秀园有各种树主楼喷泉:芍药,铺地柏东北农业大学植物景观及种类丰富,集聚北方的特色树种如哈尔滨市树丁香,四大观果树种,还有北方著名树种银杏,从不同的审美角度来说,可以发现农大树种的丰富,从高大的乔木到低矮的地被植物,各个层次都有很多有特点的树种,从人的视觉角度来看,颜色是吸引人的很重要的要素,各种颜色的搭配尤为重要。
从四季的配景来说,每个季节都能看到每种植物最美的一面。
每种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优势,所以成就了自己的对于人来说最美好的使用目的。
姿态优美的绦柳,不仅可以欣赏它的美丽而且在酷热的夏日寻找到属于它的凉意。
东北农大校园植物景观分析高校校园是学生与教职工学习、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方高校校园植物种类配置与应用陈薇宇*,张怡,郭玉琴(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750199)摘要: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是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高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对北方高校的校园植物种类配置研究较少。
以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的高校为例,分析了具有代表性地域特点的北方高校的校园植物种类配置,发现受气候因素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北方高校校园存在植物种类配置较单一、季相变化不明显、生态文化特色不鲜明等问题。
对北方高校校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未来北方高校校园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关键词:北方高校;校园植物种类配置;校园景观文化特色型为砂质土壤[4-7]。
内蒙古农业大学位于华北西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364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9%,年平均温度为7℃,年积温为2000~3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818h ,主要土壤类型为褐土、潮土等[4-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位于西北关中平原中部,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709.5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9%,年平均温度为13.1℃,年积温为4300~45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82h ,主要土壤类型为黑垆土、褐土等[4-9]。
北方民族大学位于西北宁夏平原中部,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为186.5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47%,年平均温度为10.7℃,年积温为3000~325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11h ,主要土壤类型为草甸土、灰褐土等[10]。
新疆大学位于西北准噶尔盆地南部,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194.3mm ,年平均相对湿度51%,年平均温度8.7℃,年积温1600~3400℃,年平均日照时数2719h ,主要土壤类型为钙积土、漠土、草甸土等[4]。
大连民族大学位于东北辽东半岛南端,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为852.6mm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3%,年平均温度为12℃,年积温约5000℃,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00h ,主要土壤类型为棕壤土、草甸土等[4-11]。
校园植物物候期及景观动态研究——以宜春学院为例罗天相;李延盛;陈叔泉【摘要】校园植物景观随季候产生动态变化,景观与植物组成和配置密切相关.通过对宜春学院7个代表区域共15种代表性园林植物的物候变化进行跟踪调查,连续观察12个月.调查发现,宜春学院植物以常绿植物为主;植物萌芽期主要集中在2-3月份;宜春学院校园内植物花期观赏期长,花色丰富,但秋冬季节可能无花可赏;不同物候期的时间跨度有重叠和穿插,大部分植物在9-11月期间先后进入叶变色期,叶变色以黄色为主,且落叶期的时间跨度大,从9月持续到次年2月.校园内行道树脱落的浆果会破坏校园环境.【期刊名称】《宜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40)009【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园林植物;物候期;景观;校园【作者】罗天相;李延盛;陈叔泉【作者单位】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西宜春336000;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西宜春336000;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江西宜春3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31基于外部气象环境改变以及植物自身生理系统对外部气象环境的适应,在一段时期的生长周期内,植物会呈现出与自然变化相匹配的多样的物候现象[1]。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通过季节变化监测植物的空间变化和纹理变化,有计划的拍摄和记录同一株植物的周期变化,记载下每一株植物的透明度、色调和质地的改变过程:包含植物的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叶变色和落叶等物候现象,能更好的理解自然景观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于完善景观空间构图、体验时间流逝、推动植物季相演变及景观成功营造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
在大学校园内,校园景观随季节不断变化,植物在这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生物学考察的起点是物候期研究,了解植被的物候、季节变化,能为校园植被栽种计划、植物配置形式和景观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基础[3,4]。
因而,调查植物物候变化,不仅有利于打造特色校园植物景观,对于提升校园环境质量、积淀校园人文底蕴更有着重大意义[5]。
低维护的校园植物景观研究摘要:低维护植物景观使用“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的生态理念将植物的配置与植物的生活环境结合,植物的选择考虑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主要选用乡土树种中抗病虫害,生长速度较慢,易于后期养护的树种。
改善植物配置的生态效果,降低养护成本。
关键词:校园植物;植物配置;低维护;层次分析法1引言生态化,可持续化,低维护化是植物景观发展的新方向。
植物景观的生态化,可持续化,低维护化与植物合理的选择,配置密不可分。
低维护植物景观采用“低干预,低消耗,低维护”的设计理念,在植物选用上与当地生境结合,考虑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改善植物配置的生态效果与季相效果[1]。
植物配置与景观相结合,从而使植物景观的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加强低维护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提高改善植物与景观的整体性[2]。
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校园主要观赏植物中植物种类较少,感染病虫害植物较多,低维护植物比例较少。
2材料与方法2.1研究方法将成都理工大学分为4个区域调查的植物种类,采用标准样方法调查,乔木样方为20m×20m,对乔木植物物种的名称、株数、胸径、高度、冠幅、生长状况等;灌木样方的面积为2m×2m,记录灌木植物物种的名称,生长状况。
草本样方面积为1m×1m,记录草本植物物种的名称,高度,生长状况。
通过构建低维护植物评价体系对已调查植物种类进行筛选,从观花、观果、观叶、观型、抗病虫害、抗寒抗热、抗旱、抗污染及盐碱、苗木单价、养护成本、管理水平等要素对景观植物种类进行低维护分级。
从植物群落重要值和景观美学价值两方面以植物胸径、乡土树种比、速慢生树种比、α多样性、植物群落郁闭度、植物群落层次、日常养护管理、植物病虫害、季相变化丰富度、观赏特性丰富度、植物群落与整体环境协调性、植物生长势、植物生活型结构丰富度等15个二级指标构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