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第四节 共济失调康复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6
共济失调怎么做康复训练
共济失调症状的出现,绝大多数是神经系统的部位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
共济失调不仅会使行动时不能维持躯体的姿势和平衡,还会引起并发症。
所以发现共济失调之后,就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并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做一定的康复训练,以此来慢慢调节自己的协调能力。
下面是关于共济失调康复训练的一些做法。
一、练习独坐动作
让运动能力变得更加的协调是共济失调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
可以尝试坐在没有靠背的凳子上或者坐在地面上,然后坐一段时间,但是要保持比较长的时间,看能支持多久。
然后再逐渐地减少支撑动作,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平衡能力,最终达到不用其他人扶着就可以自己坐着的目的。
二、练习站立动作
除了练习独坐的动作,还可以练习站立的动作。
前期可以先抓住栏杆或者扶着墙尝试站立起来,同时其他人也要来协助站立。
这样,维持这一训练项目一长段时间,也就能慢慢熟悉站立的感觉,而且站立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长期以来,就能不用其他人帮助,一个人也能站起来了。
三、练习走路动作
一但有了独坐和站立的一部分基础,就可以逐步加入练习走路的康复训练。
走路需要更加强的协调和平衡能力,所以也是需要长期以来的不断训练换来的。
可以让起来人拉着或者扶着来协助行走,然后再慢慢的减少辅助,渐渐演变成一个人独自走。
共济失调很难完全治好,当前也没有完善的治疗方案,所以只能靠康复训练慢慢的调整。
虽然说康复训练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也不要因此而放弃训练。
因为经过了康复训练的洗涤,共济失调的症状总会得到一定的改善。
并且在训练中还需要不断地鼓励,以此来获得前进的动力。
共济失调有哪些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针对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
如果是炎症引起的共济失调,需要进行抗炎治疗;如果是脑中风导致的,应使用抗栓或调理药物治疗;如果是肿瘤所致,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2、康复治疗:包括协调性训练和平衡性训练。
例如,肢体协调性训练,患者将肢体放在指定位置或画圆达到训练肢体协调目的。
平衡性训练则包括坐位平衡、站立平衡及动态平衡。
3、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建议服用维生素B12、维生素E、艾地苯醌等,这类药物有助于减轻症状。
4、物理治疗:发病早期就可以进行,对患者的活动行走能力、平衡能力、肢体共济运动、改善患者的说话和吞咽功能等,都有一定帮助。
5、理疗康复:主要是在中医的基础上进行针灸、按摩等方式,务必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医生指导下进行针灸,通过刺激穴位来活跃患者的行动能力。
6、心理支持:患病后,患者的心理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浮动,如果家属发现患者的情绪较大,不愿意配合治疗,应当及时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进行心理辅导。
请注意,以上内容只提供了共济失调的一般治疗方法,但具体治疗策略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
共济失调的康复训练方法
通常情况下,共济失调的康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
1、物理治疗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轻微,没有给自身带来不适症状,此时可以通过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比如头部按摩、手部按摩等,也可以通过针灸等方式进行改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病情。
2、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了肌张力偏高的情况,建议患者遵医嘱配合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氯唑沙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使用维生素B6片、甲钴胺片等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3、心理治疗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处理,对治疗疾病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除以上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以外,还有其他的治疗方式,比如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经验交流224共济失调的康复护理崔毅成都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13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走路不稳,持物不准,语言漳碍.饮水及进食呛咳尿额尿急。
手术机理,主要是通过后颅凹减压,补充和重建小脑侧枝循环,改善局部血藏供应,促进小脑功能的恢复。
由于此类疾病以往长期属于疑难病症,未开展外科治疗,包括专科教课书和护理常规在内,在护理方法上尚缺乏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治愈率,我们又根据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心理状态,研究设计制定了术后护理程序.1.48小时护理重点1.1术后体位取头低臀高位,手术发现,多数小脑萎缩共济失调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骨增厚,蛛网膜粘连,骑脊藏循环受阻,颅后凹长期处于高压状态,手术使后颅凹突然减压粘连解豫,颅内压力降低.患者易产生头痛、恶心、呕吐症状,故在术后24—48小时内应采用头低臀高位.这样可以减轻上述症状.在观察患者无上述症状之后可置低枕。
1.2观察术后变化术后应特别注意拔出弓I流管后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手术使后颅凹压力降低.气体易逸入脑池而并发颅内积气,术后脑脊藏被大量引流,颅内压力降低而掩盖了颅内积气的占位效应,拨管后 I巍停止-但脑肯裱继续产生,颅腔内容物增加,导致颅内压增高而危及生命。
2.促进功能恢复的护理病程长,进展缓慢是小脑萎缩共济失调的主要特点;由于肢体及主要功能部位长时间废用,不同程度地存在肌肉萎缩,功能退化现象。
因此,即使小脑局部减压,粘连松解,中枢性原因完垒解除,肢体功能的恢复也有一个艰难的过程,如何缩短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设计此程序的意义所在。
为了促进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我们设计的护理程序如下:2.1早活动,早练习原则是活动充分,循序渐进,先小后大,先易后难,要求是每个关节,每块与共济运动有关的肌肉,都要活动和进行练习,术后病人如无特殊不适,则开始四肢小关节的主动活动。
指关节选择抓握训练,腕关节背屈训练,趾关节,踝关节背屈训练,每日4—6次,每次伸屈20次,休息5分钟。
【共济失调】比较全面的康复训练方法共济失调是一种慢性病,目前无良好药物,主要还在于康复训练。
由于是慢性病,训练也是个漫长的过程,一定要坚持,我们很f多患者通过长期坚持锻炼能自己独立行走了,每天正常三个小时锻炼,最低也要一小时,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看电视或者身体空闲不要忘记锻炼。
病魔是弹簧,你弱它就强。
一:平衡能力的锻炼1:金鸡独立,单脚站立。
2:画一条线沿着走,或者倒着走。
3:下肢站立不动,扭动上肢。
二:身体力量的训练,这个我就不多说了训练时注意拉开筋骨,比如压腿,仰卧起坐,深蹲,蹲马步,跺脚,双腿并立,上肢双手交叉触摸地面。
最好是做一套瑜伽,或者太极。
三:口腔和语言能力训练口含豆粒每天坚持朗读一篇文章。
每天和别人多交流,伸舌头训练,让舌头来回动,试图舔鼻子和下巴状,有利于改善和水被呛。
四:视力的训练每天不要看屏幕太久,双手摩擦发热后,遮盖眼镜待冷却后,双手向后擦刮眼镜,每天做眼保健操。
五:其他锻炼方法1:按摩脚趾(位置在大脚趾内测根部,和二脚趾连接处,这个地方是小脑脑干反射区,可以刺激小脑)做36次,可以使萎缩的小脑膨胀起来,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并且不要怕疼。
2:拍打百会穴(位置在双耳间延长线与头部中线相交的凹处,前顶后1 .5寸处,顶中央漩毛处)拍打150次。
这不但活动手臂,还可以刺激脑部皮层刺激脑部激能逐渐复活。
3:十指干梳头120下,这对打通头部脉络有好处,改善头部血液循环,头昏头疼都有好处,4:双手掌互相摩擦20下以上然后捂住眼镜,待手掌冷却用手掌后部摩刮眼镜12下,这对眼镜明亮,视力恢复有好处。
5:干洗脸60次可预防脸部皱纹,预防老年斑,6:前后上下擦耳朵120次,耳朵也是人体各个俗语反射区,一开始会疼说明你身体相应部位有疾病。
这个动作对保持停机预防高血压有好处。
7:两手拍打后脖子各60次,脖子是头部和身体的唯一通道,脑部供血的顺畅与否关系到大小脑是否萎缩,或者加速萎缩的关键作用,这个动作可以刺激颈椎保持通畅的输血功能,增加脑供血,供养,有利于防止颈椎病,特别是对后脑勺下的小脑部位要尽量搓的有发热感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