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分析PPT
- 格式:ppt
- 大小:5.07 MB
- 文档页数:15
基于等级评分法的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分析作者:孙磊来源:《对外经贸》2016年第10期摘要:通过采用等级评分法分析马来西亚的投资环境,根据其政局稳定性、资本撤回限制、外商股权限制、对外企的差别待遇与控制等八个方面的情况,最终得出马来西亚投资环境优越的结论。
分析中国企业在马来西亚投资日益增加的现状和面临的潜在风险,提出中国企业应通过与马方共同发展,以实现两国共赢。
关键词:马来西亚;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但对外投资也伴随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
因此,对投资目的地进行投资环境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马来西亚作为东盟中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中国在亚洲的第三大、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必然会成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中投资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其投资环境,帮助中国企业进一步掌握主动,降低风险。
一、等级评分法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斯托包夫(RorbertB.Stobaugh)在1969年提出了用于评价国际投资环境的方法——等级评分法,将投资环境因素分为政局稳定性、资本撤回限制、外商股权限制、对外企的差别待遇与控制、外汇汇率稳定程度、关税保护、当地资本供应能力、所在投资国五年的通货膨胀率八个方面。
每一方面又划分了4—7种不同的情况。
根据每个方面权重的相对大小,给出进一步的分类标准,最好的评分分别为20、14、12分,最差的评分分别为0、2、4分。
对国际投资环境进行评估时,先对以上八个方面依情况分别打分,然后加总,总分越高说明投资环境越优越。
二、基于等级评分法的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分析(一)政治稳定程度1963年马来西亚建立,其宪法规定国家政体为君主立宪议会民主制。
马来西亚宏观经济分析2013.08概述:✧马来西亚是以出口导向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已处于工业与城市化后期。
其近几年经济已从2008年金融危机中恢复稳定增长。
✧目前马来西亚制造业,农业,采矿业为其主要支柱产业,其总量占GDP的47%,房地产与商业服务业占DGP的比重稳定在5%左右。
主要贸易国家为东南亚国家,中国,日本,美国及欧洲,出口商品主要以农产品、资源及电子产品为主。
✧马来西亚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水平适中,房住与汽车贷款占银行系统贷款的比例相对较高✧从2010年开始马来西亚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马来现有存量房的规模已较大,且人口增长较慢,城市化率已相对较高,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主要是来自改善性需求。
1.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1.1 GDP总量及增速GDP季度增速,% 百万林吉特12GDP 构成 百万林吉特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8-6-4-2024681012不变价同比人均GNI 不变价GDP构成占比3马来西亚是出口导向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在经历了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后,其经济增长已基本恢复到危机前水平,经济增长总体保持在较好水平。
如果按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在3256~10065美元的标准来看,今年3季度马来西亚人均GNI已基本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上限。
1.2 GDP分行业三大产业占GDP比重4从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来看,目前马来西亚服务业已超过50%,且服务业占比呈现上升工为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农业基本稳定的格局,这表明马来西亚已处于工业化的后期。
2. 主要行业情况各主要行业占GDP的比重56各行业同比增速7目前马来西亚经济仍以工业生产为主导,其中制造业与采矿业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了24%与10%,其次是农业。
从各行业发展来看,近些年建筑业与政府服务业增长势头较快,其次是房地产业与通信业。
一带一路投资风险研究之马来西亚白荷菲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核心地带,分为东、西两部分,之间有南海隔着,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部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西濒马六甲海峡;东马位于婆罗洲岛北部,南临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文莱,地理位置优越。
(如图一)近年来,中马经贸往来更加密切,2013年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马来西亚于2015年接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并以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因此,对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和政治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一:马来西亚周边卫星图资料来源:Google卫星地图一、马来西亚国内政治概况根据1957年《马来亚联合邦宪法》,延续大英帝国政治传统,成立马来亚这一联邦国会君主立宪制国家。
1963年马来西亚建立,宪法更名为马来西亚宪法。
马来西亚君主是国家最高元首,由九个州的世袭苏丹轮流担任,由选举产生,任期五年,不得连任。
最高元首委任下议院多数党领袖为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内阁部长、联邦法院院长等国家行政机关重要官员。
最高元首在行使其各项权力时同时,也需要考虑总理的意见和决定。
现任最高元首哈利姆是马来西亚第十四任最高元首,于2012年正式登基并执政至今。
另外,九个州的世袭苏丹和四个州州元首构成统治者会议,选举决定国家正副最高元首,审议并颁布国家法律法规。
马来西亚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国会,由最高元首、上议院和下议院组成。
下议院有222个议席,议员在全国大选由人民选出,下议院获得多数席位的正当取得组阁权,任期五年。
上议院有70名议员,其中44名由总理向最高元首推荐并由元首任命,另外26名由各州立法议会推派两名,任期3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且不受国会解散与否的影响。
内阁是马来西亚的最高行政机关,由总理领导,所有成员必须是国会议员,内阁向国会负责。
国家的实际运作实权掌握在内阁手里。
本届内阁成立于2013年5月,纳吉布连任马来西亚总理。
马来西亚饲料市场投资环境马来西亚概况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
西马位于马来半岛南部,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南中国海,西濒马六甲海峡。
东马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与印尼、菲律宾、文莱相邻。
20世纪70年代前,马来西亚经济以农业为主,依赖初级产品出口。
20世纪7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电子业、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
马来西亚政府鼓励以本国原料为主的加工工业,重点发展电子、汽车、钢铁、石油化工和纺织品等。
矿业以锡、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为主。
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市场为:美国、新加坡、欧盟、日本和中国。
主要进口机械运输设备、食品、烟草和燃料等。
马来西亚饲料市场概况马来西亚农业以经济作物为主,主要是油棕、橡胶、热带水果等。
用于饲料生产原料的玉米、小麦、大豆的供应制约着马来西亚本土饲料的生产,饲料市场存在供给缺口。
请参阅《中国企业投资马来西亚饲料市场前景研究报告》第一章马来西亚饲料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预测第一节马来西亚饲料原料供应和饲料产量状况一、马来西亚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的供应状况二、马来西亚饲料产量指标第二节马来西亚重点饲料生产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第三节马来西亚饲料市场需求状况一、马来西亚牲畜饲养量指标二、马来西亚畜产品和鱼类产量指标三、马来西亚饲料消费量指标四、马来西亚人均饲料占有量第四节马来西亚饲料市场相关政策一、饲料进口关税、检验检疫等相关贸易规定二、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三、外资进入农业领域的政策规定第五节马来西亚饲料市场发展态势展望和指标预测一、马来西亚饲料市场需求规模预测思路二、未来五年马来西亚饲料市场需求预测三、未来五年马来西亚饲料市场供需缺口判断四、未来五年马来西亚饲料市场竞争格局展望第二章马来西亚饲料市场投资机会判断第一节马来西亚饲料细分市场发展机会判断一、畜牧业的市场机会展望二、水产养殖业的市场机会展望三、其他市场的机会判断第二节马来西亚重点区域饲料市场的机会判断一、马来西亚行政区划二、马来西亚经济发展区域重心和主要城市分析三、马来西亚饲料重点区域市场机会的判断第三节马来西亚周边地区饲料市场的机会判断一、马来西亚所处的地理区位二、马来西亚参与的双边及多边贸易协定三、周边国家饲料需求状况分析第三章马来西亚投资环境分析第四章马来西亚饲料市场投资风险判断第一节马来西亚国家风险判断第二节马来西亚饲料市场风险判断第五章马来西亚饲料市场投资建议......马来西亚投资环境世界排名:在2013年营商环境排名中,马来西亚的营商环境排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的第12位。
马来西亚贸易投资综合环境介绍一、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概述马来西亚与贸易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海关法》、《海关进口管制条例》、《海关出口管制条例》、《海关估价规定》、《植物检疫法》、《保护植物新品种法》、《反补贴和反倾销法》、《反补贴和反倾销实施条例》、《促进投资法》、《外商投资指导方针》、《外汇管理法令》、《工业产权法》、《专利法》和《通讯与多媒体法》等。
(一)贸易管理制度及其发展1. 关税制度马来西亚海关现行的主要执法依据是《1967年海关法》、《1996年关税法令》、《关税(豁免)法令》《东盟关税(豁免)法令》;《1994(东盟国家原产货物)(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关税(CEPT)》;《(棕榈油分级加工产品)关税(豁免)法令》和《1995(棕榈油分级加工产品)关税(暂时豁免)法令》。
2. 贸易救济制度根据《1993年反补贴和反倾销税法》和《1994年反补贴与反倾销税条例》,马来西亚贸工部下属的贸易行为司负责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工作。
自其成立以来,针对中国产品发起的反倾销案只有2002年4月的自行车反倾销调查一例。
(二)投资管理制度及其发展马来西亚《1986年投资促进法》、《1967年所得税法》、《1967年海关法》、《1972年销售税法》、《1976年消费税法》以及《1990年自由区域法》是马政府各项投资鼓励政策的依据。
这些法律涵盖了对制造业、农业、旅游业(包括宾馆)的投资活动,以及对研发、培训和环境保护行为等领域投资活动的批准。
这些投资鼓励政策都是以直接或间接的减税的形式出现的。
1. 对制造业投资的鼓励措施对制造业投资企业的主要税收鼓励措施是给予企业新兴工业地位和投资税赋抵减。
符合条件的项目被称作“促进行动”或“促进产品”。
马来西亚政府专门制订了《促进行动及产品列表》。
2006年6月,马来西亚政府更新了符合条件的免税比例和申请实效。
(1)新兴工业地位获得新兴工业地位称号的公司将可获准部分减免所得税,即仅就其法定所得的30%征收所得税即可。
马来西亚国际商务环境分析——基于PEST分析法吴昭毅摘要: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初步达成之后,可以预见到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FDI进入TPP成员国。
马来西亚作为TPP十二个成员国之一,将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较为丰富的资源等优势吸引更多的FDI。
中国企业若想通过FDI进入马来西亚以享受TPP所带来的优惠,就必须对马来西亚的国际商务环境做全面的了解。
主要通过经济、政治等宏观因素对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商务环境进行分析。
在宏观环境分析时采用PEST模型。
关键词:马来西亚;国际商务环境;PEST模型分析一、引言国际商务环境是指企业在从事国际商务的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且能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东道国的各种因素及其总和,具有相关性、强制性、动态性、差异性、复杂性的特点。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在对广泛参与到国际分工中,积极开展国际业务,形成了一大批外向型出口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此外,一些实力较强的中国企业也纷纷开拓国际市场,进行海外并购和对外直接投资(OFDI)。
2015年10月,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成功结束谈判并达成协定,该协定涵盖范围广,且在环保、劳工等方面包含了诸多高标准的条款。
其中,关于投资的协议会赋予TPP成员国在在成员国间进行FDI 上更多的优惠以及便利,这无疑会改变全球价值链,引起投资和产业的转移效应,使FDI更多地流向TPP的成员国。
马来西亚作为TPP十二个成员国之一,将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较为丰富的资源等优势吸引更多的FDI。
中国企业若想通过FDI进入马来西亚以享受TPP所带来的优惠,就必须对马来西亚的国际商务环境做全面的了解。
二、马来西亚宏观环境分析2.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国际商务活动,直接影响贸易与投资的难易程度与资金的安全性,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范围及经营效果。
因此对于国际商务环境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政治体制、政治稳定性、政府对外资的政策以及对外贸易政策四个方面。
马来西亚投资环境简介马来西亚政府欢迎外商投资于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
目前该国正积极吸引外资投资于多媒体和信息技术领域,以促进当地“多媒体超级走廊”项目的建设。
然而,当地的服务业、农业和建筑业并不积极吸引外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仍然限制外资进入。
一、对外资的开放程度马来西亚政府欢迎外商投资于制造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
目前该国正积极吸引外资投资于多媒体和信息技术领域,以促进当地“多媒体超级走廊”项目的建设。
然而,当地的服务业、农业和建筑业并不积极吸引外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仍然限制外资进入。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要想取得制造业的经营许可,就需向马来西亚工业发展管理局(Malaysia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uthority-MIDA)提交申请,由该管理局来审核申请是否符合马来西亚“第二个工业发展总体计划”(the Second Industrial Master Plan)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马来西亚的经济战略和社会政策。
在其它行业的投资申请或投资额在2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申请则由其它一些相关的机构来审批。
比如说,设立再保险公司就需要得到Nagara银行(马来西亚中央银行)的批准。
1986年的促进投资法和1975年的工业协作法对外国投资作出了规定。
当涉及到兼并、购买或兼管事宜时,由证券管理委员会和外国投资委员会(Foreign Investment Committee)根据马来西亚兼并兼管法的有关规定来进行管理。
外国投资委员会还就非制造业的外国投资制定相应的政策方针。
一般政策规定外资在合资企业中最多只能拥有30%的股份,但制造业的出口外向型产业中,有时也允许设立外商独资企业。
而那些获得“多媒体超级走廊(MSC)资格”的外资企业,外商也可以拥有100%的股权。
马来西亚政府鼓励当地的土著马来人拥有资产,因此经常要求国内外企业与土著马来人合作(通常是30%的股份),并要求职工中也要有一定比例的土著马来人。
馬來西亞投資環境一、對外資的開放程度馬來西亞政府歡迎外商投資于製造業,尤其是高科技產業。
目前該國正積極吸引外資投資於多媒體和資訊技術領域,以促進當地“多媒體超級走廊”專案的建設。
然而,當地的服務業、農業和建築業並不積極吸引外資,石油和天然氣工業仍然限制外資進入。
一般政策規定外資在合資企業中最多只能擁有30%的股份,但製造業的出口外向型產業中,有時也允許設立外商獨資企業。
而那些獲得“多媒體超級走廊(MSC)資格”的外資企業,外商也可以擁有100%的股權。
馬來西亞政府鼓勵當地的土著馬來人擁有資產,因此經常要求國內外企業與土著馬來人合作(通常是30%的股份),並要求職工中也要有一定比例的土著馬來人。
馬來西亞的外國投資者在除了資產限制以外的各方面享有國民待遇。
外國證券投資者也可以在當地的股票交易所自由買賣股票和債券,並可以購買剛上市公司的新股。
但外資在商業銀行中最多只能擁有20%的股份。
外資企業還可以參與由政府資助的研究發展專案。
二、私人所有權和創建權除了外資在企業中控股30%的限制外,某些行業還有其他一些限制外資的規定。
根據外國投資委員會1974年頒佈的外資管理方針規定,私有企業,無論是內資還是外資,都可以兼併、兼管或購買另一家企業,但某些情況下要先取得財政部的許可。
雖然公有企業很少在市場或貸款方面與私有企業競爭,但面臨競爭時,土著馬來人的企業在取得政府合同時往往會得到照顧。
三、產權保護馬來西亞有完備的立法來保護私有財產。
外國人可以在馬來西亞購買除農業用地和價值10萬美元以下住房以外的任何動產和不動產。
除了海灘、工業用地和工廠以外,外國人在購買其他不動產時,要向政府激納約4萬美元的款項。
四、業績要求和鼓勵措施給予國內外投資者的財政上的鼓勵措施往往是與業績要求掛鈎的,這些業績要求一般包括出口目標、原材料本地化的程度和技術轉讓等。
另外“外資企業準則”部分敍述的是對外資企業所有權結構的要求;“出口鼓勵措施”是講製造業的投資鼓勵措施;“多媒體超級走廊鼓勵措施”是講對獲得多媒體超級走廊資格企業的獎勵措施。
马来西亚国家市场分析马来西亚⼀、宏观环境(⼀)经济环境受投资扩张和内需增长带动,2013年马经济增长4.7%,虽低于2012年的5.6%,但符合马官⽅预期;2014年,马经济预计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增幅在5%-5.5%。
⾃2010年马政府启动经济转型计划(ETP)以来,私⼈投资持续活跃。
2011年,私⼈投资额940亿马币(马来西亚法定货币,亦称令吉或林吉特,1美元约合3.10-3.35马币),2012年达1402亿马币,2013年约1650亿马币,私⼈投资已超过政府投资。
长期以来,马政府对汽油、天然⽓、电⼒、⽩糖等公共产品提供巨额补贴。
近年来,随着公共开⽀⼤幅增加,马政府债务负担⽇益严重。
截⾄2013年9⽉30⽇,马政府债务5292亿马币,占马GDP的53.6%,其中97%为国内债务,接近马财政部设定的55%的债务上限。
为此,⾃2013年10⽉起,政府开始削减汽柴油、电⼒、⽩糖等产品补贴额度,受其影响,其他⽇⽤消费品和部分建筑材料价格随之上涨。
专业机构预测,2014年马CPI将增⾄约3%。
因马总体通胀⽔平较低,且政府削减补贴遵循逐步实施、区别对待的原则,预计不会拖累马经济发展。
(⼆)政治及安全环境马来西亚政局稳定,执政党联盟“国民阵线”长期执政,政策延续性较好。
2013年5⽉,马举⾏第13届全国⼤选,“国民阵线”再次获得多数席位,总理纳吉布获得连任,组建新⼀届内阁。
预计未来五年,马政府将继续把推动经济转型计划、吸引外国投资作为⾸要⽬标,努⼒使马在2020年成为发达国家。
马虽为多种族、多宗教国家,但马来⼈、华裔和印度裔和平相处,民族关系较为融洽,社会治安整体较好。
⼆、承包⼯程市场发展状况(⼀)市场整体状况受政府扩⼤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影响,近年来马来西亚建筑业增长显著。
2012年,马建筑业总产值253.3亿马币,同⽐增长18.5%,成为马经济中增长最快的⾏业。
其中,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占马建筑业总额的63.9%,成为马建筑业增长的主要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