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上册14《小蜗牛》(动画版)
- 格式:pptx
- 大小:19.77 MB
- 文档页数:44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小蜗牛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前解析】这是一篇童话,以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和它慈爱的妈妈之间有趣的对话呈现故事情节。
小蜗牛在妈妈的提示下去树林玩,由于爬得慢,总是错过原来的季节,看到下一个季节的风景。
课文通过小蜗牛三次去树林里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点以及蜗牛爬得慢的特点。
关注朗读:课文主要由蜗牛妈妈和小蜗牛的对话组成,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人物身份的不同读出不同的语气。
如蜗牛妈妈的话要读出亲切、温和的语气,小蜗牛的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感觉。
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蜗牛妈妈或小蜗牛,分角色来进行对话。
关注连环画课文学习方法:本课是小学阶段第一篇连环画课文,四幅插图对应课文中春夏秋冬文字,形成时间推演的连环内容。
教学中结合课后题,鼓励学生借助图画信息进行猜读,同时运用以前学习的形声字识字、在语境中识字,利用课文反复结构进行猜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看图学文、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学时不宜布置预习,尤其避免一上来就是老师的范读或播放录音。
关注科普常识:本文理解中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对于蜗牛爬行速度的认知,影响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师可以利用或者视频扩展有关蜗牛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蜗牛以及其行动方式,为阅读理解扫除障碍。
也可向学生推荐《动物百科全书》,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动物,关注自然。
关注识字与写字:本课没有全文注音,教学中要突显教材编排意图,充分发挥连环画的作用,结合课后题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大胆猜读。
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合体字,要适当提示合体字部件之间的关系,引动学生初步认识写合体字要左右、上下、里外相互协调。
【教学目标】1.认识“住、孩”12个生字和王字旁1个偏旁。
会写“对、妈”等4个字。
2.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猜读不认识的字,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和生活经验,猜读不认识的字,读懂课文,了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点。
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14课《小蜗牛》主题文档一、课文内容分析1. 课文简介《小蜗牛》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只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地爬行,却总是被人嘲笑,最终它凭借着自己的坚持和努力,终于爬上了山顶,实现了梦想的故事。
2. 课文内容课文主要讲述了以下内容:•小蜗牛背着沉重的壳,努力地爬行,但总是被人嘲笑。
•小蜗牛遇到了各种困难,比如被小鸟嘲笑、被兔子嘲笑、被松鼠嘲笑。
•小蜗牛没有放弃,它坚持着自己的目标,最终爬上了山顶,实现了梦想。
3. 课文主题《小蜗牛》的主题是:坚持梦想,永不放弃。
小蜗牛虽然行动缓慢,但它始终坚持着自己想要爬上山顶的梦想,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即使再小的个体,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蜗、牛、爬、山、顶、梦、想”等10个生字,会写“蜗、牛、爬、山”4个字。
•能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小蜗牛爬山的故事。
•能体会小蜗牛坚持梦想的精神,并从中获得启发。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设计1. 导入•播放一段小蜗牛爬行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小蜗牛的外形特点,并说出自己对小蜗牛的印象。
2. 新课学习•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习生字。
•朗读课文,并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小蜗牛的感受。
•讨论小蜗牛为什么会被嘲笑,它为什么还要坚持爬山?•引导学生思考小蜗牛的精神品质,并联系自身,谈谈自己的梦想。
3. 巩固练习•练习写生字,并进行词语造句。
•讲述小蜗牛爬山的故事,并进行角色扮演。
•创作小蜗牛的绘画作品,并进行展示交流。
4. 拓展延伸•阅读与小蜗牛有关的书籍,了解蜗牛的习性。
•观看关于坚持梦想的电影或动画片,感受梦想的力量。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梦想写下来,并制定计划,努力实现梦想。
《小蜗牛》知识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我们自己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小蜗牛》知识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小蜗牛》知识点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一、我会写对duì(对面、对立、不对)妈mā(妈妈、姑妈、大妈)全quán(全部、完全、全体)回huí(回来、回家、回去)二、我会认住zhù(居住、住房、住下)孩hái(孩子、小孩、女孩)玩wán(玩笑、游玩、玩游戏)吧ba(走吧、来吧、去吧)发fā(发生、发明、发现)芽yá(发芽、嫩芽、豆芽)爬pá(爬呀、爬走、爬行)呀ya(来呀、走呀、去呀)久jiǔ(许久、很久、多久)变biàn(变化、变动、改变)三、认识新偏旁王:王字旁,做左偏旁时,下面的横变成提,带“王”的字大多和“玉”有关。
带这个偏旁的字,比如“珍、珠”等。
四、多音字fā(发现)fà(白发)五、近义词旁边——附近许多——很多好久——很久六、近义词对——错快——慢许多——极少好久——瞬间七、理解词语发芽:种子的胚胎发育长大,突破种皮而出。
许多:很多。
盖:由上而下地遮掩。
过冬:度过冬天。
八、句子解析1.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写出了小蜗牛爬的时间长,爬得慢。
2.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
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不但写出了叶子的颜色,也体现了夏季小树林的美丽。
3.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蜗牛妈妈的话说明蜗牛冬天呆在家里过冬。
九、问题归纳小蜗牛为什么每次都不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因为小蜗牛的爬行速度很慢,所以它每次爬回来的时候季节都变了。
十、课文主题本文讲了从春天到秋天,妈妈派小蜗牛到树林里玩,顺便看小树发芽,摘草莓,采蘑菇,可小蜗牛每次都没能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抓住时机,还要有自己的判断。
一年级语文上册《小蜗牛》课文
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儿全掉了。
”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唉,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小蜗牛》是一篇童趣盎然的科普童话。
课文通过小蜗牛与蜗牛妈妈的三次对话,向我们介绍了小树林里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时巧妙地告诉我们小蜗牛爬行速度很慢的特点。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课文原文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儿全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唉,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作者俄罗斯的巴乌姆美莉,译者陈玮君、牟正秋,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篇二】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10个生字和一个偏旁,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说出四季特定的景象,感受故事中妈妈与孩子的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受小蜗牛一课四季的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体会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以及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给大人听。
【教学方法】交流法、阅读法、资料补充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课1.播放视频《蜗牛和黄鹂》。
2.同学们,你们首歌曲里唱的是哪两个小动物吗?(蜗牛和黄鹂鸟)3.对了,可爱的小蜗牛,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小蜗牛》教案及反思《小蜗牛》课文原文蜗牛一家住在小树林的旁边。
春天来了,蜗牛妈妈对小蜗牛说:“孩子,到小树林里去玩吧,小树发芽了。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小树长满了叶子,碧绿碧绿的,地上还长着许多草莓呢。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夏天了!快去摘几颗草莓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草莓没有了,地上长着蘑菇,树叶全变黄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秋天了!快去采几个蘑菇回来。
”小蜗牛爬呀,爬呀,好久才爬回来。
它说:“妈妈,蘑菇没有了,地上盖着雪,树叶儿全掉了。
”蜗牛妈妈说:“哦,已经是冬天了!唉,你就待在家里过冬吧。
”《小蜗牛》语文教案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歌曲《蜗牛与黄鹂鸟》MV;制作蜗牛图片、生字词卡片和小蜗牛和蜗牛妈妈头饰;查找资料了解四季特点,搜集描写四季的古诗词。
(教师)2.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了解四季的特点。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蜗牛和黄鹂鸟》MV,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哪两种小动物。
你们见过蜗牛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小蜗牛的故事。
(板书:小蜗牛)2.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出示蜗牛图片)师生简介。
3.学写“牛”字。
强调书写时要注意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竖写在竖中线上。
4.这篇课文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用歌曲和图片导入新课,形象直观,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以”故事讲的是小蜗牛的什么事呢”为引子,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随课文题目识记、学写“牛”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对所学的汉字进行理解和记忆,适度分散了学生识字的难度。
二、整体感知,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间互助认读生字。
3.检查识字情况。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zhùzài háizi wánquán biànhuífāyá住在孩子完全变回发芽hǎojiǔwōniúwánbɑpáyɑpá好久蜗牛玩吧爬呀爬指名开火车认读,师生正音,注意下列生字的发音:“子”是平舌音,在“孩子”一词中读轻声;“住、树”是翘舌音;“吧、呀”是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