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体格检查复习(SP)
- 格式:ppt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13
第十一节、全身体格检查
习题与自我评价
(一)填空题
1.全身体格检查前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为了消除病人的。
2.全身体格检查开始前必须洗净双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3.为避免检查给病人带来的不适或负担,全身体格检查一般应尽量在
完成。
4.由于体格检查通常于问诊之后进行,所以在临床实践中还要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在有所侧重。
5.重点体格检查的检查顺序与全身体格检查基本一致,但首先应进行
的检查。
(二)思考题
1.以卧位为例,列举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2.解释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求“手脑并用”的确切含义。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紧张情绪融洽双方的关系
2预防医源性感染
3.30~40分钟
4.全面系统检查的基础上
5.生命征
(二)思考题
1.以卧位为例,列举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卧位者,按一般情况与生命征→头颈部→前胸与侧胸部(包括胸廓、乳房、肺、心)→(坐位)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与下肢→肛门与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取立位)的顺序进行。
采用上述顺序进行全身体格检查是为减少病人的不适和不必要的体位变动,同时亦为了方便护士的操作,提高体格检查的效率及速度。
2.解释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中要求“手脑并用”的确切含义。
“手脑并用”指的是在进行全身体格检查过程中应边检查边思考,将检查结果结合病理解剖、病理生理以及其他基础医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推理,从而确认检查结果是否异常及其可能的原因。
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1、内容务求全面系统。
2、顺序应是从头到脚分段进行。
3、内容、顺序要熟练、规范、顺畅。
个别顺序可作适当调整,如甲状腺触诊,可在检查背部时从受检者背后予以补充检查。
腹部检查可采取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但仍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记录。
4、体格检查应注意原则的灵活性。
如急诊、重症病人,可能需要简单体检后即着手抢救或治疗,遗留的内容待病情稳定后补充。
5、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
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①卧位受检者: 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头面颈部→前、侧胸部(心、肺)→(受检者取坐位)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卧位)腹部→上肢、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为站立位)②坐位受检者: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上肢→头颈部→后背部(包括肺、脊柱、肾区、骶部)→(受检者取卧位)前胸部、侧胸部(心、肺)→腹部→下肢→肛门直肠→外生殖器→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
保证分段而集中的体格检查顺利完成。
受检者仅有二、三次体位更动。
6、掌握检查的进度和时间。
一般应尽量在30~40min内完成。
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查体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2)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3)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简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您好!我是您的主管医生。
我姓张。
为了对您的病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需要对您进行一次全身的体格检查。
请您配合一下,好吗?询问病人姓名、年龄、家庭住址、疾病情况等情况,观察病人的意识情况,同时与病人沟通、交流。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汇报: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表情自然、无病态面容、神志清醒、自动体位、异常情况:发育不良、超常。
全身体格检查重点提示
1.一般检查/生命体征:触诊桡动脉、测血压
2.头颈部检查:眼球运动检查、瞳孔对光反射、鼻窦、头颈部淋巴结、甲状腺、气管居中检查、口腔咽及扁桃体检查、颈动脉触诊。
3.胸廓及肺脏:腋窝淋巴结、触觉语颤、胸廓扩张度、肺部听诊、肺下界移动度
4.心脏检查:心尖搏动、心脏相对浊音界、心脏瓣膜区听诊
5.腹部检查:肠鸣音、叩诊肝上界、移动性浊音、肝脏触诊、胆囊触诊、脾脏触诊、阑尾压痛点、Murphy征阳性、肾及尿路压痛点
6.神经系统: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标准化病人(sp)
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
与其他完整的测验方法不同,SP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考试方法,它通常是许多临床能力评估方法中的一部分。
S P的优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SP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或测验中难以找到具有针对性的病例的问题,SP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提高了测验的有效性。
2、每个考生都可以面对同样的病人和问题,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3、SP可以作为评价者对受试对象做出更加合理的评判,这是以往任何测验手段所不能做到的。
4、SP的考试手段可以有效规避医学考试中涉及道德伦理方面的问题。
5、省略了考官参与观察和评分,节省了考试的开支。
缺点
SP的缺点:训练“演员病人”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的投入,训练成本比较高。
SP考试方法更接近于临床实际。
2004年在USMLE的第二部分中,首次采用SP的考试方法。
参试者需完成12个病例,每个病例都在模拟医生办公室的环境内完成,有
诊台、水池、计算机、血压计等常规设备,考生在每个考站有15分钟的时间接触1位SP,根据不同病人的简要病例进行问诊、体格检查等,15分钟后考生在门口的计算机上(或用纸笔)记录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10分钟后交卷,然后进入下一病例。
在综合SP对受试者的评价和考官对受试者记录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的评判后,给出最终成绩。
标准化病人(SP)的应用与研究作者:高秀文周虹文斌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21期[摘要]为了有效提高医学生基本技能操作的技巧和规范性,我们引进了国际推行的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简称SP)技术,并在2002级医本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产实习的教学培训与考核中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标准化病人(SP);教学培训与考核;应用与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094-02对于高等院校的医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娴熟的临床技巧是当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但长久以来,医学教育领域中的临床操作资源还不够充足,医学生总是陷入“理论多、实践少”的尴尬局面。
尤其近年来,随着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学生们在病人身上实践的机会也减少了许多。
为了弥补临床操作资源上的这一空缺,强化医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思维与实际动手能力,我们于2006年8月首次在2002级医本临床医学专业45名生产实习学生的临床教学与考核中,采用了标准化病人(SP)技术,现将应用的研究过程报道如下:1标准化病人(SP)的筛选与培训标准化病人(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是从事非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人或轻病人,经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而接受临床检查者。
可用于医学生及初级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具有被检查者、评估者和指导者三种功能。
2006年8月,我们在自愿者中筛选了4名SP,其中2名内科SP、2名外科SP,分别由临床教学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对其进行了系统培训与指导。
1.1 SP筛选1.1.1 筛选前准备广告宣传,教师培训。
1.1.2 SP招聘条件①自愿为医学教育做贡献;②高中以上文化;③身体偏瘦;④年龄在30~50岁;⑤酬金15元/学时。
1.2 SP面试与培训由专职教师对其面试,合格后进行系统的专科基本知识和考核病种的培训。
关于“标准化病人(SP)”的相关问题一、什么是“标准化病人(SP)”?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又称为模拟病人(Simulate Patients),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症状(含部分体征)的健康人。
并可以在模拟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一定反馈。
二、SP入选后要承担什么工作?SP初选合格后,将接受50个学时左右的医学相关知识培训和考核。
然后,在学生的学习和考试期间扮演患者,参与对医学生的教学、考核并反馈指导工作。
三、为什么要用“标准化病人(SP)”进行临床医学的教学活动?1.SP可以解决了临床医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又避免了医患矛盾,给医学生提供了与临床极其相似病例,克服了以往临床教学或测验中难以找到具有针对性病例的困难,培训学生标准化查体和标准化病史采集。
2.SP在扮演病人的同时,又作为评价者对受试对象可做出更加合理的评判,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正性,进而提高学生临床工作及临床思维能力。
3.SP用于医学技能考核,与其他完整的测验方法不同,它通常是许多临床能力评估方法中的一部分,并有助于建立客观有效的临床技能考核体系,为我国中医学学生培养与国际接轨进行有效的尝试和准备。
四、SP为什么要有一定学历?因为SP初选合格后,将接受有关医学知识的培训,参与教学工作,并要参加对医学生的考评,为学生打分,必要时还要对学生反馈指导,因此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五、入选SP后,对我的身体会有什么伤害?SP只是扮演患者,在整个过程中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但是你是需要付出一定的劳动的。
比如你要反复多次地作为患者回答多位学生的提问,同时还要接受学生对你的体格检查,主要是舌诊、脉诊、心脏和肺部听诊、腹部触诊等,如果你有耐心,有热心和爱心,相信你会成为一名优秀的SP。
六、SP工作是长期的吗?是否利用业余时间?首先“标准化病人(SP)”只是一个志愿者,自愿付出一部分业余时间参与医学教育的人士,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职业,一年只有有限的几次教学和考试。
2018 真题汇总SP 真题汇总(真题仅供参考,我们随时关注题目变化情况)宫颈癌女性,42 岁,接触性出血3 个月,阴道流血1 天来诊。
生命体征:体温36.5℃脉搏82 次/分呼吸18 次/分血压120/75mmHg要求1、进行重点问诊2、进行重点查体3、与病人讨论初步诊断4、离开检查室后完成相应答案问诊开始:1.您好,我是您的接诊医生张小明。
2.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哪里不舒服?3.有没有接触性出血,多长时间了,每次出血什么颜色?量多少?有没有阴道流液?有没有异味?白带什么颜色?有没有多个性伴侣?4.伴随症状:有没有腹痛,尿频,尿急下腹坠胀感,近来有没有乏力,心慌,气短的感觉?5.有没有到其他的医院看过?有没有做过宫颈疾病筛查,有没有HPV 感染,用过什么药?疗效如何?6.近来精神状态怎么样?吃饭睡觉怎么样?大小便正常不?有没有体重减轻?7.有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炎、结核等其他疾病,做过什么手术,受过什么外伤没?8.打预防针,疫苗了吗?9.吃药、输液、食物等有过敏的没?10.多大结的婚?几个孩子?有没有做过流产术,带环了吗?11.父母身体如何?有兄弟姐妹吗?身体怎么样?12.好的,您的大致情况我已经了解,目前怀疑您是宫颈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来确诊并排除相关疾病,谢谢您的配合。
现在为您查体。
体格检查(需要查)1. 皮肤黏膜有无黄染及出血点。
2.巩膜有无黄染,颈软否,气管是否居中,颈静脉有无怒张,甲状腺有无肿大。
3.全身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重点锁骨上淋巴结。
4.胸廓有无畸形,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无扩大。
心率80 次/分,律齐。
5.各瓣膜是否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是否腹平软,有无腹壁静脉曲张,是否未触及腹部包块,是否有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是否正常。
四肢活动是否正常。
无畸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有无异常。
妇科检查(口述,不查):阴道:阴道通畅,穹窿存在宫颈:肿物呈不规则菜花状,触及时出血明显,宫旁无增厚。
全身体格检查一、一般检查[5.0]1.器具齐备。
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测量体温。
把体温表放在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0.5]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30秒。
[0.5]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0.5]5.测量右上臂血压。
观察水银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纹上2~3cm; 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
同样的方法测定两次,间歇1分钟左右。
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3.0]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
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0.5]二、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9.触诊头颅。
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0.5]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
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
[0.5]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
示指按水平向外-> 外上->外下->水平向内-> 内上->内下,共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均从中位开始。
[0.5]14.检查调节反射。
[0.5]15.检查辐辏反射。
清醒者不查角膜反射。
[0.5]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0.5]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0.5]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0.5]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三、颈部[8.0]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 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0.5]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淋巴结。
[2.5]颈后三角: 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检者头稍低向左侧,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XX1:
临床基本技能考试考察内容
主要考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对沟通交流与人文关怀能力进行评价。
(1)考试设计
(2)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
第1、2站“病史采集”部分的考试内容包括:
考试方法为口试,采用标准化病人(以下简称SP)模拟“病人",考生按照
题卡要求询问现病史及重要的相关内容,2名考XX负责评价考生病史采集的能力。
尚无成熟SP团队的考试XX,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工作人员或志愿者扮演“病人”(以下简称模拟病人).考试所采用的SP或模拟病人应当接受考前培训,掌握模拟“病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熟悉考试方式.SP在考试中的主要角色是扮演“病人”,同时对考生的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素养加以评价。
“模拟病人"在考试中的主要角色仅是扮演“病人”,不对考生进行评价.
第3站考核考生进行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在肺部、心脏、腹部检查中随机选一项。
第4站考核考生4~7项重点部位的查体能力,例如测血压XX浅表淋巴结触诊XX甲状腺检查XX关节检查.采用标准体检者配合考生完成操作。
2名考XX负责评价考生体格检查的能力.
第5、6站“基本操作”部分的考试内容:
第5站考核心肺复苏操作技能;第6站在其他操作项目中随机抽取1项进行考核。
考生在医学教学模拟人或医用模具等设备上进行操作,2名考XX负责评价考生基本操作的能力。
(3)XX:累计60分即为合格。
医师临床技能-全身体格检查篇一:执业医生全套体格检查详解(打印版)全身体格检查一、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总的原则是:先整体后局部,从上到下,由前向后,自外向内,先左后右的顺序进行。
检查手法一般是按视触叩听的顺序,腹部按视听叩触进行。
具体检查部位顺序如下:卧位受检者:1.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2.头颈部→3.前、侧胸部(心、肺)→(取坐位)→4.后背部(肺、脊柱、肾区、骶部)→(取卧位)→5.腹部→6、7.上下肢→8.肛门直肠→9.外生殖器→10.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坐位受检者:1.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2.上肢→3.头颈部→4后背部(肺、脊柱、肾区、骶部)→(取卧位)→5.前、侧胸部(心、肺)→6.腹部→7.下肢→8.肛门直肠→9.外生殖器→10.神经系统(最后站立位)二、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以卧位受检者为例)1.一般检查及生命体征(1)自我介绍(姓名、职务,并进行间断交谈以融洽医患关系):(2)检查前洗手:必须当受检者的面洗手。
(3)准备和清点器械: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电筒、叩诊锤、近视力表、别针、棉签、卷尺、直尺(两把)、记号笔。
(4)观察发育、营养、面容、表情和意识等一般状态:汇报:异常情况:(5)测量体温(腋温,10分钟)汇报:手法:手不能触及水银部位,将温度标记甩至35度以下,看手表开始计时。
检查者用双手将受检者上臂平放在身体两侧,肘关节放在床上,双手放在剑突部位,等10分钟到时(检查颈部时取出体温计,汇报度数。
)完后将体温计甩至35度以下,将体温计水银头放入长套管内。
(6)触诊桡动脉至少30秒(右手测受检者右手并计数)汇报【(7)用双手同时触诊双侧桡动脉,检查其对称性(左手测右桡动脉、右手测左桡动脉)(8)计数呼吸频率至少30秒(触诊双侧桡动脉时计数)汇报:手法:检查者己经在测量体温时将受检者双手放到剑突部位。
检查者用右手翻起自己的左袖口,看检查者自己的手表,计最少30秒。
第一章全身体格检查`第一章全身体格检查【目的要求】1.熟练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内容和顺序,以及各系统检查的方法和细节。
2.既能分步掌握各系统的检查,又能连贯运用,确保全身体格检查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3.熟悉各种体征的临床意义。
【学时安排】 10学时【教材与参考书】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六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2.潘祥林。
诊断学临床实习指导与习题[M]。
人民卫生出版社,⒛05年3.波拉·史蒂曼,华西医科大学等.临床诊断学教程[M].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年4.临床技能学习速查手则之体格检查要点。
昆明医学院教务处,⒛07年5.诊断学体格检查指导书,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临床技能实验室,2005年【实验教具】教学光碟、电脑、诊疗床、学生模特【实验方法,1.观看全身体格检查教学片。
2.将学生分组,每组均配有一名教师指导。
先由教师以一名同学做模特进行示教,然后同学互相练习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3.教师对学生操作情况及时点评指导,可抽查数名同学,在规定时间内让其完成操作,并配合相关提问,要求每个学生均达到训练目的。
4.鼓励学生课后在中心的开放实验室互相练习,巩固复习。
【实验内容】附|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1.检查者体检前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在检查前须向受检者作自我介绍,说明体格检查的原因、目的和要求;结束后感谢受检者的合作。
2.检查者通常站在受检者右侧,一般以右手进行检查;适当暴露检查部位,不要暴露与检查无关的部位。
腹部检查时暴露部位为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乳头以上(女性应遮盖乳房)及耻骨联合以下部位都应遮圭3.全身体格检查力求全面、系统、重点突出、手法规范和结果正确;应按合理的顺序进行,避免重复或遗漏,也应避免不必要的反复更换受检者的体位,但要注意原则的灵活性和养成医师的体检习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体格检效率和速度。
为了检查的方便,某些器官系统、如皮肤、淋巴结、神经系统可采取分段检查,统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