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农药剂型的特点解析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8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农药原料合成的液体产物为原油,固体产物为原粉,统称原药。
绝大多数农药原药由于其理化性质和有效成分含量很高而不能直接使用,实践当中,需要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目前,常用的农药剂型有以下几种:1.乳油(EC)乳油主要是由农药原药、溶剂和乳化剂组成,在有些乳油中还加入少量的助溶剂和稳定剂等。
溶剂的用途主要是溶解和稀释农药原药,帮助乳化分散、增加乳油流动性等。
常用的有二甲苯、苯、甲苯等。
农药乳油要求外观清晰透明、无颗粒、无絮状物,在正常条件下贮藏不分层、不沉淀,并保持原有的乳化性能和药效。
原油加到水中后应有较好的分散性,乳液呈淡蓝色透明或半透明溶液,并有足够的稳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内不产生沉淀,不析出油状物。
稳定性好的乳液,油球直径一般在0.1~1微米之间。
目前乳油是使用的主要剂型,但由于乳油使用大量有机溶剂,施用后增加了环境负荷,所以有减少的趋势。
2.粉剂(DP)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和填料混合加工而成。
有些粉剂还加入稳定剂。
填料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粘土、高岭土、滑石、硅藻土等。
对粉剂的质量要求,包括粉粒细度、水分含量、pH值等。
粉粒细度指标,一般95%~ 98%通过2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30毫米;通过300号筛目,粉粒平均直径为10~15微米。
通过325号筛目(超筛目细度),粉粒平均直径为5~12微米。
水分含量一般要求小于1%。
PH 值6~8。
粉剂主要用于喷粉、撒粉、拌毒土等,不能加水喷雾。
3.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混合加工而成的。
可湿性粉剂对填料的要求及选择与粉剂相似,但对粉粒细度的要求更高。
湿润剂采用纸浆废浆液、皂角、茶枯等,用量为制剂总量的8%~10%;如果采用有机合成湿润剂(例如阴离子型或非离子性)或者混合湿润剂,其用量一般为制剂的2%~3%。
对可湿性粉剂的质量要求应有好的润湿性和较高的悬浮率。
悬浮率不良的可湿性粉剂,不但药效差,而且往往易引起作物要害。
各种农药剂型的特点
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在市场上销售前的物理形态和包装形式。
不同的农药剂型具
有不同的特点,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农药剂型及其特点。
1. 液体剂型:液体农药剂型包括悬浮剂、乳剂、可湿性粉剂等。
特点是易于稀
释和使用,易于吸附在植物表面,并且具有较好的覆盖性。
悬浮剂在稳定性上较好,可以长时间悬浮在水中使用;乳剂在增溶性上较好,能够与水混合均匀形成乳状液。
但是,液体剂型对于贮存和运输要求较高,易受温度和光照影响,容易降解。
2. 固体剂型:固体农药剂型包括粉剂、颗粒剂、片剂等。
特点是贮存和运输方便,不受环境影响,耐长时间保存。
粉剂和颗粒剂易于均匀散布在农作物上,但易受风吹雨淋影响,降雨后需要重新施药。
片剂携带方便,使用简单,但易受机械挤压和撞击而破碎。
3. 气体剂型:气体农药剂型主要包括烟雾剂和气雾剂。
特点是能够快速扩散到
整个作物范围,渗透性强,覆盖面广。
烟雾剂通过燃烧释放有毒气体,适用于防治土壤传播的病虫害;气雾剂则是将液体农药喷雾成微小的液滴,形成气雾,适用于室内温室和密闭环境中的病虫害防治。
不过,气体剂型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对人身和环境造成伤害。
总而言之,不同的农药剂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农药的选择和
使用过程中,应根据病虫害类型、作物种类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农药剂型进行防治。
此外,要严格按照农药标签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和储存,以确保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农药常见剂型及其特点
一、液体剂:
液体剂是指以水含溶剂或低沸点溶剂为基本载体,添加抗生素、除草剂、杀虫剂等细胞活性物质,经过搅拌、控制配比,制成浓缩的悬浮状、
乳剂状或液态的农药剂型。
由于具有易于配制,易于储运,易于控制配比,应用时浓度准确等优点,使其在现代灭虫防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1. 悬浮剂:又称质问剂,是以细小的粒子为主要形态,直径一般在
45um以下,能悬浮在水溶液中,且不沉淀,形成稳定的悬浮系统,由于
悬浮剂是以水为基体悬浮制成的,不需要搅拌,易于储运和配制,并且喷
雾时释放悬浮液中的微粒会被动力推动,投撒的范围大,因此应用广泛。
2.乳剂:乳剂是由有机植物油及其它添加剂经反应制成,农药添加物
加入后,能形成乳状物,具有消解性好、抗光老化好等特点,并且比悬浮
剂的耐海水性能高得多,但其配制、储运和施用较悬浮剂麻烦。
常见农药剂型和特点农药是农田病虫草害的主要控制手段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农药的剂型也有了较大的变化。
下面将对常见的农药剂型及其特点进行介绍。
1.灌溉剂型:灌溉剂型是将农药与灌溉水混合后通过灌溉设备喷洒到农田上。
这种剂型的特点是施用方便,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农田,对农作物和病虫草害的效果较好。
但是,由于灌溉剂型的农药浓度通常较低,所以对于一些顽固性病虫草害的控制效果较弱。
2.翻土剂型:翻土剂型是将农药与土壤混合后施用于犁耕或深松作业过程中。
这种剂型的特点是能够在土壤中形成一定浓度的农药残留,对土壤中孳生的病虫草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同时,翻土剂型还可以提高土壤水分的保持能力,促进植株生长。
3.涂剂型:涂剂型是将农药涂覆在种子表面,然后通过种子播种机植入土壤中。
这种剂型的特点是能够在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过程中形成一定浓度的农药残留,对土壤中孳生的病虫草害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同时,涂剂型还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4.喷雾剂型:喷雾剂型是将农药溶解在水中,通过喷雾器喷洒在作物上。
这种剂型的特点是施用简便,可以覆盖到作物的各个部位,对各种病虫草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但是,由于喷雾剂型的农药浓度较低,所以对于一些顽固性的病虫草害控制效果较弱。
5.煮沸剂型:煮沸剂型是将农药溶解在热水中,然后用于煮沸灭活种子或者接种的土壤。
这种剂型的特点是能够在种子或土壤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农药残留,对土壤中的病虫草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但是,煮沸剂型需要较高的温度,并且需要消毒设备,操作较为复杂。
6.粉剂型:粉剂型是将农药制成粉末,然后通过喷粉器或手动撒粉的方式施用到作物上。
这种剂型的特点是施用方便,能够覆盖到作物的各个部位,对各种病虫草害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同时,粉剂型还可以长期存放,使用寿命长。
总结起来,常见的农药剂型有灌溉剂型、翻土剂型、涂剂型、喷雾剂型、煮沸剂型和粉剂型。
不同的剂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选择合适的农药剂型能够提高农药的利用效率和控制效果,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农药按剂型分类可以分成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水乳剂、水剂、颗粒剂、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等,下面我们将以上常见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一下。
一、粉剂DP:由农药原药和填料,经机械粉碎混合而制成粉状制剂。
制剂要求:粉粒细度要求95%能通过200号筛目(即2.54厘米长有筛线200条,筛孔直径为74微米)。
特点及施药方式:粉剂不易被水湿润,也不分散或悬浮在水中,故不能加水作喷雾使用。
粉剂因粉粗细小,易附着在虫体或植株上,而且分散均匀,易被害虫取食。
粉剂使用方便,适于干旱缺水地区使用。
因成本低,价格便宜,但附着性差,其残效期比可湿性粉剂、乳油的残效期要短,而且易污染环境。
低浓度粉剂可直接喷粉用;高浓度粉剂供拌种、制作毒饵、土壤处理用。
二、可湿性粉剂WP:是由农药加湿润剂和填料,经机械粉碎而制成的混合粉状制剂。
制剂要求:细度要求99.5%能通过200筛目,悬乳率达到该品种的要求(如20%林丹可湿性粉剂悬浮率要求40%以上)。
因为加有湿润剂,粒度很细,在水中容易被湿润、分散、悬浮。
特点及施药方式:主要用于加水喷雾使用。
要注意不可将可湿性粉剂用来直接喷粉,因其分散性差,有效含量高,所以容易对植物产生药害,又不经济。
三、乳油EC:由农药原药、乳化剂、溶剂制成均匀一致透明的油状液体。
制剂要求:加水后变成不透明的乳状药液(即乳剂),稳定度要求在99.5%以上,若油珠直经在0.1—2微米间则呈半透明状,油珠直经在2—10微米问则呈乳白色。
乳油要求经过长期贮存后,不产生沉淀,不分层,有效成分不分解失效。
特点及施药方式:主要采用对水喷雾施用,乳油的湿润性、展着性、附着力均优于可湿性粉剂。
在使用相同剂量的情况下,活性高于可湿性粉剂、粉剂、水悬浮剂、颗粒剂等,乳油能够均匀地分布于药液中,并使药液容易在作物、虫体或杂草上润湿展着,容易渗透到作物、虫体和杂草体内,充分发挥药效。
四、水乳剂(浓乳剂)CE和微乳剂ME都是将液体或半固体农药有效成份分散在水中而制得,其中的有效成份必须在水中长期稳定。
农药剂型大全讲诉农药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化学品,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病虫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应用特性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农药剂型。
1. 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悬浮剂是一种粉状或液态农药剂型。
它的主要成分是固体农药颗粒,这些颗粒悬浮于液体中,适当地搅拌后形成均匀的液态悬浮体。
悬浮剂具有良好的可分散性,即使在水中也能均匀分散,易于使用和清洗。
悬浮剂广泛用于叶面喷雾和灌溉等作物防治,可以对多种病虫害起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2. 乳剂(Emulsion)乳剂是由两种不能混溶的液态农药成分混合而成的剂型。
它通常由水、油和乳化剂三部分组成,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稳定性和渗透性。
乳剂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和花卉等作物的防治,可以有效地控制霉菌、线虫等病虫害。
3. 溶剂型(Solvent-based)4. 粉剂(Powder)5. 焙烤可湿性粉剂(Bakeable wettable powder)焙烤可湿性粉剂是由多种农药成分和填充剂混合后焙烤得到的固体粉末剂型。
它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农药成分的附着力和渗透性,对于防治昆虫和微生物病原体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6. 爆米花剂(Popcorn)爆米花剂是一种将农药成分包裹在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中制成的剂型。
当受到热量时,玉米或小麦会膨胀,农药部分会散发出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爆米花剂广泛应用于果树、小麦、水稻等作物的防治,具有方便、经济和有效的特点。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农药剂型外,还有滴剂、微型胶囊、粒剂、可湿性粉剂等剂型。
每种剂型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特点,选用合适的剂型可以提高农药的效果,降低使用成本,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保护环境都有着重要作用。
农药常见剂型及其特点农药是一种用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化学物质,常见剂型有多种,每种剂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此,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药剂型及其特点。
1.悬浮剂悬浮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悬浮于水中形成悬浮液的剂型,常见的悬浮剂包括悬浮油剂和水悬浮剂。
悬浮剂具有药效持久,防治面广等特点,可防治各类病虫害。
其优点在于能够均匀悬浮在水中,易于搅拌,使用方便。
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悬浮剂中的固体颗粒容易沉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搅拌,否则会导致不均匀施药。
2.粉剂粉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制成的细粉状固体剂型。
其具有贮存稳定、使用方便、渗透能力强的特点。
粉剂常见的形式有粉尘剂、湿性粉剂和湿性粘稠粉剂等。
粉尘剂容易形成飞散粉尘,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护措施。
湿性粉剂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乳液状物质,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对农作物的渗透性强。
3.溶液剂溶液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剂型,通常为懈性溶剂、杂环化合物等。
溶液剂具有使用方便、不结块、不结晶等特点,能够迅速渗透至植物组织中发挥作用。
然而,溶液剂对农作物的附着性较差,易被土壤和植物吸收,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
4.胶体剂胶体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悬浮于胶体液中制成的剂型。
胶体剂具有粘性强、附着力强的特点,能够在植物表面形成较长时间的持久薄膜,增强农药的防治效果。
胶体剂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但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剂量和施药时间,以免产生过度浓稠的现象。
总结起来,不同的剂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农药剂型时,需要根据病虫害的类型、发生程度、农作物特性、环境因素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剂型进行防治。
此外,使用农药时应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遵守施药规定,确保农药的有效使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14种农药剂型的优缺点大家在使用农药时,常常见到乳油、悬浮剂、微乳剂等不同剂型,有时候还会发现同一种药有不同剂型,那么不同农药剂型各有什么优缺点,使用时要注意什么呢?一、农药剂型的特点二、农药剂型的种类1、粉剂(DP)粉剂由原药、填料(或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混合、粉碎、再混合等工艺过程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细度的粉状制剂。
粉剂有效成分含量通常在10%以下,一般不需要稀释而直接供喷粉使用,也可供拌种、配制毒饵、毒土等使用。
优缺点:不够环保,用量逐渐减少。
2、颗粒剂(GR)粒剂由原药、载体和少量其他助剂通过混合、造粒工艺而制成的松散颗粒状剂型。
剂粒的有效成分含量在1%~20%之间,一般供直接撒施使用。
优缺点:方便撒施,安全长效。
3、可湿性粉剂(WP)可湿性粉剂是含有原药、填料或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以及其他辅助剂,经混合、粉碎工艺达到一定细度的粉状剂型。
可湿性粉剂加水搅拌可形成稳定、分散性良好的悬浊液,供喷雾使用。
标准:达到98%通过325目筛,润湿时间小雨2分钟,悬浮率60%以上。
优缺点:节省有机溶剂,展着好,包装储运方便。
4、可溶性粉剂(SP)可溶性粉剂是由水溶性原药、填料及其他助剂组成,在使用浓度下有效成分能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中的粉状剂型。
可直接加水溶解供喷雾使用。
可溶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一般在50%以上,有的高达90%。
由于浓度高,储存时化学稳定性好,加工和储运成本低,包装、运输方便,且安全。
5、水分散粒剂(WG)水分散粒剂由原药、润湿剂、分散剂、隔离剂、稳定剂、粘合剂、填料或载体组成。
使用时放入水中,能够较快崩解、分散,形成高度悬浮的固液分散体系。
优缺点:安全,有效含量高、体积小,悬浮率高。
6、水悬浮剂(SC)水悬浮剂不溶于水的固体原药与润湿分散剂、粘度调节剂及其他助剂和水经湿法研磨,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粘稠、可流动的悬浊液体剂型。
悬浊剂有效成分含量在5%~80%之间,多数在40%~60%之间。
12种剂型农药特点及应用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以各种剂型存在,包括液剂、粉剂、乳剂、胶体剂、悬浮剂、颗粒剂、糖剂、湿剂、气剂、烟剂、油剂和水剂。
每种剂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
1. 液剂:液剂是将农药溶解在适量的溶剂中制成的剂型。
液剂具有溶解速度快、喷施容易、混合均匀的特点。
常见的液剂有水剂、油剂、乳剂等。
它们可以在叶片上形成均匀的覆盖层,提高附着力和吸收效果,广泛用于叶面喷施和土壤灌溉。
2. 粉剂:粉剂是将农药药剂制成粉末形状的剂型。
粉剂具有保存稳定性好、携带方便、施药灵活的特点。
常见的粉剂有可湿性粉剂、湿性粉剂等。
它们可以直接用于撒施或混合成悬浮液、乳剂等进行喷施,适用于大面积的土壤施药和种植作物的喷雾施药。
3. 乳剂:乳剂是将农药悬浮于水中形成乳状液的剂型。
乳剂具有悬浮性好、稳定性高、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乳剂有水乳剂和油乳剂。
水乳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油乳剂主要用于土壤灌溉和树木植物喷施。
4. 胶体剂:胶体剂是将农药粉剂溶解在有机胶体剂中制成的剂型。
胶体剂具有附着性强、吸附性强、侵蚀性小的特点。
常见的胶体剂有胶体铜、胶体硫等。
它们可以用于种子处理、土壤施药和植物喷施。
5. 悬浮剂:悬浮剂是将农药颗粒悬浮在水中形成悬浮液的剂型。
悬浮剂具有悬浮性好、附着力强、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悬浮剂有水悬浮剂和油悬浮剂。
水悬浮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油悬浮剂主要用于土壤施药和种子处理。
6. 颗粒剂:颗粒剂是将农药制成颗粒状的剂型。
颗粒剂具有包膜保护、释放稳定、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颗粒剂有水溶性颗粒剂和水分散颗粒剂。
水溶性颗粒剂主要用于土壤施药,水分散颗粒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和种子处理。
7. 糖剂:糖剂是将农药制成糖浆状的剂型。
糖剂具有黏附性强、吸附性强、使用方便的特点。
常见的糖剂有糖性微胶囊剂和糖性水乳剂。
糖性微胶囊剂主要用于叶面喷施,糖性水乳剂主要用于土壤施药。
8. 湿剂:湿剂是将农药悬浸在水中制成的粉剂。
河南农业2016年第1期(上)NONG YAO YU ZHI BAO农药与植保喷雾,绝不能像粉剂一样直接喷洒。
可湿性粉剂克服了粉剂的漂移性,而且药效也比粉剂高。
相比乳油还可以制成高浓度制剂,只要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即可,不需要溶剂,节省了成乳油高左右。
:1.加工时不需要任何有机溶剂,对环境无污染。
2.加工和使用时无粉尘,对操作者安全。
3.分散度高,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悬浮剂具有可湿性粉剂和水乳剂的优点,被称为“划时代”的新剂型,它以价廉的水为分散介质,也不需要用量很大、要求严格的填充剂,是代表当前农药制剂技术发展方向的一类重要剂型,并且已经成为我国农药制剂中有竞争力的新剂型。
(三)水分散粒剂:简称WG 水分散粒剂是一种加水后能迅速崩解并分散成悬浮液的粒状制剂。
剂型优势:1.崩解性、分散性、悬浮性好。
2.有效成分含量高达90%。
3.物理化学性能稳定、流动性好、计量和使用方便。
4.贮运安全、包装费低。
避免了可湿性粉剂在使用时的粉尘对操作者和环境的污染、毒害等缺点。
水分散粒剂药效与乳油相当。
因此,水分散粒剂兼有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的优点。
高质量浓度水分散粒剂是未来农药市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之一。
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的重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传统剂型往往难以充分发挥农药活性成分的活性,并存在着对施药者有毒性、使用溶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及对哺乳动物产生不良影响等诸多问题,这就迫使人们去开发新的替代剂型。
剂型的好坏直接影响农药的效果和应用。
农药的剂型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及省力化的方向发展。
一些安全、经济、省力的剂型正在研究并已有应用,他们将更多地代替那些对环境污染严重、毒性高、用量大的剂型。
农药剂型的特点及新剂型的优势滴灌、渗灌,严禁大水漫灌,可以减低棚室内湿度,减少病害发生。
根据蔬菜生长的需求进行肥水管理,不盲目施肥水,保证蔬菜的产量。
在棚室内温度、湿度的调节上,要求实行放腰风,不放脚风,以防闪苗。
(五)合理用药床土消毒可选用恶霉灵(土菌消)、甲霜灵、代森锰锌等药剂,也可以用太阳能消毒。
农药常见剂型及其特点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使用的一种化学药剂,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农药根据其剂型的不同,可以分为液体剂型、固体剂型和气体剂型三大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类农药剂型及其特点。
液体剂型是农药中最常见、应用广泛的一类剂型。
液体剂型主要包括乳剂、水溶液、油剂等。
乳剂是将农药与乳化剂、稳定剂、溶剂等混合而成的悬浮液剂型,可分为油包水乳剂和水包油乳剂两种。
乳剂具有可调性好、用药量少、容易附着于作物表面等特点,常用于防治农作物叶面病虫害。
水溶液是将农药溶于水中制成的剂型,具有渗透性好、效果快等特点,适用于防治作物的地下害虫及作物内部的病虫害。
油剂是将农药溶于柴油、液体石蜡等油脂中制成的剂型,具有附着性好、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等作物的病虫害。
固体剂型是将农药制成粉剂、颗粒剂、湿粉剂等固体形式的剂型。
固体剂型主要用于土壤施用和种衣剂。
粉剂是将农药粉末与惰性材料混合而成的剂型,具有悬浮性好、便于储存等特点,适用于作物种子处理、土壤施用等。
颗粒剂是将农药与颗粒状材料混合而成的剂型,具有分散均匀、易于操作等特点,适用于土壤施用。
湿粉剂是将农药与吸湿性材料混合而成的剂型,具有易溶性、附着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叶面喷施和土壤施用。
气体剂型主要是指烟雾剂和熏蒸剂。
烟雾剂是将农药制成颗粒状后加热产生烟雾,并通过烟雾中的有效成分来防治病虫害。
烟雾剂具有烟雾迅速、易扩散、渗透性强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森林病虫害、储藏害虫等。
熏蒸剂是将农药以气体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通过空气中的农药气体来防治病虫害。
熏蒸剂具有迅速侵入、高度渗透等特点,适用于防治仓储、设施、家畜养殖等病虫害。
以上是农药常见的剂型及其特点。
每种剂型都有其适应的作物和防治对象,农药的选择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用,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正确使用,以提高防治效果,并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常见农药剂型及特点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的病虫害,并提高产量和质量。
农药剂型是指农药的物理形态和化学组合形式,常见的农药剂型有液体剂型、粉剂型、颗粒剂型、胶体剂型、烟剂型和气体剂型等。
每种剂型都有其特点和应用范围。
液体剂型是农药的一种常见剂型,包括乳剂、悬浮剂、溶液和乳油等。
乳剂是指农药与水或其他乳化剂混合形成的乳状液体,能够有效地分散在水中,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和侵入性,广泛用于叶面喷雾和土壤处理。
悬浮剂是农药在水中悬浮形成的稳定悬浮液体,适用于农田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
溶液是指农药完全溶解在溶剂中的液体剂型,常见的有高浓度溶液和低浓度溶液,广泛用于草地喷雾和果树喷洒。
乳油是指农药与水和乳化剂混合形成的农药乳油,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持效性,广泛用于多种农作物的叶面喷雾和土壤处理。
粉剂型是将农药活性成分粉末状与惰性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剂型,特点是易于贮运、使用方便,适用于喷雾和撒施等作业方式。
粉剂可分为可湿性粉剂和湿性粉剂两类。
可湿性粉剂是指农药粉末与湿润剂和附着剂混合形成的湿亮粉体,溶于水后成为乳液,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渗透性,适用于蔬菜和棉花等农作物的喷施。
湿性粉剂是指农药粉末与粘附剂和附着剂混合形成的粉剂,与水混合成团状悬浮液,适用于种子处理、树皮涂覆等。
颗粒剂型是将农药活性成分制成颗粒或微粒的剂型,根据颗粒的大小和形状可分为微粒剂和颗粒剂。
微粒剂是指颗粒大小在1-50微米之间的颗粒剂型,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渗透性,广泛用于种子处理、土壤处理和根系浸液处理。
颗粒剂是指颗粒大小在100-1000微米之间的颗粒剂型,易于贮运和使用,适用于土壤处理和叶面喷施。
胶体剂型是将农药活性成分制成胶状的剂型,常见的有胶粒剂和胶束剂。
胶粒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与植物性胶体或合成树脂混合形成的颗粒状胶体,具有较好的附着性和释放性,可适用于叶面喷雾和土壤处理。
胶束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形成的分散液体,能够迅速渗透入病虫害体内,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和棉花等农作物的喷雾。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
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一种表述形式,包括溶液、悬浮剂、粉剂、乳剂、微胶囊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等。
不同的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农药应用方式和作物类型,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1.溶液剂型:农药在溶剂中完全溶解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易于使用、混合均匀、喷洒均匀,但容易挥发、流失、降解和污染环境。
2.悬浮剂型:农药悬浮于溶液中,并通过搅拌或摇动保持悬浮状态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分散性好、吸附性佳、较稳定,适用于喷洒和喷雾。
3.粉剂型:农药以固体粉末形式出现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易于制备、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土壤施药、种子处理和直接撒布。
4.乳剂型:农药悬浮于水中形成乳状液体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稳定性好、着附性强、使用方便,适用于喷洒、涂抹、沾膜和浸种等作业方式。
5.微胶囊剂型:农药包裹于胶囊中,通过喷雾或摇晃破裂胶囊释放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保护农药、减少挥发和降解,适用于植物表面处理和害虫控制。
6.颗粒剂型:农药颗粒化成颗粒状的剂型,可溶于水或附着于植物表面。
其特点包括储存方便、施药方便、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土壤处理、种子保健和植物体内吸收。
7.水分散粒剂型:农药以颗粒状分散于水中形成悬浮液的剂型。
其特点包括悬浮性好、使用方便、作用快速,适用于喷雾、洗蘸和涂抹等应用方式。
不同的农药剂型适用于不同作物类型和作业方式,可以提高农药的有效性和使用效果。
同时,农药剂型的选择也涉及到环境、经济和安全等因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使用农药剂型应按照使用说明,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措施。
农药常用剂型及应用农药剂型是指农药制剂的物理形态和化学性质的总和,常用剂型有液态剂型、固态剂型和气态剂型。
下面将详细介绍农药常用剂型及其应用。
一、液态剂型1. 悬浮剂:悬浮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均匀地悬浮在溶剂中,形成悬浮液。
悬浮剂具有悬浮性好、便于使用、剂量准确等优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悬浮剂有苏力菌素、石硫合剂等。
2. 可湿性粉剂:可湿性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其他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制剂。
可湿性粉剂具有分散性好、使用方便、储存稳定等特点,适用于防治蚜虫、飞虱等。
常见的可湿性粉剂有敌敌畏、乐果等。
3. 浸膏剂:浸膏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溶于溶剂中,形成胶状或膏状的制剂。
浸膏剂具有均匀性好、渗透力强、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常见的浸膏剂有溴硫磷、氯硫丹等。
4. 可溶性液剂:可溶性液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被完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透明或微浑浊的制剂。
可溶性液剂具有药效快、吸收率高、处理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毒病、杂草等。
常见的可溶性液剂有吡蚜灵、草甘膦等。
二、固态剂型1. 粉剂:粉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粉末状制剂。
根据粒径的不同,可分为超微粉剂、微粉剂和粗粉剂。
粉剂具有药效稳定、使用方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多种病虫害。
常见的粉剂有杀菌粉、硫磺粉等。
2. 颗粒剂:颗粒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搅拌形成的颗粒状制剂。
根据颗粒粒径的不同,可分为微型颗粒剂、粉型颗粒剂和块状颗粒剂。
颗粒剂具有药效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颗粒剂有杀虫剂、杀菌剂等。
3. 片剂:片剂是指农药活性成分和辅助成分通过混合成型形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具有溶解速度慢、持效期长等特点,适用于防治病虫害。
常见的片剂有杀虫片、除草片等。
4. 微胶囊剂:微胶囊剂是指将农药活性成分包裹在微胶囊中,形成液态或固态的制剂。
微胶囊剂具有释放控制、药效持久等特点,适用于防治果树病虫害。
农药使用的剂型选择与使用效果比较农药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选择适当的剂型对于农药的使用效果以及农作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不同剂型的特点以及其对农药使用效果的影响。
一、农药剂型的分类与特点1. 液体剂型:液体剂型是指将农药溶解于适宜的溶剂中,形成液体状的剂型。
液体剂型主要包括悬浮剂、乳剂、溶液等。
其特点是易于稀释、携带方便、施药均匀。
但由于液体剂型较为稀释,其残留物容易蒸发,时间较短,因此持效性相对较低。
2. 固体剂型:固体剂型是将农药制成固体颗粒状或粉末状的剂型。
常见的固体剂型有粉剂、颗粒剂、片剂等。
固体剂型具有存储稳定、持效时间长的特点。
由于溶解度低,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固体剂型的颗粒较大,容易产生不均匀性,影响喷雾效果。
3. 气雾剂:气雾剂是指将农药制成微小浮质或其它形态悬浮于气体介质中形成的剂型。
气雾剂具有喷雾均匀、药效持久的特点。
但由于气雾剂需要使用喷雾器喷施,喷药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漂移,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二、不同剂型对农药使用效果的影响1. 病虫害防治效果:液体剂型由于易于稀释和携带,能够均匀喷洒在农作物表面,更容易与害虫或病原体接触,因此其防治效果相对较好。
但固体剂型由于颗粒较大,不易均匀分布在作物上,可能导致部分区域受到保护,而其他区域则失效。
2. 药效持久性:固体剂型由于溶解度较低,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药效的持久性较好,可以长时间保持作用。
而液体剂型由于溶解度高,药效持久性相对较短。
3. 环境影响:气雾剂在喷施过程中易产生漂移,导致环境中的非目标生物遭受农药的影响,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
而液体剂型和固体剂型喷施时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但溶液剂型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蒸发,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剂型选择的建议1. 根据害虫和病害的类型选择剂型:对于表面为主要发病部位的害虫或病害,选择液体剂型效果会更好。
对于根部或土壤传播的病害,可以选择固体剂型进行土壤处理。
农药剂型及特点介绍农药剂型是指农药的外观形态和制剂形式。
根据农药的活性成分和应用方式的不同,农药剂型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每种剂型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农药剂型及其特点。
1.悬浮剂:悬浮剂是将固体农药活性成分通过研磨等方法分散均匀在液体中而制成的制剂。
其特点是颗粒悬浮于水中形成一定浓度的悬液,稳定性好,易于悬浮和喷雾。
适用于农作物的叶面喷雾和根系施药。
悬浮剂的粒径大小会影响药液的质量,因此要求制备过程中的物理运动力要适度,以免药物颗粒过度细化或聚集。
2.乳剂:乳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悬浮在油性或水性介质中形成稳定液体的制剂。
乳剂可以分为水乳剂和油乳剂两类。
水乳剂它的乳液颗粒的平均粒径一般不超过5微米,相对于悬浮剂的颗粒来说要更细,乳液的稳定性也要好得多。
油乳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高的粘度,适用于减少药物流失,并能在植物表面形成稳定的保护膜。
3.粉剂:粉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粉碎、调配后制成的固体农药制剂。
根据粉末颗粒的粒径,粉剂又可分为粗粉剂、细粉剂和微粉剂。
粉剂易于储存和运输,使用时可直接撒布在植物表面,灵活性较高。
但粉剂对环境和施用人员的污染风险较大,且易受湿度和草食动物的影响。
4.溶液剂:溶液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溶解于溶剂中制成的制剂。
溶液剂的特点是操作方便,药液分布均匀,喷雾效果好。
但相比于悬浮剂和乳剂,溶液剂需要使用较大浓度的农药,溶剂的挥发及植物表面的吸附等问题也需要注意。
5.颗粒剂:颗粒剂是将农药活性成分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状固体制剂。
颗粒剂可根据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进一步细分为颗粒剂、微粒剂和糖果剂等。
颗粒剂具有易于储存和运输,施药无尘尘,使用方便等优点。
同时,颗粒剂也容易受到湿度和温度的影响,存放时需要注意防潮。
综上所述,不同的农药剂型适用于不同的农业实践需求。
农药剂型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农药的属性、目标作物、施用方式、环境因素等多个因素,以确保农药可以有效地施用、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危害。
我国常用剂型的特点
(1)乳油它是农药产品中产量最大的一种剂型,是由油溶性农药原药与乳化剂等助剂在有机溶剂中生成的透明真溶液,加入水中以后能形成乳油液状的乳剂,农药有效成分溶解在溶剂中呈极细微的油珠而分散在水中。
油珠的细度可达1微米以下,呈假溶液状态。
一般也可达5微米以下,呈乳白色浑浊液。
由于农药有效成分被分散得如此细度,得以充分发挥药效。
同一种农药,加工成乳油所能获得的药效优于可湿性粉剂。
但是,现有的乳油产品大多数是用芳烃类有机溶剂来加工的,选用最多的是混合二甲苯,因其对大多数农药原药的溶解性很好,并能增强药剂对生物体表皮的渗透能力,从而可提高药效。
由于芳烃类溶剂已被列为环境监控物质使乳油剂型正在面临逐步被淘汰和被其他剂型取代的形势。
如果一种农药原药可以加工成多种剂型,应尽可能选用其他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的剂型。
高质量的乳油才能配制高质量的乳剂供喷施使用。
质量很差的乳油加入水中后往往不能形成均匀的乳浊液或发生浮油或出现絮状物沉淀,所以稳定性是其重要的质量指标。
稳定性包括乳油的热贮稳定性和低
湿稳定性、乳液稳定性三个方面。
乳油热贮稳定性,一般要求在(54±2)℃的密封条件下贮存14天后,其有效成分含量的降低幅度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一般应在5%以下,但某些农药品种也允许有所变动。
乳化性能合作。
乳油低温稳定性,一般是在低温(0℃)下贮存14天后,乳油外观仍应是透明均一的真溶液,不应有不溶物出现。
乳液稳定性,也就是乳油加入水中稀释配制后仍能形成稳定的均匀乳油液,上无浮油、膏状物,下无沉淀。
必要时,还应考查乳油常湿贮存稳定性(2年)。
(2)浓乳剂由不溶于水的油状农药原油或原药的高浓度油溶液、乳化剂、分散剂、稳定剂、增稠剂及水经高速剪切机匀化工艺制成,为以水为介质的水包油型浓缩乳剂,油珠直径0.2~2微米,外观不透明。
使用时对水配成喷洒用的乳浊液,也可直接用作超低容量
喷雾,特别是飞机超低容量喷雾。
加工浓乳剂是完全不用有机溶剂或只用很少量溶剂,只是使一些油性较差的农药原药变成为流动性较好较易于乳化的状态,因而与乳油相比,对其稳定性要求更严,不仅要求低湿贮存合作、不冻结,也要求在常温贮存条件下不发生破乳现象,加工配成喷洒液后也能保持
乳剂的稳定状态。
浓乳剂是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的加工乳剂类剂型,是液态农药剂型非
溶剂化剂型之一。
(3)微乳剂该剂型由液态农药、表面活性剂、水、稳定剂等组成,属于热力学经时稳定的分散体系。
其特点是以水为介质,不含或少含有机溶剂,因而不然不爆、生产操作、贮运安全、环境污染少,节省大量有机溶剂。
农药分散度极高,达微细化程序,农药粒子一般为0.1~0.01微米,外观近似于透明或微透明液。
在水中分散性好,对靶体渗透性强、附着力好。
微乳剂也属于液态农药剂型非溶剂化剂型,是有发展前途的新剂型,有逐渐取代传统乳油的趋势。
我国
研制成功的有8%和20%氰戊菊酯微乳剂、5%和10%氯氰菊酯微乳剂、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20%氯氰菊酯与灭多威混合微乳
剂等。
(4)悬浮剂因它是固体颗粒在水中的具有一定黏度的胶态悬浮液,故曾称之为“胶悬剂”。
但它是一种固态农药微细颗粒在水中的悬浮体系,具有相当的体系稳定性,因此现在统一称之为“悬浮剂”。
悬浮剂是完全不用有机溶剂的剂型,是加工固态原药的一种好剂型。
一般是固体原药,以水为介质,与分散剂等表面活性剂、黏度调节剂、防冻剂等,进行湿性超微粉碎而制成,外观是粘稠的可流动性液态。
其性能介于乳油与可湿性粉剂之间,农药的分散度很高,细度可达5微米以下,细于可湿性粉剂,而粗于乳剂。
由于加工设备和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悬浮剂加工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能生产质量良好的产品,有些品种的质量已制定了行业标准,但也有一些质量不够好的产品在存贮期间容易分层、结块,选购时应注意:凡是发生分层或结块、难以摇动均匀者,都属于劣质农药。
悬浮剂的使用方法与乳油类农药相同,是加工配成喷洒液供喷雾用。
(5)种衣剂
从农药剂型来说,种衣剂并不是一种新剂型,而是具有一定粘附性能的悬浮剂中的一些特定制剂,专供种子包衣用,不可作其他用途。
它的加工方法与悬浮剂相同,只是在配方中需有一种成膜剂,能使种衣剂在包覆种子表面以后形成一层不易脱落的干药膜。
包衣种子播入土内,种子吸水萌芽,药膜也吸水而膨胀,逐渐释放出农药,发挥药
效作用。
有些种衣剂还另兼有某种特殊功能,如调整种子的形状和大小。
把甜菜、烟草、番茄、韭菜、莴苣及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的小粒种子,经
种衣剂处理后,改变种子的外观,把种子包成圆粒状,使之小球化,并增大直径,提高播种时种子的流动性,有利于机械播种。
(6)悬乳剂是固体原药的微细粉粒同油状原药的微细油珠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共同分散悬浮在水中的一种分散体系,可以看作是悬浮剂和浓乳剂的混合物,所以也称“悬浮乳剂”。
但其有特定的加工方法,其中的固体原药也不可溶于油状原药中。
目前这种剂型的产
品还不多,如40%乙·莠悬乳剂。
悬乳剂的使用方法也是加水配成喷洒液供喷雾用。
(7)干悬浮剂为粉状或粒状的固体剂型。
投入水中可自发分散,农药以粒径1~5微米的微粒悬浮于水中。
它是集乳油优良的自分散性和可湿性粉剂包装、贮运、使用方便的特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剂型,其粉粒细度、速效性和持效性与乳油相近,优于可湿性粉剂。
它突出特点是可以节省大量有机溶剂,免去瓶、箱等包装材料。
我国首创的乳粉、胶体硫即属于干悬浮剂。
凡是熔点和蒸气压较低、热稳定性较好、适于喷雾的疏水性农药原药,均可加工成干悬浮剂。
尤其是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较低、难于机械粉碎、又易水解的农药原药,选择干悬浮剂更具适用价值。
我国曾成功地创造了滴滴涕、除草醚的干悬浮剂(原称之为乳粉)。
继后曾研制过敌稗、硫黄、亚滴(亚胺硫磷-滴滴涕)、亚乐(亚胺硫磷-乐果)、乐果、蝇毒磷等干悬浮剂。
后因农药品种更新、产品易吸潮结块、个别产品发臭等原因,多数干悬浮剂暂时停产。
当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干悬浮剂新产品问世。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