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工程地质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 格式:ppt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28
工程地质参考资料一、填空题(本大题共0分,共 40 小题,每小题 0 分)1. 一条河流从河源到河口一般分为三段,即______、______和______。
2. 河流的搬运方式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3. 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 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5. 岩石的工程性质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6. 自然界的矿物按其内部组成质点是否有规律排列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7. 湿陷性黄土又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8. 地质年代分为______地质年代和______地质年代。
9. 从地质作用来看,可以将垭口归纳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类型。
10. 山岭地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明显的形态要素。
11. 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2. 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
13. 山坡是山岭地貌形态的基本要素之一,按山坡的纵向轮廓分类,山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4. 按堆积年代的不同,土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5. 河流的侧蚀作用使河谷变______和变弯。
16. 风化作用按照破坏岩石的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17. 按高程,平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18. 构造运动按照其发生时间顺序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19. 地貌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
20. 冻土根据其冻结时间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种。
21.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 50007-2002)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岩石的硬度、成因及工程地质性质
一、岩石的主要矿物
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矿物的成分、性质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都会对岩石造成影响。
例如,岩石中的石英含量越多,钻孔的难度就越大,钻头、钻机等消耗量也就越多。
物理性质是鉴别矿物的主要依据。
依据颜色鉴定矿物的成分和结构,依据光泽鉴定风化程度,依据硬度鉴定矿物类别。
表1矿物硬度表
二、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特征
三、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地质特征
四、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
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1)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2)岩石的主要力学性质。
一、单项选择题1.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A.剥蚀作用)。
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外圈的是(D.地核 )。
3.关于沉积岩形成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是(B.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4.压力等于零时的抗剪断强度称为(B.抗切强度)。
5.下列关于褶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褶皱构造使同一岩层产生明显的错动)。
6.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C.越来越弱)。
7.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D.侵蚀、沉积、搬运)。
8.地下水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常见的有O2、CO2、H2S和(B.N2)。
9.地下水位的降低可使降水周围的地面(A.下降)。
10.下列关于震级和烈度的组合正确的是(C.每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可有多个)。
11.采空区地表变形可分为(B.两种移动,三种变形)。
12.按结构成因,结构面分为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岩体受构造应力作用所产生的破裂面指的是(B.构造结构面)。
13.洞室衬砌的主要作用是(A.承受岩土和水压力)。
14.在地下洞室的围岩分类中,RQD表示(B.岩石质量指标)。
15.回转钻探不适宜于的土层是(D.砾石土)。
1.内力地质作用包括地震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和(B.变质作用)2.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不属于内圈的是(A.大气圈)。
3.由岩浆冷凝固结所形成的岩石是(C.岩浆岩)。
4.关于岩石水理性质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岩石的透水性是指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强度降低的一种性质)。
5.未经构造变动影响的沉积岩,其上下两套岩层的相对新老关系为 (C.上新下老)。
6.一幅完整的地质图应包括(D.平面图、剖面图和柱状图)。
7.随着距地表深度的不断加大,风化作用的程度(A.越来越弱)。
8.河流的地质作用一般表现为(D.侵蚀、沉积、搬运)。
9.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A.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
第2章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地球的内圈层构造,知道地球的外圈层。
2.了解地质作用。
3.理解矿物(晶体)的形态,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解理及断口等物理性质解主要硅酸盐、碳酸盐、氧化物造岩矿物的室内鉴定特征。
4.理解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及代表性岩石的特了解岩浆岩的产状。
5.理解岩石的物理性质、水理性质及其力学性质指标,掌握岩石的坚硬程度分类。
【学习重点】1、地质作用的类型及其对地壳改造的作用。
2、常见造岩矿物的主要形态及其主要的物理性质。
3、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矿物成分及其结构、构造。
4、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2.1 地球的总体特性地球是一个不标准的旋转椭球体,赤道半径(a)6378.14km,两极半径(b)6356.779km,地球平率()为,赤道附近稍微凸出,极区稍微扁平,赤道与极地半径相差22km。
1、地球的圈层构造地球具有一定的圈层构造,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外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通常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固体地球的表层部分,平均厚度约为33km,大陆厚度较大,大洋地壳厚度较;地幔是莫霍面以下、古登堡面以上部分,厚度约2900km,是地球的部分,主要由固态物质组成;地核是地球内古登堡面以下至地心的部分,厚度为3500km。
2、地质作用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固体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可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大类。
由地球内如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放射性元素蜕变的热能等产生的地质应力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即内动力作用,主要在地下深处进行,并可波及地表。
内动力地质作用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和变质作用。
岩浆岩、变质岩等便是内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由地球范围以外的能源,如太阳得能、日月的引力能等为主要能源在地表或地表附近进行的地质作用,称为外动力地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