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服饰的工艺以及种类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2.14 M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山壮族服饰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

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盘点一下壮族服饰那些事儿~

壮族有侬、沙、土三大支系,服装大同小异,主要有蓝、黑、棕三种颜色。壮族妇女有植棉纺纱的习惯,纺纱、织布、染布是一项家庭手工业。用自种自纺的棉纱织出来的布称为“家机”,精厚,质实,耐磨,然后染成蓝、黑或棕色。用大青(一种草木植物),可染成蓝或青色布,用鱼塘深可染成黑布,用薯莨可染成棕色布。壮族服饰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说起服饰可谓五花八门,缤纷多彩。小编是壮族中的侬族——锦族支系,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儿时,每到冬季闲暇的时候妈妈总会操起家中的绣花蓝,

开始制作新年的衣服,其种类之繁多,有头饰、衣襟、以及猫耳鞋、绣花鞋,一针一线,秀出自己喜爱的花样。而除了刺绣之外,纺纱和织布亦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每个村子总有一两家负责纺纱,布料供给村民使用。用布料和手工制作的衣襟拼接起来,一件独特而精致的新衣便出炉了。

一、男子服饰

成年男子普遍穿黑、青、蓝色自织棉布,有领、对襟、密纽、明袋上衣,着黑、青、蓝色宽裆折头大裤。脚穿自制锁边或毛边圆口浅帮布鞋。年轻人喜欢在头帕两端悬穗丝。

二、各支系特色

三大支系妇女服装底色一致,普遍为黑、青、蓝色为主。款式基本一样,都是收腰短衣、长裙。侬、沙(丘北)都着百褶裙。土(僚)裙不皱褶。包帕,三个支系各具特点。

侬装以广南道侬(装)、,交山锦侬(装)较有特色。道侬自织彩色方格壮锦长帕,往前包扎成两支斜上的牛角状帕式,前额留有遮阳;锦侬用手工绣成的各种图案的壮锦长帕,往后包扎成向耳根斜下的两角状帕式。。侬装有对襟,也有斜襟,领口有中高领,也有圆领,盛装的上衣面料用花色缎子。衣角向上翻翘,要显露衣服下摆两只斜挂的绣锦裙袋。脚穿镂腰小方头浅帮绣花鞋。讲究帕。衣、裙、鞋配套。

沙(布越)装最具特色的是丘北沙装,短衣密纽,着百褶长裙。头帕与侬有差别。广南沙(布越)、富宁沙(布越),民国以后已经不穿传统裙装。广南(北路)沙穿圆领滚口、滚袖衣。为方便涉水过河,衣长似袍。过河时,退去长裤,依水深浅或渐次收束至腋,或逐渐放松过膝涉水。即便有男性共渡,亦无碍观瞻。富宁沙(包括广南八宝沙),着姊妹装,带头巾或白底自织方格花头帕。

土僚穿右衽紧身短衣,胸。、背相对应各镶一块_四方缎面绣锦(也称补子,古称穿胸)。下着黑、青、蓝色平纹长裙(搭头土长裙有较宽皱褶),扎腰带。根据不同的头帕式样,又分平头、搭头、尖头土僚。平头土僚用自织黑或藏青色毛巾式头帕,包成平额帕式;头帕上多数绣有福、禄、寿、喜等吉祥的汉字图案。,尖头、搭头土僚,用长帕依发髻包扎成尖头、搭头状帕式。

壮族侬、沙、土妇女服饰都有盛装、便装、冬装、夏装之分。盛装讲究银质项圈、项链、纽扣、玉质环佩等贵重饰品,而最华贵的要数丘北沙盛装,轻轻挪步则银声盈耳。

20世纪70年代以后,壮族各支系青年男女服装亦有改变,多穿时代流行服装,居住在偏僻或较贫困山区的老年火穿传统服装。

三、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特色手艺

古籍中记载壮俗“露顶跣足”、“布帛勒额(束额)”,这种遮额帽既能保护头部也是一种装饰品。婴儿的背带比常见的汉族的大得多,呈蝴蝶状,“蝶身”长三尺,宽二尺四寸,中绣花样图案或八卦乾坤图,但很少见绣有文字,两边“蝶翼”长九尺,宽一尺二寸,这种背带壮话称“腊lap”。建国后,这种背带逐渐改小尺寸,有些背带身刺绣上如“出入平安”“美满幸福”的文字,代替原有的图案

男女都穿布鞋,中年妇女上山劳动爱穿自己制的猫耳布鞋,俗称鞋猫,形似草鞋、有耳、有跟,用一条扁纱带将鞋耳和鞋跟串起来,任意绑扎调节松紧。小时候就可以看见老人手工制作的猫耳布鞋,绣花鞋,遗憾的是如今这些古老而精细的手艺早已被机器替代,没有了以往的原汁原味。

壮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其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古老而神秘。淳朴的壮乡人民的服饰更是别具一格的精致而绚丽,其文化更值得继承和发扬,亲爱的你,是否对其多了一份依恋和向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