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化学高考备考一轮复习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离子共存 离子的检验与推断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728.36 KB
- 文档页数:24
第2讲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 复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及其分类,掌握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2.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考点一 电解质及电离
1.电解质及其分类
答案 ①电离 ②强电解质 ③强酸 ④强碱 ⑤弱电解质 ⑥弱酸 ⑦弱碱 ⑧水溶液
⑨熔融
2.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离子的式子。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
按要求书写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KAl(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HSO4溶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NaHSO4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Ba(OH)2===Ba2++2OH-
②KAl(SO4)2===K++Al3++2SO2-4
③NaHSO4===Na++H++SO2-4
④NaHSO4===Na++HSO-4 (2)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中用“”连接。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分步书写,且第一步的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的电离程度;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一步书写;弱酸的酸式盐,“强中有弱”。
按要求书写电离方程式:
①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考纲要求] 1.应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2.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能鉴别常见离子以及进行综合推断。
考点一 离子共存
1. 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应用
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
熟记常考离子的性质
颜色 MnO-4(紫)、Cu2+(蓝)、Fe2+(浅绿)、Fe3+(黄)
氧化性 ClO-、MnO-4、NO-3(H+)、Fe3+、Cr2O2-7
还原性 S2-(HS-)、SO2-3(HSO-3)、I-、Br-、Cl-、Fe2+
水解显酸性 NH+4、Mg2+、Al3+、Cu2+、Fe2+、Fe3+
水解显碱性 AlO-2、S2-、SO2-3、CO2-3、SiO2-3、ClO-、CH3COO-
两性离子 HCO-3、HS-、HSO-3、HPO2-4、H2PO-4
注意 “两性离子”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离子,一般为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3. 常见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能使甲基橙呈红色或橙色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碱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蓝色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呈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和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注HNO3除外);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c(H+)水或c(OH-)水等于10-a mol·L-1(a>7)的溶液。
深度思考
(1)OH-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填具体离子,下同)
答案 H+、NH+4、Fe2+、Fe3+、Zn2+、Mg2+、Al3+、Cr3+、HCO-3、HS-、HSO-3、H2PO-4、HPO2-4
考纲要求 1.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2.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考点一 离子共存
1.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应用
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熟记常考离子的性质
颜色 MnO-4(紫)、Cu2+(蓝)、Fe2+(浅绿)、Fe3+(黄)
氧化性 ClO-、MnO-4、NO-3(H+)、Fe3+、Cr2O2-7
还原性 S2-(HS-)、SO2-3(HSO-3)、I-、Br-、Cl-、Fe2+
水解显
酸性 NH+4、Mg2+、Al3+、Cu2+、Fe2+、Fe3+
水解显
碱性 AlO-2、S2-、SO2-3、CO2-3、SiO2-3、ClO-、CH3COO-
酸式
酸根离子 HCO-3、HS-、HSO-3、HPO2-4、H2PO-4
注意 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离子,一般为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3.熟记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
Al3+ CO2-3、HCO-3、S2-、HS-、AlO-2、ClO-
Fe3+ CO2-3、HCO-3、AlO-2、ClO-
4.离子共存判断题中常见的限制条件
限制条件 分析解读 无色溶液 有色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使甲基橙呈红色或pH=1 溶液显酸性,无大量的OH-及弱酸的酸根离子
遇酚酞呈红色或pH=13 溶液呈碱性,无大量的H+及弱碱的阳离子、弱酸的酸式根离子
与Al反应放出H2 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强碱性,显酸性时不能含NO-3
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 mol·L-1 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通入足量的CO2(或NH3) 溶液呈酸性(或碱性)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性离子和还原性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一定”“可能”还是“不能”大量共存 确定是“可能性”还是“肯定性”
1 离子共存、离子检验和推断
李仕才
[考纲要求] 1.应用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判断常见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2.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能鉴别常见离子以及进行综合推断。
考点一 离子共存
1. 离子共存问题是离子反应条件和本质的最直接应用
所谓几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2. 熟记常考离子的性质
颜色 MnO-4(紫)、Cu2+(蓝)、Fe2+(浅绿)、Fe3+(黄)
氧化性 ClO-、MnO-4、NO-3(H+)、Fe3+、Cr2O2-7
还原性 S2-(HS-)、SO2-3(HSO-3)、I-、Br-、Cl-、Fe2+
水解显
酸性 NH+4、Mg2+、Al3+、Cu2+、Fe2+、Fe3+
水解显
碱性 AlO-2、S2-、SO2-3、CO2-3、SiO2-3、ClO-、CH3COO-
两性离子 HCO-3、HS-、HSO-3、HPO2-4、H2PO-4
注意 “两性离子”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离子,一般为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3. 常见溶液酸、碱性的判断
酸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能使甲基橙呈红色或橙色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碱性溶液:pH>7(常温);能使pH试纸呈蓝色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呈红色的溶液。
呈酸性或碱性的溶液:和Al反应放出H2的溶液(HNO3除外);能使甲基橙呈黄色的溶液;c(H+)水或c(OH-)水等于10-a mol·L-1(a>7)的溶液。
深度思考
(1)OH-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填具体离子,下同)。
答案 H+、NH+4、Fe2+、Fe3+、Cu2+、Zn2+、Mg2+、Al3+、Cr3+、HCO-3、HS-、HSO-3、H2PO-4、HPO2-4 2 (2)H+不能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共存。
第06讲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与推断
(模拟精练+真题演练)
1.(2023·广东汕头·统考一模)离子鉴别能让我们感受微观世界的神奇。下列在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
离子组是
A.2Cu、2
4SO
、Na、
3NOB.
4MnO、Cl、H、I
C.3Al、2S、
4NH
、2
3COD.3Fe、SCN、K、ClO
【答案】A
【解析】A.该组离子彼此不2
3CO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正确;B.
4MnO
与I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3Al与2S和2
3CO均能发生完全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3Fe
与SCN能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
2.(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下列无色透明的溶液中,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Na、
3NO
、2
3COB.
K、
4NH、
4MnO、2
3SO
C.
4NH、
3HCO、3Al、2
4SOD.
K、2Mg
、
OH、Cl
【答案】A
【解析】A.K、Na、
3NO
、2
3CO没有颜色,且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A正确;B.含
4MnO溶液
为紫色,且
4MnO、2
3S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
3HCO、3Al相互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C错误;D.2Mg
、
OH相互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故选A。
3.(2023·河南开封·统考二模)对下列粒子组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和分析均正确的是
选项粒子组判断和分析
A透明溶液中:Mg2+
、Cu2+
、Br-
、2-
4SO不能大量共存,因为Cu2+
呈蓝色
B能溶解Al
2O
3的溶液中:Na+
、+
4NH、Cl-
、2-
4SO能大量共存,粒子间不反应
CNaCl溶液中:Fe3+
、I-
、Ba2+
、CH
3COO-
不能大量共存,Fe3+
和I-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NaHSO
4溶液中:K+
、Cl-
、-
3HCO、+
4NH不能大量共存,-
3HCO和+
专题三 离子反应
学习目标: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能正确判断离子是否大量共存。
4、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重难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检验
自主学习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
【知识回顾】
1.电离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叫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叫弱电解质。
4.依据元素周期表,记忆常见强弱电解质
ⅠA:除LiOH外其余都是强碱。
ⅡA:除Mg(OH)2、Be(OH)2外其余都是强碱。
ⅢA: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ⅣA:H2CO3、H2SiO3均为弱酸。
ⅤA:强酸:HNO3 中强(或弱)酸:HNO2、H3PO4。
ⅥA:强酸:H2SO4 弱酸:H2SO3、H2S。
ⅦA:强酸:HCl、HBr、HI、HClO4等
弱酸:HF、HClO等。
过渡元素中常见的弱碱:Fe(OH)3、Fe(OH)2、Cu(OH)2、Zn(OH)2等。
注意 盐不论难溶、易溶,绝大多数都是强电解质。 二、离子反应
1.离子反应
(1)概念: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
(2)离子反应的条件
①生成难溶的物质;
②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③生成易挥发的物质;
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反应的本质
离子反应的本质是溶液中某些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减少。
2.离子方程式
(1)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2)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正误辨析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银和食盐水都能导电,都属于电解质( )
专题03 离子反应
考点热度
★★★★★
【化学素养要求】
【考纲导向】
1.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2.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
3.理解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命题分析】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是每年高考的热点,高考再现率为100%。在高考试题中,大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但增加了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基本每一个选项都会有干扰,并且加大氧化还原反应的考察。选择题常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形式呈现,非选择题常与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化学工艺流程、实验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相结合,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近几年全国卷命题的热点内容。离子共存类选择题主要为限定条件下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离子推断类试题Ⅰ卷、Ⅱ卷均有考查,主要利用离子的特征反应,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离子存在情况,进而推断物质。
核心考点一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
离子方程式中物质的拆分原则
(1)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写成离子形式。
(2)弱酸、弱碱、难溶盐、单质、氧化物、气体用化学式表示。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CO-3、HSO-3等)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多元强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如HSO-4)在离子方程式中拆开写。
(4)微溶物的处理情况:
①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澄清稀溶液时(如澄清石灰水),微溶物应写成离子形式。 ②当反应物是微溶物的浊液或固态时(如石灰乳),微溶物应写化学式。
③生成物中的微溶物按难溶物处理,应写化学式。
(5)固体之间的反应(如消石灰与NH4Cl),固体与特定溶液(如Cu与浓硫酸)的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要注意4个两
【核心考法】
离子共存、离子检验和推断
1.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无色透明离子组是()
A.K+、Na+、NO-3、MnO-4
B.Mg2+、Na+、Cl-、SO2-4
C.K+、Na+、Br-、Cu2+
D.Na+、Ba2+、OH-、SO2-4
解析:A选项中的MnO-4在水溶液中显紫色;C选项中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D选项中会发生离子反应Ba2++SO2-4===BaSO4↓和H++OH-===H2O。
答案:B
2.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K+、Ca2+、Cl-、NO-3
B.K+、Na+、Br-、SiO2-3
C.H+、Fe2+、SO2-4、Cl2
D.K+、Ag+、NH3·H2O、NO-3
解析:A项中离子能大量共存,通入CO2后,溶液呈酸性,不会生成CaCO3沉淀,各离子仍能大量共存,A项正确;B项中通入CO2后SiO2-3因转化为H2SiO3沉淀而不能大量存在;C项中Fe2+与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D项中Ag+与NH3·H2O因能生成银氨配离子而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A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2-4、Cl-
B.Kw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C.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3、SO2-4
D.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2-3
解析: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Al3+不能大量存在,A不符合题意;Kwc(H+)=1×10-13 mol·L-1的溶液呈强酸性,四种离子能大量共存,B符合题意;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酸性条件下NO-3氧化Fe2+生成Fe3+,碱性条件下,Fe2+不能存在,C项不符合题意;水电离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酸性条件下,AlO-2、CO2-3都不能大量存在,D项不符合题意。
2020-2021学年度高考二轮复习练习04离子反应(缺项配平、离子检验、离子推断、离子共存)
一、单选题
1.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各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无法确定K+是否存在 B.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D.Cl-可能存在
2.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
A.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B.溶液呈现中性
C.酸和碱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酸能提供的H+与碱所能提供的OH-的物质的量相等
3.下列关于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醛的官能团是—COH
②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是居室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③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组成符合CnH2nO通式
④乙醛和水能通过分液进行分离,乙醛分子的所以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⑤丁基有4种形式,则可以推断化学式为C5H10O的醛有4种
⑥甲醛、乙醛、丙醛组成的混合物中,若氢的质量分数为9%,则氧的质量分数无法计算
⑦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可以选用的试剂是氨水
⑧醛类既能被氧化为羧酸,又能被还原为醇
⑨糖尿病患者的尿样中含有葡萄糖,在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时,能产生红色沉淀
⑩凡是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一定是醛
A.②③⑤⑦ B.③④⑥⑧
C.②⑤⑧⑨ D.③⑤⑧⑨ 4.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稀HNO3溶液加入FeS固体中:FeS+2H+=Fe2++H2S
B.在稀氨水中通入过量CO2:NH3·H2O+CO2=NH4+HCO3
专题:离子反应
一、基本概念
1、电解质 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3、电离方程式
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看物质的拆分、电荷质量守恒、物质的配比、反应物的用量是否正确
题型示例: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正确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 2Cl—+ 2H2O Cl2↑+ H2↑+2OH—
B.用氢氧化钠溶液出去铝表面的氧化膜:Al2O3+2OH—=2AlO—2+ H2O
C.用稀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氮:2OH—+2NO2= NO—3+NO↑+H2O
D.用食醋除去水瓶中的水垢:CO2—3+2CH3COOH=2CH3COO-+CO2↑+ H2O
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改写成离子的物质
1.单质;2.氧化物;3.气体 4.沉淀;5.弱酸、弱碱(难电离物质)
三、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
1.离子不能共存条件: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HCO3-、S2-、HS - 等不能大量共存。
⑶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H+)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⑸双水解
⑹络合
例: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K+、Ba2+、I—、MnO4—
B.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NH4+、Fe2+、SO42—、H+
C.c (HCO3-)=0.1 mol·L-1的溶液中:Na+、K+、CO32—、Br—
D.酸性溶液中:ClO-、S2—、SO32—、Na+
离子共存离子的检验和推断
1.常温,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OH)c(H)=10-12的溶液中:4NH、Cu2+、-3NO、2-4SO
B.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的溶液中:4NH、K+、Cl-、I-
C.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Fe3+、K+、Cl-、2-4SO
D.水电离产生的c(OH-)=10-12mol·L-1的溶液中:Na+、Al3+、Cl-、-3NO
【答案】A
【解析】A. 常温下,在--12+cH=OH10c的溶液中,c(H+)=0.1mol·L-1,溶液显酸性,离子之间均不能发生反应,A项正确;B. 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Fe3+,Fe3+能够氧化I-,B项错误;C. Fe3+与HCO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项错误;D.
由水电离的c(OH-)=10-12mol·L-1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碱性溶液中Al3+不能大量存在,D项错误;答案选A。
2.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 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 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 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KCl、NaCl B.KCl、MgSO4
C.KCl、CaCO3 D.MgSO4、NaCl
【答案】B
【解析】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不含CaCO3,排除C选项;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可确定含有钾元素,即含有KCl;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则应含有MgSO4,综合以上分析,混合物由KCl和MgSO4两种物质组成,故选B。
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Fe3+、Mg2+、SCN −、Cl –
B.+-c(H)c(OH)=1×10-12的溶液中:K+、Na+、CO2-3、NO-3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练测
专题2.2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讲)
复习目标: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基础知识回顾:
5.强、弱电解质在熔融态的导电性:
离子型的强电解质由离子构成,在熔融态时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而共价型的强电解质以及弱电解质由分子构成,熔融态时仍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不导电。
【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和离子
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导电性强于弱电解质的水溶液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强电解质易溶于水,弱电解质难溶于水 些反例的方法,证明其正确或错误。
【迁移训练1】(2010·模拟精选,浙江金华12月)醋酸是一种常见的弱酸,为了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某同学开展了题为“醋酸是弱电解质的实验探究”的探究活动。该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错误的是( )
A.先配制一定量的0.10 mol/L CH3COOH溶液,然后测溶液的pH,若pH大于1,则可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
B.先配制一定量0.01 mol/L和0.10 mol/L 的CH3COOH溶液,分别用pH计测它们的pH,若两者的pH相差小于1个单位,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先测0.10 mol/L CH3COOH溶液的pH,然后将其加热至100℃,再测pH,如果pH变小,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D.配制一定量的CH3COONa溶液,测其pH,若常温下pH大于7,则可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典型例题2】写出下列典型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2
专题五 离子推断和检验问题
解题方法:解此类试题时首先应关注溶液是无色透明还是澄清透明,确定是否要排除有色离子。常见的溶液中有颜色的离子有:Fe2+、Fe3+、MnO4-、Cu2+等。如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离子;加入硫氰化钾显红色,有Fe3+等等。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解这类试题的正确思维方法,这就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互斥性原则
所谓互斥性原则就是当我们利用题给实验现象判断出一定有某中离子时,应立即运用已有的知识,当机立断,马上排除与之不能共存的离子。
2、进出性原则
所谓进出性原则就是在进行离子检验时,往往要加入试剂,这样就会引进新的离子,那么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就无法判断,从而对后续的实验造成影响。
3、电中性原则
所谓电中性原则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这个隐含条件往往不被人注意,从而造成在离子推断中漏选或错选。在判断混合体系中某些离子存在与否时,有的离子并未通过实验验证,但我们仍可运用溶液中电荷守恒理论来判断其是否存在。
对点练习
一、选择题
1.在自来水的生产中,常通入适量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桶装出售。为辨别真伪,可用以鉴别的一种试剂是 (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2.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共含有Cu2+、K+、H+、Cl-、CO2-3、OH- 6种离子。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含其中3种离子并呈蓝绿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含有的另3种离子是( )
2020年专用高考化学专题复习一轮课程
1
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第五讲离子反应
教材版本全国通用课时说明(建议)120分钟
知识点离子反应、离子共存及离子推断
复习目标1、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4、掌握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
5、掌握离子推断。
复习重点1、离子反应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掌握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
2、掌握离子推断。
复习难点离子推断。
一、自我诊断知己知彼
1、(2017年高考海南卷第6题)能正确表达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用醋酸除去水垢:2H++CaCO
3===Ca2++CO
2↑+H
2O
B.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
2S↑+Fe2+
C.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2Al3++3CO
32﹣===Al
2(CO
3)
3↓
D.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NO
2:2NO
2+2OH﹣===NO
3﹣+NO
2﹣+H
2O
2、(2016年高考天津卷第4题)下列实验的反应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室温下,测得氯化铵溶液pH<7,证明一水合氨是弱碱:NH+4+2H
2O===NH
3·H
2O+H
3O+
B.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2Al+2OH-+2H2O===2AlO-2+3H
2↑
C.用碳酸氢钠溶液检验水杨酸中的羧基:+2HCO-3+2H
2O+2CO
2↑
D.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2-4===2Mn2++10CO2↑+8H
2O
3、(2016年高考四川卷第3题)下列关于离子共存或离子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H+、Cl-、MnO-4
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SiO2-3C.Fe2+与H2O
2在酸性溶液中的反应:2Fe2++H2O
2+2H+===2Fe3++2H2O
D.稀硫酸与Ba(OH)
2溶液的反应:H++SO2-4+Ba2++OH-===BaSO
1 专题2 离子反应 离子共存
【考情报告】
考查角度 考查内容 命题特点
单一条件、多项限制等考察离子共存,大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共存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属于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大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但增加了限制条件和隐含条件,基本每一个选项都会有干扰,并且加大氧化还原反应的考察,甚至与有机物中的官能团性质结合,综合程度大大增加,区分度加大。主观题中,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已经穿插到工业流程题、实验题之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新知识介绍为载体,考查学生较难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能力。 多项限制考察高中化学重要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考向预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溶液中的离子共存是每年高考的热点,高考再现率为100%。在高考试题中,既可以以选择、填空的形式独立命题,直接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溶液中的离子共存,也可以穿插到无机推断、工业流程题、实验题之中,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新知识介绍为载体,考查学生对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用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在复习中,要注意通过对比、归纳的方法,熟练掌握相应的知识规律,要注意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处理新情景下问题的能力。
本部分高考命题的主要内容有:①判断离子间能否大量共存;②离子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③离子的检验;④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推断。⑤有关离子反应的概念等。纵观近几年离子共存问题,都会增加限制条件涉及氧化还原反应,且有无机和有机相互融合趋势;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主要涉及化学式的拆分、电荷的守恒、产物是否合理、涉及量的多少以及符号正确与否等;把实验问题与离子反应知识融合,在有关物质推断、化工流程中融入更多有关离子反应知识是今后高考的新趋势,一般都会涉及一到两个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问题,要引起关注。
【经典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