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1.07 KB
- 文档页数:1
2017 年第 12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69科研◎畜牧兽医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李千红生猪养殖是我国养殖行业中的重要内容,随着养殖行业的不断发展,养猪水平不断提升,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养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导致养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各种疫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疫病变得十分复杂,对养殖行业带来极大危害。
养猪过程中的常见疾病有猪瘟、猪链球菌病、弓形虫病等,本文对养猪过程中的常见疾病进行阐述,并且提出预防治疗措施,旨在提高养猪水平。
1 猪链球菌病极其防治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溶血性链球菌所引起的败血性传染疾病,按照发病的程度以及致病部位可以将其分为急性猪链球菌病和慢性猪链球菌病两种,急性猪链球菌病的表现十分明显,可以很好地观察出,慢性猪链球菌病表现的症状不明显,表现为心内膜炎、关节炎、化脓性淋巴结炎和组织化脓等症状。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的疾病,在春秋季节比较常见,多出现在新生猪仔群中,主要传播途径是伤口传染。
当出现猪链球菌病的时候,病猪一般喜欢卧倒在地,四肢呈游泳状,体温急剧升高,一般达到41.5-45℃,而且病猪还会出现转圈、磨牙、空嚼等现象,同时由于猪链球菌病还可能引发败血症,导致病猪腹部出现紫斑,呼吸困难。
猪链球菌病的死亡率较高。
对猪链球菌病进行防治,主要从预防着手,首先,要加强对猪舍的清理,及时做好通风、消毒等工作,保证猪舍环境良好,同时要对猪群的饲料进行控制,坚决杜绝霉变饲料进入养猪场。
当发现病猪时,要及时将病猪隔离,防止对健康猪造成影响,同时可以给病猪注射抗生素、20%的复方磺胺嘧啶钠、复方长效制菌磺或林可霉素等药物,控制病情。
2 弓形虫病及其防治措施猪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弓形虫是一种寄生于多种动物细胞内可以引起人畜共患的寄生虫性原虫病,弓形虫可以在宿主体内发展,经过滋养体、包囊、配子体和卵囊等几个阶段,其中滋养体和包囊主要在人、猪、狗等宿主体内形成,而繁殖体、配子体以及卵囊主要在猫体内形成。
生猪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1、鼻热病:
鼻热病是一种易感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发热、鼻塞、咳嗽、咳痰,可能引起支气管炎等症状。
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卫生,调节温度湿度,保持养殖场内通风良好,保持干净卫生。
(2)选择具有抗鼻热病抗体的正确品系,进行免疫预防,如给予猪活疫苗注射,以提高动物抗病能力。
(3)每天监测猪只的一般情况,及时发现发病猪,并及时就诊。
(4)采取药物防治,可以采取抗菌素注射,如奥沙利铂、环丙沙星等,以及适当的抗病毒药物和抗氧化剂,有效的防治和治疗鼻热病。
2、猪瘟:
猪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病原体为非细胞性进行性病毒,可在猪群体熊熊地引发致死性疫情,具有非常高的医药费用。
养猪场常见疾病及应对措施
养猪场常见的疾病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疾病及应对措施:
1. 猪瘟:这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呼吸困难、咳嗽、皮肤出血等。
应对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及时隔离患病猪只,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给猪补充营养。
2. 猪蓝耳病:这是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厌食、体重下降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这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高热、呼吸困难、咳嗽、流涕、眼结膜炎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
4. 口蹄疫:这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口腔、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疡、发热、厌食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配合使用高锰酸钾清洗患处和预防性疫苗接种。
5. 猪肺炎:这是一种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呼吸困难、咳嗽、嗜睡、体温升高等。
应对措施包括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营养支持治疗,保持环境清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养猪场疾病防治相关书籍或咨询养猪专家。
186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庄益鑫 朱 慧(太仓市璜泾动物防疫站,江苏太仓 215400)摘 要:当前,生猪养殖市场好转,生猪养殖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养猪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一些猪病的危害程度也随之加大。
本着科学养猪、健康养殖的理念,文章分析正在春季的生猪高发病,就其流行特点、预防和治疗措施一一概述,要点性技术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猪;健康养殖;高发病1 前言当下正值春季,为生猪养殖多种疾病高发季。
一旦感染这些病害,势必会影响猪场养殖经济效益。
为此,养殖人员务必要掌握这些疾病的发病规律,根据规律做好常见病的预控,以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
2 生猪常见病种类当前正值春季,就生猪养殖而言,也正当流感、呼吸道、腹泻病、水肿等疾病的高发季,理应对此类病害有个大致的了解。
猪流感,典型症状:呼吸急促,不畅,体温高升。
同时,行动不便,食欲废绝。
呼吸道疾病,病理病变集中在肺部、支气管等处,易造成细菌、病毒等感染。
典型症状:呼吸不畅,咳嗽气喘。
个别病猪运动后,上述症状更加明显。
如果为肺炎感染,流行期会长一些。
此病型感染,体温会有变化,或升高、或降低。
腹泻类疾病,典型症状:厌食、呕吐、腹泻、下痢,食欲废绝,极度消瘦。
腹泻中,痢疾病的危害最大,治疗起来难度较大。
典型症状:粪便中有异物,夹杂明显的凝血块、粘液。
仔猪易感染副伤寒,一旦感染皮肤会有异样。
四肢、腹部等处,有紫红色块状斑点。
排泄粪便,有绿色、黄色等不等。
仔猪水肿,为病原大肠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断奶仔猪易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此病多见体格健硕的仔猪,一旦感染致死率极高。
典型症状:精神萎靡,后肢乏力,反应迟钝,行走不便。
倒地后,呈划水状,叫声嘶哑。
病猪的眼部、颈部等处,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状。
3 生猪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3.1 猪流感的预防和治疗预防,要正视其传染性,注意改善养猪环境,注意保暖,铺设干草,做好场内消毒。
条件允许的话,聘请专业兽医集中接种流感预防性育苗。
生猪养殖中的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1. 猪瘟热:猪瘟热是一种高传染性病毒性疾病,会导致猪的死亡率非常高。
防治措
施包括:加强猪舍的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并使用有效的病毒灭活剂进行消毒;定期
对猪进行疫苗接种,以增强免疫力;隔离患病的猪只,以防止病毒传播。
2.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
防治措施
包括:强化补充维生素C,增强猪只的免疫力;保持猪舍的通风良好,减少猪只的压力;加强猪舍的消毒工作,以防止病毒传播。
生猪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很多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猪只的患病率,提高养殖效益。
加强猪舍的卫生管理,保持环境清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也是预防疾病
的重要手段。
健康养殖·管理2020.22 畜牧业环境47摘 要:猪肉在我国肉类食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猪肉产品需求的增长推动了养猪行业的集约化发展,在生猪养殖中,疾病是影响其养殖效益的一个主要因素,常见的猪病类型有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与猪寄生虫病。
本文分析了常见猪病的种类,探讨了具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常见猪病;种类;防治1 前言在生猪养殖中,疾病是影响养殖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生猪疾病不仅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也可能导致大量猪只死亡,因此,在生猪养殖中,要了解猪病的类型,采用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 生猪养殖的疾病类型第一,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疾病是由于细菌引发的各类疾病,常见的有猪肺疫、猪丹毒、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猪大肠杆菌病、猪副伤寒等,细菌性疾病有着死亡率高、传播速度快的特征,在养殖中需要重点关注。
第二,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是由于多种病毒感染诱发的猪传染性疾病,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有猪瘟、非洲猪瘟、猪水泡病、猪口蹄疫、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猪流行性腹泻、猪圆环病毒病。
很多病毒性疾病缺乏特效药物,在发病后,需要及时诊断,明确是哪一种疾病,采用相应的干预措施。
第三,猪寄生虫病:猪寄生虫病在生猪养殖中也非常常见,这是一种典型的慢性消化类疾病,猪感染寄生虫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但是,随着寄生虫的繁殖和生长,会与猪抢夺营养,导致生猪身体消瘦、抵抗力下降,增加了细菌性与病毒性感染疾病的发病率,临床危害十分严重。
常见的寄生虫疾病有肝片吸虫病、球虫病、丝虫病等。
导致生猪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方面,由于养殖环境的影响,要确保生猪健康生长,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在实际养殖中,一些养殖户盲目扩大规模,忽视了养殖场的卫生控制,没有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和卫生管理制度,导致养殖场环境脏乱差,大量的病毒、细菌繁殖,猪病发生率居高不下。
另一方面,疫苗接种缺乏规范的程序,按照要求开展疫苗接种是降低疾病发生率的有效措施,从猪出生之后,就要定期为其接种疫苗。
生猪常见疾病及其预防治疗措施
生猪疾病是养猪业中的大问题,因为它们会给猪的健康和养殖业的生产带来极大的影响。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猪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 猪瘟
猪瘟是猪类传染性疾病中最严重的一种。
病症包括高热、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皮肤黏膜出血、呼吸困难等。
预防猪瘟的最好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
治疗上需要注意对症处理,饲料要容易吸收。
2. 猪肺炎
猪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猪咳嗽、气促、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预防猪肺炎需要注意通风和防潮处理,饲料要放干净。
3. 猪流感
猪流感和人类流感非常相似,也是由病毒引起的。
预防猪流感的方法主要包括定期消毒、改善饲养条件以及隔离病毒感染的猪。
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感染后症状包括发热、无食欲、厌食、咳嗽等。
预防的方法包括检查新引入的猪、确保饲养环境好等。
6. 猪鼻疽
猪鼻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呼吸困难等。
预防猪鼻疽的方法包括确保饮用水源干净,通风良好等。
总之,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重要,因此,养猪户应该注意饲养环境的卫生与改善,为猪提供合适的饲料,建立健全的疫苗预防制度,这些措施都可以减轻猪疾病的危害。
如遇疫情应及时进行隔离和治疗。
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猪常见疾病防治及诊治方法,减少疾病的关键步骤,早知道早预防在我国养殖行业中,猪是主要的物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以及食用价值。
因此加强对猪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以及控制,能够降低猪疾病发生的风险,提高猪养殖的效率,促进养殖户经济收入的提升。
从我国当前猪养殖的过程来看,加强对常见疾病的预防以及控制,探讨发病的原因,同时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对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一、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1、饲养管理因素在对猪的饲养管理方面,也会对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猪养殖过程中,在饲料、饮水以及环境等方面,存在着相应的问题。
所以要想降低生猪感染呼吸道疫病的几率,养殖户们需要保证生猪养殖环境的干净整洁,加强对生猪养殖的管理,提高猪舍中空气的流动性。
尤其在猪呼吸道疫病的高发期,也就是在夏季或者秋季,更需要加强对猪舍的通风,避免出现闷热、潮湿的环境。
在饲养管理中,养殖户还需要提高对生猪饲养的重视,防止出现猪呼吸道疫病的可能。
2、季节和环境因素导致猪呼吸道疫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季节和环境因素。
从猪呼吸道疫病发生的时间上来看,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
在春秋季的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季节中,空气中粉尘较多,再加上气候相对干旱,因此容易导致生猪出现呼吸道疾病。
除了季节因素之外,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也与生长环境有很大的联系。
通常来说如果养殖场内有生猪,感染上了呼吸道疫病,那么将会通过空气的形式,使得其他生猪也发生感染。
在季节和环境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猪舍的管理,来营造出有利于生猪生长的环境。
3、传染因素传染因素也是猪呼吸道疫病方式的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猪呼吸道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空气,病毒可以借助于空气的流动,在区域之间进行传播。
因此养殖户们需要从传播途径角度,采取措施来加强对猪呼吸道疫病的防治。
2021年第02期生猪常见病主要包括猪瘟、蓝耳病、沙门氏菌病、链球菌病、猪肺疫等,严重危害猪群的健康生长,养殖场户发现病猪应及时隔离治疗,减少损失。
1猪瘟猪瘟可发生于一年四季,任何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可感染。
最急性病例大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急性病猪粪便有血液及黏液,眼结膜出现脓性分泌物,其四肢、耳部及腹下等部位皮肤可发现有出血斑点;慢性病猪皮肤出现紫斑,体温升高至41℃,可视粘膜出血,呈针尖状,皮肤苍白无血色。
针对患病猪,首先需要做好隔离工作,对被污染的槽具、饲料、粪污等实施消毒及无害化处理,避免猪瘟病毒的扩散;然后对病猪对症治疗,对严重腹泻的患猪,肌注安乃近5mL/头,或者肌注双黄连10mL/头,并静脉注射樟脑合剂+葡萄糖。
针对假定健康猪,及时接种猪瘟弱毒苗进行干扰,并根据猪的体重合理控制疫苗接种剂量,降低猪群发病率。
此外,可用中草药防治,取6g 金银花+9g 栀子+9g 大黄+9g 黄芩+9g 黄柏+9g 龙胆草+9g 连翘+9g 紫花地丁+9g 贯众+蜈蚣1条,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熬去渣候温灌服给病猪,2次/d ,连用3d 。
2蓝耳病猪蓝耳病多发于炎热的夏秋季节,任何年龄及品种的猪均可发病。
如果是母猪患病,会出现早产、流产及死胎等现象,蓝耳病常继发于猪瘟、链球菌病。
大部分病猪会出现高烧、嗜睡、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严重的食欲废绝。
仔猪患病眼脸出现明显的水肿,呈青紫色。
腹泻,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观察其耳尖、四肢末端等部位皮肤为紫蓝色。
育肥猪患病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高烧以及皮肤发红症状,个别猪会出现后肢麻痹等神经型症状。
一旦确诊生猪感染蓝耳病,应隔离对症治疗,针对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的病猪,肌肉注射20mLV B1+1mg 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次/d 。
对出现高烧的病猪,注射30%安乃近20mL ,或者肌注链霉素2g+青霉素300万IU ,2次/d 。
针对缺乳的母猪,可静脉注射50%葡萄糖100mL ,此外,为避免母猪流产,应及时为其补充电解质、V E 。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
生猪检疫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可以分为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两类。
以下是对常见疾病的检疫与处理的介绍:
一、传染病的检疫与处理
1. 猪瘟:猪瘟是一种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对生猪养殖业具有极大的危害。
猪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水源、猪粪等途径传播。
检疫部门应该定期进行猪瘟病毒的检测,一旦发现感染病例,需要立即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并配合兽医进行疗养。
2. 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猪群中传播迅速。
检疫部门应加强猪蓝耳病疫情监测,一旦发现感染病例,需要采取封锁、隔离、消毒等措施,并及时报告上级部门,配合兽医进行疫情控制工作。
3. 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是一种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
对于疑似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猪只,应立即进行隔离,配合兽医进行疫情调查和采样检测。
2. 猪乙型肝炎:猪乙型肝炎是由猪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肝脏疾病。
检疫部门应定期进行猪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对于感染猪乙型肝炎的猪只,应进行隔离和治疗,确保其不会传播给其他猪只。
3. 伪狂犬病: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飞沫、唾液等途径传播。
对于疑似感染伪狂犬病的猪只,应进行隔离并配合兽医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和治疗工作。
在猪只检疫过程中,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的病例,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隔离、消毒等,避免疾病传播和扩散。
应配合兽医进行疫情调查,采样检测,病原学鉴定,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减少疾病对生猪养殖业的危害。
猪最常见的病都有哪些?如何防治?-养猪技术近几年,随着畜牧业逐渐发展和进步,带动了地区农业经济显著增长.在畜牧业中,生猪养殖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之一。
在养殖业中所占的比例很大.而在猪养殖过程中,猪疫病的防治对保证饲养户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常见疾病是影响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预防常见疾病发生和减少经济损失是养猪业内人士共同学习的话题。
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猪最常见的病都有哪些?如何防治?1、猪瘟猪瘟主要是因病毒侵犯,疫苗接种预防效果差或者疫苗给药量不充分,操作时不合理继而致使具有发病急以及败血性的猪瘟发生。
该病的主要表现为病猪较贪睡,进食量降低,眼部分泌物增加,可观具有显著的1-- 15 cm痕迹‘1]。
此时应根据养殖厂制定全面的消毒计划,选取高质量的杀菌消毒剂,对猪场环境定期消毒和清理;同时加强免疫监测力度,及时隔离患病猪和具有抵抗力低的猪种。
此外,对正常猪加大瘟疫预防疫苗接种。
2、猪链球菌病猪链球菌病主要是因溶血性链球菌异常而造成,其在病猪疾病中占有重要比例,在猪养殖业中颇为学习。
猪链球菌可持续合成复杂霉素和酶种,继而使猪病加重。
其中该病的重要毒素成分涉及到荚膜多糖成分,以及细胞外部因子和溶血素等。
猪链球菌的临床表现是病猪关节出现肿痛,病情重的则无法直立;且四肢摆放呈现出游泳样,病猪腰部有点状的紫斑存在,同时还出现尿血现象。
在日常猪养殖时,需定期注射疫苗;使用磺胺类药物以及杀菌药物治疗,同时其消毒工作不可忽视。
一旦出现病猪,可采用林可霉素以及甲砜霉素等新型杀菌类药物治疗,可加之磺胺类药物辅助治疗。
3、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原体附着在红细胞内,即为血虫体;该病的传染途径较广泛,可通过虫子叮咬或者含有病菌的针头以及繁殖中亦可感染,且患病猪和死猪均具有极高的感染体。
此类病猪的体温常在40℃左右,且有呼吸堵塞、腔音嘶哑等;猪毛脱落,毛下表皮发生苍白表现,耳部和四肢均呈暗紫色样,此外,母猪的受孕几率降低,产后乳汁减少。
疫病防治|畜业技术空生猪常见疾病混合感染的防治措施叶明辉(安徽省郎溪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242100)摘要:生猪养殖过程中易发生多种疾病,随着生猪养殖业的不断壮大,生猪疾病也呈复杂性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生猪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侵袭,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这给基层兽医的临床诊断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介绍几种生猪养殖常见的混合感染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依据,并给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猪;常见疾病;混合感染;防治措施近几年,生猪养殖过程中发生的疾病往往不是由一个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大多数病例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相互协同,作用于机体而导致生猪发生疾病,有报道证明,目前生猪养殖场内80%的发病猪是被两种及两种以上的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后发病,这些发病猪中有70%的病例有病毒感染,常常发生的病毒病包括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病毒等,这些感染病毒的生猪有75%会继发细菌感染,常继发的细菌感染有猪链球菌病、猪气喘病、弓形体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副猪嗜血杆菌病等叫当饲养场的环境卫生条件较差,或没有按照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时情况更糟。
1猪瘟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混合感染1.1临床症状患病猪被毛凌乱,精神萎靡,伴有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多数患病猪体温可达41-42益之间,皮肤充血,眼观为蓝紫色,耳尖、腹部、尾根发绀,严重时会发生坏死。
患病猪排岀的粪便为黄色黏稠油状,怀孕母猪患病后容易发生流产,产岀死胎率为30%左右。
剖检患病猪可以看到多个器官脏器有岀血性梗死,以脾脏的岀血性梗死最为严重,肠道内有岀血性病变。
1.2 诊断依据当母猪感染后岀现流产或死胎,且伴有排泄物黏稠、稀软,耳尖、尾根等处有发绀发紫的现象,应首先考虑猪瘟病毒和猪繁殖呼吸综合征混合感染,采集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当猪瘟病毒和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核酸检测为阳性时则可认定为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混合感染。
1.3 防治措施当发现猪群中有上述症状时,首先应紧急接种猪瘟疫苗,作者简介:叶明辉(1975.1-),男,安徽省郎溪县人,大专,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和动物产品检疫工作强胃的消化作用。
X u m u s h o u y i随着我国生猪养殖快速稳定地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各类寄生虫病和传染病的发生,这也是猪肉质量与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中寄生虫病会摄取生猪体内的营养成分,对生猪生长发育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影响着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鉴于当前这种情况下,本文主要对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进行了阐述,重点对猪常见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展开深入研究。
一、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寄生虫病寄生虫病作为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当寄生虫感染生猪后,将会不断吸收生猪体内的营养,同时也会造成感染的生猪体内各器官的炎症,并引起其他并发症。
当寄生虫感染整个猪群时,往往会威胁着生猪的健康。
一旦生猪感染寄生虫病,患病猪的免疫力会下降,大大增加了生猪感染其他疾病的几率。
而寄生虫病会根据不同的寄生部位,分为体内与体外寄生虫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将会对生猪的健康成长造成较大的影响。
其中常见寄生虫病如下:1、蛔虫病猪蛔虫病好发于4月龄的幼猪群体,当幼猪感染蛔虫病时,其生长发育明显减缓,并且体重日益减轻,同时还会出现黄疸、食欲不振、便后存在血迹等症状。
根据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生猪肠胃肠道黏膜组织会被蛔虫所伤害,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产生较大的影响。
此外,由于幼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肝脏等器官仍处于发育阶段,如果生猪在该阶段感染蛔虫病,患病幼猪的肝脏组织将会受到严重的损伤,甚至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其肝脏组织部分坏死,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极容易造成幼猪出现死亡。
2、猪旋毛虫病该疾病同样是生猪养殖常见疾病,同时也是生猪易出现感染的寄生虫病,其中生猪肌肉组织中多寄生旋毛虫,引起肌肉组织的炎症。
随着猪旋毛虫不断生长,待到其生长到成虫阶段,旋毛虫会从肌肉组织转移到小肠内,使患病猪患上肠炎,由于成年的猪旋毛成虫多寄生在猪的消化系统之中,引发的肠炎症状并不足以判断是猪旋毛虫病所致,而幼虫寄生于肌肉组织中,引起体温升高及肌肉肿胀,也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所以目前还没有有效诊断方式,只能在猪被屠宰之后,对猪肉进行检测才能判断。
生猪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生猪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畜牧业,但由于疾病的爆发和传播,会给猪农造成巨大的经济
损失。
加强猪病防治措施的研究和推广,对保障猪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
就来介绍一些生猪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
1. 猪瘟防治措施
猪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会导致高死亡率和猪群的大规模感染。
为了
预防猪瘟的发生,首先需要做好生物安全措施,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避免其他猪的接触。
在疫苗预防方面,可以根据饲养规模进行灭活疫苗或活病毒疫苗的接种,提高整个猪场的
免疫力。
2. 猪流行性腹泻防治措施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产气肠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会导致猪群食欲下降、腹泻、呕
吐等症状。
为了预防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猪场应该加强日常的卫生管理,保持饲养场的
清洁卫生,合理使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在饲料方面,可以添加抗生素和肠道保护剂来增强
猪的免疫力。
3. 猪肺炎防治措施
猪肺炎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常表现为气喘、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
为了预防猪肺炎的发生,可以在饲养场内加强通风和保持空气流通,以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猪场应该定期进行消毒,并注意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提高猪的免疫力。
4. 猪痢疾防治措施
猪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常导致腹泻、脱水和营养不良。
为了预防猪痢疾
的发生,猪场应该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饮水设施和饲料槽,以减少痢疾杆菌的传播。
猪场应该合理使用抗生素来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并加强免疫针对性疫苗的接种。
猪病防治的关键是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合理使用疫苗和抗生素,提高猪的免疫力,并
定期消毒饲养环境,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病的发生,
保障猪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