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复习】黔西南地区2017秋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7章欧姆定律第3节电阻的测量习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新)
- 格式:ppt
- 大小:16.70 MB
- 文档页数:17
第十七章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专题复习(含2024中考真题)一、知识归纳 (一)实验目的: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未知电阻(或小灯泡)的阻值 (二)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压表、电流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若干导线等。
(三)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 得R=U/I (四)实验电路图(五)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 、电压表的示数U ,并记录在表格中。
3.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待测电阻中的电流及两端的电压,再测几组数据,并计算R 的值。
4.算出三次R 的阻值并求出平均值。
5.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六)实验表格 次数 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电阻平均值/Ω1 2 3(七)拓展实验测小灯泡电阻 1.实验表格1233R R R R ++=次数发光情况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 暗2 较亮3 很亮2.实验I-U图像3.灯丝电流与电压得图像不是一条直线,灯丝的阻值是变化的。
二、实验重要考点1、原理:。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
(2)。
3.测待测电阻的阻值测三次目的:。
4.测小灯泡阻值,它不需要求平均值原因是:。
5.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I﹣U图象,发现其图像并不是一条直线,原因是:。
三、2024中考典型题型1.(2024山东潍坊). 为测定一只标有“2.5V”字样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某同学准备了下列器材:待测小灯泡、干电池3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补充完整______。
(2)闭合开关后,滑片P位于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滑片P调整到适当位置,电压表示数为2.5V,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Ω,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_Ω。
《电阻的测量》课题§17~3 电阻的测量设计思想本节主要通过探究实验突破教学难点,强化教学重点:首先突出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教师传授知识的引导性、辅助性;其次,重视教学的每个细节,课堂推进环环相扣,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能力仍然较差。
教材分析本节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运用,既具有联系实际的意义,又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本节的内容是本章知识的总结,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有足够的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学生在初中做过“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现在,再做“伏安法测电阻”,当然不能仅仅是操作的重复,要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本身电阻给测量结果带来的误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测量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3.理解不同材料的导体电阻的特性。
过程与方法1.经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过程,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设计实验、连接电路、测量等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设计电路图,完成实验测量;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伏安法测定值电阻的阻值。
难点教学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方法使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定值电阻器材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提问:实验室有一只电阻不明的定值电阻,你有办法知道其阻值吗?思考教师问题,作出推测,回答问题。
引入本节课的实验目的。
二、探究新知讨论实验原理提问:测量电阻,我们可以依据哪个公式?回答:R=IU得到本实验的基本原理,为后面的仪器选取做准备。
讨论实验过程设计电路:提问:电路中需要滑动变阻器么?为什么?选用哪个实验电路?设计实验表格:电压U L/V电流I L/A电阻R L/讨论实验电路连接:讨论实验步骤:(请一位同学简述实验步骤)思考并回答:需要。
第3节电阻的测量一、伏安法测电阻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U2、原理:R=I3、电路图:4、步骤:[1]、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连接电路时,有以下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2)滑动变阻器和两表连接时的注意事项[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实验次数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1U 1I 1R 12U 2I 2R 23U 3I 3R 3[3]、算出三次R 的值,最后求出三次R 的平均值【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
1233R R R R ++=备注: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目的:减小误差。
二、讨论1、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2、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
根据IUR x =电阻偏小。
3、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实验过程:(1)实验原理:R=U/I。
(2)实验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灯泡(2.5V)、导线若干。
(3)实验电路图:(4)实验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到阻值最大处,检查电路,试触无误后,闭合开关;③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阻值变小,观察电压表示数,使示数为小灯泡的标定电压值(2.5V)再读出电流表示数,观察灯泡亮度,记录表格;④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阻值变大,使用电压表示数为某一值(1V),观察电流表示数,灯泡的亮度,并记录入表格;⑤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使阻值继续变大,使电压表示数为某一值(0.5V),观察电流表,灯泡的亮度记录入表格;⑥计算电阻值,填入表中;次数电压U/V电流I/A灯泡亮度电阻R/Ω1 2.52130.5⑦分析表格,总结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