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月语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7
亲爱的同学们:请从容应答,仔细审题,慎重答题,愿你们自信地遨游于题海中!温馨提示: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清楚;2.答案填写在答卷上为有效,答卷上不要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3.请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4.本次练习满分 100 分,其中卷面分3 分,练习时长100 分钟。
卷面分得分:分(满分 3 分,要求工整,美观,清晰,无涂改液或修正带)的一项是()(3 分)A、辱没(mî) 呓语( y ì) 篡改(cuān)颠倒黑白(diān)B、镌刻(juàn)杀戮(l ù) 咆哮(páo)如梦初醒(xǐng)C、凌空(líng)抵赖(lài)悄然(qiǎo)翘首以盼(qiáo)D、遁形(dùn)遗嘱(shǔ) 颁发(bān)一丝不苟( gǒu)的一项是()(3 分)A.仲栽督战殚筋竭虑B.泻气潇洒由衷屏息剑声C.妄图篑退彰显白手启家D.浩瀚娴熟振聋发聩3.的一句是()(3 分)A. 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了种种惨绝人寰的暴行,已被永远地刻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B.芯片产业成本和竞争压力锐不可当,行业龙头为了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都纷纷开始了并购。
C.在全市发动大规模的“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警方以摧枯拉朽之势,摧毁了隐藏多年的黑恶势力。
D.与眼花缭乱的社交网络相比,读书不仅能够使人远离纷扰的环境,保持内心的沉静,而且可以使人感受世界、体悟人生、获得启迪。
4.的一句是()(3 分)A.为了防止安全事故不再发生,青竹湖湘一班主任们在班会课上多次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
B.经过老师的再三讲解,使他终于理解了这道难题,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C.青少年长时间一直玩网络游戏,刷短视频,不利于身心健康。
D. 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5.的一项是()(3 分)“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内江一中2023年八上语文10月月考检测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基础积累(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要塞.(sè) 湛.蓝(zhàn) 翘.首(qiáo) 锐不可当.(dāng)B.呓.语(yì) 溃.退(kuì) 镌.刻(juān) 摧枯拉朽.(xiǔ)C. 承载.(zǎi) 由衷.(zhōng) 桅.杆(wéi) 引吭.高歌(háng)D.杀戮.(lù) 遁.形(dùn) 气氛.(fèn) 屏息敛.声(liǎ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泄气督战从容不迫风平浪净B.妄图彰显如梦初醒无怨无侮C.凌空仲裁白手起家振聋发聩D.初衷慷概殚精竭虑惨绝人寰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B.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C.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青岛的停车现状大为提升。
D.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4、下面句子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他出国两年了,至今杳无消息。
B 前不久发射的中继星“鹊桥”,名称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
C 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D 大师的文笔简洁而有力度,气势连贯,振聋发聩,使人读起来心潮澎湃。
5、关于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
C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有时也可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学情质量检测(一)语文(部编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总分核分人题号第一部分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一二得分第一部分(1~3题13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如同一幅画卷。
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1982年,新德里亚运会上,中国姑娘吕伟(líng kōng)一跳,博得观众的赞叹;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juān kè)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líng kōng)________________(juān kè)______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披靡_____________殚精竭虑_________________2.学校开展“阅读新闻,感受国潮”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5分)(1)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分)“繁花似锦”手镯、“凤栖梧桐”吊坠、“青山叠影”戒指……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发现,“国潮”类黄金珠宝首饰在年轻人中逐渐走俏,并占据北京各饰品商家的“C位”。
古典诗词、京剧、书法……中华文化成为首饰设计师们的创作源泉,他们纷纷从中华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创意灵感。
与此同时,独具匠心的中华传统工艺,如珠化、金筐宝钿、錾刻、花丝等,跨越千年,在当下仍大有“用武之地”。
植根于传统,与当代美学有机融合,是让“国潮”黄金珠宝首饰流行起来的密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冀同学认为,国潮舞蹈太过传统,难以受到中学生欢迎。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学情分析一八年级语文(B)(部编版)本卷依据冀教考院〔2023〕161号《河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卷结构(2023年发布)》·1单元+10课+13课古诗前三首+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第1~4篇)+3单元课外古诗前两首。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装订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请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填写。
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1~2题14分)学校广播站招收小记者,要求应聘者提交自己的新闻作品,主题为“家乡的变化”。
下面是小文和小博编辑的稿件片段,请同学们仔细阅读,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文的稿件】在奥体中心,一场马戏盛宴□已准备妥当。
在秦皇岛大马戏现场,演员们潇洒自如的表演令人惊叹。
他们身姿(qīng yíng),凌.空飞跃,如鸟儿般自由。
观众们纷纷翘.首以盼,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引得阵阵喝彩。
看着这眼花□乱的场景,大家(yóu zhōng)地为演员们精湛的技艺鼓掌,这可真是一场视觉盛宴。
市民和游客(甲)在短视频平台搜索“秦皇岛大马戏”,(乙)能了解比赛时间表,来感受无与伦比的精彩与欢乐。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qīng yíng)_______________ ②(yóu zhōng)_________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凌.空(lín)翘.首(qiào)B.凌.空(líng)翘.首(qiào)C.凌.空(líng)翘.首(qiáo)D.凌.空(lín)翘.首(qiáo)(3)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4)文段中“□”处漏掉了两个字,请你帮小文选出正确的字,写在横线上。
2024年八年级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2024、9)本试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按要求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1.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笔迹清晰、字体工整,务必在答题卡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一.(16分)(一)阅读文段,完成1~3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①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遇、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当...."来形容;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器宇轩昂,②她的凌空﹣跳博得观众由(zhōng)的赞肯,我们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振聋发聩....的掌声和欢呼声;2012年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对此,我们心潮澎湃,光荣与梦想、决心与信念,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多少人青丝变白发。
种种令人骄傲的事迹必将镌.刘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1937年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③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应该(míng)记历史,勿忘国耻,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努力奋斗!回顾历史,风雨锻造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意志。
④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巍然屹立的原因,正是因为有着无数肩负历史使命的中国人。
当代的中国,将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或括号中拼音处的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哀zhuójuān 铭B.衷zhuójùn 名C.线zháo juān 铭D.终zhuójuān 名2.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锐不可当B.振聋发聩C.殚精竭虑D.惨绝人寰3.文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①B.②C.③D.④(二)阅读文段,完成4~5题。
南阳市十三中2023年秋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阶段性学习小结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这是达卡拉多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ɡ xī liǎn shēnɡ()的一刹那。
(2)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cuī kū lā xiǔ(),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3)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wèi miǎn()。
(4)辽宁舰官兵xián shú()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账单帐篷热胀冷缩泄气一泻千里B.度江渡假踱来踱去抵挡锐不可当C.催眠姓崔摧枯拉朽篇幅一副手套D.溃退馈赠振聋发聩匮乏功亏一篑3.词语书写以及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中国战“疫”取得了辉煌成绩,在众多国家中鹤立鸡群。
B.家喻户晓的抗疫专家钟南山、李兰娟,为此次抗疫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C.施工现场,机器声振聋发聩,工人们夜以继日。
短短十天,一所高规格的传染病医院就横空出世。
D.从出入凭证电子管理到机器人服务,再到无人机监控,科技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们要以英雄人物为榜样,坚定跟党走、听党话的决心。
(将“跟党走、听党话”调整为“听党话、跟党走”。
)B.通过学校组织的经典诵读活动,使孩子们领悟了文学之美。
(删掉“通过”或“使”。
)C.我们要发展科技创新的作用。
(将“发展”改为“发挥”。
)D.看到盛开的丁香花,他马上渐渐地停住了脚步。
(将“盛开”改为“绽放”。
)5.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入下列横线上。
(2分)()假如,你嫌这里太朴素了,就在墙边种上一行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雨,给你平添一番清凉;有雪,那是你清寂中的佳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同学们,轻展素卷,墨香盈袖,语文之旅,自此启航……一、古典之美1.学校举办“诵经典诗文、学君子品行”活动,下面是小语同学整理的关于君子内涵的诗文,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12分)君子内涵诗句梳理淡泊名利(1) 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
(陶渊明《饮酒》<其五>)忧国忧民(2)____,____。
是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感伤国事。
忘身报国(3)_________,________。
(《雁门太守行》) ,李贺借黄金台之典故,表将士们报国之决心。
不懈追求(4)________。
____,________。
”, 李清照渴望像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
(李清照《渔家傲》)正直顽强(5)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与意志?(茅盾《白杨礼赞》)班级开展“品古典意蕴”文言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语段并完成2-6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王后。
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 “岁亦无恙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第1页(共6页)——(选自《战国策·齐策》) 2.朗读有节奏。
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卷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第一部分(24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9分)自古以来,浩hàn (▲)的长江在这片土地上流过,从qí(▲)岖的山路到浩渺的东海,它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冲刷出一条引领风骚的诗文之路,多少文人骚客在这里[甲]!这是一条镌.(▲)刻文明、充满灵性的诗歌之江,更是一条滋润人类、养育万物的生命之江。
(1)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浩 (hàn) ▲ (qí) ▲岖锐不可当.▲镌.刻▲(2)结合语境,填入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寻欢作乐纵情歌唱B.寻幽探胜纵情歌唱C.寻幽探胜惆怅徘徊D.寻欢作乐惆怅徘徊(3)语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
(2分)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 ”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重岩叠嶂,(2) ”是三峡山高谷深的险峻之美;“ (3),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 (4),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然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祯发出了“(5) ?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黄鹤楼下的美景,(6) (人名)抒发的是“ (7) (8)”的思乡之情。
3.综合性学习。
(7分)5.杜甫为什么自称“腐儒”,又言“心犹壮”?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15分)观月记(节选)(宋)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然中秋多无月,城郭宫室,安得皆临水?盖有之矣,若夫远去人迹,则必空旷幽绝之地。
诚有好奇之士,亦安能独行以夜而之空旷幽绝,蕲顷刻之玩也哉?今余之游金沙堆,其具是四美者欤 ?中国科学界正举全国之力,缩小与世界科学珠峰的距离。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情评估语文总分核分人本试卷共8页。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一二得分得分评卷人第一部分(12~题12分)今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学校开展“致敬燕赵儿女,成就多彩青春梦想”主题活动。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什么是青春?青春是一次次挑战生命极限航天训练的李聪,最终乘坐“神舟十八号”飞船奔向浩瀚.太空;青春是乒乓球打得快到让人________________(眼花缭乱/扑朔迷离)、进攻又特别犀利的孙颖莎,以________________(振聋发聩/锐不可当)的攻势一次次夺得世界乒乓球赛冠军;青春是不改(chūzhōng)、不向命运低头的王心仪,成为“辽宁舰”航母掌舵手;青春是毕业于河北工艺美院的郝香,长年累月(yīsībùgǒu)地剪制、包布、糊制、掐丝,练就了娴.熟的技艺,最终成为布糊画第五代传承人……我们青年一代当志存高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放飞青春。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chūzhōng)________________ ②(yīsībùgǒu)__________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浩瀚.(hàn)娴.熟(xián)B.浩瀚.(hán)娴.熟(xián)C.浩瀚.(hán)娴.熟(xiàn)D.浩瀚.(hàn)娴.熟(xiàn)(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分)(4)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科技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学校为此举办了“星河灿烂,科技闪耀”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回答下面的问题。
2023-2024学年浙江省金华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次月考试题一、基础测试(5分)1.阅读上面文字,阅读上面的文字。
秋季,层林尽染,钱塘江两岸分外妖□(ráo)。
中秋前后,钱江潮是一道壮美景观,观潮也称为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气。
潮涌时,一条白线又如金□铁马(gē)般,齐头并进,飞奔而来。
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由远及近,一堵两张多高的水墙犹如驰骋疆场的懦夫,前□后继(pū),咆哮着,奔腾着,广袤.的大地为之震撼。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①分外妖(ráo)②金铁马(gē)③前后继(pū)(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蒂(A.dìB.tì)②袤(A.bǎo B.mào)二、古诗文默写(10分)2.在“学习景物描写”的探求中,小语整理了古诗文中一些值得自创的写景技巧。
请你帮他完善相关内容,写景技巧示例感受描述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受角声满天秋色里,(1)。
(李贺《雁门太守行》)(2),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可入诗抓住景物的特征(3),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个“浅”字,写出了早春的小草刚破土的样子,妙极了可以俯视、俯视、近观、远望,可以动静(4),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俯仰之间,远近皆是美景;动静之中,山林自有意趣写景还要融入情感(6),。
(杜甫《春望》)(7),。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异样写花写鸟,杜甫和晏殊在诗词中分别寄寓了感时伤怀和物是人非的不同情感。
三、名著阅读(8分)3.上面是一位同窗在阅读《红星照射中国》,以“人物笼统”为主题进行梳理整理的一份思想导图,有A B C3处尚未填出,请帮他完成。
A.(特征)B:(人名)C:(细节①)(细节②)四、古代文阅读(26分)学校开展“月是故乡明”的中秋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八年级第一学月语文试题(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温馨提示]同学们:当你学完前面的课文时,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对罪恶的战争深恶痛绝,对和平的渴望,感受到了人间的真善美假丑恶。
请拿起手中的笔,记下你对社会生活的点滴体会吧!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40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看看你积累了多少?]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溃.退(guì) 舀.水(yǎo) 白洋淀.(dìng)B.绥.靖(suí) 脂.粉(zhǐ) 蹿.一蹿(cuàn)C.仄.歪(zè)拂.晓(fú) 颤.巍巍(chàn)D.提.防(tí) 惊骇.(hài) 迫.击炮(pî)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眼花嘹乱晨曦血腥闪烁B.臭名昭著荒谬憧憬珐琅C.响彻云宵杀戮箱箧揣摩D.精疲力竭纳粹鞠恭铁锈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3分)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长江。
A.占有牵制封闭B.占领控制封锁C.占领控制封闭D.占有牵制封锁4.文学常识填空。
(9分)(1)《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______国的作家。
他的代表作品有________ 、______ __ 、________ 等。
(2)《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_____ _______。
(3)新闻的六要素是指、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是指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3分)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军所遇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失措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
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
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7.判断正误(3分)(1)新闻主要用事实讲话,但可插入简要的议论。
()(2)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在《蜡烛》这篇文章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只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这一悲壮而崇高的场面令人感动…()(3)"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这句话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老渔人英勇杀敌的场面。
()8.请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概括出你得到的信息。
(3分)(1)今年,复旦大学在自主招生中,不仅看重考生的学业成绩,还对考生进行了严格的面试,然后才决定是否录取。
(2)今年举办的“隆力奇”杯第十二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除了评判选手的歌唱水平外,还有综合知识问答这一环节,虽然只占1分,却往往成为影响选手排名的关键。
(3)5月中旬,法国敲定了进军德国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在预选赛中表现突出的球星皮雷,因在赛场上与人有过争吵而未能入选。
(4)首届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谢彦波,被人们称为“神童”、“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因不能处理好与导师的关系,被迫中途结束了在美国的留学生涯。
你得到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个字)□□□□□□□□□□□□□□□□□□□□9.理解下面例句的结构形式和内容,照样子也说一个句子,然后写在横线上。
(任选一题,4分)(1)例句:父爱如虹,闪耀美丽的光辉;父爱如歌,唱出心中的真情;父爱如雨,滋润干涸的心灵。
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由选取一具体形象,运用“写物寓意”的手法,创造一句名言。
例句:船——永远在风浪中生活,但从来没有因此而停航。
10.作为21世纪的青年人,我们更加热爱和平,但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请列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句或诗句。
(3分)①②③11.如果你是皮埃尔先生,在下面情景中,你将怎样得体而幽默地要回自己的大衣?(3分)饭厅内,皮埃尔发现一个客人错穿了他的大衣,于是异常谦恭地碰了碰这位顾客:“对不起,请问您是不是皮埃尔先生?”“不,我不是。
”那人回答。
“啊!”皮埃尔舒了一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相视一笑,客人愉快地脱下了大衣。
二、短文阅读(共55分)[与美文相伴,可以提升人的境界,驻足于优美的文字中,你定会有如沐春风的享受,引起你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特殊感悟。
](一)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12——17题。
(16分)(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⑴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⑵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⑶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⑷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⑸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⑹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⑺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⑻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⑼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⑾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⑿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⒀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⒁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⒂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2.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
(2分)13.“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什么样的作用?(3分) 答:14.“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答:15.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A.1/2一8/9一15 B.1/2一7/8一15C.1/2一5/6一15 D.1/2一9/10一1516.“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答:17.本段中⑥⑦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
(二) 阅读下面这篇短文,完成18——22题。
(20分)生死攸关的烛光这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在法国第厄普市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
她的丈夫在马奇诺防线被德军攻陷后,当了德国人的俘虏,身边只留下两个幼小的儿女:12岁的杰克和10岁的杰奎琳。
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这母子三人都参加了当时的秘密情报工作,投身到为祖国解放的光荣斗争行列。
每星期四晚,一位法国农民装扮的人便送来一个小小的金属管,内装着特工人员搜集到的绝密情报。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就是保证把它安全藏好,直至盟军派人前来取走。
为了把情报藏好,伯诺德夫人想了许多办法,她先是把金属管藏在一把椅子的横档中,以后又把它放在盛着剩汤的铁锅内,尽管他们安全地躲过了好几次德军的突然搜查,但伯诺德夫人始终感到放心不下。
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把装着情报的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烛台上。
由于蜡烛摆在当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几次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其中一个是本地区情报部的官员。
他们坐下后,一个少校军官从口袋中掏出一张揉皱的纸就着黯淡的灯光吃力地阅读起来。
这时,那位情报部的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长官面前,情况是危急的。
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铁管处后就会自动熄灭,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
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
“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
”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是,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
”他说。
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
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为这房子里最可怕的东西。
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这时候,小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
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房子顿时暗下来了。
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着:“你不用灯就不行吗?”一伸手把烛台夺回。
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自己必须在场。
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最后的时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一把拉她到身边,用亲切的声音说:“当然可以。
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
来,我给你讲讲我的路易莎好吗?”杰奎琳仰起小脸,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不过,司令官先生,今晚我的头很痛,我想睡觉了,下次您再给我讲好吗?……”“当然可以,小姑娘。
”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阶梯时,蜡烛熄灭了。
18.“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3分)①_________②_________19.“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上下文可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___________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