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东阳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209.50 KB
- 文档页数:11
东阳中学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03/06/2014)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犄.角(jī)缄.默(jiān)脊.背(jǐ)牛虻.(máng)B.跛.脚(bǒ)镌.刻(juān)镣.铐(liào)汗涔.涔(cén)C.嫉.恨(jí)吮.血(yǔn)渚.清(zhǔ)槛.菊(jiàn)D.沉湎.(miǎn)恫.吓(dòng)旋.风(xuán)勖.勉(x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贤慧敲榨社稷枷锁B.磐石繁芜倒霉测隐C.绻缩彩笺编纂侈谈D.抽搐笞刑踬踣诬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
B.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C.春节长假期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在各大影院的放映排名指数等.量齐观...,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几部影片。
D.截至1月26日,中国公安会同亚非有关国际组织倾巢出动....,在全球范围内打击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全国出现了多起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如何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已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B.有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奴隶。
C.百合网推出“逼婚”广告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单身人士珍惜亲情,相信爱情,打破各种自我否定的心灵束缚。
D.很多人在讨论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五环失误的事,不少商家却从中看到了商机,注册了以四环加雪绒花为图案的商标。
5.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处填入句子,语序正确的一项是()“大道春风快马,壮志好梦宏图”是马年春节的一幅对联。
东阳中学高一语文阶段性检测(03/06/2014)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犄.角(jī)缄.默(jiān)脊.背(jǐ)牛虻.(máng)B.跛.脚(bǒ)镌.刻(juān)镣.铐(liào)汗涔.涔(cén)C.嫉.恨(jí)吮.血(yǔn)渚.清(zhǔ)槛.菊(jiàn)D.沉湎.(miǎn)恫.吓(dòng)旋.风(xuán)勖.勉(x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贤慧敲榨社稷枷锁B.磐石繁芜倒霉测隐C.绻缩彩笺编纂侈谈D.抽搐笞刑踬踣诬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项是()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
B.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C.春节长假期间,《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和《爸爸去哪儿》在各大影院的放映排名指数等.量齐观...,并遥遥领先于其他几部影片。
D.截至1月26日,中国公安会同亚非有关国际组织倾巢出动....,在全球范围内打击了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全国出现了多起大面积的雾霾天气,如何有效遏制雾霾天气不频发已成为各地的热点话题。
B.有些同学读书迷信权威,对文本的理解不是建立在对文本深悟、慢泡、细嚼的基础上,而是轻松地做了权威的奴隶。
C.百合网推出“逼婚”广告的初衷是为了鼓励单身人士珍惜亲情,相信爱情,打破各种自我否定的心灵束缚。
D.很多人在讨论索契冬奥会开幕式五环失误的事,不少商家却从中看到了商机,注册了以四环加雪绒花为图案的商标。
6.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引发公众对传统家庭教育的关注与热议。
一、语言基础和运用(选择题每题3分,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后裔(yì) 徜徉(cháng) 烙印(lào) 层峦叠嶂(zhāng) B.旌旗(jīng) 抛锚(máo) 殷红(yān) 自怨自艾(yì) C.谥号(shì) 逡巡(qūn) 瘠薄(jǐ) 飞流急湍(tuān) D.雪橇(qiào) 肇事(zhào) 嵯峨(cuó) 否极泰来(Pǐ)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蹒珊 澄澈 耸峙 各行其事 B.翱游 吸摄 启淀 云蒸霞蔚 C.闸门 婆娑 砂砾 浮想联翩 D.蹂躏 喷薄 翡翠 重蹈复辙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配合调查案件,英国警方当天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在伦敦的住所进行了搜寻。
B.百度文库在众多关于知识产权的置疑声中华丽转身,为更多希望不断提升自己的人带来获取知识的便利。
C.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只有我们的党员干部为政清廉,带好了头,才能上行下效,端正党风。
D.阅读那些伟大的经典作品,我们会发现作者常常是在和我们愉快地交谈,作者与读者之间,心有灵犀,时时相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B.收看了来自地震灾区的采访录像,对我们每一位不在现场的年轻人的启发和教育都很大,让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C.近年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用人观念的转变,各类技术人员深受生产企业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D.总结这一次农村实践经历,我们要从指导思想上,明确树立起依靠科学技术,加快解决农民强烈的致富愿望和落后的生产技术这一突出矛盾。
下列文学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发现》一诗的作者闻一多是现代诗歌史上“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他提出了现代格律诗的著名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3-2014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7.?与句式同的一项是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4分) (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9分) .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C.恭按照宋明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D.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被儒家借用,用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1.请概括说明恭敬入定的内涵(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19分) 峡 谷 阿城 ⑴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
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⑵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
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
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⑶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
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上期高一语文教学调研试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褶皱(zhé)趿拉(tā)蹙(cù)缩阴翳(yì) B.孱头(chàn)蹩进(bié)哺育(bǔ)赊账(shē) C 迸发(bèng)羞怯(qiè)鬈曲(quán)怜悯(mǐn) D.愧怍(zuò)脑髓(suí)伛偻(yǔ)詈骂(l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随后就可以听到一阵喉音,以及趿拉着木皮拖鞋蹋在窄狭木楼梯上的踢踏声。
B.我们从干校回来,载客三轮都取缔了。
老王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C.尼采就自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
D.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灸作为奖赏。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责任编辑只能对书籍的文字部分负责,至于其他问题如纸张的优劣、书价的高低等就望尘莫及了。
B.上世纪80年代春晚诞生的时候,文化娱乐资源贫乏,一本小说,一台戏剧,甭管水平如何,老百姓都看得津津有味,甘之如饴。
C.得知将要征用村里的土地建新开发区的消息后,村民们为了多得拆迁补偿款,突击装修、非法建房在村里蔚然成风。
的楹联等。
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与品位。
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
对联或镌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A. B.C. D.() A.军民不能自养者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何以伐为 C.试作《六论》,援笔而成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D.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不赂者以赂者丧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曾巩通判越州时,除了打开常平仓赈济灾民,还告示属县,劝说富人将十五万石粮食以比常平仓储粮稍高的价格卖给百姓,从而解决了饥荒问题。
2014年下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试题语文试卷总分:100分时量:120分钟命题人:廖素平审核人:周方本试题卷共六道大题20道小题共8页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一、基础知识题(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采薇./校徽.戍.守/壬戌.譬.如/ 精辟.遒劲./疾风劲.草B.颤.动/颤.栗聘.请/驰骋.悄悄../悄.然疏落./落.在后面C.折.寿/折.本虚诞./垂涎.混.沌/馄.饨管弦./扣舷.而歌D.羽翼./希冀.狼藉./蕴藉.踟蹰./踌躇.斗.智/斗.牛之间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枭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B.美景常在幽辟之处。
自助旅游经常要走一些地图上没记载的小路。
这种小路哪些能走,哪些不能走,以及怎么发现这些“捷径”,其中很有一些技巧。
C.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D.曲水流殇,是古代民间流传的一种游戏。
夏历的三月三日人们举行禊事仪式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彼此相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
B.从时间来看,人是百代过客;从空间来看,人像沧海一粟....。
C.俗话说站有站姿坐有坐相,“正襟危坐....”可谓有坐相的代名词。
然而,骨科康复医生却认为长时间保持这种坐相,也是造成腰肌劳损的元凶之一。
D.中国的大国崛起,已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要毋庸置疑....。
如何筹划中国的外交战略,并有力推进大国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课题。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各省“代言人”排行出炉,当红明星不仅是大众青睐的对象,历代的伟大领袖、圣人贤士、文人义士也成为家乡代言人。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科知识质量测评高中一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B(A“拓”应读tà,C“更”应读gēng,D“参”应读shēn)2.B。
解释:B.讳莫如深: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此处不合语境,可改为“言简意赅”。
A.吞噬:指吞并、兼并,还可比喻消溶、湮灭。
C.玩味:细心体味其中意味。
D.孜孜不倦:指工作、学习勤奋刻苦,不知疲倦。
形容十分努力。
3.C。
解释:A语序不当。
从逻辑上看,应该是先“开发、设计”,然后才谈得上“建造”,因此“建造、设计、开发”应调整为“开发、设计、建造”。
B成分残缺。
“改善”缺少宾语的中心语“的状况”。
D句式杂糅。
“造成对……的伤害”和“使……遭到伤害”两种句式任选一种。
4、C5.【答案】B【解析】“罹”:遭遇或遭受。
6.【答案】B7.【答案】B8.【答案】C【解析】原文“讦以为直”,“以为”即“以(之)为”的省略,“把……作为”之意,翻译为“把揭发别人的隐私作为正当的做法”)9.(1)【答案】①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
(采分点:事,侍奉;逾,超过。
各1分。
句意通顺1分)②还擅长草书隶书,(有)得到他书信的人,都像对待宝贝一样地玩赏它。
(采分点:有……者,定语后置;尺牍,书信;宝,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宝贝一样。
各1分。
句意通顺1分)(2)【答案】①及彦谦在职,清简守法(等到房彦谦任职,清正廉洁遵纪守法)②彦谦见衡当途而不能匡救,以书谕之(房彦谦看到张衡当权却不能匡正挽救,就写了一封信劝告他)③唯彦谦执志不挠,抗礼长揖(只有房彦谦坚守志向不屈服,用平等礼节作长揖)【参考译文】房彦谦,字孝冲,本来是清河人。
房彦谦年幼丧父,不知道父亲是谁。
他的长兄房彦询,认为房彦谦天性聪颖有悟性,亲自教他读书。
七岁时,已经诵读数万字的文章,亲戚朋友认为他很奇特。
十五岁时,过继给叔父房子贞,侍奉继母,超过亲生母亲。
后来为继母守丧,他不进饮食有五天。
侍奉伯父乐陵太守房豹,竭心尽力,每当有时令珍果,自己从不先吃。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3-2014高一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7.?与句式同的一项是 (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4分) (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9分) .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C.恭按照宋明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D.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被儒家借用,用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1.请概括说明恭敬入定的内涵(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19分) 峡 谷 阿城 ⑴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
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⑵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
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
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⑶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
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浙江省东阳市东阳中学2013-2014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9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脑髓.(suí)包扎.(zā)列观.(guàn)汗涔.涔(cén)B.缱绻.(quǎn)淤.滩(yū)载.客(zǎi)强.笑(qiáng)C.自诩.(xǔ)挣.脱(zhèng)绯.红(fēi)吟哦.(é)D.给.予(jǐ)齑.粉(jī)参乘.(shèng)憎.恨(zè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脚趾取谛铅坨雷霆万钧B.倾泻赋予慰藉心荡神驰C.厄运脉搏枷琐渡过难关D.炫丽震慑勘察以偏盖全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B.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实神妙莫测....。
C.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光怪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
D.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B.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C.辩证地掌握和了解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D.大自然季节的变换,催促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5.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臣等不肖,请辞去6.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的一项是A.则思正.身以黜恶B.且庸人尚羞.之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7. 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知之B.夫晋,何厌之有C.我之谓也D.求人可使报秦者8.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上联的语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下联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2014—2015学年春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36分)一、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每小题3分,共1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敕.(chì)造翠幄.(wò)宸.(chén)翰笑靥.(yàn)B.炮烙.(lào)饿莩(piǎo)歆.(yīn)享栈.(zhàn)道朱拓.(tà) 猿猱.(náo)跬.(kuǐ)步迁谪.(zhé)D.孝悌.(dì) 氓.隶(máng) 曳.(yè)兵鸡豚.(tú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寒喧执拗扪参历井走头无路B. 牲醴朔漠契而不舍金石可镂崔嵬雕梁一夫挡关百无聊赖D. 间或宣泄迫不及待义愤填膺3.依次填入下列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尽管各套班子誓词各异,但他们都一致要“忠于宪法”“廉洁奉公”“忠于职守”。
②阿盟首脑会议的推迟或许能使人,认识到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分歧和弥合这些分歧的迫切性。
③这句话一出口,乱糟糟的会场立刻沉寂下来,人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报以热烈的掌声。
A.许诺惊醒首先/继而B.承诺警醒先是/继而许诺警醒首先/继而D.承诺惊醒先是/继而4、下列各句中带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生动地描绘了霍格沃茨巫师学校种种不可理喻的神秘景象,引起了青少年读者的极大兴趣。
B.这种药能治疗心脏病,又没有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你还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医改的深化毕竟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形成推进医改的合力B.和传统书法不同,现代书法艺术追求的是视觉艺术,更注重以造型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
浙江东阳市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9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脑髓(suí)包扎(zā)列观(guàn)汗涔涔(cãn)B.缱绻(quǎn)淤滩(yū)载客(zǎi)强笑(qiáng)C.自诩(xǔ)挣脱(zhâng)绯红(fēi)吟哦(ã)D.给予(jǐ)齑粉(jī)参乘(shâng)憎恨(zâng)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脚趾取谛铅坨雷霆万钧B.倾泻赋予慰藉心荡神驰C.厄运脉搏枷琐渡过难关D.炫丽震慑勘察以偏盖全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地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B.峡中,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实神妙莫测。
C.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光怪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
D.无论如何,科学不应傲慢,不应气势汹汹,因为和其他人间事物一样,科学本质上也是不完美的。
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B.随着时间的变化,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C.辩证地掌握和了解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
D.大自然季节的变换,催促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5.下列各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C.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D.臣等不肖,请辞去6. 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的一项是A.则思正身以黜恶B.且庸人尚羞之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7. 与“以为莫己若者”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知之B.夫晋,何厌之有C.我之谓也D.求人可使报秦者8.下面是一副赞颂诸葛亮的对联,其上联的语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下联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
(2分)上联:六出北征,七擒南渡,何期五丈崩摧,一生惟谨慎,九代志能遵教授下联:十倍荷褒荣,八阵名成,两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锐,三分功定属元勋上联调整为:9.下图是一则公益平面广告,根据要求答题。
(6分)(1)请简要赏析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4分)(2)请根据本则广告的立意和所反映的现实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9分)“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
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
在儒学看,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所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
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
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
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
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
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
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的不好之念。
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
“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再说“恭”。
所谓“恭”就是“敬”的外在表现。
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
“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
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
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
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
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
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
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文化导论》)10.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C.“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D.“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11.从原文看,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
C.“俨然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
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被儒家借用,用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12.请概括说明“恭”“敬”“入定”的内涵。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7题。
(19分)峡谷阿城⑴山被直着劈开,于是当中有七八里谷地。
大约是那刀有些弯,结果谷地中央高出如许,愈近峡口,便愈低。
⑵森森冷气漫出峡口,收掉一身粘汗,近着峡口,倒一株大树,连根拔起,似谷里出了什么不测之事,把大树唬得跑,一跤仰翻在那里。
峡顶一线蓝天,深得令人不敢久看。
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
⑶峭壁上草木不甚生长,石头生铁般锈着。
一块巨石和百十块斗大石头,昏死在峡壁根,一动不动。
巨石上伏两只四脚蛇,眼睛眨也不眨,只偶尔吐一下舌芯子,与石头们赛呆。
⑷因有人在峡中走,壁上时时落下些许小石,声音左右荡着升上去。
那鹰却忽地不见去向。
⑸顺路上去,有三五人家在高处。
临路立一幢石屋,门开着,却像睡觉的人。
门口一幅布旗静静垂着。
愈近人家,便有稀松的石板垫路。
⑹中午的阳光慢慢挤进峡谷,阴气浮开,地气熏上来,石板有些颤。
似乎有了噪音,细听却什么也不响。
忍不住干咳一两声,总是自讨没趣。
一世界都静着,不要谁来多舌。
⑺走近了,方才辨出布旗上有个藏文字,布色已经晒退,字色也相去不远,随旗沉甸甸地垂着。
⑻忽然峡谷中有一点异响,却不辨来源。
往身后寻去,只见来路的峡口有一匹马负一条汉,直腿走来。
那马腿移得极密,蹄子踏在土路上,闷闷响成一团。
骑手侧着身,并不上下颠。
⑼愈来愈近,一到上坡,马慢下来。
骑手轻轻一夹,马上了石板,蹄铁连珠般脆响。
马一耸一耸向上走,骑手就一坐一坐随它。
蹄声在峡谷中回转,又响又高。
那只鹰又出现了,慢慢移来移去。
⑽骑手走过眼前,结结实实一脸黑肉,直鼻紧嘴,细眼高颧,眉睫似漆。
皮袍裹在身上,胸微敞,露出油灰布衣。
手隐在袖中,并不拽缰。
藏靴上一层细土,脚尖直翘着。
眼睛遇着了,脸一短,肉横着默默一笑,随即复原,似乎咔嚓一响。
马直走上去,屁股锦缎一样闪着。
⑾到了布旗下,骑手俯身移下马,将缰绳缚在门前木桩上。
马平了脖子立着,甩一甩尾巴,曲一曲前蹄,倒换一下后腿。
骑手望望门,那门不算大,骑手似乎比门宽着许多,可拐着腿,左右一晃,竟进去了。
⑿屋里极暗,不辨大小。
慢慢就看出有两张粗木桌子,三四把长凳,墙里一条木柜。
木柜后面一个肥脸汉子,两眼陷进肉里,渗不出光,双肘支在柜上,似在瞌睡。
骑手走近柜台,也不说话,只伸手从胸口掏进去,捉出几张纸币,撒在柜上。
肥汉也不瞧那钱,转身进了里屋。
少顷拿出一大木碗干肉,一副筷,放在骑手面前的木桌上,又回去舀来一碗酒,顺手把钱划到柜里。
⒀骑手喝一口酒,用袖擦一下嘴。
又摸出刀割肉,将肉丢进嘴里,脸上凸起,腮紧紧一缩,又紧紧一缩,就咽了。
把帽摘了,放在桌上,一头鬈发沉甸甸慢慢松开。
手掌在桌上划一划,就有嚓嚓的声音。
手指扇一样散着,一般长短,并不拢,肥汉又端出一碗汤来,放在桌上冒气。
⒁一刻功夫,一碗肉已不见。
骑手将嘴啃进酒碗里,一仰头,喉节猛一缩,又缓缓移下来,并不出长气,就喝汤。
一时满屋都是喉咙响。
⒂不多时,骑手立起身,把帽捏在手里,脸上蒸出一团热气,向肥汉微微一咧嘴,晃出门外,肥汉梦一样呆着。
⒃阳光已移出峡谷,风又窜来窜去。
布旗上下扭着动。
马鬃飘起来,马打了一串响鼻。
⒄骑手戴上帽子,正一正,解下缰绳,马就踏起四蹄。
骑手翻上去,紧一紧皮袍,用腿一夹,峡谷里响起一片脆响,不多时又闷闷响成一团,越来越小,越来越小。
⒅耳朵一直支着,不信蹄声竟没有了,许久才辨出风声和布旗的响动。
13.文章第(1)段和第(2)段分别写出了峡谷的什么特点,请分别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
(2分)14.文章第(2)段第(9)段都写了“一只鹰在空中移来移去”,这在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分)15.结合文中对骑手的描写,简要分析骑手的形象。
(4分)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17.本文写一个骑手经过峡谷的故事,请尝试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5分)三、古诗文阅读(33分)(一)文言文(21分)陆贾者,楚人也。
以客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他①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他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他魋结②箕倨见陆生。
陆生因进说他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在真定。
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