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12课《电铃响叮当》
- 格式:ppt
- 大小:2.48 MB
- 文档页数:22
12电铃响叮当1教学目标1、能按要求指导学生制作电磁铁2、能分析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分析结果3、通过实验发现电能产生磁及电磁铁的用途4、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设计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方案。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电和磁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磁铁的性质已初步掌握。
但对电磁铁,还不甚了解。
本课在此基础上从学校中常见的电铃这一典型的能量转化装置入手设计了3个活动。
4教学过程4.1 第二学时4.1.1教学目标1.能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能设计相关的验证实验。
2.了解电磁铁的用途。
3.能通过讨论发现本组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与其他组不同的原因。
4.1.2学时重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4.1.3学时难点设计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方案。
4.1.4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制作电磁铁,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赛一赛,运用手中的材料制作电磁铁,看谁制作的电磁铁磁力最大。
学生动手操作。
(你有什么发现吗)汇报吸起了多少铁钉。
哪组磁力最大? 哪组磁力最小? (教师讲解,吸得多就是电磁铁磁力大。
)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吗?对学生问题进行整合,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活动2【活动】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一、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1、猜想:哪些因素会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你能根据电磁铁的构造进行猜想吗?(让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我认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
)可能会猜想出很多因素,(电池节数、线圈匝数等)师评价:看来我们班的同学挺善于思考的,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猜想出这么多的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你们真了不起!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电池节数和匝数多少对于磁力大小的影响。
2、设计实验方案(1)要想验证我们的猜想,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实验)我们设计的这个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实验?(对比实验)实验就要有合理的实验方案,才能使我们的实验顺利进行,设计方案前请看这里,接下来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老师提供的方案纸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观察桌上的实验材料,开始设计实验方案(可以指定哪几个组制定哪个方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采用什么实验方法?实验中不变的条件是什么,变化的条件是什么?打算做几次实验进行对比,分别怎样做?(2)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评价各自的实验方案,(结合着记录表说)然后对自己的方案进行修改完善(教师强调匝数多少差距要大一些,效果才会明显;串联电池。
电铃响叮当【教学目标】1.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分析电磁铁的性质。
2.能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能设计相关的验证实验。
3.了解电磁铁的用途。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分析电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能设计相关的验证实验。
【教学准备】科学学具中的材料【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制作电磁铁1.用手按开关,为什么电铃会发出叮零零的响声?2.电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看书上的解刨图。
师:在电铃内部有一个将漆包线绕在铁心上的装置,叫电磁铁。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做成的。
3.制作电磁铁。
(1)学生拿出学具袋里的制作材料,认识所用材料。
(2)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钉子上。
(3)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小铁钉,观察有什么现象?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4)汇报实验中观察的现象,讨论电磁铁有什么性质?(5)填写实验报告:电磁铁通电,();断电后,()。
电磁铁是一种将()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第二课时一、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思考:你认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后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
“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的实验1.实验目的2.材料和工具3.实验方法4.实验结论电磁铁的用途1.电磁铁可以将电能变成磁能,人们可以利用这一性质做很多的事情。
你知道哪些装置用了电磁铁?2.老师把从网上找到的一些相关资料和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3.科学在线的学习。
了解电铃的一些巧妙装置。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填空:(每空1 分共20 分)1 、像小草那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 像桃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
2 、科学家按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两大类:()动物和()动物。
3 、鸟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都有(),取食靠(),都是用卵繁殖()。
小学科学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第12课《电铃响叮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发现电能产生磁。
(2)了解生产和生活中实际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1)能制作电磁铁,并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换的。
(2)能分析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分析结果(假设)
(3)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大胆想象,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
(2)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2学情分析
学生们经过了五年的对科学课程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并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经历过发现问题----大胆猜想----拟定方案----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学习了各种能量的转换,为学习《电铃响丁当》这节课打下了基础。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采取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设置开放式课堂,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验证,取长补短,很容易突破重、难点。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电磁铁,并能根据实验中的现象分析电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能假设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并能设计相关的验证实验。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电铃响丁当
一、创设情境,引趣揭题。
教师出示电铃图,使其发出声音。
教师讲解:某校学生每天听着这样的铃声快步走进教师进行学习,听着这样的声音轻松走出教室进行活动,这样的铃声就是由这个电铃发出来的。
电铃是如何发生的呢?引出本课课题。
12.电铃响丁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本课围绕着制作电磁铁、探究电磁铁的磁力、运用电磁铁设计了三个活动。
其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难点是设计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方案。
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帮助学生认识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
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按照指导制作电磁铁。
2.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3.能分析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分析结果(假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讨论发现本组制作的电磁铁的磁力与其他组不同的原因。
三、科学知识目标通过实验发现电能产生磁。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2.能大致说出电铃的基本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
难点:设计研究电磁铁的实验方案。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设备,制作电磁铁的材料,电铃图片。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课1.(出示电铃,并使其发出声音),提问: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呢?2.学生猜想。
3.教师出示电铃的剖面图,学生观察。
4.教师介绍电磁铁。
讲述:电铃内部有个缠绕着漆包线的装置,这个装置就是电磁铁。
5.思考:电磁铁是怎样制成的,又是怎样工作的呢?(二)新课教学◆活动1:制作电磁铁1.介绍制作用的材料。
粗铁钉、漆包线、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小铁钉或曲别针。
2.介绍制作的方法。
(1)将漆包线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钉子上。
(2)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头的漆皮,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小铁钉或曲别针,观察有什么现象?切断电源后又有什么现象?提示:(1)制作电磁铁线圈要始终朝一个方向缠绕,不能来回缠绕。
(2)线圈两端各预留出5厘米~10厘米的漆包线,作为连接电源的导线,线圈两端用胶布固定,避免松散。
3.学生制作电磁铁。
4.测试:(1)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小铁钉或曲别针,观察有什么现象?(2)切断电源后,又有什么现象?5.思考: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电磁铁有什么性质?6.汇报交流:实验中我们还有哪些发现?7.小结: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断电后,没有磁性。
12、电铃响丁当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制作电磁铁。
2、能通过实验观察出电磁铁在通电和断电时出现的现象。
3、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科学品质。
科学知识目标:了解电磁铁的性质及用途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1、能举出3个以上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2、能大致说出电铃的基本工作过程。
教学重点:学会制作电磁铁教学难点:分析电磁铁的性质,知道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课前准备:1、教师:课件、粗铁钉、漆包线、开关、电池盒、电池、曲别针、实验报告单等材料2、学生:搜集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质疑引入1、播放:音乐《课间十分钟》2、谈话:从优美欢快的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铃声)3、师(点击电铃课件发出声音):是啊,多么熟悉、悦耳铃声,它每天都伴随着我们上课、下课。
那么关于铃声你想了解什么呢?4、学生提出问题:铃声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二)、学习新课1、提问猜想,确立研究问题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其实老师也想知道: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电铃中的秘密吧。
(板书课题:电铃响丁当)2、了解电铃结构,认识电磁铁(出示电铃图)讲述:这就是电铃中的电磁铁。
看看电磁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里面的是铁芯、外面缠绕一圈一圈的是线圈,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的。
)3、制作电磁铁,学生自主探究1、教师讲解演示⑴介绍制作电磁铁的材料⑵介绍制作电磁铁的方法,边讲解边演示。
将漆包线顺一个方向绕在钉子上,用砂纸除去漆包线两端的漆皮(演示),把导线的两端接在电池上,检验它是否有磁性。
2、学生分组制作电磁铁,教师指导制作时要讲两点要求:⑴制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⑵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小组讨论或问老师。
3、学生用制作好的电磁铁进行实验①接通电源,用铁钉的一端接近小铁钉,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切断电源,又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电磁铁有什么性质?在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②学生进行实验,并讨论回答问题。
《电铃响丁当》【教学内容】冀教版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12课《电铃响叮当》。
【教材分析】《电铃响丁当》是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无处不在的能量》这一单元第12课的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常见的能量、知道能量可以通过某种物体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制作电磁铁,发现电能产生磁能,认识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磁能的装置;二是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情分析】六年级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学校中常见的电铃这一典型的能量转化装置入手,指导学生提出有关电磁铁的问题,并因势利导,让学生经历电磁铁的制作探究实验和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对比实验,这不但适合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而且让学生经经历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一)探究目标1、能按照指导制作电磁铁.2、能分析出电磁铁是怎样进行能量转化的。
3、能分析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各种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分析结果.(二)知识目标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将“乐做”与“乐思”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对创新感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简易电磁铁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大小的因素【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电源、漆包线、导线、铁芯、小铁环或曲别针若干。
2、演示材料:电铃【教学教程】一、情景激趣,质疑引入1、播放:音乐《课间十分钟》。
2、谈话:从优美欢快的乐曲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学生:电铃声3、师出示电铃并按响:是啊,多么熟悉、悦耳铃声,它每天都伴随着我们上课、下课。
那么关于铃声你想了解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4、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好,其实老师也想知道:电铃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电铃中的秘密吧。
学习内容
那么电磁铁是怎样制成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今天我
、学生分组制作电磁铁,教师指导
性质?在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
并进行实验
①学生分四个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程序。
数的不同,说明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之间的关系。
⑵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圈的匝数
)下面四种电磁铁,磁力最小的是(
4、生活应用,拓展延伸
(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举出生活中应用电磁铁的实例。
(2)利用电磁铁的性质制作一件科技作品。
说说自己的设想。
(电铃简易装置、防汛报警器……)课后和同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