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制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1.50 KB
- 文档页数:19
目录•建筑制图基本概念与要求•投影原理及在建筑中应用•建筑工程图样识读基础•建筑施工图识读技巧与实例分析•设备专业图纸识读入门知识•现场实践:提高建筑制图识图能力建筑制图基本概念与要求制图目的准确、清晰、完整地表达设计意图,为建筑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指导。
制图定义将建筑设计构思、方案和施工要求等,按照投影方法、国家制图标准及相关规定,绘制成图样和模型等表达出来的过程。
制图定义及目的建筑行业标准与规范01国家标准如《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制图标准》等,规定了建筑制图的各项标准和要求。
02行业标准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如《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等,对建筑制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03规范与规程包括建筑制图的各种规范和规程,如线型、字体、比例、标注等,保证图纸的规范化和易读性。
图纸幅面、比例和线型图纸幅面01根据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图纸幅面,如A0、A1、A2等。
比例02根据建筑实际尺寸和图纸幅面,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如1:100、1:50、1:20等。
线型03建筑制图中常用的线型包括实线、虚线、点划线等,用于表示不同的建筑元素和构造。
尺寸标注方法和规则尺寸标注方法包括线性尺寸标注、角度尺寸标注、半径和直径标注等,用于准确表达建筑各部分的尺寸和位置关系。
标注规则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和相关规定,保证标注的准确性和清晰性。
同时,标注应尽可能简洁明了,避免重复和歧义。
投影原理及在建筑中应用投影定义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进行表示的方法。
分类根据投影线与投影面之间的角度不同,投影可分为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两大类。
平行投影投影线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方式,包括正投影和斜投影。
中心投影投影线相交于一点的投影方式,如透视投影。
投影概念及分类正投影特性与三视图形成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影,在V 面上得到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三视图形成通过正投影法,将物体分别向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物体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简称三视图。
绪论一.课程的地位、性质与任务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是表达、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和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也是指导生产、施工管理等必不可少的技术资料。
在建筑工程中,无论是建造工厂、住宅学校或其它建筑,都要根据图纸施工,因为建筑物的形状、尺寸和做法,都不是语言或文字所能描述清楚的。
一套图纸可以借助一系列的图将建筑物各个方面的形状大小、内部布置、细部构造、结构、材料及布局,以及其它施工要求,按照制图国家标准准确而详尽地在图纸上表达出来,作为施工的根据。
所以图纸是各项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资料。
建筑图纸有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和设备施工图之分。
本课程是工民建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和图解的能力,并通过几方面的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主要任务是:1.研究各种投影(主要是正投影)的基本理论;2.培养绘制和阅读建筑图的能力;3.研究常用的图解方法,培养图解能力;4.通过绘图、读图和图解的实践,发展空间想象能力;5.培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的要求:1.掌握各种投影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2.能用作图方法解决空间量度问题、定位问题和一般数值计算问题;3.能正确使用绘图仪器与绘图工具,掌握徒手作图的技巧,又快又好地作出符合制图国家标准的图纸,并能正确地阅读一般建筑图纸。
4.具有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画法几何是制图的理论基础,比较抽象,系统性较强。
制图是投影理论的运用,实践性较强。
学习时要完成一系列的绘图作业。
但必须讲究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果。
1.一定要有远大的抱负和良好的专业思想,才能在学习中振奋精神,端正态度,自觉地刻苦钻研,锲而不舍,克服困难,不断前进。
2.要下工夫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即二维的平面图形想象出三维形体的形状。
这是初学制图的一道难关。
开始时可以借助一些模型,加强图物对照的感性认识,但要逐步减少使用模型,直至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看懂图纸。
《建筑制图》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建筑制图》是一门重要的建筑学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建筑图纸的绘制和阅读方法,了解建筑设计的原理和技巧。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建筑图纸的基本知识、绘图工具的使用、建筑图纸的绘制技巧和阅读方法,为后续的建筑设计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建筑图纸的基本知识,包括图纸的尺寸、比例、符号等;2. 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包括铅笔、圆规、三角板等;3. 掌握建筑图纸的绘制技巧,包括线条的粗细、位置、角度等;4. 掌握建筑图纸的阅读方法,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图纸上的信息;5. 能够根据图纸信息进行简单的建筑设计。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1. 建筑图纸的基本知识(1小时)图纸的尺寸、比例、符号等概念讲解;常用绘图工具的介绍和使用方法。
2. 绘图工具的使用(2小时)铅笔、圆规、三角板等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练习绘制简单的线条和图形。
3. 建筑图纸的绘制技巧(2小时)线条的粗细、位置、角度等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学习绘制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
4. 建筑图纸的阅读方法(1小时)阅读和理解图纸上信息的技巧和方法;练习阅读和分析简单的建筑图纸。
5. 实践操作(1小时/人)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绘制简单的建筑图纸;老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与回顾(1小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和进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例和案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2. 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建筑图纸的绘制和阅读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 组织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 定期进行作品展示和点评,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实践操作等,占总体成绩的30%;2. 期末考试:包括建筑图纸的绘制和阅读,占总体成绩的70%。
建筑制图与构造教案(制图部分)第一章:建筑制图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建筑制图的标准和规范,熟悉建筑图纸的基本构成。
1.2 教学内容:1.2.1 建筑制图概述:介绍建筑制图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1.2.2 建筑制图标准:介绍建筑制图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2.3 建筑图纸构成:介绍建筑图纸的基本构成,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细部图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投影仪、绘图工具等。
1.5 教学步骤:1.5.1 讲授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
1.5.2 示范建筑图纸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1.5.3 学生练习绘制建筑图纸,教师巡回指导。
1.5.4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章:建筑平面图的绘制2.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绘制简单的建筑平面图。
2.2.1 建筑平面图概述:介绍建筑平面图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2.2 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介绍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投影仪、绘图工具等。
2.5 教学步骤:2.5.1 讲授建筑平面图的基本知识。
2.5.2 示范建筑平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5.3 学生练习绘制建筑平面图,教师巡回指导。
2.5.4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章:建筑立面图的绘制3.1 学习目标:掌握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绘制简单的建筑立面图。
3.2 教学内容:3.2.1 建筑立面图概述:介绍建筑立面图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3.2.2 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方法:介绍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示范、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教材、投影仪、绘图工具等。
3.5.1 讲授建筑立面图的基本知识。
3.5.2 示范建筑立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建筑制图与识图__教案第一章:建筑制图基础1.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规范和标准,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教学内容:1.2.1 建筑制图的概念与意义1.2.2 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2.3 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1.2.4 建筑制图的方法与步骤1.3 教学活动:1.3.1 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3.2 介绍建筑制图的规范和标准1.3.3 演示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3.4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制图的实践操作第二章:建筑图纸的分类与作用2.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
2.2 教学内容:2.2.1 建筑图纸的分类2.2.2 建筑图纸的作用2.2.3 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 教学活动:2.3.1 讲解建筑图纸的分类和作用2.3.2 介绍各种图纸的编制方法和技巧2.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图纸的实践绘制第三章:建筑制图符号与标注3.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掌握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3.2.1 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2.2 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 教学活动:3.3.1 讲解建筑制图符号的种类和用法3.3.2 介绍建筑标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3.3 引导学生进行建筑标注的实践操作第四章:建筑立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4.1 学习目标:了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掌握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4.2 教学内容:4.2.1 立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2 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2.3 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 教学活动:4.3.1 讲解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4.3.2 介绍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4.3.3 引导学生进行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实践绘制第五章:建筑平面图与立面图的综合应用5.1 学习目标:了解建筑平面图和立面图的关系,掌握平面图和立面图的综合应用方法和技巧。
建筑制图教案教案标题:建筑制图教案目标:1. 了解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建筑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绘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建筑制图的概念和重要性(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建筑制图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作用。
- 介绍建筑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步骤二:讲解建筑制图的基本原理和要素(10分钟)- 解释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定义和作用。
- 介绍建筑制图中常用的符号和标注方法。
步骤三:示范建筑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15分钟)- 展示建筑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尺子、三角板等。
- 演示如何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并讲解绘图的步骤和技巧。
步骤四:练习建筑制图的基本技能(20分钟)- 分发练习用纸和建筑平面图的示例。
- 让学生根据示例进行练习,绘制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 教师巡视并提供指导和帮助。
步骤五: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10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他们的建筑制图作品。
-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建议。
步骤六:拓展活动(10分钟)- 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或网络搜索,收集不同类型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
- 让学生分析和比较这些建筑制图,了解不同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
步骤七:总结和反思(5分钟)-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建筑制图知识和技能。
-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教学资源:- 建筑制图教材和参考书籍。
- 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示例。
- 练习用纸和绘图工具。
评估方式:- 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 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建筑工地或建筑展览,加深对建筑制图的理解和实际应用。
- 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建筑设计软件进行建筑制图,提高数字化绘图技能。
注意事项:- 确保教室内的绘图工具和材料齐全,并保持良好的教学秩序。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提高学习效果。
-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