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doc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5
高压加热器技术规范书2024年4月1.总则2.设备规范3.技术要求4.质量保证5.供货范围6.技术资料及交付进度7.监造、检查和性能验收试验8.技术服务与联络1.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热电机组辅机设备的高压加热器,本期工程安装二台机组,每台机组配备2台高压加热器。
它提供了该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供货范围、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4在签订技术规范后,因标书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买方有权以书面形式提出补充要求。
具体项目由供、需双方共同商定。
1.5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6卖方对供货范围内的高压加热器成套设备负有全责,即包括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产品。
分包(或对外采购)的主要产品制造商应事先征得买方的认可。
2设备规范2.1型式:立式、盘管形式设计工况、给水进/出口温度、加热蒸汽参数、上下端差等:根据汽机热平衡图(电子版)。
高压加热器的外形及接口定位尺寸在订货后根据设计院要求修改。
2.2.高加主要数据汇总表(空白处卖方填写完整)2.2.1CB15-8.83/1.6/0.8编号项目单位数据编号项目单位数据1号高压加热器1给水入口温度℃正常104最高1582给水出口温度℃~170 3给水流量(正常/最大)t/h130/133 4给水压力MPa16 5加热蒸汽压力(额定/最大)Mpa0.85 6加热蒸汽温度(额定/最大)℃261/259 7壳程设计压力Mpa(a)8管程设计压力Mpa(a)9壳程设计温度(过热段/凝结段)℃10管程设计温度℃11上端差℃12下端差℃13管侧阻力Mpa14汽侧阻力Mpa15总换热面积m216壳体规格(外径×壁厚)(过热段/凝结段)mm×mm17换热管规格(外径×壁厚)mm×mm18换热管材质编号项目单位数据19壳体材质20集水管材质21腐蚀裕度(管程/壳程)mm/mm22焊缝系数(管程/壳程)1/1 23外型尺寸,外径、长mm,mm24净重kg25重量(充水后重量)kg26数量台12号高压加热器27给水入口温度℃~170 28给水出口温度℃215 29给水流量(正常/最大)t/h130/133 30给水压力MPa1631加热蒸汽压力(额定/最大)MPa 2.226/2.396 32加热蒸汽温度(额定/最大)℃365/372 33壳程设计压力MPa(g)34管程设计压力MPa(g)35壳程设计温度(过热段/凝结段)℃36管程设计温度℃37上端差℃编号项目单位数据38下端差℃39管侧阻力MPa40汽侧阻力MPa41壳体壁厚(外径×壁厚)过热段/凝结段mm×mm42换热管规格(外径×壁厚)mm×mm43换热管材质44壳体材质45集水管材质46总传热面积m247腐蚀裕度(管程/壳程)mm/mm48焊缝系数(管程/壳程)1/1 49外型尺寸,外径×高mm,mm50净重kg51重量(充水后重量)kg52数量台1 2.2.2B15-8.83/0.8编号项目单位数据1号高压加热器1给水入口温度℃正常104最高158编号项目单位数据2给水出口温度℃~175 3给水流量(正常/最大)t/h130 4给水压力MPa165加热蒸汽压力(额定/最大)Mpa0.85/1.05 6加热蒸汽温度(额定/最大)℃255/316 7壳程设计压力Mpa(a)8管程设计压力Mpa(a)9壳程设计温度(过热段/凝结段)℃10管程设计温度℃11上端差℃12下端差℃13管侧阻力Mpa14汽侧阻力Mpa15总换热面积m216壳体规格(外径×壁厚)(过热段/凝结段)mm×mm17换热管规格(外径×壁厚)mm×mm18换热管材质19壳体材质20集水管材质21腐蚀裕度(管程/壳程)mm/mm编号项目单位数据22焊缝系数(管程/壳程)1/1 23外型尺寸,外径、长mm,mm24净重kg25重量(充水后重量)kg26数量台12号高压加热器27给水入口温度℃~175 28给水出口温度℃215 29给水流量(正常/最大)t/h130 30给水压力MPa1631加热蒸汽压力(额定/最大)MPa 2.248/2.497 32加热蒸汽温度(额定/最大)℃365/376 33壳程设计压力MPa(g)34管程设计压力MPa(g)35壳程设计温度(过热段/凝结段)℃36管程设计温度℃37上端差℃38下端差℃39管侧阻力MPa40汽侧阻力MPa编号项目单位数据41壳体壁厚(外径×壁厚)过热段/凝结段mm×mm42换热管规格(外径×壁厚)mm×mm43换热管材质44壳体材质45集水管材质46总传热面积m247腐蚀裕度(管程/壳程)mm/mm48焊缝系数(管程/壳程)1/149外型尺寸,外径×高mm,mm50净重kg51重量(充水后重量)kg52数量台13技术要求3.1高加技术要求3.1.1本次订货设备与CB15-8.83/1.6/0.8及B15-8.83/0.8汽轮机匹配,每台机组配2台立式高压加压器。
高压给水加热器设计使用说明书(岱海电厂2×600MW亚临界机组高压加热器)06.3618.023编制:校核:审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二OO四年八月二十日目录一、概述二、高压给水加热器技术数据三、高压给水加热器结构四、高压给水加热器的运行与维护五、高压给水加热器换热管泄漏检修方法六、高压给水加热器防腐及贮存方法七、检验一、概述1、说明高压给水加热器(简称高加)是火力发电厂回热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它是利用汽轮机的抽汽来加热锅炉给水,使其达到所要求的给水温度,从而提高电厂的热效率并保证机组出力。
高加是在发电厂内最高压力下运行的设备, 在运行中还将受到机组负荷突变,给水泵故障,旁路切换等引起的压力和温度的剧变,这些都将给高加带来损害。
为此,高加除了在设计、制造和安装时必须保证质量外,还应加强运行、监视和维护,加强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培训,才能确保高压加热器处于长期安全运行和完好状态。
本机组高加的运行维护和使用除按本说明书外,用户还应按有关规程,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加进行使用、维护和监视,以满足电厂安全,经济和满发的要求。
2、主要设计制造标准2.1 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SME”法规第Ⅷ篇第一分篇2.2 美国热交换器学会“HEI”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标准2.3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2.4 JB4730-94《压力容器无损探伤》2.5《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察规程》2.6 哈锅HG40.2002.014《引进型高压加热器制造、检验和验收技术条件》3、系统布置本机组高加系统采用单系列、卧式大旁路布置,有三台高加(从锅炉的方向依次称为第1、2、3高加)及附件组成:即JG-2150-1高加,JG-2200-2高加,JG-1650-3高加和附件。
在给水进入锅炉前,主给水从除氧器水箱经给水泵进入高加管程,在高加内通过汽轮机抽汽对主给水进行加热。
高加为逐级疏水,在正常情况时3号高加疏水去除氧器。
危急情况下高加疏水去凝汽器(或疏水扩容器)。
山西永济“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锅炉、压力容器、汽水管道金属检验技术标山西世纪中试电力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五月山西永济“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锅炉、压力容器、汽水管道金属检验技术标投标文件目录一、检验大纲二、工程项目检验目标三、工程项目检验措施四、工程项目检验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一、山西永济“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工程锅炉、压力容器、汽水管道金属检验大纲1 编制依据为加强电站重要设备在制造阶段的安全性能监督检验工作,提高锅炉、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的安全性能,山西省电力公司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受山西漳电蒲洲热电有限公司委托,对该厂两台350MW机组的锅炉压力容器进行安全性能检验。
并根据《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规程DL612-96》和《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DL647-2004》等相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大纲。
2 工程概况本大纲适用于该公司2×350MW机组安装前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产品质量的监检工作,它是在制造厂已对其产品质量安全性能作出保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承压、承重部件安全性能所进行的监督检验。
要求对受监设备检验工作各阶段的项目、要求、人员资格、质量标准、记录保存、报告格式,检验结论及处理建议做了最低限度的规定。
如国家最新标准与本技术要求不一致,按较高标准执行。
3 检验服务范围(一)所检设备锅炉部分:1)锅炉本体受压元件,部件及其连接件;2)锅炉范围内管道、管件、阀门、三通、弯头、螺栓等;3)锅炉主要承重结构:锅炉钢架、大板梁、合金钢螺栓、吊杆;4)集箱、受热面内部腐蚀及变形情况检查,必要时增加测厚点数及范围,并进行割管检验(金相和力学性能检验)(二)所检设备压力容器部分:1)高压加热器;2)低压加热器;3)除氧器;4)轴封加热器;5)储气罐;6)减温减压装置;7)需要检测的其它压力容器(三)所检设备主要汽水管道部分:1)主蒸汽管道;2)再热蒸汽管道;3)主给水管道;4)高、低压旁路管道;5)给水再循环管道、高旁减温水管道6)管件及管道附件、安全附件、阀门等4 检验单位,检验人员的资格和责任:4.1 从事电站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金属部件监督和检验的单位,应按国家和电力行业的相应规定取得国家和电力行业的检验资格证书。
高压加热器制造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压加热器产品的制造、检验与验收等有关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配火力发电机组的水侧设计压力为13.7~35.0NPa,设计温度不超过 350℃,汽侧设计压力不超过18.0NPa,设计温度不超过510℃的U形管管板式和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
本标准也适用于相类似的疏水冷却器和蒸汽冷却器。
2 引用标准GB 150-89 钢制压力容器GB 151-8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 3323—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JB 8-82 产品标牌JB755—85 压力容器锻件技术条件JB 1152--81 锅炉和钢制压力容器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JB 1610—83 锅炉集箱制造技术条件JB 1613—83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技术条件JB 1614-83 锅炉受压元件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方法JB251i一80 压力容器油漆、包装、运输JB3144-82 锅炉大口径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探伤JB2375—95 锅炉原材料入厂检验JB3964—85 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3965-85 钢制压力容器磁粉探伤ZB JOt 005—06 渗透探伤方法ZB 198 015—89 锅炉管道附件承压铸钢件技术条件机械工业部1993—08-21批准 1994-10-01实施3技术要求3.1 高压加热器产品制造、检验和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要求外,还符合劳动部颁发≤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3.2 制造高压加热器产品用的材料(包括焊接材料),应具有材料质量证明书(或其复印件),制造单位检验部门应按JB3375的规定进行入厂检验,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者不准投产。
3.2.1 高压加热器产品材料的选用原则、钢材标准、热处理状态及许用应力值均按 GBl50中第2章“材料”及其附录A“材料的补充规定。
进行选用。
3.2.2 制造高压加热器产品的材料如需代用时,应按有关规定办理代用手续。
提高高加换热效率提升给水温度摘要:火电厂高压加热器是将汽轮机抽汽的热量传递给通过其中的给水,极大提升电厂热效率,节约燃料的设备,高压加热器是汽轮机最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
高加的换热效率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机组的热经济性,所以提升高加换热效率极为重要,机组抽汽量、管束结垢泄漏堵管、高加水位、保温、材质选取等因素与高加换热效率息息相关。
定量研究分析这些因素对换热效率的影响,提升电厂高加换热效率,从而提升给水温度。
关键词:高压加热器换热效率电厂一、高加设备结构特性和运行概况当前电站运行有两台机组,一个为100MW凝气式汽轮机,一个为30MW抽背式汽轮机。
每台汽轮机配备有2台高加,其形式皆为立式U型管管板式高压加热器,目前4台高加皆为投运状态,为锅炉供水,以满足前方生产所需高、中、低压厂用汽的需求。
高加型号为JG-610,各参数如下:表1 高压加热器基本参数项目#2高加#1高加设计管程压力(MPa)18.518.5设计壳程压力(MPa)2.63 1.2设计壳程温338256度(℃)225189设计管程温度(℃)加热面积(m2)600600高加日常给水温度一直维持在220℃左右,没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值。
给水温度和机组设计性能状况负荷抽汽参数有关,但高加性能参数对给水温度的影响最大[1]。
特别是日常运行中的抽汽量、节流、结垢、泄漏、堵管、水位、保温、材质等因素,经过长时间参数对比监测,发现对给水温度的提升至关重要。
二、提出高加换热效率的影响因素结合高加运行状态,围绕提高高加换热效率,提升给水温度为中心,以长期记录的高加运行参数为指导,将日常高加操作调整等情况考虑在内,依据高加运行的参数与规律,提出了高加换热的影响因素如下:表2高加换热效率影响因素及归类根据汇总归类后的影响因素,分别对各影响要素进行讨论,分析机组高加不同负荷、不同运行方式、不同布置下的换热效率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影响高加换热效率提升给水温度的几点建议如表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GB 10865-89 Specification for high-pressure feedwater heaters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3-25批准1990-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主要规定了“U形管管板式”和“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产品性能地要求及质量地评定.本标准适用于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中水侧设计压力为6~38MPa,设计温度不大于350℃;汽侧设计压力不大于10MPa、设计温度不大于510℃地U形管管板式和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产品性能地评定,也适用于对相类似地疏水冷却器和蒸汽冷却器产品性能地评定.2 引用标准ZBJ 98 013 电站安全阀技术条件JB 3343 高压加热器制造技术条件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3 术语3.1 高压加热器地热力设计工况高压加热器运行时,各个参数达到高压加热器热力设计值时地工况.3.2 高压加热器地热力性能在热力设计工况下,高压加热器地主要指标:a.给水端差;b.疏水端差;c.汽侧压降;d.水侧压降.3.2.1 给水端差高压加热器进口蒸汽压力下地饱和温度与出口给水温度之差.3.2.2 疏水端差离开高压加热器汽侧地疏水温度与进入水侧地给水温度之差.3.2.3 汽侧压降介质流经高压加热器汽侧地压力损失(不包括静压损失).3.2.4 级间压差一组高压加热器中邻近两台高压加热器进口蒸汽压力之差.3.2.5 水侧压降给水流经高压加热器水侧地压力损失.3.3 投运率机组经72h试运行后,停机消除缺陷经24h试运行后正式投运起,在一年内高压加热器可以运行地小时数与机组运行地小时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1) 4 技术要求4.1 高压加热器地设计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和《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及JB 3343等有关规定.4.2 给水端差设有内置式蒸汽冷却段高压加热器地给水端差应不小于-2℃,无蒸汽冷却段地高压加热器地给水端差应不小于1℃.当给水端差要求小于-2℃时,应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末级高压加热器地出口给水温度不得低于设计值4℃.4.3 疏水端差设有内置式疏水冷却段高压加热器地疏水端差不小于5.5℃.当疏水端差要求小于5.5℃时,应采用外置式疏水冷却器.4.4 汽侧压降高压加热器汽侧地压力损失不大于高压加热器级间压差地30%.4.5 高压加热器各种接管内地介质流速应符合如下规定:4.5.1 U形管管板式高压加热器给水管内地水速在16℃时不大于3m/s;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给水管内地水速在16℃时不大于4m/s.4.5.2 疏水出口管内地水速不大于1.2m/s;当疏水为饱和疏水且水位不受控制时,其疏水管内水速不大于0.6m/s.4.5.3 疏水进口管内地介质流速.4.5.3.1 双相流体地质量流速应不大于下列两者中地小值:G=77.16;G=1220 (2) 4.5.3.2 疏水进口扩容后地蒸汽流速应不大于45.7m/s,且蒸汽质量流速不大于式(3)计算值:G=38.58 (3) 4.5.4 蒸汽进口管内地蒸汽流速不大于式(4)计算值:(4) 上三式中 G——质量流速,kg/(m2·s);ρ——扩容后地蒸汽密度,kg/m3;v——蒸汽流速,m/s;p——蒸汽进口管处地蒸汽压力(绝对),MPa.4.6 高压加热器地制造应符合JB 3343地有关规定.4.7 高压加热器地主要附件4.7.1 高压加热器地安全附件高压加热器地保护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地有关规定.4.7.1.1 高压加热器地水侧应设置安全阀.4.7.1.2 高压加热器汽侧安全阀应符合ZBJ98013地规定,其流量应能通过下列流量地较大值:a.高压加热器最大给水流量地10%;b.U形管-管板式高压加热器一根传热管完全断裂时,在内外压差地作用下,两个断口流至汽侧地给水量按式(5)计算:(5) 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存在φ10mm裂口时,在内外压差地作用下,一个裂口流至汽侧地给水量按式(5)计算:(6) 式中——传热管破断流出地给水量,m3/s;d——传热管地公称内径,mm;——水侧设计压力,MPa;——汽侧设计压力,MPa.4.7.1.3 高压加热器地给水进水阀应能在高压加热器两根管子完全断裂时,保证在汽侧满水前关闭且同时打开旁路.高压加热器给水进口阀地关闭时间应不大于式 (7)计算值:(7) 为下列流量中地较大值:a.高压加热器最大给水流量地10%;b. (8)上两式中T——高压加热器两根管子完全断裂时,水充满最高水位以上地汽侧空间所需地时间,s;V——高压加热器最高水位以上地汽侧空间,m3;——高压加热器最大给水流量地10%或传热管地四个断口流至汽侧地给水量地较大者,m3/s;d——管子公称内径,mm;——水侧设计压力,MPa;——汽侧设计压力,MPa.4.8 水位控制高压加热器地疏水调节阀应有良好地调节特性,以保持高压加热器地正常运行.4.9 高压加热器地年投运率应不小于85%.4.10 单台高压加热器传热管管子和管口地泄漏根数见表1.表 1注:①双列高压加热器按机组容量地1/2计算;②蒸汽冷却器和疏水冷却器地管子和管口地泄漏根数不多于8根.4.11 高压加热器应具有合理地结构、可靠地安全性能,并能承受机组负荷地变化.5 高压加热器地测试5.1 高压加热器地热力性能地测试应符合本标准和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地规定.5.2 高压加热器地测试应满足下列要求:a.高压加热器在设计工况下运行;b.高压加热器应保持正常水位;c.高压加热器汽侧应排除非凝结性气体;d.使用合适地仪表;e.正确地测试方法.5.3 高压加热器地测试宜在投运后地第一年内进行.6 高压加热器地运行高压加热器地运行应符合水利电力部颁发地《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维护守则》和高压加热器制造厂提供地高压加热器产品说明书地有关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归口.本标准由上海电站辅机厂、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及东方锅炉厂等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人陈建生、薛之年.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热交换学会《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标准》.。
附件 1183项行业标准编号、名称、主要内容等一览表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实施日期机械行业1JB/T 13517-2018V 型球阀本标准规定了 V 型球阀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和型号、技术要求、材料、检验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防护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尺寸DN20 ~ DN500、公称压力PN10 ~ PN50 ,公称尺寸NPS3/4 ~ NPS20 、压力等级Class125 ~ Class300 ,工作介质为空气、水、油品、蒸汽、颗粒状介质等,法兰和对夹连接的钢制V 型球阀。
2JB/T 13518-2018高压加热器用三通阀本标准规定了电站高压加热器用三通阀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型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油漆、包装、贮存和运输、质量证明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尺寸DN150 ~ DN600 、公称压力 PN100 ~ PN760 ,公称尺寸 NPS6 ~NPS24 、压力等级 Class600 ~ Class4500,工作温度不大于350 ℃的高加三通阀。
3JB/T 13519-2018气动摩擦片浮动式制动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转矩为16 kN ·m ~200 kN ·m 的器气动摩擦片浮动式制动器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与主要2019-05-0 12019-05-0 12019-05-0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标准主要内容代替标准采标情况实施日期尺寸、标记示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重型机械压力机用气动摩擦片浮动式制动器,其它设备也可参照使用。
4JB/T 13520-2018气动摩擦片浮动式离合本标准规定了公称转矩为25 kN ·m ~315 kN·m 的器气动摩擦片浮动式离合器的结构型式、基本参数与主要尺寸、标记示例、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与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高压加热器技术条件
GB 10865-89
Specification for high-pressure feedwater heaters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1989-03-25批准 1990-01-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主要规定了“U 形管管板式”和“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产品性 能的要求及质量的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对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回热系统中水侧设计压力为6~38MPa , 设计温度不大于350℃;汽侧设计压力不大于10MPa 、设计温度不大于510℃的 U 形管管板式和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产品性能的评定,也适用于对相类似的 疏水冷却器和蒸汽冷却器产品性能的评定。
2 引用标准
ZBJ 98 013 电站安全阀技术条件
JB 3343 高压加热器制造技术条件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
3 术语
3.1 高压加热器的热力设计工况
高压加热器运行时,各个参数达到高压加热器热力设计值时的工况。
3.2 高压加热器的热力性能
在热力设计工况下,高压加热器的主要指标:
a.给水端差;
b.疏水端差;
c.汽侧压降;
d.水侧压降。
3.2.1 给水端差
高压加热器进口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与出口给水温度之差。
3.2.2 疏水端差
离开高压加热器汽侧的疏水温度与进入水侧的给水温度之差。
3.2.3 汽侧压降
介质流经高压加热器汽侧的压力损失(不包括静压损失)。
3.2.4 级间压差
一组高压加热器中邻近两台高压加热器进口蒸汽压力之差。
3.2.5 水侧压降
给水流经高压加热器水侧的压力损失。
3.3 投运率
机组经72h 试运行后,停机消除缺陷经24h 试运行后正式投运起,在一年内 高压加热器可以运行的小时数与机组运行的小时数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投运率机组运行小时数高压加热器事故检修小时数机组运行小时数×=-100%
(1)
4 技术要求
4.1 高压加热器的设计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定》和《钢制石油化工压力 容器设计规定》及JB 3343等有关规定。
4.2 给水端差
设有内置式蒸汽冷却段高压加热器的给水端差应不小于-2℃,无蒸汽冷却段 的高压加热器的给水端差应不小于1℃。
当给水端差要求小于-2℃时,应采用外置式蒸汽冷却器。
末级高压加热器的出口给水温度不得低于设计值4℃。
4.3 疏水端差
设有内置式疏水冷却段高压加热器的疏水端差不小于5.5℃。
当疏水端差要求小于5.5℃时,应采用外置式疏水冷却器。
4.4 汽侧压降
高压加热器汽侧的压力损失不大于高压加热器级间压差的30%。
4.5 高压加热器各种接管内的介质流速应符合如下规定:
4.5.1 U 形管管板式高压加热器给水管内的水速在16℃时不大于3m/s ;螺旋管集 箱式高压加热器给水管内的水速在16℃时不大于4m/s 。
4.5.2 疏水出口管内的水速不大于1.2m/s ;当疏水为饱和疏水且水位不受控制时, 其疏水管内水速不大于0.6m/s 。
4.5.3 疏水进口管内的介质流速。
4.5.3.1 双相流体的质量流速应不大于下列两者中的小值: G=77.16ρ;G=1220 (2)
4.5.3.2 疏水进口扩容后的蒸汽流速应不大于45.7m/s ,且蒸汽质量流速不大于式 (3)计算值: G=38.58
ρ (3)
4.5.4 蒸汽进口管内的蒸汽流速不大于式(4)计算值: υ=487
009..p (4)
上三式中 G ——质量流速,kg/(m 2·s); ρ——扩容后的蒸汽密度,kg/m 3; v ——蒸汽流速,m/s ; p ——蒸汽进口管处的蒸汽压力(绝对),MPa 。
4.6 高压加热器的制造应符合JB 3343的有关规定。
4.7 高压加热器的主要附件
4.7.1 高压加热器的安全附件
高压加热器的保护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4.7.1.1 高压加热器的水侧应设置安全阀。
4.7.1.2 高压加热器汽侧安全阀应符合ZBJ 98 013的规定,其流量应能通过下列 流量的较大值:
a.高压加热器最大给水流量的10%;
b.U 形管-管板式高压加热器一根传热管完全断裂时,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 两个断口流至汽侧的给水量按式(5)计算:
Q d p p t t s =⨯--641662 (5)
螺旋管-集箱式高压加热器存在φ10mm 裂口时,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一个 裂口流至汽侧的给水量按式(5)计算:
Q d p p t t s
=⨯--321662 (6) 式中 Q t ——传热管破断流出的给水量,m 3/s ; d ——传热管的公称内径,mm ; p t ——水侧设计压力,MPa ;
p s ——汽侧设计压力,MPa 。
4.7.1.3 高压加热器的给水进水阀应能在高压加热器两根管子完全断裂时,保证在 汽侧满水前关闭且同时打开旁路。
高压加热器给水进口阀的关闭时间应不大于式 (7)计算值:
T V
Q =z (7)
Q z 为下列流量中的较大值:
a.高压加热器最大给水流量的10%;
b.Q d p p z t s =⨯--1281662 (8)
上两式中 T ——高压加热器两根管子完全断裂时,水充满最高水位以上的汽侧空 间所需的时间,s ; V ——高压加热器最高水位以上的汽侧空间,m 3;
Q z ——高压加热器最大给水流量的10%或传热管的四个断口流至汽侧的
给水量的较大者,m 3/s ; d ——管子公称内径,mm ;
p t ——水侧设计压力,MPa ; p s ——汽侧设计压力,MPa 。
4.8 水位控制
高压加热器的疏水调节阀应有良好的调节特性,以保持高压加热器的正常运 行。
4.9 高压加热器的年投运率应不小于85%。
4.10 单台高压加热器传热管管子和管口的泄漏根数见表1。
表 1
注:①双列高压加热器按机组容量的1/2计算;
②蒸汽冷却器和疏水冷却器的管子和管口的泄漏根数不多于8根。
4.11 高压加热器应具有合理的结构、可靠的安全性能,并能承受机组负荷的变化。
5 高压加热器的测试
5.1 高压加热器的热力性能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和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规定。
5.2 高压加热器的测试应满足下列要求:
a.高压加热器在设计工况下运行;
b.高压加热器应保持正常水位;
c.高压加热器汽侧应排除非凝结性气体;
d.使用合适的仪表;
e.正确的测试方法。
5.3 高压加热器的测试宜在投运后的第一年内进行。
6 高压加热器的运行
高压加热器的运行应符合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高压加热器运行维护守则》和高压加热器制造厂提供的高压加热器产品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上海电站辅机厂、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所、哈尔滨锅炉厂及东方锅炉厂等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人陈建生、薛之年。
本标准参照采用美国热交换学会《表面式给水加热器标准》。
情感语录
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
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
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
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
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
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
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
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
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
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
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其实你若真爱一个人,内心酸涩,反而会说不出话来
12.生命中有一些人与我们擦肩了,却来不及遇见;遇见了,却来不及相识;相识了,却来不及熟悉,却还要是再见
13.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遇见
14.世上总有一颗心在期待、呼唤着另一颗心
15.离开之后,我想你不要忘记一件事:不要忘记想念我。
想念我的时候,不要忘记我也在想念你
16.有一种缘分叫钟情,有一种感觉叫曾经拥有,有一种结局叫命中注定,有一种心痛叫绵绵无期
17.冷战也好,委屈也罢,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一句软话,一个微笑或者一个拥抱,我都能笑着原谅
18.不要等到秋天,才说春风曾经吹过;不要等到分别,才说彼此曾经爱过
19.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爱的这么卑微,卑微的只因为你的一句话就欣喜不已
20.当我为你掉眼泪时,你有没有心疼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