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机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630.50 KB
- 文档页数:45
播种机设计2篇播种机设计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作物播种工作,提高播种效率,减轻人工劳动负担。
本文将对播种机的设计进行探讨,分别从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结构设计是播种机设计的基础,它关系到播种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播种机的主要结构由车架、种子箱、播种器和行走轮组成。
车架是播种机的骨架,需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承受机器的重量和震动。
种子箱是存放种子的容器,它需要具有适当的容量和密封性,以保证播种过程中种子的均匀流动和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播种器是播种机的核心部件,它通过机械结构将种子从种子箱中取出,并将其按照一定间距均匀地撒播到地面上。
行走轮是播种机的动力来源,它需要具有足够的牵引力和抗滑性,以确保播种机在不同地形和作物种植条件下正常运行。
其次,功能设计是播种机设计的关键,它决定了播种机将种子撒播到地面上的方式和效果。
播种机的功能设计包括种子排放、行走速度和撒播间距。
种子排放是指播种机将种子从种子箱中排放到播种器的过程,它需要保证种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以避免种子堆积和重叠造成播种密度不均匀。
行走速度是指播种机在播种过程中的行进速度,它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习惯和种植密度进行调整,以确保种子的均匀撒播和播种深度的一致性。
撒播间距是指种子在地面上的间距,它需要根据作物的要求和种植条件进行调整,以确保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得到良好的空间和养分。
综上所述,播种机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考虑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才能够设计出高效、可靠的播种机,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播种机的改进设计传统的播种机在种子排放、行走速度和撒播间距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提高播种效率和种植质量,需要对播种机进行改进设计。
首先,在种子排放方面,可以采用一种新的种子输送系统,例如采用震动输送技术,通过震动机构将种子从种子箱中均匀地输送到播种器中,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播种机种子堆积和重叠的问题,提高种子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播种机设计参数研究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机械设备,用于将种子均匀地撒播在耕地上。
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播种机的设计参数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播种机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1. 种植作物特性:首先需要确定要种植的作物的特性,包括种子的形状、大小、密度和种植深度等。
这些特性直接影响播种机的设计参数,如种子槽的尺寸和形状,播种深度的调节范围等。
2. 行距和行间距:作物的种植密度与行距和行间距有关。
行距是指两个作物行之间的距离,行间距是指在同一行上两个种子之间的距离。
通过调整播种机的设计参数,如种植器的数量和间距,可以实现不同行距和行间距的播种要求。
3. 播种速度和作业效率:播种速度和作业效率是评估播种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研究不同播种速度下的作业效率,可以确定播种机的最佳设计参数,以提高种子的均匀性和减少播种时间。
4. 土壤状况和环境适应性:不同土壤状况和环境条件对播种机的设计参数也有一定的要求。
例如,土壤湿度、质地和坡度等因素影响播种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因此,要考虑这些因素,确保播种机在不同的土壤状况和环境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5. 操作方便性和维护要求:良好的操作方便性和维护要求是播种机设计参数的重要考虑因素。
播种机应具有简单易懂的操作界面、方便的维护通道和易于清洁的结构。
此外,耐用的材料和优质的零部件的选择也是确保播种机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关键。
6. 成本和经济性:最后,设计参数的确定还应考虑成本和经济性。
播种机的设计参数应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制造成本和运营成本。
通过优化设计参数,可以实现播种机的高效性和经济性的平衡。
在对播种机设计参数进行研究时,需要综合考虑种植作物的特性、行距和行间距、播种速度和作业效率、土壤状况和环境适应性、操作方便性和维护要求、成本和经济性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设计参数,可以提高播种机的工作效率、种子的均匀性和农作物产量,进而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播种机的发展历史公元前1世纪,中国已推广使用耧,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条播机具,至今仍在北方旱作区广泛应用(如图1—1)。
图1—1三耧车欧洲第一台播种机于1636年在希腊制成。
1830年,俄国人在畜力多铧犁上加装播种装置制成犁播机。
英、美等国在1860年以后开始大量生产畜力谷物条播机。
20世纪以后相继出现了牵引和悬挂式谷物条播机,以及运用气力排种的播种机。
1958年挪威出现第一台离心式播种机,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各种精密播种机(如图1—2)。
图1—2气吸式播种机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从国外引进谷物条播机、棉花播种机等,60年代先后研制成功悬挂式谷物播种机(如图1-3)、离心式播种机、通用机架播种机和气吸式播种机等多种机型,并研制成功了磨纹式排种器。
到70年代,已形成播种中耕通用机和谷物联合播种机两个系列并投入生产。
供谷物、中耕作物、牧草、蔬菜用的各种条播机和穴播机都已得到推广使用。
与此同时,还研制成功了多种精密播种机。
播种方式及常见播种类型条播穴播图1—3 国内常见的谷物播种机1.2 播种方式及常见播种类型播种方式应根据作物品种和当地农业技术要求而定,并随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基本播种方式有:条播、穴播(点播)、撤播、精密播种、及联合作业播种机五种。
与播种方式对应,播种机主要有谷物条播机、玉米穴播机、棉花穴播机、牧草撒播机等。
这几种机型的辅助部件基本相同,只是其核心工作部件——排种器有较大差异。
1.2.1条播:按要求的行距、播深和播量将种子播成条行,称为条播。
条播一般不计较种子粒距,只注意一定长度区段内的粒数。
条播的作物便于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喷药等田间管理工作,故应用广泛。
条播根据作物生长习性不同,有窄行条播、宽带条播、宽窄行条播等不同形式。
其条播机主要用于谷物、蔬菜、牧草等小粒种子的播种作业。
1.2.2穴播(点播):按规定的行距、穴距、播深将种子定点播入土中,称为点播。
在地上定点掘穴,将几粒种子成簇的播入种穴,称为穴播。
文章编号:1673-887X(2023)08-0032-03全浮动型玉米旋耕播种一体机设计郭福山1,2,陈运星1,2(1.湖北文理学院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测试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襄阳441053;2.湖北文理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湖北襄阳441053)摘要随着国内外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种作业也逐渐迈向工业化。
我国重要农作物玉米在不同区域的种植环境区别大,为提高播种机对不同种植环境的适应性,设计了一款新型全浮动型玉米播种机,具有旋耕、播种、施肥及固土功能。
针对于不同地区的不同湿度,该播种机可以在不影响播种深度的情况下调节旋耕土壤深度,间接提高玉米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
关键词农业;玉米;旋耕播种机;设计中图分类号S223.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3.08.010Design of All-floating Rotary Tillage and Seeding Machine of MaizeGuo Fushan 1,2,Chen Yunxing 1,2(1.Hubei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System Design and Test for Electrical Vehicle,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441053,Hubei,China;2.School of Automotiv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Xiangyang 441053,Hubei,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level at home and abroad,the requirement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re also higher,seeding operations are gradually toward industrialization.The planting environment of maize,an important crop in China,varies greatly in different region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planter to the different plant ‐ing environment,this paper designed a new full-floating maize planter,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spinning,sowing,fertilizing and ce ‐menting soil.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humidity in different areas,the seeder can adjust the soil depth of rotary tillage without af ‐fecting the sowing depth,and indirectly improve the adaptability of maize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Key words :agricultural,maize,rotary planter,design随着国内外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对农业生产的效率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播种作业也逐渐迈向工业化。
玉米播种机毕业设计玉米播种机毕业设计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农业机械化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作物种植中,播种是关键的一环。
而针对玉米这一重要农作物,设计一台高效、智能的玉米播种机成为了当前农业机械设计领域的热门课题。
本文将探讨玉米播种机的毕业设计。
一、背景介绍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玉米播种作为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玉米产量和质量。
传统的玉米播种方式存在种植密度不均匀、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因此设计一台高效、智能的玉米播种机势在必行。
二、设计目标设计一台高效、智能的玉米播种机,旨在提高播种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种植密度均匀。
同时,该播种机还应具备自动化控制、智能操控等功能,以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三、设计原理玉米播种机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播种装置、种子供给装置、行走装置和控制系统。
播种装置负责将种子投放到土壤中,种子供给装置则负责提供种子给播种装置,行走装置用于机器的移动,控制系统则实现对整个播种机的自动化控制。
四、设计方案1. 播种装置设计方案为了保证种子投放均匀,可以采用旋转式的种子投放装置。
该装置通过旋转将种子均匀地投放到土壤中,确保种植密度的均匀性。
2. 种子供给装置设计方案为了保证播种机能够连续供给种子,可以采用种子储存仓和输送装置的组合。
种子储存仓用于存放大量的种子,输送装置则负责将种子从储存仓中输送到播种装置。
3. 行走装置设计方案为了确保播种机在田间能够顺利行走,可以采用履带式行走装置。
该装置具有良好的通过性能,能够适应不同地形的要求,从而保证播种机的稳定行走。
4. 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为了实现播种机的自动化控制,可以采用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组合。
传感器负责感知播种机的工作状态和环境信息,控制器则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对播种机进行智能控制。
五、设计实施在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相关的模拟和实验验证。
通过模拟和实验,可以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评估,从而不断优化和改进设计。
播种机设计方案分析及优化一、引言播种机作为农机具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的设计方案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目前广泛应用的播种机设计方案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二、目前播种机设计方案的概况目前,播种机设计方案主要包括直播式播种和插秧式播种两种。
直播式播种是将种子直接撒落在土壤上,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但播种密度和均匀性较难控制。
插秧式播种是将培育好的幼苗安置在土壤中,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较高的播种密度和均匀性,但需要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三、播种机设计方案的分析1. 直播式播种机设计方案分析直播式播种机主要包括传统的人力播种机、手推式播种机和机动式播种机。
人力播种机操作简单,但效率较低;手推式播种机可以提高效率,但需要人工推动,仍存在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机动式播种机通过机械设备实现自动播种,解决了劳动强度的问题,但需要耗费更多的能源。
2. 插秧式播种机设计方案分析插秧式播种机主要包括手工插秧机和机械插秧机两种。
手工插秧机操作简单,适合小规模农田,但劳动强度较大;机械插秧机可以实现自动插秧,但设备成本较高。
四、播种机设计方案的优化建议1. 提高直播式播种机的播种效率通过增加播种机的工作宽度,提高播种速度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时间,进一步减轻劳动强度。
2. 改善直播式播种机的播种均匀性优化播种机的种子分配系统,确保种子的均匀撒落,在播种过程中实现均匀的播种密度,提高作物的生长均匀性。
3. 提高插秧式播种机的自动化水平增加机械插秧机的自动导航功能,实现全自动插秧,减少人工操作环节,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4. 降低播种机的能耗通过优化设备结构和控制系统,减少播种机的能耗,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5. 引入新兴技术和创新设计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传感技术等新兴技术,开发智能化播种机,实现数据采集、自适应控制和远程监控等功能,提高农田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播种机设计的关键技术及优化方法播种机是农业机械中的重要设备,它的设计对于农作物的播种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提高播种机的性能和可靠性,需要关注一些关键技术,并采取相应的优化方法。
下面,我将介绍关键技术和优化方法。
1. 播种装置设计技术:播种装置是播种机最核心的部件,它直接影响着播种的精度和均匀性。
在设计播种装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排种间距控制:通过合理设计排条或排斗,控制种子的排布间距,以保证播种的均匀性。
- 种子投放控制:设计合理的播种结构,确保种子能够均匀投放到土壤中,并避免堆积或堵塞。
- 播种深度控制:通过调整种子投放口的高度或倾斜角度,控制播种深度,以适应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
2. 动力传动系统设计技术:播种机需要具备可靠的动力传动系统,以确保播种装置的正常运转。
在设计动力传动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关键技术:- 选择合适的驱动器:根据播种机的规模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发动机或电动机,并确保其输出功率能够满足播种机的工作需求。
- 优化传动装置:采用合适的传动装置,如齿轮传动、皮带传动等,以提高传动效率和可靠性。
3. 控制系统设计技术:播种机的控制系统是决定其自动化程度和操作便捷性的关键。
在设计控制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关键技术:- 传感器应用:使用传感器检测播种参数,如排种间距、播种深度等,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实现自动控制。
- 自动化控制:采用计算机控制或PLC控制技术,实现播种过程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播种质量。
4. 结构优化设计技术:为了提高播种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方法:- 结构刚度优化: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择,提高播种机的刚度,降低振动,以确保播种机能够在高速工作时保持稳定。
- 重心调整:合理调整播种机的重心位置,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保持平稳和平衡,减少能量消耗和机械故障的风险。
- 辅助附件设计:考虑便捷性和多功能性,为播种机设计合适的附件,如灌溉系统、施肥装置等,以满足农业生产的特殊需求。
小型手推式播种机的设计摘要为了使播种的成本降低,避免反复性的田间劳作,因而设计此机械化播种机。
对于设计的播种机而言,首先有较好的播种效果,其次有较高的播种效率,并且需要在运行中保持非常高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机械故障造成的农业损失。
关键词:播种机设备设计质量11 研究意义目前在中国农业市场中,播种机有非常多的类型,市场上也有非常多种类的机型能够加以选择。
国外在此方面的发展趋向于高效化和大型化,而且操作方面采用电子化控制为主。
在最近几年中,很多的机械设备由于北方地区地形高低不平,农民作业中要求使用运行稳定、运输便利、结构简单的小型播种机。
2 播种机整体设计对于播种机的整体性设计方面,首先设计的是整体性的播种设备,并且需要选择适当的机械参数以及不同部件的结构,明确整个设备的参数,并且绘制相关的配置图纸,进一步的完成受力分析,确定各个参数基础上,完成不同零部件的设计,最后,进一步的完成不同结构的强度计算。
2.1 设计方案此部分设计的农业播种设备,主要应用在农业生产方面,能够完成的工作包括开沟、施肥、洒水、盖土、覆膜等操作。
整体的结构设计并确定各个结构的原理。
对于技术参数方面,实现双行作业,并设计可调行距,范围为450-500mm,穴距为可调的,范围是260mm至330mm,其穴粒数量达到了1粒至3粒之间,播种的深度达到40mm至60mm。
宽度范围达到600mm至1000mm之间。
对于播水量按照实际的需求可自行控制。
2.2 相关参数对于其工作速度,主要是需要行走装置和实际的工作部分之间形成配合,当前较多的是1~2km/h,能够应用钢轮实现开沟,排种器相应的也和其加以配合协调。
工作的幅度方面,其受到道路情况、结构情况以及仿行性能等的限定,大部分情况下,单机的运行工作幅度达到了3.6m至5m之间。
对于精播机,设计的工作副种箱容量是45-70升,肥料箱设计为45L。
3 播种系统3.1垂直圆盘式排种器结构设计此类排种器采用复合式排种孔,结构方面综合采用“勺子”、“六面体容腔”结构,采用了“空间填补”以及“舀取”原理,实际的运行在,种子周期性旋转通过容腔的容积进行排种量的控制,能够实现强制性排种,并且未出现带动层的排种现象,此排种器本身能够应用在种耕作物播种设备上,实现大豆以及玉米种子的单粒播种。
手推式播种机的设计摘要在玉米播种领域,多样式的机械化播种机已经逐渐普及,体现了高效率、节约人力成本等很多方面的优势。
但是在我国山地丘陵地区的玉米种植区,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大中型的农业机械工作困难,而且小型家用农机的发展相对比较不足,设计一种的家用手扶式小型玉米播种机,该播种机主要由扶手、种箱、箱体、调节杆、支架、压土轮、覆土器、排肥管、开沟器、输种管、机架、地轮等组成,其主要特点是小巧,操作简便,可以有一人完成播种玉米的所有工作,并减少后期的追肥工作,减少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产量。
该播种机可以满足山地丘陵以及小块农田和不规则农田的玉米的播种需求。
关键词:播种机机械化产量1 研究意义推广种植机械的应用,不但能提高种植效率,节省种子和费用,还能降低种植过程中的人员损耗,减轻种植时的工作压力,提高农作物的收获率。
总的来说,播种机的应用对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不过相对于国外来说,我们国家现在的播种机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的。
2 整体结构的设计播种器的基本构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起沟器、撒种器和覆盖器。
剩下的就是一些辅助零件,如框架、行走装置、驱动装置等。
该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原来的免耕型播种器上增设种肥箱、排种器、覆土器及其它配套的撒播设备,使其尽量简化。
不需要配备任何的牵引车,这就大大的节省了生产成本。
特征:种植体体积大幅缩小,操作简便。
全部零件均可拆装,便于维修保养。
本机体积小,适宜于短期内小型栽植。
使用方便,易于掌握,具有很高的容错能力。
2.1 设计方案工作机理:在玉米播种器中,为确保播种器的工作顺畅、不产生环境污染,使用人工推进。
在播种机器进行工作的时候,操作员会推动播种机器,将动力经过机机架传输给地轮,地轮受力后,就会开始转动,地轮的旋转会对驱动齿轮产生影响,并且还会对驱动齿轮产生影响,从而让从动齿轮产生作用,从而让排种器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撒种机,其工作原理是:在撒种机运行时,由开沟机构对下层进行开沟,使下层撒种,再由后方的覆土机构对下层土壤进行覆盖,再由压力轮对下层土壤进行压实。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摘要本设计是根据国内外播种机的发展趋势,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以及本着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的原则,而设计的一种能同时完成播种施肥工作的小型多功能精密播种机。
该机结构上优点,使之能适应各种田地的播种。
小到1-2分大的田块,大到上百亩的田块,不管是平坝、还是浅丘地区;无论是板结的土质,还是疏松的土质都能适应。
还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配置合适的播种器。
通过调节犁铧和种子储存孔的行距,能够轻松地播种小麦、大麦、高粱、大豆、玉米等旱粮作物。
本例着重对播种机排种器、排肥器、开沟器、覆土器以及镇压轮等结构进行设计选择。
关键词:精密播种播种机播种施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AbstractThe design i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seeder, interoper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in a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of flexible simple principles designed to simultaneously accomplish a small planting fertilization work multifunctional sophisticated seeder. This structural advantages 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a variety of fields planting. Applicable to all sizes of land; Whether plains or hills; Whether hard soil or loose soil. We can select the planting machin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eeds of users. By regulating platoon of vehicles and plow can easily sow wheat, barley, sorghum, soybean, corn and other crops. This example focuses on the design seeder platoon of vehicles, fertilization devices, trenching vehicles structure.Key words:precision planting seeder planting fertilization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 (1)1.1 我国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 (1)1.2 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1)第2章播种机概述 (5)2.1 播种机类型 (5)2.2 播种机主要结构及功能 (5)2.3 总体配置 (6)第3章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排种器 (9)3.1 排种器的技术要求 (9)3.2 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 (9)3.3 立式排种器的特点 (18)第4章排肥器 (13)4.1 排肥器的要求 (13)4.2 排肥器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13)第5章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16)5.1 开沟器的要求 (16)5.2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16)5.3 开沟器使用行距与前后列距离 (18)5.4 芯铧式开沟器 (18)第6章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及筑埂器 (21)6.1 输种管 (21)6.1.1 输种管的类型 (21)6.1.2 输种管的主要参数 (21)6.2 覆土器 (21)6.3 镇压轮 (2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6.3.1 镇压轮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23)6.3.2 镇压轮直径的确定 (24)第7章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25)7.1 种子、肥箱 (25)7.1.1 种子、肥料箱容量计算 (25)7.1.2 种子、肥料箱结构特点 (26)7.2 仿形机构 (26)7.2.1 仿形机构类型 (26)7.2.2 仿形机构主要参数 (27)第八章保养与保管 (29)第九章播种机使用及注意事项 (30)第十章安全规则 (32)第十一章常见故障与排除 (33)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分析 (34)结论 (35)致谢 (36)参考文献 (37)附录1专题轴加工工艺 (38)附录2外文(汉) (42)附录3外文(英) (47)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第一章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与趋势播种机是农业生产中关键作业环节,必须在较短的播种农时内,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将种子播到田地里去,使作物获得良好的发育生长条件。
播种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作物的出苗、苗全和苗壮,因而对产量的影响很大。
由于精密播种可以保证种子在田间最合理分布,播种量精确,株距均匀,播深一致,为种子的生长发育创造最佳条件,可以大量节省种子,减少田间间苗用工,保证作物稳产高产。
因此,现代农业对精密播种机械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1.1 我国精密播种机发展现状我国从80年代末便开始研制精密播种机械。
由于种子质量、整地条件、机械制造水平及机器价格等因素制约,我国80年代主要是推广半精量播种。
为适应农村生产责任制的要求,大量推广了小型单体播种机。
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推广精密播种机,有10多个企业生产了20多种型号的精密播种机。
精密播种机以作物种类分为玉米及大豆精密播种机、谷物(小麦)精密播种机、甜菜精密播种机;以配套动力分为小型(5.8~13.2kw)、中型(16.2~36.8kw)和大型播种机(40.4kw以上)精密播种机;以排种器形式分为机械式和气力式两大类精密播种机;机械式中又可分为垂直圆盘式、垂直窝眼式、锥盘式、纹盘式、水平圆盘式、带夹式等形式精密播种机。
1.2 精密播种机的发展前景1.单粒精密播种机迅速发展在国外,中耕作物如甜菜、玉米、棉花和某些蔬菜、豆类的播种都已大量采用精密播种,主要采用机械式和气力式两种精密播种机。
由于气力式播种机对种子尺寸要求不严,不需精选分级,容易达到单粒精播,而且通用性较好,又能适合较高速播种,因此使用气力式播种机越来越多。
为了达到单粒精播,提高株距均匀性,大多采用可精调的刮种器,将多余的种子清除掉;为了降低投种高度,减小种子下抛速度与前进速度之间的相对速差,而设置导种轮或导种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但是,精密播种受高速作业的影响很大。
现有的精密播种机试验结果表明,一般作业速度在4~8 km/h时,其株距合格率达80%以上;而作业速度提高到11~12 km/h时,株距合格率下降到60%以下。
可见高速精密播种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
2.播种机的通用性和适应性不断提高大多数精密播种机都可以播多种作物,通过更换不同孔径的排种盘(轮)或排种滚筒,使排种器能适应多种作物种子的播种要求。
改变型孔大小或增加成穴机构,使之能达到穴播的要求;改变排种器工作转速以达到不同株距的要求。
所有这些均提高了播种机的通用性。
为了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整地条件的要求,大多数播种机上配有多种类型的开沟器(双圆盘式、滑刀式等)和镇压轮(橡胶轮、钢板冲压轮、铸铁轮、宽轮、窄轮等),供选用。
同一型号的精密播种机又成系列,有多种行距和行数的变型。
如美国CYCLO气压式播种机有牵引式和悬挂式,有4、6、8、12、16行等共16种机型,可为多种功率的拖拉机配套。
3.精密播种机向高速宽幅发展为了在最适宦的农业技术条件下、用最短的时间做到适时播种,以及随着拖拉机功率不断增大,为了充分利用其功率,因此要求提高播种机作业的生产率。
影响提高播种机组生产率的因素很多。
除了提高机组的工作可靠性、减少故障、简化操作以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高纯工作时间的利用率外,提高生产率的最主要途径是增大播种机的工作幅宽和提高作业速度。
增大播种机工作幅宽虽能直接有效地提高生产率,但加大工作幅宽使机体庞大,消耗金属多,成本高。
同时,庞大的机体将受到田块大小、地头转弯以及道路运输的限制,使用不方便。
因此,国外很重视提高作业速度的研究。
70年代,中耕作物播种机作业速度一般从4~6km/h提高到8~10km /h。
如西德AermoatⅡ型气力式播种机、法国Pneumasem气吸式播种机和美国7000型指夹式播种机的作业速度为8~10 km/h,作业质量仍能符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要求。
但是,播种机高速作业带来一些问题,如排种性能下降,开沟深度变浅,种子在沟里弹跳、滚动加剧,以及驾驶条件恶化等等。
因此,目前作业速度不能太高。
中耕作物播种机的工作幅宽,一般单机都由3~4 m增大到5~6 m有的工作幅宽更大,如美国CYCLO气压式播种机系列中的16行播种机,其幅宽达11.68 m。
加大幅宽使播种机结构庞大笨重,使悬挂式播种机组纵向稳定性变坏,还受到地块大小、道路运输的限制。
4.广泛采用联合作业播种同时进行联合作业的方式发展很快,形式也比较多,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大多数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机上都配置排肥器、施肥开沟器以及施撒农药和除莠剂的装置。
如西德、法国和美国的几种精密播种机都可以在播种同时施化肥、撒农药和除莠剂。
二是播前整地和播种联合作业,如旋耕播种机、犁播机以及有的在开沟器前方加波形圆盘或锄铲进行灭茬播种或少耕法播种,以减少耕作次数,提高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还可以减少土壤风蚀和起到保墒的作用。
5.新技术的应用不断普及为了提高播种机作业性能和工作可靠性,简化操作、减轻劳动强度、减少辅助作业时间、提高生产率,播种机上越来越多地采用新技术。
如用液压油缸来升降和调节开沟器、划行器、折叠机架;采用液压马达驱动风机或装肥搅龙;采用信号装置、电子监视装置或监控装置来及时报警故障的发生,显示播量或自控凋节排种量大小;开沟器装备一次润滑的滚动轴承;行走轮采用无内胎充气轮;快速挂接装置;宽幅播种机加装横向运输轮等。
在工艺材料方面,播种机上采用塑料或尼龙的零件更多了,如排种盘、排肥盘、轴套、输种管等;采用铝金压铸排种轮、排种器体壳,提高了零件精度,减轻了重量;播种机机架和各种杆件采用薄钢板冷压成异形断面以代替扁钢、角钢和槽钢,增加了刚度和强度,又减轻了重量。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第二章播种机概述播种机的功用是以一定的播量或株穴距,将其均匀地播入一定深度的种沟,覆以适量的细湿土,同时也可施种肥并适当镇压,有时还喷洒农药和除草剂,为种子发芽提供良好条件,以达到高产稳产,提高播种作业的劳动生产率,减轻使用者的劳动强度。
2.1 播种机类型播种机的类型很多,有多种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