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药典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及甘草苷的含量摘要】目的:通过对茵兰益肝胶囊中甘草酸及甘草苷含量的测定进而建立对该药质量控制的方法。
方法:采用HPLC法对茵兰益肝胶囊中甘草酸及甘草苷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甘草苷在0.0816~1.36 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甘草酸单铵盐在0.1342~2.6848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线性关系良好,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关键词】甘草酸;甘草苷;含量测定;HPLC【中图分类号】R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9-0387-02该药是即将报批的六类新药,由丹参、党参、甘草、黄芪、郁金、黄精等中药提取加工而成,具有清热利湿,补裨益血,益气解郁的作用。
用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脂肪肝、中毒性肝炎等疾病的治疗。
甘草中的甘草酸和甘草苷为两个代表性的指标性成分,通常被做为质量评价的依据[1]。
1.材料1.1 仪器:安捷伦液相色谱仪1100系列,包括:G1310A 四元液相梯度泵,G1313A 自动进样器,G1314 VWD检测器,CO-201柱温箱,安捷伦色谱工作站;电子分析天平(AB204-N);超声仪(AS3120);水浴锅1.2 试剂:甲醇(分析纯,色谱纯)、乙腈(色谱纯)、乙醇(分析纯)、正丁醇(分析纯),均为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500mL);磷酸(分析纯),为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格为500mL);甲酸(分析纯),为天津化学试剂一厂生产(规格为500mL);去离子水(娃哈哈纯净水);微孔滤膜(13×0.45,有机系),为上海密粒膜分离技术有限公司生产1.3 药品:茵兰益肝胶囊(批号:A100587、A100921、A100345);甘草酸对照品、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阴性对照品,由实验室根据药方自制2.方法[1~3]2.1 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 (5?m,250×4.6mm) No.8037753;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条件为0~8min(20:80),8~25min(20:80~50:50),25~30min(50:50~100:0),30~31min(100:0~20:80),31~36min(20:80);流动相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37nm;进样量:20?L;柱温:30℃2.2 溶液制备2.2.1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甘草苷对照品3.40mg置25mL容量瓶内,加7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制成甘草苷对照品储备液(0.136mg?mL-1);精密称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8.39mg置25mL容量瓶内,加70%甲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制成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储备液(0.3356 mg?mL-1)。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1检验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2检验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样品进行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样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此进入检测器,由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3检验试剂甲醇(色谱纯)、乙腈(色谱纯)、纯水(高纯水)、磷酸等。
4供试品溶液制备取要测试的供试品适量,参照《药典》及《制剂规范》,用规定的溶剂适宜的提取精制方法,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供试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注入色谱柱前要经适宜的0.45nm的滤膜滤过。
5对照品溶液制备根据供试品所要测定的成分取相应的对照品,用适宜的溶剂配制成相应浓度的对照品溶液。
6流动相配制用高纯度的试剂配制流动相,水应为新鲜配制的高纯水。
配制好的流动相通过适宜的0.45nm 的滤膜滤过,用前脱气。
7操作7.1打开自动进样器、检测器、泵、柱温箱,进入工作站。
7.2自动进样器排气自动进样器排气用50%甲醇(用前脱气),点击自动进样器界面上的purge键,自动排气25分钟。
7.3泵排气分析界面中,设置方法参数,下载方法参数。
用流动相冲洗吸滤头,再把吸滤头浸入流动相中,逆时针旋转排气阀90-180度,点击purge键,排气3-4分钟,顺时针旋转排气阀90-180度,激活仪器。
7.4进样操作7.4.1.将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分别置于样品瓶中,盖上带有垫片的瓶盖,顺时针旋紧,7.4.2将样品瓶按顺序放置于样品瓶架上。
7.4.3设置方法参数,选择波长、柱温、流速、结束时间等,下载并保存方法文件,待色谱系统充分稳定,基线平直。
7.4.4设置批处理分析表。
分析界面主项目中,点击批处理分析,依次设置样品瓶号、样品瓶架号、样品名、方法文件、数据文件、进样体积,保存批处理分析表,点击批处理分析开始,开始数据采集。
7.4.5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和同一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应分别进样不少于5针。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和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共2册作者: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9-1册数:16开2册定价:665元优惠价:498元内容简介(一)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定价:285.00元《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主要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对于各项药品质量检测方法、各类制剂以及生物测定、中药等诸多方面检验操作规范化的要求,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重要依据和补充。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编写。
现已出版发行。
(二)2010年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目录:片剂注射剂酊剂栓剂胶囊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眼用制剂丸剂植入剂糖浆剂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膜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散剂耳用制剂鼻用制剂洗剂冲洗剂灌肠剂搽剂涂剂涂膜剂凝胶剂贴剂一般鉴别试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火焰光度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二部)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国内常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气相色谱法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排阻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相对密度测定法馏程测定法熔点测定法凝点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黏度测定法pH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氧瓶燃烧法氮测定法乙醇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甲氧基、乙氧基和羟丙氧基测定法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维生素A测定法维生素D测定法(第一法)氯化物检查法硫酸盐检查法硫化物检查法硒检查法氟检查法检查法铁盐检查法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铵盐检查法干燥失重测定法费休氏水分测定法炽灼残渣检查法易炭化物检查法残留溶剂测定法热分析法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法制药用水的电导率测定法溶液颜色检查法澄清度检查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结晶性检查法粒度与粒度分布测定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可见异物检查法崩解时限检查法融变时限检查法溶出度测定法释放度测定法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最低装量检查法片剂脆碎度检查法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喷雾剂的雾滴(粒)分布测定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青霉素酶活力测定法β-内酰胺抗生素高分子杂质测定法异常毒性检查法热原检查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升压物质检查法升压素生物检定法降压物质检查法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锥入度测定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离子色谱法细胞色素C活力测定法过敏反应检查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生物活性效价和生物活性限度测定的统计方法灭菌法抑菌剂效力检查法玻璃酸酶测定法肝素生物测定法绒促性素生物测定法缩宫素生物测定法胰岛素生物测定法精蛋白锌胰岛素延缓作用检查法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法洋地黄生物测定法葡萄糖酸锑钠毒力检查法卵泡刺激素(FSH)生物测定法——幼大鼠卵巢增重法黄体生成素(LH)生物测定法——幼大鼠精囊增重法降钙素生物活性测定生长激素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滴定液分析天平使用与称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中药补充部分中药丸剂中药散剂中药颗粒剂中药片剂煎膏剂(膏滋)中药糖浆剂合剂中药胶囊剂酒剂膏药中药注射剂搽剂洗剂涂膜剂中药眼用制剂贴膏剂凝胶剂药材和饮片取样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一部)薄层色谱扫描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水分测定法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甲醇量检查法浸出物测定法鞣质含量测定法膏药软化点测定法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酸败度测定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10年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定价:380.00元收载的内容主要是各项仪器常规使用的基本的规范性操作。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和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共2册作者: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9-1册数:16开2册定价:665元优惠价:498元内容简介(一)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定价:285.00元《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主要收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对于各项药品质量检测方法、各类制剂以及生物测定、中药等诸多方面检验操作规范化的要求,是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的重要依据和补充。
2010年版《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编写。
现已出版发行。
(二)2010年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目录:片剂注射剂酊剂栓剂胶囊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眼用制剂丸剂植入剂糖浆剂气雾剂粉雾剂喷雾剂膜剂颗粒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散剂耳用制剂鼻用制剂洗剂冲洗剂灌肠剂搽剂涂剂涂膜剂凝胶剂贴剂一般鉴别试验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荧光分析法火焰光度法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二部)柱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国内常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气相色谱法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分子排阻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相对密度测定法馏程测定法熔点测定法凝点测定法旋光度测定法折光率测定法黏度测定法pH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与永停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氧瓶燃烧法氮测定法乙醇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甲氧基、乙氧基和羟丙氧基测定法脂肪与脂肪油测定法维生素A测定法维生素D测定法(第一法)氯化物检查法硫酸盐检查法硫化物检查法硒检查法氟检查法检查法铁盐检查法重金属检查法砷盐检查法铵盐检查法干燥失重测定法费休氏水分测定法炽灼残渣检查法易炭化物检查法残留溶剂测定法热分析法制药用水中总有机碳测定法制药用水的电导率测定法溶液颜色检查法澄清度检查法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结晶性检查法粒度与粒度分布测定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渗透压摩尔浓度测定法可见异物检查法崩解时限检查法融变时限检查法溶出度测定法释放度测定法含量均匀度检查法最低装量检查法片剂脆碎度检查法吸入气雾剂、吸入粉雾剂、吸入喷雾剂的雾滴(粒)分布测定法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青霉素酶活力测定法β-内酰胺抗生素高分子杂质测定法异常毒性检查法热原检查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升压物质检查法升压素生物检定法降压物质检查法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锥入度测定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拉曼光谱法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离子色谱法细胞色素C活力测定法过敏反应检查法溶血与凝聚检查法生物活性效价和生物活性限度测定的统计方法灭菌法抑菌剂效力检查法玻璃酸酶测定法肝素生物测定法绒促性素生物测定法缩宫素生物测定法胰岛素生物测定法精蛋白锌胰岛素延缓作用检查法硫酸鱼精蛋白生物测定法洋地黄生物测定法葡萄糖酸锑钠毒力检查法卵泡刺激素(FSH)生物测定法——幼大鼠卵巢增重法黄体生成素(LH)生物测定法——幼大鼠精囊增重法降钙素生物活性测定生长激素生物活性的测定方法滴定液分析天平使用与称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运算中药补充部分中药丸剂中药散剂中药颗粒剂中药片剂煎膏剂(膏滋)中药糖浆剂合剂中药胶囊剂酒剂膏药中药注射剂搽剂洗剂涂膜剂中药眼用制剂贴膏剂凝胶剂药材和饮片取样法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一部)薄层色谱扫描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铅、镉、砷、汞、铜测定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水分测定法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中药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甲醇量检查法浸出物测定法鞣质含量测定法膏药软化点测定法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酸败度测定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10年版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定价:380.00元收载的内容主要是各项仪器常规使用的基本的规范性操作。
文件内容: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2、引用标准 (2)3、简介 (2)4、第一法 (2)5、第二法 (4)6、第三法 (5)7、更改信息 (6)颁发部门:质量管理部。
分发清单:QC办公室、中药室、化学室、稳定性考察室。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程序规定了溶液颜色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描述了更改信息。
本程序适用于溶液颜色的检查。
2 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Ⅺ A和二部附录Ⅸ A“溶液颜色检查法”、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2010年版P244“溶液颜色检查法”。
3 简介溶液颜色检查法系控制药品有色杂质限量的方法,是对通常利用紫外检测器进行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的有效补充。
有色杂质的来源一是由生产工艺中引入,二是在贮存过程中由于药品不稳定降解产生。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Ⅺ A和二部附录Ⅸ A溶液颜色检查法项下收载了三种检查方法:目视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色差计法,并增加了品种中规定的“无色或几乎无色的定义。
”“无色”系指供试品溶液的颜色相同于所用溶剂,“几乎无色”系指供试品溶液的颜色浅于用水稀释1倍的相应色调1号标准比色液。
4 第一法本法为目视比色法,即将供试品溶液与各色调标准比色液进行比较,以判断结果。
4.1仪器与用具纳氏比色管用具有10ml刻度标线的25ml纳氏比色管或专用管,要求玻璃质量较好,管壁薄厚、管径、色泽、刻度标线一致。
白色背景要求不反光,一般用白纸或白布。
4.2试药与试液4.2.1重铬酸钾用基准试剂,硫酸铜及氯化钴均为分析纯试剂。
4.2.2比色用重铬酸钾液精密称取在12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0.4000g,置500ml量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每1ml溶液中含0.800mg的K 2Cr2O7。
4.2.3比色用硫酸铜液取硫酸铜约32.5g,加适量的盐酸溶液(1→40)使溶解成500ml,精密取10ml,置碘瓶中,加水50ml、醋酸4ml与碘化钾2g,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a.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所有零件是否安装和连接正确。
b.检查每个必需的溶液和试剂是否充足并且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c.检查色谱柱是否装配完好,并根据要进行的分析校准适当的流量和压力范围。
d.打开色谱软件,并设置所需的分析方法和参数。
e.开始预热色谱柱直到达到所需的温度。
2.样品制备:a.准备待检测样品的溶液或提取物,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步骤,例如固相萃取、浓缩、稀释或离心等。
b.将样品溶液通过0.22微米滤膜过滤,以去除杂质、微粒和可能堵塞色谱柱的颗粒。
3.样品进样:a.打开进样器,并选择合适的样品进样模式(如定量进样或自动进样)。
b.使用微量注射器或自动进样器将样品注入进样器,并确定进样量符合分析方法的要求。
4.色谱柱选择:a.根据样品特性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色谱柱类型(如反相、离子交换、大小排阻等),尺寸(长度和内径)和填充材料等。
b.根据样品的pH值调节移动相的酸碱度,以满足分析要求和保护色谱柱。
5.色谱条件设置:a.设置流量速率,根据色谱柱的额定最大流速和样品的分离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较高的流速可提高分离速度,但也会降低分离效果。
b.设置柱温,并确保温度稳定在所需的分析条件下。
c.设置检测器的参数,如波长、增益、灵敏度等,以适应待测试样品的检测需求。
6.分析运行:a.开始进样和运行色谱,确保流量和压力稳定。
b.监测色谱峰形的变化和信号强度,以评估分离速度和效果。
c.记录每个样品的保留时间和峰高(面积),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7.数据处理:a.使用色谱软件导出和处理分析数据,如生成色谱图、峰面积测定、峰高度测定、定量计算等。
b.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对分析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校正和解释。
c.对数据进行结果汇总、报告撰写和存档。
8.后期维护:a.定期检查和维护仪器,如清洁色谱柱、更换零件、校准仪器、更换溶液等,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b.对废液和废品进行妥善处理,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1. 目的:建立黄曲霉毒素测定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检验,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依据: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3.范围:适用于所有用黄曲霉毒素测定法(一部)测定的供试品。
4.责任:检验员、质量控制科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对本规程负责。
5.内容:5.1. 本法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药材、饮片及制剂中的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和黄曲霉毒素G2总量计),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5.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40:18:42)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0.8ml;采用柱后衍生法检测,衍生溶液为0.05%的碘溶液(取碘0.5g,加入甲醇100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制成),衍生化泵流速每分钟0.3ml,衍生化温度70℃;以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γex =360nm(或365nm),发射波长γem=450nm。
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5.1.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品(黄曲霉毒素B 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标示浓度分别为1.0μg/ml、0.3μg/ml、1.0μg/ml、0.3μg/ml)0.5ml,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储备液。
精密量取储备液1ml,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
5.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粉末约15g(过二号筛),精密称定,加入氯化钠3g,置于均质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溶液75ml,高速搅拌2分钟(搅拌速度大于1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离心速度2500转/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15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量取续滤液20.0ml,通过免疫亲和柱(AflaT-est@P),流速每分钟3ml,用水20ml洗脱,洗脱液弃去,使空气进入柱子,将水挤出柱子,再用适量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2ml量瓶中,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中药材、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及操作规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以及附录V A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外标法),建立中药材、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中药材、饮片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1、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2、仪器及药品2.1 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天平、粉碎机、筛分器(20目)、冷凝管、圆底烧瓶、水浴锅、旋转蒸发仪、容量瓶、离心机、烧杯、分液漏斗、移液管等。
2.2 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项目的规定选用相应的色谱纯试剂。
3、操作规程3.1对照品溶液的配制按照各品种项目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规定浓度溶液,分别精密取出一定量的溶液,注入进样瓶中,记录编号(或标记),放入自动进样器中。
3.2 校正曲线的绘制及含量测定3.2.1开机→更换新鲜的流动相→打开计算机→打开1220液相电源开关→打开仪器的联机工作站→打开排液阀替换流动相→设定方法→调用方法平衡色谱柱,待基线平衡好之后进行进样分析3.2.2 设定序列→点击运行序列→等待仪器检测完毕。
3.2.3 建立积分事件→选择正确的定义峰积分→分析→编辑积分峰/组表→填写相应的项目(名称、ISTD标号为“0”、拟合类型、强制过零点、方法、编号、进样量等)→级别(1-5)中填入各个峰的含量。
3.2.4 调入第1级别数据→分析/单一级别校正→选择“校正”、“校正级别1”、“清除全部校正”→选择“确定”→调入第2级别数据→分析/单一级别校正→选择“校正”、“校正级别2”→调入第3级别数据→分析/单一级别校正→选择“校正”、“校正级别3”→依次校正到级别5→检查校正→导入报告选择编辑报告模版(外标法)→保存方法。
高效液相操作规程一、目的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使用流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同时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的实验室人员。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所有使用的试剂纯度符合要求,且无污染。
b. 检查并清洁色谱柱,保证无残留物影响分析结果。
c.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流动相,并调整至适当比例。
2. 仪器开机a. 打开电源,预热仪器至工作温度。
b. 检查并确保所有管道连接正确无漏液现象。
c. 启动色谱软件,进行系统自检。
3. 样品准备a. 根据实验要求,准确称量并溶解样品。
b. 通过适当方式(如过滤或离心)去除样品中的不溶物。
4. 样品注射a. 使用适当的注射器抽取样品。
b. 打开注射口,准确注射样品,然后封闭注射口。
5. 分析运行a. 根据实验方法设置流动相流速、柱温等参数。
b. 启动分析程序,实时监控色谱图谱。
c. 记录并保存分析数据。
6. 结束操作a. 关闭分析程序,停止流动相输送。
b. 清洗系统,包括色谱柱和注射器。
c. 关闭仪器电源,清理工作台面。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应穿戴适当的实验室防护装备。
2. 避免直接接触有毒或腐蚀性的试剂和样品。
3. 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4. 遇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给实验室负责人。
五、安全措施1. 熟悉并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
2. 操作过程中应使用防护眼镜、实验服和手套。
3. 对于易挥发或有毒溶剂,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
4. 紧急情况下,立即启动紧急冲淋设备,并寻求医疗救助。
六、记录与报告1. 记录所有操作参数和样品分析结果。
2. 对于任何偏离标准操作的情况,应详细记录并报告。
3. 定期对操作记录进行审核,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高分析质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1.程序1.1.仪器及性能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由泵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1.1.1.泵系统:HPLC泵系统通过高压力管和设备从溶剂瓶中吸取计量的流动相到柱子中。
现行的泵系统有一元或多元计算机控制的计量泵组成,这些泵可以按照梯度洗脱的要求改变流动相的比例或者是按等度洗脱的要求混合流动相。
1.1.2.进样系统:化合物被溶解在流动相或合适的溶剂中,可以通过手动进样器或定量环,或自动进样器转移到流动相中。
自动进样器由可存放进样瓶的卡盘组成,进样瓶的顶部有一个可以刺入的隔膜,进样针通过这个隔膜将样品转移到一个定量环中然后输送到色谱系统中。
1.1.3.色谱柱: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胶和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色谱系统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量;分子排阻色谱系统凝胶或系统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用手性柱。
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
1.1.4.检测器:常用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分光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固定波长检测器在单一波长下运行,典型的波长是254nm,通过低压力的汞灯发射。
可变波长的检测器包含持续的能源,例如氘灯或高压力氙灯,通过单色器或干涉过滤器产生一定波长的单色光。
1.2.系统适用性试验1.2.1.为了确定最终运行系统的有效性,应当进行系统适用性试验。
整个系统可以用以下指标来评价:信噪比、理论塔板数,分离度,重复性,拖尾因子,其指标及计算方法应在相关分析方法中予以规定,如果没有专门的规定,按以下方法进行计算:信噪比:用于评价色谱系统检测微量物质的能力,美国药典的计算公式:S/N=2H/h,H为峰顶到基线的距离,h为基线中噪声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该段基线需取≥5倍半峰高宽的距离,如果有可能,目标峰两侧取相等的距离(如图1)。
⾼效液相⾊谱法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效液相⾊谱法操作规程与注意事项1.程序1.1.仪器及性能要求:所⽤的仪器为⾼效液相⾊谱仪,由泵系统,进样系统,⾊谱柱,检测器和⾊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1.1.1.泵系统:HPLC泵系统通过⾼压⼒管和设备从溶剂瓶中吸取计量的流动相到柱⼦中。
现⾏的泵系统有⼀元或多元计算机控制的计量泵组成,这些泵可以按照梯度洗脱的要求改变流动相的⽐例或者是按等度洗脱的要求混合流动相。
1.1.2.进样系统:化合物被溶解在流动相或合适的溶剂中,可以通过⼿动进样器或定量环,或⾃动进样器转移到流动相中。
⾃动进样器由可存放进样瓶的卡盘组成,进样瓶的顶部有⼀个可以刺⼊的隔膜,进样针通过这个隔膜将样品转移到⼀个定量环中然后输送到⾊谱系统中。
1.1.3.⾊谱柱:最常⽤的⾊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谱系统使⽤⾮极性填充剂,以⼗⼋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胶和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
正相⾊谱系统使⽤极性填充剂,常⽤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交换⾊谱系统使⽤离⼦交换填充剂量;分⼦排阻⾊谱系统凝胶或系统⾼分⼦多孔微球等;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性柱。
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
1.1.4.检测器:常⽤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分光检测器,⽰差折光检测器,⼆极管阵列检测器。
固定波长检测器在单⼀波长下运⾏,典型的波长是254nm,通过低压⼒的汞灯发射。
可变波长的检测器包含持续的能源,例如氘灯或⾼压⼒氙灯,通过单⾊器或⼲涉过滤器产⽣⼀定波长的单⾊光。
1.2.系统适⽤性试验1.2.1.为了确定最终运⾏系统的有效性,应当进⾏系统适⽤性试验。
整个系统可以⽤以下指标来评价:信噪⽐、理论塔板数,分离度,重复性,拖尾因⼦,其指标及计算⽅法应在相关分析⽅法中予以规定,如果没有专门的规定,按以下⽅法进⾏计算:信噪⽐:⽤于评价⾊谱系统检测微量物质的能⼒,美国药典的计算公式:S/N=2H/h,H为峰顶到基线的距离,h为基线中噪声峰最⼤值与最⼩值的差,该段基线需取≥5倍半峰⾼宽的距离,如果有可能,⽬标峰两侧取相等的距离(如图1)。
中国药典2010版对应高效液相色谱图集栀子分析栀子的高效液相色谱《中国药典》收载情况【来源】本品为菌草科植物栀子E lli s 的干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去 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功能与主治】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
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脑, 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 波长为238nm。
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扼子苷对照品适量,力卩甲醇制成每1mL含30 p g 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 g ,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 L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2盼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 L,置25mL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 ML ,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栀子样品来源:本品为菌草科植物栀子GWew'ayosTm'noWes Ellis 的干燥成熟果实。
9-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除 去果梗及杂质,蒸至上汽或置沸水中略烫,取出,干燥。
产地:江西。
对照品:栀子苷(含量:99.9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四号筛)约0.1 g ,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 L ,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職滤液10m L ,置25mL 量瓶中, 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取200 m L 加入800^ L 超纯水即得待测液。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力卩入20%甲醇水制成每1mL含30 Mg的溶液,摇匀,即得。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V D)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1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由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组成,仪器应按现行国家技术监督局“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定期鉴定并符合有关规定。
1.1 色谱柱最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
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烷和氨基键合硅烷等)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色谱系统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分子排阻色谱系统使用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用手性填充剂。
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碳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供试品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孔径在15nm(1nm=10Å)以下的填料适于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
除另有规定外,分析柱的填充剂一般在3~10μm之间。
粒径更小(约2μm)的填充剂常用于填装微径柱(内径约2mm)。
使用微径柱时,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如有必要,色谱条件也需作适当的调整。
当对其测定结果产生争议时,应以品种正文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以硅胶为载体的键合固定相的使用温度不超过40℃,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使用温度,但不宜超过60℃。
流动相的pH指应控制在2~8之间。
当pH指大于8时,可使载体硅胶溶解;当pH指小于2时,与硅胶相连的化学键合相易水解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