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装饰
- 格式:doc
- 大小:92.00 KB
- 文档页数:9
中国传统装饰中国传统装饰是指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使用在建筑、工艺品、器物、服饰、陈设等方面的各种装饰手法和元素。
这些装饰都承载着中国古代文化深厚的历史和传承,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1.建筑装饰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许多雕刻、绘画、雕塑、铜铁器、木雕等装饰,它们通过融合构件的作用赋予结构意义和装饰意义。
建筑装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在门框、门楼、神龛上装饰有各种图案,如麒麟、龙、凤、狮、虎等神兽,牡丹、菊花、荷花、莲花、梅花、竹等各种花卉,还有福禄寿、孔明灯、寿山石等,这些图案寓意着吉祥如意、长寿福泽。
(2)房檐、挑檐、飞檐上的各种彩画、浮雕线脚、各类覆盖件、辟水装置,都被视为建筑装饰的精品,它们融入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元素,如八卦、五行、阴阳、天干地支、四季、千里送鹅毛等,让人们在观赏建筑之余,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邃和博大。
(3)建筑门窗上的铜铁器、木雕,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精品。
在门窗上装饰各种铜器、硬山木雕花式,如云纹、龙纹、虎纹、狮纹、凤纹、鱼纹、鸽纹等,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美学价值。
2.工艺品装饰在中国传统的工艺品中,最为代表性的是陶瓷、玉器、木雕和织锦等。
这些工艺品装饰不仅具有创意和手工技艺上的高超表现,同时也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
(1)陶瓷:中国陶瓷是世界上最优美、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陶瓷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陶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古代的陶瓷制品,无论是从造型、图案、色彩上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有名的汝窑、定窑、官窑、景德镇等,都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陶瓷。
(2)玉器:玉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产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玉器就是玉佩。
玉佩在中国历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和重要的文化价值。
玉佩通常是由一个以及两个玉结构成的。
其外形大都是图腾、神兽、花卉、带有特别寓意的形状,如凤凰、龙、虎、翡翠、一箭穿心、如意等,象征着好的寓意。
(3)木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建筑构件与装饰元素中国传统建筑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繁复的装饰元素而闻名于世。
在建筑构件与装饰元素的运用上,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结构与美学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些典型的建筑构件与装饰元素。
一、屋顶构件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构件常常被用来显示建筑的等级和身份。
其中,最为常见的屋顶构件包括檐口、斗拱和额枋。
1. 檐口:檐口是建筑屋顶的边缘装饰,常以彩绘的方式呈现,或者用瓦片制作。
檐口的形式多样,有飞檐、翘角、下垂等等,增添了建筑的艺术感。
2. 斗拱: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下悬部分的构件,一般用于支撑屋檐。
斗拱的形状各异,有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常常呈现出华丽的雕刻。
3. 额枋:额枋是屋顶正脊两侧的建筑构件,也是衡量建筑高低等级的标志。
额枋因用途和位置不同,有砖木结构和石构两种。
额枋的形状多样,有刻板头、抬水脊等,常常装饰有花纹图案。
二、墙体构件中国传统建筑的墙体构件是建筑的主要承重部分,常常运用到特殊的砌筑技巧和装饰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1. 砖雕:砖雕是利用砖块切割和组合的方式进行造型雕塑的一种方法。
砖雕常常用于墙体的装饰,表现各种人物、动物、花卉等图案,砖雕既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又增加了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2. 木雕:木雕是利用木材进行雕塑刻画的方法,在中国传统建筑中被广泛运用于墙体的装饰。
木雕常常以浮雕或木板拼接的形式呈现,用以表现各种人物、花鸟、神兽等图案。
3. 巨匾:巨匾是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特殊的墙体装饰元素。
巨匾常常用于门楼、庙宇等场所,用以表达吉祥祝福的寓意。
巨匾通常是由木材或石材制作而成,上面刻有各种吉祥的图案和文字。
三、门窗构件中国传统建筑的门窗构件是建筑中最为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常常具有丰富的图案和意义。
1. 门楣:门楣是门上方的横梁构件,通常由石材或木材制作而成。
门楣常常雕刻有吉祥的图案和文字,象征着吉祥如意和平安祥和。
2. 窗棂:窗棂是窗户的纵横构件,用于固定窗户的玻璃或木质窗扇。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构件与装饰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文化内涵。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构件和装饰元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仅是建筑的组成部分,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
本文将从建筑构件和装饰两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与魅力。
一、建筑构件1. 木质构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木质构件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木质构件的使用既凸显了中国建筑注重自然与和谐的理念,又展现了中国传统木工艺术的精湛技艺。
例如,传统建筑中常用的斗拱结构就利用了木构件的弯曲和榫卯等特点,使建筑结构更为稳固。
此外,门窗等木制构件的雕刻工艺也是一大特色,既显示了工匠的技艺,又赋予了建筑独特的艺术魅力。
2. 石质构件石质构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石材的使用不仅能增加建筑的稳固性,还体现了中国建筑注重坚固和永恒的思想。
石卯、檐下石雕等石质构件常见于古建筑中,它们既是建筑的支撑部分,又是建筑的装饰元素,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庄重感。
3. 砖质构件砖质构件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另一个重要的构件类型。
中国古代砖的制作工艺极为讲究,使用的是纯手工制作的砖坯,经过反复烧制而成。
砖质构件的使用使得建筑更加坚固耐用,同时它们还常常以不同形状的砖拼砌出各种装饰图案,为建筑增加了一份细腻和繁复。
二、建筑装饰1. 画栋雕梁画栋雕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手法,它突出了建筑的层次感与雕刻艺术的精湛。
画栋雕梁不仅能够加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还能够为建筑增添一份独特的艺术气息。
例如,在古代宫殿建筑中,画栋雕梁常常采用各种动植物的形象进行雕刻,寓意着吉祥和美好的寓意。
2. 彩画彩画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重要装饰元素,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它采用丰富多彩的色彩和细腻的线条,为建筑增添了一份活力和生气。
彩画常用于建筑的门窗、廊柱、檐口等位置,不仅能够让建筑更加美观,还能够传达出喜庆和祝福的寓意。
3. 砖雕砖雕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装饰手法,常见于古代庙宇、园林等建筑中。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其中,装饰艺术是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装饰艺术的分类、特点以及历史传承等方面进行研究。
一、装饰艺术的分类1.1 图案类图案类是传统建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艺术,其中包括了各种花鸟虫兽、山水人物等各种图形元素。
这些元素既能够表现出建筑的主题,又能够为建筑增添美感和艺术价值。
1.2 形状类形状类是指利用各种器物、花草树木等自然元素来进行装饰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传统建筑中,这种形式的艺术最常见于门头、屏风等部分。
1.3 彩画类彩画类是传统建筑中最具有装饰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其主要特点在于彩绘。
在传统建筑中,彩画类常常应用于柱子、梁头、屏风等部分。
其颜色以鲜亮为主,图案则通常会配以妆点花鸟虫兽等元素。
二、装饰艺术的特点2.1 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最具有特色的就是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其图案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量元素,如中国画、古诗词、风水等,这些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装饰艺术完美结合。
2.2 工艺复杂、技术高超其中,彩画类装饰艺术形式更是需要经历严谨工艺流程和高超技术,在设计方案后,需要进行细节处理、底色铺垫、线描、填色等一系列工艺。
2.3 精细的雕刻工艺另外,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的细节刻画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这些精美的雕刻或细绣等装饰,都是经过多年的积淀和练就,令装饰线条流畅、线条圆润,具有非常高的装饰价值。
三、装饰艺术的历史传承3.1 唐朝-中国装饰艺术的萌芽时期唐朝时期,中国传统装饰艺术得以存续与发展。
在唐朝的时期内,传统装饰艺术经过了融合、杂糅,从中汲取了大量中西合璧的艺术元素,不仅丰富了传统装饰艺术的形式与内涵,也推动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历程。
3.2 清朝-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巅峰时期清朝时期,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此时期汇聚了很多文化巨擘,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思想、医学、史学、天文学、影视、音乐等各个领域的内容融汇到了建筑造型、雕刻、画法中。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文化价值。
它既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建筑装饰的历史背景、材料、技艺、图案等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特点。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石器、陶器等物品进行装饰。
在商周时期,中国的建筑装饰开始出现了独特的特点,如青铜器的应用、瓦当的雕刻、铜铸的门扇等。
到了汉代,建筑装饰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汉代的石雕、木雕等,都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独特魅力。
随着历史的发展,唐宋时期的建筑装饰更加丰富多彩,如唐代的彩绘、宋代的青瓷、梁式木构架等。
明清时期的建筑装饰更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如明代的宫殿、清代的园林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杰作。
二、材料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材料主要有石材、木材、陶瓷、金属、漆器等。
其中,石材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主要材料之一,如汉代的石雕、唐宋时期的石窗、明清时期的石柱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代表作品。
木材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另一个主要材料,如明清时期的梁式木构架、唐宋时期的木雕、明代的木屏风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代表作品。
陶瓷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材料之一,如唐代的青瓷、明代的景泰蓝、清代的瓷砖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代表作品。
金属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材料之一,如铜铸的门扇、铜铸的钟鼎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代表作品。
漆器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特色之一,如明清时期的漆屏风、漆柱子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代表作品。
三、技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技艺主要包括雕刻、彩绘、烧制、铸造、漆工等。
其中,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技艺之一,如唐代的石窗、明清时期的木雕、石雕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代表作品。
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技艺之一,如唐代的彩绘、明清时期的漆画等,都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代表作品。
中国建筑装饰赏析中国的建筑装饰艺术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篇文档将从传统建筑特点、建筑装饰技法、装饰材料及运用、建筑装饰文化内涵和建筑装饰风格流派等方面,对中国建筑装饰进行赏析。
一、传统建筑特点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整体结构和细节处理。
在建筑形式上,以斗拱、悬山、歇山、攒尖等为主,讲究对称和谐,注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同时,传统建筑注重空间布局,讲究层次感和虚实相生的意境。
二、建筑装饰技法中国的建筑装饰技法丰富多样,包括雕刻、彩绘、漆器、镶嵌等多种形式。
其中,木雕、石雕、砖雕等技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雕刻技法注重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彩绘技法则注重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
三、装饰材料及运用中国的建筑装饰材料种类繁多,包括木材、石材、砖瓦、陶瓷等。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例如,木材轻便且易于加工,常用于制作门窗、梁柱等结构部件;石材坚固耐久,常用于制作地基、栏杆等室外装饰;砖瓦则用于砌墙、铺地等。
四、建筑装饰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装饰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传统建筑中,龙、凤、狮子等动物形象常常用于象征皇权和神权;梅、兰、竹、菊等植物形象则常用于表达高洁和坚韧的品质。
此外,建筑装饰还反映了社会习俗和民间信仰等方面。
五、建筑装饰风格流派中国的建筑装饰风格因地域和历史文化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流派。
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多采用宫廷式、宫殿式等豪华风格,南方地区的传统建筑则多采用园林式、水乡式等清新风格。
此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建筑装饰风格也具有独特的特点,如藏式建筑、苗族吊脚楼等。
总结来说,中国的建筑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
从传统建筑特点到装饰技法、材料运用和文化内涵等方面,中国的建筑装饰都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与和谐的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中国建筑装饰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美学价值。
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有哪些中国传承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只有将其中的精髓与传统民居的工匠技艺相结合,才能真正缓和现代中国人的焦虑,创造出和谐宜居的室内设计产品。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传统建筑装饰元素有哪些,希望能帮到你。
(一)天花与藻井装饰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根据空间层次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细分为很多具体的装饰构件。
中国的传统建筑空间构造非常精巧,同时主次分明,整体协调统一,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集中在建筑的上半部分。
例如,屋顶天花板、藻井、屋檐、檐口、主梁、雀替、斗拱等。
与藻井相比,天花则是更为普通常见的屋顶装饰,主要作用是为了遮蔽屋梁顶部以上的部分,通常以若干木条搭建铺板,由大方格组拼接而成的天花,看起来如同方形棋盘,因此又被称为“平棊”。
由较小的方格细密组成的天花被称为“平闇”。
此外还有较为简陋的天花“海墁天花”,是在较小的空间里以墁板或糊纸简单彩绘而成。
藻井并非一般建筑都会采用的结构,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只有在一些名门望族的大家庭中才会使用。
据史书记载,汉代的古籍中第一次出现“藻井”的描述,在当时的宫殿和大型墓室中已经常见这种结构。
藻井一般在宫殿的上方顶棚,穹窿弯曲部分呈现内圆外方,一般装饰彩色壁画,以及精美雕刻。
藻井的形式多样,也有些不采用套叠的方木,而是用层层斗拱,或是木板叠出层次,精巧大方。
我国可见的宋代之前的藻井资料并不多,现存的重要参考资料,就是敦煌莫高窟中的精美装饰图案,这也是莫高窟中极为出彩的一部分。
早期莫高窟藻井图案结构都是“斗四套叠”,具体的图案内容多为飞天纹、忍冬纹、几何纹、火焰纹、莲花纹等,图案中心为方井,饰以莲花纹,外部水涡纹围绕,四角为飞天纹或者火焰纹。
整体画面颜色以鲜艳的红、蓝、黄、绿等为主,鲜艳明丽。
(二)建筑墙面装饰墙面是建筑房屋中用于划分空间院落,保护内部不受外部打扰和侵犯的作用。
在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墙面的区域、空间、材料的不同也有各种不同的装饰手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案例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中国古代建筑中,装饰艺术起着点缀、装饰和烘托的作用,它丰富了建筑形式,增加了建筑的审美价值,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以下是一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故宫。
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故宫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宫廷建筑的屋顶、墙壁和门窗上。
故宫的屋顶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飞檐造型,这些飞檐以及它们上面的雕刻和彩绘都是故宫装饰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故宫的墙壁和门窗上也有许多精美的装饰图案和雕刻,它们以纹饰和花卉图案为主,色彩鲜艳,形式各异,给整个宫殿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第二个案例是园林建筑的装饰艺术。
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装饰艺术方面也有着独到的成就。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的代表之一,它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廊、亭、楼、阁等建筑物的雕刻和彩绘上。
苏州园林中的彩绘和雕刻大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人物形象也常常出现。
这些雕刻和彩绘不仅精细细腻,而且栩栩如生,给人以很大的艺术享受。
第三个案例是寺庙建筑的装饰艺术。
中国古代的寺庙建筑大都有着浓厚的佛教氛围,装饰艺术也是独具风格。
例如,丽江古城中的九华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九华寺的墙壁上有着丰富的佛教图案和彩绘,这些图案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佛教信仰,给人一种神圣而庄重的感觉。
此外,九华寺的建筑物上还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和彩绘,它们以佛像、莲花和云纹等为主题,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以上是一些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案例。
这些案例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风格。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研究和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古代建筑纹样及寓意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纹样承载了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这些纹样通过建筑的装饰,展示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祈福的追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建筑纹样及其寓意。
一、凤凰纹凤凰纹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未来和繁荣昌盛。
在古代建筑中,凤凰纹常常出现在屋顶、门楣以及墙壁上,通过它的装饰,寓意着居住者的平安和幸福。
二、龙纹龙纹是古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纹样,它代表着权力和尊贵。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圣动物,被视为皇权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威严。
在古代建筑中,龙纹常常出现在殿堂、宫殿以及官府等地方,通过它的装饰,彰显了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力。
三、莲花纹莲花纹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象征着纯洁和吉祥。
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花,被视为纯洁和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品质和幸福的生活。
在古代建筑中,莲花纹常常出现在庭院、花坛以及建筑物的装饰上,通过它的装饰,寓意着居住者的纯洁和幸福。
四、云纹云纹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象征着祥瑞和吉祥。
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物,被视为祥瑞和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在古代建筑中,云纹常常出现在屋顶、墙壁以及柱子上,通过它的装饰,寓意着居住者的幸福和好运。
古代建筑纹样的寓意丰富多样,它们不仅仅是建筑装饰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些纹样通过建筑的装饰,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祥和和幸福的居住环境。
通过观察和欣赏这些纹样,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能够从中汲取启发和正能量。
总结起来,古代建筑纹样及其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建筑的装饰,为人们带来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凤凰纹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龙纹代表着权力和尊贵,莲花纹象征着纯洁和吉祥,云纹寓意着祥瑞和好运。
这些纹样的存在,不仅增添了古代建筑的美感,更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装饰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筑美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具有丰富多彩的特点,包括材料、技艺、图案、题材等方面,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下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特点。
一、材料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材料主要有木、石、砖、瓦、泥、竹、纸等,其中木材是最常用的材料,因为木材质地轻便、易加工、易运输,且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在建筑装饰中,木材可以雕刻成各种图案、花纹、文字等,常常被用来制作门窗、梁柱、屏风、扇面、屋檐等部件。
石材在装饰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为石材质地坚硬、耐久,可以雕刻成各种立体图案、浮雕、石刻等,常常被用来装饰门楼、墓碑、石桥、石塔等建筑。
二、技艺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技艺主要有木雕、石雕、泥塑、陶瓷、漆器、织锦等。
其中,木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技艺,它包括浅浮雕、深浮雕、刻花、剪纸等多种形式,常常被用来装饰门窗、梁柱、屏风、扇面等部件。
石雕也是古代建筑装饰中的重要技艺之一,它可以将石材雕刻成各种形态的图案、浮雕、石刻等,常常被用来装饰门楼、墓碑、石桥、石塔等建筑。
泥塑则是用泥土制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制作成各种形态的人物、动物、花鸟、器物等,常常被用来装饰室内的壁画、屏风、雕塑等。
三、图案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图案主要有几何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人物图案等。
其中,几何图案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图案,它可以用线条和色彩组合成各种形态的图案,常常被用来装饰门窗、梁柱、屏风、扇面等部件。
植物图案则是以各种植物为主题的图案,包括花卉、果实、叶子等,它可以用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动物图案则是以各种动物为主题的图案,包括龙、凤、麒麟、狮子等,它可以用来表达权力、尊贵的寓意。
人物图案则是以各种人物为主题的图案,包括各种历史人物、神话人物、民间英雄等,它可以用来表达故事、传说等文化内涵。
四、题材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题材主要有宗教、历史、文学、民俗等。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细节与装饰手法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建筑细节与装饰手法独具特色。
这些传统的细节与装饰手法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理念和审美观念,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建筑细节与装饰手法。
一、屋檐与挑檐中国传统建筑的屋檐与挑檐是其独特之处。
屋檐的造型常常呈现曲线形状,如琉璃绿瓦屋檐,它不仅能起到防雨的作用,还使建筑更加美观。
挑檐则是建筑物外部突出部分的屋檐,其设计与搭建要求十分精细,以展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二、斗拱与弧形门窗斗拱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装饰元素之一。
它由多个石头或木材组成,呈现出弧形。
斗拱不仅能够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还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窗也经常采用弧形设计,这不仅使门窗更加美观,还与斗拱形成了良好的呼应。
三、彩绘与雕刻彩绘和雕刻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手法。
彩绘常用于墙壁、梁柱和天花板上,以丰富建筑的视觉效果。
古代中国人常用红、黄、绿、蓝等明亮的颜色来表达自然的美与丰富的情感。
而雕刻则通常采用石材或木材,用来装饰梁柱、门窗等部位,常以动植物、神话传说为主题,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园林景观与亭台楼阁中国传统建筑常与园林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景。
园林景观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活的向往。
亭台楼阁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常用于供人休憩、赏景和寄情的场所。
亭台楼阁的设计极为精巧,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
五、木构架与瓦当中国传统建筑中常采用木构架与瓦当。
木构架由大梁、椽子和斗拱组成,既能有效支撑建筑的重量,又使得房屋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使其更加耐久。
瓦当则是用于覆盖屋面的瓦片,它不仅起到了保护作用,还在视觉上增加了建筑的层次感。
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建筑细节与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与审美观念。
屋檐与挑檐、斗拱与弧形门窗、彩绘与雕刻、园林景观与亭台楼阁、木构架与瓦当等元素,使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是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具有独特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观念。
本文将从雕刻、彩绘、砖雕、木构等方面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特点。
一、雕刻雕刻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手法之一。
中国古代建筑雕刻有着丰富的题材和形式,包括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
其中人物雕刻是最为常见的,主要表现皇帝、文臣、武将、官员等。
这些雕刻栩栩如生,细致入微,不仅表现了人物的外貌特征,还能反映出其身份和地位。
动物雕刻则以龙、凤、狮子、虎、麒麟等为主,寓意吉祥。
花鸟雕刻则以牡丹、莲花、梅花、菊花、鹦鹉、孔雀等为主,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意境。
山水雕刻则以山、水、云、雾、阳光等为主,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美。
二、彩绘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另一种重要手法。
彩绘主要用于建筑的外墙、屋顶、门窗等部位。
中国古代建筑彩绘的色彩鲜艳明快,主要以红、黄、蓝、绿、紫等为主,寓意吉祥如意。
彩绘的题材包括花鸟、山水、人物、神话传说等,形式多样,有平面彩绘、浮雕彩绘等。
三、砖雕砖雕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又一种重要手法。
砖雕主要用于建筑的墙壁、门窗、柱子等部位。
中国古代砖雕的题材包括花鸟、动物、人物、神话传说等,形式多样,有浅浮雕、深浮雕等。
砖雕的特点是造型清晰、线条流畅、光影变化丰富,能够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美感。
四、木构木构是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重要手法之一。
木构主要用于建筑的梁、柱、屋架等部位。
中国古代木构的特点是结构稳定、造型精美、雕刻精细。
木构的题材包括花鸟、动物、人物、神话传说等,形式多样,有浅浮雕、深浮雕等。
木构的特点是造型清晰、线条流畅、光影变化丰富,能够增强建筑的立体感和美感。
总之,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具有独特的特点,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审美观念。
雕刻、彩绘、砖雕、木构等手法,都在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意境,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的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修手法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装修手法而闻名于世。
这些传统装修手法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建筑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建筑装修的一些典型手法。
1. 木构件的雕刻艺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木构件的雕刻是一项重要的装修手法。
这些木构件通常用于门楼、屋檐和楼梯等部位,其雕刻图案繁复精美,富有艺术性。
这些雕刻图案常常包含有龙、凤、花卉等寓意吉祥和祈福的元素,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彩绘技艺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装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建筑的檐口、门窗和墙壁上经常能看到丰富多彩的彩绘图案。
这些图案以青、黄、红、白、黑等鲜艳的颜色为基调,运用线条、面积、斑点等形式表现出各种题材和寓意,如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谐图案等。
彩绘不仅增加了建筑的视觉效果,还传达了文化和历史的内涵。
3. 石雕工艺石雕是中国传统建筑装修中常见的工艺之一。
传统建筑中的石雕通常出现在角楼、门楼、围墙和石桥等部位。
这些石雕作品形态多样,通常包括石狮、石马、石人等。
这些作品雕工精细,表情生动,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感染力。
4. 砖雕工艺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装修中另一种重要的工艺技术。
砖雕通常用于墙壁和柱子等部位,为建筑增添了艺术气息和装饰效果。
传统砖雕作品通常选用红砖制作,通过切割、雕刻、嵌入等技法来表达各种图案和题材,如花卉、鸟兽、虫鱼等。
砖雕的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给人以独特的观感和艺术享受。
5. 陶艺与瓦片陶艺和瓦片是中国传统建筑装修中常见的材料和手法。
在传统建筑的屋顶和墙壁上经常使用各种陶艺和瓦片,这些装饰物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审美追求和建筑文化传统。
陶艺和瓦片通常制作成各种形状和图案,如泥人、泥马、泥鸟、斗拱、角鸱等等。
这些装饰物的材质多样,色彩鲜艳,给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氛围。
总结:中国传统建筑的装修手法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彩绘装饰艺术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其中,彩绘装饰艺术作为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既具有装饰美感,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彩绘装饰艺术,探讨其艺术形式、历史渊源以及文化意义。
一、彩绘装饰艺术的形式与特点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彩绘装饰艺术丰富多样,包括壁画、门楣画、梁枋画等。
这些艺术形式以其鲜艳的色彩和精细的绘画技巧而闻名。
首先,壁画是传统建筑中最常见的彩绘艺术形式之一。
壁画常出现在建筑的内部,如厅堂、殿宇等场所。
它们以其美丽的图案和饱满的色彩为建筑增添了几分生动和灵气。
壁画除了具备装饰功能之外,还能够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其次,门楣画是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楣画位于建筑的门楣上方,通常以绘画方式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追求。
门楣画的题材广泛,既有神话传说,也有历史人物和风景等。
通过门楣画的装饰,建筑物在形式上更加富有个性化和文化内涵。
最后,梁枋画是传统建筑中最具有特色的彩绘装饰艺术形式之一。
梁枋画是指在建筑梁枋上的彩绘装饰,常见于宫殿和庙宇等宏伟建筑物。
梁枋画通常以浮雕的形式呈现,图案多为花鸟、人物、神兽等,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二、彩绘装饰艺术的历史渊源彩绘装饰艺术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古人就开始在建筑中运用彩绘装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彩绘装饰艺术逐渐发展壮大,并成为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彩绘装饰艺术的发展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
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文化艺术的传统,将绘画与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彩绘装饰风格。
在古代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中,彩绘装饰艺术得到了大规模运用,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彰显了古人对美的追求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三、彩绘装饰艺术的文化意义彩绘装饰艺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首先,彩绘装饰艺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民居建筑装饰纹样探析民居建筑装饰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装饰纹样是表现民居建筑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
通过对民居建筑装饰纹样的探析,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1. 木雕方格纹木雕方格纹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装饰纹样,它是以边框为依据,将整块空间分割成若干个较小的方格,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在方格中进行雕刻。
这种纹样具有简约、大气、对称、美观等特点,常用于门楼、廊柱、楼梯等处的装饰。
2. 石雕浮雕石雕浮雕是指在建筑石材的表面上进行雕刻的一种装饰纹样,它通过切割、凿刻、镂空等手法,将石材表面雕刻出各种具有立体感的人物、动物、花卉等纹饰图案。
这种纹样在南方古建筑中比较常见,具有考究、精细、工艺复杂等特点。
3. 窗棂纹样窗棂是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外观的重要元素,而窗棂纹样则是窗棂装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窗棂纹样以对称、平衡为主要特点,在图案和造型上通常会采用中心对称、轴对称、镜像对称等手法,形成各种美观、新颖的花鸟、几何、神话等图案。
4. 珠光搪瓷纹珠光搪瓷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表面通常带有漆质感和一定的层次感。
而珠光搪瓷纹则是通过在搪瓷表面绘制丝绸、花卉、文字、人物等图案,表现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种纹样以花鸟、龙凤、寿字等图案为主,颜色明亮、图案流畅、富有节奏感。
5. 城墙神兽纹城墙神兽纹是中国传统城墙建筑装饰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通过在城墙石材上雕刻各种神兽、人物、文字等图案,表现出强烈的文化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
这种装饰纹样通常表现为神龙、瑞兽、狮子等动物形象,造型精美、体态生动、意象丰富。
掌握了民居建筑装饰纹样的特点和风格,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和欣赏能力,还可以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作出贡献。
中国古建筑装饰的手法中国古建筑装饰的手法是古代建筑文化的精华所在,它融合了中国的绘画、雕刻、陶瓷、漆艺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风格,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首先,中国古建筑的装饰手法有榫卯结构。
在古代建筑中,通过采用榫卯结合的技术,可以让建筑更加稳固,避免了使用钉子等金属零件在构造上造成损坏的危险。
同时,这种榫卯结构也是古代建筑中装饰的重要手法之一。
在屋顶、门框等位置,可以看到大量运用精巧的榫卯结构作为装饰,既美观又实用。
其次,中国古建筑的装饰手法还有雕刻艺术。
中国的雕刻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建筑中,雕刻多用于柱子和门框上,通过雕刻手法表现人物、动物、花鸟等形象,突显不同建筑的特色和区别。
例如太和殿、颐和园等古代皇家建筑中雕刻非常精美,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与才华。
另外,中国古建筑的装饰手法还有绘画、陶瓷、漆艺等多种技巧。
在绘画方面,建筑墙壁或梁柱等位置的彩绘都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氛围与意境,这种装饰手法在唐代以后尤为盛行。
在陶瓷装饰方面,用陶瓷制作屋瓦和瓷砖并进行镶嵌,不仅美观,而且具有降噪隔热等功能。
而在漆艺方面,中国漆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漆器在古代建筑的运用则体现为工艺高超、色彩鲜艳等特点。
总的来说,中国古建筑的装饰手法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些装饰手法的运用,不仅可以强化建筑物的功能性与美学价值,更体现了古人对于建筑文化的不懈追求与研究。
今天,这些古老而珍贵的装饰手法仍然被广泛的应用在中国的建筑和室内装饰领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手工技艺的魅力。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表现方式和特点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承载了人们的生活、信仰、价值观等多种方面的文化内涵。
从古至今,我国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呈现出多种表现方式和特点,不同地域和不同时期的装饰手法、图案元素、色彩使用等方面都展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建筑装饰手法的多样性在传统民居建筑中,装饰手法的多样性是一大特点。
它们可以分为染色、彩绘、浅浮雕、深浮雕、木制雕刻、石雕、砖雕、瓷贴等多种方式,不同的手法呈现出不同的效果、纹样和图案。
其中染色是一种较为传统的装饰方式,多见于木屋、竹楼和茅屋等建筑类型上。
彩绘则是一种比较新的装饰方式,多见于寺庙、宫殿和士庄等名称建筑上。
浅浮雕是通过在门楣、柱子、梁板等部位雕刻出浅浮雕图案,给建筑增添一定的装饰效果。
深浮雕则是在建筑表面雕刻出较为厚重的三维图案,形成虚实交错的效果,常见于石头建筑上。
石雕和木制雕刻则是将图案雕刻于建筑材料本身上,形成绝美的图案和意境。
同时,还有其他的装饰手法如粘胶、刻印、点景等,它们都丰富了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形式和内涵。
二、图案元素的多样性在图案元素方面,每个地区和不同的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图案元素和寓意。
在北方,常见的装饰图案如“狮子打滚”、“如意”、“耀眼飞天”等,这些图案多为福庆之意,寄托了人们的祝福和美好心愿。
而南方则多用“莲花”、“菊花”、“牡丹”等花鸟为图案元素,它们是南方地区文化的代表。
此外,在民居装饰中,还有一些具有神话传说和故事性的图案元素,如瑞兽、龟趺、仙女等,这些图案意味着幸福、吉祥和美好。
因此,在每个地区和不同的时期,装饰图案元素的多样性都体现出了当地文化特色和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
在后期的装饰中,尤其是在清朝时期,图案元素的运用更加注重整体效果和寓意象征,在风格上更为古朴、华丽和精湛。
三、色彩的运用在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中,色彩的运用也是十分丰富多样的。
在汉族传统民居建筑中,色彩的运用单调而重要,一般以黑、白、灰、红、青、黄、紫、绿等几种基本颜色为主。
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与装饰艺术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不仅在结构和布局上体现了独特的特点,而且在色彩和装饰艺术上也展示了卓越的魅力。
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与装饰艺术深受中国绘画、雕刻和手工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美学。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运用和装饰艺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之处。
一、色彩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以朴素自然的色彩为主,以黑、白、灰为基调,搭配上红、蓝、黄等明亮的色彩,展现了丰富的层次感和和谐之美。
其中,红色被广泛应用于门楼、门窗和梁柱等部位,象征着热情和喜庆。
蓝色被用于表示柔和和凝重,常见于房屋的柱子和门扇上。
黄色则是中国文化中最受欢迎的颜色之一,代表着财富和幸福,常被运用于房屋的屋檐和窗框上。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建筑的色彩运用既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又强调不同部位的功能和象征意义。
二、装饰艺术(1)雕刻中国传统建筑的雕刻艺术是其装饰艺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传统建筑的门窗和梁柱常常都会进行雕刻,以展示独特的意境和思想。
在雕刻技法上,中国传统建筑借鉴了中国的绘画和雕塑技艺,注重表现意境和氛围,常采用各种动植物、神话传说和人物故事作为题材。
通过细腻的雕刻艺术,传统建筑不仅实现了装饰的功能,还表达了主人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
(2)壁画壁画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又一重要装饰艺术形式。
传统建筑的内墙和门窗上常常绘有各种题材的壁画,以增添居住环境的美感。
壁画的题材很多,包括山水、花鸟、人物和神话传说等。
同时,壁画的风格多种多样,有传统的工笔绘画,也有抽象的水墨画。
通过丰富多样的壁画艺术,中国传统建筑为居住者营造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内涵的居住空间。
(3)彩绘彩绘是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常见形式之一。
它通过在建筑物的梁柱、门窗和墙壁等部位进行绘制,以增加色彩的层次和美感。
彩绘的题材和内容十分广泛,有文字、图案和装饰纹样等。
此外,中国传统建筑的彩绘多以淡雅、自然的色调为主,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复习题
第一节绪论
一、填空:
1、世界建筑的两大体系分别是东方建筑系统和西方建筑系统。
2、中国建筑系统的特点:木构架结构独特的造型和丰富而华丽的装饰艺术。
3、木框架结构的优点有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施工方便和合乎科学的力学原理等等
4、中国传统建筑屋顶的特征有举折高大、出檐深远、翼角起翘。
5、建筑装饰是伴随着建筑出现产生的.
6、建筑装饰的三个构成要素为形态、色彩和材料。
7、彩饰最常见的形式是彩画。
二、名词解释:
1、装饰
依附于某一主体的绘画或雕塑工艺。
其作用在于使被装饰主体具有合乎其功利目的的美感形式。
2、建筑装饰
是依附于建筑构件上的一种艺术处理,它们也具有独立的审美因素。
三、简答:
1、建筑装饰的作用有哪些?
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改善使用条件,使人感到清洁舒适
增加建筑物美观,美化环境、提高建筑艺术效果。
2、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装饰性与功能性的统一
形与色的统一
隐喻于美观下的教育意义
建筑技术与装饰艺术的统一
3、列举几种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表现手法。
雕饰:木雕、石雕、砖雕;彩饰:主要为彩画;泥塑;陶塑
第二节屋顶装饰
一、填空:
1、庑殿顶又称五脊殿。
2、庑殿顶分为单檐庑殿顶和重檐庑殿顶两种形式。
3、清代殿顶中等级最高的是庑殿顶。
4、硬山顶有尖山式硬山顶和卷棚式硬山顶两种形式。
5、徽派民居的屋顶属于硬山顶(屋顶形式)。
6、几个坡面最后攒到一起的屋顶形式叫攒尖顶。
7、卷棚顶(屋顶形式),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没有外露的主脊。
8、岳阳楼的屋顶形式为盔顶。
9、正脊兽因兽头向外望去,故又叫望兽。
10、庙宇建筑正脊正中称为脊刹。
11、凡是与正脊和宝顶相交的脊称为垂脊。
12、垂脊装饰的重点为仙人走兽和垂兽。
13、瓦当的主要样式有圆形瓦当、半圆形瓦当。
二、名词解释:
1、正吻
宫式建筑正脊两边的龙吻兽叫做正吻
2、边玛墙
藏传佛教建筑檐部与白墙形成对比的赭红色墙体称为边玛墙
三\简答:
1、中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有哪些?
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攒尖顶、卷棚顶、平顶等等2、列举屋顶装饰的组成构件。
正脊;垂脊、戗脊;翼角;宝顶;瓦当、滴水等等
3、比较皇家建筑与南方建筑正脊的特征。
皇家建筑:注重琉璃瓦件的级别,正脊比较简洁。
南方建筑:是民间营造,不收各种营造法式的束缚,可以根据当地风俗习惯随意发挥。
花样繁多,而且人物、动物、花草,用嵌瓷的手法装饰的五颜六色。
4、宝顶装饰有何作用?
加固屋顶,保护雷公柱不受雨水侵蚀,装饰等作用。
5、简述屋顶装饰构件的功能。
实用功能:1、屋顶的实用功能:保温、隔热、保持室内温度;防水功能;宽大的出檐还起到这样,纺织雨水淋湿墙
面、门窗
屋顶装饰构件的功能:保护木制构架
装饰功能:审美功能;突出与强调功能;符号与标志的功能
寓意功能:吉祥寓意;镇宅寓意;防火寓意;象征功能
第三节墙体、梁架装饰
一、填空:
1、悬鱼、惹草位于山墙搏风板上。
2、从材料上分,悬鱼有木悬鱼、砖雕悬鱼琉璃悬鱼抹灰悬鱼等种类。
3、从表现内容上分,悬鱼有具象悬鱼、抽象悬鱼等种类。
4、位于悬鱼两侧的装饰构件叫惹草。
5、在传统建筑起翘的翼角下,与悬鱼近似的装饰构件称之为翼悬鱼。
6、中国古代木构架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结构方式。
7、中国传统建筑的屋檐下部,柱子上面,一种由木块层层叠叠置成的组合构件叫做斗拱。
8、联结梁柱二者的构件称为雀替。
二、名词解释:
1、悬鱼
悬鱼是位于悬山或者歇山建筑两端的博风板中央交点处的一个构件,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成为“悬鱼”。
2、斗拱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檐下部,柱子上面,一种由木块层层叠叠置成的组合构件叫斗拱。
二、简答:
1、悬鱼装饰的功能有哪些?
装饰功能;防水功能;寓意功能
2、简述雀替的功能。
防止方形框格变形;可以加强水平构件产生的剪力;在柱子的上部向两边伸出像一对翅膀,加强柱头的装饰性;柱间所形成的框格的形状也随之改变,外框轮廓有直线变成柔和的曲线,有方形变为丰富自由的多边形,装饰性增强。
3、简述都斗拱的作用。
斗拱作为大型或较大建筑柱子与屋架之间的承接过渡部分,承受上部梁架屋面的荷载,并传导到柱子上,再由柱子传到基础。
即传荷载的功能。
斗拱用于屋檐下,向外出路,承挑外部屋檐,可使檐更大更美观,并对保护柱子基础、墙体等免受雨水侵蚀有重要作用。
斗拱用于室内向两端挑出,有缩短梁枋跨度,分散梁枋节点处剪力的作用。
四周斗拱群就有如一层巨大的弹簧垫,可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经过造型加工和描金油饰美化后的斗拱,是极富有装饰性。
第四节门窗装饰
一、填空:
1、门窗实物最早出现于墓葬。
2、门可分为板门和隔扇门。
3、板门可分为棋盘板门和镜面板门。
4、隔扇门始于唐宋时期。
广泛使用于宋朝代。
5、隔心图案可分为横竖棂子、柺子纹、菱花和雕花。
6、圆形的门枕石叫做有抱鼓石。
7、建筑风水中路不能对着正宅,这叫做路冲。
破除这种不吉的方法是立石敢当。
8、在墙上开洞口,不装门扇,这叫做门空。
9、北方的槛窗一般都设在砖槛墙上,南方的槛窗大多设置在木板壁。
10、支摘窗在南方称为和合窗。
11、漏明窗多用于亭、廊和围墙等地方
12、常见的什锦窗有镶嵌什锦窗、单层什锦窗和夹樘什锦窗三种形式。
13、菱花花心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两类三交六椀菱花和双交四椀菱花。
14、什锦窗由窗套、外框、仔屉等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
1、影壁
影壁又称为照壁,设在建筑或院落大门的里面或外面的一堵墙壁,
面对大门,起到屏障的作用。
2、垂花门
进入宅院大门以后,步入内宅的标志性的一道门,因其前檐柱不落地,柱端为莲蕾形的垂珠,所以称为垂花门。
3、一马三箭
在棂窗的上中下三段各施横向的水平棂条三根的直棂窗称为一马三箭。
4、三马一箭
只在窗棂的中部横置三根横条的直棂窗称为三马一箭
三、简答:
1、隔扇的美具体体现在何处?
1、隔扇特有的节奏感:宽与窄的对立统一;空与实的统一;浓与淡的统一
在对比中,体现张弛有序、疏密有致、简繁得体。
2、棂格设计的合理、精妙;孔洞大小和棂子粗细美观合理;图案纹样简繁得体。
隔扇的棂格用简单的构成元素组合成的整体,有规律可循、也耐人寻味。
3、实用性和灵动美有机结合:隔心:良好的采光、光影效果;裙板:遮挡雨雪
4、隔扇在整个院落中的作用:隔扇的轻巧和封闭的院落、沉重的建筑形成对比;
和院落的花草树木、建筑的木结构等产生呼应。
5、隔扇本身精美的图案
2、简述城门的作用。
是政治统治的象征;是经济实力的象征;抵御外来侵略;宣示礼仪章法的教化作用。
3、简述窗户的种类。
直棂窗;槛窗;支摘窗;漏明窗;空窗;什锦窗等等
4、漏明窗与空窗的区别有哪些?
1、漏明窗是窗孔内加棂格的透空窗;而空窗的窗孔内不加窗扇,不加窗棂,只是一个空洞。
2、漏窗可以设置的很高,作为装饰,避免高墙过于显出森严感和封闭感;而空窗的高度要十分宜人,因为人们需要他作为取景画框。
3、漏窗可以设置在外围院墙上,起到接近的效果,而空窗,不具备防御性,职能设置在院内的建筑物上。
第五节其它
一、填空:
1、明代室内陈设的特点是开阔疏朗;清代室内陈设的特点是华丽高贵。
2、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三大类。
3、彩画中等级最高的是和玺彩画。
二、简答:
1、彩画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清代官式彩画按等级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和玺彩画是彩画中等级最高的一种,主要用于宫殿、寺庙、园林等正殿及重要门殿的梁枋上,以青绿色为主,饰以贴金。
箍头、藻头、枋心部分绘制有龙凤等图案,和玺彩画装饰的妙点在于金色和青绿底色的反差对比中,在一片凝重的底色上面,配以耀眼的金色纹饰,把建筑装点得金碧辉煌。
旋子彩画的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用于较次要的殿堂和配殿上,旋子彩画藻头绘有旋花图案,色调主要是黄色和青绿色,线条用金线和墨线勾勒,旋子花心用金色填充。
按照用金的多少来划分等级,贴金多的等级高,贴金少的等级低。
苏式彩画等级低于前两种。
画面为山水、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位于包袱皮中。
苏式彩画底色多采用土朱、土黄色或白色为基调,色调偏暖,画法灵活生动,题材广泛。
2、中国传统建筑室内陈设品的种类
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提升空间品质的陈设品,其中包括:楹联、字帖、匾额等艺术性较强的装饰品;
第二类是用于烘托气势的陈设品,皇家殿堂内常摆放的铜鹤、铜麒麟、香炉等大型物件,以彰显皇家建筑的气势;
第三类是小型器物。
如花瓶、古玩、烛台、钟表等
3、分析一下故宫建筑的色彩。